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12300000045

第45章 梦绕情萦的“跳磴河”

拨动安民和弦

“一个难过,两个好过,多几个更好过;白天好过,晚上难过。”读者诸君能猜出这条谜语吗?

实话告诉你吧,这个叫人想入非非、极易把人的思路“引向歧途”的谜面,它的谜底其实就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跳磴河”,而创作、发明这个谜语的就是三峡移民。

所谓的“跳磴河”,是指三峡库区的河沟、溪流之中,为方便过往行人,用石头搭在流水、淤泥之中的石磴,行人踩着一个个嵌在水流之中的石磴,几乎都是小心翼翼地跳着行走,所以叫做“跳磴河”。胆小的女人由男人牵着过,儿童由大人背着过。

长江夏季涨洪水,支流、溪沟中的“跳磴河”大部分被淹,人们就从桥上通过。枯水季节,水落石现,“跳磴河”就显露了出来,充当连接两岸的通道,发挥着不是桥梁的桥梁作用。

三峡库区两岸沟壑纵横,河汊密布,溪流****人们通行的“跳磴河”比比皆是,几乎每一道溪流都有“跳磴河”,有的溪流上就有几十个“跳磴河”。因此,它已成为三峡地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三峡蓄水之后,除了淹没河滩、土地和房屋,还将淹没沿途大量的支流、溪沟。库汊水面陡然变宽,河道向上漫延,淹得最多的就是充当交通纽带的“跳磴河”,这使得过往百姓望“沟”兴叹,不得不爬坡上坎,绕道几里、几公里才能过沟、过河。

“跳磴河”到底在百姓交通中有多大作用?“库区交通”和“库周交通”到底有什么区别?让我们对一个县“解剖麻雀”。

2006年7月19日晚,我来到了忠县。因为,三峡工程二期水位的回水就回荡至忠县境内。

县移民局后扶科郭盛科长、周晓琼副科长、培训办主任祁幼林当晚向我介绍了涂井乡、黄金镇、东溪镇的移民出行受到困扰的有关情况。忠县是库区桥梁最多的一个县,据粗略统计,县城内就有白桥溪、东溪等十几座桥梁,在城里走不了多远就是一座桥。“桥是一座城,城是很多桥”,三峡成库之后,忠县成为名副其实的“桥之都”。在三峡三四期水位蓄水之前可以看到一大奇特的景观:一座新桥的下边就有一座即将淹没的旧桥。

进入7月以来,水稻正处于扬花、灌浆的时节,重庆库区却遭受了一场50年罕见的干旱,稻田干裂,庄稼枯萎,人畜饮水困难。郭盛告诉我说,7月20日,在连晴高温40度的袭扰下,县移民局接到了县政府的紧急通知:从21日开始,12个移民乡镇的人畜饮水问题由县移民局全面负责。

烈日似火,酷暑难耐,忠县地表温度超过摄氏45度。但时间不等人,我和郭盛科长、东溪镇党委书记阎宗祥等人一行,从东溪河长江入口处,顺着一条被载重车压得“糟糕透顶”的复建土公路,一颠三簸地向河沟上游吃力地行进。

东溪河河口至两河河口全长13.5公里,中间分插5条岔河,蓄水之前这条溪河上就有14个“跳磴河”,中型桥梁一座。这些旧时简易的交通设施,成为东溪河两岸百姓交往的重要枢纽。

在太阳的炙烤下,我们戴着草帽,来到东溪河上游的一座人行石桥上,这座桥叫“东风桥”,始建于1966年;除了没淹的“跳磴河”,它是两岸进出的唯一通行大道。水位蓄到148米就会全部淹没,而三期水位是156米。

淌着一脸汗的阎宗祥书记向我介绍说,东溪河两岸有9个村、77个社,住着11633人。两岸交叉通婚的有2326人,交叉亲戚4653人,到河对岸赶场的百姓就有6000多人。平时,他们靠踩着“跳磴河”行走,涨大水时,靠两岸唯一的东风桥过河。三峡二期蓄水到135米水位,14个“跳磴河”全部沉入水下,两岸百姓过河种庄稼、施肥、走亲戚、赶场交易极为困难。过河主要是用竹筏摆渡,落水事件时有发生,群众反应极为强烈,要求镇政府解决交通问题。

隔山容易隔水难,对面能说话,相逢走半天。

阎宗祥说,为解决群众过河难问题,政府每年拿出6万元租了一条船,免费接送两岸群众,以求保一方百姓的稳定和安宁。但要解决东溪河两岸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则需要在“东风桥”上方的观音岩修建一座人行天桥,在龙潭村居民点修建一个人行渡口。

三峡库区公共设施被淹之后都要复建,也就是说淹一段公路就复建一段公路,淹一座桥就建一座桥。东溪河在长江的入口处已新建了一座连接两岸的东溪大桥,如果在河沟纵深几公里、十几公里内又修一座大桥,显然是不可能的。就是在两岸最窄的地方修一座简易的公路桥,少说也得花几百、上千万元,可这一大笔钱又从何而来?

