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00800000018

第18章 柳友梅衣锦还乡

诗曰:

富贵还乡今古荣,锦衣花马坐春风。

玉楼此日逢双美,金榜当年冠众雄。

倾国佳人来月殿,千秋才子下蟾宫。

男儿到此方为美,留得风流佳话中。

却说柳友梅与雪公出使北庭,流光易过,日月如梭,不觉已近一年。早又腊尽春回,梅花吐玉,杨柳拖金之日了。雪莲馨告假在家,时常打听北庭的消息,要听得雪公与柳友梅去后的下落,却并无处可通音问,心上好生忧闷。但有雁字尺遥,欲寄鱼书水远。又恐惹起母亲与二姐姐的忧虑,只好挂在心头,不敢放在眉头。

一日,正值园梅盛开,白花如雪,融成一片冰心,香气迷空,占尽二江春色。又见淡黄杨柳,好鸟初鸣,嫩绿池塘,晴光乍转,早又是初春天气。雪莲馨吩咐家人,备酒在后园望花亭,请老夫人与两位小姐一同赏花。不一时酒已齐备。雪夫人随同着如玉小姐、瑞云小姐来到后园看梅。果然梅花放玉,嫩柳摇金,暗香随大里之风,春色夺千花之秀,说不尽许多景致。雪莲馨接了母亲、姐姐一径到望花亭来。雪夫人上坐了,如玉小姐与瑞云小姐从旁,雪莲馨就在瑞云姐姐肩下坐了。四人坐罢,丫环们斟上酒来。雪夫人道:“今日我母子四人在此对花赏玩,不知你爹爹与姐夫驰驱塞外,跋涉风沙,何时能勾衣锦还乡,聚首庭闱耳。”雪莲馨道:“母亲、姐姐且宽怀饮一杯。昨日,孩儿曾往报房打听,说北人河朔一事,和议已成,爹爹与姐夫荣归有日。”雪夫人喜道:“得如此,感谢天地。”雪莲馨便对二小姐道:“愚弟久困文墨,并无好句,二姐姐素精音律,多有佳吟。今日乘此良辰,名花在目,或诗或赋,敢求赐教一篇。”“愚姐自父亲去后,心中如醉,哪里还有兴咏诗?即使吟来,也是凄风苦雨,徒益人愁。今日花下题诗,固是文人韵事,然情之戒矣,心似摇旌,正是无可奈何,空叫好花落去。”因指瑞云小姐道:“除非贤妹,诗情胜似愚姐。”瑞云小姐道:“三春花柳,共嗟薄命之词;五里风烟,同咏断肠之句。每怀靡及,无日不思,恐当此愁闷无聊时,何得言小妹诗情胜似姐姐?”雪莲馨道:“士悲秋色,雅女怀春,人孰无情,谁能堪此。但今日梅花在目,料可相寻,柳色方新,不妨试问。二姐姐何必太谦!”如玉小姐道:“只愁无句寻梅,空怀如渴。”瑞云小姐道:“却又倩谁问柳,以遂幽情。”雪夫人道:“但今日对此梅花,不可一无佳咏,易联吟一首,以记情况何如?”二小姐道:“既承慈命,当勉续貂。”随叫丫环取过文房四宝,即于花下联吟一首。雪夫人随展花笺,提笔写上:

自将心事与梅花,

写毕递与如玉小姐,如玉小姐接来一看,随举笔题下:

无语凭花袛自差

题罢,传与瑞云小姐,瑞云小姐接来看了,也就提笔写上:

几欲向花通一语,

写完,就递与雪莲馨,雪莲馨一看,说道:“好诗,好诗!字字有意,句句含情。”便提起笔来,续成末句,写道:

不知花意落谁家。

母子四人,这一个构思白雪,那一个炼句阳春,满席上墨花乱坠,笔态横飞。

正在对花吟咏之际,只见丫环从外边传进一本报来。雪莲馨道:“这两日没有报送,我正要看来。”揭开一看,只见一本叙功事:“原任杭州知府,今加兵部侍郎雪霁同新科探花、今入翰林学士柳素心,奉使边庭,讲议和好,不辱君命,还朝有功,着实授原职。又雪霁告病恳切,准着驰驿还乡,调理痊可,不时召用。又翰林院梅素心告假省亲,准告,俟经筵举行,进京召用。”又一本叙功事:“总兵竹凤阿,镇守有功,加升江南提督。”又一本封赠事:“故福建兵备梅颢,忠勤为国,加封太子太保,钦赐御祭一筵。”又一本释放宫女事:“掖庭女宠,请如唐太宗天宝年间,悉行释放。俱奉圣旨是。”雪莲馨看毕,便细细与夫人、小姐说知,举家欢喜。一霎时,把这些旧恨新愁尽尽为春风和气了。正是:

