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24800000073

第73章

翰林翰林之名,本于扬子云《长杨赋》,所谓子墨客卿问于翰林主人,盖谓文学之林,如“词坛”、“文苑”云尔。古未有以此为官名者。其设为官署,则自唐始。然唐时翰林本内廷供奉之名,非必皆文学也。《旧唐书。百官志》:翰林为词学经述及僧道祝卜等待诏之所。高宗时,刘之等以文词召入待诏,时号北门学士。玄宗时张说、陆坚、张九龄、张等亦召入,谓之翰林供奉。凡表疏批答,或诏从中出,宸翰所挥,亦资其检讨。此翰林名官之始也。(《吴通玄传》载陆贽疏言:承平时,工艺书画皆待诏翰林,而无学士。至德以来,命集贤学士入禁中草书诏,待进止于翰林院,因以名官。则翰林学士又自至德中始。然叶石林云:唐之翰林,开元以前未有学士之称,曰翰林待诏,曰翰林供奉。开元二十六年始改供奉为学士,以张等为之。与《旧唐书。百官志》相合。则翰林之有学士,实始于开元,而非始于至德。)当其初设翰林,本以便于燕私游艺,凡技术之士皆在焉。学士亦技术之一,故亦待诏于此。其后以撰拟诏命,得参机务,遂别为清要之极选。然其时翰林犹有杂流,如天宝中有嵩山道士吴筠,乾元中有占星韩颖、刘ピ,贞元中有奕棋王叔文、侍书王亻丕,元和末有方士柳泌、浮屠士通,皆待诏翰林。柳公权亦充翰林书诏学士。又《顺宗本纪》罢翰林、医工、相工、占星、射复冗食者四十二人。沈括所谓工艺群官皆称翰林是也。辽、宋以来,尚仍其制。辽本纪有翰林茶酒使。《宋史》:安忠掌翰林司内衣库提点医官院。韩显符善占候,诏官翰林天文。钱惟演工书,太宗命翰林书学贺丕显至其第取之。本纪:雍熙四年,校医人优者为翰林学生。元丰四年,改翰林医官院为医官局。大观三年,诏医学并入太医局,书入翰林书艺局,画入翰林画图局。是宋时翰林亦尚沿唐制,杂艺皆居之。其专以处文学之士,则自明始。

学士学士之名,其来最久。裴松之《三国志注》:正始中,诏议圜丘,普延学士。是曹魏时已有学士之称也。晋、宋以后,增置渐多。宋泰始六年,置总明观学士,后省总明观,于王俭宅开学士馆,以总明四部书充之。齐高帝诏东观学士撰《史林》三十篇。永明中置新旧学士十人,修《五礼》。又竟陵王子良集学士抄五经百家。梁武时,沈约等又请《五礼》。各置旧学一人,人各举学士二人相助。又命庾肩吾、刘孝威等十人为高斋学士。简文为太子,又开文德省,置学士刘孝标撰《类苑》。梁武又命诸学士撰《华林遍略》以高之。陈武帝亦诏依前代置西省学士。其它散见于南、北史各传者,如虞荔、张讥俱为士林馆学士,蔡翼、纪少瑜、庾信为东宫学士,傅纟宰、顾野王、阮卓为撰史学士、沈峻、孔子祛为西省学士,陆琰、沈不害为嘉德殿学士,岑之敬为寿光殿学士,阮卓又为德教殿学士。是六朝时或省,或观,或殿,或馆,随所用各置学士。第其时所谓学士者,无定员,无定品。《隋书。柳传》:晋王广招引文学之士百馀人充学士,以师友处之。于时诸王皆有学士,晋王广以庾自直为学士,秦王俊以潘徽为学士。此藩王亦得置学士也。《韦孝宽传》:孝宽虽在军中,笃意文史,末年患眼,犹令学士读而听之。是节帅亦得置学士也。隋文帝令段文操督秘书省学士,文操性刚严,学士颇存儒雅,文操辄鞭挞之,前后或至千数。则学士且不免受挞矣。盖其时所谓学士,不过如文人云尔。唐太宗为天策上将军时,以司勋郎中杜如晦、考功郎中房玄龄、军咨祭酒苏世长等十八人,以本官兼学士。司勋、考功等,其官也;学士则总名也。即位后置弘文馆,悉引学士番宿更休,参帷幄,论文史,其职渐重。乾封以后,范履冰等为学士,撰拟诏敕,地益清要。然《通考》谓弘文、集贤学士分属中书、门下,则犹有所属也。至开元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建学士院于翰林之南,已与翰林分为二。然以翰林近御清切,故犹冒翰林之名,于是有翰林学士官名,其职乃专掌制诏。时以为天子私人,号称内相。至德以后,又于学士中择年深望重者一人为承旨,往往至宰相,于是学士遂为公辅之先路矣。至学士品级之高下,则累朝各不同。《通考》云:唐之翰林学士,只取文学之人,随其官之高卑,入院者皆为学士,廷觐之际,则各随其元官立班,而学士未尝有一定品秩也。今按《唐书。高璩传》云:璩以翰林学士擢谏议大夫,近世学士超省郎进官者,惟郑颢以尚主、璩以宠升云。是学士尚不得遽迁省郎。又陆贽以翰林学士从奉天,及归,迁中书舍人,后以兵部侍郎复为学士。李吉甫以考功郎中入翰林为学士,迁中书舍人。可见学士本无定品。至宋时始定制,资浅者为直院,暂行者为权直,而真为翰林学士者职独显矣。金初翰林学士承旨正三品,贞三年升从二品,翰林学士正三品,侍读、侍讲学士俱从三品,直学士从四品,待制正五品。元制承旨从一品,学士正二品,侍讲从二品,直学士从三品,待制正五品,修撰从六品。明洪武初定翰林院承旨正三品,学士从三品,侍读学士正四品,侍讲学士从四品,直学士正五品。十四年革承旨及直学士,定学士为从五品。十五年设殿阁大学士,亦正五品。永乐中定大学士,班在翰林学士之上。

