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93600000009

第9章 随行断章——随自治区生态农业考察团赴固原市考察感言

李敏

2006年7月25日至28日,笔者随自治区生态农业考察团赴固原市四县一区就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考察。素有“十年九旱”之说的西海固,旱情依然严重。七月的山川大地,本该需要充足的雨水来浇灌,可这里的降雨却极少。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看到了西海固大地属于盛夏的风姿——绿意盎然的林木、香气弥散的山花野草、绿油油的长势喜人的马铃薯、枝头红盈盈的枸杞、金色荡漾的向日葵……这一切,向人们昭示着西海固人在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所取得的成果,西海固153万回汉人民在努力营造自己的家园,西海固在西部大开发中逐渐走上了生态之路。

考察期间,无论是坐车行驶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透过车窗走马观花,还是步行在弯曲的山间小路,仔细体会所看到的一切,西海固大地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感受,全新的思考。

土豆成了“金蛋蛋”

提起宁夏固原市的西吉县,稍微了解这个偏远小县的人都会很自然地想到马铃薯,因为西吉是全国马铃薯产业大县,已有三百多年种植马铃薯的历史,并且因为境内海拔高、光照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土质好,降雨集中在每年的八九月份,与马铃薯生长期吻合这样特殊的自然气候,盛产优质马铃薯。近年来,西吉的马铃薯种植和加工誉满天下,已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在第五届世界马铃薯大会上,西吉被中国特产之乡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名副其实,西吉的马铃薯正以自己的特色走红中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006年7月25日,我们走进西吉,走近大片大片的马铃薯种植地,来到西吉县种植马铃薯面积最大的新营乡。时下,马铃薯刚谢花,放眼望去,还有星星点点或紫或粉的花瓣挂着。蹲在地边,抚着马铃薯柔嫩的枝叶,心头亲切的感觉开始弥漫。老家也种这东西,小时候跟着大人参与过种籽、壅土、挖收的全过程。然而这些都已是一种遥远的记忆了。多年过去,没想到会在祖国的西部涌动土豆潮!普通又平凡的土豆,你今天的殊荣能否见证一种东西?也有些年头了吧,读过西吉中学生的一首诗,清楚地记得两句“你满身的眼睛,流着怀才不遇的泪水”,记忆中不经意间保存了这么两句不深奥却诉说了一种苦难的诗句,今日,关于西吉的诗篇中不会再有这样的叹息了吧!同行的实习记者从小生活在大城市,没见过正在生长着的这么大面积的马铃薯,他想亲眼看看正在根部孕育生长的小土豆。一老农在我们身旁的地埂上铲草,听到我们的谈论后,很快便满足了我们的要求。老伯用铲子挖掉一株马铃薯,它的根部缀着一串大小不一的土豆,有拳头大的、鸡蛋大的、大拇指肚大的,还有更小的……老伯对我们说:“今年旱情严重,不过洋芋这东西抗旱,如今我们种的都是抗旱极强的特殊品种,现在结果了,秋后才使劲长呢,到挖的时候个个块头都挺大的。这几年要不是这洋芋,我们老农民的日子可就真没法过了,夏粮像这么干旱根本就没收成。过去的救命蛋如今成了‘金蛋蛋’,我们这些老年人真是没想到,好社会好政策啊。你们都是文化人,就好好宣传宣传吧,我们想说还不会说哩……”老伯亲切又激动地向我们说着,他饱经风吹日晒的粗糙的脸上荡满笑意,我分明能感觉到那脸上的精神气儿。可不是,老农民还图什么呢?大伯说,因为种植马铃薯,这两年收成好,他家院落整修了,房子翻新了,儿媳妇娶上了,彩电看上了,一日几餐也可以变变花样了,跟曾经过的苦日子相比,真是幸福。

负责介绍新营乡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的乡长张怀文同志告诉我们,2005年,全乡种植马铃薯7.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9.3%,占全县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10%,总产鲜薯11万吨,是全县种植马铃薯面积最大的乡镇。本销售期(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新营市场外销鲜薯9万吨,创收7000万元。装卸工、拣工、经纪人500多人,创收300多万元。鲜薯主要销往广东、内蒙古、山东等全国12个省市,并出口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鲜薯外销还带动了当地餐饮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据调查统计,新营乡农民种植销售马铃薯人均纯收入达1320元。2006年全乡种植马铃薯11万亩,人均达3.3亩以上,占全县计划种植面积100万亩的11%。也许,我们今天收集到的这些数字,对于新营乡的普通农民而言,并不是十分清楚的,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辛劳没有白付出,自家的生活景况因此而改善了许多。前一年的收获使得他们更有信心投入到下一年马铃薯的经营中。

