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1500000064

第64章 戶政二十五鹽課下(8)

鹽井記

溫瑞柏

有人即有養。有養即有食。毛血並食。食未知味。烹飪調味。味多取鹹。鹹資鹽。鹽資水。水先天而生。後天而定。伏行地。溢洩海。中土十八省。不皆近海。無弗食鹽。煮海外。煮池於秦。煮井於滇蜀。是未生人。先生水。大造愛人豫且周。前聖養人公而溥。人於天地。故稱三才。然煮海易。煮井難。煮滇井易。煮蜀井難。難鑿井。難及泉。難汲泉。泉汲難在設鍋。鍋設難在置車。及泉井漏補難。已汲井枯廢難。枯廢家破。漏補鍋停。鍋可隔山。漕須附井。漕坐石及鍋坐。井可高岡。車行平土。車行鐵及井行篾。鑿井以水。汲泉以竹。竹木齊等。汲鑿咸宜。其木上縛繩。下包鐵。鐵銜泥。泥盡泉起。木盡繩提。繩繩代木。鑿鑿靡已。數十丈有之。百丈有之。不及泉亦有之。井既成。車先立。車運竹。竹去節。一竹不足。二竹相續。上張口。下翕皮。鈞皮放水。塞皮汲泉。車筒相接。接以篾。或以綆。綆架活梁。梁承四柱。梁動分左右。篾動分放收。篾隨車轉。車尾牛行。牛有順逆。車有緩急。順放筒。入井急。逆收筒。出井緩。駕牛以軛。起泉以梆。梆聽敲聲輕重。牛知脫軛去。水得一筒。車行幾晷。牛更幾頭。人豈兩手。其人有司井司牛司車司篾司梆司漕司司鍋司火司飯司草。又有醫工井工鐵匠木匠。其聲有人聲牛聲車聲梆聲放漕聲流聲湯沸聲火揚聲鏟鍋聲破篾聲打鐵聲鋸木聲。其氣有人氣牛氣泡沸氣煤氣。氣上冒。聲四起。於是非戰而囂貫耳。不雨而黑雲遮天。一井如此。千井若何。一時如此。四時若何。於是同地之井。鹽分黑白。於是同井之泉。時異清紅。曰鍋鹽堅白。曰水花鹽軟清。清味鹹。泉喜旺。紅味淡。泉惡衰。衰者一鍋鹽。合煮數井泉不足。旺者一井泉。分煮數鍋鹽有餘。於是鍋多於井。井稱上。鍋亦上。知泉旺。井多於鍋。鍋稱下。井亦下。知泉衰。衰旺因地因時。且因人。徵輸由例。又由吏。更由官。於是蜀境分野。若州若縣若廳若所若屯若藏若土司長官司。計一百三十有九。產鹽者三之一。不產者三之二。於是有坐商有行商。有陸引有水引。猓蠻並賴。黔楚兩需。普其利。無不利。專其利。有不利。大造如私。生何濟。酌盈虛。均出入。憾平人已。權望商人。且鹽時濕時乾。能堅能腐。予味奪味。化痰生痰。滷縮腸。炒易性。熊食鹽身死。鼠食鹽身輕。鴿食鹽卵充。蠱食鹽腹脹。松潘食青鹽。頦包結。薄味味加長。厚食食得癖。物性測者難。用者當惕惕。

