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84500000006

第6章 兵家鼻祖

孙武

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创造了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了卓著战功。他所著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兵书,被誉为“兵经”、“兵家鼻祖”。

出身贵族,避隐着兵法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孙武(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亦称孙子,字长卿,春秋时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人。他是伟大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是我国军事理论的奠基者。著有《孙子兵法》传世,此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孙武的祖先叫妫满,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公元前705年,陈国的国君陈厉公喜得一子,取名完。时逢周朝的太史路过陈国,见到公子完,预言公子完将来是要做国君的。不过这位太史说得并不清楚,他说公子完可能是在陈国做国君,也可能是在其他国家做国君;可能是公子完本人,也可能是他的子孙。这位被周太史预言前途辉煌的公子完,就是孙武的直系远祖。可是公子完本人并没有当上国君,当时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便携家带口,逃到齐国。齐桓公见陈完颇有才干。授予他“工五”即管理手工业事务的长官之职。陈完在齐国定居以后,改姓田,田氏遂在齐国扎根,直到最后喧宾夺主,最后把姜姓的齐国改成了田氏。一百多年后,田氏家族成为齐国国内后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来越显赫,在齐国的领地也越来越大。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做了齐国的大夫,很有军事才干,因为领兵伐莒(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采地(诸侯封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式“食邑”),并赐姓孙氏。因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孙书的儿子孙凭(孙武的父亲),做了齐国的卿,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

孙武大约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由于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对少年孙武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当时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刚上台的时候,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可是没过多久,田、鲍、栾、高四大家族联合起来,又赶跑了庆封。内乱愈演愈烈,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之间以及四大家族内部为争权夺利,进行着残酷的斗争。

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他乡、另寻他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头。

当时南方的吴国(今江苏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东靠大海,西邻楚国,南接越国,北面与齐、晋相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晋伐楚,国势强盛,很有新气象。孙武认定吴国是他施展才华和实现自己抱负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左右,孙武从山东逃奔到南方的吴国。

孙武来到吴国后,在吴都郊外结识了从楚国来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的名臣,公元前522年因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被楚平王杀害而潜逃到吴国。他立志兴兵伐楚,为父兄报仇。孙武结识伍子胥后,十分投机,结为密友。这时吴国的局势也在动荡不安之中,两人便避隐深居,待机而发。

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利用吴国伐楚,国内空虚的机会,以专诸为刺客,袭杀吴王僚,然后自立为王,称阖闾。阖闾即位后,十分注重人才,伍子胥等人就是很好的证明,而且他还体恤民情,不贪美味,不听淫乐,不重女色,注意发展生产,积蓄粮食,建筑城垣,训练军队,因而深得百姓的信赖,那时吴国呈现出一派繁华向荣的景象。阖闾又立志要使吴国更加强盛,时而向长江中游发展,灭楚称雄。隐居吴都郊外的孙武由此更加看清自己的前途,他在隐居之地,一边灌园耕种,一边写作兵法,并请伍子胥向阖闾推荐自己。后来,他写成了一部十三篇的兵法。

孙武的兵法十三篇,各有侧重,波澜起伏,分析透彻,见解精到,实用性强。为了能够得到吴王的重用,他在兵法开头就说:“吴王听我所陈之计而用兵则必胜,我就留在这儿,如不听我计而用兵则必败,我也就要再到别的国家去。”为了使吴王读兵法感到亲切,他在兵法中经常运用当时吴、越两国冲突的战例,有针对性地阐述。他在兵法中自比商朝开国大臣伊尹和周朝开国大臣姜太公,希望能够辅佐吴王完成统一大业。

孙武的《孙子兵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也有不少学者为孙武隐居著书何处而探究。有的说:“孙武来到南方的吴国,在都城姑苏(今苏州)附近过着一种隐居生活”。有的说:“孙武在吴都近郊……先隐后静观,以待时机”。有的说:“孙武为避乱奔吴后,在太湖附近的山林中隐居起来”。有的说:“孙武来到吴国后……隐居于今吴县西部山西”。还有的说:“孙武隐居在穹窿山的深处”等等。而这些说法与历史记载“辟隐深居”相符,但具体还不是那么精确。那么,孙武奔吴以后,到底隐居于何处呢?以下我们就从孙武避难奔吴说起。

