登陆注册
25312300000014

第14章

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以及行旅、厘捐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中国幅员辽阔,北边绵亘万里,毗连俄界,通商各海口又与各国共之。画疆而守,则防不胜防,驰逐往来,则鞭长莫及。惟铁路一开,则东西南北呼吸相通,视敌所驱,相机策应,虽万里之遥,数日而至,虽百万之众,一呼而集,无征调仓皇之虑,无转输艰阻之虞。且兵合则强,兵分则弱。以中国十八省计之,兵非不多,饷非不足,然各省兵饷主于各省,督抚此疆彼界,各具一心,遇有兵端,自顾不暇,征饷调兵,无力承应,虽诏书切责,无济缓急。若铁路造成,则声势联络,血脉贯通,节饷裁兵,并成劲旅。防边、防海,转运鎗炮,朝发夕至。驻防之兵,即可为游击之旅。十八省合为一气,一兵可抵十数兵之用。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方今国计绌于防边,民生困于厘卡。各国通商,争夺权利,财赋日竭,后患方殷。如有铁路,收费足以养兵,则厘卡可以酌裁,并无洋票通行之病。裕国便民之道,无踰于此。且俄人所以挟我、日本所以轻我者,皆以中国守一隅之见,畏难苟安,不能奋兴。若一旦下造铁路之诏,显露自强之机,则声势立振,彼族闻之,必先震龙,不独俄约易成,日本窥伺之心亦可从此潜消矣。本年李鸿章奏请沿海安设电线,此亦军务之急需。但电线须与铁路相辅而行,省费既多,看守亦易。

或者以铁路经费难筹,无力举办为疑。窃谓议集商股,犹恐散漫难成,今欲乘时力办,莫如议借洋债以济国用,则断断不可。若以之开利源,则款归有着,洋商乐于称贷,国家有所取偿,息可从轻,期可从缓。且彼国惯修铁路之匠,自愿效能于天朝。此诚不可失之机会也。

查中国要道,南路宜修二条:一由清江经山东,一由汉口经河南,俱达京师;北路宜由京师东通盛京,西通甘肃。虽二费浩繁,急切未能并举,拟请先修清江至京一路,与本年议修之电线相表里。此路经山东、直隶地界最多,或谓于民间坟墓庐舍有碍,必多阻挠。不知官道宽广,铁路所经,只占丈余之地,与坟墓庐舍尚不相妨。即偶有牙错亦不难纾折以避。臣昔年剿捻中原,屡经各该省,其地势民情固所稔知,非敢妄为臆断也。事关军国安危大计,如蒙俞允,请旨饬下总理衙门迅速议覆。若辗转迁延,视为缓图,将来俄约定后,筑室道谋,诚恐卧薪尝胆,徒托空言,则永无自强之日矣!微臣无状,将不知所税驾矣。迫悚上陈,无任惶恐待命之至!

军机大臣密寄大学士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光绪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奉上谕:前据刘铭传奏请筹造铁路,当经谕令李鸿章等妥议。兹据张家骧奏称:开造铁路,约有三弊,未可轻议施行等语,着李鸿章、刘坤一悉心妥筹具奏。原折均着抄给阅看。将此各密谕知之。钦此。

覆陈津通铁路利害折(光绪十五年二月八日台北府发)

光绪十五年二月十六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钦奉正月十五日慈禧皇太后懿旨:『前据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奏请由天津至通州接修铁路,当经降旨允准,嗣据御史余联沅等先后奏请停办,均谕令总理海军事务衙门会同军机大臣妥议具奏。兹据会商筹议,逐款胪陈,详加披阅,所陈各节,辨较精详,敷陈剀切,其于条陈各折内似是而非之论,实能剖析无遗。惟事关创办,不厌求详,在廷诸臣于海防机要素未究心,语多隔膜,该将军、督抚等身膺疆寄,办理防务,利害躬亲,自必讲求有素。着按切时势,各抒所见,迅速覆奏,用备采择等因,钦此』。并钞各折片遵旨寄信前来。查阅海军衙门会奏一折,洞中窥要,纤悉靡遗,微臣意正同符,实觉无从置议。惟圣怀虚挹,仰荷垂询,特就原奏资敌、扰民、失业三条,推阐海署未宣之蕴,为我皇上敬陈之。

