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1500000002

第2章 戶政十五倉儲下(2)

竊查各省常平穀石。自順治年間。即經建立倉儲。百年之內。   列聖講求。經理備至。我  皇上御極以來。宵衣旰食。無日不以此事上  宸衷。惟恐倉儲有名無實。節年  諭旨。多方籌畫。各省倉庾。漸次充盈。此誠建萬世之長策。躋斯民於仁壽也。臣伏各直省出產穀石。一省之數。歲至十數千萬餘石。而常平積貯。天下合計。纔共二千八百餘萬石。是常平額貯。數目不可謂多。又經百年之久。我  皇上十載憂勤。日積月累。始臻此數。其求之不為不難。臣近見戶部行文各省。內稱平糶米穀。係秋來買補還倉。但各省因價值低昂不一。是以有全行買補貯倉者。亦有買補不足。咨請展限者。今捐監已歸本省收捐本色。彌補倉儲。漸次充裕。即有緩急。諒足敷用。則各省存貯平糶價銀。即可停止採買。將未買實存銀兩數目。務於今歲造報冬撥之前報部。以備酌籌辦理等語。臣再四細繹。雖未深曉部臣之意。但據稱停其採買。寔存銀數於冬撥之前報部。臣愚鰓鰓過慮。竊恐即以此項銀兩為撥充兵餉之用。將來倉廩空虛。所關非小。查常平額設。大縣三萬石。中縣二萬石。各省定數。尚多不足。然現在實貯州縣。每年平糶。利益甚大。加以借給籽種。給養孤貧。一切實政。取給其中。需用亦廣。語云。有備無患。倘遇地方一時乏食。他處之米。接濟不及。鄉民嗷嗷。萬千成。入城呼籲。地方官或賑或糶。小民各得升斗。即時立散。俟他處接濟米來。人心易安。使貧民有恃不恐。境內富民。亦以餘穀照常售賣。設無倉儲一項。富民不免居奇。彼見貧民洶洶蟻聚。懼生事端。不敢顯然出糶。故倉穀一裕。民穀自可流通。亦相因之勢也。今若停其買補。則糶三存七之數。一年之內。已去三分之一。明年復去其二。至三年而存七之數已盡。是無穀也。假如臣所言。將此項撥為兵餉之用。是並無銀也。夫有銀尚可於豐登之歲買補還倉。無銀則穀將何出。無穀則地方緩急無所取辦。且即現今江南山東甘肅等省。常平穀額。虧缺甚多。半屬存銀。合計直省現存銀數。不止三分。現存穀數。實未有七分。又以州縣不樂積貯。希圖省事。部文一到。即實行貯倉者。亦必盡數糶賣。以備撥給之用。臣恐常平之廢。又不待於三年也。至稱各省監例。收捐本色。即可彌補倉儲。夫收捐本色所以補倉儲之缺數。非可借以補倉儲之現數也。查向來戶部捐銀。至多之年。不過一百四五十萬。今外省捐穀之數。無論不如部捐數目之多。即如部捐數目。每穀二石。折銀一兩。必須十餘年。方可補足常平原額。況各省價值不一。兼以州縣推諉。現今報捐。惟福建一省為多。餘省雖多寡不齊。然皆不能足額。即如廣西常平舊額。一百四十餘萬石。酌減捐額七十餘萬石。開捐以來。共收穀三萬餘石。捐穀之難以彌補。其明效可矣。臣觀十數年來。米穀價值。日增於前。穀價愈貴。民食愈寡。賑糶之需。惟恃常平。方慮存貯無多。偶遇歉收。截漕撥賑。  恩綸歲下。若將現存之數。一旦全無。將來仰賴  聖慮。不知又如何也。伏乞  皇上敕下原議之大臣。果有撥給事宜。衹當別求款項。以資籌酌。至常平原額。仍行買補還倉。無令絲毫輕籌。以備直省緩急之用。以仰副  聖天子愛養黎庶之心。天下幸甚。

