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04300000019

第19章 阿拉伯、波斯诗学

在世界文化的宝库中,阿拉伯文化占有重要位置。尤其是中世纪的几百年间,当文化科学尚未在欧洲显露光芒的时候,阿拉伯人就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中介民族的优势,吸收希腊、罗马、古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印度乃至中国等地的文化精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也包括在文学以及文学理论研究方面的重大成就。

波斯是人类文明的另一个发源地。古代波斯文化严格地说是指前******时期的古代伊朗文化,后来波斯全民族都以******教为自己的宗教信仰,所以波斯文化尽管始终保持了自己民族的特点,但她仍然属于******文化系统。因此,阿拉伯文化和文学研究中,也应该包括古代波斯民族文化以及文学的研究。

第一节 阿拉伯、波斯诗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教的产生

阿拉伯国家一般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居民大多数信奉******教、讲阿拉伯语,并且加入了阿拉伯联盟的国家或地区,它们分布在亚洲的西南部以及非洲的北部和东北部,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沙特阿拉伯、阿拉伯也门共和国、苏丹、利比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巴林、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毛里塔尼亚等众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达2亿,史学家将他们大致分为纯粹的阿拉伯人和归化的阿拉伯人,因为他们在肤色、宗教信仰、语言和风俗习惯上各不相同。

阿拉伯国家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被称为“两洋五海之地”:西濒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面隔地中海和欧洲相望,中间贯穿红海,东南有阿拉伯海,此外还靠近里海和黑海,是三大洲的连接之地,海上交通枢纽。这种广阔而又特殊的地理区域以及纷繁复杂的民族情况为阿拉伯国家和东西方国家以及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远在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就同西方国家有着水陆两路的亲密接触,促进了国际间的贸易。

阿拉伯******文化体系是以阿拉伯为基地,以******教为核心的由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各种文化因素组成的文化系统。这个文化体系在东方地区广泛传播,对这个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个文化体系是经过长期酝酿以后最终形成的,并且有自己鲜明的特性。而作为阿拉伯******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阿拉伯文论与******教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密不可分。

******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在******教产生以前,这个半岛正处在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半岛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和社会,许多氏族部落各据一方,彼此经常发生仇杀、劫掠和战争,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经济水平低下,人民生活困难,社会危机四伏。与此同时,外族势力的侵入,更进一步加深了当地的危机。在宗教方面,人们信仰的是原始宗教,每个氏族部落都崇拜自己的神灵和偶像。可是随着社会危机的日益加剧,人们对于这种原始宗教的信仰逐渐发生动摇。这时虽有犹太教和基督教在半岛流传,但这些外来宗教似乎也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种新的宗教,以便统一人们的信仰,消除氏族部落的隔阂,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社会,就是大势所趋了。

于是,******教创始人穆罕默德(570—632)应运而生。他自612年起向麦加居民公开传教,后来由于遭到麦加一部分人的反对,于622年率大批信徒——******离开麦加前往麦地那,并打破******的氏族部落界限,提出“******都是兄弟”的原则,建立了以他为首的******公社。这个公社是兼有宗教和政治、经济、军事性质的团体,而穆罕默德则兼有宗教和政治、经济、军事领袖的资格。其后,穆罕默德将麦加定为******教的宗教中心,而把麦地那作为政治中心,******教至此初步形成。

从******时代起,阿拉伯民族才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以统一的宗教信仰为纽带,把各个分散的部落结合成了统一的国家,并在穆罕默德领导下迅速向外扩张,逐渐把周围的许多地区接纳为自己的臣民。公元8世纪中期已征服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非洲北岸及西班牙等地,深入中亚细亚,占领阿富汗、印度西北部,领土横跨欧、亚、非三洲,从而形成了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拥有统一宗教信仰的********的封建军事大帝国——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势力达到最盛时期,科学文化也有重大成就,并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教的经典是《古兰经》,“古兰”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诵读、朗读”。它不仅是宗教经典,也可视为政治和文化纲领:“凭着这部《古兰经》,穆罕默德在23年之中,把一盘散沙似的阿拉伯人熔铸成一个坚强的民族。凭着这部《古兰经》,阿拉伯民族在百年之中,解放了亚、非、欧三洲上被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所奴役的几百万人民。后来,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引起了欧洲各国的文艺复兴。”

阿拉伯******国家在中古时代经历了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伍麦耶王朝时期(661—749)、阿巴斯王朝时期(749—1258)和奥斯曼帝国时期(13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这四个时期也是阿拉伯******文化体系逐步形成和成熟的时期。

在四大哈里发时期,阿拉伯人在********的领袖——哈里发的率领下,以阿拉伯半岛为基地,迅速向外扩张。随着对外战争的节节胜利,******教开始了第一次大传播,为******教由民族性宗教变为世界性宗教打下了基础。

伍麦耶王朝时期,哈里发向西、北和东三个方向继续发动更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其势力范围从西亚扩展到了北非、西南欧、中亚和南亚。与此同时,阿拉伯人广泛吸收被征服地区的先进文化,开始形成具有多民族文化特色的阿拉伯******文化。这时阿拉伯的学术研究工作如宗教学、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文学、星相学、哲学、化学等的研究业已普遍展开。例如:宗教学包括《古兰经》的诵读学、注释学、圣训学、教义学等;历史学主要研究氏族部落的历史和先知的生平活动;语言学主要研究如何大量吸收外来语,使之阿拉伯化,如何改革阿拉伯语,使之容易为外族人所接受等。

阿巴斯王朝任用波斯人为首相,确立了以首相为中心的波斯式官僚体制。这标志着阿拉伯******教国家的封建制度进入了成熟时期。由于没有大规模的对外战争,社会秩序比较稳定,经济比较繁荣,因而,此时文化也得到迅速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并且形成了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三大文化中心。

从8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的“百年翻译运动”是阿拉伯******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促使阿拉伯******文化体系得以最终形成,并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百年翻译运动既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文化发展的需要和传播宗教的需要。在“百年翻译运动”的推动下,阿巴斯王朝从统治阶级到平民百姓,从阿拉伯人到当时生活在阿拉伯国家境内的各族人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出多民族、多种文化和意识形态融合的特点,在宗教、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和突出的成绩,从而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辉煌灿烂的时代,而当时,欧洲的科学文化尚处在摸索和彷徨的阶段。“百年翻译运动”对许多古希腊文献的保存还起了很大的作用,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就是因为翻译成阿拉伯语才保留下来的。

到了奥斯曼帝国时期,尽管还在不断扩展领土,并将******教传播到东南欧、东南亚以及东亚地区,可是在文化上却没有取得特别引人注目的成绩,未能达到阿巴斯王朝时期的盛况。

