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07500000051

第51章 “九七老人的一日一谈”

1935年冬,天津的《益世报》(中国天主教的机关报)特开一栏“九七老人的一日一谈”,请马相伯每日发表一篇谈话,时间长达三个月,特邀语罕为执笔记者,当时化名“王瑞霖”。

原来,此时语罕化名“王灵均”负责上海《申报》“读者顾问”栏目。陈彬和被上海《申报》馆总理史量才聘为总编辑,任社评主撰,对******不抗日之攻击不遗余力。

1933年6月,潘朗(公昭)以“浙江何君”的名义,致函上海《申报》“读者顾问”栏,揭露反动军队,倾诉自己衷肠,询问如何继续奋斗。当时,潘朗在军队服役,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他力主奔赴前线,被军方勒令辞职。

数日后,语罕在《申报》全文刊登此信,并指出“真正为民众奋斗,就会得到人民和社会的支持”。此后,各地读者七八十人写信给潘朗,表示同情和鼓励。不久,在语罕的努力下,潘朗被《申报》馆录用,初任校对,后被聘为编辑,并参与该报社论起草工作。

1934年11月,史量才被刺死,上海各界举行公祭。语罕也亲去参加祭奠,“当时骈四俪六或古色古香的祭文,真是五光十色。然当史先生创办的补习学校的学生读起他们用语体文写的祭文时,听者知与不知,莫不潸然泪下!”【注释1】

全国抗战情绪异常激昂,上海各校及各机关的青年中最坚决的是复旦大学的学生。复旦大学的创始人是身经五个皇帝、六个总统,“近代”的同龄人马相伯。他创办震旦学院,即复旦公学,培养出如于右任、邵力子、陈寅恪等学生。马相伯发起组织了多个支援抗日战争的团体,并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出任上海各界救国会名誉领袖。

语罕每天早上五点就起来,从汇山路坐一个多小时的车赶到徐家汇,七点钟和马相伯同进早餐,风雨无阻。

1935年10月5日,语罕和马相伯初次见面,老人正在他的小客厅里进早餐。他的早餐很简单:两个鸡蛋打碎,用开水冲一大碗;吃完后,再进苦咖啡一杯,佐以饼干少许;末了,则进水果(香蕉)一枚。午餐、晚餐同早餐一样。【注释2】

马相伯起居虽须人扶持,耳朵亦不大方便,然而精神却很饱满,谈起话来,还是滔滔不绝,并时做手势以助其语气。马相伯的记忆力超凡,思路清晰,同语罕谈及人物、时政、学术等共67篇。

譬如10月18日,语罕向马相伯请教他对于中国文学的见解。

“马相伯:以余看来,研究中国的古文,自然要以《左传》为第一部好书。它的好处在什么样的体格都完备,什么样的美都有。有时候大气磅礴,真似长江大河;有时候细针密线,又似天衣无缝;有时挖苦人挖苦得刺人骨髓;有时同人辩驳又语妙天下。此种谨严巧妙,几夺天工的文章,不但在过去的文言文当中,视为宗匠;即现在做白话文,也应当奉为圭阜,至少要把它的不朽处承袭将来。”

王瑞霖:《左传》文字前半部与后半部简直两样。前半部的局势谨严,后半部的气度恢宏。

马相伯:(反问一句)什么道理呢?

