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99300000029

第29章

疏一性無性等者躡前出現品以明佛性上來展轉三義皆於一性義分。

鈔十住菩薩者即十地菩薩也。

▲鈔答中答第一問等者以經中第一義空即是佛性之體名為智慧即是佛性之相故有本前注云一問體相此為正義也。

▲鈔薦福釋云下薦福寺法寶大師疏釋也言有自性遍照下即起信論文彼疏云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既起念即是不覺無明故不起即是本覺智明)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妄見不周)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真照圓明)鈔明修得性等者以經云不見空與不空故釋為修得也離有無相故者即以所觀雙遮辨中言空即遍計下所觀真俗能觀雙照故名中道空不空等既爾常無常苦樂我無我准上知之言亦有深理者明不全非之但者字約人有少異耳。

鈔今正釋者下清涼更釋也言該通心境者釋上雙標所以也問何不但名第一義空復名智慧耶故此答也以性從緣情非情異為性亦殊今言智慧揀異瓦礫非情無覺性故故智論云在非情為法性在有情名佛性故。

▲鈔以空有雙絕者釋義故云不見空與不空此非性見修見但以不見空有表絕空有名第一義空也(薦福為修得者非也)。

▲鈔若具應云者問經既不言何知應爾答釋前第一義空牒云所言空者今例准應云所言智慧者牒前標詞故言能見於空及與不空者問第一義空雙絕空有今既是即空之智何故雙見空有答第一義空約遮詮顯示云絕空有明非相違智慧雙見空有明非戲論亦應非增益損減既離四句百非斯遣方真佛性。

鈔若無本智下反顯釋成若無本智不見空不空修生智何能知空不空即今雖義歸本有以修生顯之亦猶鏡之本明能鑒青黃新明方能鑒青黃耳則功歸於本也我無我等等取常無常苦樂等亦爾。

▲鈔今以即智明空下逐難重釋前佛性者名第一義空即空之智釋前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方是常恒智性下釋佛性常恒無有變易。

▲鈔空等二文者即前古德引云佛性云何為空等是一處文下文云一切諸法等是一處文今觀却是證空如來藏義以經言隨其滅處等故是空藏言云何非空下即從前所引云何非空以其常故云何非空非非空能與善法作種子故方是證名為智慧即不空藏義言空智下雙具二藏方為真佛性義則知下明二義相須。

鈔又言第一義空者下上約空有二諦釋成二藏不相捨離空智相成故此約三諦復釋是第一義諦上論空有故前明第一義即空此明第一義之空既第一義貫通空有故空智相融無有二也言故初言即是第一義空者引證也即前薦福引兩段經於初段中文云一切諸法皆是虗假隨其滅處即是第一義空等既云滅處是第一義空即顯第一義是第一義諦虗假寂滅即是於空則證成第一義諦上論空也。

▲鈔又云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名為佛性者因前薦福釋此段經中疏云諸佛菩薩真俗雙觀有無齊照故名中道由是故清涼牒經以難薦福也上即牒經若爾雙見下正中難故知下申今正義如上可知上來所明多就所同義釋欲會彼故若與前段勾鎻以唯一性故說一成一切成即會同入別也。

疏又出現云等者疏云一明無一眾生不有則知無性者非眾生數謂草木等過五性之見此即所會二眾生在纏之因已具出纏之果故云有如來智慧非但有性後方當成亦非理先智後是知涅槃對昔方便且說有性後學尚謂談有藏無況聞有果智誰當信者即能同中別義也三彼因中之果智即他佛之果智以圓教宗自他因果無二體故非華嚴無有斯理無不有者下即是疏詞由一性故成一乘也。

