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1500000090

第90章 禮政一禮論(6)

家禮云。前期三日。主人告於祠堂。注云。主人謂冠者之祖父。自為繼高祖之宗子者。若非宗子。則必繼先祖之宗子主之。有故。則命其次宗子。若其父自主之。若族人以宗子之命自冠其子。其祝版亦以宗子為主。曰。使介子某。又主人以下序立。注云。若非宗子之子。則其父立於主人之右。尊則少進。卑則少退。按此數條多不合禮。請皆辨之。士冠禮鄭注云。廟為禰廟。主人將冠者之父兄。冠於禰廟。故以親父兄主之。賈疏云。家事統於尊。祖在則祖為冠主。以父言。則祖為禰廟。以祖言。則曾祖為禰廟矣。又經云。若孤子則父兄戒宿。鄭注。父兄謂諸父諸兄。賈疏。非己之親父兄也。此孤子無親父兄。故諸父諸兄為之戒宿。亦不為主人。冠者自為主人也。据上二說。是冠必於禰廟。而將冠者之親父兄為主人。若祖父在。則祖父為主人。注疏之說。最分明易了矣。書儀。主人將冠者之祖父若父及諸父諸兄。凡男子之為家長者皆可。雖不分別言之。而自不失禮意。其冠不於廟而於外廳。孤子不自為主。而以諸父諸兄為主人。則酌以時勢。而別言其故。亦無礙於理也。今家禮改以繼高祖之宗子為主。其非宗子之子。則冠不於禰之祠堂。而於高祖之祠堂。而主人亦非將冠者之親父兄矣。又祖在則祖父為冠主。此賈疏鄭注之意。雖經文所未言。而實大義所繫。故書儀首言將冠者之祖父。今家禮止有冠者之祖父一語。其後皆以父言之。而不及祖。若祖在遂不與於冠事乎。此兩節其為背謬顯然。不特舛誤而已也。曾謂朱子所著之書而若是乎。此當辨者一也。又家禮云。宗子有故。則命其次宗子若其父主之。其次宗子則繼曾祖之宗也。如將冠者為繼曾祖之宗則可矣。若繼祖之宗。繼禰之宗。亦不必舍己所宗。而宗繼曾祖之宗也。何不竟命其父主之。而為此紛紛也。此當辨者二也。又家禮云。族人以宗子之命自冠其子。其祝版亦以宗子為主。曰使介子某。按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故祝辭曰。孝子某。使介子某。薦其常事。皆為祭禰而言。若家禮以繼高祖之宗為主人。則當稱孝元孫。而將冠者之父行輩不同。焉得以使介子某為例也。此當辨者三也。又家禮云。若非宗子之子。則其父立於宗子之右。尊則少進。卑則少退。夫繼高祖之宗。嫡長相承至於四世。則年高而分益卑矣。將冠者之父。為其叔伯祖行者有之。即為兄弟。亦必長於宗子者也。乃令其僕僕焉隨宗子之後。而竟不得以父之尊命其子乎。又有所不得通矣。此當辨者四也。

家禮云。冠禮必父母無期以上喪。始可行之。大功未葬。亦不可行。案此語本之書儀。而書儀取之雜記。雜記言父不言母。而書儀並及之。但二書皆謂父主冠禮。故云然耳。今家禮既改用繼高祖之宗子。以例言之。必宗子無期以上喪而後可行。乃仍襲書儀必父母無期以上喪之語。是所謂牴牾不合矣。

家禮云。主人以冠者見於祠堂。注云。若冠者私室。有曾祖祖以下祠堂。則各因其宗子而見。自為繼曾祖以下之宗。則自見。又云。冠者見於尊長。注云。非宗子之子。則先見宗子及諸尊於父者於堂。乃就私室。見於父母及餘親。案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冠於廟而不見於廟也。曾子問云。父歿而冠。已冠。掃地而祭於禰。此為孤子言之。故書儀亦無見影堂之文。但附孤子冠明日見於影堂。則非孤子者不皆見也。今家禮改作主人以冠者見於祠堂。此一條是其與古異者也。又云。若冠者私室有曾祖祖以下祠堂云云。頗為周悉。但不知前者主人告於祠堂。止告於高祖之祠堂乎。抑告乎。此一條則其說之不可通者也。又按儀禮賓醮冠者。冠者即自西階適東壁。北面見於母。而後賓字冠者。賓出就次。冠者見於兄弟。入見姑姊。其序如此。疏云。不言見父與賓者。冠畢則已見可知也。書儀同之。但增諸父諸兄為少異。今家禮去先見於母一節。見於祠堂。後乃見父母。若非宗子之子。則先見宗子及諸尊於父者於堂。而後就私室見於父母。夫先祠堂而後父母。猶之可也。若先宗子及諸尊於父者。而後父母。不亦顛倒之甚乎。此一條則又於情理未合者也。