当初,孙武之所以要奔吴,目的就是为了躲避田鲍四族谋乱。《孙武·兵法试说》载:“公元前523年,齐国发生‘四族谋乱’,孙武决定离开齐国,投奔……吴国。”如今我们可以确切地肯定孙武是奔过吴国,他奔向吴国何处呢?至今还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

在齐景公时代引发的“四族谋乱”,那时正是吴王僚时代。推测孙武应该奔向吴国都城的。当时吴国的都城在何处呢?当时吴国的都城是在南宫,而不是在姑苏(当时还没有姑苏城,姑苏城是阖闾即位后命伍子胥建筑的,原名阖闾城)。那时的南宫在何处呢?据许多专家调查,认为南宫遗址应该在今苏州市郊外的胥口镇下陈村。

孙武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到都城南宫的呢?据了解,主要有以下两个客观的原因。齐景公时,齐国出现了“四族谋乱”的局势,这不仅使孙武在齐国无法安居,因为孙武也是四族的一支,也使孙武在齐国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因孙武出身于齐国军事世家,由于受家庭影响,自小熟悉兵法,怀有抱负,因而孙武必须离开齐国。要离开齐国,到何处去呢?他把眼光投向了吴国。那时,吴国虽然是一个小国,但却正处于兴盛时期。所以,孙武决定要奔吴,自然要去吴国的都城南宫。

孙武来到吴国都城后,对南宫的地形进行了观察。南宫东有胥山,西有渔洋山,南临太湖,北靠穹窿山。而北面的穹窿山最高大,且森林茂密,离南宫又近,是隐居的好地方。所以,孙武很可能在穹窿山南麓的深山密林中隐居下来。孙武隐居后,便一面躬耕自给,研究兵法;一面静观局势,等待时机。

从以上叙述来看,孙武奔吴后,隐居在吴国都城南宫北部的穹窿山区。那里是一个山明水秀的人间仙境,至今仍有不少游人去到那里怀念这位伟大的军事家。

军纪严明,练兵有方

今天我们读起孙子初次以吴王的妃子练兵的故事时,对其杀吴王两个爱妃的行为,很多人还是津津乐道,似乎很欣赏他的做法。以下我们来看一下史记中是如何记述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闾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原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阖闾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

事件的详细缘由是:

公元前512年,也就是阖闾刚刚即位的第三年,吴国国内稳定,仓廪充足,军队精悍,早已经做好向西进兵征伐楚国的准备。就在这时,伍子胥向阖闾提出,这样的长途远征,一定要有一位深通韬略的军事家筹划指挥,这样才能取胜。他向吴王阖闾推荐了正在隐居的孙武,向吴王介绍孙武的家世、人品和才干,称赞孙武是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可是,孙武自从来到吴国后一直隐居著书,吴王连孙武这个名字都不曾听说,认为一介农夫肯定不会有多大的本事,于是就拒绝了。伍子胥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推荐,仅一个早上就推荐了7次,这才感动了吴王,答应见孙武一面。

孙武带着自己刚完成的兵法进见吴王。吴王看了孙武写的兵法书,十分欣赏他的军事才能,顿时,他又产生了另一个念头,兵法头头是道,是否真适合于战争的实用呢?孙武能写兵法,又怎样才能证明他不只是一位纸上谈兵的人呢?于是吴王便对孙武说:“你的兵法十三篇,我已经逐篇拜读,实是耳目一新,受益不浅,但不知用起来是否可行,不如用它小规模地演练一下,让我们见识见识?”孙武回答说:“可以。”吴王又问道:“先生打算用什么样的人去演练?”孙武答:“只要君王愿意,无论什么样的都可以用。不管是高贵的还是低贱的,也不论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可以。”又问孙武:“你能用兵法操练宫中女子吗?”孙武回答说可以。于是,吴王下令从宫里选出一百八十名女子,交给孙武指挥。

孙武把一百八十名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让他们带领宫女进行操练,同时指派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担任军吏,负责执行军法。

分派已定,孙武站在指挥台上,认真宣讲操练要领。孙武说:“我叫前,你们就看前面;叫左就看左手;叫右就看右手;叫后就看背后。一切行动,都以鼓声为准。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宫女们回答:“听明白了。”安排就绪后,孙武便击鼓发令,不过尽管孙武三令五申,宫女们口中应答,内心却感到新奇、好玩,她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根本没把号令当一回事。