新营乡,因为马铃薯产业而变得富足、安康,这是我们真诚的祝愿。

微风轻拂,暮色渐近,考察团的车辆徐徐驶进西吉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区。按计划,园区是当日下午的考察点,由于沿途修路,路道难走耽误了时间,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可不管是负责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还是考察团的人员,没有一个表现出疲劳或不耐烦的迹象,大家似乎都在期待什么。

到这儿来本身就有一种期待。

考察团的农业专家们有所期待,随行的画家、摄影家们有所期待,同行的新闻媒体记者有所期待,而沉浸在暮色中的西吉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区更是有所期待,它期待更多的目光关注它,并能因此而产生一种效应,让它焕发更吸引人的奇异光彩。

让我们驻足聆听吧。县农牧局副局长何建栋同志干练简要的介绍使我们对园区的大概情况有所了解——

为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2003年西吉县委、政府捆绑资金,整合资源兴建了马铃薯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园区主要从事马铃薯优良品种选育、脱毒种薯繁育、高产栽培、保鲜贮藏等技术研究与开发。园区规划面积2000亩,现已完成建设面积200亩,固定资产投资1200万元。设无菌生产、种薯繁育、种薯贮藏、办公管理、试验示范五大功能区。现有职工28名,其中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0名,高级农艺师3名,农艺师6名。园区以脱毒种薯生产为核心,以种薯质量控制为关键,以种薯繁育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力争将西吉县建设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优质脱毒种薯生产示范基地。2006年,园区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技术集成项目研究与开发,计划扩繁优质专用型马铃薯脱毒试管苗300万株,生产原原种1000万粒;推行法人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采用“四位一体,一步到位”法繁育模式,在海拔高、气候冷凉、自然隔离条件好的火石寨乡建立原种繁育基地700亩。

在种薯繁育区,我们看到了花色不同、茎叶颜色也略显不同的育苗,看着它们,让人很容易想到养花人精心侍弄的一株株花苗,养花人在等待它们的姹紫嫣红抑或暗香浮动,而园区的技术人员们最渴望的恐怕不仅仅是这些苗子的健康生长了,他们肩头的担子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

试验示范区一角,瓶装优质脱毒马铃薯及其深加工产品摆放井然有序且别有风格。陇薯3号、宁薯8号、新大坪、青薯168、宁薯4号、陇薯6号……跟同行的农业专家们相比,识别这些展示的品种,我真是外行,可我还是仔细听着解说员详细的解说,盯着那些静养在瓶中的马铃薯的个头、颜色、芽眼甚至纹理。它们本是有生命的,此刻定是屏气凝神了。质量上好的粉丝粉条用红丝带很艺术地捆系着。尤其吸引我们目光的是那个2005年的“土豆王”。解说员告诉我们,该土豆是西吉红耀乡张白湾村刘家沟组农民姬秉福去年种出的体积为3660立方厘米,重2.9公斤,品种是“青薯168”的巨型土豆,县委、县政府给予该农民3000元奖励。同时受到奖励的还有吉强镇小泉村二组农民伏玉琴,她家在川地种植的青薯168品种,亩产达3694.6公斤,获高产奖。两位农民不但领回了奖金,还捧回了金灿灿的荣誉证书。试想,一个普通农民一生能与荣誉证有缘,该是一种怎样的荣耀啊!可以想象他们的激动不已,也可以肯定他们种植马铃薯的热情。今年,他们应该还是好收成吧!

园区办公管理室的墙上,挂着各项奖牌。园区2004年8月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星火计划——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单位”;2005年3月被自治区科技厅确定为全区重点建设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之一;2006年3月经自治区科技厅批准正式组建“宁夏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掂量这一个个称谓,它们是沉甸甸的,凝聚了太多的智慧和汗水。西吉县马铃薯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已成为中国农科院在全区马铃薯领域合作的载体和平台。近年来,西吉县马铃薯科研成果共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5项,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6项。

走出园区大门,小县城已完全被夜色笼罩。夏夜乘凉的人们漫步在街头,街灯稍显单调但却明亮。回想这一天跟西吉马铃薯的亲近,思绪飘远了……十多年前的一个国庆节,跟着西吉硝河乡的同学去她家玩。正是挖土豆的季节,我们也帮大人们忙活。天已经很凉了,我们带着手套将大人从地里拉回来的土豆分拣,块头大的装到窖里,小的就堆在院子里。记得那几天每次晚饭后,同学的母亲张姨总要将一大筐土豆倒进大铁锅,盖上草编的锅盖,用木柴烧火煮。觉得煮得差不多了,能闻见土豆的香味了,不再烧火,停几分钟,将草盖子揭开,那么一锅土豆,白花花的全裂开了口子,散着浓浓的香气。煮熟裂开的土豆,我们方言说“沙”,就是成熟得好、粉质足的意思。张姨忙忙拾出一大盘热气腾腾的土豆,尽管我们已经吃过了饭,可每个人总要吃一两个……张姨将锅里的土豆用木锤子捣碎,再倒上些杂粮面粉搅匀,便是家禽们的美味佳肴了。而那几天的牛圈里,会时时倒进去一小筐土豆。看着挺可惜的,就问他们为什么不卖,他们说本村及外村的农民每家都种土豆,外面没人来收购,拉到县上卖不上好价钱,自己拉到外地去卖就不划算了,所以也就不卖,除了留够冬天人吃菜的以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家畜了……多年过去,每次跟同学见面,总要说起那一幕,我开她的玩笑:“咱们都是嫁出去的女儿了,老姨不会再那么慷慨地给咱们煮土豆吃了。”同学一本正经道:“就是的,现在土豆成了‘金蛋蛋’,谁还舍得呢!”我们一起哈哈大笑了……拨着现在已住在县城的同学的电话号码,想问问老姨还好吗,告诉她我正在西吉,专门来看西吉的土豆……

