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13800000058

第58章

道树品第七十一(丹种树品)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不得众生。而为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甚难。世尊。譬如人欲于虚空中种树。是为甚难。世尊。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为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众生亦不可得。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诸菩萨摩诃萨所为甚难。为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着吾我颠倒众生。须菩提。譬如人种树。不识树根茎枝叶华果而爱护溉灌。渐渐长大华叶果实成就皆得用之。如是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渐渐行六波罗蜜得一切种智成佛树。以叶华果实益众生。须菩提。何等为叶益众生。因菩萨摩诃萨得离三恶道。是为叶益众生。何等为华益众生。因菩萨得生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是为华益众生。何等为果益众生。是菩萨得一切种智。令众生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佛道。是众生渐渐以三乘法。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是为果益众生。是菩萨摩诃萨不得众生实法。而度众生令离我颠倒着。作是念。一切诸法中无众生我所。为众生求一切种智。是众生实不可得。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知是菩萨为如佛。所以者何。是菩萨因缘故。断一切地狱种一切畜生种一切饿鬼种。断一切诸难。断一切贫穷下贱道。断一切欲界****无色界。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如佛。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不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间则无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间亦无辟支佛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三恶趣及三界亦无断时。须菩提。汝所说。是菩萨摩诃萨当知如佛。如是如是。须菩提。当知是菩萨实如佛。何以故。以如故说如来。以如故说辟支佛阿罗汉一切贤圣。以如故说为色乃至识。以如故说一切法乃至有为性无为性。是诸如如实无异。以是故说名为如。诸菩萨摩诃萨学是如得一切种智得名如来。以是因缘故说菩萨摩诃萨当知如佛以如相故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学如般若波罗蜜。菩萨学如般若波罗蜜则能学一切法如。学一切法如则得具足一切法如。具足一切法如已。住一切法如得自在。住一切法如得自在已。善知一切众生根。善知一切众生根已。知一切众生根具足。知一切众生根具足已。亦知一切众生业因缘。知一切众生业因缘已。得愿智具足。得愿智具足已净三世慧。净三世慧已饶益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已净佛国土。净佛国土已得一切种智。得一切种智已。******。******已安立众生于三乘令入无余涅槃。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欲得一切功德自利利人。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摩诃萨能如说行深般若波罗蜜。一切世间天及人阿修罗应当为作礼。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菩萨摩诃萨能如说行般若波罗蜜。一切世间天及人阿修罗应当为作礼。世尊。是初发意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几所福德。佛告须菩提。若千世界中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意。于汝意云何其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无量。佛告须菩提。其福不如初发意菩萨摩诃萨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发声闻辟支佛意者。皆因菩萨出故。菩萨终不因声闻辟支佛出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中亦如是。置是三千大千世界中发意求声闻辟支佛者。若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皆住干慧地其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无量。佛言。不如初发意菩萨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置是住干慧地众生。若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皆住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辨地辟支佛地。是一切福德欲比初发意菩萨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初发意菩萨。不如入法位菩萨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世界中入法位菩萨。不如向佛道菩萨百千万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世界中向佛道菩萨。不如佛功德百千万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初发心菩萨摩诃萨当念何等法。佛言。应念一切种智。须菩提言。何等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何等缘。何等增上。何等行。何等相佛告须菩提。一切种智。无所有无念无生无示。如须菩提所问。一切种智何等缘。何等增上。何等行。何等相。须菩提。一切种智无法缘。念为增上。寂灭为行无相为相。须菩提。是名一切种智缘增上行相。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但一切种智无法。色受想行识亦无法。内外法亦无法。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八背舍九次第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初神通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神通。有为相无为相亦无法。佛告须菩提。色亦无法乃至有为相无为相亦无法。须菩提言。世尊。何因缘故。一切种智无法。色无法乃至有为无为相亦无法。佛言。一切种智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名无法。色乃至有为无为相亦如是世尊。何因缘故。诸法自性无。佛言。诸法和合因缘生法中无自性。若无自性是名无法。以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当知一切法无性。何以故。一切法性空故。以是故。当知一切法无性。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无性。初发意菩萨以何等方便力。能行檀那波罗蜜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能行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行初禅乃至第四禅。行慈心乃至舍心。行空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八背舍九次第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能行一切种智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能学诸法无性。