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31500000008

第8章

次半行半坐中先釋方等。彼經通四。今為成圓。依此修行事儀未足。故下文中指於百錄聊略也。求夢王等者。法華疏中引五種夢因。疑心.分別.數習并現事.非人來相語。因此五事夢。今是非人來相語夢。佛告華聚。勿妄宣傳。當以神明為證。有十二夢王。若見一王乃可為說。彼經云。魔被調已。白佛發誓。我等十二大王。常受持此陀羅尼典。華聚問。魔何名。十二經中具列。若不見者。雖行無益。應竭力等者。世多直行。應未稱教。於閑靜等者。僧藍蘭若。亦可俗舍。以通俗故。經云。父母許者可往修習。若不許者。當於宅內嘿自思惟。誦此經典。道場亦如僧中行事。若能如是。於七日中。見觀世音為其說法。若散亂心。反增三途。三途出已仍為下賤。及室內外等者。俱須香塗。圓壇等者。作蓮華形。五色幡者。不須作諸形像。海岸香者。只是旃檀。請二十四像者。凡建道場。應先嚴淨。然後請像。云擬滅障反招慢殃。道場未嚴先令穢竪。云將像來把來取來。可悲之甚。後分云。滅後供像與佛世無別。鞋屩者。道場內外各別置之。言長齊者。以通俗故。三時洗者。有緣則過。終不可滅。初日供養者。雖三業精誠。須假以福助。日日彌善。不辦從初。滅己慳貪無由擊動。須請善內外律者。受二十四戒者。為順菩薩律儀。故二十四皆名為重。須有師承。不得輙授不受亦得。經又云。應受六重。如優婆塞法。既云如優婆塞。則七眾通受。經中又問不受六重得行已不。佛言隨意。故今行事多不受之。佛言唯除二人。謂謗方等及用僧鬘乃至比丘物。言及陀羅尼者。經有四番。應須皆誦。對師說罪者。若不諳內外。何以當之。月十五者。黑白兩月各有二日。多用白月表生善故。法華懺中低取齊日。言七日者。意舉極少。故南岳七載。十人已還者。經云十人不得過。南山云。余見京邑行方等者。或百或半。喧雜難論。更增罪累。今謂忽若多人。別施何爽。俗人亦許者。已如前說。但須具三衣坐具。若出道場。還著俗服。經云。若離二丈。得罪無量。阿難言。須剃頭不。佛言不須。今剃頂者。謬也。縫字平聲。不須却刾。理須別造。不可借舊。此非出家受用之服。

口說嘿者。唱者先導。餘者隨唱。十佛者。具列經文及百錄中。言父母者。方等總持具權實智。故經云。是陀羅尼乃可為父乃為母。十王子者。指諸菩薩。百錄及南山儀中具列十二菩薩。即彼經初列菩薩眾。百錄者。山眾共集大師百事故曰也。三業供養者。身翹跪。口宣唱。意運想。南山云。具如天台。則指法華懺中想六塵文。禮請者。禮儀必須雙膝前詣。兩肘續施。後方額扣。心想佛足。以手接之。陳悔者。陳。列也說也。別則憶先所犯。通則無始已來。不遲等者。行呪俱畢。思惟具如止觀第五文去。第二時。謂第二周。

意止觀中。先約理觀。次更歷事。例如大經。頭如殿堂等。盤特掃箒等。摩訶者。正境也。非偏小故名之為大。一即一切名秘。一切即一名要。遮惑持智。顯中名正。次經言下。觀法也。與經小異。今借彼語。求者。謂求三昧之人。著。謂於三昧生著。實者。謂於行計我。來者。謂我能往來。問者語者。准例應知。

此與大品等者。一切是總。十八是別。是故云同。十八空至第五卷釋之。大經下。引同。

以此下。歷事修觀。先約經名方便。次尊容道具事儀。心先求夢王。習觀亦先成空假寄事。云先理無初後。只是先以空心修事儀假。由此必得入於袒持場。是所依故。表理境。世以治糓曰場。今治五住為處。亦是所嚴。能嚴非一。不出定慧。供具雖多。唯動不動究竟。戒香遍塗。實理觀陰本空。免三惑子。無緣慈悲必遍法界。惑即法界。故云不離。滅香普薰。慧燈圓照。覺智之佛栖理境。空智從境立。故二十四如法華中。無明至老死為順。老死至無明為逆。如阿含中。生滅各有二十四支。境雖寄昔。智必依圓。饌如法華中鹽酢之屬。被權今實。可以意推。忍衣稱體。全飜曰新。七智除惑。能洗曰觀。師亦所依。故同於諦。亦依所觀立二十四屬。對者義立。謂設法不差。纓絡十種者。彼本業中觀緣起。觀十種不同。一我見不二。二心為。三無明。四相緣。五助成。六三業。七三世。八三苦。九性空。十縛生。彼經具釋。但隨觀別以分十義。事理具如懺三道中文。云等者。引證事理。經中具有七眾懺法。雖曰還生。無任小用。儻聽在數。招偽來姧。況寶梁誠文不云是數。大小區別聽制條分。眼等者。唯至六根方名相似。第七日見佛者。彼經日日各有相狀。無明若破名煩惱淨。三障去等者。婆沙云過二為根。現五為質。現三為華。當二為果。亦是五陰舍空等者。諸教既別。空亦宜殊。今且置餘。唯存圓極。