否极泰方至,离多合始来。

天机原自尔,人事岂能违。

却说雪公与柳友梅出使边庭,因议河朔一事,和议不能就成,往来返復,直到一年方得议成。翁婿二人,还朝面君,就急急告假还乡。圣旨依奏,奉旨驰驿还乡。雪公实受了兵部侍郎的职;柳友梅寔受了翰林院学士的职。一路上百官迎送,人夫轿马,冠盖仆从,好不兴头。不一月余,便到了苏州。雪莲馨接了,备酒接风。柳友梅因又在雪公处盘桓了数日,方回山阴省亲。

杨夫人见儿子归来,不胜欢喜。柳友梅见过母亲,便把到京登第及出使边庭的事,细细说与母亲得知。杨氏夫人道:“我只道你在京听选,原来吾儿已成此段功名,可无愧你父亲的家声,并你母守节的志气矣。但抱琴归来,为何并不提起?”柳友梅道:“是孩儿恐惊坏了母亲,吩咐他如此说的。”杨氏夫人道:“原来如此。但你今日已金榜名标,正该洞房花烛,早结梅、雪姻缘,成就百年鸾凤。”柳友梅道:“孩儿心上也只有这一段姻缘未完耳。只是前日是竹凤阿为媒,他今已升了江南提督,正好为我作媒。但尚未到任。还要待他几日。”杨氏夫人道:“这也不妨,待他几日。但自你出门后,又有一李半仙到我家来,他说曾受你大恩,你又曾许娶他的女儿,可有此事么?他已到京访你,我因你久无音信,也就托他访个消息,你曾遇见他么?”柳友梅道:“李半仙不曾遇见,这姻事同是有的。”便将昔日还金赎身之事,一一说了一遍。杨氏夫人道:“既如此,你也该践却前盟。”柳友梅道:“正是,我也要去访他。”

才说罢,只见长班进来道:“禀老爷,外面有一相士求见。”柳友梅道:“请他进来。”柳友梅出来迎接,却原来就是李半仙,二人一见如故。李半仙道:“老大人德行如山,今果风云万里,学生荷蒙大恩未报万一,易胜惶恐。”柳友梅道:“辱承厚谊,千里相寻,才与家慈谈及。今幸遥临,曷胜忻幸。”李半仙便把雪夫人昔日寄的家书递还柳友梅,道:“这是令岳雪老爷的家书。前日到京,不曾面致,今仍送还老大人。”柳友梅收好,便道:“既如此,姑苏家岳处,必曾相认过?”李半仙道:“到过几次。”柳友梅道:“正好与学生作媒,明日行聘,就烦尊驾走遭。”李半仙道:“当得效劳。”柳友梅道:“令爱姻事,俟梅雪二处行聘后,便好相求。”李半仙道:“小女蓬荜陋姿,改日当送到府中,永执箕帚耳。”二人说罢,柳友梅就留李半仙住下,当晚不题。

到次日,刘有美与张良卿在家闻知柳友梅做了翰林学士,衣锦还乡,好不荣耀。老着脸只得也来拜望,把昔日奉承严府的面孔,撮转来又奉承柳友梅了。柳友梅是个大量的,倒把从前丑态一概相忘,原以旧交优待。答拜后,就叫家人发两个名帖,一个去请张良卿相公,一个去请刘有美相公。就叫李半仙择了一个行聘吉日,治酒。就央李半仙做主媒,请刘有美与梅小姐为媒,张良卿与雪小姐为媒,备了两副盛礼,一时同送到苏州雪公家来。雪公受了,治酒管待众人,彼此欢喜无尽。但雪公这日,只不发回聘的礼,众人道:“却是为何?”李半仙便问道:“老大人回聘的礼,可乘吉日发去,为何只是不发?”雪公道:“有个缘故,老夫有一义女,名唤朝霞,老夫出使时节,为朝廷点宫妃一事,亲代小女点进宫中,老夫感其义侠,不忍忘本,意欲与柳贤婿同上一疏,救他出宫,三女同归,庶几恩尽义至。今闻皇上洪恩,释放宫女,前已着人到京领归。俟其归来,祈贤婿可再用一副聘礼,送到老夫处,老夫便将三副回聘的礼,一起发回,乞将此意转致柳贤婿。”李半仙道:“足见老大人仁尽义全,令人钦仰。”张、刘二生听了,方晓得前日点进宫的也还不是雪小姐,自悔从前之失。李半仙与众人随别了雪公回去回復了柳友梅。柳友梅道:“原来又有这一段缘由。”随即另择一日,仍备一副盛礼;送到雪公家来。恰好朝霞已从京中领回。雪公受了,随发了回聘的礼,又治酒款待了众人回去。