走进农家

结合近年来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后饲草丰富的实际情况,隆德县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发展肉牛业。

为保证全县养牛业快步、健康发展,县上采取了多种措施。给养牛示范村配备技术人员提供服务;给养殖户提供基础饲草补助;凡养殖户从外省引进一头基础母牛,补助150元;建一个标准暖棚,补助200元;县乡干部为养殖户担保贷款;在示范村设立配种站;建立饲料加工厂;采取集中培训,现场示范的方式,使养殖户熟练掌握“三贮一化”技术;培育中介组织,与周边兰州、西安等大城市的专业市场签订购销合同。这些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养牛的积极性,养牛示范村和养殖大户自然也产生了。隆德县杨河乡穆沟村就属于养牛示范村之一。

晨风习习,泥土的气息迎面扑来,厚重而温馨,沿途公路两边的农田里,人们正忙着收割夏粮。

26日上午8点多,我们从西吉赶到隆德县杨河乡穆沟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一家农户。这是一个标准的农家院落,小院坐北朝南,院外曾是宽敞的打麦场,现在大部分已建了养牛的圈舍,只空留着一小部分。圈内几十头牛正吃着鲜嫩的苜蓿。这不是农户院落里寂寞地生活着的耕牛,而是从外面引进来的品种肉牛。它们毛色光亮,膘肥体壮,显得悠然自得。男主人正提着两桶水准备倒进牛圈里的水槽,看见我们便站在一边憨厚地笑。村支书用手拍拍他的肩,让他给我们说说自家养牛的情况。他越显拘谨不安了,半会儿才说:“没啥,就是县上政策好,很支持我们养牛;这两年赚了些钱,村里还有养牛大户呢,你们去看吧。”村支书自个儿哈哈先笑了,接着很认真地说:“小伙子人老实,可在养牛这道上攒劲着呢,近两年靠养牛赚了钱,这不,今年正规划着盖新房呢……”走进这家大门,眼前四四方方的小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女主人抱了个一岁多的小男孩站在院中央微笑着冲我们点头,我走过去逗她怀中的孩子,孩子怕生,将头扭向一边了。我问她:“觉得养牛好,还是种庄稼好?”比起刚才那位男子的说话,这回族小媳妇可灵气多了。她说退耕还林草,种一亩苜蓿喂牛比种一亩粮食划算,这两年种草养牛赚钱,自己家的日子好着呢。看着她家并不破旧的两间正屋和一间灶房,我问道:“你们今年要拆房重盖?”她告诉我们村里好多人家这两年靠养牛挣了钱,盖了新房,她家也争取盖呢,日子就是苦着比着过的……这对普通的回族夫妇没有给我们提供过多的信息,但从他们简单的话语以及充满信心的生活态度,我们能感受到养牛带给他们的实惠。离开时,小男孩的小手被妈妈握着给我们挥动呢……在该村,我们了解到,全村209户1124人,耕地面积7000多亩,人均耕地6.2亩,2005年人均纯收入1900元。近年来,本村充分利用苜蓿、农作物秸秆、高粱等饲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目前,全村共发展示范户165户,建标准圈舍165座,购进基础母牛50头,出生改良利木赞牛犊130头,全村牛存栏1034头,养牛收入占人均收入的30%以上。该村的主要特点:一是家家种草,户户养畜。二是科学饲喂,舍得投资。三是贩养合法,突出效益。该村能够抓住机会及时与市场联合,能够及时变现,增加收入。在该村的带动下,全杨河乡建有标准牛棚1490座,购进基础母牛700头,出生改良利木赞牛犊1300头,全乡牛存栏8840头。涌现出了摆金龙、牛玉虎等126户养殖贩运大户,年贩运牛累计2.21万头。2005年年底,全县累计发展养牛示范村26个,发展示范户3145户,建有标准暖棚圈舍3145座,全县牛饲养量达5.4万头,总产值达1950多万元。2006年,全县新种植多年生牧草2.5万亩,一年生禾草近10万亩,为草畜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来源。