二、阿拉伯—波斯混合型文化的产生

古代波斯是指今天的伊朗以及中亚的其他一些地区。波斯人登上历史舞台从时间上说虽然比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其他民族晚,但是他们同样创造出了辉煌的成就。古代波斯的历史以被阿拉伯人的******大军征服(651)为界,分为两大历史时期,即古代波斯三大王朝时期(前331—250)和******征服之后的时期。“三大王朝”是指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前331)、安息王朝(前230—224)和萨珊王朝(224—651)。

公元前6世纪中期,波斯的部落联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形成了强大的波斯王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统治者在征服了强大、富饶的巴比伦王国和埃及王国的同时,残酷地镇压各地的起义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波斯成为了以强大的武力来统治其他民族的庞大帝国,文化发展也达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但后来由于内忧外患,波斯人与希腊人的战争最后以失败告终,从此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东方帝国开始衰败并且最终分崩离析。

三大王朝中的第二个王朝是历时474年的安息王朝,当时中国已经与他们开始有了交往,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曾经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波斯王朝的强盛。

萨珊王朝是三大王朝中的最后一个王朝,同时也是波斯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此时的波斯文化更趋定形,为后来民族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萨珊王朝在7世纪中叶被新崛起的阿拉伯人所灭,波斯民族成为被统治的民族,波斯原有的文化也逐渐丧失了独立性和纯粹性,******教成为了波斯民族新的权威宗教。但是,由于波斯民族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波斯文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以“集体表象”的方式继续在波斯人的思想意识中发生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现代。

如前所述,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的阿巴斯王朝建立以后,基本上停止了军事扩张的行动,统治者迫切希望吸收波斯、印度、希腊、罗马等民族的发达文化和学术成果,引进周边民族的先进文化,“百年翻译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开展的。在这项以翻译其他先进民族的古代典籍为内容的大规模活动中,最早是由王朝的统治者们率先发起的翻译波斯古籍的行动。当时波斯籍的文人学者在阿拉伯的王朝中担任了许多重要的职务,由于他们可以通过宣传、翻译波斯文化来获得高官厚禄,所以波斯学者学习阿拉伯语非常努力。为了适应文化翻译的需要,他们往往精通波斯文和阿拉伯文两种语言,不遗余力地宣传波斯古代文化,同时也将古代波斯的传说、故事、诗歌、散文翻译为阿拉伯文,极大地影响了阿拉伯人的思想和文化。其结果是阿拉伯文学和波斯的文学艺术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还促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的形成,即阿拉伯******—波斯的混合型文化。它使波斯的文学和文论从9世纪起掀起了新的发展浪潮,并且在12—13世纪得到迅猛发展,15世纪达到高峰,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 阿拉伯、波斯诗学的发生发展

作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之一,阿拉伯******文化体系如璀璨的星河,阿拉伯人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学和文论。公元6—13世纪是阿拉伯历史上文化极其昌盛、文学极其繁荣、文论成就极高的时期,尤其是阿拉伯文学及文论都达到了令人赞叹的高度。

有学者认为,“如果将全世界的文学理论比作一条由各种源头逐渐汇成的漫漫长河,可以说,她最早****于三大源头,即:中国先秦、古希腊和古印度。”但事实上,阿拉伯和波斯文论堪与媲美,并且与上述三大诗学体系交相辉映,为丰富人类文化的宝库作出了贡献。

一、阿拉伯古代文论的历史分期

阿拉伯******文论的产生、形成、传播、崛起与繁荣具有极浓的政治、宗教背景,其过程与******教的产生与传播几乎是同步的。作为******教创始人的穆罕默德以教立国、以国兴教,穆罕默德的后继者也继承了穆罕默德的宗教特色,沿着《古兰经》所启示的道路,开创了中世纪阿拉伯波斯文论的黄金时代。

在中世纪中,阿拉伯******文论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穆罕默德时期

阿拉伯文化******教的圣典是《古兰经》,这是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以真主安拉启示的名义所作的讲演和颁布的经文,由信徒们整理成书,它对整个阿拉伯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深远影响。《古兰经》对文学理论的影响随着******教的确立和发展也日益增强。《古兰经》中涉及对诗人的批评,亦可看成文学批评的一个方面。如《古兰经·众诗人章》中写到:“诗人们被迷误者所跟随”,“他们只尚空谈,不重实践”等等,这种对“诗人”和“文学”的看法,在中国和西方都不乏同调。墨子“非乐”的主张和柏拉图要将诗人“赶出理想国”的偏激观点与《古兰经·众诗人章》的说法如出一辙。中、西和阿拉伯******世界的哲人都将“文学”视之为“无用”之物,“文学终结论”是中西方文论界至今尚在争议的热点话题。

此时(公元6世纪左右)也是阿拉伯文学和文学批评的萌芽期,传说中就有盖斯夫人对诗人盖斯和阿勒格曼二人诗作的评判等一些被称为“诗人的知音”的内容。

阿拉伯文学批评的开创者是著名“悬诗”诗人之一的纳比厄(535—604)。纳比厄曾对登门拜访的文学爱好和研究者进行指点,并对文学作品发表评说。纳比厄对文学作品的文本内容和文本形式都提出了要求,主张既注意内容分析,又注意遣词造句。

2.伍麦耶王朝时期

公元661年伍麦耶王朝建立,此时的阿拉伯已征服了伊朗和埃及。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最后形成,泱泱大国巍然屹立。其疆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当时只有中国强大的唐朝可以与之比肩,这一时期,文学也渐有起色,产生了三大诗人:艾赫泰勒(640—708)、法拉兹达格(641—733)和哲利尔(653—733),但文论研究似乎没有大家出现。

3.阿巴斯王朝时期

750年,阿巴斯推翻了伍麦耶王朝,建立了阿巴斯王朝,开创了阿拉伯帝国繁荣强盛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繁荣昌盛,出现了众多有成就的大诗人,如:努瓦斯(726—814)、穆台纳比(915—965)、麦阿里(973—1057)等。学术泰斗贾希兹(775—868),既是著名的散文家,也是一位大学者,他著有《动物集》(一译《动物书》),是阿拉伯世界古代散文作品的杰出代表。这一时期更引人注目的文学成就是阿拉伯的故事集,如脍炙人口的《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和《吝人传》(贾希兹编著)等,尤其是《一千零一夜》在阿巴斯王朝前期就开始流传,盛行于中期,最后定本为16世纪,是今天仍引人入胜、令人瞩目的世界文学名著。《卡里来和笛木乃》则是伊本·穆格法从巴列维文转译的印度《五卷书》的阿拉伯文译本,它既是翻译,又是创作。

与阿巴斯王朝繁荣发达的文学创作实绩相映生辉、相得益彰的是,这一时期还是阿拉伯文学批评的鼎盛时期。贾希兹在哲学、宗教、政治、社会、语言、文学诸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是一位亚里士多德式的大学者,而奠定他在阿拉伯文学批评史上地位的著作则是《修辞与阐释》。

