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01800000007

第7章 军争第七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1],交和而舍[2],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3],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4]。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5]。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6],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7]。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8],廓地分利,悬权而动[9]。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10],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注释】

[1]合军聚众:把民众聚集起来,组成军队。

[2]交和而舍:两军处于对峙状态。交,接触。和,和门,即军门;两军军门相交,即两军对峙。舍,驻扎。

[3]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让敌人走迂回道路,用小利引诱敌人,把它引向别的方向。

[4]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军争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5]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委,丢弃;辎重,军用器械、粮草、服装等;捐,损失。意思是,如果扔下一部分军队去争利,装备辎重就会受到损失。

[6]劲者先:体质健壮的人会首先到达目的地。

[7]无委积则亡:委积,储备物资。军队没有物资储备作补充,就不能生存。

[8]掠乡分众:掠取敌乡的粮食,资财要兵分数路。

[9]悬权而动:权,秤锤,用来称重物,这里指权衡利害,而后采取行动。

[10]无邀正正之旗:邀,迎击,截击。正正,严整的意思。意思是不要迎击旗帜严整、队列雄壮的敌军。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打仗的法则,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从征集民众、组织军队到与敌军对垒,整个过程没有比争夺制胜条件更为困难的了。争夺先机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要把迂远变为近直,把不利转变为有利。因此,要采取表面迂远的进军路线来迷惑敌人,用小利来引诱敌人,这样才能在敌人后出动,却能比对方先期到达战地。这就是掌握了以迂为直的谋略。

军事斗争既存在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存在有害的一面。如果全军携带所有的辎重与敌人争利,那么就无法按时到达预定的战略要地;如果丢下辎重轻装前进,那么重型装备就会损失。因此卷起盔甲,轻装前进,日夜不停,奔走上百里和敌人争利,那么三军主将就可能被敌所俘;强壮的士兵先行,疲弱的士兵掉队,通常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到达。如果走五十里路去与敌争利,那么先头部队的主将就会可能会受挫,通常只有一半的兵力能够达到。即使走三十里路去争利,也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能赶到。要知道,军队没有辎重装备、没有粮草和物资补给就不能生存。

因此,没有把握诸侯列国的战略意图,就不能和它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不能行军;没有向导的指引,就不能取得地形之利。所以用兵打仗必须依靠诡诈多变来取得成功,并且以是否有利为自己行动的原则,根据敌情变化来分散或集中兵力。所以,军队行动迅速时就像疾风骤起,行动舒缓时就像林木森然有序,攻击敌人时如同烈火威猛,进行防御时像山峦一样牢固,隐蔽时像浓云遮蔽日月,作战时表现出雷霆之威。掳掠敌人的乡邑分兵扼守要地,拓展自己的疆土,都要权衡利害关系,然后伺机而动。事先懂得正确运用变迂远为近直的策略就容易获得胜利,这是军事斗争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军政》里说:“作战时语言指挥不能听到,因此设置了金鼓;动作指挥不能看见,所以设置了旌旗。”这些金鼓、旌旗是为了统一全军号令便于指挥而设置的。全军上下能够统一听从指令,因此,勇敢的士兵就不会单独冒进,怯懦的士兵也不敢单独后退。这就是指挥部队作战的方法。所以夜晚作战多用火光、锣鼓,白天作战多用旌旗,这都是为了适应兵士视听变化而作出的安排。

军队的锐气可以使之衰竭,将帅的意志和决心也可以使之动摇。军队刚投入战斗时士气旺盛,过了一段时间就会逐渐懈怠,直到最后士气完全瓦解。因此,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先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懈怠衰竭时才发动进攻,这是掌握军队士气的方法。用我方部队的严整来对付敌人的混乱,用我方部队的冷静来对付敌人的躁动,这是掌握军队心理变化的方法。用接近战场的部队迎击远道而来的敌人,用休整好的部队对付疲于奔命的敌人,用粮饷充足的部队应对饥饿不堪的敌人,这是把握军队战斗力的方法。不要去拦击旗帜整齐的敌人,不要去进攻阵容强大的敌人,这是掌握应变策略的一般法则。

用兵的法则是:敌人占据山地就不要去仰攻,敌人背靠高地就不要正面进攻,敌人假意败退就不要跟踪追去,不要攻击敌人的精锐,不要企图消灭敌人的诱兵,不要拦截退回本国的敌军,包围敌人时要留出缺口,敌人陷入绝境不要过分逼迫。这些都是用兵的一般法则。

【顿悟】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这说明做事情需要在前期投入很多精力,通过充分的准备,才能在最后关键的时刻获得成功。许多人看到的可能只是胜利的结果,但是当事人却为此付出了艰难的努力。《孙子兵法》中提出了“军争”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善于创造条件,争取实现预期的目标。