鈔以諸緣起等者由諸法既託緣方起明皆無自性即以緣生無性成下無性緣生故中論等者但證無性緣生義正所用故又離真心下別就真性堅實靈明名心以催妄心也。

鈔以不生滅與生滅和合下即起信論文如立教開宗終教所詮中已釋即是具分下即鈔詞釋成會意也。

▲鈔有云下敘異解揀具分之名也今以真妄和合為具分不同法相以質影俱影為具分也然法相質影義者若決擇云小乘宗中除正量部餘十九部說以自相如鏡中影得名唯識本質在於識外不名唯識取之不全故號其半大乘若影若質皆從心變咸名唯識乃號具分若集玄及纂玄云影即前七所變相分如明鏡上所現影故虗而不實故名為影質目第八相見二分謂前六識託第八識所變相分以為本質中間別變相分影也其第七識託第八識所變見分以為本質亦中間別變相分影也如是七識所變相分各從自識之所變起名為唯識質非七變而在影外故半非唯識名半頭唯識若第八識所變相分望前七識以為本質望第八識頓緣變時亦名影像以此質影同是第八識之所變俱得名影故云質影俱影質非影外故云具分寂照又云第八識所變相分望自識自證分亦名影像是故本質影像俱名為影為具分唯識上來總是法相宗之具分故不同此也。

鈔覺林偈者疏云照心本末名為覺林言先有喻者即疏所引偈最先有此總喻之偈也彼疏云初句總喻一心次句喻隨緣熏變成依他次句不了依他故成遍計末句喻依他相盡體即圓成言初句合譬如工畫師等者彼疏鈔云初句總相心也含真含妄有能有所諸世間者即諸彩色此句為總下出諸相即蘊界處故云無法不造言次引證亦合分布諸彩色者彼疏云謂如世間五蘊從心而造諸佛五蘊亦然如佛五蘊餘一切眾生亦然皆從心造然心是總相悟之名佛成淨緣起迷作眾生成染緣起緣起雖有染淨心起不殊然佛果契心同真無盡妄法有極故不言之若晉經云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然應云心佛與眾生體性皆無盡以妄體本真故亦無盡是以如來不斷性惡亦猶闡提不斷性善若約一人心即總相佛即本覺眾生即不覺乃本覺隨緣而成此二為生滅門應知佛與心等此二體性無盡即真如門隨緣不失自性故正合前文大種無差別若謂心佛眾生三有異者即是虗妄取異色也准此即合下半今鈔云亦合分布諸彩色者猶成前諸言故合分布諸彩色復進義釋故致亦言言並如下向已略明。

疏心性是一下彼疏云自性清淨心既一云何而有五趣諸根總別報殊故云種種不同言即緣性相違難者是疏釋詞也覺首答云下彼疏鈔云初句即上心性是一是不變義次句答上云何見有種種差別是隨緣義唯心變現全攬真性以離如來藏無有實體為能所熏以生非實生故云示現謂既攬真生生相即虗故云示生言即真如隨緣答者亦疏釋詞又云下彼疏云言諸法者總該一切有為法也果從因生果無自性因由果立因無體性因無體性何有感果之用果無體性豈有酬因之能又互相待故無力也以他為自故無體也言明隨緣不失下亦疏什詞也。

鈔緣從真起者能成諸法之緣皆從真起故一切法皆依理成此言依者如波依水離如來藏下釋成上義如問明品下前已略明。

鈔明非但無徧計下揀法相宗也此有二義揀別一彼但空徧計不空依他故二彼宗三性不相即故。

鈔力林菩薩偈者彼疏云智了三種世間性相諸邊不動故名力林三偈連綿者彼疏云初二句徵蘊名體世以蘊為體蘊以何為體次二句標答上句答體下句答名應名無生五蘊次偈釋成空故不滅亦非事在不滅即染分依他無性即是圓成則知本自不生是無生義後偈例出世間顯智正覺世間亦應緣無自性應身淨分依他無性即圓成也然世間有二義一約事地前為世間登地為出世二約相名世約性名出世今當後義又證無性之理為自體故真身無性也(此約真身論無性也)。

▲言即如響忍者彼疏云准晉經及大品喻一切法一谷喻如來藏圓成也二聲喻無明習氣此二是緣三響喻依他也即所起一切法四有而非真此彰無性依他即圓成也故云而與法性而無相違五愚小謂有徧計所執也既亦與法性無有相違則徧計亦即圓成也。

▲言即勝慧下彼疏云以解佛勝智隨空心淨故以為名今有了因翻於外取謂了一切法即心自性性亦非性此釋疏中二句了一切法依他性也即心自性別無所有即圓成也下半云下彼疏云情破理現則見舍那稱於法性無內外也亦徧計妄情既破真理顯現令計所執即圓成實名見舍那真法身也此前有一偈下彼疏云取內蘊相不了蘊性故不見佛若緣取即依他若執取即徧計不了蘊性即不了圓成則是三性不即之失也亦是愚法小乘故名無知者其中深旨下如上略明。