四川鹽課疏康熙十一年

張德地

為恭報鹽課鹽稅銀兩等事。奉部行查議。川省大引一。隨即備移鹽法道查議去後。今據夔州府回稱。查萬雲甯大有井四縣。俱屬新經開淘。所產之鹽無幾。即今日所出鹽斤。尚不足本地易食之用。以四邑些須之鹽。何堪舉行大引。即有引亦無多鹽可填。更無處可賣。及查各縣舊制。原無大引行鹽之規。似難輕議舉行。又據潼川州回稱。查得鹽引之設。必地方全盛。行鹽既多。鹽課繁溢。恐有私販縱橫。 國課短少。故非鹽引不足以督考成。別殿最。今蜀省戶口寥寥。非期之百餘年之後。斷無生聚驟蕃之理。況鹽井盡為賊填。開淘原復不易。祇此小票。聽民自領自賣。頗為簡便。若額定每州每縣行鹽若干。派引幾許。反致行鹽無民。歲課有虧。其大引自應俟地方蕃庶之日。再為領頒。又據犍為縣回稱。節年俱小販行鹽。或借本。或合本。不過數百斤而已。俱討小票。負運駝載。取其就便。本少利捷。以省僱船僱夫之費。是民之朝夕養命者。恃有小票。且小票招商。節年奉行之數。尚已難銷。茲欲行大引。恐大引未行。而小票亦停。所誤鹽稅民生不少。又據閬中縣回稱。查得鹽政關乎 國課。務在通商便民。因時制宜。然後行之經久。可以無滯。查行大引之例。前因時勢難行。遂議通便之法。大商每票五十包。小販填鹽四包。每包額定稅銀六分八釐一毫。不拘大商小販。通行無滯。裕 國通商。法盡善也。蜀省川北。人民稀少。食鹽無多。且產鹽之井。又僅存昔之什一。若復部頒大引。必至商民交困。殊非長久之計也。合無仍照見行引票。俟人民繁衍之日。再請部引。庶上不虧課。下不病商。通行經久。而可以無滯矣。又據彭水縣回稱。郁山鎮所產之鹽。原聽思南婺川黔江酉陽各土司商販。零星易賣。或一二十斤。或三五十斤。多則不過一百斤。況係南北東西之人。焉得久住井場。以待合引貿易。前奉頒鹽票河引一張。載鹽五十包。旱引一張。載鹽四包。商販始得稱便。通行無滯。若舉行部頒大引。則郁山零星小販。坐守經月。難合一引。必至病商損稅。恐非良策。又據忠州申稱。有鹽必有引。載在鹺政。天下遵行。罔敢違越。但查得各省鹽引州縣。俱載額數。課則辦之商。引則繳之官。按其完欠。以為考成。此卑職兩任縣令時所深知者。至於忠州雖有鹽井二處。水既不佳。產亦無幾。戶各照人丁歲納課銀。自漢唐宋以迄元明。從無納課之外。又行大引之法。井豎碑誌。鑿鑿可憑者。若謂稽核考成。則歲課完欠。即有司之殿最矣。鹽商不至。引萬難行。川省近以小票行鹽。原因各處人民稀少。商販零星。實屬便民至計。但部行以考成無稽。遂有頒行大引之議。 國家創制。損益因時。似原不必拘泥成規也等情到道。除龍遵馬三府。瀘眉雅四州。原不產鹽外。臣看得大引之設。原蒙內部為普天率土。裕 國通商。剔弊而專考成之善策也。但省分有凋殘繁庶之不同。故大引有可行不可行之異。今揆情度理。大引有萬難行者二。有不必行者一。歷年商販。本少力微。所販鹽斤。多則不過數百斤。少僅數十斤耳。今欲舉行大引。查舊例每張必盈二萬三千斤之數。非窮年經月。何能得多商湊集。合一大引之數。此必不能行者一也。又川省產鹽地方。遼闊零星。俱係深山峻嶺。即濱江通水道者。不過五六處。其他盡陸行背負。若必欲舉行大引。則二萬三千斤之鹽。非二三百人不能運動。此必不能行者二也。再查川省之井。盡為寇逆填塞。開鑿萬難。此日之蠢民。不過單夫隻婦。即盡力經營。不但煎燒有限。且以所出者半供衣食。半供納課。較之他省曬海煎池。不及百萬中之毫末。若舉行大引。又安能驟得二萬三千斤盈足之戶以給之乎。此不必行者一也。歷年小票行鹽。久經額有稅課。一旦變為大引。商畏難不前。是本欲增稅。而不免反至於虧稅也。鹽政為國課重務。引票為鹽法紀綱。但地方有荒熟。故立法有經權。目前川中。既無昔時蕃盛。戶亦無湊集煙民。是以因時通變。填給水陸小票。以便通其商。今若驟改大引。不惟零星小販。既無一引之資。即寥寥戶。又無一引之貨。勢必商俱困。而課稅交虧。至於稽核考成。則遞年開淘井眼。與行票收稅。按年俱有冊報。而撥充兵餉。亦年終皆有奏銷。是稽核考成。又不在大引之設與不設也。伏乞  皇上睿鑒。敕部議覆施行。

