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1500000072

第72章 戶政二十七錢幣上(2)

自古三幣皆用金若銅。未有用楮者。唐憲宗時。令商賈至京師。委錢諸路進奏院。及諸軍儲使富家。以輕裝趨四方。合券乃取之。號曰飛錢。此楮法所由起也。然此特以楮券錢。而非即以楮為錢。宋張詠鎮蜀。患蜀人鐵錢重。不便貿易。設質劑之法。謂之曰交子。高宗時。又有會子。始以楮為錢。然猶用官錢為本。至金元之鈔。則直取料於民。不復用官錢為本。所費之值。不過三五錢。而欲售人千錢之物。民雖愚。豈為所欺哉。且鈔易昏爛。不久仍廢。則楮幣之無用可知矣。必欲行楮幣之法。須如唐飛錢之制然後可。今人家多有移重貲至京師者。以道路不便。委錢於京師富商之家。取票至京師取值。謂之會票。此即飛錢之遺意。宜於各處布政司。或大府去處。設立銀券司。 朝廷發官本造號券。令客商往來者納銀取券。合券取銀。出入之間。量取路費微息。則客商無道路之虞。 朝廷有歲收之息。似亦甚便。

六經不及貨泉論

顧棟高

太公為周立九府圜法。錢圜函方。輕重以銖。而泉布之法。遂以行天下。迄今二千年不廢。而六經語孟。無及貨泉者。考國語周景王二十一年鑄大錢。時當昭公之十八年。孔子年二十九矣。而孔子生平。與之釜。與之庾。與之粟九百。未嘗以泉為貨也。孟子之世。第言農有餘粟。女有餘布。且曰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可見當時第以粟布為交易。而未嘗用錢。小雅握粟出卜。顧氏炎武曰。古時用錢未廣。問卜者亦用粟。漢世猶然。未嘗不嘆當時風俗之。人心之厚。非後世之所能及也。後之儒者。因財用匱竭。議欲返古。如陸贄白居易之徙。謂粟可耕而得。帛可織而成。至錢非官鑄不行。是責民之所無。不如用粟帛為便。然考魏文帝黃初二年。罷五銖錢。使民以粟帛為市。至明帝世。凡四十年。宜可以家給人足。而但見其害。不見其利。行用既久。巧偽漸生。民競濕穀以要利。作薄絹以為市。雖重刑罰以懲之。不能禁也。是以司馬芝等議用錢。非徒豐國。亦以省刑。乃更立五銖錢。至安帝元興中。桓元輔政。又欲廢錢用穀帛。孔琳之議曰。錢之為用。既無毀敗之費。又省運致之苦。至穀帛本以為衣食。用以為貨。則致損其多。勞毀於商販之手。耗棄於割截之用。是唯兵亂積久。所以暫廢。漢末是也。魏明帝時。錢廢用穀。四十年矣。以不便於人。復行五銖。是效之已試者乃止。前涼張軌參軍索輔言於軌曰。晉泰始中。河西荒亂。遂不用錢。裂匹以為段數。縑布既壞。市易又難。徒壞女工。不任衣用。今中州雖亂。此方全安。宜復五銖以濟通變之會。軌從之。準布用錢。錢遂大行。人賴其利。由是觀之。可見白居易所謂私家無錢爐。平地無鉛山者。第執一偏之說。而未睹廢錢之害。獨怪夫自太公制九府。以迄孔孟之世。七百餘年。錢尚未通行於天下。豈濕穀薄絹之姦偽。當時未之有耶。割截運致之耗廢。以為無足患耶。再四尋求其故。古者惟商賈通行四方。廢置鬻財。其時所謂財者。皆黃金龜貝之屬。故史云家累千金。孟子亦有餽百鎰七十鎰五十鎰者。其餘交易。皆不出鄉民各以其土之所入通工易事。計莫便於粟與布。故詩曰。抱布貿絲。又曰握粟出卜。雖至微小。無用錢者。又古者分土而治。太公為周制圜法。意惟王畿及本國行之。不必通行各國。故終周之世。六經語孟。無貨泉之文。若今日而欲返古。竊恐濕穀薄絹。其巧偽更甚。刑獄日繁。怨謗交起。余未見其可也。

按白居易之策止欲復唐初租庸之制以穀帛供賦稅主於便農而未嘗以是厲商也故其詩亦云胡為春夏稅歲歲輸銅錢又云庸必算丁口租必計桑田正與古者農用粟帛商用貨財之制相符震滄此辯未中白氏之失然其考古便民之實則無以易之矣