窃维天下大业,惟断乃成。万国纷拏,惟一乃定。五大洲幅员辽阔,驾驭为难,于是铁路与电报兴焉。此固囊括中外之机缄,统一环球之功用也。仰维朝廷屡垂明诏,锐致富强,倘通盘筹划,综揽势机,苟有加于铁路者,抑何苦轻贻众谤,效法西人。无如外审海疆之形势,内揆战守之机宜,纵览环球,计实无能逾此。故臣于十年前即有创修铁路之奏,徒以格于迂论,议不果行。今者圣明在上,与在廷王大臣坚持定见,决意举行。臣等方额手称庆,以为从此推行尽利,庶几富强可以立致,敌患可以潜消;不谓言者转疑为资敌也。

自火器之制日精,舍海口炮台,险无可扼。奥、法、俄、德诸国,牙错唇依,铁路纵横,并通都会,城垣故迹,毁弃无存。如谓藉端寻衅,兵车即到都门,则列邦相忌,屡起衅端,固已吞并殆尽,何仅于海上兴问罪之师,不闻都下有要盟之举?其不足虑,固已皎然。

言者又谓山溪沟堑,为敌所忧,林木纷丛,为敌所患,一旦边尘偶动,彼将挟其鎗、炮,驱火车以入都门,其患将不可测。玩其词意,若指海口未失而言,则安得若许洋人从容布置?而我之官若兵竟同木偶,任其所为乎?若指海口已失而言,则津、通相距二百里,皆属坦途,即无铁路,亦何难长驱直入?至若山溪林木,关堑沟渠,臣熟经其间,视若无睹,敌何胆怯如斯而忧之患之耶?夫海口者,京师之门户,安危所系,固宜呼吸相通。臣以为铁路建至京师,方为尽善。有事则津、沽之劲旅,即为宿卫之禁军;无事则遣神机营与海口各军合队并操联为一气,临变策应,进退绰如。是遏敌者莫如铁路,而顾以为资敌,岂不傎哉!

不谓言者又疑为扰民也。非特室庐邱墓,呈诉无多,即令群起纷挠,而事关军国安危,亦当权衡轻重。安能以小不忍而乱大谋?且世之讲求风鉴而改葬其亲者众矣。给以重价,迁地抑复何伤?兵家筹备于平时,无异决胜于临敌。王者克敌,初不闻以伤残物命为嫌。倘以筹备为扰民,则是两国交绥,龂龂于重伤二毛之说矣!方今强邻环伺,其敢与我难者,乘我之无备耳。诚择沿海冲要之区遍开铁路,一省有警,数省环攻;一省有兵,数省资调。天下惟能守而后能战,亦惟能战而后能不战以屈人兵。洋人趋避最工,谁肯远涉风涛,自取覆亡之祸?如此则和局可恃,上以奠亿万年有道之基;阖境胥安,下以全亿兆姓生灵之命。是卫民莫如铁路,而顾以为扰民,岂不异哉!

不谓言者又虑民之失业也。溯自河运废而转输全改为海船,轮舟兴而商贾竞趋于海道。北五省人烟寥落,旅店荒凉,久非嘉、道繁华景象。果使铁路自通州建至清淮,则运货无沈失之虞,行人免风涛之苦,将见上海商民尽归腹地。夺洋人之权利,即以廓小民之生机。洋人无利可图,必将废然思返。乃一则曰车脚店行势将歇业,再则曰船户水手餬口无资;不知铁路仅设于大道通衢,至于港汊纷歧,船行如故,村镇罗立,车载益多。试观长江轮船往来不绝,几见舟人失业,坐毙江湖?是民生者莫如铁路,而顾虑民之失业,不尤重可笑哉!