孙武说:“你们对规定和军令不够清楚,是我的过错,现在我再讲一遍。”于是他又重新讲解了一遍。孙武第二次击鼓传令。宫女们还是觉得好玩,仍旧嘻嘻哈哈不以为然。孙武说:“号令不明是将帅的责任,号令已明而不服从,则是队长的过错。依照军令队长当斩。”于是派人搬来早已放置在一旁的铡刀,下令将两个队长处死。

吴王见孙武真的要杀自己两个心爱的妃子,马上派人传命说:“寡人已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没有这两个美姬,寡人吃饭都不香了,请赦免了她们吧。”孙武毫不留情地说:“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说完,下令将两个妃子杀了,另外找了两名宫女当队长,继续练兵。

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众宫女前后左右,进退回旋,跪爬滚起,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孙武传人请阖闾检阅,阖闾因为失去爱姬,心中不快,便托辞不来,孙武便亲见阖闾。他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听了孙武的一番解释,吴王阖闾怒气消散,最后还拜孙武为将军,因为他知道孙武是帮助自己成就霸业的难得的将才。

司马迁通过“孙武斩美人”一事的记叙,使得孙武神貌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自然是司马迁选择写这个故事的目的。但是一句“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暴露孙武真实的面目。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读出来的情绪,有轻蔑,有骄傲,也有淡淡的失望,颇能显示孙武睥睨一世的神态。司马迁为何要借此来展现孙武的风采?以下一一为您揭晓。

孙子杀吴王的妃子,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其实背后隐藏着很深的历史背景。孙子是古代兵家代表人,兵家多征战厮杀,你死我活,生活过得血淋淋的,人的性格在这生活的锻炼下也变得残酷嗜血。兵家和法家十分相似,都是为专制统治王朝服务的,他们目的是驯服万民,为君王卖命,自己在这过程中谋取功名利禄。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百姓只能用野蛮和残酷的手段。现代外国著名作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说:“专制政体维护政权的办法是恐怖,民主政体维护政权靠的是荣誉。”

其实,孙子是个聪明人,从开始决定拿吴王的妃子练兵开始,他就想好了,自己一定要杀其中的几个,他一开始就知道这些女人其中的几个一定会死。但是,他没有因为仁慈和怜悯不这么做,而是一切按计划有序地进行,直到吴王的两个爱妃第二次没按他的号令排好队,他要杀吴王的两个妃子,直到吴王替妃子求情被他否决,直到那两个妃子人头落地,这一切都在孙子的预料之中,但孙子并没有因怜惜而对她们从轻处罚,他毅然决然地砍掉她们的脑袋,用她们的鲜血铺就其未来的功名之路。

从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孙武之所以能把一群养尊处优、拖沓懒散的宫女训练得服服帖帖、规规矩矩,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他执法如山,不畏权势,不留情面,不因权废法,坚决顶住了求情风,快刀斩乱麻,故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他当时也来个“下不为例”,网开一面,那么训练必然依旧“言者谆谆,听者藐藐”,难以达到“阵形十分齐整”的效果。

第二,他严中有宽,宽严结合,这是训练最有效的策略。这一方面表现在对军纪的三令五申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和阖闾的抗争艺术上。他斩吴王的两位爱妃,并不是贸然行事,而是在军纪无人遵守的情况下做出的慎重抉择!吴王两位爱妃被斩后,阖闾很生气,当孙子请他检阅队伍时,他竟拂袖而去。孙武说:“看来,大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阖闾自觉理亏,于是就只好拜其为大将!

总之,不管孙武这种作风多么不近人情,多么残酷和自私,但这种作法对于大局都是有利的,只有这样才能整顿吴国军威,使阖闾跻身于“春秋五霸”之列!