古者貨貝論

闕名

三代之世。家給人足。而今世輒不免於財匱。議者以為戶口之日多。而不盡然也。自古迄今。泉貨交易。因時遞變。而日趨於難。至今日之用銀而極矣。是非其耗之者多。而出之者先隘。今日之所為貨者。非古之所為貨故也。古者貨貝而寶龜。貝有五。漢書食貨志。以大貝壯貝么貝小貝不成貝為五貝。貝者海中介蟲也。說文云。其甲人之所寶。即今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費人工。不煩羅致。故自古曰財曰貨曰寶。文皆從貝。禹貢厥篚織貝。盤庚具乃貝玉。顧命陳列大貝。中庸論水之不測。曰貨財殖焉。是海為天府。可以贍天下之民生日用。使家給人足。戶有藏者也。自太公為周立九府圜法。錢圜函方。輕重以銖。而交易之法於是乎始變。然錢特以通貝之窮。而仍不廢貝。故小雅曰。錫我百朋。此外惟黃金與粟布。孟子之世。王餽兼金百鎰。又曰農有餘粟。女有餘布。周之泉貨如是。秦并天下。黃金為上幣。銅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而龜貝第為器飾。不為幣。而民始重困。漢興。為秦錢重難用。更鑄四銖錢。錢益多而輕。物益少而貴。武帝征伐四夷。國用空竭。乃以白鹿皮方尺為皮幣。直四十萬。又造銀錫白金。雜鑄銀錫為白金凡三品。民弗寶用。歲餘卒廢不行。元帝時。貢禹奏言鑄錢採錢。使民棄本逐末。宜罷采珠玉金銀鑄錢官。毋復以為幣。租稅祿賜。皆以布帛及穀。議者以為交易待錢。布帛不可尺寸分裂。議遂寢。自魏孝文創為均田。而周齊隋唐因之。其賦於民也。有租庸調。自楊炎變為兩稅。一概稅錢。陸贄論之曰。米可以耕而得。布帛可以織而成。至錢非官鑄不行。是棄民之所有。而責之以所無也。由是言之。錢特以佐粟帛之窮。聽民自交易則民利。其利害不較然哉。考唐之世。凡租賦廩賜軍糧。賂遺贓罰。皆以繒帛。無用銀者。白居易詩云。進入大盈庫。歲久化為塵。李光顏為節度使。大盈庫發繒破裂。軍士負而焚之。光顏至欲自刎。長孫順德受人繒事覺。太宗更賜繒以愧其心。段秀實以司農徵過岐。朱泚自致大綾三百匹。皇甫湜為裴度作碑。字索三縑。惟嶺南數州。以銀為交易。故張籍詩云。海國戰騎象。蠻州市用銀。而今通天下行之。豈不異哉。北宋盛時。元祐會計。歲入銀止五萬七千兩。其時西蜀有交子務。交子若今會票後更名會子止因錢重難致。以便商賈。官為置務以理之。其後遂為鈔。紹興初於邊郡用之以便軍興然李道傳於理宗朝上言楮幣之換官民如仇鈔法之行商賈疑怨則宋時[已](己)有此患金元之世。皆用鈔為交易。然質輕而欲重用之。鈔益賤而物日益貴。不便於俗。難以通行。明洪永兩朝。設為嚴法以流通之。而率莫能強。至宣德三年遂停止。自是而自上及下。皆以銀為寶貨。至於今不改。夫銀取之沙泥之中。鎔之爐冶之內。況其礦在遙遠之地。非如貝取之水族。物既多而工亦不費也。富人扃鐍之可以累世。居奇射利。非如粟久則腐。帛久則朽。民不煩戒飭。自能流通而不滯也。今自秦之廢貝。至今二千餘年。銀之通行纔四百載。而民生乏匱。銀煎難得。上當宁之憂。夫法久則弊。弊則更。余故遠追三代以上。以迄今世。竊以為宜復貨貝。與錢並行。凡租稅祿賜皆用之。而粟帛聽民以本色交易。庶乎財貨流衍。國用充足。為億萬年無窮之計。謹書之以備採擇焉。