論川鹽三省邊防備覽

嚴如熤

四川之貨殖。最鉅者為鹽。川北之南部西充射洪樂至蓬溪。川南之犍為富順榮縣資州井研。川東之定州雲陽開縣大甯彭水。川西之簡州。上川南之鹽源。州縣著名產鹽者。二十餘處。而地出鹹水。可以熬鹽。閭閻私井不外賣者。不在此數。大鹽廠如犍富等縣。戶傭作商販各項。每廠之人。以數十萬計。即沿邊之大甯開縣等廠。眾亦以萬計。戶煮鹽。煤戶柴行供井用。商行引張。小行販肩挑貿易。或出貲本取利。或自食其力。各營生計。無所謂事端也。自商販相爭。商占行消口岸。販趨透漏徑路。利之所在。走險如鶩。此攔彼拒。邊徼多一防維矣。

大甯鹽運至譚家墩。巫山鹽運至巴霧河。奉節鹽運至茨竹溝發賣。鶴長樂鹽。則運至各該地發賣。白龍泉之水。較溫湯雲安清而更鹹。無挽曳之勞。泉水四季皆旺。無洩滲之苦。逼近老林。薪柴甚便。近年來譚家墩口。出有煤洞。煤載小舟。順流而下。更為便當。天不愛寶。養活無數生命。故大甯商人不須大有工本。亦能開設也。惟巫山奉節。例消雲安之鹽。則雲安之相近者。民食尚多。而鶴長樂商人行銷。運本頗艱。只就本處行銷。未免有滯積之虞。陜西平利安康鹽課歸地丁。房竹興歸山內。重岡疊巘。官鹽運行不至。山民之肩挑背負。赴廠買鹽者。冬春之間。日常數千人。廠中舊例。每鹽一背。給商引錢六十文。引課不虧。而無攔截拒捕之事。則法之變而得宜者也。

川中產鹽最盛之區。額設井固多。私井亦數倍於官。各井之鹽。舊有本地商引配銷。鹽販一項。貧民自食其力。赴井挑負。於就近州縣地方。零星發賣。從前商人。各照定地行銷。即有鹽販賣私。與商引無損。不致爭競。自增引改配之後。始有打鹽店結夥拒捕等案。而川東尤甚。嘉慶十九年夏間。廣元甯羌幾釀事端。改配之議。因川北井枯課虧。改配代銷。名曰通融調劑。嗣即援以為例。各州縣舊額。本地之商。殷實者少。大半皆西商租引代銷。認給引課。然後察地方之光景。改配引張之多寡。本商貪得引利。西商之增引。於彼無涉。所配鹽觔。不特浮於定額。且有重照兩三次之弊。大概增引之地。皆屬水次。以便船載。如重慶以下。水次之江北長壽涪州酆都石砫忠州。皆增有引張。就數廳州縣本地而論。未必能銷加增之引。不過藉在水次引鹽。船載而下。可由川江達荊宜。或由石砫至施南永順。各路售銷耳。至私販所賣之鹽。距各廠近者。固買自戶。其途路或相隔數百里。決不能從各挑負而來。不過就近州縣鹽店。販買轉易。是鹽販所賣。仍係商人私鹽。論其事。係此邑買引之商。與彼邑買商鹽之販爭利。乃商人改配之利既多。各欲自顧口岸。即以別縣販子挑至者為私鹽。設立巡丁。遇零星鹽販。捕拏到官。輒以私販充斥。阻滯官引為詞。地方官課稅為重。不得不為禁止。鹽販懷怨於商。遂有打鹽店之事。又慮巡丁捕拏。因之結夥成而行。是販子日聚日多。肆無忌憚。實商人激之使然也。商人如果照原引定地配鹽。則禁私尚為有詞。今商人未免挾私。而專欲禁販。是以燕伐燕矣。所患者鹽販為商人逼迫。既已結夥而行。時存格之心。若再加之嚴法。結怨愈深。勢必拒捕釀成事端。各州縣皆有販子。其中無賴惡少不少。或竟激而蜂起。必先擾害地方。商人棄資本有限。而百姓之受害其大。其關於邊防者非淺鮮也。