镇政府每年补贴6万多元钱租船为群众摆渡,解决群众急难问题,是一项“安民、便民”之举。据阎书记介绍,镇政府财政拮据,筹这笔钱也是“拆东墙补西墙”,但这样长期补贴下去也不是办法。东溪河两岸一万多群众“行路难”,已成为镇政府最为头疼的、无法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常言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可现实问题是,要真在东溪河上搭一座桥可不是画在图纸上那么简单,何况这里还压根儿没有图纸可画。

中午,东溪河边地表的温度已超过摄氏45度,真是“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我和阎书记、郭科长等人在骄阳炙烤下,一路查看着两岸的地形,一路商讨着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许是天气太热,也许是心中太闷,每个人脸上都显得焦灼不安。

郭盛科长是出生在东溪河畔的“土著”,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依恋之情。他记得儿时上学读书,总是踩着“跳磴河”欢愉地走向学校,也记得放了学在溪沟里搬开石块捉螃蟹、摸鱼的情景。而今作为一名县移民局的干部,却不能解决家乡父老乡亲的出行难,心中充满了难言的愧疚。

按照“三原标准”,国家该补偿的已补偿了,该复建的一座桥梁也复建好了。在库区交通全面得到改善的今天,河湾港汊为什么还不如原来的交通条件便利呢?我思索良久,终于得出一个答案:那就是三峡蓄水之后,东溪河所有的“跳磴河”消失了,如果在13.5公里的东溪沟内仍有14个“跳磴河”,平均每隔一公里就有一个“跳磴河”,两岸的老百姓出行就不会这么艰难了。

这些原始的、看上去不起眼的、无法给予补偿的“跳磴河”,祖祖辈辈可走了几百年啊。那么,在整个三峡库区纵横交错的河流、溪沟,又有多少“跳磴河”之类的简易交通线被淹掉呢?

这是一个根本无法统计出来的“神仙数据”……

郭盛告诉我,三峡蓄水之后,忠县出行难的地方并不止东溪镇一处。涂井乡的情况与东溪镇也差不了多少。20世纪“**********”时期,涂井乡修建了一座“红卫大桥”,是7个村69个合作社7531人以及石宝寨5个村附近8000多人到涂井集镇赶场、经商、购物、办事、求医的一条必经之路。

可在1992年调查淹没实物指标时,把“红卫大桥”给漏掉了。三峡二期蓄水之后,涂井乡凤山村2、3、4三个社的农民每年有30多万斤“清脆李”要卖出去,由于该地唯一出入的通道“水趟桥”被淹没,大批成熟的“清脆李”无法运出去,造成每年近20万元的损失。移民意见很大,不少群众也骂娘。因此,如果不复建一座“红卫大桥”,交通不通,群众最想不通。

“忠县还有哪些地方有因蓄水之后出行难?”我问郭盛。

“你去不去黄金镇看一下?那里也很有代表性。”郭盛说。

“什么代表性?”我一听马上来了精神。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去看了后就知道了。”

于是,我和郭盛驱车来到黄金镇。

书记、镇长向我们介绍了不少情况。在黄金镇的老场镇溪河边,我看了真是有点暗暗吃惊。整条街的基脚全泡在黄金河里,街边就是175水位线,也就是说,当三峡蓄水到175米水位,加上两米的风浪线,居民坐在家中的床上,几乎就可以把脚伸进江里洗脚。

唐志明镇长说,黄金河积雨面积很大,石柱县、梁平县的雨水都要通过黄金河流入长江,只要一涨洪水,山洪暴发,行洪能力差,满街都要进水。三峡蓄水之后,水位必然抬高,如果黄金河不能及时把洪涝排入长江中,老街肯定要被淹掉半截。

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工程师们几次到黄金镇调查之后,提出了一个在老场镇修一道堡坎的计划,把老场镇的这条老街“围护”起来,计划投资100多万元。可这点钱,我在现场上看了又看,怎么看也不够修一道堡坎。

黄金镇的老场镇逢一、四、七赶场,每逢赶场天,街上人流如注,摩肩接踵,而街道最宽处也不过五六米。镇长唐志明是镇上土生土长的人,他说这个场镇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已经是“老不堪言”。

