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1400000056

第56章 兵政九地利上(3)

慎防守

郭起元

防守之法。在因時制宜。而不考于昔。無以知今也。前明因元人北歸。屢謀興復。永樂遷都北平。三面近塞。故明世邊防最重。東起鴨綠。西抵嘉峪。綿亙萬里。始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甯夏甘肅薊州三鎮。是為九邊。洪武初。自永平薊州密雲迤西二千餘里。設戍守百二十九所。紫荊關蘆花嶺設千戶所。鴈門關太和嶺武朔諸山。設戍所七十有三。參用南北軍。守古北口居庸關喜峰口松亭關。烽堠一百九十六處。每歲秋。詔諸王將校。勒兵巡邊。置北平行都司于大甯。設營州五屯衛。及取元上都。設開平衛。興和等千戶所。築東勝城于河州。設十六衛。自遼以西數千里。聲勢聯絡。永樂南下。以大甯地畀兀良哈。又以東勝孤遠。遷衛而墟其地。自是遼東與宣大。聲援阻絕。正統間。也先入塞。英宗遂有土木之陷。先是東勝守在河外。後因內遷失險。宏治間。火篩入居河套。數犯山陝。遂于平涼府開成縣。置固原州。設制府。以總陝西三邊軍務。正德間。總制御史楊一清。請復守東勝。因河為固。東接大同。西屬甯夏。使河套千里。沃壤歸耕牧。陝右可以息肩。惜為劉瑾阻止。自後俺答諸部。出入內外。傷殘百萬。萬歷間。總督侍郎曾銑。力謀復套。條上方略。閣臣夏言主之。嚴嵩窺上意憚兵。且仇夏言。劾銑并言誅死。終明之世。北邊不靖者。失策于河套之棄也。我 國家德威遐鬯。漠北塵清。昔時所謂極衝次衝者。今遼東建盛京。九邊各置郡縣。甘肅自為一省。無有邊鄙之殊矣。而河套者。內外之重地。哈密者。尤河套之襟喉。所當加意撫綏者也。明代尤重江海。海道自廣東樂會。接安南界五千里。抵閩二千里。抵浙又二千里。抵南直千八百里。抵山東千二百里。踰寶坻抵盧龍。迄遼東千三百餘里。袤延一萬三千三百餘里。島夷倭寇。出沒其中。明初方國珍張士誠餘眾。多竄海島。勾倭為患。因築山東江南北浙東西沿海諸城列戍置衛。及指揮司千戶所。洪武建文時。倭不能為患。患起嘉靖中。江浙寖劇。于是南直隸置吳淞劉河福山鎮江圜山五總塞。浙江則置甯紹溫台等千戶所。而普陀大衢陳錢。山浙直分路之地。狼福兩山。海洋交接之所。俱駐舟師防汛。福建亦置烽火門小珵澳南曰山浯嶼銅山澳五總塞。廣東則分東中西三路防禦。山東則登青萊三府。薊遼則大沽海口。山海關外。則廣甯前中等所。各設水汛。以三四五月為大汛。九十月為小汛。分地巡徼。應期會哨。江防則上自九江廣濟黃梅。中包安徽池和太平。下及蘇松通泰。凡盜賊販私。悉嚴巡捕。蓋明世遭倭甚毒。故制防最密。我 朝中外乂安。海邦皆世其子孫。享王貢贄。商賈舟航。萬里通行。如在戶闥。且水師整飭。樓櫓相望。可為有備無患矣。而論海中之形勢。則在臺灣也。臺地孤懸海中。土宜五穀。北可至遼東。南則抵漳泉。全臺三千餘里。入版圖者幾二千里。其餘尚係生番雜居。情態叵測。扼鯤身鹿耳之險。控澎湖三十六嶼之蔽。中國得之則為屏翰之衛。失之則為叢奸之藪。而有伏莽竊發之虞。是一府四縣之城不可不築。臺中兵卒宜屯田以足食。漸次開荒闢土。以夷後患者也。至湖川黔滇。接近苗猺獞之界。與歸化苗人所在。以及閩中之山棚。瓊島之黎。皆宜扼要控險。防之不可不嚴也。愚謂天下有事。重在戰陣。天下無事。重在禁防。今為將者。日事操演弓矢火。而輕于墩汛。使老弱步卒守之。有風雨瞭望。沿途送檄之苦。而糧餉不及騎卒三之一。戍卒有家口者。無以謀生。每三五人守戍。必缺其一二。將弁知其歸。而亦無能禁斥也。是在騎兵戰兵分番輪戍不使獨累步卒。庶幾巡警周密。聲勢呼應。上下如同臂指。斯為鞏固金甌之道也夫。

