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0400000067

第67章

就初口加内十句。初句是总。汝当说者令其辨说即是辩才。谓随所得法义忆念不忘说故法门差别。如论应知。泛论方便有三种。一发起方便。谓如加行发起根本即七方便等。二无住方便。谓由悲智巧相导引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如方便度等。三集成方便。谓诸缘起巧相集成如六相方便等。今此当于集成方便故云此善巧等也。下九句别中分二者。谓自他二力以诸缘起法皆有因缘亲疏二力成故。他力中二。一如来神力。二智明加故。经中二句显之也。自力中分四者以因中有四义故。一有力能作义。二无力不作义。三具二义故能引众生。四泯二相故称理成德。又释此四渐次释疑。疑云何故得加。以有因力故。若是有力何须复加。以因不作故。若是不作应无用。以由无作方堪益物。若逐机益物应失自体以身净圆满故。又释初二自利。一教行。二证行。又一相。二体。次一利他。后一二利满故成德。成德中三义内。一当位显益。后二寄对辨胜。初因位穷终故云菩萨尽。位满成益故云有二利益。谓法身真理唯是无分别智正证。依止非是染心意等所取故云也。楞伽云。取相名识。不取名智。理智合成依止义故云法身智身。十地终心受佛职相故云受佛位故。如法云地受位分说。在因位中有此益相此位不改因故云现报利益。谓一切佛放益一切智光入此菩萨顶故云于一切佛得受记。受记即是受位也。二转此因位至成果之处故云后报利益。此是十地菩萨摄报果处。便于此处成报身佛。理实刚藏犹未成。此当必成故结德在身。如下佛尽亦同此辨。摩醯此云大。首罗此云自在。智处有四义。一以下三禅慧多定少令智不胜。四无色中定多慧少智亦不胜。此第四禅定慧等故是故智胜故云智处。二此处五那含。天是圣人所生处。圣人智胜故云智处。三此处有十地菩萨摄报果。彼菩萨摄十度行别成智度故名彼处以为智处。四此处成报身佛得一切智一切种智故名此处以为智处。此是世间中最高胜处。于彼现成佛故云世间高大之身。后二寄对显胜中。初一对下彰出。于彼二乘无少分同故云不同尽。又彼二乘见有世间而超过故。于此世间超而不尽。见有涅槃而可取证。于出世净亦未得尽。今菩萨皆尽彼际故云不同尽。后一望上显同。谓于佛果穷尽彼际故云佛尽。经略此句。谓二力之中自力胜故以多义显上。故云校量转胜上上也。又释此佛尽理实刚藏犹未成就。何故此中辨耶。以为显自力辨胜故此说耳。第二意加中二。初十句正明意加。后十句释偏加所以。何故就意加释者。以意加是本故。又前口加有自他二力。今意加亦尔。初十明他力正加后十明自力堪加。初十句内初句亦总亦别。余九唯别。

