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12000000053

第53章 中老年期的心理(2)

三、更年期心理保健

中年人不论男女,在更年期都有着一些共同或类似的生理反应。女人一般45~50岁停止月经,而男人则在50~60岁性荷尔蒙分泌减退,这是人生阶段中的必然过程,是生命周期中从中年向老年过渡的阶段。女性更年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最后趋向消失的时期,在此时期,卵巢逐渐萎缩,月经逐渐停止,乳房萎缩,腋毛****脱落,卵巢分泌雌二醇的量减少,黄体功能消失。通常引起三大症候:①头部、面部或胸部发红;②发红后出汗;③感到全身刺痛,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应。这些就构成了更年期心理障碍的基础。一般说来,第一次月经来潮早的人,更年期的到来较晚;而初次月经晚的人,进入更年期的年龄反会早些。生育多的人绝经比较晚,未生育过的人绝经较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质的增强,妇女绝经期出现了向后延迟的趋势。而男性更年期的发生发展比女性缓慢,且常常表现不太明显,如出现失眠、多梦、遇事缺少主张、优柔寡断、对外界事物兴趣不浓、沉闷孤僻、****低下等。

更年期的这些心理、生理变化常常容易引起夫妻之间发生矛盾,以致家庭失和。其实,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认识,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完全可以不治自愈。

1.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要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评价,对于战胜更年期的烦恼心理上要有所准备对更年期各种症状能泰然处之,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疑虑,从而避免心理上的不平衡。即使出现更年期综合征,也不必过虑,这不是大病,更不是灾难临头,仅是一种自然反应,经过半年至两年左右的时间,机体会建立起新的平衡,而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

2.全力纠正自身的一些不健康行为

如吸烟酗酒,生活无规律等,以免影响身体健康状况,加重各种不适反应。

3.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

尽量避免和减少不良刺激,排除紧张、焦虑、消极和恐惧心理;合理安排生活劳逸,根据个人的体力和脑力去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友谊和交往,勿使自己孤独;坚持体育锻炼,可减少衰老降临的恐慌;正确地面对过去,乐观地看待未来,把生活环境中的危机感降到最低程度。正确认识各种疾病和功能性不适的感觉,为了弄清机体功能失调的原因,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防止器质性疾病的误诊,家中亲人也应多加关怀、谅解和照顾,让更年期的中年人安然度过这个“多事之秋”。

四、中年人的卫生保健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中年人的身体由发展的顶峰开始逐渐衰退,所以卫生保健意义重大。首先,要加强身体锻炼,多参加体育活动,这样可以调节工作、生活的节奏,帮助驱除不良情绪。其次,在饮食上,注意补充足够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铁、钙等)的摄入,低钠,忌高脂食品,多食牛奶、新鲜蔬菜,防止肥胖等等。第三,要坚决戒烟,少饮酒。如果做到以上几点,你将轻松、愉悦地度过中年期。

第四节 老年期的一般特征

一、生理特征

西方国家一般以65岁以上为老年期,1964年我国第一届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议明确规定,男女都以60岁以上为老年期。1980年亚太地区第一届老年学学术会议也规定,60岁以上为老年人,“年过花甲”即称为老年人。老年期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阶段划分。《周礼?曲礼》上曾将老年期分为5个阶段,“五十曰艾,六十曰耋,七十曰耆,八十、九十曰耄,百岁曰期颐。”《说文》上则从70岁算起,将老年期分为四个阶段:“七十曰老”、“八十曰耋”、“九十曰鲐背”,“百年曰期颐”。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已成为人类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已从青铜器时代的18岁,一跃为72.5岁(1973年);从1900年人类平均寿命47岁至1974年已增高到男人平均68.2岁、女人平均75.9岁,短短74年,增加了27岁之多,这是人类历史的奇迹;进入20世纪90年代,某些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已接近80岁。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正以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最快的速度向老年型社会迈进。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总人口的11%。老龄问题将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的主要问题,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问题又是核心。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不仅没有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具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只有在心理健康前提下的生理健康才是高水平的健康。讲究老年人的心理保健,是为了谋求老年人的高水平的、全面的健康,使老年人在辛劳一辈子后能愉悦舒畅、安享晚年。

二、心理特征

1.生理机能衰退、疾病增加,致使心理功能老化

人到老年,生理机能急剧衰退。进入老年后,首先是体态和外型的变化:皱纹满面,头发、胡须变白,落发加剧,牙齿亦渐脱落。其次,内脏器官细胞数量的减少和脏器的萎缩等,会出现脑、运动、消化、内分泌功能等方面的生理机能老化,出现脑血管病症、骨质疏脆易折、慢性胃炎、肝病等。此外,还有全身各种细胞的不断损失与功能减退,贮备能力降低和适应能力减弱。这些生理变化,使得感官衰退,智力以不同速度下降,思维迟缓,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减退,记忆障碍(对近事的记忆尤甚),言语准确性低,心理平衡能力减弱,情绪不稳,易伤感易激怒,忧郁悲观,感叹自己在多方面力不从心等,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离岗后社会职能和生活环境的转变使老年人的心境面临着新的适应老年人离开数十年辛勤劳动的环境,往往产生诸多感慨,“退休综合征”表现突出。常因工作解除、生活清闲而感到空虚,因余力无处发挥而感惆怅,因离开了工作集体,而形成一种疏远感。家庭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或子女的独立门户,或丧偶而成鳏夫寡妇,或老年丧子等产生的孤独感;老年人还因生活能力下降、社交圈缩小、失去同伴而产生沮丧感。新的生活,新的适应就摆在了老年人面前。