王瑞霖:或许是春秋前一期还是封建经济时期,局度还限于部落的比较狭小的范围中。到了后来,经济发展,交通日繁,商业资本形成,已开战国之局,故其为文亦变而为浩瀚雄伟。

老人(点点头又道):说也奇怪!左氏与司马迁之文与李、杜之诗,真是百读不厌。李太白的天马行空的天才,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但是他的诗却不能学,我们亦不教后生去学他。

杜工部的天才不亚于李白,而他的性格却与李不同,他处处要积极救世救国,悲天悯人,而他的诗又字字句句用力,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意境高妙处,却又是‘想入非非’。

我们虽然学不到他,其实更不必死板地模仿他,然而它确实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极好的模范。不过杜诗虽是千古不朽之作,而他的赋却就一无可取。于此已可窥见文学与实际社会生活密切的关系。【注释3】

马相伯对******的内外政策多所批评。譬如当时国民党正在制订宪法,马相伯却说那是自欺欺人。

“马相伯:宪法的第一任务在规定人民的权利与义务,然而现在的宪法,本来就不是由人民大众的意思来写成的。至于非依法律不得怎样怎样的法律,更是由少数人任意规定的,于宪法上所许给人民的自由平等,都可由少数人订定一种法律把它取消得一干二净。现在一般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国家,如何能以建设真正的国家,如何能保全国家,又如何能以产生一种完美的国家的最高法典(宪法)?”

语罕在文末附记:“某所记老人所谈,容有未尽,然而大旨如是,绝无差池,记者执笔时绝不敢参加个人成见增损删润于其间,亦不敢以我见而有所去取,盖左史之职也。”【注释4】

再如,******当时亲自出马提倡“新生活运动”,全国到处尊孔,国民党要人纷纷出面鼓吹“礼教”。马相伯连续多次谈话对此大加批评,《一日一谈》的最后三篇文章即是谈所谓“礼教”问题:

“他们提倡礼教,自有他们的用意,因为他们心目中总横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糊涂主意,以为提倡礼教便可使中国人民俯首帖耳,听他们摆布。这么一来,他们便可稳坐江山,子孙万世,实则大错特错!所以我说果真实行礼教,则第一个受裁判的绝不是我们人民,乃是‘监守自盗’、‘知法犯法’的若干人!”【注释5】

诸如此类言论,为国民政府所难接受。******曾当面告诫于右任,“你的先生闹得实在太凶了!”《益世报》“一日一谈”因政府之通告而停刊,旋又受南宁《民国日报》邀请继续发表。

马相伯每逢和语罕谈话,都非常高兴。语罕认为,马相伯的宗教和政治见解,自然不能强同,但是他那一种对于国家民族的热烈的深爱,真使许多年轻人惭愧。语罕对马相伯的《金陵感怀》诗印象颇深:

多少楼台建上京,鹤归难认旧层城。

衰杨残月秦淮水,流出清秋呜咽声。

1936年2月,《一日一谈》在上海租界新城出版社结集出版。

“余去岁执笔侍九七老人马相伯先生近三月,所述老人之‘一日一谈’,曾载天津《益世报》,寻又转载天主教某杂志,北方士子莫不翕然。惟两报所揭橥者尚非全璧,余方且惜之。适新城主人谓余曰:老人南人也,而其道不南,吾侪后生之耻也!易请诸老人?仆愿服刊印发行之役。因请诸老人,老人欣然曰:诺。惟关于国家学说,意犹未竟,阐发余蕴,俟之异日。余退而以全稿付新城,因述其颠末于此。一九三六年二月十六日王瑞霖”【注释6】

1936年12月,马相伯由上海移居南京。关于他为何搬迁,有三种说法:一是天主教南京教区新任主教于斌邀请他前往帮办教务;二是蔡元培、于右任的建议;三是去为“七君子”辩护。

马相伯在上海的生活费,本由震旦大学按月供给,但去南京后,法国传教士便违反诺言,停止发钱。于右任非常生气,后来设法安排马相伯担任政府委员,领点儿津贴。

抗战开始后,语罕从香港回到南京,去拜访马相伯先生。当时马相伯住在李公馆,即江西李烈钧的住所。

语罕让小侄女立人站在老人跟前大声高唱救亡歌曲,为老人祝寿,老人乐不可支地对立人笑道:“恭喜你!恭喜你!因为你有一个好父亲!”