这个旧场镇全长不过300米左右,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凸凹不平,破烂不堪,镇上居民们有的在晒柴火,有的在晾晒从黄金河里捞起来的小鱼。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大娘背着一背柴,脸上淌着汗,对我说,她一直在这个场镇上生活,现在还走着“国民党时期的路”,希望早点搬迁,住住新房子。

唐镇长说,最好的办法是把场镇搬迁到不远处的新集镇上去,但175水位线上不属于拆迁之列,苦于没搬迁经费,手长衣袖短,几百人的搬迁安置可不是一桩小事。

按理说,三峡蓄水之后淹不到这个老场镇,但在高水位时,江水却要浸泡到场镇的基脚,是修一道堡坎“围护”还是整体搬迁?县里和镇政府一直犹豫不决,难以取舍。

黄金镇周围有几座供两岸百姓交通的小桥,沿途也有不少的“跳磴河”。四期水位达到175米之后,唯一连通两岸的“卫星桥”将被淹没,这就影响黄金河两岸1个旅游点、3个水电站的职工和15000多名群众出行。因此,在2008年水淹之前,复建黄金镇的“卫星桥”和“围护”老场镇,就成了一件急迫之事。如果水淹之后在水下施工,不方便施工且不说,还会增加巨大的成本支出。

在三峡库区,只要一出现疑难问题,不少移民就会埋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工程师们,说他们“调查不仔细,规划不尽心”,到库区调查时“把水平尺拉斜了”,“不是偏心眼就是死心眼”。

其实,这是天大的误解。三峡移民工程太过于复杂,调查工作中没有一点失误、遗漏是不可能的。一方面他们受权调查处理库区极为复杂多变的淹没补偿、规划、设计等诸多事宜,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库区移民群众的实际境遇。

水利工作的艰辛,也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有库区流传的几句顺口溜为证:“有女不嫁水利郎,年年月月守空房,有朝一日回家转,抱回一堆脏衣裳。”

长江水利委员会一位监理工程师曾一肚子委屈地对我说:“这些年风里来,雨里去,挨饿挨骂,忍气吞声,只要库区有事,我们总是跑得比狗都还快啊,为移民的事、为库区的事,我们脚杆都跑断了。不少人常常是几十天、几个月都回不到一次家,照顾不到孩子,也见不到老婆,一个移民兄弟还嘲笑我们是中华鳖(憋)精队的‘鳖(憋)精队员’,你说气人不气人?”

忠县是二期水位回水的尾端,水一淹起来,以前没有想到的问题和矛盾凸现后,工程师们就及时来到忠县。

长江水利委员会在2005年10月形成的报告文本中,对忠县库区周围的交通已作了充分的调查:“全县规划复建道路总长362.12公里,桥梁34座,渡口及停靠点21处。复建投资共需7499.25万元(按1993年5月价格计算),与初步设计规划相比,增加了5288.88万元。”

从上面的文本可以看出,“初步设计规划”与现实情况有较大的差异。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工程师们不但要在库区含辛茹苦地工作,还要不断修改自己的“初步设计和规划”,这正是襟怀坦白、无私无畏的胸怀,是追求科学、实事求是的一种泰然态度。

三峡蓄水之后,恢复群众生产、生活的首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尽快恢复库区周围的交通,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在忠县以下的万州区、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等地采访,每到一地,听到的都是蓄水之后“行路难”的抱怨声,每一个县的境遇都有所不同,但也是大同小异。

云阳县高阳镇党委书记旷新明告诉我说:“尽管镇里迁走了1万多名移民,但高阳还有7000多名三峡移民,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前镇政府最为担心的就是二期水位之后,高阳坝子已全部淹没,一条大河隔断了所有的路,以前走10分钟的路,现在要渡过一条河。做什么事都要过河。移民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吃水难的矛盾已十分突出。以前移民到我的办公室反映的大多是拆迁补偿问题,现在来反映行路难的移民占了很大的比例,我常常为此彻夜难眠……”

三峡水库与其他水库明显不同,湖北丹江口、浙江千岛湖、北京密云都是湖泊型水库,而三峡水库平均宽度只有1576米,是一个典型的狭窄型水库。三峡水一涨,淹没沿岸的众多支流、河沟、小桥、石磴等百姓日常交通线,“行路难”就一下凸现出来。

