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符号,即除了语言符号以外的其他符号形式。非语言符号可以分为6类:①身体动作或运动行为,诸如手势、姿势、面部表情和眼睛活动等;②类语言(又称附属语言),即音质、语调、音量、音速和其他功能性发声;③环境空间,即个人和社会对空间的利用以及人们对这种利用的感知;④嗅觉,即经由嗅觉渠道传递的信号;⑤触觉,即经由触觉渠道传递的信号;⑥衣服和化妆品等人工制品的利用及感知。[21]如果从接收者的角度来看的话,非语言符号可以分为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感知类符号三大类。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非语言符号的传播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传播性。在人类的互动活动中,非语言符号总是不停地传播传播者信息。例如,老师在讲课,老师的语调和语速是老师讲课状态最好的表达符号;老师的衣着和举止同样在传播着不同的信息。②情境性。非语言符号与具体的传播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是流泪,在获得金牌的领奖台上和在送别的人群中具有不同的意义。③可信性。俗话说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就说明,非语言符号在很大程度上是传播者个人的整体性格特征的综合表现,而且很多非语言符号本身是不能被理性思维控制的,也就更加容易展现出传播者的真实意图。因此,非语言符号比语言符号更加可信。④组合性。非语言符号往往是多个符号合作传播信息的。例如,演讲者在演讲的时候,他的语言、动作、音调、表情和手势等共同协作,向听众传播信息。⑤隐喻性。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常常带有隐喻性。例如,久别重逢的故人紧紧地拥抱彼此,不同程度的拥抱力度传递着不同的感情信息。此外,非语言符号在很多场合是对语言符号的一种补充。例如,老师一边表扬学生,一边用手轻拍学生的肩膀,轻轻拍打传递了更加丰富的信息。[22]
(二)皮尔士的符号分类
皮尔士对于符号的三分法是基于符号定义为符号形体、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的三元关系,例如,“镜花水月”是符号,镜中花和水中月是符号形体,是真实的镜和水的符号对象,作为虚幻景象的比喻是符号解释。皮尔士把符号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的根据,就是符号形式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1.图像符号
与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任意性不同,图像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说,图像符号的符号形式是用肖似的方式来代表对象的,其最为典型的就是影视的画面符号。如相片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相似性。在相似性符号下,皮尔士划分了三种类型:一是图画———能指与所指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二是图表———反映了其所包含的对象之间的排列或位置关系;三是隐喻,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一般类似性。
2.指示符号
指示符号,是符号形体与被代表的符号对象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因果或邻近性的关系,使符号形体能够指示或代表符号对象的存在,因此,指示符号的符号对象总是一个确定的、与时空相关联的实物或事件。例如,花园里的指示牌“槐树”,对应的就是槐树这种特定的植物;交通道路上的各种指示牌对应着具体的交通情况和设施。此外,一些现象总是伴随着或影响着另一些现象(或事件)的发生,其中某一现象(事件)可以因为时空的邻近性而成为另一现象(或事件)的指示符号。例如,风与风帆之间的关系中,风帆的飘动在于风的存在,风成为风帆飘动的原因;烟与火之间的关系中,烟是火的结果。
3.象征符号
象征符号的符号形体与符号对象之间没有肖似性或因果相承的关系,他们的指代关系具有任意性和约定俗成性。两者之间的关系通常由人为确定,并取得广泛的认同。例如,中国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界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种群文化约定的基础上的。此外,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情感,也多用象征符号来代表。例如,玫瑰花象征爱情,五星红旗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等。[23]
皮尔士将符号按照符号形体、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的三元关系划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并非是说三种符号是严格区别的,不可逾越的。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创建符号、使用符号和识别符号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复杂而多变的情况,同一个符号形体可以因人、因地、因事的不同而划归为不同的符号类别,由此产生符号分类的复杂性问题。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符号类型,不能简单地套用以上的符号类型,而应该根据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符号载体以及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与其他新闻评论在符号类型上的差异性来进行划分,一方面便于对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符号构成进行阐释,另一方面便于彰显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独特性。与报纸新闻评论相比,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符号有语言符号,也有非语言符号。评论员的口头评论是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语言符号,音乐、音响、画面和评论员的音色、音质和音调,着装和姿态语言等则属于非语言符号。在具体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案例中,符号形体、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因听众和观众的不同,传播事件的不同和传播情景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传播效果,也就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符号类型。为了便于同学们认识和思考,我们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符号构成,主要是从广播和电视这两种媒介的渠道特征来划分的,广播和电视传播的信息,最主要的特点是“声画并茂”,因此,我们将以声音符号和图像符号来划分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符号类型。