我们共同期待杨河乡穆沟村涌现更多的摆金龙、牛玉虎……

茹河,溅起生命的新浪花

一进彭阳地界,气温明显高了起来。打开车窗,所看到的景象却让人神清气爽,公路两侧的白杨高大挺拔,松树郁郁葱葱,远处山坡上错落有致的树木也是一片翠绿。公路边,一块广告牌上“国家级生态农业重点县”几个大字,向人们昭示着这里生态建设的地位和成果。

与境内自然森林覆盖率达42.6%,群山环抱、百泉汇流、气候湿润、山清水秀的泾源县相比,彭阳县的点点绿色就实属来之不易了。

我们的目的地是白阳镇阳洼流域。平直的柏油路继续延伸,考察团的车离开主道,拐上了曲折的沙砾道路。车子微微颠簸,车内曾来过这里的几位老者说:“大巴车都直接开上来了,前些年到这儿我们是从坡下步行上来的,车只能停在下面公路边。彭阳人还是能吃苦,硬是干出了模样!”几句话,道出了对彭阳巨大发展变化的感叹。

站在山路边远眺,参差不齐的树木长满阳洼的小山头,而坡面上则是绿油油的梯田。目光所及之处除了梯田,就是林带、草地,竟没有大块裸露着的地皮。要知道,“飞沙走石风作舞,禾枯苗干旱为伴”是这里曾经真实的写照。而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午后的山风带着几丝慵懒,轻拂着坡坎、地埂处的每一株草木,它们微微弯了腰,似在点头欢迎我们的到来。

负责介绍该点建设情况的同志向我们介绍了该流域的建设现状。阳洼流域位于彭阳县白阳镇阳洼村,隶属茹河水土流失防治项目区,涉及4个村民小组,81户440人,总面积3.92平方公里。该流域是黄土丘陵干旱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样板工程之一,它从1997年开始治理,到1999年完成。先后共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689亩,造林2800亩,种草513亩,修建沙砾道路3公里,打井窖62眼,治理面积2.97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了79.8%,实现了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的目标。各项治理措施合理布设和配套使用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每年可拦蓄径流7.41万立方米,拦泥保土1.52万吨,土壤有机质和肥力明显提高。该流域植被覆盖率已达到22.7%,生态农业的雏形基本形成。

放眼望去,满目除了铺陈在山顶及坡面的深深浅浅的绿外,还有五颜六色的花,那是正在盛开的桃花、杏花、柠条花和李花。我们随着彭阳朋友走近一处林带,他告诉我们,那种开着小小的黄色花朵的灌木,是专家们为黄土丘陵精心挑选出的耐旱品种之一——柠条。它们给绿色的梯田镶上漂亮的花边,地下发达的根系保留住珍贵的水源。在彭阳,柠条丛还为当地人提供了搞生态养殖的环境,放养在丛林中的彭阳乌鸡,已经赚来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彭阳县********刘文英告诉我们,像阳洼流域“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这样已实现立体治理模式的小流域还有麻喇湾流域、斜崖流域、扬寨流域。如此治理千沟万壑的浩大工程,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决策英明的领导,没有广大群众的实干是无法完成的。刘书记似乎在引领我们共同走进一种回忆——

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扎实有效的宣传思想工作使全县人民形成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紧迫感,植树造林改造家园、改善环境的自觉性空前高涨……每年春秋两季,到处都能看见热火朝天的植树场面。彭阳县几套班子负责人和各机关普通干部一道走出办公室,自带干粮和劳动工具,到各自的绿化点义务植树,一干就是十天半月,没有周末,更没有节假日。乡镇干部则更是与群众一起苦干。他们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一干就是十多年”。而老百姓看到乡干部、县领导都亲自参与劳动,那种干劲就更不用提了。如果山还是那荒山,水还是奇缺,人还是穷着,那说什么也是多余的。可现在,彭阳的山变绿了,水变清了,人增收了,我们的领导就没有理由不欣慰了,我们的群众就没有道理不自豪了。

阎尚斌,阳洼村六十多岁的护林员,得知这个名字是从电视新闻中。2006年6月5日,央视七套的科技苑栏目播放关于记者采访固原有关县区生态农业的实录。老阎对记者说:“在山上栽满抗旱的树木,它们成活后扎在地下的深根,能够紧紧抓住山上的泥土,就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不仅如此,种上果树的经济效益也要比种庄稼好得多。”一个山里老汉,不会说更多的专业术语,简单的几句话,说出了彭阳人的希冀和追求。是的,林木涵养了水源,洪水不下山,泥流不出沟,小流域治理显出了实效。此刻,我依然能清晰地想起老阎投向山顶林草那一往情深的双目,那个镜头的补白是:六十多岁的老阎,最大的欣慰,就是坐在山腰的坡地上远远地看着那些树木。今天,恰逢阎老有事下山了,没见着他,感到遗憾,老人家那眼神却真切地在我眼前浮现了。如果说彭阳人对于绿色由衷的期盼和渴望体现在每一个鲜活的劳动者身上,阎老该属其中的典型吧!