问意加与智何故初句明色身胜余九显名身胜。名身是语。此但身语。何关意业。答此有二义。一智慧胜故威仪亦胜故举色身以彰。又欲观其智当观其说故举名身以表示耳。又泛论名身亦通意业。如分五蕴为名色即四蕴名名等。二释但彼诸佛所。与之智略有二种。一与处众无畏之智显之于色身。二与说法无碍之智彰之于语业。是故论中皆名辩才。初中内德不虚名真实。众内莫善加名无上。由众中无上故处之无畏故。论经名无畏身也。名身九内。初二句为一对。谓初一于说无滞。后一于义深达。又初总知无碍。后善入差别。初是四无碍中乐说辨。谓智宣妙辞理无所倚碍故云无著。不为痴碍令言中歇故云不断。此释无障碍。辞无謇涩故云无滞。此释乐说。通释可知。二由照法差别堪正宣说故云堪辩。依相续解脱经有四种成。一以有成因缘名相言说诸法得成。二所作成一切所作各有成辩。三法成一切诸法成立。四助成以智言说助成诸法。今言缘者是彼以有成也。二法者是彼法成也。三作者是彼作成也。四成者是彼助成也。又古德释云。一缘者如山中草木得缘即生不假功力。二法者谓以法而成如有法成易无法成难等。三作者谓加功用力如造舍等。四成者谓内外相假而得成等。今更释。缘是作法之缘。如欲作柱匠斧木缘。作是众缘。扣击造作。法是所作柱法。成是识心了别方成。谓若无识心了别彼所作柱但是无分别法。要待识心以构画为立其名方可说成。是故此成即是不成。故云成不成也。问准此释义及前经文法当第三。何故论中法居第二耶。答谓初举能成之缘。未知此缘是谁缘。故次举法明缘所属。未知此缘如何造作。故次明作。未知作已为成不成。故后明智助成之矣。论约此辨。是故法在第二。又此四释差别。经中名分别。成不成释清净以离相故。三任放等者次二一对。初于说自在。后于机巧化。初任意放纵辩溢圆音故云任放辩才。虽言义超越而辞无停拥故云说不待次言辞不断。异义虽多而终结归本故云处处随意不忘名义。以随门异说不忘本宗故云善忆念不忘意力加。故者释加字也。四能说应机巧宣名能说辩。此列名。下释。随所应度者巧能应机也。种种譬喻巧能说也。后巧能除疑故名能说。以善能机决定无疑故云与善决定之慧五不杂等者次三一对。初一证理。后二起说。理同无异故云不杂。三种同相智。有说。三空门是。有说。所证三无性理是。有说。依金刚仙论说无常苦无我是。有说。助道证道不住道。谓同相三道是。有说。依别翻本自相同相不二相。即世谛真谛一实谛是也。义虽通前依本为胜。照达此三故云至一切处智。六教出等者此二起说。初一说令起行。后一说无怯惧。又初于熟教出。后于生不畏。并可知。八九二种为一对。初知佛教法。后依知而说。知教多门名无量辩。六正见者。古德有说。即总别等六相解释圣教成正见故。有说。依金刚仙论。一真实智正见能知理法。二行正见能知行法。此二教旨。三教正见能知教法。四离二边正见知前理法不同情取。五不思议正见知前行法成德出情。六根欲性正见知前教法说随物心。又相传说。西国别有六正见论一忘想。二忘想依。三亦忘想亦非忘想。四忘非忘依。五非忘想。六非忘想依。初即现行忘想。二即所依染心。三闻等三慧。四净教为依。五证真正智。六真如为依。又初二外凡。次二内凡三贤位。后二地上圣位。九同化者三业齐同成此化事故。又释此三轮化是一切如来同用此化故云同化。又释此中令金刚藏三业俱同如来化事偏名同化。非彼前八而是不同佛无畏身等。等取口意。三种教化总举随所度等释经中起字。珠胜释庄严是上妙也。谓身业神通轮。意业记心轮。口业正教轮。并是神力各成事故云神化故也。自下释加所以中。先征后释。征意云有力者明佛有普加力。有悲者明有普加心。自有普力无普心亦不致疑。自有普心无普力亦不可怪。今明佛有能普加力亦有平等悲。何故唯加刚藏一人。故致问征故云何以故也。下明释意有十句。初一是总得此三昧法。余者不得故。复何故得此三昧者下别显有二因故。一以是菩萨往昔本愿力所致故。二由此菩萨具彼三昧之行德故。故云三昧身摄功德有八种。于中初四自利。后四利他。前中初一是起行之本。即欲乐心故云趣尽地。尽地即是十地满也。彻至终位故云深心。情无异愿故云直心然无二也。余三是行德。一证理行。二是助道行。三不住行。又初一智德。二福德。三断德。由后智所现身增福令成满故云身转净也。虽在后智位。不舍正证故令习气亦不行故云善修本业也。后四利他中。初一利他方便。后三利他行体。一身。二语。三意。初身业神通能生净信故云以决定信力摄取通故。此文会释经论也。以光明是通能生彼信依是生信故说此通故云摄取等也。二语业巧说前后无违故云不坏。能一一字中摄一切字故云总持。三意业正智教授众生不异照理平等一相故云不异。此则离彼执化之慢故云智印善印也。论主又释八德俱成三昧之因。由此而得彼三昧故。八中前四因有二释。一配前四句如次应知。二配后四句从后向前。精进因是离慢。不忘因是陀罗尼。势力因是通净。彼不染因是闻摄净。是故此四因通收八句俱为自利。又后四因配后四句从前次第可知。转法理因者有二。一转深从浅说而不失自深法。如转大乘深理从小乘等说。如论云一真实理门二随转理门。以于总持门中巧转变故。二转真从妄说而亦不失自真法。如在外道位佛法不行处假彼尊言诵持自法。彼执诸法常。菩萨亦云常。而菩萨意以诸法即真如故是常。不同彼计。然与彼语同任持自法亦同。四秘密准可知。如是化者得自利。不忘者此有二义。一以此四句逆为自利顺为利他。是故利他不忘自利。二以此末后句教授于他不碍照理。出显化事故云不忘自利。第三身加摩顶令觉。下论通有四种。一如意通于自身修短得自在故此于内根。二幻通转变外事。器世界等。三法智通照理入法。四圣自在通苦中生乐等。此中不离彼等经略此句。是如意通非余三种故云也。余义同前释