第二节 广播新闻评论中的声音符号
一、声音的特性
广播新闻评论主要是通过声音符号来传递信息的,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引发弹性介质的振动(声波)导致的动物听觉感受器的感知,[24]声音的特性直接关系着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信息传播的效果,在具体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声音符号由语言符号、音响符号和音乐符号构成,音响和音乐在第一章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征中已经有所论述,本节主要讨论声音的特性和语言符号在广播新闻评论中的运用。下面,我们首先来看声音的特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声音的空间感
声源通过振动使空气受到压缩之后形成疏密相间的密度分布,进而形成声波传到人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人就感受到了声音。声波在传递过程中产生反射、干涉、共振等现象,形成了声音的大小、远近、方向等不同感觉,进而形成了声音的空间感。声音在客厅、空旷的操场、教堂等不同的空间具有不一样的空间感,这使得声音具有了表现空间的特殊能力,形成了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现场感和评论信息的画外空间———画外空间打破了广播和电视所建构的传播空间的限制。例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1998年4月9日播出的新闻评论《从“泰坦尼克号”说起》,节目通过航船的沉没来比喻地球因为人类不断的索取也有不能承受的时刻,从而呼吁大家关爱地球,重视环保。节目开始之前,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曲渐起,将听众带至飘摇的泰坦尼克号的航行空间;在节目高潮部分,评论员表达了“……如果我们中的大多数继续漠视环保,漠视诸如汽车尾气排放这些具体问题的话,那么生命之舟的分崩离析,就是终有一天会发生的事情……不知道那时候,会不会有人能想起泰坦尼克号,想起那艘据说是永远不会沉没的船”。主题歌渐强,为听众带来了一个“画外空间”。[25]
(二)音量
音量是声波传到人耳之后所产生的声音强弱的感觉。声音的强弱会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比如,街道的繁忙嘈杂容易引起人的烦躁感,而漆黑环境中的宁静则容易引起人的恐惧感和孤独感。在通常情况下,人说话时声音在60分贝左右。超过60分贝表现的是人的愤怒、严厉等态度,而低于60分贝则可能表现出人的胆怯、柔弱等心态和性格。例如,辽宁人民广播电台2001年12 月20 日播出的评论节目《“慕马大案”警示录》,内容是评论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原副市长马向东等16人受贿贪污案的。节目一开始,评论员说道:“法律是正义的,也是无情的。一切腐败分子即使拥有再大的权力,也不能超越法律的尊严。”接着是出警笛(音量很大),接着是2001年12月20日《全省新闻联播》的一段新闻录音。节目中大音量的警笛声渲染了“严肃、恐惧和压迫”等不同的听觉感知。
(三)音高
音高是指音源在振动空气时所产生的声音的频率。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音高。萧伯纳曾经说过,在为戏剧选择演员时,不仅要考虑角色与演员的性格,还需要考虑到演员本身的音高,“挑选一个女高音,一个女中音,一个男高音,一个男低音。如果他们的对白用的全是一个调子,一种速度,那是极其不能令人满意的,且最终是令人厌倦的”。例如1993年广播**********的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梁言、张友信采制的录音新闻《隆福大厦火灾目击记》。“记者:听众朋友,现在是8月12日晚上11点5分。我们刚刚接到一位听众的电话说隆福大厦起火了,我们现在正在赶往现场。……记者:市长,您是什么时候赶到现场的?市长:哎呀!你现在还采访我,赶快把火救完了就算了,小伙子。……消防员的喊声:李强,接她一下,接她一下,好了好了。……”节目中记者、市长、消防员的不同音高构成了一场“救火交响乐”,将听众带到救火现场,感受着救火过程的十万火急。[26]
(四)音色
音色是声音之间的区别。不同的乐器即使音高和音量相同,但我们依旧可以根据它们的音色对它们进行区别,音色由泛音的多少、频率和振幅决定。从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的评论员的角度来看,音色可以理解为“是否悦耳动听”。一般来说,我们希望男性评论员的音色雄浑或俊逸;女性评论员的音色则是柔和或甜净。当然,不是所有的评论员天生都有一个好的音色,而且就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而言,听众和观众更加看重的是评论员的评论观点是否具有说服力,而不仅仅是语音本身。
二、广播评论的语言符号
声音符号以听觉为主要感知方式。在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声音符号包括音乐、同期声、解说词。声音符号是广播新闻评论唯一的信息传递载体,是电视新闻评论重要的信息载体。
解说词是新闻评论者叙述和评价新闻事件的主要手段,它提供了图像符号所不能提供的确定性信息,如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等信息,同时也是评论主体表达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评价的主要途径。
同期声包括现场同期声和采访同期声。现场同期声是由摄像机在拍摄新闻事件过程中同时录下的现场音,能增加新闻画面叙事的现场感和真实感;采访同期声则是记者根据叙事和评价的需要,对于新闻事件有关的对象进行访问而获得的语言材料。
音乐在广播电视评论中具有渲染气氛、形成叙事节奏、间接表达评论主体对新闻事件态度和看法的作用。
三、语言符号在广播新闻评论中的作用
语言符号是广播新闻评论最基本的符号载体,它在广播新闻评论中发挥着传递信息、表达观点等多方面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展现新闻事件的基本状况。新闻事实是广播新闻评论的基础,只有事实明晰,广播新闻评论才具有了基本的事实支撑。因此,广播新闻评论首先需要将新闻事件的基本情况进行清晰的说明和展现,从而为进一步展开评论奠定事实基础。
第二,为评论提供论据。论据是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论点的支撑。语言符号具有较强的信息传递能力,评论者须使用逻辑性较强的语言符号对论据进行阐释,并寻求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达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第三,清晰表达评论者的观点。语言符号具有非语言符号所不具备的确定性特征。因此,无论在广播新闻评论还是电视新闻评论中,语言符号均是评论者表达自身对新闻事件所持观点的基本手段。
因此,语言符号在广播新闻评论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语言符号的使用是否得当,决定了广播新闻评论的事实是否清楚、论据是否有力、观点是否清晰,甚至决定了广播新闻评论的成败。
四、广播谈话与听众参与
广播谈话节目的出现意味着说话主体的变化,普通人开始从“听广播说”逐渐转换为“我在广播上说”。而公众的说话行为进入大众传播环节后将会在公众中唤起更强烈的民主意识,最终形成谈话节目与公众民主意识间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