阳洼那绿意盎然的山头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野……

平直的公路,蜿蜒的山路,汽车载着我们抓紧时间前行。考察团人员不顾一路疲乏,收获着彭阳巨大的变化所带给心灵的思考和欣喜——

充满雄姿的长城塬引水工程

温馨整洁的古城镇任河新村

赏心悦目的县城茹河生态园

……

又是一个暮色降临的傍晚,我们一行被刘书记等陪同人员热情拥进彭阳宾馆就餐。室内,优美舒缓的旋律使我们的疲劳顿减。餐桌上是风味独特的蘑菇宴,当地盛产的双孢菇挑大梁、唱主角,拌、炒、溜、烩,花色多样,让我们大饱口福。正是这别具风味的蘑菇宴,刷新了很多外地人对彭阳的印象,也刷新了彭阳人民沿袭多年的粮食“一统天下”的种植结构。蘑菇宴的出现,昭示了彭阳菌草产业的蓬勃发展,但彭阳蘑菇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产业却走过了一条坎坷之道。蘑菇在种植技术上比种粮食作物要求高,1997年,彭阳刚开始种蘑菇时,习惯了扛锄种田的“泥腿子们”,对蘑菇这个新鲜玩意儿有些不知所措。当地不习惯吃蘑菇的农民说:“这东西,驴不吃牛不闻,种它干啥呢?”几年时间过去,农民由当初的不理解,不敢种,不想种,到试种,愿种,大面积种,现在,蘑菇这个“外来户”不但扎根彭阳,而且开始使彭阳致富了。菌草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多人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食品加工业、包装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蘑菇生产的培养基每年可消耗2460吨牛粪和5920吨牧草,可使近12万亩牧草被转化利用。当蘑菇生产结束,培养基肥料又成了农业生产中绝好的生态有机肥,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饭桌上,大家一边品尝滑嫩可口的蘑菇,一边听彭阳朋友讲蘑菇的故事,气氛异常热烈。

因为时间关系,没能到蘑菇种植基地看看,我们不免感到遗憾。早就听说彭阳县古城镇高庄村的数百栋菇棚连成十里蘑菇长廊,想必那定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只能等有机会再来彭阳了。

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彭阳人,在改变落后面貌、建设秀美山川、营造温馨家园的实践中,形成了“锲而不舍、艰苦创业”的彭阳精神。他们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富县、科技兴县、苦干强县、依法治县”的方针,打基础、搞建设、抓改革、促发展、播希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离开宾馆很远了,还能听到《茹河,我的母亲河》那熟悉的旋律……

茹河,愿你生命中溅起更多的新浪花!

丰收的喜悦

黄灿灿的葵花娇艳盛开,红盈盈的枸杞缀满枝头,绿油油的玉米长势喜人,圆溜溜的南瓜正在饱满成熟,胡萝卜、西红柿、西芹、辣椒等新鲜蔬菜正在被菜农们收整,准备外运……田间地头,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

7月28日,考察团一行来到原州区,先后到头营镇、七营镇、黑城镇,对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进行了实地观摩考察。

这几年,因为寺口子水库和冬至河水库年久失修,通往灌区的渠道被截断,加之连年大旱,原州区北部的5万亩肥沃的水浇地因长年用苦碱水灌溉而严重盐碱化,土地撂荒现象也随之加剧。为了使撂荒的土地得到灌溉,2002年,固海扬黄扩灌工程开工建设,2005年年底主体工程和灌区渠道配套工程相继建成通水,5万亩盐碱地终于“喝”上了甘甜的黄河水。有了黄河水保障灌溉,农民又把增收的希望投向昔日撂荒的盐碱地,积极种植葵花、枸杞、玉米等作物。今年大旱,但因为有了黄河水灌溉农田,昔日撂荒的盐碱地上3万亩葵花、6000亩枸杞、5000亩玉米长势良好,预计总收入可达4200万元。

近年来,原州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抓住自治区将原州区列入冷凉型蔬菜基地的机遇,以推广优良品种及无公害化生产技术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不断扩大蔬菜规模,壮大蔬菜基地。形成了三营孙家河、黑城姚堡、清河镇十里村等12个冷凉型蔬菜基地,对全区农民发展蔬菜产业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今年,全区种植蔬菜5.4万亩,其中重点露地无公害蔬菜达到2.0万亩。

头营镇作为原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的“领头雁”,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在大力发展设施温棚蔬菜的同时,重点发展无公害露地蔬菜产业。今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突破9000亩,其中无公害蔬菜基地4000亩,设施温棚蔬菜780栋,占地面积1900亩。