侍读、侍讲学士、修撰、编检《石林燕语》谓:咸平中,始置翰林侍读学士,以杨徽之为之。又置翰林侍讲学士,以邢为之。王阮亭《香祖笔记》引为讲读学士之始。(亦见《宋史。真宗本纪》。又《夏侯峤传》:真宗二年始建讲读之职,命峤为翰林侍读学士。)然《通考》开元十三置集贤院侍讲学士、侍读直学士。《唐书》郑朗为侍讲学士。则讲读学士实自唐始也。至讲读之名本起于东汉,桓荣荐门下生侍讲,乃听荣出。桓郁以少府再入侍讲。黄琼以选入侍讲禁中(俱见《后汉书》)。此侍讲之始也。及六朝,则又有侍读为东宫官属。《南史》到洽与陆亻垂对掌东宫管记,俄兼侍读。陈天嘉中,诏顾越侍东宫读,寻迁羽林监,侍读如故。又江泌为永康王侍读,傅昭为南郡王侍读。《北史》:周文帝以薛慎为宜都公侍读。此皆唐以前侍读之官。《唐书》:陆质为太子侍读。《宋史》:真宋时,冯元为翰林侍读,马宗元为翰林侍讲,俱不带学士。此又近代翰林侍读、侍讲之始也。修撰之官,唐时亦已有之。《旧唐书。百官志》国四史修撰官,学士院亦有修撰官。裴坦常为史馆修撰。《宋史》:哲宗元六年,置国史院修撰官。是唐、宋以来国史院、学士院俱有此官,非专以属廷试之第一人也。至有元张起岩以进士首选,特旨改集贤修撰,此为状元授修撰之始耳。《续通考》谓编修本枢密院官,元时始改为翰林之属。又至正中,因学士夔夔言,改奎章阁为宣文阁,艺文监为崇文监,置检讨官十六员,以为近代编修、检讨之始。按《旧唐书》学士院修撰之下有校理官、检讨官。王彦威以淹识典礼,由太常卿特令补检讨官。《宋史》国史院有编修官,枢密院有检讨官,又有官制局检讨官,毕仲衍尝为之。《文文山纪年录》;登第后为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金史》移刺履为国史院编修官。则编。检二职,唐宋已有之,亦不自元始。

唐时翰林学士不必皆进士出身唐时翰林学士,据《通考》云,只取文学之人,各随其官之崇卑,入院者皆为学士。官尊者号称内相,可以朝夕召对,参议政事,或一迁即为宰相。其孤远新进,或起自初阶,或元无出身,至试令草麻,甚者试以诗赋,如试进士之法,其人皆呼学士。又云:自诸曹尚书以下至校书郎,皆得与其选。是唐之翰林学士,虽无出身者亦得为之,其以他官入者,亦不必皆由科目。今按李德裕以荫入官,后擢翰林学士、知制诰。刘邺由幕僚擢左拾遗,寻为翰林学士。吴通玄及弟通微,以太子友召翰林学士。郑覃以荫补校书郎,后为翰林侍讲学士。郑朗由辟署幕僚亦为侍讲学士。王叔文以棋待诏,后为翰林学士。是皆不必进士出身也。翰林撰文署名《唐书。苏传》:玄宗爱文,谓:“卿所为诏令,别录副本,署臣某撰,朕当留中。”后遂为故事。后世翰林撰文,例书名以进,其此欤?