亦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知国土众生亦无性。即是方便力。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行檀那波罗蜜修学佛道。行尸罗波罗蜜修学佛道。行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修学佛道。乃至行一切种智修学佛道。亦知佛道无性。是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修学佛道。乃至未成就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是为修学佛道。能具足是佛道因缘已。以一念相应慧得一切种智。尔时一切烦恼习永尽以不生故。是时以佛眼观三千大千世界。无法尚不可得何况有法。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行无性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方便力。无法尚不可得何况有法。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若布施时。布施无法尚不可知何况有法。受者及菩萨心。无法尚不可知何况有法。乃至一切种智得者得法得处。无法尚不可知何况有法。何以故。一切法本性尔。非佛作非声闻辟支佛作。亦非余人作。一切法无作者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法诸法性离耶。佛言。如是如是。诸法诸法性离。世尊。若诸法诸法性离。云何离法能知离法若有若无。何以故。无法不能知无法。有法不能知有法。无法不能知有法。有法不能知无法。世尊。如是一切法无所有相。云何菩萨摩诃萨作是分别。是法若有若无。佛言。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以第一义。世尊。世谛第一义谛有异耶。须菩提。世谛第一义谛无异也。何以故。世谛如。即是第一义谛如。以众生不知不见是如故。菩萨摩诃萨以世谛示若有若无。复次须菩提。众生于五受阴中有着相故。不知无所有为是众生故示若有若无。令知清净无所有。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当作是行般若波罗蜜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道行品第七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世尊说菩萨行。何等是菩萨行。佛言。菩萨行者。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是名菩萨行。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是名菩萨行。佛言。若菩萨摩诃萨行色空。行受想行识空。行眼空乃至意。行色空乃至法。行眼界空乃至意识界。行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行内空行外空。行内外空行空空。行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诸法空性空自相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行初禅第二第三第四禅。行慈悲喜舍。行无量虚空处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行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行空三昧。行无相三昧。行无作三昧。行八背舍九次第定。行佛十力。行四无所畏。行四无碍智行十八不共法。行大慈大悲。行净佛国土。行成就众生。行诸辩才。行文字入无文字。行诸陀罗尼门。行有为性行无为性。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作二。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是名菩萨行。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说言佛何义故名佛。佛告须菩提。知诸法实义故名为佛。复次得诸法实相故名为佛。复次通达实义故名为佛。复次如实知一切法故名为佛。须菩提言。何义故名菩提。须菩提。空义是菩提义。如义法性实际义是菩提义。复次须菩提。名相言说是菩提义。菩提实义不可坏。不可分别是菩提义。复次须菩提。诸法实相不诳不异。是菩提义。以是故名菩提。复次须菩提。是菩提是诸佛所有故名菩提。复次须菩提。诸佛正遍知故名菩提。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为是菩提行六波罗蜜。乃至行一切种智。于诸法何得何失何增何减。何生何灭何垢何净。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为菩提行六波罗蜜。乃至行一切种智。于诸法无得无失无增无减。无生无灭无垢无净。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得失增减生灭垢净故出。须菩提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若不为得失乃至不为净垢故出。菩萨摩诃萨。云何行般若波罗蜜。能取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云何行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云何行禅无量心无色定。云何行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云何行空无相无作解说门。云何行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云何行菩萨十地。云何过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中。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以二法故行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不以二法乃至行一切种智。须菩提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不以二法故行檀那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不以二法故乃至行一切种智。菩萨从初发意乃至后意。云何善根增益。佛告须菩提。若行二法者善根不得增益。何以故。一切凡夫人皆依二法。不得增益善根。菩萨摩诃萨行不二法。从初发意乃至后意。于其中间增益善根。以是故。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及人阿修罗无能伏。无能坏其善根令堕声闻辟支佛地。及诸众恶不善法。不能制菩萨令不能行檀那波罗蜜增益善根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行般若波罗蜜。世尊。菩萨摩诃萨为善根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佛言不也。须菩提。菩萨亦不为善根故行般若波罗蜜。亦不为非善根故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法未供养诸佛。未具足善根。未得真知识。不能得一切种智。须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供养诸佛具足善根。得真知识。能得一切种智。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供养诸佛。诸佛所说十二部经修妒路乃至忧波提舍。是菩萨闻持诵利心观了达。了达故得陀罗尼。得陀罗尼故能起无碍智。起无碍智故所生处乃至萨婆若终不忘失。亦于诸佛所种善根。为是善根所护终不堕恶道诸难。以是善根因缘故得深心清净。得深心清净故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以善根所护故常不离真知识。所谓诸佛诸菩萨摩诃萨。及诸声闻能赞叹佛法众者。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供养诸佛种善根亲近善知识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善品第七十三(丹本种善根品)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BOSS欠调教:老婆轻一点