鈔佛子假使等者彼疏云明相無增減初舉喻問答以化現無形喻成否莫異化多心者喻修多因化成多佛喻證多果普賢下讚善以合。

鈔言雖小異文義多同者彼經云舍利弗大險難者所謂取眾生增堅著妄執眾生減堅著妄執未來世墜諸惡趣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知一法界故不能實見一法界故起邪見心謂眾生界增眾生界減等。

鈔即隨緣之中等者前依理成事正是隨緣義今事望於理能隱真理兼有隨緣故名別義以隨緣成事猶躡於前言此事遍於真理下法界觀云然此事法既違於理遂令事顯理不顯也玄鏡云既違於理故隱也有本云既匝於理然不及違字今遍字與匝字義同以此是相害對故稱違也故事彰顯隱於真理。

鈔即法身不增不減經下法身隨緣名曰眾生法身眾生義一名異從本已來未曾動靜亦無隱顯以名異故互有隱顯言即問明品者彼疏鈔云依言論令尋思名等入如實觀謂了名義唯是意言分別無別名等何緣意謂意識分別言即名言名言既唯意之分別名下之義亦無別體故所言論以兼名義既隨分別則意流妄計外塵皆是世論尚未了唯心安入法性(上順經釋已今反顯入云)若能如是自覺通達不受外塵即非世論是入唯識之方便也即復此心無相可得妄想不生便入法性上約心乖體非不即又不入者妄想體虗無可入故釋曰今約事能隱理正是約心乖義也鈔云體虗兼顯別義故。

疏以是法無我理故者出所以也若是但空出於事外則不即事今以即法為無我理離於事外何有理耶故理虗無全將事法本來虗寂為真理故理即事全為一耳空即色故般若經文理即事下體無別故。

鈔以事必依理者躡第三門理虗無體故者躡第六門是故下方成此門也。

鈔具云等者彼疏云初對約所相之法體論性相無違後對約能相四相辨無違略舉一生耳性不違相真理即事也。

疏謂緣集等者無自性即顯理之詮與所顯理合故云舉體即真故中論云若法從緣生是則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無自性者即真理也故事即理。

鈔即精進林者彼疏云勤觀理事無差離身心相故名精進言諸法無差別下約法雙標能知所知初句標所知心心所等五類之法皆無差別餘三句對人以顯次句揀非餘境下半唯佛究盡如金與金色下釋所知即體色無別喻上半喻下半法言一善法下橫論異法相望即事事無差雖順標中諸法之言非今所用二者下竪約事理交徹法相為法軌生物解故法性為非法理絕行解故如金之黃色與金體斤兩性無差別隨取互收故喻二諦相即。

鈔故密嚴經下上半法說下半喻釋指鐶即約形色名色其性無差別真妄和合故。

疏須彌偈云下正取初二句證成四相同時義餘句皆因便引來言凡夫行者遷流名行取細四相莫不速歸盡者顯四相同時也若依下疏釋云初偈正顯盡即有為諸行無常速起滅故有為之性湛若虗空便是無為體常徧故後偈拂跡入玄初二句拂前無為謂既如虗空何有無為之相後二句拂前有為謂既約自性論無盡則不壞於盡故曰難思盡也則同時下疏詞釋成不待後無即揀法相。

鈔以事虗無體故者即正生便虗無體故滅故得同時善慧菩薩者疏云成就般若慧鑒不動可謂善矣。

鈔亦令究竟等者以盡理故名究竟然引十地下證成離能所斷也如立教開宗中終教所詮中已明言二時無斷者相即性故方能斷故者性即相故言後一句是般若相者以初句斷惑通於二智此句證理唯一無分別智此智正是證理之智兼於斷惑故云亦為能斷故謂無分別智下釋論意也言不同聲聞者揀劣顯勝也謂聲聞之人依於聲教真智得起此則真智內發故不同也涅槃疏第一云入佛法有三門一教二義三行教淺義深行最勝聲聞根劣從教為名聲者是教飡聲悟解故曰聲聞緣覺次勝從義立稱緣者是義於義悟解故名緣覺菩薩故勝從行彰名以能成二利之道故名菩薩也故優婆塞戒經云從聞思修立三乘名既為下結歸能斷。