次勸修中。三分寶者。理無優劣。隨心自分。修雖名全。須分六即。具如經列。從地等者。經廣校量。但能供養。得中分人其福無量。況上分耶。

次釋法華。部屬於圓。不通三教。與前三行圓意不殊。言口說嘿者。亦可兼意。彼別行文。但推四句。故今更加約象修觀。初引二經證二行相故。知二行但成方便。

二經下。釋妨。

南岳下。證不許偏。

特是下。明二不。同故未為正。

妙證下。判文元意。意在證真。真非彼二。則初住也。

今歷文下。歷事也。例如大品師子吼法門。亦如大經波利樹等。於中象觀最為次第。六通如下助道中明。八解如下禪境中說。四攝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皆利人方名為攝。故云利物多端。多端之言須含四教。背者骨法相似也。除彼不似佛乘者也。

次釋非行坐中。初得名。由成四句故。實通等者。據理實論。南岳別行。名隨自意者是。彼問云。出何經。答。出首楞嚴。故下釋中多引楞嚴。大師亦自有自覺意三昧。觀法甚精。

雖復下。會通。名事雖不同。觀法無別。

今依下。幸更依教。諸數下。問也。大小乘經。心所非一。何以三昧但名覺意。

窮諸下。答。不可具列。舉一蔽諸。

對境下。釋意名。若觀心性。了無三昧。隨心想計。故有三別。心性雖一。隨俗立三。

如是等者。欲觀其同。先略斥異。心想見倒者。婆沙云。無常謂常。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我樂淨等亦復如是。今亦例然。計為常等名為不覺。覺了此例非一異相。唯觀法性方乃名覺。

覺者下。立觀。三名相望合為六句。出般舟經。故六句中。非有約性。非無約名。復不許計性一向為一。所以俱結非一非三。餘合散等准例可知。

若知名下。更有六句複疎重釋。並是雙非。名性叵待。寄此複疎立三觀者。非一假。非三空。雙非中餘五句例。若於單複了達心性。即不思議。

若觀下。立觀之意。意攝遍故。苦破下。例破餘使。既是圓觀則破無明。作是觀者。識意無明。無明尚傾。諸惑安在。

故諸下。攝略。

隨自意下。名異意同。初約諸經。先觀音中。文通意別。例上可知。若准下文。意止觀中二十五三昧仍通圓別。請字初領。反請義有三。具如經中。初託優波斯那是自請。月蓋是為他請。四偈是護法請。又有三義。延請身。祈請口。願請意。又五體身。四偈口。繫念意。機既開三。應亦可爾。准觀音疏方法。亦十行事須撿。准前亦應事理二釋。百錄具有事儀。設楊枝等者。是彼菩薩手執故也。若事表理。楊枝拂動以表定。五體者。准地持.阿含。並云肘膝及頂名為五體。若表理者。如彼經疏。若起。如五陰離薩婆。若投地。如五陰入薩婆若。起即五。表五陰。入即五。表五分繫念。數息者。今依經但從一至十。彼經疏具明。因息起三乘行。稱三寶名者。表除三障。委明行法在百錄中及正行儀并彼本經。故云可尋經補益。百錄行儀並不錄四偈。故令尋經。洗浣發露者。發露如示人。事儀如灰汁。理觀如清水。理體如淨衣。豈藏罪垢令入惡道。午前等者。日夜俱取初分故也。餘依常儀。定不可廢。