    BOSS欠调教:老婆轻一点

    某男天天晚上吃饱喝足,梦小提只想问一句:“谁说海凌集团总裁是个gay的?”某男挑了挑眉,神色淡定。“老婆,要不今晚你在上面?”“可以考虑一下。”梦小提刚把话说完,某男就开始品尝自己丰盛的夜宵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群号:325200257敲门砖:书中任何一个人物】
  • 猎血魔人

    猎血魔人

    一个只要吸收血就能增强功力的人,一个杀道的世界。
  • 王俊凯之凯暖恋

    王俊凯之凯暖恋

    王俊凯的姐姐留学归来,照顾着王俊凯的生活起居,王俊凯的青梅竹马也归来了,王俊凯和她辛福的在一起,后来坏女主的破坏,女主带着已有两个月的身孕离开,王俊凯的姐姐因此很生气,带着女主离开,五年后,王俊凯姐姐和女主带着一对龙凤胎归来,王俊凯会怎样呢?
  • 树人文库-感动一生的义勇故事

    树人文库-感动一生的义勇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鬼王的倾世宠妻

    鬼王的倾世宠妻

    21世纪的冷酷顶尖杀手慕容雪鸢,在最后一次任务中不幸丧命。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异世大陆,为武称霸,靠拳头吃饭的地方,可是她却是有着倾城容貌那慕容家废物大小姐,当强者的灵魂进入弱者的身体里又会掀起怎样风浪?三千银丝,一双赤瞳,看傲了那天下!当废物不再是废物,各种神兽来契约,各种美男妖孽来倒贴,他们又会引起怎样的火花呢?凤傲天下!唯我独尊!但是当她走上人生的巅峰这个粘着她的男人是谁?‘雪儿,我愿倾尽所有换你回归,执子之手为你倾尽天下’说罢解开衣服躺在床上,来吧娘子上床睡觉!为夫可等了你几千年了!
  • 残阳如风

    残阳如风

    描写主人翁王震人生奋斗历程,困难是人前进的阶梯。感受人间冷暖,体味人生感悟。
  • 古墓惊魂之鬼跳崖

    古墓惊魂之鬼跳崖

    《古墓惊魂之鬼跳崖》讲述了在粤北一个被称作“盗墓村”的地方土生土长的“我”,与老千接了某个神秘老板的“单子”。“我”找到天生第三只“鬼手”的“公子寻”,路遇我的其他几位师兄妹、没有耳朵的神秘男人、离奇道人。在与其他人合作、斗争的同时,我们遭遇了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奇毒无比的人面蜘蛛、可怕的竹筒怪、吃人的哝哝姐;见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离奇场景:“鬼”新娘、“鬼”跳崖、龙口衔棺、地底水车、割脸葬等。
  • 婚姻向左爱情向右

    婚姻向左爱情向右

    在爱情和婚姻里,若桑是个失败者,她一直在慢慢摸索着,也在受伤着……她以为她可以选择逃避地过一生,可丈夫不会放过他,她只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和自己的感情……一次次的伤心和难过,她会成长起来,会变得更加强大,她学会了去爱……
  • 轮回梦之怨念

    轮回梦之怨念

    对于女人.不要欺骗.一定要坦诚相待.不然有一天.你的欺骗害死了她.她那双幽怨的眼睛.和怨恨的灵魂.会一直折磨你.直到“死亡”.
  • 嫩妻很萌:冷酷校草宠不够

    嫩妻很萌:冷酷校草宠不够

    一个从国外转来的女学生,一个冷酷至极却偏偏生了一张好脸的校草。女学生萌萌哒,瞬间就酥软了他的心。得知她是母亲闺密的女儿后,他把所有人都算计了,然后,等待她的是圣洁的嫁衣……OMG!校草,说好的冷酷呢?说好的狂霸拽呢?为什么这个萌的不要不要的女学生早就成为了你的未婚妻呢?为什么她还被你坑的以为你是一个温柔的大好人呢?为什么她不知道她早就家人了呢?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