《修辞与阐释》是一部集同代人研究成果之大成的文学批评论著,在阿拉伯文论史上的地位可以与中国的《文心雕龙》相媲美。在这部文学批评论著中,贾希兹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

(1)“词”与“义”的关系。在吸收同代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贾希兹提出了类似中国的“言意之辨”的观点——“词”与“义”的关系问题。他主张通过明确的指示、正确的引导和恰当的概括,充分显示隐蔽在词后面的意义。

(2)文学创作中的技巧。认识到“技”的重要性的贾希兹认为,“技”是文学创作的灵魂,是文学永恒的秘密所在,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这一观点在世界文论发展史中不乏同调者,如古希腊智者派的“技术”(technique)这一概念,与贾希兹所提倡的“技”,就有某种近似之处,他们都认为艺术的特征与技巧相关。

(3)文学接受主体。贾希兹十分重视文学接受者,强调运用语言要考虑到对象及其接受能力,主张表情达意要视事而定,作者应该考虑到读者的身份层次,应使对话的每一方都可以在交流中得到应有的“份额”,认为“听众有层次,言论有等级”。

(4)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贾希兹主张内容与形式并重,提出词要达意,言为心声。

另外,贾希兹还提出了文章既要重视古代楷模,也要看到今人建树;写作应言简意赅,反对矫揉造作、画蛇添足等一系列有益的文论观点。

如果说贾希兹可称为“阿拉伯的刘勰”的话,那么伊本·萨拉姆(767—846)和伊本·穆阿泰兹(861—906)则可以称为“阿拉伯的钟嵘”。钟嵘的《诗品》将120余名五言诗代表作家分为上、中、下三品,溯源流、论风格、定品第。与此相仿,伊本·萨拉姆的《名诗人的品级》将蒙昧时期(公元622以前约两个世纪)和******时期(包括******初创期和伍麦耶时期)的作家各分成十个等级,并且另列出“悼亡诗人”、“乡村诗人”等门类作为补充,实际共入选194位诗人。作者在书中引述各位诗人作品,品评优劣,互相比较,并考订鉴别古代诗歌,阐释各种文学现象,提出自己的文学见解。内容翔实丰富,独具品格。既是难得的文学理论著述,也是珍贵的文学史料。

伊本·穆阿泰兹的《诗人的品级》也是显优劣、定品第的著作,但与《名诗人的品级》比较而言,却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前者论及的是古代诗人,后者品评的是当代诗人。《诗人的品级》一书涉及当时诗人120余名,不过也有意无意地诟病了一些著名的诗人,甚至连当时大名鼎鼎的伊本·鲁米也榜上无名。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批评家是具有波斯—塔吉克血统的伊本·古泰白。在阿拉伯文学批评家中,他是被认为用科学方法为阿拉伯文学批评奠定基础的第一人,他以自己伟大的著述开创了阿拉伯文学批评诸类型中科学批评的基础。他主张既要维护古代文学传统,又不可泥古不化,颇有“望今制奇,参古定法”之意;他还主张文学批评的公正、客观,从他作品的结构安排及文学批评的实绩来看,他也确实做到了客观公正。伊本·古泰白最重要的诗学著作是《诗与诗人们》,这是一部史论结合的著述。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诗的旨趣、种类,诗的规则、辞藻以及诗的批评;第二部分主要为诗人的传记,排列不依时间顺序,而是将风格相近的排在一起。

古达曼(约888—958)的《诗的批评》是一部哲理型的文学批评论著。它的内容大致是:(1)研究了诗的定义,认为诗是“合辙押韵表示某种意义的语言”;(2)讨论了诗的四种成分和诗的三大类;(3)确立了衡量诗作优劣的标准。与欧洲布瓦洛相似,作者力图为诗歌“立法”。古达曼在具体论述时十分注意逻辑顺序,因而他的著作显得层次分明、有条有理,遂成为把基本逻辑运用到阿拉伯诗歌研究中的第一次带有科学性的努力。

伊本·塔巴塔巴(?—934)的《诗之标准》是一部力图为诗歌立法的论著。作者认为,没有衡量诗歌的正确标准和尺度,就不可能正确判断诗的高下优劣;诗的定义不仅是“被编排的语言”,而且还包括诗中反映出的天赋才能和文学趣味。他还提出诗整体上要统一,各部分要和谐;诗的美感不仅是生理的,更是心理的——灵魂的和精神的等——观点,这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非常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中古时期,阿拉伯文学批评家已经在自觉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埃米迪(?—987)的《艾布·台玛木与布赫图里之比较》和阿里·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吉尔加尼(?—1001)的《在穆台纳比及其对手之间调停》这两本专著。埃米迪的著作是对两位代表了两种不同艺术倾向的大诗人布赫图里和艾布·台玛木的比较性评论。布赫图里坚持阿拉伯古诗传统,台玛木则力主创新,埃米迪在比较论述中,重点不在于评判两位大诗人的此长彼短,而是在比较中寻求文学的基本规律。吉尔加尼的著作,不是两位诗人的比较,而是比较论述当时的批评家们与同代大诗人台穆纳比之间的文学论争。吉尔加尼不但强调作家与批评家的天赋、智力等先天和客观因素,也强调后天的陶冶和训练,这包括“自然”(天赋)、“传承”(学习、传授)、“聪慧”和“训练”四个方面。这与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所说的“才”、“气”、“学”、“习”十分相似。

二、波斯文论的主要著作

波斯文论与阿拉伯文论相呼应。波斯著名诗人菲尔多西(941—1020)创作了长达约10余万行的长诗《列王记》(又译《王书》),对中古波斯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菲尔多西曾论述了《列王记》材料的收集,完成《列王记》的时间以及对塔吉基的批评,都是宝贵的文学批评资料。昂苏尔·基卡乌斯(1021—1101)的《卡布斯教诲录》,则有了较为系统的文学批评观念和实践。例如,论创作中的慎思与语言的推敲选择;论作家的修养,认为才智使人高贵;论吟诗,论弹唱,皆很有特色。内扎米·阿鲁兹依(生卒年不详)的《文苑精苦》(又译《四论》),是波斯一部颇有分量的文学理论著作,其中论及诗学与诗人修养,颇有理论深度,给人不少有益的启示。另外,著名诗人萨迪(1203—1292)、内扎米(1141—1209)等,都留下了一些较有价值的文学批评著作。

第三节 阿拉伯诗学的重要成就

诗歌在阿拉伯文学中比任何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都更为重要,因此,对诗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对诗的审美标准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阿拉伯诗学的方向和特质。阿拉伯诗学将诗歌的语言问题放在了异常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它与其他诗学体系最重要的相异之处。