請減糶價借籽種疏乾隆八年

錢陳

伏查常平之制。因穀有甚貴甚賤之時。貴則病民。故減價以糶。使民不病。賤則傷農。故增價以糴。使農不傷。價增則耗國帑。價減則耗倉穀。二者皆損上益下之事。然行之久而四民受益。國亦無貧寡之患者。以米價無甚貴甚賤。雖有災祲。民情相安。苟非偏災大歉。發粟賑濟之舉。亦可勿事。此常平之設。所以上下攸賴者也。今 國家承平日久。生齒日繁。米價無甚賤之時。自可無議增價以糴矣。為今日計。惟當詳求減價而糶。以平米價。使無甚貴。誠急務也。乾隆七年  上諭。若遇荒歉之歲。穀價高昂。務將實在情形。必須減價若干之處。確切奏聞請旨。欽此。此誠酌古準今。達權通變。久遠無弊之良規也。今自兩月以來。御史趙青藜奏請於米貴之年。多減價值。尚書張照奏請顧名思義。以本價為權衡。少詹事李清植奏請脩復本法。立論雖不一。而為歉歲計便民。使米不騰貴。其意則同。臣愚以為酌減於歉歲米貴之時。所以濟民食之艱者。固屬緊要。酌減於尋常出陳易新之日。所以從小民之便者。亦宜詳求。則張渠請成熟年分。每米一石。酌減五分之奏。雖現在議覆准行。實多未便之處。不得不再為陳請酌改者也。蓋通天下年歲計之。順成者多。尋常出陳易新之際。米價尚平。原可無須大減。陳穀所碾成色。自不及市中行鋪所售之米。而交官之銀成色及平。又非市中交易之銀可比。又經胥吏之手。稍為高下。又米局離鄉窵遠。小民往返需時。守候需時。如米每石市價一兩。官價九錢五分。以官價所得之米。即入市轉售。原價必虧。民亦何所利而買之乎。糶倉米本以便民。張渠之見。防囤戶則有餘。便小民則不足也。地方有司。每當出陳易新之時。開設米局。買者寥寥。於是紳士便家。仰承意旨。分領穀石。照數交價者有之。行戶抑勒分買者有之。蠹胥黠吏。因緣借領者有之。其畏葸牧令。明知民不願買。謹守筦鑰。坐視紅腐者亦有之。是豈設立常平便民之遺意哉。請於成熟之年。每米一石酌減一錢二分。使小民核算。比市價稍賤。仍不拘城市開設米局。使小民得沾實惠。而米價自無騰貴之慮矣。如蒙  俞允。則比從前加減七分之數。即於官碾一米二穀。稍有贏餘項內抵補。抑臣更有請者。食為民天。小民終歲所仰。全在及時播種。每見歲功方興。窮黎因籽粒無措。縱有田可耕。坐失東作者。所在多有。查種穀一石。可收新穀一二十石不等。是以民間借種籽粒。往往加倍償還。借者帖服。今若於糶三數內。令州縣酌量借給粒種。不收利息。春借秋還。每借一石。還倉時仍收一石。每交一石。酌收穀四五升。以為鼠雀出入諸耗之費。則農本既培。民力普賴。較減價以糶。更為有益。現在被災州縣。及邊徼苗疆新墾之地。有行之者。然未著為令典。有司恐干參處。不敢擅便。臣讀月令。季春之月。命有司發倉廩。賜貧窮。振乏絕。疏云。長無謂之貧窮。暫無謂之乏絕。及春闕種。始為暫無。既而荒棄。即為乏絕。量借籽粒。一轉移間。農有餘粟。及秋還本。倉仍充裕。於出陳易新之義。似更詳備矣。