尤可怪者,谓铁路为开辟所未闻,祖宗所未创。不知人事随天道为变迁,国政即随人心为旋转。今之人既非上古先朝之人,今之政岂犹是上古先朝之政?使事事绳以成例,则井田之制自古称良,弧矢之威本朝独擅,行之今日,庸有济乎?泰西制造之精,日新月异,中国踵而行之,已居人后,若再因循坐误,一旦变生仓卒,和战两穷,其将何以自立?

臣前阅俄报载其君拟由托木司克城增建铁路至距黑龙江六百余里之司他城,计长六千一百里,已深讶之。旋据德商面称,此路俄君谕令日成十里,两岁告竣。虽成功迟速原不可知,而其经略东方壮志,已可概见。际此中俄无事,尚能未雨绸缪,待其既发而后乘之,必且噬脐莫逮!预防之法,断非铁路不为功。微臣所为瞻顾旁皇不能自默者此也。

或谓外洋以商为国,自强实在经商;中华立国在民,爱民斯为邦本。不知商即民也,商务即民业也,经商即爱民之实政也。歧而二之,是尚足为知大计者乎?抑臣更有请者,恒心必根恒产,足食方可足兵。中国生齿日繁,土田日寡,谋生乏术,缓急堪虞。故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先经商。西国官商一体,在下无不达之情;中国官商久睽,在下多难言之隐。颇闻前借洋战之款,多属华资,贿托洋人为之营息。从古因民建国,保国惟民,顾令肝胆乖离,腹心疏逖,非所以疗贫振弱,自振拔于倾侧扰攘之时也。当此改弦易辙,发愤为雄,亟宜讲求商政,特派廉正大员认真督理。举凡丝茶、纺植、垦矿、制造诸大端,招集殷商,广筹资本,妥议保商防损章程,各就所能,分途认办。银钱出入,商自主持,官但察其赢亏,护其艰阻。内地办理得宜,然后推之边省;中土营销既畅,然后推之外洋。五行百产之菁,环顾全球,莫吾华若。徒以地利未辟,遂致民气日衰。如此行之十年,且将无敌于天下,尚何敌国外患之足虑哉?夫不聚敛于民者,不能不藏富于民,不与民争利者,不能不与敌争利。此事与铁路相辅而行,关系綦重。应否筹议,伏候圣裁。

臣自督办台防,适值法人肆扰,占踞基隆,向非仗国威灵,沪尾一捷,全台重地且属他人。无他,无铁路、兵轮为之手足也。故和议甫成,即请开办铁路。明知山路崎岖,溪流梗阻,凿山开道,筑路建桥,费巨工艰,视内地且将倍蓰;所为不辞劳怨,毅然独行者,良以台疆千里,四面滨海,防不胜防,铁路一成,即骨节灵通,首尾呼应。此中利害,自非身亲大难,未易决其深微。人情乐与观成,难与谋始。往者削平发捻,全恃抬鎗、劈山炮制胜疆场,湘军老将狃视前功,语以西国后膛鎗炮,恒鄙夷不屑。及与法交锋,始叹格林炮、黎意鎗运用之灵,命中之远。夫物之精粗,经用而始显;事之利害,亲历而后知。今之訾议铁路,必为异时赞美铁路之人。伏愿皇上宸断独操,宣示大计,俾天下晓然铁路一事为安内攘外、刻不容缓之急图,使知非一隅之利、乃四海之利,非一时之利、乃万世之利,非一二人之私利、乃千万人之公利。众志既协,财力自充,成效既彰,浮言自息。臣身膺疆寄,目击时艰,大局所关,不容自己。谨披沥上陈,伏乞圣鉴。