經云下。修觀。初觀塵陰。空名尚通。猶在生滅。故更觀幻及以實觀。初空觀中。地無堅者。先觀色陰中之地大。先觀事堅本從緣生而情執有。有即名堅。唯對身根名為事堅。寄事堅名而破情堅。故云有等。四並是堅。餘之三大例之可見。彼因優波斯那問。身子答中。具成觀法。優波因之得四大定。證羅漢果。故知在小。且如地中破初有句。即應得果。為防轉計。故具明之。是故文中具性相空。唯火大中相空文略。色既如是餘陰准知。問。推前三大並用有等。至推火大用自等。其義何耶。答。有二義故。一者依經。經云火大從因緣。宜作自等。二者義同名異。何失。有只是自。乃至雙非。只是無因。經文存略。餘陰不說。若欲比火。應云受無領納。性不可得。若有領納即名為有。乃至雙非亦名領納。乃至識是了別。亦復如是。具足應如第五破假。如是觀者。但以小乘真諦而為如實。問。若爾。應云四諦。答。陰是苦。執是集。觀是道。實是滅。欲知緣覺。執即無明乃至老死。得得真如實名。空觀成觀慧之本者。無觀乃成無益苦行。故知四教但二如實。觀則可知。今且從通至下六字三陀羅尼。方從別圓。況下觀慧純用圓融。次三陀羅尼云消伏者。消除調伏報障之毒。

次毗舍下。破障功能經中具列六障之相。經云。西方去此不遠。疏云。西方極遠。那云不遠。答。凡聖見別。應約有無以論近遠。次明破惡業陀羅尼。

破梵行下。功德能經云。破梵行人聞陀羅尼。還得清淨。設有業障。誦陀羅尼。稱菩薩名。障破見佛。

次釋六字。言六字者。經具三文。今但用二。初治六道以六字。次六根淨名為六字。大悲等名。大師義。立淨於下功能二。初明破根本毒。即見佛道。六字下。正釋能破六道。六道名義散在經論。今略名地獄者。地下之獄。梵云那落迦。此云苦具。鬼者。自古賢良亦有著無鬼論者。感鬼現身吾即鬼也。梵云闍梨多。此云祖父。畜生者。今不論六。但通論之為傍生也。脩羅。此云無天。亦云無端及無酒等。破人道中云天人者。從義立名。即從理名天。言丈夫者。指見佛性方名丈夫。具如涅槃。若准此義。天中亦有第一義天。亦可諸道皆有見性。且從便說故云人道。諸天大樂。下趣又苦。故人最易。標主得臣者。梵王為主。故王攝臣。

次廣六下。約二十五三昧。如幻等四者。南如幻。東日光。西月光。北熱炎。不動等十七者。欲六。色七。無色四。廣如玄文。云在大經聖行品中。

此經等者。結觀不同。今此通在別圓人也。破障通三。破有從二。自調者。從因立名。福厚者。百劫修故。以福助智。故使根利。若下。由起悲心。緣於實際。得念不退。即初住位。

七佛八菩薩等者。七佛者。依七佛神呪經。七佛各有陀羅尼懺法功能。次文即明八菩薩懺經中具列方法功能。下文復有八龍王懺。虗空藏八百日等者。虗空藏經云。未來世中善毗尼者。應教眾生說治罪法。須者撿經。南山行儀亦同此意。今時律者不示懺儀。唯採人過。非為慈悲人師之德。

次歷諸善中。先分別四運。運者動也。四心轉現故名為動。常為九界四心所動故名為運。今推九人。佛仍觀佛。運不出佛。運觀此之正意也。此分門冠下作受。故預論之。又四運中已未二心亦令觀者。良由世人謂此二心以為無生。故問世人云。觀無生。為觀已生。云無生。未生云無生。已生何用觀。未生可觀。故四心中二有二無皆悉有漏。又觀已未者。如人防火為防正故。須防已未。況菩薩已未尚須觀察。今入佛運。今此善心但是欲界人中五塵起滅。又此四運正對今文隨自意中。從末從事。餘必然。雖爾。餘三三昧中。非無諸儀。故須本末一一撿挍。故占察經云。觀有二種。一者唯識。萬法唯心。二者實觀。唯觀真如。今文即是唯識歷事。故云能了此者即入無相。仍了十乘方成一家入道之軌。故傅大士獨自詩云。獨自作問我。心中何所着。巡撿四運并無生。千端萬緒何能縛。故知大士亦以此法而為心要。大士雖無十界之言。千端萬緒足可該攝。言一相無相者。觀九叵得名為一相。一相自無名為無相。

問下料簡。已未問竟。答中先未次已。皆有法譬。初觀未者。既非真無。何以不觀。既非真滅。後起由茲。是故觀之。令不起九。作字去聲。作所作事名為作作。北方一向從入聲者。此鄉音耳。

次念已下。答待正為已。終非永無。諸意同前。

次問者。三世既無。那觀已未。現尚不住。三世者何。次答中先總非之。若過去下。別答。先牒難次。云何下。正答。若不觀者。云何聖人亦觀三世。鬼神下。引劣況勝。問鬼何以知。答。具如婆沙。鬼知女人過未心也。當知汝全不識剎那三世。如何觀心。龜毛兔角見者。汝三世無如彼二物。此取走菟水龜為喻。若飛菟陸龜。容有毛角。故大經云。如水龜毛。如走菟角。