没有什么比好收成更让农民高兴的。夏日,头营镇马园村农民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地里的菜农告诉我们,今年蔬菜收成不错,胡萝卜亩产量达到2500多公斤,西芹亩产量达到5000多公斤,按照市场价格,胡萝卜每公斤0.8元,西芹每公斤0.4元,一亩地收入2000多元不成问题。除过成本,纯收入在1200多元。这个季节菜农们很辛苦,整日忙着给外地的菜商们装车卖菜,顾不上休息,但辛劳换来的收入让他们既自豪又踏实。这两年,马园村农民在蔬菜种植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品种、数量都在不断增加,而该村村民的收入,仅蔬菜一项就占到60%。马园村的蔬菜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不少周边地区的人都到这里收购蔬菜。

艳阳高照。七营镇高崖村到处呈现枸杞红红农人乐的景象。马路两旁的农户家,庭园及门前的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已经采摘的枸杞被盛放在专门制作的木盘内,整整齐齐排列着晾晒。夏日的太阳似乎特别垂青于这些红艳艳的鲜果,热烈地烘晒着它们,而这正是固原鲜枸杞所享有的自然又高效的晾晒条件。淳朴的大伯大婶抓起盘子里的枸杞递过来:“尝尝,自家种的,你们城里人现在吃东西讲究自然,这是最自然的……”放两粒在嘴里慢慢咀嚼,浓烈的甘甜中带有淡淡的苦味,正如这里农人的日子啊,劳作的过程中也有淡淡的苦,收获的喜悦却甜蜜了他们的心……高崖村枸杞种植基地同样一片火热。站在地边放眼望去,已经成熟的红盈盈的枸杞挂满枝头,正在等待采摘。地里的男女老少,臂挎篮子,头戴凉帽,一边摘枸杞一边大声谈论着关于枸杞的话题,时不时听到他们爽朗的笑声。

近几年,原州区依托温度、光照、土壤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借助自治区“林业优势果品产业带建设方案”和“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规划”的政策平台,使枸杞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全区枸杞种植面积已达到7万亩,共涉及6个乡镇51个行政村16000户茨农,年产量700万公斤,产值9000万元以上。七营镇高崖枸杞种植基地是原州区无公害枸杞发展较早的一个标准化茨园,面积3600亩,涉及5个自然村,无公害枸杞年产量达56万公斤,年总产值700多万元。该区域已获得国家无公害枸杞产地认定,并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由于本区域有效积温高,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群众种植的积极性很高,枸杞面积发展快,经济效益好,为整个原州区枸杞产业标准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高崖村枸杞产业之所以如此发展、强大,是因为在好政策的引导下,有市委市政府、七营镇乡党委的关心和重视。他们采取了一系列得力到位的措施——

政策落实到位。实行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探索在产业结构中将经济林建设转化成为农业支柱产业的路子,把枸杞种植纳入退耕还林政策范围。

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片区实施小组,在设施建设、苗木调运、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上具体分工,责任到人,明确目标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技术指导到位。由林业技术人员对乡、村干部进行培训,对整地、栽植、浇水、田间管理进行全程现场指导,确保了建园质量。

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到位。成立了枸杞行业协会和乡镇专业协会,为枸杞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产、加、销建立了载体。

红红的枸杞掩映在枝叶间,似隐似现,但向日葵却不是如此含蓄,而是格外显摆了。站在黑城镇坪路村路口,一片葵花地就那么黄灿灿地铺满了人的眼睛。娇艳而又浓烈的黄,甚至让你的眼睛一下子不能适应产生短暂的眩晕。不知是葵花带动了坪路,还是坪路成全了葵花,现在的原州区黑城镇坪路村已是远近闻名的葵花之村。这里种植葵花不图外表的好看,但它们确实美丽了坪路的夏天,农人看重的是葵花的经济价值。坪路村种植葵花已有好几个年头了,每年都能给农民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说起葵花,张姓村民很是兴奋,因为他家去年靠种葵花收入一万元左右,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他家又多种了几亩。

葵花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在坪路村深受村民青睐。由于其节水、喜光、抗旱、耐盐碱、耐贫瘠,适宜于生长在光照长、降雨量少的地区,所以,黑城镇坪路村成为种植葵花的宝地。如今,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粮食作物产量饱和,农民逐渐看到经济作物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坪路村葵花种植面积也开始上升,占当地各种经济作物之首。现在,坪路村主要种植枸杞、葵花,并且以此为中心,辐射到黑城镇的六窑、四营两个村,集中连片种植葵花10328亩,目前大部分长势良好,预计亩产在200公斤左右,亩产值可达900元,每亩纯收入在650元以上。该村农民在等待大约一个月后的收获。