請官開米局疏雍正十一年

廣東總督鄂彌達

竊查米價騰貴。皆由囤戶居奇。往往捏作謠言。增長米價。或云風為旱兆。或云雨為水徵。一日之間。頻增價值。一店長價。諸店皆然。名曰齊行。莫敢異議。富民家有蓄積。樂其高。於己無損。惟手藝貧民。終日拮据。不供口食。即遇官府有平糶倉穀。不過一升半升。日糴日食而已。無力多買。又不能戶戶有碾米之具。且以終日鹿鹿。並無餘暇。故甯貴價向米鋪糴米。非不知官賣穀價賤。不得已也。若欲惠此貧民。無如官開米局。臣生長京師。目擊八旗自  皇上降旨設立米局以來。歷年米價皆未昂貴。總由米局價平。故囤戶不能射利。法良意美。實可通行。伏念粵東省會之區。貧民待哺尤眾。姦民乘機射利。往往高價病民。臣擬于粵東省城。設立米局三處。南門設一米局。動廣州府倉穀。以該府倉大使管理。東門設一米局。動番禺縣倉穀。以該縣典史管理。西門設一米局。動南海縣倉穀。以該移駐之縣丞管理。各局將日逐糶賣數目。每日摺報各管府縣稽查。該府縣十日一報司道存案。仍令糧驛道不時稽查。察其米價。則額定倉斗一兩一石。永成定例。無減無增。倘市價減至一兩以內。仍聽民向各店買食。市價稍昂。即照定價一兩糶賣。其赴局零買者。用銀用錢。聽隨民便。仍不許買至一斗以外。致啟販賣之端。賣出價銀。則令隨便赴穀賤地方採買。源源轉運。夫價有定額。則胥吏無所容私。局既常開。則囤戶無能專利。一切肩挑負販傭工覓食之人。三五零錢。取攜皆便矣。至各府郡城。即將府倉穀石。碾米開局。比照省局之例。仍責令該管道員稽查。似可以一體通行。

清京倉積弊疏

田六善

臣前見京倉開報缺少米石一疏。其既經勘明者。  皇上已有  旨處分。其見在支放者。  皇上已有  旨申諭。臣無容置喙于其間矣。臣思京通二倉之弊頭緒紛紜。牢不可破。及至敗露。近者已歷數載。遠者已歷十數載。其中經管各官。賢愚不同。經承各役。存亡不一。雖有明斷之才。亦鮮搜求之術。今當徹底清查之際。宜立明白易曉之規。臣聞各倉廒座官役。任意開放。及至水落石出。牽溷難明。則一廒宜清一廒米數也。如放天字一廒。必使顆粒盡完。查照原收石數。有無短少。報部存案。方許再開別廒。但各廒米色不一。如領米官丁揀擇美惡。則倉役樂於借端。法不立則事不行。請發  特旨嚴禁。令立碑左右兩翼。如領米人不待此廒放完。逼令再開別廒者。及管倉官役通同附和者。分別治罪。則牽溷之弊可清矣。臣聞善算者。積米一堆。步其周圍若干。高下若干。便知米數。況倉廒四角方停。高下直立。豈難估計。則一廒宜定一廒貯數也。如天字一廒。四方幾丈。上下幾丈。應貯米若干石。再以今年新收米之。自無不准。他廒亦倣此例。經管衙門。各行刊印一冊為照。新官接管之時。查照廒內虛盈。米數自見。即有放過半廒者。量其底去幾尺。細行除算。亦易清楚。則交代之官有據矣。臣聞旗甲所欠米石。發坐糧廳追比。及至追完。有欠左翼之米。行文歸右翼者。有欠右翼之米。行文歸左翼者。有無不便關會。則追完之米。宜令仍歸本翼也。夫盜米於夾帶者有限。盜米於空文者無窮。若令各歸本翼。則上下吏書。何至隱射為奸。臣聞旗甲運至米石。倉廒派發。即行註定廒分。若係空廒。自應收受。若尚有米。最易溷淆。前後如何清算。則運至之米。不必預定廒分也。夫舊米短少。正在敗露之際。新米一入。便為遮之端。若令止入空廒。則收放員役。何處支吾自飾。如果臣言不謬。伏祈  皇上敕部議覆施行。