【学生运用】

面对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状况,许多人想尽办法,尽管有所提升,但还是不尽如人意。我们应该明确,学习成绩的改善和提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学生朋友需要在各个方面建立良好的心态,借助各种有利因素,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本领。

作为一种脑力活动,学习必须遵循其内在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此外,还要善于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与学习环境。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与老师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学校教育中,老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和自己的科目老师建立良好的交流氛围,可以使我们从中获得有效的指导。这种点睛之笔的指导可以使我们事半功倍地提升学习效率。

2、合理膳食、积极健身、良好睡眠,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从而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会耗费我们很大的精力,所以保证良好的休息和健康必不可少。

3、选择师资优秀的学校: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学校师资状况的不同会产生差别很大的教学质量,这会影响到我们的最终学习成绩。目前,选择名校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一方面我们要量力而行,另一方面要对学校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合理择校。

4、配备基本的硬件环境:学习需要借助必要的辅助设备,除了书本之外,英语学习机、辅导书和参考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构成了我们提高学习成绩的有力助手。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参加学习补习班。

5、经常和成绩优异的同学交流:向成绩优异的同学获取经验,可以避免我们少走弯路。就像当年唐僧到西天取经一样,借助他们的优秀成果可以获得良好的预期。

总之,学习是建立在多种因素基础上的,只有多方准备、克服不利的条件和因素,才能迎来成功,而不至于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军事运用】

战争的唯一目标是赢得胜利,击败敌人。所以孙子在“军争”里说,用兵打仗的法则没有比争夺制胜条件更为困难的了。在军事行动中获胜,要求作战指挥者能够把不利局面转化为有利条件,善于变通,而争夺和创造有利作战条件的结果,就是让胜利水到渠成地来临。

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韩信、彭越等合兵一处,把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英勇无比,尽管已经遭遇重创,但是要想彻底击败他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刘邦在外围布置了几层兵力,惟恐对方突袭逃脱,放虎归山。

当时项羽已经粮尽援绝,部队也成了强弩之末。一天晚上,士兵忽然听见四面传来楚地的民歌,许多人为之动容。项羽听到歌声后,也非常吃惊:“难道刘邦已经得到楚地了,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这位英雄不免惆怅至极,顿时丧失了斗志。他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和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饮酒话别。平日最亲密的手足兄弟都非常难过,低头不语。最后,虞姬自刎身亡,项羽带领八百名骑兵从南面突围逃走。汉军一路追杀,最后赶到乌江边上。经过一阵激战,项羽手下的部众全部牺牲,穷途末路的英雄最后自刎而死。

后来,人们用“四面楚歌”形容项羽身陷困境最后自杀而亡。表面来看,刘邦不费吹灰之力把项羽逼进死地,实际上这是深刻把握敌人心理活动规律,并巧妙瓦解敌人军心,进而赢得胜利的作战技巧。刘邦制造“四面楚歌”的情景,是从意志上瓦解敌人斗志的高明策略,展现了变迂远为近直、变不利为有利的作战原则。

【经商运用】

《孙子兵法》以“军争”篇强调善于变通,创造条件赢得作战胜利的重要性。同样的道理,在商业世界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各种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模仿行为是商业竞争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尽管有人把它与强盗逻辑并列,但是不可否认,模仿从来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行动。很显然,简单的模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市场需要的是创新性模仿,所谓“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在世界汽车发展历史上,福特曾经开创了T型车的******,但是在后来的竞争环境里,大众汽车则依靠管理创新而不是盲目的跟进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从1934年的创意设计到1935年“甲壳虫”汽车投入生产,再到1950年后根据需求变化改进的大众汽车,整个历史过程就是大众整合汽车产业资源不断创新的结果。

同样是模仿,有生死两种路径选择,只有灵活运用的人才能进入生机勃勃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商业经营与管理无论采取哪种发展战略,都必须在实际竞争过程中采取灵活的制胜方法,而不是拘泥于常规。只有掌握行业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占据市场的领导地位。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伟大的商业计划和宏大战略都必须辅以灵活的战术才能实现。水,装在圆桶里,就是圆的;装在方盆里,就是方的。我们要善于根据市场与顾客消费需求的变化适时休整自己的执行艺术,如果市场发生战略性改变,即使摒弃原有计划也未尝不可。

同类推荐
  • 广东人的生意谋略

    广东人的生意谋略

    广东人具有天生的经商意识,在当今社会中几乎成了财富的代名词。他们开拓变通,敢为人先,他们政治淡泊,利益至上。广东人有着悠久的经商历史,他们言必言商,言必言利,是当代最富有的一群人。广东商人的辉煌并非始于今日。早在明清时代,他们就位列十大商帮之中,只是不及晋商、徽商出名而已。当晋商、徽商相继黯淡时,广东商人不仅长盛不衰,而且后来居上,成为首屈一指的粤商。
  • 羊皮卷活学活用