家禮云。厥明夙興陳冠服。注云。長子則布席於阼階上之東。少北西向。眾子則少西南向。又乃醮下注云。長子則儐者改席於堂中間。少西南向。眾子則仍故席。按此二條皆較書儀為疏略也。士冠禮。庶子冠於房外南面遂醮焉。注云。在尊東。不於阼階著代也。書儀。眾子則布席於房戶之西南向。阼階在房戶之東。切近東序。相去差遠。家禮但云少西。而不云房戶之西。則似亦在阼階。但比嫡子少西耳。是前一條之疏略矣。又士冠禮。庶子冠於房外南面遂醮之外無他文。而書儀則眾子立於席西東向云云。其位甚詳。所謂禮以義起也。家禮皆略之。惟醮仍書儀云。長子則改席於堂中間。少西南向。眾子如故席。以此推之。則眾子冠席在堂中間少東。既不在阼階。亦不在客位。家禮少西二字。殊欠分別。是後一條之疏略矣。

儀禮將冠者即筵坐。賓坐正纚。又立祝坐加冠。書儀。將冠者即席西向坐。與儀禮同。惟其後賓跪為之加巾。又賓揖之即席跪。二跪字誤。當作坐。觀下三加。仍云即席坐可見矣。古者即地而坐。坐與跪一。但少異耳。書儀一依古禮。而家禮皆改坐為跪。非也。又書儀一加服四衫。家禮一加釋四衫。此或其時之服制不同。不可考。

昏禮考誤五則

王懋竑

家禮。於昏禮。亦以宗子為主。然多舛誤不可通者。案書儀。於冠禮云。必父母無期以上喪。於昏禮云。身及主昏者無期以上喪。主昏者父母也。冠不言身。昏不言父母。此互文也。家禮一本書儀。而於昏禮注云。主昏如冠禮主人之法。則是以繼高祖之宗子為主昏。必宗子無期以上喪。而父母有所不與矣。且與冠禮必父母句。亦自相牴牾而不可通也。此其舛誤者一也。士昏禮。記云。宗子無父。母命之。親皆歿。己躬命之。註命之。命使者。記又云。支子則稱其宗。弟則稱其兄。注支子。庶昆弟也。弟宗子母弟。疏稱其宗者。謂命使者。當稱宗子以命之也。小宗亦然。支子謂庶昆弟。故知此弟。宗子同母弟也。按昏禮。專以親父兄為主昏者。記之言最為明白。其支子弟若無兄。則亦自命之而已。記雖不言。可以互見也。書儀若無祖父父。則以即日男家長為之。如家長為其嫡長兄。則於禮合矣。若諸父諸兄。則於禮亦少有不協者。然父歿而使家長代之。猶自不失禮意也。今家禮一以繼高祖之宗子為主。則父在而不得自主其子之昏矣。此其舛誤者二也。至父醮子亦自知其不可。為改此例。然必云宗子告於祠堂。不知醮固未嘗告也。此其舛誤者三也。書儀。父醮子而命之迎。注。若祖父在。則祖父命之。此本士冠禮賈疏之言。疏於昏禮不言者。已見於士冠禮也。母醮女。書儀亦注云。若祖父母在。則祖母命之。仿此意。今家禮於主人告於祠堂後。繼以遂醮其子而命之迎。注云。再拜進詣父母前東向跪。父命之。既以主人為宗子。而又云父命之。是二句牴牾不合。且刪去若祖父在一語。不知有祖父在。將在他所而不與乎。抑親見其子婦之命之也。此其舛誤者四也。又家禮云。宗子自昏。則族人之長為主。其後告於祠堂。卻云宗子自昏則自告。是惟遣使具書。族人之長主之也。與宗子為主例不合。此宗子。指繼高祖之宗子。若繼曾祖之宗以下。皆以此宗子為主矣。不別白言之。安知其為繼高祖之宗子乎。此其舛誤者五也。承我宗事。注。宗事。宗廟之事也。支子不祭。而未嘗不與於祭。則亦有宗廟之事焉。支子之子。又別為繼禰之宗。於宗事非無所與者矣。今認為宗子之宗。而改曰家事。此其舛誤者六也。昏禮。主人不降送。注。禮不參。疏。禮賓主宜各一人。今婦既送。故主人不參也。今家禮。若族人之女。則其父從主人出迎。立於其右。是有兩主人矣。殊乖禮不參之義。是皆不考於禮。而漫以意言之也。此其舛誤者七也。