大破楚军,助吴称霸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这里所说的“西破强楚,入郢”一事,就是春秋末期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暴发的著名的吴楚柏举之战。

公元前512年,阖闾、伍子胥和孙武,指挥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这时连连获胜的阖闾,想要长驱直入攻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孙武认为目前的形势不能低估楚军的能量,盲目攻楚军,于是就劝阻道:“楚军现在还不能轻视,况且我们现在灭掉两国之后已经很疲惫,应该收兵休整,待机再战。”阖闾听从了孙武的建议,就班师回国了。

伍子胥也完全同意孙武的主张,并向吴王献策说:“人马疲劳,不宜远征。不过,我们也可以设法使楚人疲困。”于是伍子胥和孙武共同确定了扰楚疲楚寻机破楚的战略,然后组建了三支精锐军队,轮流袭扰楚国边境。在第一支军队袭击时,楚国便调集主力迎战。但楚军一出,孙武却率吴军撤退了。而楚军返回驻地时,吴国的第二支部队又攻入了楚境,如此轮番袭击,弄得楚国连年应付吴军,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费,国内十分空虚,属国纷纷叛离,吴国却从轮番时攻中抢掠不少,在与楚对峙中完全占据上风。

公元前506年,孙武又运用长途奔袭、灵活机动的战法打败了楚军。当时,楚国围攻吴的属国,即一个小国———蔡国。孙武率领三万精兵,乘船逆淮河而上救援。楚军见吴军来势凶猛,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收缩部队,调集主力,以汉水为界,加紧设防,抗击吴军的进攻。不料孙武突然改变了沿淮河进军的路线,放弃战船,改从陆路进攻,直插楚国纵深。

伍子胥问孙武:“吴军习于水性,善于水战,为什么还要从陆路进军呢?”

孙武告诉他说:“用兵作战贵在神速。应当走别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个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迟缓,楚军必然乘机加强防备,那样想要打败楚就难上加难了。”伍子胥听后,连连点头称是。

于是,孙武在三万精兵中选择了强壮敏捷的三千五百人为前阵,迅速地穿过楚国北部大隧、直辕、冥阨三道险关,直插楚国纵深。不出数日,挺进到汉水东岸。

此时楚昭王大惊,派出囊瓦、沈尹戍等人率兵抵抗吴军。左司马沈尹戍建议主将囊瓦率主力拖延吴军,自己率兵往方城迂回至吴军侧后,截其退路,封锁三个险隘,再前后夹击吴军,消灭他们。本来,这是楚军击败吴军的上策。囊瓦起初也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议。可是在沈尹戍率部北上方城后,楚将武城黑却对囊瓦说:“如果等待沈尹戍部夹击,则战功将为沈尹戍所独得,不如以主力先发动进攻,击破东岸吴军,这样令尹之功自然居于沈尹戍之上。”大夫史皇也说:“楚人讨厌你而赞扬沈尹戍。如果沈尹戍先战胜吴军,功在你之上,你的令尹之位也就难保了。最好赶快向吴军进攻。”囊瓦一听,觉得有理,就改变策略,渡过汉水,不等沈尹戍包抄吴军侧后,就发动攻击。孙武见其渡过汉水攻击,佯装后退,退到大别山,楚军在吴军后退时连战数场,皆败,楚军士气不断下降,疲惫不堪。

孙武见楚军陷于被动,于柏举与楚军决战,阖闾之弟夫概进谏:“囊瓦这个人不仁不义,楚军没有几个愿为他卖命。我们主动出击,楚军必然溃逃,我军主力随后追击,必获全胜。”但阖闾谨慎,不敢用此计。夫概回营后,对部将说:“既然事有可为,为臣子的就应见机行事,不必等待命令。现在我要发动进攻,拼死也要打败楚军,攻入郢都。”于是率领自己的五千前锋部队,直闯楚营。楚军果然溃乱,阖闾见夫概部突击得手,乘机以主力投入战斗,楚军很快便土崩瓦解,史皇战死,囊瓦逃奔郑国。吴军发动战略追击,于柏举西南的清发水重创楚军残部。再追,于雍澨再大破囊瓦军残部。吴军再与由息与回救的沈尹戍部队交战,激烈战斗后楚军大败,沈尹戍伤重而死。其后吴楚于麦城之战再大败楚军,至此吴军五战五胜,成功消灭楚国,吴军于柏举之战十日后攻陷郢都。吴军攻陷郢都后屠城,楚国军民死伤十万以上,楚昭王逃奔至随国。孙武以三万吴军大败二十万楚军,攻灭了强楚,于是一战成名,震惊中原诸国。