3.长年积累使老年人的习惯心理、个性独具特点

由于长年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使老年人的习惯心理十分巩固,几十年的社会实践,也使个性心理特征更加明显。他们的兴趣、爱好、脾气、性格具有突出的个性化,比中年人更具特点,更加定型。他们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习惯和爱好,不赞成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更无法轻易改变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由于习惯心理、定型个性而对一切变化和新事物总是惴惴不安、极力反对,哪怕别人是一分好意也决不领情,盲加排斥。由于不自觉地坚持自我中心、自我防卫态度,所以对什么都感到怀疑,固执地想保护自己而采取利己的态度和方法,办什么事都优先考虑自己。

第五节 老年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适

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避免。但当个体真到了老年时期,却不容易客观、公正地接受自我衰老的现象,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下列一些心理问题。

一、衰老感

衰老感是个体意识到自己已经老去的一种主观体验。首先老年人感觉到身心状态的变化,各方面能力的降低。如气力衰弱、步履艰难、头发花白、牙齿脱落、易疲劳而恢复缓慢、****减退、食量减少、工作效率低等。其次感觉到社会环境的改变。如退休、子女分居、老朋友或亲人死亡等。再者是别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在生活上处处当老人对待,口口声声“老人家”、“老前辈”,极易产生迟暮之感。衰老感一旦产生,就意味着这个人的精神已经老化,失去了生活的意愿和积极性。由此可导致意志衰退,情绪消沉,进而加速生理上的衰老和心理功能的降低,导致旧病经久不愈,或是诱出新的疾病。

[病案]

李某,女,62岁,设计工作者,一生勤谨,多次获奖,受到领导器重和同事尊敬。两年前退休后,李某从操劳中得到缓歇,先是舒适自如,但不久便觉得无所适从了,顿感到空虚。不再有没完没了的设计项目,不再需要一年四季奔波于各地,宾客盈门的繁杂已渐渐逝去,电话铃声也安静了下来。她不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渐渐觉得自己已是一块朽木,老了,甚至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经分析,心理医生确定,李某的这些心理特征是衰老的感觉。她觉得以前的繁忙现在没有了,生活很无趣,没有意义,都是因为自己老了没用了,这是一种典型的衰老感觉。

心理医生对李某采取了3项治疗,包括家庭治疗,扩大人际交往圈子,增加业余活动。

1.家庭治疗

将李某现在的情况告知与其同住的儿子及儿媳、孙儿,希望他们密切配合治疗。要求她儿子买一些老年人心理保健的书籍,自己看后,再与李某讨论。让她的儿媳不再包揽一切家务活动,可以让李某参与买菜做饭等事,使她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她的孙儿每天要奶奶给他讲一个故事,使她在讲述中觉得繁忙,并获得快乐。

2.告诉她儿子及儿媳,不定期地请一些李某工作时的老朋友来家里走动李某可以在聚会中感到无穷的快乐,仿佛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仿佛又看到了自己曾经创造的辉煌,以获得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3.劝说李某积极参加老年活动

如进老年大学,参加老年协会,时常和老年朋友一起跳舞、下棋、出游等,使李某的退休生活充实起来,开始习惯新的生活方式。

这3种方案同时进行,3个月后,李某的儿子反映她现在生活得很愉快,心境极佳,已经不再有烦躁、衰老的感觉和情绪了。

二、离退休综合征

当老年人到了适当年龄,就要离开工作多年的职业岗位,卸下整日繁忙的生活工作,开始清净地安享晚年。但有的离退休老同志却由于适应不了所处环境和生活习性的突然改变,往往会出现情绪消沉和偏离常态的行为,甚至还由此而引发其他疾病,严重影响了健康。退休后抑郁伤感是导致这种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包括有:

(一)一般心理反应

1.失落感

离开了工作岗位,老年人的生活圈一下缩小,朋友也减少,生活一下变得清闲,无所事事,感觉比较空虚,这些都会干扰情绪、影响心理平衡,从而产生老年人的失落感。

2.空虚、寂寞感

退休后的生活使他们从劳动和创造财富的火热的生活变为平淡的退休生活,往往使人感到不习惯。甚至会感到生活似乎变得无聊,没有意义了,容易产生孤单、空虚、寂寞的感觉。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心态,转移注意,寻找到合适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来充实自己,就更会感到难以适应现时巨大的工作和生活上的转变,从此精神上产生烦闷、空虚、无所适从和情绪压抑。而且退休以后,部分老人跟随子女来到另外陌生的地方,其社会交往的空间更是缩小,没有熟悉的老朋友,没有熟悉的环境,因此他们更会感到寂寞,感到闭塞和生活空虚。

3.怀旧

退休后的空闲和失落,易使老年人沉湎于对往事的回忆,追忆过去美好时光,但反而易产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遗憾。久而久之,则心情抑郁,性格孤僻。

4.自我防护,希望进一步得到周围人的关心

退休就意味着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意味着职权的丧失。而且,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离退休既失去工作,也意味着经济收入的下降,从而可能影响在家庭中地位的变化。这样退休者自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心理。比如希望单位能够一如既往地重视自己,喜欢别人用原职务来继续称呼自己,需要得到周围朋友、亲人的继续关注和关心。