昏禮。婦見舅姑。其禮綦重。而家禮之失有四。家禮云。非宗子之子。而與宗子同居。則既受禮。詣其堂上拜之。如舅姑禮。按宗子行輩不同。有為伯叔祖父行者。有為伯叔父行者。有為兄弟行者。有為從子行者。何以概云如舅姑禮也。即為尊行拜之。與舅姑亦有降殺。不得云如舅姑禮矣。雜記。婦見舅姑。兄弟姑姊妹。皆立於堂下。西面北上。是見已。見諸父各就其寢。注曰。婦來為供養也。其見主於尊者。兄弟以下在位。是為已見。不得特見。疏曰。諸父謂夫之伯叔也。既其旁尊。則婦於明日。乃各往其寢而見之。不與舅姑同日也。夫叔嫂不通問。兄公與弟婦。亦無相見之禮。故止於其前一過。不更特見。至見諸父。亦不與舅姑同日。其辨別如此。書儀。婦拜長屬。其幼屬相拜。有尊屬。即日往拜於其室。已少異於古禮。然亦云拜長屬尊屬如舅姑禮也。家禮。同居有尊於舅姑者。則舅姑以婦見於其室。如見舅姑之禮。還拜尊長於兩序。小郎小姑皆相拜。舅姑以婦見於其室。如見舅姑禮。以此事祖父母宜也。今云同居有尊於舅姑者。則是伯叔祖伯叔父。雖曰尊屬。亦惡得如舅姑禮以見之乎。至於見宗子如舅姑禮。尤為舛誤之極。此其失之者一也。禮。婦見舅姑。贄用棗栗腶脯修。書儀同。家禮改用贄幣。禮。庶婦則使人醮之。婦不饋。注曰。庶婦庶子之婦。使人醮之不饗也。嫡婦酌之以醴。尊之。庶婦醮之以酒。卑之。其儀則同。不饋者。供養統於嫡也。疏曰。庶婦但不饋耳。亦以棗栗腶修見舅姑也。書儀云。饋主供養。雖庶婦不可缺也。故亦有饋有饗。但於庶婦舅姑不降。婦降自西階。今家禮從儀禮。然當云嫡婦。不當依書儀仍云冢婦也。此其失之者二也。儀禮。若舅姑既歿。則婦入三月乃奠菜。疏曰。此謂舅姑俱歿者。若舅歿姑存。則當時見姑。三月亦廟見舅。若舅存姑歿。婦人無廟可見。或更有繼姑。自然如常禮也。曾子問。疏曰。若舅姑偏有歿者。庾公云。昏夕厥明。盥饋於其存者。至三月。不須廟見亡者。崔氏云。厥明。盥饋於其存者。三月又廟見於其亡者。未知孰是。按兩疏不同。古人言禮之詳如此。書儀無廟見。亦云若舅姑止一人。則舅坐於東序。姑坐於西序。席。婦於姑坐之北。亦及此。今家禮俱削去。凡有舅姑偏歿者。何所據以行禮乎。朱子儀禮經傳通解。詳載兩疏語。而於家禮乃盡削之。此其失之者三也。婦盥饋主於供養。故先食而後酒。昏禮。婦贊成祭。卒食一酳。無從酳。以酒潔口也。書儀。薦饌在前。斟酒在食畢後。與儀禮同。家禮乃改斟酒在前。薦饌在後。此其失之者四也。即此四失觀之。雖有未能詳其義者。要皆與儀禮書儀相牴牾也。固知家禮非朱子之書也。

昏禮。有納采問名納吉請期納徵親迎六禮。書儀一用古禮。但改納徵為納幣。避仁宗嫌名也。家禮去問名納吉。止用納采納幣。以從簡便。而忘請期一節。楊氏附注。謂請期有不可得而略者。當補入。而周氏又謂楊氏於家禮。往往多所不滿。欲從儀禮書儀之詳。非文公略浮文。務本實。以自附於孔子從先進之意。愚按周說固屬附會。而楊氏亦殊不悟家禮非朱子之書也。儀禮。媵御沃盥交注。媵。送也。謂女從者也。御。迎也。謂從者也。賈疏云。女從者。姪娣也。從者。以其婦人為盥。非男子之事。謂夫家之賤者也。書儀。從者。各以其家之女僕為之。本賈疏之意。今家禮刪此語。則似男從者。乃男僕矣。大全小注。乃附載書儀語。是也。

