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點曰。絕妙絕妙。我帶有四幅箋紙在此。你與我寫四幅吊子。安在家中。你百年之後。也是一念。濟公口裡不說。心下思量。這言語。分明是催我死。提點袖中。取出箋紙。問酒保借筆硯。濟公遂寫。
其一。
幾度西湖獨上船 篙師識我不論錢 一聲啼鳥破幽寂 正是山橫落照邊
其二。
湖上春光已破慳 湖邊楊柳拂雕闌 筭來不用一文買 輸與山僧閑往還
其三。
出岸桃花紅錦英 夾堤楊柳綠絲輕 遙看白鷺窺魚處 衝破平湖一點青
其四。
五月西湖凉似秋 新荷吐蕋暗香浮 明年花落人何在 把酒問花花點頭
濟公道。我今日作詩沒興。寫亦不美。胡亂將去。遮壁。提點曰。有勞大筆。再喫幾盃。濟公曰。心下不樂。免飲。二人便行到望仙橋下。有箇開茶坊的婆婆。呌做陳干娘。看見濟公。便留喫茶。濟公曰。茶到正好。同提點入去。婆婆點了兩盃茶。請濟公提點喫。濟公曰。阿婆。難得你好心。時常請我。沒何報答。你去省馬廟前。杜處士家。討我神子頭兒來愛好安在家裡。以後自有好處。婆婆道。他須不肯。濟公便寫箇帖子與了。明日婆婆去討將來看時。却是箇病懨懨的瘦和尚。婆子道這樣冷貨。要他何用。撇在壁邊。誰想後來濟公死了。眾太尉要尋濟公神子。交幹辦去裱褙舖裡買。柱處士曰。只有望仙橋下陳干娘茶坊里。有濟公的神子。太尉就差幹辦。將三千貫。與婆子買了。這是後話。却說濟公謝了茶。出門撞見。一箇挑海螄担的。張提點曰。濟公做隻海螄頌。隨即口念云。
此物生在東海西 又無鱗甲又無衣 雖然不入紅羅帳 常與佳人做嘴兒
提點大笑。此時正是五月天氣。忽然一陣好雨。三人入茶坊避雨。見雨傘。濟公遂題云。
一竿翠竹。巧匠批欒。條條有眼。節節皆穿。四大假合。柄在人手。歸家放下。並不爭先。直饒甕瀉盆傾下。一搭權為不漏天。
題畢雨住。行不過數間門面。只聽得鐃鈸之聲。提點問是甚處做道場。濟公曰。這是王媽媽家。與王公做小祥功德。提點笑曰。這們人家。也做功德齋僧。濟公作詩云。
唐家閧里閑遊賞 媽媽家中請和尚 三百襯錢五味食 羊毛出在羊身上
提點大笑曰。還他道場錢也無。濟公又云。
媽媽好善結良緣 齋僧不論聖和凡 經資齋襯明捨施 少間暗裡送來還
二人過一古董鋪。門首見掛著一幅墨竹。濟公口占云。
數枝淡竹翠生光 一點無塵自有香 好似葛陂龍化後 却留清影在虗堂
店內有一條三股蔴繩。濟公拿起。便把口咬。店主人忙搶過手。扯住濟公要陪提點再三勸散了。一路行著。濟公道。他妻該死在這條蔴繩上。還有一服不曾咬得。這孽冤還不肯散。誰想過了數日。古董舖娘子。與丈夫爭論。把這條蔴繩縊死了。且說濟公與提點。逕投清波門去。有一人家門前。放著一缸醬。濟公看一看。扒上大解。地下拾一塊炭來。壁上寫了四句云。
你家醬一缸 內有毒蛇藏 若無老僧說 人口俱被傷
其家得知。呌苦連聲。扛去倒。只見倒出兩條火赤練來。喫了一驚。纔知濟公救了一家性命。二人去。走得身上熱。提點袖中取出扇來。扇上有小畫。濟公口占云。
一枝風柳一蟬鳴 畫出規模宛似生 莫謂其中絕音響 報君消息甚分明