銅政議上

王太岳

竊見滇南地處荒裔。言政者必以銅政為先。然自官置廠以來。未六十年。而官民交病。進退兩窮。或比之捄荒無奇策。何也。今日銅政之難。其在採辦者四。而在輸運者一。一曰官給之價。難再議加也。乾隆十九年。前巡撫愛必達。以湯丹銅價實少八錢有奇。奏蒙  恩許半給。則加四錢二分三釐六毫。越二年。前巡撫郭一裕請以東川鑄息充補銅本。則又加四錢二分三釐六毫。越六年。前總督吳達善通籌各局加鑄。再請增給銅價。則又奉  特旨加銀四錢。又越六年。前巡撫鄂甯遵  旨陳請。則又暫加六錢。越三年。始停暫加之價。於是湯丹大水碌碌茂麓等廠。遂以六兩四錢為定價。而青龍山等二十餘小廠。舊時定價三兩八九錢四兩一二錢者。亦於乾隆二十四年。前巡撫劉藻奏奉  諭旨。既照湯丹舊例。每銅百斤。定以五兩一錢五分有奇收買。即金釵最劣之銅。亦以四兩之舊價。加銀六錢。 朝廷之德意。至為厚矣。然行之數年。輒以困敝告。豈盡人情之無厭哉。限於舊定之價過少。雖累加而莫能償也。夫粵蜀與滇比鄰。而四川之銅。以九兩十兩買百觔。廣西以十三兩買百觔。何以雲南獨有節縮乎。江陰楊文定公名時撫滇。奏陳銅廠利弊疏云。各廠工本多寡不一。牽配合計。每百觔價銀九兩二錢。其後凡有計息議賠。莫不以此為常。率至買銅。則定以四兩以至六兩。然且課銅出其中。養廉公費出其中。轉運耗損出其中。捐輸金江修費出其中。即其所謂六兩者。實得五兩一錢有奇。非惟較蜀粵之價幾減其半。即按之雲南本價。亦特十六七耳。皆由舊定之價過少也。然在當時。莫有異辭。而今乃病其少者何也。舊時滇銅聽人取。自康熙四十四年。始請官為經理。歲有常課。既而官給工本。逋欠稍多。則又收銅歸本官自售。至雍正之初。始議開鼓鑄。運京局以疏銷積銅。其實歲收之銅。不過八九十萬。又後數年。亦不過二三百萬。比於今日。十纔二三。是名為歸官。而廠民之私以為利者。猶且八九。官價之多寡。固不較也。自後講求益詳。綜核益密。向之隱盜者。至是而釐剔畢盡。於是廠民無復纖毫之贏溢。而官價之不足。始無所以取償。是其所以病也。茲硐路已深。近山林木[已](己)盡。夫工炭價。一皆數倍於前。而又益以課長之掊剋。地保之科派。官役之往來供億。於是向之所謂本息課運。役食雜用。以及廠次路耗。計其中。而後又有九兩二錢之實值者。今則專計工本。而已幾於此。廠民實受價六兩四錢之外。尚須貼費一兩八九錢而後足。問所從出。不過移後補前。支左而右絀。他日之累。有不可勝言者矣。

夫銅價之不足。廠民之困憊。至於如此。然而未有以加價請者何也。誠知度支之籍制有經。非可以發棠之請。數相嘗試也。且雖加以四錢六錢之價。而積困猶未遽蘇也。故曰官給之價難議加也。採辦之難此其一也。一曰取用之數。不能議減也。滇銅之供運京外者。亦嘗一二議減矣。乾隆三十二年。雲南巡撫鄂甯以各廠採銅。纔得五百餘萬。不能復供諸路之買。咨請自為區畫。准戶部議是年加運之京銅及明年頭綱銅。以及諸路買鑄。於是雲南減運二百六十餘萬觔。後三年雲貴總督明德又以去年獲銅。雖幾千萬。然自運供京局。及滇鼓鑄外。僅餘銅一百三十萬觔。以償連年積逋九百二十餘萬。猶且不足。難復遍應八路之求。因請概停各路採買。准戶部議奏。許緩補解京銅。酌停江南江西兩道採買。於是雲南減買五十餘萬觔。後半年。前巡撫明德。又以各路委官。在滇候領銅四百一十餘萬。以去年滇銅所餘一百餘萬計之。四年乃可足給。此四年之中。非特截及缺交京銅不能補運。而各省歲買滇銅二百餘萬。積之數載。將有八九百萬。愈難為計。因請裁減雲南鑄錢。及各路買銅之數。准戶部議奏。許停雲南之臨安大理順甯廣西府。并東川新設各局鑄錢。又暫減陜西廣西貴州湖北買銅六十三萬觔。於是雲南得減辦二百餘萬觔。通計前後緩減五百餘萬。廠民之氣力乃稍舒矣。夫滇銅之始歸官買也。歲供本路鑄錢九萬餘千。及運湖廣江西錢四萬串。計纔需用一百一萬觔耳。至雍正五年。滇廠獲銅三百數十萬觔。始議發運鎮江漢口各一百餘萬。聽江南湖南湖北受買。至雍正十年。發運廣西錢六萬二千餘串。亦僅需銅四十餘萬。其明年欽奉   世宗憲皇帝諭旨。議於廣西府設局開鑄。歲運京錢三十四萬四千六十二串。計亦止需銅一百六十六萬三千餘觔。乾隆二年。總督尹文端公繼善。又以浙江承買洋銅。逋欠滋積。京局歲需洋銅滇銅率四百萬觔。請  敕江浙赴滇買銅二百萬觔。雲南依准部文。解運京錢之外。仍解京錢三十餘萬。以足二百萬之數。而直隸總督李衛。又以他處遠買滇銅轉解。孰與雲南徑運京局。由是各省供京之正銅。及加耗。悉歸雲南辦解。然尚止於四百四十萬也。未幾而議以停運京錢之正耗銅。改為加運京銅一百八十九萬餘觔矣。又未幾而福建採買二十餘萬觔矣。湖北採買五十餘萬觔矣。浙江採買二十餘萬觔矣。貴州採買四十八萬餘觔矣。既而廣西以鹽易銅十六萬餘觔矣。既而陜西罷買川銅改買滇銅三十五萬。尋又增為四十萬觔矣。於是雲南歲需備銅九百餘萬。而後足供京外之取。而滇局鼓鑄。尚不與焉。夫天地之產。常須有餘以待滋息。獨滇銅率以一年之入。給一年之用。比於竭流而漁。鮮能繼矣。又況一年之用。幾溢於一年之入。凶年取盈之術也。皆由取給之數過多也。嘗稽滇銅之產。其初之一二百萬觔者不論矣。自乾隆四五年以來。大抵歲產六七百萬耳。多者八九百萬耳。其最多者千有餘萬。至於一千二三百萬止矣。