大利所在。害常伏焉。陜西南山。利在木鐵各廠。患在停工歇業。十八年岐郿之廂匪。其顯徵也。然木鐵廠之眾。通計不過數萬而已。非如川中鹽廠。匠作轉運各色之人。至不可紀計也。海濱煎鹽。取薪草蕩。蜀井開近山林。有煤有火出自井。其煎熬視海鹽為易。潞鹽風過而掃。蒙鹽水中自撈。其成鹽亦易。而西北陸運以肩挑。以騾駝。行數百里千餘里。而費不貲。川鹽則處處運以舟。淮鹽亦以舟運。而泝流而上。不如川運順流而下之便當。工本運腳。既較省於海鹽。故其價常賤。而消售其易。消售既易。業鹽之人愈繁。川中沃饒。為各省流徙之所聚。其他陸路來者無論已。即大江拉把手。每歲逗川中者。不下十餘萬人。歲增一歲。人眾不可紀計。豈山中墾荒。平疇傭工。所能存活。幸井亦歲盛一歲。所用匠作轉運人夫。實繁有徒。轉徙逗之眾。得食其力。不至流而為匪。故川中近年邊腹地之安靖。得力於鹽井之盛為多也。但私販既干例禁。賺銷尤功令所嚴。將來消鹽之地隘。鹽積於無用。則井漸次歇業。而此藉鹽營生。不可紀計之人。將何所安措。井盛則私販之患生。井[](寵)衰而歇業之患大。是他省之為引課計者。專在鹽利。川省之為商販慮者。尤在邊防。通籌合計。俾利存而害不生。殊非易易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迈开腿得健康

    迈开腿得健康

    通过运动我们的身体可以获得很多益处。跑步、登山固然可强健体魄,然而生活中有些小动作也是一种运动,而且多属于低强度有氧运动,这种低强度运动同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对身体来说,需要的不是灵丹妙药,更不是万能补品,而是这本让你找回活力的白皮书。
  • 剑灵王妃

    剑灵王妃

    帝级杀手云轩摆脱了前世木偶般地生活,依靠自己体内的灵石穿越到了修灵的异界大陆—瑰灵大陆。但却穿越成了剑灵!她失去了记忆,与异界美男签订了契约。唯一与其它的剑灵不同的是:她拥有自己的智慧。她身藏银珑空间,组精英战队,炼神丹,斩妖魔…看她如何得美男倾心!
  • 混沌冥帝

    混沌冥帝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从凡人到神的华丽转变,一路斩妖除魔称霸大陆,以及上古洪荒各种神兽魑魅光怪陆离的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当之处,请多包涵!)
  • 末世之狱火重生

    末世之狱火重生

    命运的一次转折点让他从最初是的懦弱成就来自地狱深渊的恶魔,一朝醒来、来到异世界的末世(づ ̄3 ̄)づ╭?~凸竟发现跑末世np文里当头号炮灰男配还是那种默默为女猪脚奉献一切的炮灰中的炮灰,泥煤!还好身边还有个时不时会来刷他的系统君。势必要脱离剧情君,女主滚粗!请看他如何混的如鱼得水···【初来乍到多多关照如有雷同全属巧合本人YY制作!】
  • 陌尚:邪魅校殿给本公主站住

    陌尚:邪魅校殿给本公主站住

    ,此文已弃,支持新书,凡城不凡,废柴逆天:狼君快到怀里来,求读者支持不谢
  • 灵修的传说

    灵修的传说

    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神,也没有仙。唯有灵……“九幽异动,福兮?祸兮?”
  • 棋道争锋

    棋道争锋

    这是一个神奇的象棋世界,棋者通过修炼棋道,可以获得强大的棋道之力。排兵布阵,局成杀敌。调兵遣将,横扫千军。少年棋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踏上棋道争锋之路!新人新书,请多收藏,百万长篇,质量为上!本书群号:547087377
  • 幸福园

    幸福园

    金珠珠的辞职报告终于被批了下来。戏剧性的是,金珠珠接到辞职批复的那天,恰好是四月一日,愚人节。说不清楚是谁和谁开了一个玩笑。但当时,因金珠珠的心情过于灿烂。且她离开单位的决心又是那么义无反顾,那么决然。
  • 修真WiFi

    修真WiFi

    现代人李星辰穿越到天澜大陆,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修真界,本以为此生无望,却不曾想到穿越赋予他不一样的金手指。当李星辰发现自己的脑海中有一个WiFi功能后,这个世界的所有修士对李星辰来说都是移动的路由器。修为再高,那也只是网速快一点的光纤路由器而已。在这个遍地都是无线网的地方,李星辰走上了追求大道的强者之路。当然,蹭网那是修炼之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书友群:53473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