5.希望获得尊重

一旦退休,意味着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发生变化。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也由“举足轻重”变为“无足轻重”,“人一走,茶就凉”的感觉也就容易产生。因此,有些退休同志经常主动向单位领导提各种工作建议,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引起领导重视。

6.恋友

退休后远离同事、朋友,子女不在身边的漠然,老朋友相继离世,配偶死亡等等,都会使老年人感到凄凉悲切,忧郁孤独。

离退休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坐卧不宁、行为重复、犹豫不决,不知干什么好;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经常出错;性情变化明显,易急躁和发脾气,对任何事情都不满意,总是怀旧;易猜疑和产生偏见;情绪忧郁,失眠、多梦、心悸、阵发性全身燥热等。一般而言,事业心强、好胜而善争辩、严谨而偏激、固执的人发病率较高;无心理准备而突然退下来的人发病率高且症状偏重;平时活动范围大而爱好广泛的人很少患病。女性较男性适应快,较少出现离退休综合征。

[病案]

一位老干部,担任行政领导多年。工作上勤勤恳恳,具有极好的口碑。虽然劳累点,但精神饱满,吃得香、睡得好。63岁那年,他离职休养了。办完手续,心里想,这下该好好休息休息了。前两个月还好,感到心身轻松,如释重负,好像骤然离开喧嚣的城市到了一个清静的乡村别墅一样。从来不管家务的他,这时也帮助老伴买菜做事,日子过得挺好。两个月过去了,他渐渐地感到每天日子过得很慢,早上起床后没有大事可干,十分无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常呆坐在那里叹气。虽然用不着起早贪黑地去上班了,但却觉得比上班时还累。老伴发现他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问他有什么烦心的事,他也说不出,劝他到公园走走,他也不感兴趣。饭量也小了,连他自己都怀疑哪方面出了毛病。

由于社会交往的空间相对缩小,各种信息来源渠道的减少,才使他产生了寂寞和空虚心理。退休后,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破,使得他身心方面不适,感到无聊、焦灼、坐立不安。

这都是因退休以后,未能找到合适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来充实自己。同时,事实上,老人们应该懂得,社会责任应由一代一代年轻人担当,只有顺应社会的需要,离退休前做好心理准备,才能顺利度过退休初期的这段情感生活。一些研究也表明,离退休前曾做过妥善计划的老年人,离退休之后的生活适应较好。离退休计划一般包括经济上的收支、生活上的安排和对保健方面的预先策划,以及对老年配偶的生活照顾等。一般的老年人,在退休后6个月内即能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但仍有部分老人在离退休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仍不能适应,离退休综合征表现明显。这种情形常发生在突然失去工作及社会职业的老人中,尤其是离退休后无伴侣的老人,更难适应离退休后的生活。

对这位老干部进行心理护理与保健。首先使他认识到退休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生活现象,以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其次,让他尽快找到退休生活后的定位,及时调整情绪。另外,还要求他保持乐观、豁达的情绪和多做有规律的活动。

一是要使这位老干部对退休这一现实树立正确认识。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他懂得了退休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生活阶段,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现象;只有老同志退下来后,青年人才上得快,社会才会有发展;社会生活中的这种新陈代谢,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一种反映。数次交谈后,他提高了心理承受力,从而减轻了因退休而产生的挫折感。

二是心理医生要求他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学会适应现在的环境。为克服这些现象,尽快找到自身的社会定位,他进入了老年大学,并不时参与一些社会工作,还定期到老年活动中心锻炼和开始撰写回忆录。由于工作有了目标,精神有了寄托,以往那种无所适从的心理逐渐平衡了下来。半年之后,他养成了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除每日晨起参加锻炼外,上午学习,下午还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活动。如今他已像退休前一样乐观、豁达,生活也感到充实了。

[病案]

陈某,男,63岁,曾任地委书记。退休后,天天迎朝阳出去,直到夕阳下山才回归。一天其家人跟踪他,见他手持一长竿去城郊一河中钓鱼,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也未见他钓起过什么鱼。他们问他:“你难道是在学姜太公,直钩而钓,想钓周文王这类大鱼?”他呆呆地说:“钓惯了鱼,现在没有鱼钓了,闲不住。但我喜欢钓鱼时的收获感。”其家人来诊所告诉了心理医生陈某的一切,他们觉得他在退休后也想钓生活中的大鱼,即权或利,但他没有钓住,原因是没有鱼儿上钩,于是他整日闷闷不乐,一言不发。他们害怕他出事,请心理医生为他出出主意。

心理医生分析:陈某卸任前是高级干部,权势较大,必然有不少人托他办事,在任时的那种工作和生活,使他虚荣心和权威感得到极大满足。但退休后,他对自己的社会职能和角色的改变心理准备不足,不能正确对待,造成心理失衡。同时,他离开了工作几十年的岗位和整天接触的同志,又会感到寂寞。两种感觉加在一起,便造成了他的离退休综合征。

对陈某的离退休综合征,心理医生的治疗方案如下:

1.转移遗忘法

对于那些确实可气、可恼、可怒、可忧的事,要尽快转移注意力或遗忘。其办法是:把不良情绪适当释放后,去找一件自己很投入的事情干,全身心投入进去,以转移自己注意力,让不良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慢慢遗忘。