    羊皮卷活学活用

    传说中,《羊皮卷》来自10张羊皮卷。很久以前,在阿拉伯地区的沙漠里,有一个赶骆驼的男孩,他的名字叫海菲。海菲聪明又能干,而且有一颗非凡的爱心。当时,他在当地最著名的皮货商人柏萨罗家里作仆人。因为被海菲的诚挚、超凡的爱心感动,他的主人在临死时,赠给了海菲10张神秘的羊皮卷——这就是代代相传,风靡全球的《羊皮卷》。有了《羊皮卷》的指引,海菲很快改变了贫穷的面貌,开始了新的生活,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 聆听心的选择:巴菲特给年轻人的24堂财富人生课

    聆听心的选择:巴菲特给年轻人的24堂财富人生课

    《聆听心的选择(巴菲特给年轻人的24堂财富人生课)》由成杰所著,《聆听心的选择(巴菲特给年轻人的24堂财富人生课)》中的主角股神巴菲特,美国人称其为100年来最伟大的投资者,个人财富45年间增长了575倍。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全球市场走势,是宣称在死后50年仍能产生影响的人!巴菲特是一个长期投资家,他的爱好就是寻找可靠地股票,把它尽可能便宜地买进,尽可能长久地保存,然后坐看它的价值一天天地增长。
  • 董明珠的资本

    董明珠的资本

    本书根据董明珠的经历,深入剖析她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深层原因,在向读者讲述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董明珠。从其人生关键时刻的抉择、销售道路上从无到有的探索、管理能力和风格的培养、企业思维和战略眼光的形成、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对创业者指导等多个方面,解读中国商界女精英董明珠的成功秘诀。
  • 人脉历练智慧(上)

    人脉历练智慧(上)

    常言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人成木,二人成林,三人成森林”,可见,要想做成大事,必定要有做成大事的人脉网络和人脉支持系统。如果说血脉是人的生理生命支持系统的话,那么人脉则是人的社会生命支持系统。人脉,决定发展!
热门推荐
  • 那个叫李苍术的哥哥

    那个叫李苍术的哥哥

    当你得到一个掌握大量未来科技的智能管家会用来干什么?也许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李苍术选择低调,并且赚大把的钱。
  • 爆宠萌妃:娘子求亲亲

    爆宠萌妃:娘子求亲亲

    21实际第一杀手被追杀,竟然穿越了?还是个废柴,身上灵力全无。。。。。。睁开眼,她已不是以前的那个他,我要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之后她遇到他,他一席白衣,神似妖孽,居然是帝国的四王爷。他护她,宠她,即使倾尽一切只为博她一笑。他缠着她,天,不是说四王爷有洁癖吗,那我眼前这个男人是谁?----疯子精心制作,q群:306943871敲门砖:疯子。管理员是疯子小号。欢迎骚扰-0-
  • 末世劫梦

    末世劫梦

    病毒灭世,痛苦苟生,为爱沉沦,为爱重生
  • 轮回吧,少年

    轮回吧,少年

    一个腹黑的平凡宅男在轮回中寻求自身,体会感情,救赎世界的老套故事。为什么要变强?只是因为我们在成长。起个高端大气的名字真难。
  • 黎明破晓时分

    黎明破晓时分

    去看不一样的生活,去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 萌妻养成路线

    萌妻养成路线

    “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爱与和平,请和我谈恋爱!”“不,我拒绝和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谈恋爱。”“.......”
  • 军嫂重生纪事

    军嫂重生纪事

    李晓欣重生在了同岁的李慧茵身上,从此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一见钟情、再见定亲的军校生老公,一个不为人知的家传空间,一段平淡而温情的大学生涯,一个幸福而温馨的家庭,这就是重生后的李慧茵的一生,如她所愿,简单,幸福。
  • 弄蝶

    弄蝶

    虞蝶飞----一个无父无母的赏金刺客,谁给她钱,她便为谁卖命。一次失败的意外,让她失了记忆,
  •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先生一生工作有三个阶段:五十岁前是金融工作,期间也教书;五十岁后,是语言文字工作;八十五岁之后是研究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三个阶段一以贯之的理念是:“语言使人类有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有别于野蛮,教育使进步有别于落后。”这三句话可说是他生命的纲领,核心是启蒙。而作为启蒙思想家,第三阶段无疑是最亮的亮点。因为,还在延续的第三阶段,老先生已经达到了横扫中外,贯通今古的境界,并且仍在扩展和提升。他的历经前清、北伐前民国、北伐后民国、人民共和国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百科全书式的厚重的知识结构,加上惊人的终身学习的毅力和效果,经过疏理、锤炼、融合、升华,使他当之无愧,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 清梦依稀见

    清梦依稀见

    夜沈沈、拍手相亲,儿痴女。栏外扑来罗扇小,谁在风廊笑语。向晚来、歌阑饮散,月在纱窗。############################################我们都希望时间再长一些,可如果不开心要那么长的时间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