庶吉士庶吉士,自明初始,然不仅作翰林院官也。洪武初,有六科庶吉士。十八年选进士在翰林院及承敕监等近侍者,俱称庶吉士。二十一年,以进士解缙为中书庶吉士。是六科及承敕监、中书俱有庶吉士矣。永乐二年,既授一甲三人曾、周述、孟简等官,复命于第二甲择文学优者杨相等五十人,及善书者汤流等,俱为翰林院庶吉士。继又命解缙等选才资英敏者,就学文渊阁,共二十八人。周忱自陈年少,愿学。帝喜,增为二十九人。阅三年试之,其留者,二甲授编修,三甲授检讨,不得留者即为给事中、御史及州县等官。于是庶吉士遂专属翰林。(张益、王翱皆永乐十三年进士,益由庶吉士授中书舍人,翱由庶吉士授大理寺丞。则庶吉士亦有改授小京官者。)其后每科所选,多寡无定。永乐十三年选六十二人,宣德二年止选邢恭一人。又或数科不选,有时合数科通选。(萧成进士,需次于家。宣宗命三科进士选二十八人为庶吉士,与焉。)至弘治四年,给事中涂旦以累科不选庶吉士,请循祖制行之。大学士徐溥乃言:“自永乐以来,或间科一选,或连科屡选,或合数科同选,初无定限。或内阁自选,或礼部选送,或会同礼部同选,亦无定制。请自今每一次开科即一次选用,令新进士录平日所作杂文呈礼部,送翰林阅后,按号行取。礼部以糊名试卷偕阁臣出题考试,试卷与所投之文相称,即收入选。每科不得过二十人。孝宗从其请,著为令。(按宋制,将试馆职,则先命从官各以平日所为文五十篇,送学士院选择,而后召试。)此又每科馆选之始也。其教习庶吉士,始于正德中,命学士为之。(《选举志》谓以翰詹资深者一人课之。)万历以后,掌教习者,专以吏、礼二部侍郎二人为之。(《明史。选举志》:嘉靖八年,帝亲阅廷试卷,手批一甲罗洪先、杨名、欧阳德,二甲唐顺之、陈束,任瀚六人对策,各加评奖。大学士杨一清遂选顺之等二十人为庶吉士。忽有旨:庶吉士之选,迩来大臣徇私植党,无益于国。其事遂止,至十一年乃复举行。)

同类推荐
  • 中国医籍考

    中国医籍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裨海记游

    裨海记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代秘史

    五代秘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曹溪一滴

    曹溪一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冷帝的刁蛮妃

    冷帝的刁蛮妃

    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王爷,孪生兄弟,一模一样,老天爷她糗毕了。第一次认错,她泼了皇帝一身脏水,第二次认错,她猛K了皇帝,第三次,把花心大萝卜当成了皇帝,哇啊啊啊,他们两个到底谁是谁啊?她真正喜欢的又是谁啊?
  • 傲娇首席抱一下

    傲娇首席抱一下

    地下娱乐王国,号称“三爷”的男人,有个众所周知的怪癖,只要在秋季设计的纱裙定能入他的眼,不管是非黑白,美丑,即便是低等的设计师,皆能平步青云。传闻说:三爷心里有个女人。*大学相恋,多少情却是不知所起,匆匆那年,执念的他一等便是五年;相遇之时,一声二嫂将心摔得支离破碎,豪门过往,谁是谁非,皆不知走向何处;她想兢兢业业,即使相敬如宾,她也依旧是容锐的妻子,可那成为“三爷”的男人却强行在她的世界里奔跑。【片段一】一举上市的Sweet-M,直逼容氏MK,只为搏红颜一笑,当记者问及曾经轰动一时的Sweet-M的含义时,他笑意嫣然,将女人搂入怀中:“阿初,记者在问你问题呢。”一身红裙的她依旧嘟囔着烤坏的披萨,含糊的说到,“money,marry,man.”记者错愕的望向容御风,他垂眸揉捏着阿初的脸颊,“她说的话就是我的话了。”【片段二】“三爷,买件衣服能不让全世界的人知道吗!?”某人装无辜,“嗯?你不喜欢?那好,方萧!给我上头条!!什么标题好呢,哦~~那就三爷幽会神秘女人,为其订制高价礼物好了。”“……”秋景初语塞,不就是前几天同学聚会,别的男人送她一件衣服吗
  • 竹马一直在身旁