四起分中四义内。初二是本入所为。后二是今出所为。初事讫者审理故仪则故。二得胜力者受加故。三说时至者机熟故。四定无言说者要须言声故余同前释

五本分中作三门。初释名者以略为广本故亦与请为本故。二来意者。因前加起略说地体起后请分。略说地相起后说分。若望以后成前。由请分显深成前地体由说分广宣成前地相。此则本末互成也。三释文者此文有三。初辨六决定为地体。二列十名显地相。三举三世同说明地要胜。初中此六决定既是地体。今作五门释。一释名。二通辨地体。三与地持瑜伽六决定相摄。四分其行相。五释文。初释名有二。先释总名。六是数。决定是义。数义彰名即带数释也。谓圣智证真决择揩定顺理离过复名为善。即地持三决定中证决定也。通论有六义。一约行体决定坚固不退。二望所证决定己证。三约烦恼决定能断。四约所信决定不疑。五约所化决定能度。六望佛果决定能成。二列名者。一观相善决定。谓彼正智照理名观。契同一味名相。此当体得名。二真实者则实智离倒惑之过。证理不虚故相形立名。三胜者过劣故具胜德故。亦当相及形他立名。四因者诸能成果故从功能立名。五大者普被群生情无限局。体用得名。六不怯弱者谓因入果德情无怯惧。此从心境立名。第二因此通论十地体性差别略作十门。一以此六决定为体。以此正是所说十地之本体故。二以前大乘光明三昧为性。以此定中具含止观证法无碍故。论云此三昧是法体故也。三以教证二行为性。以加行缘修唯是教行。本智契理唯是证行。后智具含二义通教证。如下论说。四以证助不住三道为体。亦通释可知。五唯约所证真如为性。以能证智缘成相尽同真理故。梁摄论云出离真如为十地体。下文鸟迹同空等是也。六唯约能证之智为性。无性摄论云法无我智分位名地。此论下文亦云上来所说皆依智地。今此亦依智地故也。七具含境智。谓真理妙智如前二说。梁论后文亦云如如及智为性。八约通收。唯识论云总摄一切有为无为功德为性。九约因果。如下文大海十相别喻十地总一大海以喻佛地。又云地有二分。则所画太空以况果分能画十相以喻因分。是故通能所依俱是地体。十通约诸门。谓信等十行为成地法故。檀等十亦尔。又三渐次等诸门并如下辨。悉为地法体。第三与地持瑜伽六决定相摄者。地持云决定相有六。一能自修习起菩提愿超余一切净愿。二者无等不共果超余一切世间境界。三者随度诸众生苦不共一切声闻缘觉。四者发一念愿性自然乐无量净法及无厌行。五者得无尽常不退转。六者增长胜分究竟大菩提。是真实愿。解云此中第三是地论中第五。以地持意摄二利方为因故。余相会释可知。四分行相者。此六中。前五是自分行。后一是胜进行。前中初四自利行。后一利他行。前中初三明行体德。后一显行功能。谓有成果之功故也。前中初二行体圆。后一行德备。前中初一明行自体。后一显行离过。是故自体离过摄德为因。二利行圆成就佛果也。此行相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顾少宠妻n次方