柳友梅过了几日,又择了一个大吉之期,要行亲迎之礼。柳友梅是年已二十多岁,一个簇新探花、钦授翰林学士,人物风流,才貌出众,人人羡慕。到姑苏来娶亲,柳友梅备着三只大船,三顶花轿,御赐红灯夹道,宫花、鼓乐满湖。舟至闾门,柳友梅骑着高头骏马,乌纱帽、皂朝靴、大红员领。翰林院执事两边排列。柳友梅亲自到桃花坞中亲迎,一路上火炮喧天,好不兴头热闹。梅、雪二小姐与朝霞金装玉裹,打扮得如天仙帝妃一般,拜辞了雪公、夫人,洒泪上轿。雪公排了兵部侍郎的执事,雪莲馨也排了翰林院的执事,俱穿了吉服送亲。杨连城闻知,也排着推官执事来送亲。恰好柳友梅成亲这日,竹凤阿升了江南提督,已到了任,这一日,穿了大红吉服,黄罗伞,盖了耀日盔,排了提督府的执事,也来送亲。李半仙与张良卿、刘有美三人都是吉服,骏马簪花挂红,两头赞礼,直到胥门下船归去。好不荣耀。

到了山阴,山阴知县也来迎接,一路上了轿,到了柳探花府门首,下轿拥入中堂。柳友梅居中,三位新人左右分立,参拜天地家庙,礼毕,迎入洞房。外面倒是李半仙陪着众人饮酒。房里是四席酒,柳友梅与二小姐、朝霞同饮,花烛之下,柳友梅偷眼将二小姐一看,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宛然湖上相逢的美人。又将朝霞一看,分明就是那日揭簾时的侍女,满心快畅。此时侍妾林立,不便交言,将无限欢喜通忍在肚中。只等众人散去,然后同归洞房。

原来柳友梅后边新造的厅楼四间,左右相对,左边是梅小姐,右边是雪小姐,左边下面一间就做了朝霞的房,右边下面一间后日便好做春花的房。柳友梅与二小姐、朝霞同在洞房,诉说从前相慕之心,并湖上相逢、舟中题句及咏寻梅问柳一诗的事。尚疑似合欢亭,梦里巫山;棲云庵,夜来神女。这一夜亲身云雨之乐,比昔日梦中梅雪之缘,更自不同。真是少年才子佳人,你贪我爱,好不受用。正是:

潇洒佳人,风流才子,天然吩咐成双。兰堂绮席,烛影耀辉煌。看红罗绣帐,宝妆篆、金鸭焚香。分明是,芙蓉浪里,对对浴鸳鸯。欢娱当此际,山盟海誓,地久天长。愿五男二女、七子成行。男作公卿宰相,女须嫁,君宰侯王。从兹去,荣华富贵,福禄寿无疆。

右调《满庭芳》

到了次日,柳友梅随请众人饮宴了两日。第三日晚又备酒在后堂,请老夫人见过礼。排下五桌酒,柳老夫人上坐了一桌,柳友梅、如玉小姐、瑞云小姐与朝霞各人依次各坐了一桌。二小姐取出向日柳友梅所咏的《春闺》、《春郊》四诗,及《寻梅》、《问柳》二首,同看了一遍。柳友梅也取出昔日二小姐和成的《寻梅》、《问柳》二诗,也同看了一遍。大家展玩一番,母子姑媳同饮合家欢,方备各归房。从此至相敬爱,百分和美。柳友梅因念李春花昔日之盟,随与二小姐说明,也到李半仙家娶来,做了第四位夫人。

过了几时,柳友梅随同四位夫人上了祖墓,拜过了父亲柳继毅的坟,又到棲云庵把银一千两送与静如和尚,酬他昔日之情。静如就与柳友梅建造了一座关帝阁,了完旧愿。不隔几时,朝庭举经筵,钦召柳友梅进京。友梅就同二小姐到雪公家归宁了。然后同着梅如玉小姐顺便往金陵拜了岳父梅道宏的墓。恰好正值御祭,柳友梅又与梅公重建造了坟墓,料理了些家事,然后进京。住不上一二月,因记挂四位夫人,就讨差回来。柳友梅只愿与四位夫人吟诗做文,不愿做官。后一科就分房,后一科南京主试,收了许多门生。后直到詹事府正詹。因他无意做官,因此不曾拜相。雪公后日也不愿做官,遂挂冠林下。因慕山阴禹穴的胜景,也就移居到柳友梅处来。雪莲馨又与杨连城的妹子结为婚姻,亲上加亲,一发契谊。后来梅小姐生了两个儿子,雪小姐生了一个儿子,朝霞也生了一儿一女,李春花也生了一女一子,真是五男二女。因梅公无嗣,柳友梅即将如玉小姐次子承继梅公之后,又与竹凤阿结为姻眷。后五子俱登科第,夫妇五人受享人间三四十年风流之福,岂非千古佳话!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冷王癫妃