在峡谷高深的库区腹地巫山县,与湖北交界处的碚石镇有一个村,三峡蓄水之后,2000多名移民就地后靠安置。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山坡上,没有路,没有水,没有电,没有广播,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没有对外交通,形成极为罕见的“七无”地带,移民的贫困的生活状态可想而知。县政府很想从扶贫的角度来解决移民的问题,但苦于手中无钱,一时难以想出彻底根治贫穷的良方。

2006年7月,在一次专门调查中,县移民局一位副局长表示,现在正考虑对这部分移民进行第二次安置,只要筹到钱,立马就启动二次搬迁,这属于扶贫性质的搬迁。他还说,移民生活不安稳,政府和移民部门也没法睡安稳觉。

长寿区城郊的农民,人均两三分地。我到长寿复查为移民调整土地的落实情况时,区移民局农安科长魏来当时就告诉我说,城郊的移民,不会种粮食,一般都是种菜为生,虽然地不多,一年种几季蔬菜下来,日子也过得不错。但是水淹之后,矛盾就出来了,人均耕地不到一分,怎么生存?更令人心焦的是,几千农村移民无土地安置,而这些移民又不愿意外迁他乡。2006年6月,库区移民外迁基本上结束了,真不知怎么办?水淹之后还会产生千百道难以迈过的沟壑,周边的交通又怎么办?

库区的交通问题要等三、四期蓄水到156米、175米之后才能一一凸现出来。巫山的一个村二期蓄水之后,移民种庄稼地、淋粪、施肥要走两三公里,最远的要走六公里远。不难想象,一个移民担着两个粪桶到几公里之外去淋庄稼,一路上会是何种心境……

三峡蓄水之后凸现出来移民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使库区不少地方感到忧心忡忡,也很快惊动了中南海。

2006年4月22日,******总理到三峡库区调查后指出,库区应办好四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库区移民行路难、饮水难的问题。

库区各级政府很快行动了起来……

2006年,重庆库区全面检查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我在上游江北区、南岸区、巴南区、合川市、江津市等地调查,发现当地移民部门最为关心的也是移民“出行难”和“饮水难”的问题,不少地方用部分后期扶持资金为移民村修水池、牵水管、修路、搭桥,这些路最长的不过一公里,最短的也就100多米,投资不大,收效很好。

涪陵区清溪镇党委书记冉启林、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崔俊杰告诉我说,镇里把解决人畜饮水作为“重点工程、民心工程”来抓,用32万元移民后扶资金从大水管上接通了5400米支水管,使几个社的移民全都喝上了自来水,实实在在为移民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大问题,没有一个移民群众不满意。

“库区交通”是什么呢?它与“库周交通”难道有什么不同吗?我在库区一路走,一路思考。

我想,“库区交通”应该是由飞机、铁路、高速路、一二级公路、连接四面八方的大桥、中桥和活跃的水上运输组成,这是库区交通的骨架和主要枢纽,它连接毗邻的省市、都市、城镇。

而“库周交通”,则是世居在库区江边的老百姓,千百年来行走得最多的等外级路、机耕道、泥泞路和盘山蜿蜒的羊肠小道。可以这样说,世居在江边的群众,他们千百年来走得最多的是小桥、铁索桥、梁板桥、石拱桥、晃荡桥、“跳磴河”……

这些看似简单、落后、原始的交通网络,却是江边百姓出行不可缺失的重要路线。库区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库周交通”?看来我们还得认真下一番工夫调查研究。

三峡蓄水之后,建设和恢复“库周交通”,解决移民群众的出行难,是最能体现“便民、利民、安民”的一项重要举措。

因为,“跳磴河”、石拱桥离库区移民群众很近、很近……

同类推荐
  • 国殇

    国殇

    本书收录有《绿叶的荣誉》、《万家忧乐》、《小巷匹夫》、《白衣上校》、《真情绝唱》等报告文学作品。
  • 霍达作品精选

    霍达作品精选

    霍达自青年时代步入文坛。迄今著有小说、报告文学、影视剧本、散文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500万字,成就卓著,蜚声海内外。《霍达作品精选》是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之一,是霍达的首部作品精选集。《霍达作品精选》是著名女作家、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者霍达的首部作品精选集。《霍达作品精选》书历史、怀家国、忆师友、写红尘,七十载人生甘苦体验,四十年创作生涯的高度浓缩。
  • 徐志摩诗歌全集

    徐志摩诗歌全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发表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诗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诗篇,合并为《醒!醒!》。诗人虽然轻轻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却会永存于读者心中。
  • 巫婆的红筷子