其后楚大夫申包胥求救于秦,秦哀公派出五百乘兵车攻打吴军,秦楚联军击败吴军,吴国本土又发生内乱,吴军就被逼返回吴国,楚国才免于灭国之难。

吴国后来因秦国干预及越国偷袭,而被逼由楚国撤军,但是已使楚国元气大伤,不能威胁吴国。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不听孙武劝阻,出兵攻打新即位的越王勾践,结果被其打败,并气愤病死。孙武及伍子胥帮助阖闾之子夫差治国练兵,并助夫差成功大败勾践,报仇雪恨。而其后夫差北上称霸,于黄池大会诸侯,亦是因为孙武令士兵训练有素的成果。

孙武虽然帮助吴国建立了霸业,但夫差日渐骄横,不听忠言信谗言,逼死功臣、忠臣伍子胥,孙武见状寒心而退,知道自己想辅佐吴王统一南北的大志已无法实现,为免遭杀身之祸,便隐居深山,修订他的兵书去了。

春秋晚期,吴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强大的楚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以至长期付诸武力,兵戎相见。从公元前584年第一次“州来之战”起,两国之间在短短的六十余年时间里,曾发生过十次大规模的战争,其中吴军全胜六次,楚军全胜一次,互有胜负三次。总的趋势是,吴国逐渐由弱变强,开始占据战略上的主动地位,以至于彻底地消灭了楚国。

吴王阖闾是一位英明的君主,自从他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良吏治,整军经武:“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并大胆起用伍子胥、孙武、伯嚭等外来杰出军政人才,积极从事争霸大业。就在这个时候,西方的楚国成了吴国胜利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也就是说,只有从根本上打垮或削弱楚国,阖闾才能实现自己成为中原霸主的梦想。可见,吴楚之间战争是无法避免的了。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助”,当时楚国与晋国长期征战,争霸中原,搞得民疲财竭,国力中衰,而且楚国内部政治黑暗,军事无能,民众怨愤,君臣离心,这为吴国提供良好的灭楚机会。所以说,当时楚国虽然表面上看势力强大,余威尚存,其实早已是外强中干了,经不得任何的风雨飘摇,吴楚柏举之战前夕,楚国已经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了。

不过,从整体的实力来说,楚要比吴更具优势。否则在公元前512年阖闾第一次提出大举攻楚的战略计划时,孙武就不会以“民劳,未可,待之”的理由加以劝阻了。当然这并不代表吴国消极地守株待兔,他们的厉害在于他们从不消极等待敌方出现破绽,而是积极运用谋略,主动创造条件,完成敌我优劣对比的转换。所以,他首先伐灭楚国的羽翼,扫除伐楚前进路上的障碍。其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伍子胥提出的“疲楚误楚”的高明战略方针。其方针就是将吴为分为三支,轮番出击,骚扰楚军,麻痹对方。这种做法给楚军造成错觉,误以为吴军的行动仅仅是“骚扰”而已,而忽视了吴军这些“佯动”背后所包藏的“祸心”,放松了警惕,造成士兵逃走的下场。

在公元前506年秋天,楚国大军围攻蔡国,蔡在危急时刻向吴国求救。此外,唐国也因痛恨楚国的不断侵凌勒索,而主动与吴国通好,帮助吴国抗楚。唐、蔡两国虽然都是蕞尔小国,但他们位居楚国的北部侧背,这个地理位置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吴国与他们联盟,那么就可实施其避开楚国正面,进行战略迂回、大举突袭,直捣腹心的作战计划。

柏举之战是春秋晚期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战争。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一举歼灭了强胜多年的楚国,进而为吴国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军之所以能够取胜,主要有以几个原因:

第一,修明政治、发展生产、充实军备的结果。

第二,善于“伐交”,争取得到晋国的支持,争取唐、蔡两国的协助的产物。

第三,但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战略指导上的高明。一是采取疲楚误楚的正确策略,这样可以使楚军疲于奔命,松懈对吴军的戒备;二是选择正确的进攻方向,“以迂为直”,乘隙蹈虚,实施远距离的战略袭击,使楚军在十分被动的情况下仓促应战;三是把握有利的决战时机,先发制人,一举击败楚军的主力;四是进行一举歼灭的战略,不给对方留下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

强大的楚国曾多次打过胜仗,怎么可能这样轻而易举地战败呢?他的失败,主要在于其政治腐败、内部动乱、将帅不和、四面树敌、自陷孤立。从军事上看,则在于其疏于戒备,招致奇袭;在于其主将贪鄙无能,临战乏术;在于其轻率决战,一败即溃。