    顾少宠妻n次方

    第一次遇见,她被亲生父亲下了药,阴差阳错跑进了他的房间,“当我秘书”他什么都给她却给不了他的心,原来他喜欢的是玫瑰,而她只是躲在角落里的蔷薇,她带球落跑。三年后,一个女士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了a市,妈妈我看见一个长得很像我的大叔,她笑了笑,那是我上司。女人三年了你也玩够了该回家了,我给过你的东西再也给不了第二人,包括我的心。
  • 盛世孤帝

    盛世孤帝

    时代变迁,妖杰涌现,盛世来临,充满争斗的世界,何处才有安身之所
  • 混进男高校的女胖子(已完结)

    混进男高校的女胖子(已完结)

    拜托大家去支持我另外的小说夏泽依是富贵人家的大小姐,她长的很胖。在某次意外中,她喜欢上了末宜男高校的郑悸默,为了他,她和好友女扮男装。不过,自此进了那学校,自己竟然的受到亲情友情爱情的三重打击。她无奈,她本想跳河而死,结果被日本男生野藤宇所救。她有个青梅竹马的男生,黎寒禹。他是个明星。她为了挣钱,被一个著名导演录用了。可是,她不愿意透露名字,她与黎寒禹合作了一部电视剧。过后,她就以男生身份出现。夏泽依在生活的道路上发生了很多事情。最终她与自己爱的人在一起了。在她胖的时候,她坚信:善良就可以了。虽然看我小说的人并不是很多,但至少有人看啊!我会坚持下去的。我一定要实现我的梦想。看我小说的亲们,请收藏,投票啊.谢谢了,每当我看见了收藏我文的人在增加,哪怕只有一个,这也是使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 无相邪神

    无相邪神

    对的,不一定就是好的;错的,有时却是你必须选择的!只有绝对的强者,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 殇涩

    殇涩

    她们原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意外偏偏要降临到她们的身上,这样的幸福没有在维持多久,现已不复存在了。但,她们不会放弃,因为有复仇这一信念一直支撑着她们。
  • 帝抉

    帝抉

    当刻骨仇恨遭遇种族存亡。手中之剑,该指向何方?人生面临无数抉择。心,又所向何方?
  • 《竹本无心》

    《竹本无心》

    当我第一眼看见你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的心里再也容不下别人。如果命中注定爱你我将万劫不复,我依旧义无反顾的将全部的爱给你。竹本无心,又怎说情深?
  • 焚天绝神

    焚天绝神

    修真干嘛那么累?养养灵兽,调戏一下仙子,这多悠闲。白逸想的好,可因身怀秘典,他被心爱女人出卖,白氏一族惨遭灭门!身负血仇,他苦练《焚天战典》,逆天道,修战体,斩神灭魔,只为心中的执念:“你为了权势出卖我?那我就杀光你的依仗,当你没有靠山的时候,跪下来求我吧!”
  • 无主之王

    无主之王

    自由是什么?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十五岁的少年,将为此奋斗终生。
  • 网游之刀剑神域——一剑凌天著

    网游之刀剑神域——一剑凌天著

    十年前凌风为完成父母死前的遗言,进入了这个十年巨作的虚拟网游《神域》并找寻父母口中的惊天秘密。一切的开始都在此,一切的谜团都将在神域解开。现实与游戏相互交错,刀与剑的激情,力量的渴望,热血的战斗,无尽的旅途,梦想不再是不可实现,我悟了,我将纵横天下,刀剑神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