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88700000029

第29章 铁流后卫(4)

红5军团爬雪山的这一天,刚过中午,先是大雪,继而是霏霏细雨,转眼间又下起了鹅毛大雪。由于指战员们大多都穿着单衣草鞋,夜晚天气奇冷,山顶不能宿营,必须当天下山,为了争取时间,战士们学着前面战士的经验从山顶往下滑,但有些战士滑到谷底,再也见不着了。翻越雪山这一天太艰苦,可以说是长征以来最吃力的一天。

第二天,又出发北上。这一天阴雨连绵,道路泥泞,通往懋功的高山隘口终年积雪,这时已有些融化。董振堂带着部队沿着狭窄的河谷前进。6月中旬,中央红军到达懋功,与前来迎接中央红军的第4方面军会合,并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集会。第4方面军到达懋功与之会合,这是长征以来指战员们最欢乐的日子,生活虽然艰苦,但大家心里特别高兴,董振堂一向表情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晚上进行了文艺演出。第5军团的黄镇和战友们创作并演出了话剧《一只破草鞋》,诙谐幽默,尖刻地讽刺了国民党军追到金沙江畔只拣到了一只破草鞋,把大家的肚子都笑痛了。

中央红军、第4方面军会师后,****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6月26日,召开了著名的两河口会议,会议确定了北上建立以甘南为中心的川陕苏区根据地的战略总方针。张国焘在这次会议上表面虽举手赞成,但内心却盘算着他的南下主张。6月29日,他即离开两河口,回到第4方面军总部驻地。随即开始在第4方面军中散布谣言,企图左右中央,并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部署,准备攫取红军的指挥大权。

7月1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朱德仍为红军总司令,张国焘为总政委。

7月19日,中革军委制定了《松潘战役第二步计划》,准备夺取松潘地区。7月21日,中革军委决定组织前敌总指挥部,以原红4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兼前敌总指挥,第4方面军政治委员陈昌浩兼前指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同时决定取消中央红军各军团番号,统改为军,原红4方面军各军的番号不变。红第1军团改为第1军,军长****,政治委员聂荣臻,参谋长左权;第3军团改为第3军,军长彭德怀,政治委员******,参谋长萧劲光;第5军团改为第5军,军长董振堂,代政治委员曾日三,参谋长曹里怀(代);第9军团改为第32军,军长罗炳辉,政治委员何长工,参谋长郭天民。第4方面军第4军:军长许世友,政治委员王建安,参谋长张宗逊;第9军:军长孙玉清,政治委员陈海松,参谋长陈伯钧;第30军:军长程世才,政治委员李先念,参谋长李天佑(身体不好,未到职);第31军:军长余天云,政治委员詹才芳,参谋长彭绍辉;第33军:军长罗南辉,政治委员张广才,参谋长李荣。

开始翻越第二座、第三座雪山的时候,因为有了第一次爬雪山的经验,指战员们消除了对雪山的恐惧情绪,很顺利地翻越过去,到达卓克基地区。

不久,****中央、中革军委鉴于胡宗南部主力已集于结松潘地区,薛岳部由雅安向胡部靠拢,川军进占懋功、茂县及岷江东岸地区,企图围歼红军,决定放弃松潘战役计划,改经草地北上。8月3日,红军总部拟定了《夏(河)洮(河)战役计划》,将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在卓克基以南的第5、第9、第31、第32、第33军为左路,由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率领,经阿坝北进;在毛儿盖地区的第1、第3、第4、第30军为右路,由前敌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率领,经班佑北上。党中央、中革军委随右路军北上。

五、过草地

1935年8月15日,张国焘、朱德、刘伯承等率左路军开始向茫茫草地挺进。右路军在前敌总指挥部和中央机关的率领下也开始行动。经过千难万险,右路军终于越过草地,于26日到达班佑地区。31日又拿下了包座。至此,红军北上的门户已经打开,只待张国焘率左路军尽快地赶上来。

在党中央的一再催促下,张国焘被迫率左路军一部出发北上。董振堂率第5军由中央红军的后卫变成左路军的前卫,率先从卓克基出发北上。部队翻越打鼓山、拖罗岗两座雪山,穿过马塘,沿黑水河畔向北开进。黑水河水流湍急,水声怒吼,犹如万马奔腾。