按铁路大计,惟公独见于举世挠沮之先,故前后两疏,曲折深至如此。所称铁路一成,则兵饷大柄咸属朝廷,疆吏无能掣肘,尤为透抉无遗。惜当时张家骧阻之于前,刘腾鸿扼之于后,千秋大计,竟格不行。至甲午中东之战,各省私其兵饷,不助北洋,至日人有二十二行省如二十二国之诮;然后知兵饷出自朝廷,所见为独远也。陈澹然记。

遵筹整顿海防讲求武备折(光绪十年闰五月初二日在京发)

窃自泰西各国争开商埠以来,或占海疆,或吞藩属,无端欺藐,遇事生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每当外患纷来,言战言和,纷纷不一。言战者当审兵将是否可战,器械是否可战,炮台是否可战,兵船是否可战;空谈无补,后祸焉穷。言和者当思伊犁和而兵费倍偿,天津和而义民受戮,台湾和而琉球坐失,越南和而藩服无存;剜肉补疮,欺陵胡底。夫战不如人而欲图强,犹井中求火也;器不如人而不知变,犹当暑着貂也。今中国战不如人,器不如人矣,不思改图,后将奚立?朝廷虚怀下问,询及蒭荛,仰见圣主廑念时艰,力图振作,无任钦佩!惟自古办极大极难之事,必须存愈久愈坚之心。倘外承严旨,内托空言,或畏难而苟安,或始勤而终怠,或狃于成见、曲示沮挠,或昧于知兵、故为饰辩。甚或以为和约既定,永无兵端,侥幸一时,顿忘实祸,反谓忠诤之士好为激烈之鸣。种种因循,久在圣明洞鉴之中。此后惟望上下一心,始终不懈,卧薪尝胆,奋发图存。整顿海防,以济当时之急,讲求武备,以立自保之基。若谋富强、图久安,尤非铁路不可。此中利害,臣已于光绪六年具奏,并由李鸿章详细覆陈,无庸再渎。除将所拟炮台图式呈送军机处外,谨将应行整顿海防、讲求武备诸大端,敬陈十条,恭候采择。

一、沿海设防,宜分缓急重轻,以期扼要也。泰西各国,远涉重洋数万里与我开衅,势必批亢捣虚,为专注之谋。中国七省各海口,惟广东可由香港拖带民船装兵上岸,若北趋闽浙,万不能拖带民船,惟以兵轮尝试。无论敌轮多寡,中国海口纷歧,万无处处设防之理。用兵之道,实宜合而不宜分;守御之机在扼要,尤在守险。查各国以商埠为要区,轮船以煤炭为性命。如将各商埠及产煤之处布置周密,守御得宜,各国商贾货财皆已入吾掌握。一国称兵构怨,实非各国所乐闻。其兵轮久居海中,既无煤炭,又无淡水,即得我沿海一州一邑无关大局之区,坚力以持,当可不战自困。且外洋群趋环视,全以强弱为重轻,即寻常无事,见我致力于通商口岸防守精严,必不敢轻相欺侮。此通商各口设防宜重宜急者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糊涂读史

    糊涂读史

    作者有意识地将研究重心聚焦于明清两代的人和事。“一个朝代的偏执”是作者对明朝皇帝的性格和明朝士大夫的性情的概括,而清朝的荒唐外交活动与愚昧的“大唐中士”意识,则反映出这个老大帝国的傲慢的盛世情绪和盲目自大的自我想象。
  • 山海拾闻

    山海拾闻

    故事是以山海经为蓝本,凭借其中的山海志、人物志、奇兽志为经,燧人弇兹氏三分支为纬展开的故事,故事有使用多线索共同递进的方式来讲述,以东行除妖为楔子,北海异兽、东荒破魔教、方寸山四圣兽、夜精遗后、西海恶闻、精怪归隐五部分部分共同推进,一点点的揭露起千年前的故事,神人治世、归墟传闻两部分,同时故事里面还有两条暗含的线索,将在最后揭露这两件最为神秘的故事。全书共三部分,四疆志、四荒志、四海志,每一部分都有八章,为保证全书的完整性,最后结尾是独立一章,揭露出世界史上最为神秘的“漩涡”。
  • 人生自有几何悲