禁囤無益米價疏

陳兆崙

臣聞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積貯而兼禁囤。亦立政之大經也。然自禁囤以來。蘇杭之間。米價騰踊。日以益甚。歲非災傷。而物力告詘者何也。臣竊見富商大賈。權子母之息。釐毫必爭。有如米船所指。必在一方之都會。朝至而夕空。則得息易。而又無寄倉久客之累以耗其財。此所以樂其便而踵相繼也。若但與貧民市升斗龠合之戔戔者。則何所利焉。夫民中之富人自有田者。既無須客米。而中人之家。計口而食。亦計日而糴。殆罕有立時具數十石之直與為市者。賣米之商坐困于貨滯而煩費雜出。迨得盡售以歸。而日用之費視息數倍。而欲價之不騰庸可得乎。價之騰。由于客之少。則豈容虛擁此於無人之境。以待其紅朽而甘心乎。是即必有漏洩之所。漏洩之所。將在外洋。例禁雖嚴。恐不能防奸人百出之計。貪賈之趨利也。譬如蛾投夜燭。不灰滅不止。大奸不避重誅。正謂此也。禁囤之令既不能效。則宜變法矣。而又不可。何也。為政之體未有正。告之以弛禁而使為囤者。猶之北地燒鍋。斷不能絕。然未有正告之以開燒之理也。是在我 皇上密諭大吏。相時勢之緩急。為禁令之寬嚴。毋執成見。毋務虛名。總期有救時實效而已。

籌辦積貯情形疏乾隆十年

陜西巡撫陳宏謀

同类推荐
  • 宗门宝积录

    宗门宝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史稿

    清史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破虚蛮神

    破虚蛮神

    蛮族少年木东,在生命危急之际,意外得到神秘的九天星辰图。以废图腾点亮这个强者如同星辰一般多的世界。手握一卷诸天星辰,独战一世万千强者。
  • 噬天修罗

    噬天修罗

    屠最恶之人,戮最悲之人,弑最恨之人。他身为一代修罗,屠尽世上无数人,只为给父母报仇。修杀伐之道,杀无数人,踏上无情之道!
  • 符道:巅峰

    符道:巅峰

    天魔化神惊苍穹,符师神罚动乾坤。一个被家族抛弃的少年,沦落于蛮荒之地。祸之致,福之始,绝境少年,意外获得失传已久的符师圣典。三十年功与名,一场腥风血雨蔚然而起。九天魔地,谁主沉浮!(本书符道巅峰,原名天魔符师,如果大家找不到,可以搜我笔名暗夜冰雷或者加:339335081这个群)
  • 朕的淘气提刑官:锦凤成凰

    朕的淘气提刑官:锦凤成凰

    小锦是仁合大学医学院的末等生,无意中她发现了仁合大学竟然有无数时空隧道通往祁朝的各个城市。好奇心强的她偷偷来到祁朝,并答应冒充祁朝首富独孤家三公子独孤锦凰,帮含冤入狱的独孤老爷洗刷冤屈。
  • 老子翼

    老子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天原配

    逆天原配

    原配被真爱挖墙脚了?切,别看你锄头挥得好,可惜墙脚挖错了。幸亏渣男抛的早,就连白莲花也要被整倒,只可惜真爱还是没处找,神医冒泡:娘子,真爱在这呢?某女怒吼:无赖滚粗!
  • 中国应该对美国说“不”

    中国应该对美国说“不”

    近20年来,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在全球一体化时代,资本超越国界,把全球作为一体,对资源加以重新整合配置以求得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利润最大化,改变了以往以国家为主体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全球经济结构。
  • 末世之孤旅末世

    末世之孤旅末世

    十方大陆,成就了这末世。天穹顶上有着人类的救赎。前路用鲜血铺垫,无上神座等待着它的主人。
  • 学战都市之梦幻的炼铁师

    学战都市之梦幻的炼铁师

    百年经典,十年回顾,一样的人,却不一样的世界,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
  • 武霸皇天

    武霸皇天

    少年杨天赐,穿越异界,身怀前世老爹所留的神秘玉佩,获得武魂,在异界,斗群雄,谱血歌,成为武道霸皇。世界不会改变,改变的从来只有自己!以实力去征服一切,征服世界!“云空在次拜谢各位读者大大,若喜欢帮忙推广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