▲鈔迴向品下言亦證斷惑等者然觀疏意似引十地品證斷惑能所不二引迴向品證證理能所不二今云亦者意云非但只證證理亦證斷惑謂既能所證無礙為事理無礙其能所斷無礙亦理事無礙也或可鈔本意者只是二段引文皆證證斷不二故云亦爾也言義如前說者前終教所詮中已明。

鈔謂即事之理等者此門明隨緣即不變非異處辯非一也故玄鏡云此門即隨緣非有之法身恒不異事而顯現後門即寂滅非無之眾生恒不異真而成立又此門理望於事而有三對一是真二是實三是所依則顯第十門是妄是虗是能依故如即波之水下喻是則下合可知。

疏慚愧林偈者疏云拒妄崇真拒迷崇悟名為慚愧一非色謂心緣慮質礙體性不同故借喻理事不同二理事相反生死涅槃真妄相反雖同一體分別義門不相是故。

鈔謂全理之事等者此門體空即成事即全不異之異也性相異故者并前對二門應各有四對互影略故是故下收結如全水喻合反前可知。

疏第四迴向云等者疏云若約相即為即無為無可滅壞無為即為亦無可分別又事能即理而非理理能即事而非事事理相即性相歷然故為無為非一非異示謂顯示有為界分無為界性。

鈔用前四門等者為法性佛身有為且言無為若約顯深則非有為非無為也若約具德何所不通然大品下初善吉雙問言無高下者在聖不增故無高在凡不減故無下後佛答雙融不合不散非一非異。

疏上之十事同一緣起者以理事無礙要具十門苟闕一門非真緣起如無理徧事門則真理不全徧事中若無事徧理門則一塵不徧法界餘門例然故知十事同一緣起無礙也問十門皆約理事何得但云十事耶答以約義門通云十事或十門各別故云十事又如所依體事中有理事一對亦通標體事皆斯義也。

鈔理望於事等者皆先明理尊於理故。

▲鈔上來相參下以但約義相當不依十門次第故云相參理望事有成事壞事一對即事離事一對事望理有顯理隱理一對與是一是異一對故云四對八義而初相徧二門下通妨也問前別釋中具說十門今收束中何唯八義故此答也理事相望但言其徧故云相似非如一理成事一理壞事義門相翻等取即離隱顯一異皆義相翻故不顯相徧二門問既不顯相徧應是但束八門以成八字何言束十門耶又相徧下答也既由互相徧方有成壞等八義文雖會後八門義已備於十門問若由相徧互有關涉方有成壞等爾理不成事何能徧事等耶若欲攝下答也有二義故攝相徧二門一事理相即二義所收二不即二門所攝。

▲鈔依理成事下謂第三成第四即理順事也五奪九非理逆事也四顯八即事順理也六隱十非事逆理也玄鏡云其相徧言亦是順也隨一一對各別得俱故云同時四對總無前後故云頓起。

▲鈔上約義別下總結也已上多約不齊義釋故有八字若統收下不以義參但次第約義齊釋直成五對理義於前二相成對者問前說事但顯理不許云成今何故成耶答若但依前義何須重說此依相待相成並立之意對事方能說理豈非成耶又由事方能顯理何無成義三相害對者此不依本門之名問前云真理常住故但云隱此中何與事齊言害答此約相待顯空雙拂之意。

鈔五中前四下收歸不即不離為入理事無礙法界之詮門故夜摩偈讚疏云然實事理若約相成二門峙立若約相奪二相寂然雙照此二非即非離若說一者離之令異若云異者合之令同善須得意勿滯於言上來所說非一異等亦是假言又玄鏡云不即不離成緣起相。

▲鈔又五對之中下收五對以成三義言成顯一對者依本門名若依五對是相成對今為相作對(下皆准知)。

▲鈔又由第二下顯五對相由也准玄鏡云又由相徧故有相作有相作故有相即由相違故有不即又若無不即則無可即乃至相徧由相徧故相對皆成評曰生起義順當以玄鏡為優以玄鏡作於縱心之歲後自改也。