同类推荐
  • 迂言百则

    迂言百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澎湖纪略

    澎湖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林寺

    道林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春渚纪闻

    春渚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Smalcald Articles

    The Smalcald Artic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捉鬼这些年

    捉鬼这些年

    现代社会的普通公司职员,偶然接触到道家的神奇法术,并因自身天赋异禀而得以学到已经失传的道家高深法术,用来捉鬼降妖。而且还机缘巧合逐渐成为其他道教门派的掌门。在此过程中,遇到各类惊险刺激恐怖的事情,进入各种神秘莫测的地方,捉鬼降妖救人,最终和道教的反面黑道人物决一雌雄。
  • 战神联盟之光辉再现

    战神联盟之光辉再现

    战神联盟小说,不是穿越。和动画片一样的精彩,SPT小队也会登场,几乎没有陌生人物。不喜欢穿越小说的童鞋可以来看看呦
  • 傲域

    傲域

    当季明醒过来的时候,本以为自己已经死了到阴曹地府,当他努力地睁开眼睛的时候,去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随后他脑袋里面出现“轰,轰,轰的声音,突然传来一丝陌生的记忆,才知道自己又重生了?修炼九龙神功,一层风云巨变,二层呼风唤雨,三层风雨雷电.....天域风云,谁与我争锋?
  • 如花有意

    如花有意

    如花,天朝普通高中生一名,高考后回家的汽车上竟然闹鬼,而她也人事不醒,一朝穿越,陪伴她的只有一背包书……如花该如何在这个大陆生存下去呢?
  • 迷现追踪

    迷现追踪

    她为了未婚夫参军,面对着诡异地事件。古墓,古镇疑云重重。何来的真相?残酷的现实,略带小白。
  • 倾城弃妃:王妃绝爱

    倾城弃妃:王妃绝爱

    “不服气?”他钳住她的下巴,指尖深陷入她的肌肤:“你是本王的女人,逃得过和尚逃不过庙,本王不要的破鞋,别的臭男人也休想得到你的身体一分!”一向逆来顺受的她突然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高扬下巴,冷冽决绝:“现在凌少主才是我爱的男人,我曾经爱你,现在,爱已死!”
  • 我们的英雄学院

    我们的英雄学院

    我的英雄学院,不过在我看来,这是我们大家一起的英雄学院!
  • 探灵先生

    探灵先生

    我是一名职业的寻鬼人,收取佣金探索亚洲那些流传着灵异传说的各个地点,我,就是为了探索灵异事件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人
  • 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初为人父母,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婴幼儿时期是个体发育很重要的阶段,是人一生中打基础的时期。这其中包括大运动、精细运动、感知觉的发育,均衡合理的营养,智力的早期开发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个发育的关键期,让孩子得到合理及健康的喂养,获得最适合个体发展的早期教育,拥有强健的体魄、发达的智力、良好的品行、平衡的心理,全面健康的成长,父母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和掌握科学育儿新概念。
  • 爱在别处

    爱在别处

    这不是一场迷途的梦,而是一块托起的玫瑰色的静谧天空;这不是杜鹃带血的啼哭,而是永恒的远古清唱……他踏进流光溢彩的京都,脚步步却还停留在南方的老式阁楼里,当他爱上天仙一样的高干子女蕊时,他惊慌得手足无惜、六神无主。可怜的他有爱之心却无爱之胆,一天天消沉,几近崩溃。同时,另一个高知家庭出身的北京女孩爱上了他的才华和坦诚。可是,他的爱早已钉死在为蕊设定的十字架上,他不知道,他的爱应该在别处,他爱在了别处……作家王少农说,此书读后能让人灵魂震颤!本书反映的是乡土文明与城市文明、纯情与肉欲的深层冲突!小说语言幽默轻松,立意深远,读来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