題畢。見一後生。挑担辣虀粉。濟公曰。怎麼賣。後生曰。五貫一篩。濟公要提點作一辣虀主人。提點曰。你只顧喫。我還錢。那後生盛一碗來。濟公做兩三口喫了。交只顧盛來。一上喫了半篩。提點曰。此物只宜少喫。濟公道好喫。又喫了半篩。提點還了那後生錢。二人逕往前去。却好撞見沈萬法。濟公遂別提點。同沈萬法出清波門回寺。濟公分付沈萬法。我不喫晚粥了。入房眠至初更。肚內碌碌响起。便呌沈萬法。快攙我東廝上去。沈萬法急忙起來。攙至房門外。濟公忍不住。却有一火工。打舖在此睡。被濟公撒了一頭一臉。呌起來。濟公曰。阿哥休要罵。我急了沒柰何。火工只得自去洗了。濟公一夜瀉到天明。飯食不進。長老得知。自來探望。濟公曰。長老我年六十歲不好也。交沈萬法。扶到安樂堂去。漸漸病重。萬法只哭。濟公曰。你休得哭。我實虧你無物可報。你將紙來。我寫箇疏頭。你去王太尉處。討了度牒。沈萬法曰。謝天地。得師父病好。却取度牒與我未遲。濟公曰。我要休矣。你取紙筆來。沈萬法去取紙筆。眾僧曰。沈萬法。汝師父平日。不曾有衣鉢在寺。今既不好。恐有衣鉢在外。死後難討。亦須寫留一執照。沈萬法曰。我師父素不曾有衣鉢。怎生問人討。監寺曰。汝師父。日常往來者。十六廳朝官。二十四太尉。十八行財主。便要三萬貫。亦有。何為無衣鉢。沈萬法曰。亦是。取了二張紙。入安樂堂。濟公交。將紙筆過來。寫下一張。求度牒的疏。沈萬法。又放一張紙在前。濟公曰。再要我寫甚麼。萬法曰。眾僧說師父有衣鉢在外。師父歸天之後。胡亂把兩件與弟子作。憶念。濟公曰。我寫與你寫云。
來時無一物 去時無一物 若要我衣鉢 兩箇光卵核
長老曰。沈萬法。你師父平日。只貪盃酒。實無衣鉢。將疏頭去。王太尉府中。取度牒。便是你出身之本。沈萬法。復到安樂堂。濟公曰。如何你又來。沈萬法曰。恐師父要湯水喫。濟公曰。你去萬松嶺。報知各太尉。就討度牒來。沈萬法。星飛去了。少刻乃回。濟公病勢轉加。是時嘉定二年。五月十六日也。濟公呌起無名發來。眾僧只道有火長老都剎。濟公曰。今日我歸去也。可呌一剃頭的來。與我剃頭。就煩長老。與沈萬法。取一法名。亦就今日剃度。長老乃令剃了濟公萬法頭。濟公曰。我心今已放下。當時朝官太尉。相識朋友。盡至。濟公令沈萬法。燒湯洗浴。取件潔淨衣服穿了。却無僧鞋。長老自取一雙與濟公換了。濟公坐禪椅上。令取文房四寶來。寫下一絕辭世云。
六十年來狼藉 東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歸來 依舊水連天碧
濟公寫畢。下目垂眉。圓寂去了。沈萬法。大哭一場。眾官僧道。俱來焚香。至三日。正欲入龕。時有江心寺。全大同長老亦知。特來相送。會齋罷。全大同長老。與濟公入龕。焚了香曰。大眾聽著。
纔過清和晝便長。蓮芰芬芳十里香。衲子心空歸淨土。白蓮花下禮慈王。恭惟圓寂。書記濟公。覺靈。原係東浙高門。却來錢塘掛錫。參透遠老葛藤。吞盡趙州荊棘。生前憨憨痴痴。末後奇奇特特。臨行四句偈云。今日與君解釋。從前大戒不持。六十年來狼藉。囊無挑藥之金。東壁打到西壁。再覩舊日家風。依舊水連天碧。到此露出機關。末後好箇消息 大眾且道。如何是末後消息。
彌勒真彌勒 化身千百億 時時識世人 世人俱不識
咦 玲瓏八面起清風 大地山河無遁跡。
全大同長老念罷。眾皆歎賞。第二日啟建水陸道場。助修功德。選日出喪。屆八月十六日百日之期。靈隱寺印鐵牛禪師。與濟公起龕。禪師立于轎上。遞香云。大眾聽著。
一百光錢掛杖頭。前街後巷咨遨遊。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錢明日休。恭惟圓寂。書記濟公。覺靈。世居東浙。祝髮西州。逆行順行。凡聖莫測。橫說竪說。聳動王侯。天魔為伴侶。佛祖是冤仇。正好逢場作戲。俄然野壑歸舟。天堂收不得。地獄豈能留。
大眾既不能收。又不能留。畢竟如何。
咦 信少出門行大道 更兼何處不風流。
印鐵牛長老念罷。眾團頭做索。起龕。扛至法陰寺山門下請上天竺。寧棘庵長老掛真。寧棘庵長老立于轎上。手持真容道。大眾聽著。