2.笑疗

据专家介绍,笑不仅能治病,还能使大脑皮层形成一个特殊的兴奋灶,使其他区域被抑制,从而使大脑得到休息,有助于消除疲劳,驱散愁闷,消除紧张情绪。所以,建议陈某在不高兴时,放声大笑或者找一些笑话来读,找一些漫画来看,再看一下电视节目,特别是小品、相声等节目。

3.投入老年活动

心理医生首先建议陈某不要去钓鱼了,当产生失落感的时候,去找一下当年的同事或邻居下一盘棋,吹一下牛,调节一下心境。同时,鼓励和支持他参加老年大学,参加社区活动,并在其中当一个无关紧要的“领导职务”,让他感到自己的“力量”犹存。再者,心理医生也要求陈某的家属创设一个愉快的氛围,让陈某觉得家庭的温馨。

两个月后,陈某家属反映,他现在已经和很多老年人一样,开始并习惯了丰富的退休生活,并且精神状态和心情都很好,已完全摆脱了离退休综合征的困扰。

(二)心理护理与保健

1.正视退休这种社会生活现象,提高心理承受力

退休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生活现象。它是社会生活中自然的新陈代谢,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一种反映。只有不断地进行新老的更替,社会才会发展。因此,老年人应当正视这种现象的存在,要在离退休前做好心理准备,思考离退休生活应怎样度过,并开始做好相应的准备;逐步做好“角色”转换的准备工作,少考虑些职业活动,多考虑些离退休后的生活,才能提高心理的承受力,减轻因退休而产生的挫折感。

2.尽快找到退休生活的定位,及时调整情绪

退休后,由于原有生活规律被打破,许多退休者会因此带来身心方面的不适,因此,要安排好离退休后的生活,尽快给自己重新定位。比如,进老年大学深造、定期到老年活动中心锻炼等。或者为家庭或子女发挥余热,帮助做些家务,减轻子女负担,同享天伦之乐等等。这样工作上有了目标,精神上就会有所寄托,才能实现心理平衡。

3.要重视退休人员的作用,为他们创造条件,以发挥余热

退休人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只要身体能行,可以让他们继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果个人及单位许可,返聘回原单位或其他单位,从事一定的力所能及的工作,继续为集体、为国家发挥余热。或者可以从事一些公益活动,如组织社会力量办学、办企业和其他一些公益活动等。事实证明,老年人离退休后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完全可以在新的天地里大有作为。

4.乐观、豁达、自尊自重,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和运动

退休后的急剧变化,使得有些人难以适应而诱发疾病或加快衰老。因此,老年人退休后应多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或社会活动,使精神生活充实。而且退休之后,没有了工作压力,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投入业余爱好中,如养鱼、种花等可使精神有所寄托,忘记忧愁与烦恼。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老年团体活动,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将有利于余生的健康、幸福。还有对书法、音乐、绘画等艺术的爱好,能够陶冶情操,使情绪平静,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空巢”孤独感

人类是群居的动物,害怕孤独。尤其是老年人,对于孤独可能达到恐惧或害怕的程度。有专家曾对13963名城市老人调查,发现40%的老人有孤独、压抑、有事无人诉说之感。1993年上海曾对1446位老人进行调查,发现42.2%的老人平时仅在家门口活动,66.7%的老人则全年足不出户。子女远走高飞,年轻人离开家庭踏上社会,老年人告别社会重返家庭后,尤显得“孤苦伶仃”。他们一旦感受到“空巢”的孤独,心理或情感的支持系统往往趋于脆弱。若自身又疾病缠身,更易对自身的价值表示怀疑、消极悲观,甚至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重者还快速加入了老年性痴呆的行列。老年人只要心智尚在,是可战胜“空巢”孤独感的。首先,应看到社会的进步,新时代重任由一代一代年轻人去担当,“尊老爱幼”改为“尊幼爱老”也无妨;其次,探寻家门内外各种消闲自娱之道,养花逗鸟、走亲访友等,优哉游哉、身心怡然。此外还可寻觅爱侣,共度余生。

[病案]

宋某,男,62岁,最近陷入了很深的孤独中。

自述:一生种田,生活比较清苦,唯一的爱好就是听评书。家务一直是老伴负责,自己一点也不会。有两子,老大在北京当经理,老二在城里开饭店。老二为了让老人晚年生活得幸福,把二老接到了身边,生活很好,也很开心。但是两年前,宋某六十大寿后,两个儿子为了都尽赡养之责,也为自家的孩子有老人照管,就决定让母亲去北京,跟老大一块生活,父亲则留在城里由老二负责。老伴走后,宋某一直觉得很不习惯,他有慢性支气管炎,平时容易伤风感冒,每至冬、春就经常咳喘。儿子店里生意忙,没空来陪,他看个病,也得自己硬撑着去医院。其结果,就使他相信ENT检查的结果是真的,觉得自己鼻子长期的不舒服是由于患了鼻咽癌。

宋某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有着“空巢”孤独感的老人,大儿子离家,二儿子又不在身边天天陪着,关键的是最心爱的老伴也去了遥远的北京。他整天没有机会说什么话,连最爱听的评书也不听了。本来希望看一下孙子活蹦乱跳的样子,但时间太短。为此,宋某便感到孤独。针对宋某这种特殊情况,心理医生拟采取以下方法:

