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00900000005

第5章 家户

家庭的形成是人类繁衍的结果,但家庭形式会受到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干预和影响。

这里讲到的家户包括农户家庭的结构类型、从业类型和经营类型。

一、家庭结构类型

家庭是一种最基本也是结构最紧密的社会组织形式。

一般来讲,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夫妇关系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近亲人员共同生活的社会单元,但不完全是这样,还有一些由某种特殊关系形成的其他类型的家庭。

家庭的形成是人类繁衍的结果,但家庭形式会受到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干预和影响。不同社会制度下,家庭类型各有侧重。

该村农户家庭类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复合式家庭

几代人生活在一起,不分家另过,家庭财政大权由长辈中的年长者掌握。这是礼制教育的结果。传统礼教推崇几代同堂,又对纳妾采取宽容态度,所以,旧体制下,这样的复合型大家庭既受到尊崇,又充满琐碎矛盾。按旧制,四世同堂要在门楼上挂匾,五世同堂要立碑,该村有两户挂匾,一户立碑,都为马姓,都为富户。限于多种实际的原因,特别是在子女较多的情况下,达到真正的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并非易事,但这样的目标,许多人户都是向往的,所以,旧时子辈结婚后并不急于分家另过,只在发生矛盾特别是兄弟妯娌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时才不得已而为之。旧时的复合家庭多为三世同堂,再多就有些勉为其难了,就要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实际上,三世同堂的复合家庭在现在的农村来讲仍然占据多数。这是因为,现在农村家庭的子女一般较少,多为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女儿出聘后,家里就只剩老中少三代,责任和利益同归一身,无须分家。按这样的趋势发展,如果人口寿命继续提高,今后农村会产生大量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等大家庭,其区别仅仅在于,现时或今后的复合式家庭多数只由一个子系来形成,而旧时的复合家庭由于兄弟较多而有多个子系或支系。旧时的复合家庭更易产生矛盾,因而不好维持。

2.核心家庭

由一对夫妇或由一对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此类家庭是农户家庭最基本的组成形式,也是生产力最强盛的家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步入集体化,实行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分配形式,同时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对传统礼教进行了批判和否定,人的独立和自由得到保护和倡导,于是,复合家庭逐步解体,核心家庭成为主流。

以上说的主要是集体化时代,改革开放后又有变化。由于前此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加之经济体制又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实际又回到私有状态,在私有并且在每家兄弟都少矛盾也少的情况下,复合家庭又逐渐增多。可见,家庭形式的存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3.直系家庭

由核心家庭外加夫妻一方或双方的父母或祖辈组成的家庭。加入的父辈、祖辈以男方的为多,因为在农村传统观念中,女儿是外人,女儿不分家产,也不承担赡养义务,所以,除非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女方长辈不会来此常住。我国农村一直实行家庭赡养,所以这样的直系家庭也是大量而且会长久存在的。

直系家庭和复合式家庭的含义在过去是有很大不同的,过去的复合家庭支系庞杂,既有亲兄弟,也有隔山兄弟,既有正房,也有偏房,这样的复合式家庭是真正的封建大家庭,与以亲情和赡养为主的直系家庭根本就是两个概念。但在现时来讲,二者基本趋同,在不为虚名所累的情况下,形成了一种既符合效益原则又遵循人伦道德的家庭形式。

4.不完全家庭

不存在完整夫妻关系,夫妇离异或一方过世,也可以称作残缺家庭。事实证明,即使在市场经济状态下,农村的婚姻也是基本稳定的,离婚率极低,所以,农村的残缺家庭基本上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即由一方过世而造成的。这样的残缺对家庭成员来说容易接受,并且心理伤害较轻。农村婚姻关系的稳定一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有关,二与传统道德的约束有关。传统道德观念在农村比在城市有更多的保留。

5.重组家庭

在不完全家庭基础上重娶另嫁,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封建礼教束缚下,失偶者的重娶另嫁是困难的,尤其是女性。女性有一道枷锁,叫做守节。守的时间越长越光荣,最高的荣誉是被官府立一座贞节牌坊,被树立为典型和榜样。但是,这样的“荣誉”似乎仅仅对家庭条件较好者具有影响力和约束力,贫困农户出于生存压力,早晚总是要再醮,只是有些作难而已。旧时的农村妇女如果从四五十岁失夫,一般就不再嫁了。现在人们的思想开明,人们的自我意识大大加强,所以,重组家庭也就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