一、关于诗的定义

诗歌是一个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精神文化子系统的一部分,精神文化本身就是文化中的深层结构,而诗歌则是深层结构中更深的部分,因为诗歌揭示的是一个民族内心的文化积淀。对于古代阿拉伯民族来说,诗歌不是宗教胜似宗教,它在漫长的阿拉伯历史上几乎是阿拉伯文学乃至文化的核心内涵。正如贾希兹所说,诗歌是“阿拉伯人的档案”。诗歌是最早出现的阿拉伯艺术形式,因为有了诗,才使阿拉伯人的意识世界和情感世界得以扩展,才使部落与部落强化了交流和沟通的欲望,才使人们有了共同的审美价值体系。阿拉伯民族对于生命、死亡、自然、爱情、家庭、社会等等的所有文化观念都融合于诗中。所以如果说诗歌是阿拉伯文化之源,阿拉伯精神文化成果建立在古老的诗歌基础之上,这话并不为过。阿拉伯******帝国建立之后,伴随着广大地区的阿拉伯******化,对阿拉伯语言、******教的研究日益繁盛,而所有的研究无不以古代诗歌作为理解的媒介。包括《古兰经》、《圣训》等在内的阿拉伯典籍在注释的时候,都需要引用古诗以证明其内涵意义。从古至今的各种阿拉伯大型词典在注释词汇的时候,无不引用著名古诗为佐证。阿拉伯语法学、修辞学更将贾希利亚诗歌、《古兰经》和******教初期诗歌作为学科的基本依据。由此看来,阿拉伯诗歌不是一种纯粹的文学艺术,它的魅力在于它是诸多艺术和学科的混合体,具有极高的经典价值。

因此,诗的定义对于阿拉伯人来说显得特别重要。贾希兹认为所谓诗就是“有感于心,出之于口”,伊本·拉西格则进一步说:“诗人是感觉者(诗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来自动词‘感觉’),所谓有感觉是说能够深刻了解语言的意义,用恰当的话语表述出别人无法表述的心境”,“诗歌是那些美妙动听、激动人心、听来神魂颠倒的东西。”这种观点成为阿拉伯诗学的主流。当然阿拉伯诗歌不排除摹仿——再现,他们的古代诗文中就有大量对客观事物和场景详尽的描写与刻画,有不少战斗、狩猎、欢庆、饮酒、男欢女爱的故事,但是这种观念在阿拉伯诗学领域只是支流。可见,古代阿拉伯诗学特别重视语言在诗歌中的作用。

朱光潜先生曾经概括地说,东方人富于情感,倾向于诗是情感的产物,诗歌即“情感——表现”;西方人富于理性,倾向于诗是历史的记录,诗是“摹仿——再现”。阿拉伯诗学中关于诗的定义体现了富于情感的东方人对诗的概念的理解。

二、诗歌的审美标准

诗歌首先是审美的艺术,然而诗歌语言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审美体验的不同。“诗歌对于和诗人同族并和诗人操同一语言的人所具有的那种价值,对于别的国家的人来说是不可能有的。”因此每一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诗歌审美理想和审美原则。

阿拉伯传统审美注重语言,对于诗歌的语言阿拉伯诗论有明确的标准,哈法杰曾经概括道,好诗的语言应该“一、不拗口;二、娓娓动听;三、浅近易懂,不偏僻、不生涩;四、不粗俗、不低劣;五、符合语言的正确惯例;六、不引起不快的联想;七、表达应传情,亲切温柔的东西应使用昵称、爱称或反之;八、单词音节应适中,少使用多音节词……”这些语言规范,不仅指导着阿拉伯诗歌创作,而且规范着阿拉伯人对于诗歌的阅读期待。

阿拉伯诗歌是阿拉伯审美价值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这个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因为它的产生早于******教,早于其他语言艺术形式。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曾经用诗歌的美学标准衡量一切文学艺术形式,甚至包括宗教经典。古诗题材广泛,每一题材都有各自的审美标准,如写人状物的要求细腻而典范化;表达情感的要求真切感人;传播教义的要求深入浅出;神秘主义的要求意境幽远。阿拉伯诗歌发展的历史证明,这些古代的审美理想不仅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被遗忘,而且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法被现代西方诗学的审美原则所取代。如古代阿拉伯诗中有很多“吟诵废墟”的诗引,不仅是歌颂故居,还意味着对青春和爱情的留恋、对安定富足的憧憬、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旅程”一词,不仅表示踏上迁徙之路,也表示展开了充满艰辛劳顿的漫漫生活之路。而“野牛、野马的故事”,不仅叙述了动物与自然和人类的深刻矛盾,也揭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人的生存状态的恶劣。“星辰”、“时间之箭”意味着命运,“水”、“雨”意味着生命,“月光”意味着愁思,“长夜”意味着忍耐,“炎热”意味着焦灼等等,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不同,但这些意象在其他民族的诗中也许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第四节 阿拉伯******诗学的特性

阿拉伯******文论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二是以******教为主导。

一、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阿拉伯******文论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如果说中国和印度的文论体系主要是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创造的,甚至是以一个民族为主创造的,那么,阿拉伯******文论则是若干国家和若干民族的共同创造,是若干国家和若干民族文化互相融合的结果。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和印度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阿拉伯则是中古时期新兴的国家,不具有那么悠久的历史,不可能独立地创造一个完整的文化和文论体系,但地理位置和种族关系却为它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融合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条件。从地理位置来说,阿拉伯所在的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处,位于世界最古老的两大文明发源地——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和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之间,北方与另一个文明发源地——希伯来接壤,东方和南方则通过海路与另两个文明发源地——印度和波斯联系起来。自古以来,这个半岛就处在东西方交往的要道上,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从种族关系来说,阿拉伯半岛是远古闪人(闪米特人)部落的故乡,闪人则是巴比伦人、亚述人、阿拉米人、迦南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和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而另一支闪人又移居埃及,与当地的原有居民混合,创造了古埃及文化。由此可见,阿拉伯人与周围这些民族都有亲缘关系,阿拉伯文化与古老的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有亲缘关系,而这种亲缘关系便很容易使阿拉伯文化成为当时业已中断或转移的古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继承者。

阿拉伯人是善于学习的。******教的经典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认为求学是******的天命,阿拉伯人甚至认为求学比礼拜更善,为求学而死等于殉教。在阿拉伯******国家的上升时期,上层统治者也积极引导阿拉伯人向外国人和外族人学习。阿拉伯人广泛地吸收了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文化,其中也包括文学和文论,而他们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主要是通过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进行的。