1.发泄疗法

当宋某感到无人说话时,心理医生建议他听听评书节目,精彩的地方完全可以拍腿大叫。

2.家庭支持

心理医生让宋某向大儿子明确表示他需要老伴在身边,也好有个交谈的对象。大儿子知道老父的意思后,马上就把妈妈送了回来,他说他一直不知道父亲是这样的意思,还很愧疚。后来,宋某说老伴回到身边,他整个人都鲜活起来了。

四、恐病症

随着机体功能的减退,60岁以上的老人躯体疾病发生率可达60%以上,但是确有一部分老年人本来身体很健康,可一看到同龄好友生病或病逝后,也觉得自己身上这痛那痛,顽固地认为自己也患了某种疾病。虽经检查未发现异常,自己仍不能消除疑虑,由此产生恐惧、悲哀等消极情绪,给工作及家庭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影响,这就是恐病症。老年人的恐病症产生有以下原因:

1.认识能力下降

面对身体素质的每况愈下,有些老年人总要求自己的身体状况像年轻时一样旺盛和强壮,对那些生物性衰老、健康状况的“自然滑坡”认识不够,而对一些慢性病未引起足够重视,病情明显了才意识到,并由此产生恐病心理。

2.敏感多疑

老年人比较空闲,时间多,往往多思善虑,经常把自己身上的不适与医学科普文章上的种种疾病“对号入座”,并自以为是,而表现出高度的敏感、关切、紧张和恐惧。

3.环境的刺激

老年人经常去医院探望病人或参加追悼会,看到别人的疾患与去世,总觉得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常怀疑自己患病,惶惶不可终日。此外,老年人患慢性病者较多,家庭中的环境、气氛不和谐、负性刺激,及周围人群对自己病情的反应,哪怕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引起病人惶惶不安而产生恐病情绪。据研究,老年妇女的疑病观念显著多于老年男性。

消除恐病症,要注意几点:

(1)中老年人应定期作体格检查。身体感觉不适,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不要胡思乱想,自作主张、随便服药;即使有了病,也要正确对待,对疾病采取“既来之,则安之”的正确态度,积极治疗,积极生活。

(2)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多方面爱好,提高生存能力。

(3)创造一个欢乐、开阔的环境,学会宣泄恐病情绪。

[病案]

雷某,男,60岁,作家。他对心理医生说:一位老朋友的一篇散文,曾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记得他说起每回出席追悼会,所注意的是墙上那颗挂遗像的钉子。他发觉,钉子依旧,而遗像常换。他由此想及,到他去世时,挂他遗像的,大约还是这颗钉子。

我也多次参加过追悼会,可是我从未注意那颗挂遗像的钉子,更没有想到何时会轮到挂我的遗像之类问题。我曾感叹,只有垂暮之人,才会有那样特殊的视角和特殊的思绪。因为像我这样年纪的人,每天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生命的列车正在呼啸前进,离人生的终点还远着呢!

正因为这位老朋友生命旅途的‘急刹车’,才使我突然也有了生命易逝、健康难保的忧虑……

“今年作家协会安排我们做一次例行的身体检查,医院的沈大夫头戴反光镜,要我不断张开嘴巴,很仔细地查看我的咽部。查毕,写了张化验单,要我去抽血。不查血还无所谓,查的结果是:ENT化验呈阳性,一般患了鼻咽癌才会是阳性。虽然医生叫我别担心,说还可再检查一次,有可能查错了呢。我可不信,科学还会有错吗?我似乎感到以前鼻子老是有些不舒服就是鼻咽癌的征兆。我要求医生给我做‘活检’,‘活检’结果是阴性,与ENT恰恰相反,说明我不是鼻咽癌。但我不相信这种结果,我问自己:ENT怎么会查出是阳性呢?我相信我真的患了鼻咽癌。你们说,我该怎么办?”

经分析,雷某患的是恐病症。他是位作家,善于想象,感情丰富、敏感。老友的去世使他对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恰巧体检又有阳性的结果,就使他相信ENT检查的结果是真的,觉得自己鼻子长期的不舒服是由于患了鼻咽癌。

对恐病症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践证明法,让科学来说服他。所以对雷某的病,让他去做一次比CT检查还精确的MRI(磁共振成像术)检查,并再做一次活检。MRI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对患者的鼻咽部一共拍摄了57幅图像,活检结果仍为阴性。大夫依据MRI图片和活检结果排除了鼻咽癌的可能性。在事实面前,雷某放心了。

五、人老话多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人上了一定年纪,说话往往重复唆,喜好忆旧,固执己见。老年人的语言障碍表现有失语、错语等不同形式,这多由神经系统其他疾病造成。心理学家认为,人老话多这一现象与心理和生理有密切关系。一方面,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对很多事情记不住,甚至记不住自己说过的话,所以就反反复复唠叨;另一方面,老年人由于精力不足,许多事情不能直接参与,同时在人际关系上的退缩,增加了对自己的注意,关注于自我世界,他们更多地借助话语来表白自己,维护自身尊严,自我防卫;老年人津津乐道陈年旧事,炫耀以往的功绩,都是为了寻得一种心理上的慰藉,以摆脱现实的空寂。所以老年人总显得那么唆唆,无休无止。

[病案]