    重生之冷王癫妃

    她,大楚左丞相府庶女,原本天真无邪,却毒杀了相府所有人,也用那绝望却凄美的一跃结束自己短暂的生命。一朝重生,竟被告知自己是仙灵血的承载者,自此上天入地永无宁日。他,大楚杀伐果决的冷傲王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世人都道他惊才绝艳,却冷心冷情、高不可攀。怎料,他冷得了天下繁花却独独冷不了她。上部:《千金女医》链接:http://www.*****.com/?bk/gdyq/755476
  • 业余鬼灵师

    业余鬼灵师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普通人,但我的身世注定我要与这恐怖的诅咒作斗争。是命运?还是有人刻意为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诅咒不解除,我会永远顺着这条不归路走下去,为了我的家人,也为了我自己……从我成为传承者的那天起,我开始带着我的朋友们踏上了一条与鬼怪斗法的不归路。谁能料到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危险、恐惧,接踵而至!
  • 花月证

    花月证

    半载夫妇后,他要为她进京赶考。临别那个花前月下的夜晚,他们相偎相依,许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誓言……三年后,他高中得官。衣锦还乡,春风得意,心意扬扬,只为从此可以与她相守相依,再无相思和别离,却得到他的妻早已另嫁他人的消息……
  • 心学圣人:王阳明

    心学圣人:王阳明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也是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的伟大圣人,他汲取儒、释、道三家的强大力量,创立了心学一派。本书总结了王阳明心学最本源的精髓和要诀,深入浅出地道出了最深奥却又最简单的心学智慧。
  • 恶魔养成系统

    恶魔养成系统

    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这里有肉体和机械组成的机械兽,还有可怕的海妖,有疯狂的食人植物,各种危险的元素。在这样一个世界了、人到十二岁就会被输入某种系统,系统将辅助他们修炼,辅助他们成长,教会他们如何升级变得强大。宅男冷热不小心穿越到此,捡到一个恶魔养成系统,从此系统安排成为恶魔之路,胆小怕事又心地善良的他,抵抗着这种局面。系统:“上去对那群女孩说粗话,这样让你的语言压制升级”。冷热:“我草,我这人从不讲粗口话,你是TM疯了吗?让我无缘无故上去骂那些人?”。
  • 天灵至尊道

    天灵至尊道

    天灵诸界,凡界与极乐界超然世外;而修仙界自远古以来,人、妖、魔三族之间杀戮不断。万物欲求长生,但资源有限,为了让修为提升得更快,不得不杀人夺宝,抢夺资源修炼。而我们的小主人公紫凌天因天生废脉被歧视,最后无意听到了李家和王家的计划遭遇杀害,却冥冥之中使得隐藏的天灵之脉觉醒,从此走上了一条逆天之路,逆天夺取气运,一路上杀神弑魔,一步步升仙成神;三生已断,入至尊,得永生。
  • 峰灵

    峰灵

    魔鬼云天天主,想一统三界,想方设法,发动了浩劫,峰灵出世,被玉皇大帝选中做保护三界的噬劫战神,师徒展开了55年的较量,最后云天天主被神魔嚣杀死在凌霄宝殿上,三界得到了和平!
  • 古界圣灵

    古界圣灵

    一圣一邪,当六脉神剑对上阿波菲斯。你究竟是谁?我想让你看到我的样子。你是来...救我的吧?
  • 话儿

    话儿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话自真心金口开。字字珠玑发肺腑。切莫信口若江河,当需知,口不应心,天诛地灭。哪管你大罗金仙、蝼蚁升民,亦或魔邪!
  • 神木

    神木

    两个谋财害命的人——唐朝阳和宋金明,在路上搭识老实巴交的打工者,骗其同行去某矿打工,对矿长谎称和被骗者是亲戚,而后就会在黑暗的矿井下面把被骗者杀害,用人命来向矿长索赔金钱,在这样谋害了打工者元清平之后,他们又搭识了少年元凤鸣,而元凤鸣就是元清平的儿子,结果打算杀害元凤鸣的两个人,却起了内讧,死在了矿井下面,元风鸣得以逃脱……小说的叙事非常紧凑,一环扣一环,悬念和伏笔打得很牢固,而且不动生色,对话和细节的处理都十分真实而精确,读来自有一种画面感,好像真的看见两个谋财害命的恶魔一步步走向害人害己的深渊。小说着重于表现在那个黑暗的矿井下面所进行的人性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