艾哈迈德·爱敏用三个阶段来勾勒这场空前的文化译介活动的全貌。第一阶段(初期):起自曼苏尔哈里发,止于拉希德时代,即从******教历136年至193年。这期间翻译的著作有:波斯文的《卡里莱和笛木乃》、印度文的《信德罕德》、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托勒密的《天文大集》等等。第二阶段(中期或称鼎盛期):起自麦蒙时代,即******教历198年,止于300年。这一时期翻译了希腊各个学科的最重要著作,重译了托勒密的《天文大集》,翻译了毕达哥拉斯的《金色格言》和希波克拉底与格林的全部著作,以及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法律篇》,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这些著作都是由侯奈因·本·易司哈格及其学人翻译的,其中亚里士多德的大部分著作是由他的儿子易斯哈格翻译的。此外,最著名的翻译家还有约翰·伯特里格(哈里发麦蒙的释奴),他的哲学造诣很深,翻译了很多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第三阶段(尾声):伊历300年至400年(约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中叶)翻译的主要作品有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物理学》及其注释。著名的翻译家有麦泰·本·优努斯、萨比特·本·古赖等。

“百年翻译运动”首先翻译的是波斯的典籍,吸收的是波斯的文化。这是因为由于波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波斯学者的学术水平普遍较高,当他们掌握了阿拉伯语之后,便很快在许多领域取得成就,成为各个领域的权威人士。同时,在阿巴斯王朝时期,波斯人在政治上的势力很大,首相和大臣几乎都是波斯人担任;而且在巴格达,波斯文化本来就长期占统治地位(在此之前,波斯的萨珊王朝曾经长期统治巴格达)。在语言方面,阿拉伯人由游牧生活转入文明生活后,发现自己原有的词汇远远不够使用,于是一面扩大阿拉伯语词汇的意义,一面吸收外来词汇,而波斯语词汇则成了一个重要来源,诸如生活设施、化妆用品、食品、服装、办公用具、政治制度等方面的词汇“水壶”、“盘子”、“绸缎”、“珊瑚”、“糖果”、“糕点”、“蔷薇”、“水仙”、“外衣”、“裤子”、“宰相”、“机关”等等大部分来源于波斯语。在文学方面,不少波斯籍学者致力于将波斯文学作品以及译自梵文的印度文学作品翻译成阿拉伯文的工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卡里来和笛木乃》和《一千个故事》,前者对阿拉伯文学以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者则是《一千零一夜》故事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精通波斯语和阿拉伯语两种语言的人,则在阅读波斯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思想得到充实,智慧得到启发,用阿拉伯文写出了新的文学作品,提高了阿拉伯文学的水平。正如埃及著名学者艾哈迈德·爱敏在长达八卷的《阿拉伯——******文化史》一书中所说:“在阿巴斯时代,这些阿拉伯化的波斯人及接受了波斯文化的阿拉伯人,让整个世界充满了学术、格言、诗歌和散文,他们的作品中的波斯成分是很明显的。幸好当时阿拉伯语压倒了波斯语,以波斯思想为主产生的文学成果是用阿拉伯文,而不是波斯文写的。”

在介绍和翻译波斯文化的学者中,伊本·穆格法(724—759)最为出色。他原籍波斯,本来信奉波斯本土的琐罗亚斯德教,后来改信******教。他精通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几乎把波斯文最重要的典籍都译成了阿拉伯文。有人在评论他时说过,在非阿拉伯人中,再没有比伊本·穆格法更聪明、更博学的了。他的主要译著和论著有《小文学》、《大文学》、《近臣书》和上面提到过的《卡里来和笛木乃》等。

其次是翻译印度典籍,广泛吸收印度文化。阿拉伯人早就知道印度,早就与印度人有商业贸易往来。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人攻占了印度的西北部地区,印度各种文化也就随之传入阿拉伯。印度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指政治统治、军事战争、商业往来、杂居通婚所造成的影响;后者是指经过波斯人的中介,印度各种典籍被译成了阿拉伯文,阿拉伯人接受了印度的多种文化成果。例如:在宗教学领域,由于婆罗门教和佛教典籍的关系,轮回解脱和因果报应的思想,对******教的许多教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数学领域,阿拉伯人从印度引进了零的符号和十进位法,然后加以改进,又传到了西方。据说印度用“·”作为零的符号,阿拉伯人也用圆点作为零的符号,传到西方后才改用圆圈“0”作为零的符号。在天文学领域,阿拉伯的天文学家法扎里根据印度学者于公元628年写成的一部理论著作,制定了著名的《天文历表》,根据这部历表制定的历法,在阿拉伯使用了很长时间。在文学领域,不少印度语言的词汇融入阿拉伯语中,有些修辞学的理论是印度人教给阿拉伯人的,最初产生于印度的《卡里来和笛木乃》和《一千个故事》中的许多寓言故事受到阿拉伯人的热烈欢迎,并对阿拉伯的寓言故事和散文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外,印度短小精悍的格言也深为阿拉伯人所喜爱。

第三是翻译希腊典籍,吸收希腊的文化。阿拉伯人之所以对希腊典籍和希腊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由于阿拉伯******教国家与希腊隔海相望,而且,由于阿拉伯******教国家境内的许多地方(如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和波斯等地)都曾被古代希腊马其顿帝国占领过,受到过希腊文化的深刻影响。到阿巴斯王朝时期,又有众多学者专门从事希腊典籍的翻译和校勘工作,几乎将古代希腊的全部重要典籍都译成了阿拉伯文(有的是从波斯文转译的,有的是从希腊文直接翻译的),涉及多种学科领域。如哲学方面,翻译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含《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柏拉图的早期作品《申辩篇》、《高尔吉亚篇》、《普罗泰戈拉篇》,中期作品《斐多篇》、《费德罗篇》、《国家篇》、《巴门尼德篇》、《泰阿泰德篇》,晚期作品《费雷波篇》、《智者篇》、《政治家篇》、《法篇》等。文学方面,则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在众多希腊典籍翻译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侯奈因·本·易司哈格(809—877)。通过易司哈格等人的努力,阿拉伯人广泛地吸收了希腊人在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所取得的多项成果,并以此为借鉴进行创新,提出了自己的新理论和新发明;但是相比之下,阿拉伯人却很少吸收希腊人在文学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这可能是因为哲学和自然科学具有更多的世界性,而文学则具有更多的民族性,阿拉伯人能够接受希腊人的哲学和自然科学,却不大欣赏希腊人的文学,在文学领域,阿拉伯人似乎更欣赏波斯和印度的作品。

第四是犹太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对阿拉伯******教文化的影响。在阿拉伯******教国家,对犹太教和基督教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在阿拉伯******国家境内,有大量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与******杂居在一起,彼此交往,互相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犹太教徒皈依了******教,他们之中出现了一些宗教学家,将犹太教文化融入到******教文化里。******教接受犹太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在******教典《古兰经》里,有许多与犹太教《圣经》(即基督教《圣经》的《旧约》)内容相似的部分,特别是有关先知的故事,但二者讲述的方式有所不同,《圣经》讲述得比较具体,而《古兰经》却只是点到而已,一般不叙述细节和故事经过。犹太人将上帝形象化,甚至相信人死后还可以复活,这些观点为******教的某些教派所接受。有的******教学者认为,在教义学中存在的许多分歧,其根源就在犹太人身上。