任某,女,63岁,退休干部。她在丈夫陪伴下来心理咨询门诊。任某一开始就向心理医生滔滔不绝地讲了20多分钟,大致是说,她心灵手巧,外貌也好,对人热诚,对工作认真,而且为人正直,爱打抱不平等等。曾经,一位男领导生活作风不严肃,她提了意见,得罪了他,从此该领导处处给她“穿小鞋”;还曾有不少同事专会拍领导的“马屁”,总是说她不好,因而使她非常气愤。后来,这位领导因男女关系问题犯了错误,被降了级,证明她提的意见是对的,心中稍微平静一些。但周围的同事仍不说她的好话,实在使她烦恼,感到无处发泄。

退休后,她经常在丈夫面前说这论那,说她是正确的呀,为什么那么多人不相信她呢?她实在是不理解,也不服气,她是正确的,不应该受到同事们的冷眼。现在她的解释的表现变成整天嘀嘀咕咕、无话不说。为此,她丈夫不理解她,说她怎么“话这么多”,她的儿女也不支持她,说她“人老话多”,她不服。

心理医生与其丈夫进行了单独交谈。她丈夫说,她单位的领导人虽然有缺点,但不像她讲得那么严重。她在工作上还过得去,但是“心眼儿小”,和谁都相处不好。为此,领导找她交换意见,也和她丈夫谈过。而她本人很骄傲,自以为是,心胸狭窄,多疑,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毛病”。现在上了年纪,话越来越多,更加变本加厉,很多事情已经被她改头换面,完全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还觉得周围的人不理解她。据分析,任某的情况主要是“人老话多”。

心理医生拟对任某采取工娱疗法和支持疗法。心理医生要求任某每天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例如,辅导孙儿做作业,给阳台上的花浇水,出去采购小菜,帮着儿女做做饭等等。让她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不再像以前那样整日闲着无事,老是回忆从前,而话语特多。同时,家人带她出去散心,要她在外面世界放松心情,儿女也积极鼓励和支持她参加老年活动,比如去老年协会、老年大学,和社区的老人多接触等,让她重新结识到一批新朋友,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也就不会那么纠缠于往事。

两个多月后,任某再来诊所,满面春风,说她现在的生活很有意思,让她觉得很充实也很快乐,不再那么在意以前的事情了。而且现在和一些以前的同事相处,发现大家并不是那么不接受她,相处起来也越来越融洽。其家人也反映她现在的精神面貌很好,也不那么纠缠于往事多言多语了。

六、记忆障碍

记忆是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多数老年人感到最苦恼的是记忆力衰退。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老人说:“我的记忆真差,东西放到哪里一转眼就忘了。”老年记忆障碍通常是自然衰老的现象。老人对陈年往事能记忆犹新,而对新近接触的事物或学习的知识却忘得快,尤其人名、地名、数字等没有特殊含义或难以引起联想的东西忘得更快。生活中,老年人记忆障碍往往带来诸多不便,如烧开水后忘了关火;刚介绍过的客人的名字转眼就叫不出;把门关上才想起没带钥匙;老花镜架在额头上还到处找等等。这些总令老人感到苦恼不安。据统计,70岁健康老人的脑细胞数量要比20岁健康年轻人减少15%,脑的重量也减轻8%~9%,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0%。视力下降,视力超过0.6的只有51.4%。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记忆力,往往是随记随忘,有时话到嘴边忘了词,这时就觉得自己记忆不好。这些自然衰退,使老年人一方面要为回忆某人、某事、某日期,比过去耗费更多的注意力和时间,另一方面使他们记住重要事情的能力大大下降,所以老年人总是表现得那么“健忘”。

那么,如何认识和预防老年人的记忆障碍呢?

首先,要认识老年人的记忆变化特点。老年人瞬时记忆和年轻人相差不大,短时记忆明显比年轻人差,那种放下东西就忘的现象,往往出现在老年人的身上。至于长时记忆,老年人在记忆未衰退前接触过的事物,长时记忆保持完好,而对衰退后接触过的事物,长时记忆明显下降。老年人的意义识记好,机械记忆不如以前。意义识记是依靠理解的一种识记,也就是通过领会精神、融会贯通其内在联系来实现的识记,老年人的这种能力不比年轻人差,而靠机械重复的死记硬背,老年人明显地不如年轻人。另外,老年人的再认保持完好。对遗忘也要具体分析,要求老年人不要别人经常提醒,能记住一些重要的事情,但不能要求老年人什么都记住。

老年人的记忆总的趋势是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下降的速度并不大,不像有的人想象的那么可怕。有的心理学家经过调查,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假如18~35岁的人记忆能力是100%的话,那么35~50岁的人为90%,60~80岁为85%,所以即使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记忆力,也足以应付他日常生活和从事事业的需要。当然,各人的记忆衰退程度和速度并不相同,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如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年老时还可背诵14万多字的《十三经》,而有的人刚刚年过花甲,便丢三落四,健忘得惊人。

其次,要掌握记忆保健的方法。一方面要多用脑、勤用脑,使大脑处于一种积极功能状态。①有明确的识记目标,重要的事情,要决心强迫自己的大脑长期记住它;②调动各种感官一起来记,即用耳听、眼看、口读、手写,几种感官同时并用,以加强记忆;③把需要识记的材料理解后进行分类,编码记忆贮存,以便于检索、提取,有的还可以编成顺口溜以帮助记忆。④讲究记忆卫生,如保持愉快的情绪,加强营养,保持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等。