孙武在吴楚柏举之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军事才华,令他成为古今历史上备受人们推崇的大军事家,他的军事生涯在经过艰难曲折的历程后,也于此时达到了顶峰,其军事指挥艺术也在实战中得到了验证。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幸福行动力(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青少年幸福行动力(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当代青少年面临学业、情感、就业的重重包围:成绩不佳,于是郁闷;缺乏动力,于是空虚;看不清前路,于是迷茫;考试高压,于是焦虑,于是会追问:读书到底为了什么,是成功吗,那成功又是为什么,无数先哲都说,为了幸福。那么,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幸福,杨略的爸爸身患绝症,对幸福有了更深切的感悟,于是开发了一套软件,带杨略进入神奇的醒客世界,开始了十五堂幸福课,他们穿梭时空,见证地球形成、复活节岛盛衰,亲历巨鹿之战、甲午之战,洞悉地球危机、生态困境,也游历了未来的城市与乡村,他们纵横千古,与孔子、苏轼、亚当斯密、曾国藩、梭罗、凡高、萨特等世界伟人坐而论道,畅谈古今,妙解人生,金玉良言让杨略醍醐灌顶。
  • 性格决定你的人脉圈

    性格决定你的人脉圈

    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现代人的成功方程式,是“99%的人际关系+1%的专业能力”,由此可见人际关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细数那些社会名流和成功人士,他们哪个不是社交高手,哪个没有网状的人际关系?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人际关系呢?为什么有的人在某些人面前可以侃侃而谈,在另一些人面前却无话可说呢?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和一种人相处愉快,而和另外一种人相处却总是出问题、惹麻烦呢?本书的作者认为,决定人际关系的不是方法,也不是所谓的什么技巧和宝典,而是人的性格。
  • 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

    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

    《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经典励志内容,是改变无数人命运的伟大著作,是一本帮助成千上万人摆脱心理问题走向成功的实例汇集。忧虑会消耗精力,扭曲思考,更能损伤意志。所以,我们迫切希望停止忧虑,开创更美好的人生。卡耐基在本书中总结了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验证过的方法,发现负面情绪的原因,探索克服困扰的方法。本书激励了无数迷茫的读者,帮助他们克服内在的焦虑与不安,重新找回力量与勇气,拓展自己的人生。
  •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一书以月份为单位,分十二部分,内容涉及广泛,不论是寓言、传说,还是名家趣事、邻里小事,应有尽有。本书文字清新、说理透彻,又毫无堆砌累赘之感,每个故事都是一道心灵大餐,每个哲理都是一盏人生明灯,在我们为孩子呈现的这桌心灵盛宴上,相信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份感动和充实。”小船儿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是好宝宝,大姑子,小舅子,年糕里藏着一粒大枣子……“回荡的童谣中,我们从未走远,因为那是生命的吟唱,那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在黑暗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并没有卓越的资质,却令人顶礼膜拜。虽然时间过去了100多年,传记、家书、日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本书参考了众多资料,从曾国藩的家训、日记、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来剖析他,并列出了八大黄金法则,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热门推荐
  • 恋恋欣动

    恋恋欣动

    当就要举行婚礼时,记忆中那个人恰到好处的出现,搅乱了她对婚姻的美好憧憬。当如愿以偿的可以和爱的人长相厮守时,却意外得知竟然是兄妹。当误会解除,又可以重新在一起时,却又被告知他父亲是她的杀父仇人。是命运的捉弄?还是有缘无分?他们的爱又该何去何从?
  • 鼎天之路

    鼎天之路

    神雕为伴剑为友,九天玄铁手中游。草木竹石皆有道,跪求一败竟难酬。独战河朔三千里,剑挑江南十六洲。莫叹此愁无人诉,梦与轩辕话衷由。拥有这样绝世一剑之人赫然是剑魔独孤求败。《鼎天之路》不一样的独孤求败!
  • 樱花的传说:恶作剧之爱恋

    樱花的传说:恶作剧之爱恋

    【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穿越时空,只愿完成前世未完成的爱恋。樱花的传说是见证我们的爱情。恶作剧般的相遇以一种最糗的出场方式出现在他心中,我发誓我一定要为自己‘报仇雪恨’踏入了演艺圈开始了从普通人蜕变成耀眼的明星路程,也擦出了什么样爱的火花……
  • 任性小姐的妖娆少爷1