生机盎然叠叠沟

告别了金色起伏的向日葵,挥手向被枸杞映红了脸的农民说再见,我们来到了原州区叠叠沟封山育林项目区。在这里,我又一次被深深地陶醉——

青山如黛,云雾在山间缭绕;草木繁茂,绿意升腾;山花烂漫,红的黄的紫的竞相开放;大大小小的彩蝶在花草间飞舞。时时听到树林间传出清脆的鸟鸣声,潺潺作响的流水清得可爱,水中能看见轻捷游动着的小鱼。草丛间,偶尔会看到野鸡觅食的身影,还有飞奔而过的山兔……感受着这一切,真让人怀疑自己置身于江南水乡了。回想以前满目荒凉的叠叠沟,再看眼前生机盎然的景象,欣喜之情难以言表,同时还有无尽的感动和思考。国家林业局的一位领导来视察时,曾肯定地评价叠叠沟的生态建设搞得好,休闲游玩的人来这里也不免感叹一番,这些声音,当然能给常年守候在叠叠沟林场的护林人员心灵的安慰,但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的价值却远远胜过这些。他们春秋育苗栽植,冬夏巡查看护,既要艰苦辛勤地劳动,与大自然争斗,还得时时处处与前来挖山寻药、砍树为柴的山民周旋,其艰辛可想而知。

1998年开始实施封山禁牧的原州区叠叠沟,多年来,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封造结合等措施,现在林地面积已达到22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90%以上。长芒草、艾蒿、沙棘、落叶松等137种乔灌草分布其中,漫山遍野的山花春、夏、秋三季常开不败,野鸡、野猪、狍子等30余种野生动物在山林间繁衍生息。得到休养生息的大自然回馈丰厚。叠叠沟林场场长苏延刚告诉我们,近年来,叠叠沟周边群众通过投工投劳造林整地以及有组织有计划地采挖蕨菜和野生药材就增收1000多万元。

尾声

在家乡西海固,我目睹过这里的苍凉、贫穷和落后,近几年,也感受着这里的变化,而在随行考察的这几天,我所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西海固,听到了考察团的同志们对西海固今非昔比的赞叹!盛夏七月,在西海固,我以一个主人的身份和外来的客人们共同欣赏着这里的青山绿水,惊喜着这里的巨大变化,共同品尝着家乡甘甜的西瓜、枸杞、酥梨、山杏、鲜桃、李子以及饭桌上香气四溢的家乡特色!诚然,和发达地区相比,西海固还不富有,还欠发达,但西海固有富足的精神和灵魂,那就是默默耕耘在这一片曾被定义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的西海固人民!他们在艰难、困顿、无奈中求得生存;在探索、奋斗、自信中创造生活。他们心怀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他们感激所有给予西海固关爱的外界组织和人士。西海固,你的代名词不是贫穷和落后,你要发展和强大。借着改革的强劲风力,合着西部大开发的有力节奏,沐浴着党的阳光工程、惠民政策,你定然是不甘沉寂的。西海固大地,拥着你的人民,用坚强、勤劳、聪慧和执著绘就属于你的瑰丽画卷吧。

(作者为《六盘山》编辑部编辑)

同类推荐
  • 施肥知识(上)

    施肥知识(上)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0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占干物重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称为“大量元素”。氮、磷、钾三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普遍较少,需要以肥料的形式补充,所以特别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一般土壤中含有的中、微量元素都能够满足作物的需要,但对于某些对中、微量元素特别敏感的作物和某些微量元素缺乏较严重的土壤,则必须施用相应的中、微量元素肥料。
  • 桃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桃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全书分为5个章节,分别为:果树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桃树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桃树病害的识别与防治、主要天敌的识别与利用,农药使用规则。囊括了桃树病虫害79种,其中病害29种,虫害40种,天敌10种。书中彩图164幅,所列病虫病原尽可能按新的分类系统核实订正学名。
  • 林果飘香

    林果飘香

    本书以科学性为前提,以点带面,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内容丰富,信息量较大,适宜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果树是树木中与人们生活最为贴近的一部分,木本果树提供了世界上大部分的水果和干果,世界水果中产量最高的柑橘、苹果、葡萄、桃、梨等,干果中产量最高的核桃、开心果、杏仁、榛子、枣等都是木本果树。这些水果和干果丰富了人们的膳食结构,为人类提供了维生素、氨基酸等许多必需的营养,同时成为农林业发展中重要的经济作物。《科普通鉴:林果飘香》带你了解果树的生物学特性和果树栽培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我们合理消费果树产品,提高生产生活的质量有很大帮助。
  • 科学除草

    科学除草

    《科学除草》一书提醒您,除草剂的使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提高了除草效率,大幅度降低除草成本,如果不合理使用,则容易产生药害。为避免危害现象发生。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逆