另一方面,注意膳食平衡,补充促进记忆的食物。经过不少科学家大量研究证明,食物疗法可增强记忆:①补充卵磷脂。卵磷脂是大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智慧之花”。吸收后可释放胆碱,胆碱在血液中转换成****胆碱――一种神经递质,能增强人的感觉和记忆功能;它还能控制脑细胞死亡及降低血脂。卵磷脂多含在蛋黄、豆制品、动物肝脏中,但由于其胆固醇含量也多,故不宜进食过多。②补肾健脑。可选用人参粥、胡桃粥。③供给碱性食物。豆腐等豆类食品及芹菜、莲藕、茄子、黄瓜、牛奶等能使血液呈弱碱性;菠菜、白菜、卷心菜、萝卜类、香蕉、葡萄、苹果等也能使血液呈碱性。多吃这些食品,使身体经常自律地调节成弱碱性,对保护大脑的神经细胞是有益的。④供给含镁的食品。核糖核酸是维护大脑记忆的重要角色,而镁这种微量元素是核糖核酸的重要成分。含镁丰富的食物有麦芽、全麦制品、荞麦、豆类及坚果等。

[病案]

秋子,女,日本人,在中国定居。她的丈夫告诉心理医生,在她70岁的生日宴会上,她对众人说:“今天我举行歌唱50周年纪念独唱会,年轻时我一直想大干一番,只是由于那场可恶而可怕的战争耽误了我的才华和青春。我现在仍不服老,仍然不是安分的人,体内的燃料过剩,很想随心所欲地举办音乐会。80岁之前我要到巴黎去一趟,站在我最喜欢的米拉波桥上,仰望巴黎的天空,吸一吸那异国的空气,哼唱法国民歌,谈谈恋爱,够刺激吧!我现在好像一朵鲜花正在盛开,热情洋溢。今天我是吹牛呀。哈哈哈!”

可是,现在她却记不起来自己每天该去干什么了。“是去巴黎吗?不是。是再去唱歌吗?不是。总之,我脑子里一片混乱。”她在面对心理医生时说道。

心理医生询问她的生活经历。原来少女时期的秋子梦想将来当名音乐教师,后来果真如愿,从东京音乐学校(今改为东京艺术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广岛,在第三高等女子学校任音乐教员。后来登台演出,当了歌手。

在二次大战结束那年,她在广岛有过难忘的体验。8月6日,她到部队进行慰问演出时,广岛落下了原子弹,幸亏秋子所在的地点离爆炸中心较远,才幸免于难。

后来,她来中国演唱,认识了一位中国钢琴手,两人相爱并结婚了。他们婚后的生活过得很愉快,但最近,秋子却涂了口红还问丈夫她的口红在哪儿,她要涂一下。她丈夫还发现她拿着香皂说:“快去给我拿香皂,我要去洗澡。”

秋子曾经历过二战那场可怕的战争,有着特殊的生活经历,生活的磨难、大脑的衰老共同造成了她的记忆障碍。

对秋子,心理医生提供了两个治疗方案,一是注意营养和睡眠,充分保护脑力,一是仍需要勤用脑。

秋子在以后的饮食中添加了一些鱼类、瘦肉、豆制品等蛋白质食物,还经常吃一些水果和蔬菜,每天一个蛋黄,稍稍吃点甜食。以前她的吸烟习惯也改掉了。最近她体态丰满,迈步稳重,记忆力有明显好转。

以前,秋子由于唱歌,经常夜不归寝,睡眠不足,现在,她每天保证了八个小时的睡眠,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她不再觉得疲惫了。因为秋子毕生的爱好是唱歌,心理医生因而建议她丈夫专门为她在家里录制家庭音乐带,并监督她,假如唱错了,马上纠正。同时,她丈夫还让她增加一些用脑的机会,如选择时装,指导业余歌手唱歌。这样,秋子的精神状态逐步好了起来,记忆力也得到增强。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挖坑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挖坑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挖坑心理学:人人都会遇到的心理陷阱》内容简介:我们都不希望被别人左右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却又强烈地想和生活,却又强烈地想左右他人。但事实上,我们常常不知不觉地滑入对方精心没置的心理陷阱。当我们和大部分人交往愉快的同时,有时候也感觉和某些人交往很不舒服,甚至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似乎掉进了对方设置的陷阱之中。这样的人际交往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游戏”,即一系列的互补、隐藏式的沟通,会发展至一个明确的、可预见的结果。
  • 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

    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

    本书对森田疗法及其发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运用森田疗法探讨了诸多当代人所关注的人生困惑,并提出了运用心理调节战胜自己的方法。
  • 暗示

    暗示

    《暗示》内容简介:打开生活,一把钥匙就够了;征服命运,拥有一件武器就够了——暗示的力量。石赟编著的《暗示》将告诉读者:最强的力量在内心,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教育者就是你!而这种力量是每个人都可掌握的,人人都可获得幸福,成功离你只有1步!人人都可延长寿命,疾病其实离你很远!每个父母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孩子,这是教育的全部精髓!
  • 三天读懂管理学

    三天读懂管理学

    管理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其核心是人。任何企业的经营运作都离不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 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