當知下。結。若以三世心為境者。則離斷常。何者。不常故不實。不斷故可觀。不以不實云不須觀。以不實故所以可觀。

若起下。結斥。若起斷滅。萬行都傾。是故須觀已未二心。故汝引經不閑教旨。

行者下。勸進。識了諸運隨起觀之。觀彼已起故云反照。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入秦

    入秦

    穿越至秦,她遇上两个人。一个是霸气逼人的流沙主人,一个是温润如玉的儒家二当家。在这场秦时大戏中,她是看戏人,还是早在最一开始,就已经变成了其中的“戏子”?
  • 传世藏书-晏子春秋

    传世藏书-晏子春秋

    《传世藏书》所选各书均以传世善本、或公认最好的通行本为底本,汲取一切可借鉴的古籍整理成果认真校勘,使其具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历时六年,由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是重振华夏藏书风气、让中华文化永久传递的壮举,是倡导国人大兴读书之风气、振兴祖国公益文化事业的壮举。
  • 弑尽诸天

    弑尽诸天

    文明在湮没,时代在消亡,留下的是一曲曲史诗般的战歌。诸天浩大,一只幽暗的巨手推动着轮回,最终天地崩毁,重开纪元。神秘少年穿梭万古,回到到辉煌浩大的天荒世界,走过天地界限,弑杀诸天。依稀记得,那道背影缓缓转身,傲对苍天,不屈不服,天音响彻了寰宇:“我身前,有圣贤,有身后,是众生。”为你展现这片浩大,神秘的古老世界,揭开远古天地间的重重疑团。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嫩嫩的新书,希望你们喜欢!
  • 老婆候选人

    老婆候选人

    虽然她有一个可恶的一言堂姑姑,他也不用防她跟防色狼似的吧!相差十年,这差距她也明白啊,可是,为什么他却总是温柔体贴得让她心动呢?已经故意编了个谎言来跟她保持距离,已经找到了适合他的理想结婚对象,为什么到了半路他却突然改变心意了呢?难道不小心中了爱情的毒?
  • 暖王冷妻之再爱你一遍

    暖王冷妻之再爱你一遍

    爱不得,恨不得,怨不得,悲不得。幸好忘了。可怜我历经两世才懂,那劫啊,怎躲得开?我这辈子上辈子,追求的是什么?是爱还是安全感?我该如何?前路迷雾,后路归途。我在荆棘上迈步,要寻一份幸福......远方的悲歌,请你欢快点,我要去接我爱的人...
  • 异度王族

    异度王族

    名叫“异度永恒”的大陆,称之为“异种”的非人类,当活在最底层的人类世界被血腥与杀戮打破,隐藏在灵魂中的“王血”被觉醒,作为人类的谢阳人生从此充满特殊的意义,他将何去何从?
  • 上山描碑

    上山描碑

    鬼来了,鬼来了。鬼带着鬼火来了,小孩要乖乖的,不听话的小孩要被吃掉。鬼来了,鬼来了。鬼带着鬼火来了,恋人要相爱哦,否则会被吃掉。鬼来了……
  • 天人物语

    天人物语

    天地精华之气三分,正气属于君子,傲气发自英雄,清气归隐修真.小说以驮伏位面的玄龟身上异宝"四象元樽"不翼而飞为线索,导致天塌西北,地倾东南,诸天万象邪魔势力纷至沓来.这是一个主角历尽千辛万苦,王者归来的故事.这是一个以正气为根,热血正能量的故事,这是一个作者尽拙笔之力述写传统文化的故事.
  • 英雄联盟之奥术

    英雄联盟之奥术

    我叫伊泽瑞尔是一名冒险家,我从小被一名叫做拳头的发明家生活在一起,虽然我只是他收养的,可他待我就如亲人一样,所以熟悉的人往往都叫我拳头的亲儿子。因为一次意外,本该要了死的我神奇的遇到了一位叫做沃里克的炼金师,是他让我拥有奥术并成为了一名真正冒险家,从此我将行走在瓦罗兰大陆的各个角落,完成我的冒险之旅。
  • 都市无敌仙尊

    都市无敌仙尊

    莫云,曾经仙界最强的雷云战尊,叱咤仙界,所向无敌。未曾想,在一次修炼时被人偷袭,重生到一个胆小怕事,性格懦弱的私生子身上。“骚年,就让本尊纠正你错误的人生吧!”无敌仙尊驰骋都市,重启牛逼闪闪的人生!财富手中握,美人怀里揉,敌人脚下踩!“待本尊重回仙界,搅你个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