▲鈔故說真空下承前起後理望於事以理為己以事為他四自他俱泯義中問真理即事理泯可然事云何泯由其即故下答也理既廢已同他事對誰立故亦泯也問真空四義豈不收理徧於事門耶又由初下答也由初廢己成他義及第三自他俱存義中以真理自存故舉體成他是故真理徧於事也。

▲鈔後事望於理下以事為己以理為他四自他俱泯義下問答如前又由初下准前可知。

▲鈔故說妙有下總結甚深有本是幻字妙有約法幻有約喻但法喻之別爾有以幻有劣於妙有者非也。

疏深思下玄鏡云祖師激勸令修成觀學而不思罔無所得(即論語文意云學不尋思其義則〔冏〕然無所待)體達於心即凡成聖等。

疏第四周徧含容者此名帶因明宗故鈔云以理有普徧廣容二義融於諸事皆能周徧含容所以法界觀云事如理融徧攝無礙通玄記云前但明一真理體有緣起用故與事法融通無礙此猶約理而談妙用今則一一事法如理融通包徧自在此約差別事法而論體用也若釋名者謂一一事法竪無不窮曰周橫無不極曰徧外無不包曰含內無不攝曰容。

鈔然法界觀立十觀名者一理如事門二事如理門(此二猶兼事理無礙有此二故有事事無礙故屬事事無礙攝)三事含理事門四通局無礙門五廣狹無礙門六徧容無礙門七攝入無礙門八交涉無礙門九相在無礙門十普融無礙門故云與十玄不同然玄鏡中以十門指配十玄云第十觀總融前九即同時具足相應門九即因陀羅網境界門由第八交參互為能所有隱顯門第七即即相入門六具相即廣狹二門五即廣狹門四不離一處而徧有相容門即一多相容不同門中一入多多攝一義三事含理故有微細門前二總成謂理事相如故有純雜門隨一為首故有主伴門現於時中有十世門以諸法皆爾故有託事門是故十玄亦自於此出以十觀門文隱義深後學難解故且依賢首十玄也。

鈔全依賢首者依探玄中也(亦恐全鈔新修略疏)而教章等中尚從至相後方改易故也。

▲鈔其第二廣狹自在門同法界觀等者即當觀中第六徧容無礙義然觀中第五雖云廣狹無礙門正明不壞一塵而廣容法界唯廣容義耳今以不壞一塵廣容法界為即廣之狹即此一塵普徧法界為即狹之廣故云自在此但義同故云而名小異也(上會解義)若寂照云同法界觀廣容普徧總義中一分之義問普徧如廣可爾廣容同狹不然以玄鏡釋廣容義云一一包含無外無有一法出纖塵故下釋狹義云華葉不壞本位故狹豈得同耶答既由廣容普徧二義乃有十門故是總義今者狹義但取廣容中不壞本位義不取容他義但少分同也其普徧義亦但分同以普徧義中有多義故評曰寂照分同其總義會解則別同第六門各有所以二釋隨取。

▲鈔此門賢首新立者問法界觀以立第五廣狹無礙門何言新立答以至相不立廣狹唯立純雜令改純雜別立廣狹故云新立又今廣狹與法界觀詮義不同觀中唯就廣容約不壞相立廣狹義今具徧容二義亦新立也意云下出賢首以廣狹替純雜之意也實不濫但恐有濫所以改之義如教迹中說。

▲鈔主伴一門下明賢首特立至相未立而至相別立唯心迴轉善成門故教義中猶存此門(彼下卷云九唯心迴轉善成門此上諸義唯是一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轉也但性起具德故異三乘耳一心亦具足十種德乃至此上諸義門悉是此心自在作用更無餘物故名唯心迴轉等)至造探玄記乃為玄門所以也。

鈔彼云下至相十門次第也廣鈔第四云儼尊者稟受於文殊化身杜順和尚既精通自制釋十玄之文一卷云一如海一滴具百川十德二一中有一切一切中復有一切重重無盡三約緣說此有力不得與彼有力俱等四約相說一切法於一法中炳然齊現六約萬行七約理(如一多緣起皆是法界實得法性也)八約用(彼此全相作故)九從心十從智餘如廣鈔所引。