老人又大声道:“你看!我们有了这样出色的小孩子,中国怎会亡国呢?但是转而一想,若是国家被我们这些老年人弄亡了,那又怎样对得起她呢?她们这样可爱的孩子们呢?”

语罕怕马相伯伤心,连忙含泪辞别,并安慰他道:“老先生,话说得太多了,休息休息吧!我们改日再来看老先生!”【注释7】

【注释1】高语罕:《中学作文法》,第23页。

【注释2】马相伯口述、王瑞霖执笔:《一日一谈》,上海新城出版社1936年版,第1页。

【注释3】马相伯口述、王瑞霖执笔:《一日一谈》,第38—40页。

【注释4】马相伯口述、王瑞霖执笔:《一日一谈》,第90—92页。

【注释5】马相伯口述、王瑞霖执笔:《一日一谈》,第211页。

【注释6】马相伯口述、王瑞霖执笔:《一日一谈》,序。

【注释7】高语罕:《烽火归来》,第83—85页。

同类推荐
  •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讲述了从乡村少年到童话名家,安徒生以文学的名义,向我们叙述他的挫折、泪水及心路历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丑小鸭”。他出生在丹麦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个子很高,样子木讷,有一只很大的鼻子和一双特别大的脚……如今,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只“丑小鸭”终于享受到了天鹅般的待遇,他就是安徒生。《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安徒生的童话人生,再现生命的神奇和他一生的美丽。从安徒生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学改变命运、影响世界的力量,而且还感受到了一个不断进取、百折不挠的人的生命光彩和人格魅力。
  • 伤心的政治:袁世凯的宦海残局

    伤心的政治:袁世凯的宦海残局

    写史,最难的是写人。历史是人折腾出来的,说史,即使是单纯的大事记,也免不了有人在里面,不能把人和事剥离开。但是,现在做历史的,往往见事不见人,写来写去,干巴巴的,就那么点事儿,里面当然有人,但是人都“事儿”化了,没血没肉没性情。说实在的,不是写史的人不想写人,一边是多年的积习难改,一边是写人也的确有难度。
  • 英枭双雄:刘邦

    英枭双雄:刘邦

    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帝王。他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终胜西楚霸王项羽成就开国帝业。他是酒肆歌寮里形骸放荡的村痞浪子,他是金戈沙场上运筹帷幄的军事天才,他是捭阖斡旋于天下诸侯的纵横大家,他是知人善任创千秋基业的乱世枭雄,身为汉高祖,刘邦摒弃自身弱点,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与民生息勤俭治国,为后世基业夯定坚固的基础,最终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强盛王朝,同时,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本书用通俗灵动的语言,从上面这些知识点深入讲述汉高祖刘邦的传奇人生。
  •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 秦国光律师

    秦国光律师

    本书主要为秦国光律师个人传记,秦国光律师1933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富盛镇。1957年开始任绍兴市法律顾问处主任。后历任绍兴县法院副庭长、绍兴市法律顾问处副主任、绍兴县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律师协会理事,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代理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律师协会副会长、会长,绍兴市律师协会会长,县、市人民代表,县政协委员,全省律师高评委主任、浙江秦国光律师事务所主任等职。1990年,被国家劳动人事部和司法部联合授予“全国司法行政劳动模范”称号。
热门推荐
  • 与君共谋皮

    与君共谋皮

    她出身高贵,满腹经纶,拥有倾城之貌,却只为一人沦陷。本以为他日锦绣江山,必定相携白头,可他却听信谗言,让她惨死狼群。重生一世,她成了他的弟媳妇。带着怨恨与不甘,洛清妩携病弱夫君同他斗智斗勇,定要毁他一切,让他后悔莫及。但说好的病弱夫君,却怎么突然间化身为大尾巴狼了?某夜,男人在她耳畔呵气如兰:“阿妩,我想要你。”她心神一震,被他上下其手吃干抹净。事后,渣男后悔不已,想要再续前缘,卫书存却道:“我的女人,怎容他人窥觑?阿妩,我带你铲平他的江山。”
  • 梦里的岁月长河