鷲嶺西風八月秋。桂叢香內集真流。上人身赴龍華會。遺下神容記玉樓。恭惟圓寂。書記濟公。覺靈。一生只貪濁酒。不顧禪師道友。到處恣意風狂。嬴得面顏麤醜。眼上安著雙眉。鼻下橫張大口。終朝撒手痴顛。萬事並無一有。休笑這箇規模。真乃僧家之首。
咦 現在曾過天台 認得濟顛面否。
寧棘庵長老念罷。鼓樂喧天。迎喪入虎跑。山門燒化。宣石橋長老。與濟公下火。手拿火把道。大眾聽著。
濟顛濟顛。落托多年。喝佛罵祖。喚死如眠。是天台山李附馬之裔。得靈隱寺遠瞎堂之禪。以護身符牒為常物。一火還能洞然。以叢林規矩為鄙吝。風狂行遍市廛。迅手寫出大道。向人博換酒錢。皮子隊里。逆行順化。散聖門前。掘地討天。臨命終時。坐脫立亡。已納敗闕。末後句中。隔凡成聖。也是搭虔。還他本色草料。方能滅盡狼烟。
咦 火光三昧連天碧 狼藉家風四海傳。
宣石橋長老念畢。舉火燒著。舍利如雨。眾僧拾骨。寧棘庵與濟公起骨道。大眾聽著。
天台散聖無人識。臥柳眠花恣飄逸。如今脫却臭皮囊。無位真人赤骨律。濟書記。記得記得。平生不露鋒鋩。末後尾巴露出。
咦 這箇雪骨起風雲 一笑出門橫玉笛。
念罷。沈萬法捧了骨頭。寧長老道。貧僧一發與他送骨入塔。道大眾聽著。
冷泉參透瞎堂禪。到處逢人誇唧[口*留]。胸藏萬卷書。筆掃三千首。放憨在短巷長街。說法向茶前酒後。火燒舍利靈牙。何啻八斛四斗。不撒向月底波心。不殯在山腰谷口。今朝率堵以成。且要還他窠臼。
咦 沒鬚鎻子兩頭搖 無縫塔中長保守。
寧長老念罷。把骨送入塔了。回喪至淨慈寺。山門前。只見二行脚僧問曰。那位是少林長老。長老曰。和尚何來。行脚僧曰。小僧從六和塔過遇。上剎濟書記。有一書。一雙僧鞋令小僧寄與長老。長老接過一看。大驚曰。濟公臨終時無僧鞋。老僧取此一雙與他穿。今已燒化。如何又將原物還我。且拆書看書云。
愚徒道濟稽首。焚香拜手少林大和尚座右。伏以山遙水遠。急難會面。即辰仲秋。桂子將殘。黃花欲放。城中車馬人烟雜。湖上清風明月閒。區區鑽開地孔。推倒紩門。針尖眼中走將出來。芥菜子內尋條大路。折了錫杖。不怕上高下低。破却草鞋。管甚拖泥帶水。颺下竹笠。不要衣包。當行即行。要住便住。約莫西天十萬里。迅步虗空在目前。正行大道。忽遇魔君。托寄咫尺之書。送與故人相看。照管紩籠馬。一脚踢倒泰山。隄防碧樹猿。雙手劈開金鎻。大笑萬山黃葉落。回頭千派碧泉流。冗中不及一一。數字以代面言。傳與南北兩山。常教花紅柳綠。
又頌云。
看不著。錯認笊篱是木杓。昨夜三更月正西。麒麟撼斷黃金索。幼年曾到鴈門關。老去分明醉眼看。憶昔面前當一箭。至今猶自骨毛寒。只因面目無人識。又往天台走一番。
二行脚僧。在寺安歇。眾官員人等各散。忽一日有錢塘縣一走差的。來見長老曰。小人因往天台下文書遇見上剎濟公。浼小人寄封書在此。長老接過拆開看時內詩二首云。
其一。
片帆飛過浙江東 回首樓臺渺漠中 傳與諸山詩酒客 休將有限恨無窮
其二。
脚絣緊繫興無窮 拄杖挑雲入亂峯 欲識老僧行履處 天台南岳舊家風
少林長老曰。濟公如此來去明白。走使驚曰。小人只道是活的却乃死了。不在話下。後五十年來。淨慈寺崩損。無人去化木植修葺。忽一日。有一范村人送木植來。言說濟書記募化來的。長老大駭。遂令監寺收了。一寺僧人。無不感仰。後濟公徒弟沈萬法。陞至本寺監寺。壽年九十三歲而終。濟公累累顯應。書不能盡。有詩為證云。
黃金百煉費工夫 下得工夫價自無 若是昔年留得種 任君千遍去耕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