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12300000004

第4章 一场算账风波

这是地处长江中心的一个孤岛,建制是一个村,三个社,一年有三季四面环水,三峡涨水到156米之后,就形成了终年四面环水。

按长江水利委员会1992年调查的淹没实物指标计算,这个孤岛淹没各类耕地园地约2100亩,淹没房屋面积约31000平方米,240多户人家,安置移民人口为1179人。这个孤岛在三峡涨水到175米后还将剩400亩土地和20多户人家。

但问题也就来了,也就是说,这个孤岛不是全部淹没,在高处留有一个“尾巴”。按规定,水位线175米,迁移线177米以上是不补偿的。移民有意见,政府头痛。剩下没有补偿资金的20多户的人家怎么办?

江心只剩“屁股”大块地方,四周漫漫大水,而且处在主航道上。

村民就医、子女上学、买米买菜都要涉水过河,出了安全问题谁负责?

政府一咬牙,决定这个村得全部迁走,让他们自己联系到附近城集镇安置。无移民资金补偿部分,由政府勒紧裤腰带,先掏钱给村民补上。

三峡库区没涨水之前,有100多个江心孤岛,而这个江心孤岛是全库区最为富饶的一个村庄。孤岛比较富裕的成因主要有三:一是得“水”独厚的气候条件,在江风的吹拂下,庄稼一般要比当地早熟半个月,这在市场价格上有极大的优势;二是孤岛都有大批季节性河滩地可耕种,这些河滩地一般是折半计算,或者就没有计入过承包地;三是江心孤岛物产尤为丰富,盛产桂圆(龙眼)、柑橘、花生、芝麻、烟叶、草莓、榨菜等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

生活在江心孤岛的村民,其生活水准与当地农民比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上苍恩赐的风水宝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岛上还有不成文的风俗,姑娘一般找对象只在本地,把姑娘留在生活富裕的岛上,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可岛上资源有限,人口越来越多。

三峡要涨水,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江上孤岛的村民陷入巨大的震荡,平静优裕的生活一下被搅了个七零八落,人人都有一种失落感和恐慌感。

而移民补偿资金的标准对他们来说,就显得难以接受。

从2002年开始,他们多次到区、市,甚至北京上访。

他们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是土地补偿标准低;二是补偿土地面积不足;三是要求将村组副业(村办榨菜厂)按工矿企业补偿;四是龙眼树应作为特种果木予以补偿;五是要求按外迁移民对待;六是要求淹没线上的土地按《国土法》征地补偿;七是要求对移民购房、经商、入学等出台优惠政策;八是要求提前享受后期扶持;九是淹没线上房屋、学校、高压线补偿偏低;十是要求公布1992年调查实物指标的原始依据。

单从移民反映的问题来看,似乎都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这个江上孤岛的移民兄弟可能忽略了一点,就是三峡移民补偿标准对整个三峡库区是“一刀切”,是“黄鳝泥鳅扯成一样长”,是“一碗水端平”的产物,而不是针对部分“情况特殊”的社、村、乡、县。于是,书记、镇长带着工作组进驻江心孤岛,夜以继日地做移民的工作,一住就是3个月。

第四个月,工作组突然“升格”,由一区领导任组长,带着100人入驻江心孤岛,专门调了一艘轮船停泊在岛上作为工作船。

开会、谈心、做工作,干部编组、分户、落实责任;同时动员在城区机关工作的江心孤岛籍的干部、职工、教师回村做三亲六戚的政策解释工作。

由于移民反映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土地补偿标准偏低这个问题上,无论怎样思想攻心,政策解释,他们始终认为算的账不正确,不对味。于是,“撒向孤岛都是怨”,工作组挨骂,给工作组做饭的移民还差点没挨一顿好揍。

半个月过去了,移民搬迁仍然是“泥牛入海无消息”。

于是,双方进行公开算账。参加算账会的有村移民代表和村社干部12人,重庆市移民局、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审计局、区司法局、镇政府和当地新闻单位的记者等等。通过几天的公开算账,村移民代表对算账的结果和199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调查的原始资料没有提出大的异议。

当区、镇政府认为通过算账已达到“风平浪静”的目的时,谁知,一场更大的风暴来临了,移民认为算账不公平,组织几十人到北京找到了******三峡办,要求再一次公开算账。

于是,第二次算账会的阵容和规模可以说空前强大,也可能是三峡移民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高规格的算账会。

参加这次算账会的有******三峡建委办公室、长江水利委员会、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市移民局、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和镇政府等单位的负责人。移民方认为第一次参加算账的代表只有12人,太少,于是增加一倍,选出了24名代表,并“取消”了村干部作为代表的资格。

此次算账会在一家四星级酒店进行,是一次“真刀真枪”的移民补偿算账会。翻文件本本,拿规章制度,找原始依据,查实物测量……

算账结束后,村民选出来的24名代表傻眼了:其结果与第一次算账结果一样,而且比三峡库区“一刀切”的补偿标准还高出一大截,生产安置费补偿标准超出库区人均7000元的上限标准,高出部分是当地政府给这个江上孤岛的优惠政策。移民仍然不服,坚持认为只有他们自己算的账才是正确的账,区政府算的账,是一笔“糊弄人的账”。江心孤岛的“具体情况”就应该“具体对待”。