    梦里的岁月长河

    恭喜你发现镇站之宝!这是一个能埋下上下五千年的大坑,与史书关系暧昧貌合神离的历史。这里面有王侯将相,也有小人物,这里有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有那些人的内心独白,也有一些笔者的思考。既然来了就点开看看吧,历史那么长,总会有你喜欢的人物。ps:本书介于梦境和历史之间,如有雷同,虽属意外,也属正常,不胜荣幸。
  • 嗜血魔妃:九生九世之重生复仇

    嗜血魔妃:九生九世之重生复仇

    一段情缘蹁跹,一份伤感蔓延,一个等待执着,终究换来一份爱。哪怕陪你君临天下那个人不是我,只要你过得好,那我就过得好。这生于你于我终究只能错过,若有来生我定不会让你离开我,一定牢牢抓住你,而不会再顾那些血海深仇,我或许现在只愿与你浪迹天涯,四海为家....
  • 梦灵残雪传

    梦灵残雪传

    二十年前,中原大楚帝国太平已久,疏于防范,东瀛起兵,如一把利剑,直透中原腹地。危急之时,一对神秘男女出现,将敌军主将一夜之间刺杀过半,最终联同中原各路高手领军反扑,将敌军全歼于东海海岸;二十年后,东瀛养精蓄锐,势力如水入土,愈渗愈广。而昔日英雄,或隐世无争,或被时光腐朽了坚持,在中原于睡梦中被蚕食之际,这一次,谁能肩负起拯救天下的重任?且看当年的龙凤传奇能否续写,尽在梦灵残雪传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少帅龙魂祭

    少帅龙魂祭

    穿越成镇国王府嫡子,驰骋沙场的少将军,这对于在的二十一世纪特种兵王龙瑾御来说正和他意,可他刚睁开眼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要面临敌军的百万雄兵,和里应外合的阴谋。不可扭转的亡国之灾让他失去了尊贵的身份,却被敌人所救,面对昔日的战友,昔日的国人,救过自己的敌人,他该如何选择?
  • 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我的女友是泼妇

    我的女友是泼妇

    黑夜骤然降临,梦想破灭后的失落和疼痛,让我不想多看这个世界一眼,我闭上眼睛,点燃一支烟,世界静的好似只剩下我一个人。爱情是什么,我不知道,也许没有人可以解释的清....
  • 嗜血CEO的替罪娇妻

    嗜血CEO的替罪娇妻

    “汐云,把你的心交给我,让我爱你,宠你,一辈子不离不弃!”他曾单膝跪地,手执钻戒,黑眸如钻石般璀璨耀眼,以一颗火热的赤诚之心向她求婚。“嗯嗯……”她含泪点头,接过钻戒,那一刻,她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可是——阴谋,豪门,步步紧逼……锋利的手术刀正在她身下进进出出,在对准孩子的同时,也将她的心一寸一寸削得坚硬如铁。终于,她嘶喊着拼命摇头,眼泪襟湿了精致的容颜“不要伤害我的孩子,不!沈傲天,我恨你!”邪魅的男人赫然出现在手术室内,望着手术台上脸色苍白的女人,他残忍的勾起嗜血的冷笑“洛汐云,这就是你背叛我的代价,我要让今天的事成为你永久的噩梦!”
  • 复方穿心莲

    复方穿心莲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重生之豪门娇妻

    重生之豪门娇妻

    结婚三年,惨遭背叛,死后竟重生成了那个小三,再次与前夫纠缠不清。高智商、深城府的“花花公子”助她解脱困境,为报仇,她与他协议结婚。然而,这一切不过是更加复杂庞大的圈套的初始!“老婆,今晚打算几次?”她惊恐:“不是说只婚不欢吗?”他邪邪的笑,“那是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