    巫婆的红筷子

    最具争议的作家阎连科与颇有人气的人文学者梁鸿跨越十年的文学对话。在连绵的追问与回忆之间,作家个人的历史回眸即是时代、国族的印迹,对民众命运的深入思索激发成作品的内在多层回声,一幅幅可感的画面重新回现,多少悲欢离合、穷形尽相都不脱厚实的悲悯。在激情与思想的交锋中,两代人文思想精英共同展示了当代中国文学深处的精彩波澜。
  •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柳亚子:“曼殊所有的作品是非食人间烟火人所能及。小诗凄艳绝伦,无世俗尘土气。”周作人:“他(苏曼殊)的诗文平心说来的确还写得不错,还有些真气和风致,表现出他的个人来……说曼殊是鸳鸯蝴蝶派的人,虽然稍为苛刻一点,其实倒也是真的。曼殊在这派里可以当得起大师的名号。”印顺大师:“中国有两大诗僧,前有佛印,今有曼殊。”
热门推荐
  • 落仙子

    落仙子

    世界广袤,我之渺小,如何?乘风而起,腾龙九天。一人一山,是为仙。乡下二愣子进城,不怕横,不怕愣,只怕不要命,更怕俏佳人。
  • 神灵修界

    神灵修界

    主人公昊天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比别人早些踏上修炼之路,可有一天昊天知道父亲因为与魔神大战后中了魔皇毒必须离开昊天和妻子的身边,并告诉昊天只有成为真正的强者才能将他解救······就这样一个为了救父亲的少年开始了成为强者的路!
  • 脑筋“过山车”之聪明转转转

    脑筋“过山车”之聪明转转转

    《脑筋过山车》为套书。共包括:脑筋过山车之聪明转转转,脑筋过山车之快乐大翻转等两部分。
  • 邪魅小魔女

    邪魅小魔女

    意外穿越,她成丧亲孤女,寄人篱下!可恶家中阔少,时时找她麻烦!说她小门小户寒酸女,竟也登堂入室进侯门?哼,看他前世可怜狼王一只,她不想与他一般见识!可那男人竟敢挑战她的底线?好个妖孽狼君,还不现出原形!
  • 小花仙之花仙碎片

    小花仙之花仙碎片

    在花仙国出现了花仙少女但最后为了救拉贝尔大陆最后牺牲了,但她们的碎片散落在地球,但最后雅加为了自己更强大,她的利益,让花精灵变黑暗了,还有千韩,伊瞳,淑馨,找到了这些花仙少女的碎片就能救所有人,可是雅加也为了自己能够获取最强大的魔法也要那些碎片,怎么办呢?一起来看看吧!
  • 盛世修真之科技大时代

    盛世修真之科技大时代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那一年,他已过而立。那一夜,他师父穿越而来。那一天,他站在月球背面发誓:玄天剑宗万世永昌!华厦帝国万世永昌!
  • 乱世轻狂:侏儒三小姐

    乱世轻狂:侏儒三小姐

    “若我不死,南宫家族必灭”“瑶儿,看今夜月黑风高,正是造人的好时机”
  • 异界科技之约

    异界科技之约

    魔法会长的侄子孟德尔,因为传送门事故来到了一个禁魔世界。没了魔力,魔法师便失去了最大的倚仗。一本神秘的书籍中记录了种种魔晶科技,让主人公看到了生的希望。不过改变世界的却是一把豌豆?他试着凑钱回家时,却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的地球,回家的路更加漫长。孟德尔感叹:“血樱啊,血樱!你退婚就退婚,干嘛带我到退婚现场?那穷小子连‘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样的话都喊出来了。这不是最终禁咒的咒文吗?他开启了主角光环,我怎么办?去抢戒指里的老头吗?”
  • 仙剑师

    仙剑师

    妖皇被困,却意外遁走异界。千百年迷雾重现,是不可触犯的无俦天意,还是周而复始的向壁虚造?仙剑师狄升,不断往返两界之间,协同铁匠少年,恋妖大师,亦正亦邪的妖魅与修练者,一起踏上寻妖路.....本书群号:3-4-0-5-7-2-2-4-5本群热烈欢迎仙侠迷,以及各种读书爱好者加入!
  • 科学家在异界

    科学家在异界

    随着地球科技的进步,时空领域的快速发展,地球科学家进行了第一次时间穿梭。然而第一次实体实验却并没有成功,作为第一次穿梭的实验者王斯通被意外的穿梭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并且灵魂附着到了他人身上。这个陌生的世界是一个修真文明的世界,为了能够再次回到地球,从此王斯通便开始了他的修真之路,并且渐行渐远!当王斯通能够有能力回到地球的时候,两个时空的大碰撞开始了!新书上传!求推荐!求收藏!求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