除了犹太教以外,基督教对******教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基督教文化主要体现在《新约》以及有关《新约》的注释书籍和故事传说里,《古兰经》有些章节容纳了《新约》的内容。这些内容有些通过阿拉伯人中的基督教徒传入******世界,有些通过改奉******教的基督教徒传入******世界。但是因为《古兰经》的写法较为简明概括,于是有些注释者便依据《新约》进行详细解释。因此,在******教的许多教派中,都能看到基督教教义的影子,基督教的许多观点已经融入阿拉伯******文学之中,如有些阿拉伯诗人原来是基督教徒,他们创作的作品自然会有基督教的蛛丝马迹。如伍麦耶王朝时期的诗人艾赫泰勒(640—710年)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既信奉******教,又不免残存着基督教的影子,他在诗里既颂扬真主安拉,又经常出现“穆萨(摩西)”、“十字架”之类的形象。

正是由于“百年翻译运动”广泛吸收了外来文化的营养,才使阿拉伯******文化成为东方和西方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体,阿拉伯波斯诗学也打上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烙印。这一点如今已成为阿拉伯******文化史家和文学史家的共识。黎巴嫩著名文学史家汉纳·法胡里对这个问题作了更具体的剖析,他指出:

不同的外来文化在阿拉伯世界得到传播,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希腊智慧偏重哲理分析,偏重精神多于物质,偏重精神和科学性,这是使阿拉伯人撰书立说和献身科学的巨大推动因素。印度智慧偏重思考,印度思想中诗情的成分多于科学性,富于想象和表现,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情。印度人的苦行和清修倾向很强烈,并对生活产生巨大影响,这对阿拉伯人的睿智、苦行和故事艺术的产生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因素。波斯智慧几乎是一个包含所有古代文化的容器,它由波斯、希腊、印度诸成分构成。印度文化对波斯文化的影响大于希腊,但波斯文化中物质的成分占上风,它对语言和创作中的浮靡艳丽,夸张铺陈,以及对音乐领域和各类乐器的扩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因素。波斯人对阿巴斯文化的影响超越了任何人,这种文化上的超越不过是政治上超越的结果。

“百年翻译运动”体现了******教对接受文化的积极态度,也正是由于“百年翻译运动”,阿拉伯******文化才很快得到了充实,迅速地提高了自身的水准,形成了独立的体系,并达到了繁荣和昌盛的阶段,甚至足以与其他三个历史悠久得多的文化体系并驾齐驱。

二、******教的主导作用

******教在融合各种文化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前所述,******教的圣典《古兰经》在阿拉伯文学和文论中也同样发生了巨大的作用。公元7世纪,先知穆罕默德创立******教后首先用阿拉伯文写成的《古兰经》就是文字带韵脚、雄辩而且美丽的散文,直至现在,保守派的阿拉伯作家还将它作为散文体的标准,仍在努力摹仿它的写作风格。另外,包括古兰经注、圣训教义学和教法在内的一系列******教书籍也完全可以当成文学作品来阅读。

各民族中皈依了******教的人——上层社会的人——认为只有念诵和研究《古兰经》才能加深其信仰,完成其宗教,因此必须学习阿拉伯语,接受阿拉伯文化的教育,这样他们就掌握了两种文化:本民族的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也必然会把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将两种思维方式聚集在一起。很多波斯人阿拉伯化了,很多罗马人和印度人阿拉伯化了,很多奈伯特人也阿拉伯化了。阿拉伯化的含义就是为接受阿拉伯文化敞开了思想和语言的大门,使阿拉伯文化与他们从小就使用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结合成一体。

第五节 阿拉伯文化对欧洲文学及诗学的影响

阿拉伯—******文化由三种文化源流汇合而成:一是阿拉伯人固有的文化,形成了阿拉伯语言、诗歌、散文、谚语、故事、传说、星象等;二是******教文化,成就了《古兰经》、古兰经注、圣训教义学、教法等;三是印度、波斯、希腊、罗马等外族的文化,如波斯的历史、哲学、政治、语言、文学、传说、故事、音乐,印度的哲学、数学、医学、天文等,希腊的哲学、自然科学以及罗马的政治、法律等。这三种文化源流互相影响、融会贯通,直至发展创造,形成了“阿拉伯—******文化”光辉灿烂的时期。表现在文学方面,阿拉伯人的固有文学和******教文学是阿拉伯—******文学的种子,而发达的外来文学为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营养,统治阶级积极支持鼓励的政策又成为它发展成熟的适宜的气候,由此,创造出了灿烂的阿拉伯—******文学和文论,并通过西班牙和西西里岛两条途径传入欧洲,给欧洲的文论尤其是文艺复兴前后的文论以很大的影响和助力。

作为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文艺复兴是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一场新文化运动。伏尔泰说,文艺复兴的重大意义不在于复古,而在于创新。西方名家在提及文艺复兴的文化内涵时往往只强调古典文化的复兴和文化的再创造,这就使得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文艺复兴文化源流时往往忽视了外来文化特别是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的影响。事实上,后者对意大利文化乃至西欧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一、阿拉伯文论与意大利

意大利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产生过众多伟大的作家。被马克思称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的但丁的《神曲》,由于达到了相当的哲学层面,这便使它充满了“隐喻”和“象征”。而诗词的“象征”、“隐喻”等正是中世纪美学最核心的命题。但丁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流行“隐喻”的时代,《神曲》中的隐喻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拯救人类为目的的,因此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丁要为“诗”争得一席地位,《神曲》就是要用隐喻启迪人们的思想。而“但丁将用来解经的隐喻阐释学用来解诗,则足可标示出一个时代的转变。”但丁在《致斯加拉大亲王书》第七节中,结合《神曲》阐述了他的“诗为隐喻”说:

为了阐明我们要说的话,必须说明这部作品的意义并不简单,相反,可以说它具有多种意义,因为我们通过文字得到的是一种意义,而通过文字所表示的事物本身所得到的则是另一种意义。头一种意义可以叫作字面的意义,而第二种意义则可称为譬喻的、或者神秘的意义。