一个要“具体对待”,一个搞“一刀切”。移民大队人马与算账大队人马对峙、僵持,并擦出了一阵阵“火花”……

移民们提出来的补偿标准偏低的问题也是事实。因为《土地法》规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用土地的补偿费标准和移民安置办法,由******另行规定。”

这就是说,三峡库区土地补偿标准,是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1991年2月15日******令第74号)执行的,该《条例》第二章第五条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三至四倍;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每亩年产值的二至三倍。大型防洪、灌溉及排水工程建设征用的土地,其土地补偿标准可以低于上述土地补偿费标准。”

一句话,库区淹没土地补偿标准,就是取《土地法》颁布的下限标准。而《土地法》是把水电工程“排除在外”的。

移民大惑不解:同样是征用土地,为何标准不一样?到底是《条例》这个规章大,还是《土地法》这个法大?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对移民普遍提及的这个敏感问题,都是“缄口不言”,保持了相当程度的沉默。在库区的实际情况是:政策与政策打架,法规与法规吵嘴的事经常发生。

在城市征地拆迁中,房屋的补偿单价包括房屋的直接造价、基础设施配套和区位价值,补偿价一般略高于该房屋折旧后的市价。而移民迁建时,对淹没单位及居民只补偿房屋的直接造价,什么征地、基础设施配套、区位价值等等全是由地方政府统一规划和安排。

库区移民大规模搬迁,往往是和城市的发展结合进行的。由于主客观原因,地方政府肯定不会只建原面积的住房和原面积的商业门面,新房、新楼、新街建好之后,居民的区位商业价值必然会发生重大改变;部分居民的区位商业价值变高了,部分居民的商业口岸价值变低了,变高了的则“暗暗窃喜”,欢呼命运之神的青睐;变低了的则“怒发冲冠”,死活也不愿接受这个现实。因此,要动员全部移民搬迁,其难度可想而知。

这种事,上帝也无法“一碗水端平”。

社会要发展,人们生活需求也不断提高。三峡库区淹没的房屋中,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占大多数,砖混房屋只有三分之一。而移民的新建房屋,几乎全部是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仅用补偿的移民资金建新房子肯定不够,何况每户移民还会扩大一点住房面积呢。

当然,用有限的移民补偿资金,去构筑梦中的天堂也不现实。

按照国际惯例,对于大型工程引起的移民,本应由工程项目来负责安置。但由于三峡水电工程是世界级的超大型工程,鉴于这个工程的独有性和特殊性,国家定下调子:三峡移民是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就是国家意志。是公民,就得服从国家意志。

2006年初,我去这个孤岛时,岛上已空无一人。

闹过算账风波的移民后来全部搬迁走了,他们含着泪水,带着心灵的创痛和算账后的困惑,永远离开了这块富饶的土地。当地移民干部告诉我,岛上绝大部分移民进城当居民,打工、当保姆、卖菜、开小馆子、做小生意,重新寻找谋生技能。

我们可爱的三峡百万移民,为体现国家意志、服从国家意志,舍去小家,想着大家,为了国家,做出了难以想象的牺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峡大坝,不是用钢筋混凝土筑成,而是由百万移民一幕又一幕的悲欢离合浇铸而成。

同类推荐
  • 重返巴格达

    重返巴格达

    本书是唐师曾在海湾战争结束10年后,持私人护照自费重返制裁中的巴格达,只为追踪和记录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而长远的伤害。家庭分崩离析、生命灰飞烟灭、辐射贻害无穷……伊拉克由曾经的富裕、文明、稳定的国度转变为贫困、混乱、尊严扫地、大批失业、男盗女娼的社会。本书一以贯之唐师曾的英雄激情,他历陈战争伤害,真实记录国家的多舛遭遇与人民的悲惨命途,以警现世。本书累计销量近30万册。
  • 暮霞走笔

    暮霞走笔

    《暮霞走笔》是唱给故乡的情歌。故乡的情是人类最重要的感情之一,蕴含着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固有的传统美德。作者的故乡是一个古老、美丽又富饶的地方,沉积着厚重的人文和历史文化底蕴。留在作者脑子里最多的便是对故乡的一片深情,作者对故乡表达了浓浓的思念之情、爱恋之情,并进行全面讴歌。作者听惯了淳朴的乡音,看惯了美丽的家乡山水,他爱故乡古老之美、自然之美。
  • 挽着春风行走

    挽着春风行走

    作者为人老实,而诗歌却并不见得“老实”,试想一首以抒情为主的新诗里,无论构思、立意还是语言,倘若没有一点令人怦然心动的东西,缺乏诗意的新鲜感,有谁会乐意味同嚼蜡地读这种诗呢?“文喜看山不喜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本诗集中读者是绝不会有枯燥嚼蜡之感的,因为像“从此老屋成了患风湿病的老人”这样有趣的句子一点都不缺。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郁达夫作品集(2)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郁达夫作品集(2)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诗学第三辑