▲鈔今不依下明取捨之意一同時下出次第行相言以是總故者同時明無前後具足明無所遺相應顯不相違故下云具餘九門義等方成此門問此既具下九門何故更說餘九門耶答若無下九此具於何若不具下九云何名總冠者(音貫)其猶冠冕必冠(音貫)束於首髮故喻置九門之初也。

▲鈔是別門之由者以具廣容普徧之義故為別門事事無礙之由也言由上事理無礙中下舉例也既由理事相徧得有下八門理事無礙例今廣狹門且廣容普徧故得有後八門事事無礙且如下且約普徧釋廣狹也若作廣容釋者且如事如理容故廣不壞事相故狹具此二義故為別中之始。

▲鈔所徧有多下躡前徧義以能徧之一為己望所徧處為多也以所徧是能容所容即能徧故成一多相容門言相容則二體俱存下明相入約力用說也問既云力用交徹何言二體俱存答為揀相即門必須一有體一無體也今但力用交徹二體不泯故云爾也。

▲鈔四由此容彼等者第四躡第三成也一容多故多即一多入一故一即多由相徧故成相即也。

▲鈔五由互相攝下五由四起也謂攝他他可見者此非眼見但表不泯故云可見或以智見名見也不爾業用可然德相豈待見之方名顯耶以十對法俱可以智知豈皆眼見言攝他他雖存而不可見者亦欲彰隱義非待不見方名為隱故廣鈔云隱顯門約緣說豈佛證此有所不見但約法體之德不可見故問既佛皆見何名為隱答若但證顯而不知隱何名一切智耶言以為門下即前三以為義門各別故雖汎言攝乍同於義各異欲令三門不同故作是說非為定耳如下緣起相由中云即顯入隱同顯異隱等豈待攝耶無執一文以為定量也。

▲鈔六由攝他下六因五成此要一能齊攝一切彼所攝中隨一為能攝其義亦然。

▲鈔七由互攝下七因六起由六互攝乃重現無盡八由下由重現故隨應依託一法即是一切無盡之法九總由前八所依之法為門既融通無礙次辨能依之時為門亦融也十由上諸法皆融故隨舉其一有力為緣者名主連帶無力者為起名伴。

▲鈔此四互出下縱奪以明各互出其所以故縱云其德相業用各有十門奪云若以德用互歷同者合之異者開之便成十二何其增耶有本云二十亦只縱也然不如十二問德用各立十玄於義朗然何以不許今明下答也其猶百法中唯立八識通漏無漏而不須立有漏八識無漏八識也例此可知。

鈔德相亦有下問前說四門彼有德用互無所以此云何通故此答也以入作不唯局業用依此下縱統其下奪以體事無別德用互融故是知下總結。

▲鈔又德相不能入作下上正理量此下聖可量也或可以果翻難於因也以德相之原不無入作則能融真如之因應缺此德翻顯真如之因既不缺此德則德相之果亦有作入也不應有三字文雖在初義貫次一言普攝下正引真如相迴向中經云真如普攝諸法即百門德中第四十三德真如既本具普攝諸法之德故隨一事法稱性亦普攝諸法即攝他入己也及字下經云真如徧在一切處即第一德疏云顯在緣中無不徧故事亦稱理舒己入他此證德相中有相入義言亦應下以無有二字貫下三德能安立者經云真如有能守立即第九德經云真如持諸世間即第五十五德經云真如成就一切諸佛菩薩即第九十九德安立成就作之異名持則作已不失事法稱理亦本有作義此證德相有相作義故常入作下結也或上句結聖言量下句結正理量。

鈔如有頌下重引聖教證德相常入又真如下通指當經及餘經等證前作義。

▲鈔其同體成即下會彼德相中六七同此託事帝網等此託事等既通德用彼何局在德相又若唯德相不應根者今何知耶今既了知豈不應根又彼下明不依賢首似依至相欲同至相而分德用以為二門言而彼下刊定二種十玄皆無十世門彼用時為所依體事不為玄門故彼下刊定亦立所依體事則攝下總許其立今明時無別體故不別立為所依體事以但依色心等法分位差別而立於時故入玄門耳亦如下本門會之。