但丁的“诗为隐喻”说直接受到了经院哲学的重要代表、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的影响。阿奎那一生致力于用亚里士多德的理性哲学为中世纪神学作出证明,但丁对他非常崇拜,将其安排在《神曲》天堂篇第四重天即太阳天里。阿奎那认为,圣经中每一词都具有字面义和精神义两个方面。精神义又进而一分为三,是为隐喻义、道德义和神秘义,精神义寄寓在字面义之中,这意味着言词所指的形象本身尚还不是字面义,字面义指的同样是形象的寓意所在。比较但丁的诗为寓意说,我们都找到了根据。但是,中世纪这种由神学到文学意义阐释的转换又与早于阿奎那一个世纪的阿拉伯哲学家阿威罗伊(1126—1198)和迈蒙尼德(1135—1204)的解经阐释理论有关。在阿威罗伊看来,“哲学与其外在的表现相反,不包含任何与******教对立的内容。如果《古兰经》传统表达方式的意义同哲学的结论相悖,人也必须作这样的解释。《古兰经》的传统的意义,都是比喻义。”他进而指出,比喻义的解释应属哲学家专有,而不应为普通民众掌握,后面有字面义已经足够,歧义纷呈的隐喻义解释反而会使他们陷入混乱;事物或可见或不可见,不可见的事物只能借助于确实的证据加以推断;然而很多人即使借助于证据仍然不能认识这些事物,为此《古兰经》使用一些比喻并列举事例加以说明,人们只需认识这些事例即可把握此种比喻中的道理。这就是所谓《古兰经》的表意与隐意。从这里可以看出,阿奎那“以物指物”的所谓“精神义”,其实就是阿威罗伊的“隐意”,而字面义实则就是阿威罗伊所谓的“表意”。所以,有评论家指出,阿威罗伊的这些观点,与中世纪流行的隐喻解经传统是互为呼应的,对于显示从神学到文学意义的阐释的转换也是很有代表性的。确实如此,因为它凸显了语言的隐喻性质,使语言意义有了无限阐释的潜能。也就是说,阿奎那的隐喻解经理论受了阿威罗伊的影响。

但丁的“诗为隐喻”说没有给欧洲传统美学的“摹仿论”以应有的位置,却通过“象征”为心灵的自由和艺术的想象留下了较多的余地;同时,但丁将他的“诗为隐喻”说上推到伦理学的哲学领域却没有再把神学突现出来。但丁强调他的《神曲》归属于伦理学,他所侧重的“寓言意义”显然是蕴涵了善恶选择及其道德指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神曲》就是一种道德哲学。事实上,宗教伦理学和文学艺术的根本价值都在于寻求精神对肉体的超越,有限向无限的延伸以及必然向自由的趋近。这也正是但丁“诗为隐喻说”的价值所在。

此外,《神曲》在构思以及写作结构上都与被誉为“阿拉伯的但丁”的艾布·阿拉·麦阿里(973—1058)的《宽恕书》十分相似,它们都以天堂、地狱为背景。麦阿里是阿巴斯王朝时期杰出的散文作家,《宽恕书》是其主要的散文作品。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伊本·格利哈游历天堂后,又到地狱去看那里的情况。在这次游历中,他在天堂时曾看到一些他预料会在地狱看到的人,而在地狱却看到一些本应在天堂看到的人,于是他询问关于他们被宽恕和得不到宽恕的原因,因此本书取名《宽恕书》;第二部分是作者对伊本·格利哈信的回答。但丁的《神曲》分为三部:《地狱》、《炼狱》和《天堂》,其结构与《宽恕书》十分相似。这种相似绝非偶然,阿拉伯史学家乃至西方文史学家都认为,但丁的《神曲》受到了麦阿里文学风格的深刻影响。

以上通过对但丁的创作及其诗学观与阿拉伯哲学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人是如何在东西方文化相互传播与影响的过程中摸索到近代文明的门槛的,也说明欧洲中世纪在长达1000年的基督教统治之后发生席卷全欧的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偶然。

三、阿拉伯文论与西西里岛

西西里在翻译和传播阿拉伯文学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西西里活跃的翻译运动首先取决于这个岛屿特殊的地理位置、语言环境和历史背景。它位于地中海中部,居北非和亚平宁半岛之间,为连接北非和欧洲的海上通道,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接点上,是阿拉伯—******文学传入欧洲的又一重要渠道。此外,岛上居民有说希腊语的,有说阿拉伯语的,还有懂拉丁语的,这三种语言都在官方和民间通行。1091年,诺曼人征服了这个岛屿。在诺曼人统治下的西西里岛,基督教文学和******教文学交汇融合。

罗吉尔一世(?—1101)时,翻译阿拉伯文学的活动就开始了。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非洲人君士坦丁(?—1087),他是******的******,后皈依了基督教,最后在蒙特卡西诺做了僧侣,并在那里终了一生。西方有组织的翻译就是从他开始的,他是第一个将阿拉伯语译成拉丁文的伟大的翻译家。继任者罗吉尔二世(1130—154年在位)醉心于阿拉伯—******文化,以至于人们都称他为“半异教徒的国王”。

西西里在罗吉尔二世的孙子弗雷德里克二世(1194—1250)统治下达到极盛。在西西里多元文化的氛围中,他在帕勒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被一些阿拉伯籍的老师教化成为一个热衷于智力探索的人,对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怀有无限的好奇,多才多艺,懂意大利语、拉丁语、德语、法语、希腊语和阿拉伯语。他保护学术,聘请了许多翻译家,指令他们翻译当时流行的阿拉伯语著作,还于1224年创办了那不勒斯大学,学校图书馆收藏了大批阿拉伯文手抄本。他还下令把亚里士多德和伊本·路世德的著作译成拉丁文作为大学的教科书,并把这些译本的副本寄往巴黎大学和波洛尼亚大学。著名的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就是那不勒斯大学的毕业生。

由于西西里接近意大利南部,同属于诺曼人的统治,因而西西里人的翻译为东西方架设了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使阿拉伯—******文学的各种不同因素传入了半岛和中欧。

阿拉伯是爱好诗歌的民族,在******教产生之前就长于用诗歌表情达意。到了阿巴斯王朝这个名家辈出、诗体兴盛的时代,其诗歌更是异彩勃发。后来阿拉伯人占领西西里岛,西西里的多元文化又增加了一层******文化的色彩。岛上有上千诗人,西西里的浪漫情调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而后诺曼人征服了西西里岛,仍保留着阿拉伯的风味。在弗雷德里克二世时期的阿普利亚朝廷里,由于他提倡写诗,因而他和他的大臣们都用意大利文写诗。他旅居意大利之时,将大部分西西里岛的诗歌译成托斯坎那文,对意大利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3世纪开始在西欧兴起的寓言、轶事训诫故事等与来源于印度、波斯早期的阿拉伯作品非常相似。前文提及的《卡里莱和迪木乃》的波斯译本被译成法语后,成为法国拉封丹《故事集》的资料之一,并和《卡里莱和迪木乃》一样,都借动物之口表达作者的思想观念,这是作者自己所承认的。阿拉伯语的“麦嘎麻”是一种有韵脚的散文,总是用一个豪爽英雄的各种冒险故事来进行道德说教,它对现实主义的或以恶汉为题材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故事以及流浪汉的冒险故事有深刻的影响。