皇輿圖說會典

國家德威暢泝。文軌大同。幅員之盛。亙古未有。京師居天下之中。其南曰直隸。是為畿輔。其東曰盛京。盛京之北曰吉林。又北曰黑龍江。是為東三省。畿輔之南其省三。曰山東。曰山西。曰河南。山東省之南為兩江。其省三。曰江南之江蘇。曰江南之安徽。曰江西。兩江之東南曰閩浙。其省二。曰福建。曰浙江。河南省之西南為湖廣。其省二。曰湖北。曰湖南。山西省之西為陝甘。其省二。曰陝西。曰甘肅。陝西之南其省一。曰四川。江西與湖南省之南為兩廣。其省二。曰廣東。曰廣西。四川省之南為雲貴。其省二。曰雲南。曰貴州。甘肅省之西為青海。四川省之西為西藏。長城之外。盛京與直隸山西陝西省之北。為內蒙古。六盟四十九旗。及察哈爾八旗游放。踰瀚海而北。為外蒙古。喀爾喀四部八十六旗游牧。其西為科布多。其北為唐努烏梁海。甘肅省之北。為阿拉善額濟納二旗游牧。踰瀚海而西。為伊。大海。自鴨綠江口。西襟盛京南。京師直隸東南。又南襟山東之北而東。又南襟江南浙江之東。又南襟福建。東折而西襟其南。又西襟廣東之南。接越南國境。大江。出四川之岷山。東行經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入於海。其西源曰金沙江。出青海。東南行。經雲南。折北至四川。會於江。漢水。出陝西之嶓冢山。東南行。至湖北。會於江。黃河。出青海之噶達素齊老山。東北行。經甘肅出長城。折東而南。環內蒙古鄂爾多斯旗。是為河套。入長城。經陝西東。山西西。復折而東。經河南。東出江蘇。入於海。淮。出河南之桐山。東行經安徽江蘇。會於河。濟。出河南之王屋山。南行亦會於河。鴨綠江。出吉林。西南行。經盛京。入於海。西遼河。出直隸邊外。東行。經吉林。會東遼河。折西南入邊。經盛京。入於海。灤河。出直隸邊外。南行入長城。入於海。混同江二源。曰松花江。曰嫩江。松花江。出吉林。北行出邊。折東北。經伯都訥。會嫩江。又經拉林阿勒楚喀呼蘭三姓。入於海。嫩江。出黑龍江所屬墨爾根。南行。經布特哈齊齊哈爾。會於松花江。黑龍江。出喀爾喀車臣汗部。東行經尼布楚呼倫貝爾雅克薩。折東南。經烏魯蘇木丹黑龍江愛琿三姓。會於混同江。運河。在浙江江蘇。引太湖踰江。引洪澤湖踰黃河。經山東直隸。引沂河汶河衛河漳河。會於淀。桑乾河。出山西。東行。經直隸。折東南。經京師西。為永定河。亦會於淀。浙江。出安徽。東行經浙江。入於海。閩江。出福建。東行入於海。江三源。四江出雲南。東行。經貴州廣西廣東。會北江東江入於海。色楞格河。扎布噶河。在喀爾喀游牧。大克穆河。在唐努烏梁海。額爾齊斯河。在科布多。伊犁河。里木河。在伊犁。金沙江之西。曰瀾滄江。曰喀喇烏蘇河。曰雅魯藏布河。俱在西藏。極東。三姓所屬。海中大洲。偏東三十一度二十分。極西。喀什噶爾蔥嶺之西。偏西四十七度。極北。唐努烏梁海托羅斯嶺。北極高五十六度四十分。極南。廣東瓊州府之崖州。北極高十八度十三分。凡東西相距七十八度有奇。南北相距三十八度有奇。