    竹马一直在身旁

    从下就遭遇妈妈抛弃自己不管的苏淼淼,被别人嘲笑议论着,装作坚强同时也筑起了一颗不再信任爱情的心。清俊不凡又身家优越的杨洋来到她的身边,他的微笑连带着身上的阳光都让她很向往。在与杨洋的接触中,她重获了久违的欢乐和温暖,但是太温暖的东西总是不长久……随着他和杨洋越走越远,命运的眷顾让她结识了凌越奇和吴佩琼,同时深藏在她身上从小被妈妈抛弃的秘密也豁然解开。幸福的爱到底是愧疚的弥补还是真心的付出?苏淼淼是否能走完这段看似幸福却暗埋悲伤的离别路。
  • 勋鹿的爱

    勋鹿的爱

    如果彼此出现早一点,也许就不会和另一个人十指紧扣,又或者相遇的再晚一点,晚到两个人在各自的爱情经历中慢慢地学会了包容与体谅,善待和妥协,也许走到一起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任性地转身,放走了爱情。
  • 毒妃狠绝色

    毒妃狠绝色

    杜家嫡女,嫁入燕王府为妃。十月怀胎,一朝产子,却被害身死。七年结发夫妻,敌不过美人两滴泪。只落得断手剜目,母子同赴黄泉!重生于十年前最重要的那个夜晚。她才终于明白,前世所有天灾皆是人祸!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杜蘅对天发誓,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前世承受的所有苦痛折磨,必将百倍千倍还之!所有欺辱她之人,必将踏于脚下,誓死诛之!庶母心机深,老太太脾气大,庶姐庶妹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头上有婆婆,背后有小姑,丫环都成加强连了。她步步筹谋,在后宅,在深宫,在前朝。斗庶母,斗姐妹,斗大伯小叔,斗妯娌小姑,斗宫妃权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沐黎沐殇兮

    沐黎沐殇兮

    如果不曾相遇,是否不会相识;如果不曾回眸,是否不会相知。如果不曾相恋,是否不会心痛。
  • 天使的恶魔羽翼

    天使的恶魔羽翼

    【绝不入v,绝不弃坑】纯真的天使被上帝抛弃,夺走了她们白色羽翼。无助的天使走向地狱,与恶魔签订契约。从此纯真的心灵蒙上黑暗,纯白的羽翼不在散发光芒。她们是高傲的公主,是高贵的女王,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王者。她们拥有令人羡慕的容貌,高超的智慧。是令人心痛的背叛,是她们走到了一起,造就了三个“奇迹”但她们活在世上,只是为了复仇,她们努力成长,用外表掩饰伤痛。他,冷漠却倾情。他,阳光却霸道。他,花心却专情。她(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而她们最终的选择会是什么?
  • 妖龙道

    妖龙道

    龙,乃万兽之首,妖龙,乃万妖之首,当一个普通人注入了妖龙基因后,成为一个不人不妖的异体时,这个世界将因他的意志所改变,且看妖龙纵横都市,人有道,妖龙亦有道。
  • 烟花劫

    烟花劫

    阡陌间彷徨,古道边的等待。千年前回眸,百余年等待。断情涯前的决斗,欧雅水域的诀别。寂寞谁同,孤独谁共。其实皇者的孤独,又有谁能懂?蓦然回首以是百年光景朝朝暮暮,往往昔昔爱曾在风中飞舞,情曾在雨中嬉戏。曾经的山盟海誓,曾经的一生相随,当梦初醒便已随风飘散。是山崩海啸前的气定神闲?还是血雨江湖中的风情万种?当一切的谜团都被解开时,她将如何抉择?是爱?还是恨?当一切的硝烟都烟消云散时,他将如何抉择?是天下?还是她?
  • 凶焰震天

    凶焰震天

    他永远无法忘记父亲被人抬进家门时的情形,他希望有一天成为强者,为父报仇,让母亲释怀。可当他遇到一次次打击,面对他人一次次迫害,他几乎绝望。到底是庸碌无为地过完余生,还是忍辱负重地暗自努力。这已然不是他能选择的了,他的背后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将他推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