总之,阿拉伯文化和文学“帮助西方的想像力摆脱陈陈相因、狭隘的清规戒律”,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并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因而,阿拉伯文化和文学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和诗学都产生了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综上所述,有效吸收了东方诸民族文学成就的阿拉伯—******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因为它的高度繁荣,更重要的是,它在继承古典文学的同时,不断发展完善自身,并将它的文学成就通过西班牙、西西里两大主要渠道传到了西方,成为西方人学习古希腊、罗马等东方古典文学的重要媒介,不仅深刻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发展,而且在艺术、哲学和科学等许多领域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为此,西方学者大为感慨:“拯救了大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其他希腊思想家的著作以及后来将这些著作传往西方的是阿拉伯人。”

阿拉伯民族正如坚忍笃诚的沙漠之舟——驼队一般,背负着传承文化的巨任,凭借他们的热情与智慧,奏响起古老文明的驼铃声,穿过沉寂而广漠的中世纪,走向孕育着希望与复兴的近现代。

同类推荐
  • 人间有味

    人间有味

    本书是故里食物系列丛书之一,全书主要部分共分4部分:鲜、清、境、人,这些文章均围绕美食展开,体现了作者对故乡与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文章语言纯朴,文字清新,适合广大休闲文学爱好者阅读。
  • 穿越黄昏小巷

    穿越黄昏小巷

    初无定质,闲闲地说来。言辞之将尽,则又柳暗花明,水出峡谷……命意,属辞,密实无痕。一丘一壑,风景可人俨然人工修造也,然而又确实是自然天成也。如风系影,一个眼神,一声轻唤,便见好风洒洒如阳光,阳光脉脉如叙话,淡淡平常事,却通了人心。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曾拟用名《新动力》,本书以诠释生命和表述生活为主。全书共分为六部分,每部分由十余篇哲理散文组成。既可独立成章,也可作为一个体系对待。书是储存情理的库房——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既然是朋友,就必须给予关心和爱护。如果您是一位乐观向上的读者,《此岸彼岸》中有演练智力的课堂——有引导人们踏上道德之路的篇章;如果因为失败,身在痛苦沮丧当中,可以借助文字中的情理化作动力:如果您本身就是一位心神衰弱的读者,尽管放心大胆地去欣赏文中的攀登者的人生风采,当然,也可以体验他们的生活艺术。至于那些颇有成就感的读者,完全可以享用从不同角度所讲述的人性的光辉,以便与自己的奉献作一番比较。本书由赵全胤著。
  •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本书是《中国文化名人书系》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其主要是对亲情的谈论。书中分别选入鲁迅、周作人、郭沫若、叶圣陶等120多位作家的多篇散文作品,如:《风筝》、《做了父亲》、《一个人在途上》、《屠敬山先生》、《望断天涯儿不归》、《白舅舅》、《心上的暗影》、《怎么爱人也不够》、《三姐夫沈二哥》、《长情默默》、《陌生的儿子》、《家累》等150篇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最华美的语言文字,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每位作家在亲情方面的创作风貌。
  •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不仅是一位诗人、散文家,而且是一名学者,一名民主战士。他的著作有27部,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字数近200万字,且字字珠玑,句句秀美,或清秀隽永,或激进深邃,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文学遗产。
热门推荐
  • 99次深情:夜少的天价娇宠

    99次深情:夜少的天价娇宠

    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个乖巧安分的小妻子。这句话用在夜灼华和安十里身上极恰当。他是帝王般的存在,睥睨众生。恰恰相反,她在他面前是微尘,低卑渺小。辗转波澜,她成为他隐婚的妻子。不就隐婚嘛,那就隐婚!在娱乐版图看见自己丈夫和当红影星在一起,好,她把空间腾给他们!公司解约无效,五年的卖身契,好,她忍!离婚无效,十里怒了,这种渣男你不离,我便逃!只是--夜色无边,春色旖旎。再一次的相见,竟想到了床上!“夜大少,我只是“盛世”旗下普通艺人,您对我如此雨露恩泽,会被人说潜规则的!”夜灼华在床上加快了起伏的频率,正色看着她“安十里!从始至终都是你来招惹我的!我逃不开!这一次你也再休想逃”
  • 心灵粘合剂

    心灵粘合剂

    苏博士发明的神药,心灵粘合剂,能粘合破碎的心,治疗受伤的心,让心痛的感觉荡然无存,完美的享受爱情!
  • 末世网游

    末世网游

    末世来袭,想让我死?你看看有门没有?系统控制着各个世界,控制着我?我只想说一句:一边玩去。顺我昌逆我亡。管你是什么东西,先给我跪拜一天,要尊严?尊严是用来抛弃的!丧尸分布在世界各地。我要去救世界的人民?放屁。先俯首称臣,再来给爱卿们一线生机。我就是地球领主:林萧!
  • 华夏作家文库:行话

    华夏作家文库:行话

    每一个人都同菜场打过交道,每一个人都依赖菜场生活。菜场的食品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当你在医院里看到,不育症、白血病、脑瘫、癌症的病人,逐月逐年地增长时,禁不住要问:这是为什么?你想找一个满意的答案,请读我写的这篇小说。
  • 宋阙

    宋阙

    戏美人,撷红采绿;游江山,拾遗补阙。忙于历史毕业论文的陈孤,不仅意外地回到了千年前的宋朝,而且还被困在了一副棺材里。更出乎意料的是,在随后的一场江湖刺杀中,他竟然成为了,造反名声后人皆知的明教教主。这样的奇怪起点,他该如何抉择未来之路?处江湖之远,为教主尊位,手持三阿,闯荡情仇交织。居庙堂之高,以名士风流,心怀天下,搅动风雨波澜。在仁宗朝的江湖和庙堂之间,来自现代的陈孤,游转自如,皆为王者,演绎辉煌传奇!———ps:宋阙,‘que第一声’,拾遗补阙(缺)。非宫阙(que第四声)。
  • tfboys爱之初夏

    tfboys爱之初夏

    她们是tfboys的粉丝,初见三小只,她们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呐。
  • 相公,你真的死了吗?

    相公,你真的死了吗?

    晕,一觉醒来,竟然成了个寻死没死成的待嫁新娘身上,原来是因为不愿给一个‘痨病鬼’冲喜才轻生的。没法子,既然没死成那就只有嫁了,不过,这个家里怎么阴森森的?还有那个要死的病相公怎么看上去好好的,一转眼就死了?
  • 法华经义疏

    法华经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唯美恋爱

    TFBOYS之唯美恋爱

    请读者略过……………………嘻嘻*^_^*不要建议,谢谢,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