    诗学第三辑

    20世纪80年代,"归来"或"朦胧"又一次开启了中国新诗繁芜而动人的局面。但短暂的二十多年之后,激情澎湃的诗歌之音似乎早已游离人们的耳畔;那些关...
热门推荐
  • 恶魔校草的超拽校花

    恶魔校草的超拽校花

    当一个火山遇见软绵绵的帅哥,又回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御龙界

    御龙界

    让自己的兄弟骄傲,让自己的女友自豪,让自己的敌人胆寒,让自己的屈辱拜倒。有个英雄名字叫父亲,主角却阴差阳错化身为平民。金钱美女大大的有,玩转邪恶却也不忘大义。他的最大愿望就是有一天自己的英雄父亲可以竖起大拇指对他说:孩子,你的路是对的,原来你可以做得比我更好。爱情,幽默,热血……尽在《御龙界》……
  • Dead Souls

    Dead Sou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为自己的路铺砖

    为自己的路铺砖

    主要是恩雪酱的日常生活改为小说形式播出~~~
  • 校园惊魂

    校园惊魂

    去年六月我参加了高考,成绩很烂。无奈之下我报考了一所一本学校的旧校区,打算碰碰运气。没想到真被录取了!我从没想过我的人生会有什么不同,只是当我踏入大学的第一步,就注定是个错误。刚进入大学,我就遇到同学自杀。如果仅仅是一时想不开还好,但所有的怪事接踵而来:神秘的柳叶眉同学、记录大学恐怖事件的笔记本……这些怪事让我的大学生活从此惊魂不断……
  • 妃主流:王爷请赐教

    妃主流:王爷请赐教

    就那么华丽丽的穿了?没有任何防护装备的情况下就那么哐当掉在不知名的古代大街上了?引以为傲的衣着竟还引来一群顽固不化的古人指指点点,说什么——天上掉个人,衣冠还不整……啥,竟然天下还有和她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而那群衣着光鲜的女人说什么她是王妃,还用鄙视的目光秒杀她……王妃?狗屁!她就是梁月,就是爸妈的小月儿,不是什么劳什子王妃!哎哎!光天化日之下,那些群众演员竟然目无法纪地把她横架着扛到了轩王府。王妃就王妃吧,好歹比在破庙里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苦生活要好!可是,为啥她顶着王妃的光圈却还要被那群环肥燕瘦的女人欺负?拜托!好歹她梁月也是来自21世纪的高材生美少/女!敢欺负她?找死!敢给她难堪?Pia飞!到底让你们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轩王妃!——●□□——【妃主流系列】——□□●——《妃主流:王爷请赐教》http://www.*****.com/?a/205030/《妃主流:我的脱线王妃》【全本】http://www.*****.com/?a/194858/《妃主流:皇妹是个贼》【脱线姐妹篇】http://www.*****.com/?a/209139/秋儿群号:112963368,喜欢赐教的人可以加入!!一定欢迎哦~!
  • 美人慕华年

    美人慕华年

    前世她是与世无争·一心爱慕渣男,最后国破家亡的庶出公主;今生她是隐忍负重·运筹帷幄,开疆拓土的昭兴女帝。庶出又怎样?自古英雄不问出身;女人又如何?谁说女子不如男。你有美男计?我有佳人策。你有百万雄师?我有千军万马。女王,求包养。可有绝技?精通撒娇卖萌,擅长撩妹,只撩你。好,收下了。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未曾许凌云志,何苦夺第一流。繁华落尽,谁又和我共许流年?
  • 那些年留不住的青春

    那些年留不住的青春

    如果有一天,你累了想回头,我一直在你身后,只是现在我不想等了
  • 蜜宠甜妻:腹黑谌少你走开

    蜜宠甜妻:腹黑谌少你走开

    那天,初遇便遇险,他不顾自己的伤背着她直到找到同伴,“原来,他这么温柔。”心中的悸动却毫无察觉;那天,山的顶峰,他们手牵着手,他说,“我许你一个诺言,直到天荒地老。”【绝对宠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由于作者处于中考冲刺阶段兼卡文阶段,所以本文龟速更新中,欢迎入坑。连载中作品:《男神要追妻:橙子你乖点》】
  • 剑炁江湖

    剑炁江湖

    韶年时期遭受灭族之灾,从此被改名埋姓、记忆永存,成长之中身体的异常反应总有零星半点的记忆碎片冲击着脑神经,终于按捺不住。违背师命,经过各种考验重现于江湖,是整个江湖玩转了他,还是江湖被他玩转。风光一时的自以为是,注定遭受命运的打击,功力丧失的他选择了听从命运的安排,坠入到无底的深渊。他将生命坠入了无边的黑暗。最终的他是选择了听从命运的安排还是勇于和命作斗争,何去何从,对于丧失功力的他又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