長安地氣

趙翼

地氣之盛衰。久則必變。唐開元天寶間。地氣自西北轉東北之大變局也。秦中自古為帝王州。周秦西漢遞都之。苻秦姚秦。西魏後周。相間割據。隋文帝遷都於龍首山下。距故城僅二十餘里。仍秦地也。自是混一天下。成大一統。唐因之。至開元天寶。而長安之盛極矣。盛極必衰。理固然也。是時地氣將自西趨東北。故突生安史以兆其端。自後河朔三鎮。名雖屬唐。僅同化外縻。不復能臂指相使。蓋東北之氣將興。西方之氣已不能包舉而收攝之也。東北之氣。始興而未盛。故雖不為西所制。尚不能制西。西之氣漸衰而未竭。故雖不能制東北。尚不為東北所制。而無如氣已日薄一日。帝居遂不能安。於是元宗避祿山。有成都之行。代宗避吐蕃。有陝州之行。德宗避涇師。有奉天梁洋之行。地之臲不安。知氣之消耗漸散。迨僖宗走成都。走興元。走鳳翔。昭宗走莎城。走華州。又被於鳳翔。被遷於洛。而長安自此夷為郡縣矣。當長安夷為郡縣之時。契丹安巴堅已起于遼。

此正地氣自西趨東北之消息。特以氣雖東北趨。而尚未盡結。故僅有幽薊而不能統一中原。而氣之東北趨者。則有洛陽汴梁為之迤邐潛引。如堪輿家所謂過峽者。至一二百年。而東北之氣積而益固。於是金源遂有天下之半。元明遂有天下之全。至我 朝不惟有天下之全。且又擴西北塞外數萬里。皆控制于東北。此王氣全結于東北之明證也。而抑知轉移關鍵乃在開元天寶時哉。今就唐書所載。開寶以後。長安景象。日漸衰耗之處。撮而之。可以驗地氣之變也。

唐人詩。所長安都會之繁盛。宮闕之壯麗。以及韋曲鶯花曲江亭館廣運潭之奇寶異錦華清宮之香車寶馬。至天寶而極矣。安祿山兵陷長安。宮殿未損。收京時。戰於香積寺。賊將張通儒守長安。聞敗即遁。未暇焚剽。惟太廟為賊所焚故肅宗入京作九廟神主告享于長樂殿都會之雄麗如故也。代宗時。吐蕃所燔。惟衢衖廬舍。而宮殿仍舊。朱泚之亂。李晟收京時。諸將請先拔外城。然後北清宮闕。晟曰。若收坊市。地隘人囂。非計也。賊兵皆在苑中。自苑擊之。賊走不暇。則宮闕保安。乃自光泰門入。泚果遁去。遠方居人。至有越宿始知者。則并坊市亦無恙矣。故晟表有云。鐘不驚。廟貌如故。地運尚有百餘年。故不至一旦盡掃也。黃巢之亂。九衢三內。宮室尚宛然。自諸道勤王兵破賊後。入城爭貨相攻。縱火焚掠。市肆十去六七。大內惟含元殿獨存。此外惟西內南內及光啟宮而已。僖宗在蜀。詔京兆尹王徽修復。徽稍稍完聚。及奉表請帝還。其表有云。初議修崇。未全壯麗。則非復舊時景象可知也。及昭宗時。因王重榮李克用沙苑之戰。田令孜帝出奔。焚坊市。并火宮城。僅存昭陽蓬萊二宮。還京後。坐席未暖。又因李茂貞之逼。奔華州。岐軍入京。宮室廛閭。鞠為灰燼。自中和以來。王徽葺搆之功。至是又掃地而盡。於是長安王氣衰歇無餘矣。見李晟王徽田令孜及黃巢等傳