    英雄联盟之逆

    她是个天才,接触LOL数月冲上了钻石一他是个天才,花瓶新英雄在他手里被玩成各种不可能一场匹配让他们相遇,一场排位让他们成名。谁说不可以双上单,谁说华夏人不可以拿冠军!一切都有可能。
  • 邪妃魔医

    邪妃魔医

    相传曾称霸六界的星紫女神陨落,在人间留下了六件宝物:伏羲琴,撰玉鼓,流云萧,流雨笛,凤凰笙,紫琵琶。相传谁得到这六件宝物谁就能再次称霸六界。相传能得到六件宝物的只有星紫女神本人。相传......当凤家废物重新睁开眼睛,寒芒尽显,流光微转,她不再是她,而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凤紫菱,这大陆必定因她的到来而掀起一番风浪!
  • 眼眸深处的花为我绽放一次

    眼眸深处的花为我绽放一次

    “相遇在这茫茫人海之中谈何容易?”他款款笑道。“是茫茫题海之中!”她咬牙切齿道,握紧了手中的笔,“还请老师用词准确!”“这道题做错了你还有理了是吧?!”他换下了那张脸,毫无形象的敲着她的脑袋。一阵无语。“老师,这怎么做?”他翻了个白眼,手中的笔却一笔一划着。……数年之后……“老师,这怎么做?”“这样做!”不等她回答,他早已将她压在身下。一大清早,她按着酸软的腰:“老师,请自重!”Just书友群556800223。
  • 会长大人请饶命

    会长大人请饶命

    “朵蕾咪,你这一辈子都只能是我的人,你给我牢牢记住!”圣轩月那王一样的宣言从一开始就将他们彼此的命运锁在一起。“会长大人,你说,你是不是喜欢我?如果是,我也考虑喜欢你好了!”朵蕾咪天真灿烂的朝他眨眼问道“如果不是呢?”男人非常冷漠的回应“如果不是,那我就找其他男人好了!”“朵蕾咪,你不想活了是不是————”“啊……会长大人饶命啊!!”
  •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本书吸取了当今文学制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卓有成效地将其运用到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研究会”的考察中,分别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社团组织制度”、“文学研究会的职业作家创作制度”、“文学研究会的编辑体制与传播制度”、“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论争与批评制度”等几方面对“文学研究会”的制度体系进行了探讨,为文学社团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些为传统文本研究、作家研究、审美研究所忽视的材料,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对拓宽与加深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具有启示意义。
  • 伴随着死亡的游戏

    伴随着死亡的游戏

    接二连三的死亡,闹得人心惶惶。下一次,是谁out?是他?是她?还是他?我们都无从而知。欢迎来到,死亡游戏!
  • 你一定要学的20堂养生课

    你一定要学的20堂养生课

    《你一定要学的20堂养生课》是结合《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等养生绝学于一体撰写而成的一部养生著作。这本书不仅体现了东方人的养生智慧,更教会了大家如何清楚地认识养生。养生是一种智慧,掌握好养生绝学,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受益一生!
  • 浩乱星宇

    浩乱星宇

    这片星空当中,流传着从至高位面流落下来的帝器“星塔”的传说,相传得到它就有可能踏入最后一境,飞升至高位面!不少强者为此疯狂,不知多少人枉死,而一场即将席卷整片星空的浩劫,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慢慢酝酿......修炼一途,没有任何捷径。一步一脚印,前方尽管在艰难也要走下去,因为那是他的承诺!且看少年由一颗无心之种慢慢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
  • 那些年我打过的鬼

    那些年我打过的鬼

    我是一个准大学生,一个在寺庙大暑期工挣学费的准大学生。直到有一天被雷给劈了以后,我变成了一个会打鬼的准大学生。附身在汽车上的吸血鬼王,妖蛇缠身女总裁,博物馆中的千年干尸,深埋工地之下的养尸地,实验室中的女亡灵...佛法一出,统统打到它魂飞魄散。
  • 一念无悔之瞳中人

    一念无悔之瞳中人

    每周末单/双更,下午22:22更新六界中,不论生灵还是死物,都承载着记忆,透过暗瞳即可看尽。她失了一颗心,却无故生了双暗瞳。他人的记忆如何悲喜都与她无关。神龙族心如铁石,六界皆知,所以她觉得比起天帝,她更像娘。据妘璮的谬论,神龙族其实并非世人所说的那样冷情,只是不易动情,那些容易动情的大都没什么好结果已英年早逝,于是神龙族的后代尽是些没心没肺的,可在这些没心没肺的里头若是出个动情的,那必要惊天动地不可。她没信,也不敢信。她为一个人惊天动地过,那人的剑却刺向了她的心脏。再次相遇,两不相识。那段记忆,想不起来也罢。是龙是仙是魔,有什么所谓?“只要称我心意,六界大乱又如何?””乱世盛世,我都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