    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

    《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内容简介:作为女人,懂得一点心理操纵之术,不仅可以让自己拥有良好的心态,从容地面对一切,更可以驾驭人心,让他人为你所用。如果你希望改变自己的不良心情或者不利处境,如果你想知道那些成功者是如何运用他人的能力的,可以看看《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了解对方想听和不想听的、想要和不想要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以及对方担心的、顾虑的等,如此便打开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大门。人的一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参与社交活动,练就读心术,才能成为交际中的王者;在社交中运用心理操纵术,能够让你读懂人心,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成为人际博弈大赢家。
热门推荐
  • 小凯转角遇到爱

    小凯转角遇到爱

    他们第三次的见面反而成了时空穿越,,“我喜欢你”,这句话藏在欣怡心里好久好久,可是就当她正想说的时候,听见了太平公主和王俊凯的表白,后来。。。。。。。
  • 我和你拼凑成我们

    我和你拼凑成我们

    一个人的故事未免太孤独,有了另一个人的陪伴灵魂才会变得温暖,在这座城市留下两个人的背影或远或近,但终究还是由我和你拼凑成我们。时光那么长又那么短,爱那么深又那么浅,我不会不在,愿我某天回首你依旧也在微笑。
  • 逆天学霸的成长之路

    逆天学霸的成长之路

    我靠!我家咋变成了教室,我呢?咋穿着校服,他们,不是我高中同学吗?不!我重生了!高中时,我是个学渣,既然我重生了,我要逆袭学霸!学霸之路,不是那么容易的!
  • 青狐奇谈

    青狐奇谈

    一卷天书引发的劫数,仙魔妖三界都卷入其中。一个天生九尾,正统的上古妖族后裔,初谙世事便背负灭族之恨。为了复仇,她受尽痛苦毅然决然地脱去妖身,以一个凡人的身份参加仙道六宗之首的云浮宗的弟子选拔比试。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将来有一日,亲手血刃青丘狐族的大仇人——云浮宗掌教圣尊,三界第一高手渡云仙尊。星轨运转,宿命难违。当他出现的时候,云莺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个人。然而,这个人正是渡云仙尊唯一的徒弟,云浮宗未来的掌门。他叫尹寒锋。
  • 极品醋王妃

    极品醋王妃

    想她水瞳心平生求婚无数好死不死居然还真有男人敢允下来还不许她赖账,直接一道圣旨就把她的终生给定了不过她可是横行无忌的小魔星,敢娶她就得勇于承受后果不许偷看其他女人,不许跟比她美的人说话超过三句不许纳妾,不许喝花酒,不许招漂亮丫鬟不许跟俊美的男人勾肩搭背?
  • 爱的城堡

    爱的城堡

    本书选用了《读者》19位签约作家最优秀的部分短篇作品,他们以娴熟的笔墨,用人生的经历作渲染,把生活中最至情、最感人的故事勾勒出来。这里包括父母之爱的伟大、爱情的崇高、友情的至真、陌生人的温暖。全书由“两只手套的爱情”、“婚姻是张带黑点的白纸”、“母亲的短信息”、“父亲的格言”、“上帝的宴会”、“雕刻在深秋的爱”、“爱丁堡的长椅”、“善良做芯,爱心当罩”八个篇章组成,从各个角度诠释爱的含义,给我们心灵深处最温暖的震撼。
  • 魏传说的动漫世界旅行记

    魏传说的动漫世界旅行记

    大家好我是魏传说,魏是魏传说的魏,传是魏传说的传,说是魏传说的说好吧!啰嗦了,说了半天还是入正题吧!我是魏传说,从今天开始我会和大家经常见面,一起度过非常愉快的日子……最后,我是魏传说,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我的名字我是魏传说
  • 造梦大师

    造梦大师

    《造梦大师》又名《移梦者》是南葛堂主2014创作的奇幻悬疑小说。一场梦境,将隐藏了千年的古老造梦术重现于世。拥有着特殊能力的少年,一夜间卷入到了权重贵族的斗争之中,一个个未解之谜将所有人带入到一个奇怪的梦境。没想到这一来,可就再也回不去了。凶猛诡异的奇珍野兽,变化虚实的幻影迷宫,惊险紧张的贡嘎奇幻,百转轮回的死亡空间,阴森恐怖的空中棺林….一层层深入梦境,不仅仅破除万险,扑朔迷离的谜团也越来越多,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背后造梦的人是谁?少年身世又如何寻觅?邪恶害人、普世救人的哪一个才是真正造梦术的千年传承。奇幻惊险之旅,悬念重重,跌宕起伏:移梦者
  • 蕙风词话

    蕙风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来袭:小小娇妻没处跑

    腹黑来袭:小小娇妻没处跑

    传闻,Y市有一对霸道夫妻。boos,有人故意撞了一下夫人。沐霆眉毛一挑,“给我找一百个人‘无意’撞一下她。慕菲指着前方的沐霆,“叶,你看,有人在跟沐霆表白。”简叶轻哼,拿出手机拨通电话“杨助理,有一个女人在和沐霆表白,看来她很是缺爱,找一百个男人好好教教她,绕不过她好好学一学。可惜,一场阴谋让原本相亲相爱的两人就此分散。两年后,她带着萌宝强势回归复仇,本想好好欣赏一下Y市大好风景却被某只霸道堵在床角。“沐霆,你不是让我滚吗,现在你在干什么。”沐霆勾起唇角“宝贝,我带着你一起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