6.分散家庭

家庭成员在外地工作或在外地打工,长年聚少离多。此类家庭在集体化时代为数较少,一般都是国家公职人员,当时被称作“四属户”家庭,即军属、干部家属和工人家属,另外是烈属。除烈属以外,其他的四属户家庭在分口粮时要按国家牌价交钱。市场经济状态下,“四属户”的称谓已经失去意义,大量存在的是农村青壮年外流,外出打工人数剧增。分散家庭在农村中比例增多,由此引发的情感、教育以及家庭负担的转移等等社会问题也变得较为突出。

7.扩展家庭

一个核心家庭加入另外的成员。这个加入的成员可以是直系亲属或旁系亲属,也可以是一个与夫妻一方有性关系的人。这种家庭并不鲜见,其成因多由加入的成员需要赡养或者夫妻一方残疾需要帮助而形成。如果是赡养亲属,村人称之为“养孤老”,是针对这个家庭而言的;如果是对这个家庭进行帮助同时又享有一定的性权利,村人称之为“拉迪尞支”,亦即俗语所谓“拉边套”。无论怎样称呼,或者无论针对谁,这些称呼都无谤意,仅仅是表明一种存在而已。这样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体现了农民天性的互助精神和传统。

8.鳏寡孤独家庭

家庭成员只有一人,多数为高龄独身者或残疾人,需要社会救助。这样的救助,在旧时多由家族承担,由近及远,总之会有一个或数个家庭来捡拾这样的根蔓并且承担起收留赡养的责任。而到集体化时,这样的责任就由集体承担了。一个村称作一个生产大队,生产大队下辖数个生产小队,那时以生产小队为核算单位,所以,是由生产小队的所有成员来赡养的。这种赡养包括五个方面,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和保葬,这样的人户被称作五保户,一直延续至今。虽然如此,五保户的近亲属也还要进行一些拾遗补缺的赡养,因为在村人看来,国家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家族间与生俱来的连带责任。

9.其他类型家庭

除上所述,还有另外许多样式的家庭,比如两个以上的鳏寡孤独者为了生活方便,拼凑在一起生活,俗称“朋锅”。还有,比如一个成家无望的人领养或者过继一人;还有收养,对那些缺少生活能力的人尽可能收养,组成一个不以亲缘关系为主的大家庭。

以上是从结构上将农村家庭分类。另外,他们的从业类型和经营类型也有不同,这将在下一节中讲到。还有,从各个农户的特征上区分,有国家干部职工户、乡村干部户、党员户、军烈属户、五保户、少数民族户、信教户等等。掌握各类农户的结构特征,有助于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了解和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农户行业类型

农户从事的行业种类一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关,二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关,三与市场和政策导向相关。

受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制,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该村基本上只存在种养两种行业,一个家庭养一些家畜,种几亩地,如此而已,完全是一种自给不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曾有的一个亮点是种鸦片,俗称洋烟,也就是罂粟。晚清及整个民国时代,村人将村东一大片灌溉条件较好的地用来种洋烟,那片地被称作“洋烟园子”,可见是按园地来侍弄的。与传统种植相比,这能获得明显多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众多的人吸食鸦片,破落户增多。新中国成立以后禁烟,村民试图以种植蔬菜、白麻、小茴香等经济作物取利,但在政策的限制下,没有形成多大气候,事实上,该村的蔬菜种植也是较有名气的。

家户从传统的种养合一这样一种格局中走出并且能有明显的行业划分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从那时起,农民从集体手中承包来土地,通过辛勤耕种,获得了比集体经营时更多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农民的温饱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之前的许多年,有相当多的农民不得温饱。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随着广大农民对政策是否会变的忧虑逐步解除,最主要的,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人们的思想越来越解放,生产力也越来越解放,经济建设日渐高涨,生产的触角也就向四面八方延伸,于是,不断发展的农户经济也就形成了多种类型。

现时农户行业类型的划分还不可能做到泾渭分明,因为许多农户都还是兼营户,我们只是为了说明上的便利,按比例大小作一个大致的划分。

1.种植业

即以种植为主业,兼营他业,比如养殖,比如在农闲时打工。这种类型的农户在所有类型中始终占多数。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发展趋势,那就是种植业农户所占比例逐年减少,种植业经济总量在全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是逐年减少。种植型农户逐年减少和种植业经济比重逐年下降的趋势与我国工业化发展步伐相匹配,也与世界工业化进程的经验相吻合。

2.养殖业

多年以来,养殖业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我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建设对该村的带动非比寻常。据统计,现时该村有规模******六家,每年出栏生猪总量将近一千头。有规模养羊户五户,其中最少的年出栏肉羊在一百只以上,最多的达到四百只以上,出栏总量也在一千只以上。此外尚有一家蛋鸡场,年出栏鲜蛋三万公斤以上。用产业化的眼光来看,这样的个体规模当然算不得什么,但从这个村庄看,再看他们的发展速度,看他们的总量,显然是一种成就,是在产业化进程中迈出了较大的步伐。