昏禮。六禮皆於廟。而無告廟之文。書儀。納采告於影堂。納吉納幣請期。皆如其禮。則皆告廟也。惟親迎。婦入見於影堂。家禮。納采告於祠堂。而納幣不告。未詳其義。至親迎則先告於祠堂。而婦入則不見祠堂。與書儀不同。此則疑家禮為得之。按昏禮記。凡行事必用昏昕受諸禰廟。女家於廟。經有明文。至家經所不言。注疏謂使者行事於廟中。則亦在禰廟也。親迎在寢。經明云寢門。猶父醮子而命之迎。此當在廟。而疏言在寢。此恐疏誤。母醮女在廟。則父醮子亦當在廟。疏分別言。似非是。書儀皆於外廳。不於影堂。納采闔影堂門。乃命使者。可見家禮亦不別自言之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若即若离的感觉

    若即若离的感觉

    这个可爱,这个腹黑。他们的缘份将会怎样?
  • 一眼回眸千年

    一眼回眸千年

    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暗香梅雪吗是因为他跟你的性情很相似吗摇头不语心里.你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喜欢暗香梅雪那是因为我们的缘分就是那暗香梅雪才开始愿我们以后是乍见之欢过后的久处不厌、黄泉路我这么舍得你一人孤单的走,上穷碧落下黄泉我陪你一眼千年回眸我依在你身边【一个新秀,文章比较渣,不喜勿喷,希望大家多提出宝贵的意见,这样我可以改进不足。还有大神求勾搭啊,留扣扣,我是一个有节操的人,这里男神叶醉温笑多指教】
  • 峭壁

    峭壁

    我的臆想,在这个妖精的世界。你虽然无情的把我埋下,但是我是一颗种子,我会发芽。当他离山顶越来越近,看到了真实的世界,上继续攀爬还是灰溜溜的离开。峭壁之上,身不由己。俯瞰四野,悄然生息。
  • 武寂天下

    武寂天下

    曲縁一个被抛弃的天才,自山洞崛起。一双拳,打遍天下所有强者。注定成为一拳击破苍穹的男人。修炼体系:气武修:第一阶梯(蕴气荡皮鼓骨炼经)第二阶梯(换血神藏天启)第三阶梯踏天(每一境分下中上三品)
  • 爱上南宫王子殿下

    爱上南宫王子殿下

    南宫学院:一所超高级贵族学院,在这里读书的所有学生,将来,都会继承自己家世界前300强的公司,也就是说,你的身价如果不上百亿,那么,这个学校,没有你的立足之地!!!!!
  • 加油吧!灰姑娘

    加油吧!灰姑娘

    灰姑娘成长罗曼史,大家跟我一起来见证吧!
  • 邪魅王爷俏郎君

    邪魅王爷俏郎君

    21世纪天真烂漫的她,被家里抛弃送给邪恶博士做实验,拥有异能、各种杀人技巧。杀博士、毁大楼让他一家全变残。一朝穿越变王爷,什么?_?夫君不想嫁?哼!使用各种奇招拐夫郎。“你……你别过来,你要再往前一步以后就不要碰我!”“影儿,你舍得吗?”某王爷睁着大眼可怜的问到又无耻的说到“没有我谁带你去玩、没有我谁给你抓萌宠、没有我谁替你暖被窝!”
  • 我们一起去流浪

    我们一起去流浪

    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邂逅一段久违的爱情。关于你的、我的爱情故事,会不会有像童话一样的结局?
  • 王爷乖乖王妃嫁到

    王爷乖乖王妃嫁到

    她,是清冷无情,令人闻风丧胆的国际异能杀手,人称“血色妖姬”。谁知因为队友的一个失误,她,变成了冷将军府的被人欺负的大小姐。谁也不知道那一层面具下掩藏的倾城容貌,直到,遇到了那个让她头疼的王爷夫君。她不是乌鸦,是一只凤凰。他不是痴傻,只是腹黑过头。这就是他们——冷清月和云逆天。
  • 岁月的流淌

    岁月的流淌

    生命终是有始有终的,在有限的生命里,你是否也后悔过。现实跟想象的距离,或许在生命最后的一颗都无法忘记,冥冥中有一些事情,害怕忘记害怕想起,每个人都应该有的经历每个人都有,或许是宿命的安排,又或许是命运的玩笑,我想在这里分享自己发生的一切,希望能有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