    人生自有几何悲

    嗯~没什么可说的,这是我写的第一篇小说,可能会有一大堆错误,而且我懒得打稿,记忆力差了点,呵呵。这篇小说写的是人生,不过是虚的,但会尽量写的真实,让大家找到同感。
  • 人在江湖之醉生梦死

    人在江湖之醉生梦死

    杨凌志天生就拥有过人的泡妞本领:本着“先下手者妻妾成群,后下手者光棍一个!”的宗旨,凭借其天籁之音迷倒众女,成功博得美女芳心;单挑搏击社长,不在话下,独自击杀鲨鱼帮老大,更是获得了死神称号,且看他如何笑谈皇图霸业,一统江湖!
  • 火影之永恒主宰

    火影之永恒主宰

    顶尖的实力,火影的地位,无数的美眉,难道这就足够了吗?一个因为搞人体实验而穿越到火影世界的学霸摇了摇头露出了危险的笑容:“我的目标可是永生啊!”且看一个医疗技术比纲手厉害,好色程度比自来也强,危险性比大蛇丸还可怕的时宇如何实现永生的梦想,顺带成为忍界主宰。
  • 华灯碍月无情计

    华灯碍月无情计

    一个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男孩在一本刊物上发表了一首小诗,女孩写信给男孩,两个人慢慢的由相识到相爱,鸿雁传书,深深地爱恋,高考以后,两个人终于相见,初吻初恋,年轻疯狂的爱,相爱相守了五个月,双方家人的阻拦,还是不得不分手,分手后彼此失去联系,时光在流逝,分手后总是有流不完的泪,十八年后,两个人又再次相遇,但彼此的人生都发生了难以想象的改变,女孩的丈夫与别的女人鬼混,吸毒,并深受其害,身体遭到了明显的摧残,在男孩与患白血病的妻子生离死别的时候,芳也经历着婚姻的折磨,相隔千里,将近二十年时间,男孩自己做老板,女孩给别人打工,两个人的爱情始终缠绕着彼此的心灵,等待他们的是难依难舍的选择……
  • 梨花雪

    梨花雪

    分为在风中、梨花雪、真实人生三辑,主要收录了秋苇、在风中、鞭子、花开花落、秋日黄昏、活着、生命的缝隙、进入、伤害等作品。淮河与长江、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中的生活,化成了一篇篇散文。这些散文是独语式的,沉郁而灵动,具有着诗的质地和韵味。无论叙述还是回忆,都不是平板的陈述和再现,而是一种透过生命直觉抵达语言深处的文学性呈现。她的叙述气质和方式,是慢板式的柔静、飘逸与钝音式的坚硬相互渗透。
  • 圣火族

    圣火族

    洪荒太古,万族争霸神魔大战,诸天帝陨渺渺世界,化作了人间地狱。芸芸众生,挣扎于无边苦海。万载光阴,匆匆逝去……而今,神尊刘羽,出生于这纷争的世界,誓要成就一番事业。约四方之王,和八方之圣斩杀妖鬼,屠尽神魔《龙神》锻体,《天道》炼心,美女作伴,共闯修仙路——我爱唯我生,我生唯我爱!
  • 啥也不是
  • 阴影之门

    阴影之门

    一个充满黑暗和恐惧的年代,一支神奇而骁勇的团队,一个充满魔力与激情的传奇。当黑暗试图吞噬光明的时候,谁来拯救世界的命运?尘封的历史、远古的神器、华丽的魔法、恢弘的战斗,一切尽在惊险的冒险当中,点击本书,将为你揭示一个奇妙的魔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