3.林业

受地域和气候条件限制,当地农户经营林业既缺少优势,也缺少传统。但从上世纪末开始,在通道绿化和城建绿化需求猛增的带动下,村内有人开始在承包地里育苗。不过,包括荒山绿化在内,所有的绿化都已实行工程化管理,对苗木的采购有垄断之嫌,所以,经营林业的农户很难有好的效益。

4.工业

农村工业的生存是较为艰难的,小项目,小规模,缺少技术和资金,很容易被淘汰。该村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建有一座小型砖厂,但因经营不善,加上政策限制,已经停办多年。

5.建筑业

农村建筑业的发展依赖原先的泥瓦匠和木匠。在以前,这些建筑领域的行家里手一般只是在农户盖房时被临时雇请,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分工成为趋势,他们就成为建筑专业从业者,社会对他们的一个通俗的称呼是“建筑包工头”。在他们的带动下,许多人被雇为“小工”,形成一支队伍,走南闯北。该村在历史上木匠、泥瓦匠颇负盛名,所以,该村的建筑能人为数不少。但这些能人并未挣脱传统的小农经济和手工匠艺人的观念束缚,各自为政,零打碎敲,组织化程度极低,所以空负盛名,没有做大做强。不过,从农民收入的统计看,建筑业收入总是占有一个较大的比例。

6.运输业

该村最早的运输业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从那时到新中国成立,社会动荡,战乱不止,民不聊生,许多人都去内蒙古草地打工谋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走西口。走西口的人,有开荒种地的,也有给人打工的。打工者中,有许多人就是给人拉骆驼,搞运输。新中国成立后实行集体化,每个生产队都有一辆或数辆马车,在满足队里需求的前提下,也会到工厂矿山承包一些运输活儿,但这会受到多种因素包括政治气候的影响和制约,不可能常年都干,更不可能形成一种产业和固定收入。

真正的运输业大发展还是起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那时,经济全方位发展,特别是对煤炭开采,国家有“有水快流”的政策,雁北各县的煤炭开采骤然升温,于是,运输业很快发展起来。现在,村内已有大型运输车辆十多辆,运输业收入占到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成以上。

7.商业、饮食服务业

第三产业是种养两业之后最先发展起来的个体行业,也是农民进入商品经济领域最易干起、最小忌惮、因而也是最先尝试的行业。但是,由于农村商饮业主要的业务范围在本村或在附近集镇,市场有限,农民的消费能力也有限,所以,经营者的收入也有限。该村现有小超市两家,兼营娱乐。每家超市的炕上、地上都摆着自动麻将桌,村里人闲时就到超市里打麻将,每张麻将桌,下午和晚上每个时段各收十五元。这样,业主会有两笔收入,娱乐的和售货的。娱乐的同时也可以促进消费。

8.其他

除以上诸种行业而外,农村中还存在和发展着各种各样的行业类型,这里所说的主要是一些手工匠艺人。该村历史上较有名气的手工匠艺人有以下几类,一为木匠,主要是为人起房盖屋、打家具、割棺材等等,技出于马姓。二为柳编,就是用柳条编织笸箩、簸箕、盛水的斗子、盛物的箱子之类,技出于吴姓。三是皮匠,就是疏制动物皮张,做皮衣皮裤以及车马用具之类,技出于高姓。四是毡匠,也称毛毛匠,赶毛毡,做毡鞋、毡帽等,技出于周姓。五是堪舆,也就是阴阳先生,算卦选坟地,技出于马姓。此外还有绱鞋匠、裁缝、焊匠等等,这都是些名气不大的小技艺,没有形成一时之长。

目前来看,上述技艺除堪舆世家仍然兴旺外,其余诸项都已沉寂,有的早已经失传了。手工匠艺人的存废都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换句话说,什么样的经济水平只能产生什么样的行当,或者说只能养活什么样的行当。物质匮乏时,补一个锅,锔一个碗,对事主对匠人都是合算的,而在当前产能过剩的经济条件下就毫无必要了,所以,一些传统日用品的制造和修补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渐渐消亡了。另外一方面,如今各产业都在进行市场化运作,讲求的是规模,单打独闹势必会淘汰。纵然如此,社会总还有越来越多的个性需求不断产生,因之,顺应这些需求而产生的新的行当也在不断产生。如今村内有个体行医的,有照相摄像的,理发的等等。不过严格来说,这些都是大众化技艺,算不上真正的手艺了。