鈔以近初列故不標次者疏中以近初段列十門故不標云一如下文等言此中正意下即一蓮葉具前十對體事略而言之下以法性融通之因最顯故。

▲鈔然古德下敘異義也此中正意一華頓具十對事法今但就一華上義有十對似但同體而不收餘十對體事言表令生解者於此一華五教之根生解各異小教生緣亦無我之解始教生唯識所變之解終教生真如隨緣所成之解頓教生相本自盡性本自現之解如世尊拈華迦葉破顏等圓教生容攝等無礙及華嚴華藏之解言如下勝音菩薩蓮華處說者現相品云爾時佛前有大蓮華忽然而現疏錢示通表華嚴經有以此經下展例釋也既可以內行之智為外事之境應以所觀之境為能觀之智以色性智性無二性故又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四是萬行華隨成位別故如淨行品者經云若見華開當願眾生神通等法如華開敷等五謂此華望後果為因望前因為果故六如國土身下以國土身佛坐蓮華座故八全攬為人下如依說人中引經云剎說眾生說及與國土說等皆名說人故又國土身等亦人故集玄云恒融作人不壞軌持故九逆等者集玄云生染名逆(如將華莊嚴女人生欲染故名逆也)生淨名順(如將華嚴獻佛等生淨故名順也)或約性同故或約緣起相由故融逆即名逆融順即名順故言五熱者如勝熱婆羅門四面火炙上有日炙華向日開故亦同也十度如下釋起中華有十義同十度故十華為能應赴羣機戴獻等事故華為能感感激眾生令生貪愛好樂等心故。

▲鈔如異自十對既爾等者謂如一華事具自義說十對既爾彼華葉且前異體十對體事十門亦然。

▲鈔釋曰下清涼義斷也明一事華則具十箇十對(於上十門體事十對上一一說於十對故也)亦有下縱今此疏意下奪也明今但直具前異體十對體事已無不收不須也華上約義說十對也。

鈔若唯具當門等者問前具當門已無不收今者何以更具餘門答若約實義但具當門已無不收今欲彰總義更以具餘方便顯之或可前無所不收是收當門中義今收餘門中義方為總故後義為勝。

▲鈔然九門具教下法體雖同義門則別教廣狹者一語言狹也演說無邊契經海廣也十地品云於一一句法無量劫說不盡義廣狹也迴向疏云正在一法取不可盡如芥子之空即理廣狹等。

鈔即普智眼等者疏云即第四禪第三天於異生善果此最廣故所有功德勝下三禪故長行云得入普門觀察法界解脫門上半偈云一切法門等即是普門一門普攝一切故如是法性佛所說即觀法界末句義兼於入。

鈔華藏偈下疏云一一稱性故即同時具足相應門也心塵准思今但引下釋疏只引上半偈意以所所具教義等及能具廣狹等即總無彰礙法界故問但言下恐為塵但含理法界即事理無礙非事事無礙也下半云下疏云寶光現佛者次前經云一切寶中放淨光於寶光中現也依正互融故問寶光為依現佛為正互融無礙即事事無礙何開塵含法界答但以寶光現佛事事無礙義釋塵所含法界中一分之義故前鈔云教義等廣狹等即法界故若直用文應是塵合事事無礙法界今取差別義故云含事法界也。

鈔舉細況麤者塵細葉麤約分量言之上來消疏已竟。

▲鈔妙嚴品下復廣引經證明非臆說明文甚廣故可依行疏但束為一門令頓曉其旨使隨見經文即能解義下同此者皆可准知又晉經下初二句舉時取法次根等名諸根上言心即心王下言心法即心所有法次句別說難盡故云一切揀上佛法云虗妄法次二句上皆現於佛身次句承前說佛之心亦能現諸法以經言是故二字明所現如前故菩提即佛心故次句近言佛智無量遠亦通上佛身無邊亦約下鈔詞。

▲鈔又普賢下疏說普賢入如來藏身三昧內含因果智力外令塵容法界法界之言亦無所不具由塵全依法界藏現同真性故據能令下即由上入三昧力由深定用故名業用總由德相者即上入依法界同真性故法性融通名為德相此即定之業用依藏性德相方起藏性本然名德相定令根見名業用言下業用准之者同時門既爾下九門例然或隨門所引經文雖有但似業用亦皆由德相本然以此為例也。