秦蜀荊楚形勢議

蔣伊

蜀江東下。黃河南注。天下大勢。分為南北。而挈南北之輕重者。在川陝而已。陝西南通楚蜀。東連豫晉。其所以為形勢之首者。以其足奪黃河之險也。四川北走秦鳳。東下荊襄。其所以為阨塞之區者。以其足奪長江之險也。自古以來。守在秦者。戰必在蜀。得蜀則南可下。守在蜀者。戰必在秦。不得秦。則北不可定。然皆利於速戰而不能持久。則豈非以饋運之故哉。全陝之勢。咸陽三輔。而屏蔽實在隴右。今河隴未靖。長安未易守也。況漢中當蜀口。寇若一枝出秦隴。窺長安。而悉其銳以趨漢江。合西山之寇。以攻鄖襄。此亦天下之深憂也。荊楚之勢。一曰彝陵。王濬治樓船。下益州。破荊門彝道。是彝陵者。荊州之門戶也。一曰襄陽。梁武起兵於此。以平石頭。元兵下宋。先取襄樊。是襄鄧者。全楚之首也。知有彝陵荊州。而不知為襄陽之備。非真知勢者也。寇若以疑兵出岳州。而從漢江窺襄陽。則可以扼我之首。而北之門戶塞矣。將荊州亦不能以自固。知敵之所攻。則知我之所守。明于守之要害。則可以知戰之利鈍。方其始也。漢中平陽之間利用守。長沙澧岳之間利用戰。何則。蜀之饋餉難繼。而長沙財賦甲天下。不慮轉輸也。主兵者反是。能無敗乎。今則荊楚之勢。進不得戰。而秦蜀之勢。且退不能守矣。此可為長歎息者也。在陝之所恃者。沿邊之勁旅耳。而饋餉之途。無由自致。夫以數萬之眾。而欲責其枵腹荷戈。是不戰而先自敗也。至荊岳之間。則以不生不息之財。養不耕不戰之兵。使寇得安意肆志。而養其全力。以出於秦。天下之勢。方如敝廬。補其奧。又慮其隅。整其桷。又虞其棟。搘持之道。是所望於策矣。

同类推荐
  • 美人书

    美人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乘造像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yala'  s Angel

    Ayala' s Ang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发财秘诀

    发财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暑笔谈

    清暑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降物的异常见闻

    天降物的异常见闻

    随便介绍:这是个征战萝莉世界的故事。仔细介绍:这是个征战宇宙萝莉世界的故事。认真介绍:别说了,上车走!
  • 易烊千玺霸道总裁爱上她

    易烊千玺霸道总裁爱上她

    易烊千玺,初小婷。一对从校园认识的欢喜冤家,俗话说:“冤家路窄”,这句话还真没错!她,初小婷,本以为易烊千玺是她最讨厌的人。他,易烊千玺,认为初小婷就是个粗神经。可她和他却“一不小心在一起”了。他对她说“初小婷,你个粗神经!”她对她说“易烊千玺你好烦呐!”故事一个个接连发生,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期待呗!
  • 晋中兴书

    晋中兴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膛目结舌

    膛目结舌

    何谓官?何谓医?医之为言意也,为医是这样,为官何尝又不是这样?医者可以治病救人!为官者可以造福一方,恩泽万民!到底是像爷爷一样做个救死扶伤的医生,还是继续在官场博弈,走出一条可以济世安邦的官场之路?一个拥有逆天改命神器的草根让人膛目结舌的仕途之旅就此展开。。。
  • 你好,我的总裁老师

    你好,我的总裁老师

    从小,他和她是青梅竹马;八年后,他是老师,她是学生;一个月后他是总裁,她是员工;再三年后,他是她的老公;她是他的老婆......看腹黑总裁如何收服可爱小女生;看逗趣学生如何一步步走进老师心里......
  • 史上第一将军

    史上第一将军

    就像水自止不住向下流。而自拔刀以来,也已无法收手。从庙宇杀到朝堂,我只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星际传说之权杖上部

    星际传说之权杖上部

    光,一个未经历过是是非非的12岁小女孩,因为一次好奇心的驱使,打开了一个已封闭上万年的山洞,封存已久的魔族历史就此打开。人生因此变得精彩,枯燥无味的生活一去不复返,这是她要的吗?站在生死线上,她慢慢成长,但这种成长,会给魔族、人类,乃至整个天罗星上生活的其他异族带来何种的变迁?而她的出现又会告诉我们,怎样鲜为人知的星球历史,人类的出现以及魔族强权下而遗忘的历史呢?
  • 全职少年之超强系统

    全职少年之超强系统

    杨帆是一名农民工,不小心从高楼摔落,穿越到了一个职业世界,里面考自己的职业称霸全世界,而在没有来到这个世界的人的身体是还是个没有天赋的乡巴佬,在穿越以后等到了职业系统,从而让他得到了神一般飞越。
  • 打造总裁

    打造总裁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带领团队打硬仗,却不容易留住核心员工?面对巨大的决策压力和市场挑战,哪一类管理者更容易带领团队走向成功?在一个跨国企业中,什么样的人才更胜任跨文化管理的工作,带领企业完成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本书是一部告诉你如何成为卓越领导者的书,更是一本成功管理者的人生指南。
  • 世界神秘现象

    世界神秘现象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