三、农户经营形式

与全国所有的农村一样,该村经济经营形式呈现多样化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家庭经营

其特征是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完全或者主要依靠家庭成员自己的劳动,凭借自有或与他人合有以及承包集体的生产资料,直接组织生产和经营。承包初期,所有的农户经济都属于家庭经营范围,此后,各种类型的经营形式都被允许并不断发展,但家庭经营的主流地位没有改变。

家庭经营仍然是当前农村一种基本的经营形式,是传统农耕形式的延续。这种形式的好处是在亲缘关系基础上凝聚力量,统一目标,共同奋斗。如果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能勤勉劳动,小康或者富裕都不成问题。但这基本上还是一种自给半自给形式的自然经济,既是生产力仍不发达的标志,同时也对生产力的提高和产业化发展形成阻碍。

2.雇工经营

为避免从“联产承包”演变为“资本主义复辟”,国家曾经对农户或者个体工商户雇工的数量作过限制,从三至五名逐步放宽,以后就不加限制了。事实上,中国从来没有过成熟的资本主义,所以,讲复辟原本就是空穴来风。最初的雇工是以“换工”的名义进行的,以后不言自明,大家都需要,大户需要,小户也需要。小户有在外地工作的,或有自家难以经营的项目,或者根本就是自己不愿下地需要雇一个人来帮他浇水或收割,雇工就这样形成了。事实上,雇工是伴随着家庭经营一起产生的。新中国成立前,甚至在这之前的整个封建时代,雇工一直是存在的,所谓“当长工”、“打短工”全都由来已久,这是生产经营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也无须回避的现象。

就该村现在状况而言,由于二三产业不发达,雇工经营的规模和整体数量都不大,只是有几个较大型的种养户和种养企业有少量的常年雇工,此外是农忙时的临时雇工。相比之下,外出或就地打工的人数比例很大。村庄附近有几座大型煤站,有许多村民就去煤站上打工,装煤、卸煤。雇工数量或曰吸纳劳力的多少是一个经济发达程度的标杆,雇工数量少而受雇数量多,说明该村的经济发展尚属落后。

3.合伙经营

承包之初,集体把一些较大型的生产资料比如役畜、马车、拖拉机、灌溉泵站等承包给几家合起来经营,这就是合伙经营的雏形。最初的合伙经营不完全属于自愿,因为这一“合伙”能否实现不完全取决于合伙成员,还要征得集体的同意。集体要考虑经营户的经营能力大不大,为村民服务的意识强不强,会不会垄断经营等等。集体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这些生产资料原本属于集体,更准确地说,应该属于集体项下的所有村民,现在要承包,只是经营主体的改变,村民的使用权是不能取消的,所以,承包者必须经过集体核准同意,如果集体认为合伙承包中某某人更合适,那就要把某某人加进来。这样,合起来的几户就不一定是完全自愿。这不像一场自由组合,更像一场包办婚姻,因其包办,最初一轮的合伙经营随着所包生产资料的使用寿命到期很快就散伙了。

许多村庄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新一轮合伙经营,他们以家族和亲缘关系为纽带,从农业逐步发展到农业以外的其他领域,有的发展为正规的股份制企业。但该村的合伙经营仅是在承包时短暂出现过,其后就没有发展了。究其原因,缺少项目和信息是主要的,但也可能与村人性格和传统有关。一方面,村人性格内敛而倔犟,对与他人合伙缺少成功的把握和能够长期相处的信心;另一方面,该村以文化村自居,重教育,重仕途,重视个人发展。这是一种村庄个性,是所谓村风的一部分,不言优劣。

4.合作经营

近年来,在政府倡导下和在经济发展的激发下,各地农村涌现出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但就该村而言,如同前文所谈及的合伙经营不易生存一样,合作经营也不易生长。该村目前有三个专业合作社,一个是种植方面的,其余两个是养殖方面的。实际的运转并不规范,有名无实。从全国范围看,合作社正逐步成为农村经济活动中一种最活跃的组织形式,并且逐步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推动力量。这应该是全国继大集体之后又一次合作化,一种建立在自愿而非行政推动的农业合作过程,前景广阔。

同类推荐
  • 柒岳王途

    柒岳王途

    万世轮回,谁也不会想到穿越这种事会发生。他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热爱古文的考古学家助理。总是几本古诗词拿在手边,然而这次一边走一边看书出了事,一个不小心掉到了阴井盖里,竟莫名的穿越了。偏偏还是穿越到了恰逢改朝换代的古代。主人公方凌从此开始了他新的生活。
  • 三国之鬼神无双