▲鈔第十行云下即真實行菩薩疏云身中現剎等皆得性融故此明菩薩由證法性融彼三世間於自身現同時具足故。

▲鈔八十經云下即義引法界品經文甚廣疏云觀見奇特即毛內合三世間也言斯並下上來別引諸文皆歸一門總意。

鈔出其所以等者法性融通因也即此分限事相能如理故無分狹不礙廣也以前廣故名無分即不壞相故名分廣不礙狹也此上皆是同體廣狹以但一華葉上明廣狹無礙不望餘法故。

音釋

(胡關切脂鐶也)。

(息尖切微細小也)。

(音免冠冕也)。

(公的切感激也)。

(直里切峻峙也)。

(音從七十曰從也)。

同类推荐
  • 妇人集

    妇人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开科传

    女开科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实知篇

    实知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封天之眼

    封天之眼

    三千大道,芸芸众生,然皆为虚妄。吾不愿,听天由命,眼睁睁看着身边亲近之人离吾而去;吾不愿,沉沦世俗,在虚妄的世界中蒙蔽了双眼,忘却了自我;吾之愿...掌《超脱经》,以吾之力,勘破虚妄,只为看一眼重重虚妄之后...最真实的你。(本书后期将会改名,至于新的书名是什么,暂时保密哦,感谢大家的支持,您的支持是对然后最大的鼓励!本书交流群:576748735,欢迎大家进群交流学习哦.....)
  • 天门大会

    天门大会

    这是作者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徒步千余里山路,走访百余位老人,挖掘、抢救的不应遗失的史料。
  • 百变新星:魔力重生

    百变新星:魔力重生

    上一世,她为了那所谓的亲情,明面上是弟弟的替身演员,暗地里帮风韵集团铲除异己,渐渐地拥有了无人能及的超强演技。如此天才,却栽在了亲情上,被自己最爱的人残忍杀害。这一世,她不会再为了那虚伪的亲情任由那对重男轻女的人操控,她要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生!
  • 悄然若殇

    悄然若殇

    如果,我发现你在我身边,只是悄然遇见,那么我会不会考虑一点点的改变我曾经的轨迹慢慢错过;如果,你再次来到我身边,告诉我是命中注定,我会选择相信,你给的一切。我是洛,你是谁?
  • 裙下之臣

    裙下之臣

    大唐中宗突然暴毙。大理丞慕容风雨奉命调查,引出了一桩桩大案和一个惊天大阴谋.期间经历纸坊杀人事件,密室失踪事件等等,几经生死,与最佳拍档路捕头奉命追凶。与红颜知己写意江湖。到头来,长安繁华不抵我只愿做你的裙下之人。
  • 君主论

    君主论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意大利著名政治哲学家、历史学家、音乐家、诗人和浪漫喜剧剧作家,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物。1498年,马基雅维利出任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国务厅的长官,兼任共和国执政委员会秘书,负责外交和国防,积累了大量有关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工作经验。《君主论》分上下两篇,内容包括君主国的几种形式及它们是怎样建立的、世袭君主国、混合君主国、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国为什么在他死后没有背叛其后继者、怎样统治占领前在各自的法律下生活的城市或君主国等。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诛玉颜

    诛玉颜

    他始终负了她,负了她几世的热恋,几世的幽怨;更负了她七世的缘分,亦负了他自己七世的缘分。却发现,再也无法挽回。
  • 始源妖仙

    始源妖仙

    无极九方封神魔,她是无极天命,亦是诅咒之命。她一生坎坷,背负命运,却只能独自承担。圣狐传说,是真?是假?为仇恨,为天地,还是为自己?是顺应天道?还是逆天而行?“你说——我若是将天地颠覆,那么——命运可否顺我本意!”被困的世界,被遗忘的记忆,她能否找回?
  • 千秋梦念

    千秋梦念

    缘之一字,难断,更难续。你既毁去这一切,那么我将重塑我的一切
  • 农村治安知识问答

    农村治安知识问答

    本书阐述治安管理法律本意的同时,注意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公民守法应当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宣传教育、引导、告诫公民、组织自觉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