    任性小姐的妖娆少爷1

    一不小心,她的初吻丢了,还为此被一个帅气的富二代缠上,是自己上辈子欠他的,然后这辈子要通通还给他?自己的情敌却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她该怎么办?
  • 十月胎教百科全书

    十月胎教百科全书

    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小宝宝是每一对年轻夫妇的共同心愿,而想保持孕前美好的体形又是每一位孕妇的良好期望。于是,大多数的初孕者都对十月怀胎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既期盼宝宝,又担心自己,可谓喜忧参半,寝食不安。然而,这一切也许是杞人忧天。只要你们掌握了怀孕与优生的科学知识,就能坦然地迎接新生命的降临。本书内容丰富,选材新颖,全面科学地介绍了十月怀胎中一些必备的常识,分述了十月怀胎中必要的保健及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力求对年轻的夫妇们予以更系统、更全面地指导,真正做到一书在手,心中无忧。
  • 拎仙人

    拎仙人

    天地释、道、武、儒四极相融,世间祥和数万年。怎奈生灵的欲望无穷尽,又有人、灵、妖、魔错综复杂的异族仇恨,因此天下大乱。无尽之海终有岸,祸起还是祸终?尚未可知。此时,天地亟需一个井然有序的新规则,于是天地开始风起云涌!
  • 走向1607

    走向1607

    你喜欢韩寒的公路小说《1988》么?我就相当喜欢了,致使我也想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类似书籍,但我觉得不能叫《1986》(本人的年龄),最终它叫《1607》,为什么?你看吧。假如你也喜欢1988,你不必戴上有色眼镜看我的1607,它是一部铁路小说,绝对有属于它散发出的色彩。其实它并非一部言情小说,只是我真的不知道把它归到哪里去,随意放到这里了。细心阅读,那里还有我们的童年、青春,其实它谈的并不是那么肤浅的东西,每一个人物都散发着他应该发出的光芒,而不是简单地让人发笑一下。它谈的是人生,你读懂了么。不管您还在校园也好投身社会也罢,无所谓的,1607刻画了社会的一小点“精彩”的部分,你没有看到不代表它没有存在,只是你一直在自欺欺人。你知道么,你若高兴,明天便是晴天;你若扫兴,明天亦是晴天。但,我们始终坚信明天会更好。
  • 乱世繁华之云泽倾天下

    乱世繁华之云泽倾天下

    帝锦妃萧氏,生长女当夜,送出宫门至母家月王府,改名换姓以月王府郡主萧锦云之名活下去。十五年转瞬,大。萧锦云却次次出门皆是一身红衣,半脸红面纱,浑身清冷气息,叫人不敢接近。京城传言:月郡主其貌不扬,每次出门都戴面纱,却自命清高,故作姿态;月郡主其貌不可小视,若能得美人入怀,定倾以天下;月郡主乃一魔女,戴面纱以遮挡衰老容颜。青王府世子,青宇泽,八岁时以探查民间为名,独自走天下。十年间危险不断,却一一化解,无人能挡其路。她,月郡主萧锦云,面纱之下只为等待那一名男子。他,青世子青宇泽,走遍天下只为那一女子倾天下。面纱揭下,芳华容颜瞬间盖天下。引来男人无数。生于乱世,应如何守护自己的繁华?
  • 逆天神医:腹黑大小姐

    逆天神医:腹黑大小姐

    她,21世纪的杀手,一次任务都没有失败过,医毒双全,演技能以假乱真,歌声动人,乐器个个精通,颜值简直不要太高!一夕穿越,她成了云王府的嫡三小姐,传闻她废材、白痴、花痴、不学无术呵呵呵,废材?白痴?花痴?不学无术?她一朝蜕变,神宠?神器?修为?简直不要太多好嘛?看她如何虐渣男!踩白莲!气渣爹!欺渣后母!可是,当她遇到他——她的心为他而动!
  • 星舞异界

    星舞异界

    是命运的安排?是天神的作弄?来到新的世界,面对一切未知,我将坚守本心。“我虽弱小,但我必将凌驾于你。”观看磐辰的异界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