    三国之鬼神无双

    天地异变,时空逆转。整个三国时代都有了惊天变化,武将力可开山,谋士智算江河。个人,士兵,都已经不再是记忆当中的历史。无意之中来到这个奇妙的时代,在巧遇张角之后,又将展开一道怎么样的画卷?
  • 明朝那些事儿2

    明朝那些事儿2

    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
  • 崇祯微服私访记

    崇祯微服私访记

    “金瓦金銮殿,皇上不坐殿,一朝出了京门口,百姓的事儿牵着走……”如果明末的崇祯是个这样的皇帝,明朝还会灭亡吗?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业务员,穿越到明朝做了崇祯皇帝,开始四处微服私访。
  •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本书通过介绍大同市博物馆藏得北魏文物、辽金元文物、明清民国文物,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同市。
热门推荐
  • 浮梦七生

    浮梦七生

    简介嘛还没想好,想好会发的,还有亲们自动忽略两章!那是我“另一个我!”失败的恶作剧=0=抱歉抱歉!
  • 领导智慧成败之秘

    领导智慧成败之秘

    大凡卓有成就的领导者无不具有超凡脱俗的领导智慧。领导智慧是见微知著的眼光,是对大局的把握和操纵,是勇于决策的胆略,是举重若轻、化繁为简的手段和技巧。丰富、修练领导智慧是提高领导水平的捷径。
  • 命中注定:我们并未走散

    命中注定:我们并未走散

    他一直寻她而他却不知道自己所寻的就在自己身边,她的离开,他的后悔,再次相遇谁能赢了谁的坚持
  • 上古仙魔录

    上古仙魔录

    唯天不服,唯情不负,天欺情负转身成魔——血魔传说。唯初心不改,只因相信所持之道为真谛,谱写第一代鬼仙之祖传奇。万仙化界,天庭建立,北冥聚魂,地府成形,劫道有序,神仙内定。只为不公,打上天庭,造就一代剑仙神话。血魔复出,人间炼狱,妖邪横行,正道不兴,谱写新一代绝世仙侣。仙魔录第一卷血魔传说,正式开篇。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颠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本书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一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
  • 龙凤剑仙

    龙凤剑仙

    梦语是不幸的。她六岁丧父,九岁丧母,当别的孩子还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时,她已经要学会自强自立。梦语又是幸运的。她遇见了一个好师父,一个好师兄,进入了一个世人羡慕不已的修仙门派,给她的不仅仅是滴水之恩,而她所要报的,更不止是涌泉相报。天命何妨,一剑斩开。龙凤双剑,热血不败!
  • 中土逍遥游

    中土逍遥游

    汉唐一家,四方朝拜的中土世界;草木成精、精灵出没的东胜神州;禽兽成妖、杀戮遍地的南瞻部洲;类人种族、繁衍栖息的西牛贺州;黑白人种,相互对峙的北俱芦洲。——故事的开始,从偶遇崇拜东方人类的绿皮人,以崇高的教师职业,教化蛮夷礼仪文章的起点开始······
  • 魔王成长纪

    魔王成长纪

    剧情主线在第5张时说明。(前面可能有点乱,从第五卷开始每张1000字及以上)罗小修,他的存在就是个悲剧,性格大大咧咧的,呆萌的人物设定,修为在四人中最低,这也是因为这样才有一段悲催的经历:在万丈冰渊中找人,被妖狐追着打,去当诱饵……刘帆羽,在冥界坑蒙拐骗把罗小修抓来当徒弟,原形是一本预言书,有一段不可告人的故事,九千年的修为。雪姬,在刘帆羽16岁时在玉雪山脉救下他,并求神秘人教他武功,世上唯一一朵冰玉圣帝雪莲,有精神分裂症ing……九千年修为。小唯,妖狐一只,此狐画皮看多了,所以以其中的人物名自称,八千年修为。
  • 愿圣光与我同在

    愿圣光与我同在

    壮志凌云的我满怀信心地走了出去,可是自己遇到却是贪婪、自私的政治与人心;无情、残忍的出卖与背叛;脆弱、危机的王国与世界。愿爱与我同在、愿正义与我同在、愿圣光与我同在!
  • 姐姐的爱情

    姐姐的爱情

    都睡了,姐却不愿进屋。院坝里铺着凉板,凉板上压着篾席,姐坐在篾席上,深深地勾着腰。在她蜷曲的两腿间,放着一部微型收录机,响着蓝调,那是黑人音乐,没有歌词,只有叹息。姐正在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