长征以来,红5军一直是后卫,阻击尾追之敌。至于前进的道路,先头部队已搞好路标,跟着走就行了。可是这次部队第一次过草地,情况却起了变化。

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草地上每年5-9月是雨最多的时候,每逢此时,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眼下,草地上的情景真使人触目惊心!举目四望,尽是茫茫无边的草原,草丛上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辨不清东南西北。草底下沟壑交错,积水淤塞,水呈淤黑色,散发着腐臭味。在这广阔的泽国里,简直找不到道路。人们都说,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入泥沼,二怕下雨,三怕过河。脚下是草芥和腐草结成的“泥潭”,踩到上面,软绵绵的,一不小心,用力过猛就会陷下去拔不出腿,前面的部队走过后,水更浑,泥更烂,很多草兜被踩沉了,辨不清已走过的道路。沿着向导标出的道路前进,不少战士照样陷进泥坑,不但不能自拔而且别人也无法援救。本来想把掉进泥坑的同志救出来,结果连自己也陪着在泥坑里挣扎,有的三蹬两蹬,眼巴巴地望着烂泥没顶,光荣献身。

董军长望着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被烂泥吞噬,他是多么痛心呀!在这种情况下,董军长亲自当向导,带着参谋、警卫员、通司走在前头探路。他手拿一根长木棍,拉着马,一步一探地往前走。他告诉战士们: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这样,他们就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他通过亲自探路,发现原来草地上有些水沟、水潭被草覆盖,看起来很窄,似乎一大步就可以跨过去,其实很宽,水也很深,一掉进去就会被淹没。只有用棍子来试探道路的虚实和水的深浅才可避免危险,又可减少疲劳。

越走进草地深处,困难越是严重,天气变幻莫测,时晴时雨,忽而艳阳高照,忽而冰雹骤降,特别是到了深夜,更是冷不可挡。战士们大多是穿着夏衣进来的,只好找一块稍高的地方,大家挤在一起,背靠背取暖。最糟糕的是风雨一来,衣服湿透,地面积水盈尺,战士们只好站在水中、风雨中等候天亮。

那天,红5军已经断炊两天了,草地上死寂得连只飞鸟也不见,一阵冷飕飕的风过后,又下起了蒙蒙细雨。雨水淋透了单薄的衣服,也使草地更加松软,更加泥泞,走起路来格外费劲,稍有不慎,就有陷入泥潭的危险。

董振堂拄着一根棍子,支撑着在滑溜溜的草地上行进。忽然听到一阵骚动,他转身一看,原来是一个身体十分虚弱的战士掉进一潭烂泥里直往下陷。另一个战士急忙去拉,也被拖着往下滑,周围的战士一时乱作一团,慌了手脚。

董振堂握紧手里的竹杖,三步并作两步赶到跟前,先叫大家不要慌,紧接着首先解下了自己的裹腿,又让周围的战士解下几条裹腿接起来,扔过去,拔河似地慢慢地、一点一点地趁着劲儿往上拉,这样,才将那个战士从泥潭中解救出来。这个经验,很快在全军推广。大家都拄着棍子,沿着军长走过的足迹一步一步地前进,果然行军速度加快了,无谓的牺牲也少多了。

经过几天的艰苦行军,董振堂率领红5军经过查理寺,进占阿坝地区。快要走出草地了,已经看到牧民的牛粪房和青烟了。就在这个时候,警卫队年仅15岁的小虎子却倒下去了。这个小鬼,在江西洪门村将要踏上征途的那天晚上,由他的年龄并不很大两鬓却已染霜的母亲亲手送给了董振堂。这才一年不到的时间,他还是个孩子,却永远地倒在了这茫茫草地的西部边沿上了!他倒在了一丛黄花盛开的山坡草地上,脸上带着一丝安然的微笑。战友们一声声地呼唤他的名字,他却一声都没有答应。战友们都知道,他是永远也不会答应了!他因为太饥饿了,吃了这山上的野花野草,是不小心中毒了。

董振堂走过来,沉痛万分地说:“我把战士带到草地边上,却让他死去了,这让我怎么向党中央?等革命胜利了,小虎子的母亲问我,小虎子咋样啦,他没给咱红军丢脸吧?你说我向小虎子的母亲说什么呢?”

说着,董振堂抹了一下满脸的水。这水也不知道是雨水多还是泪水多,反正,平时不苟言笑也从不掉泪的董振堂,此时是伤痛到了极点。也许是觉得孩子还过于年幼就失去了生命,太可惜了;也许是爬雪山、过草地的辛酸让战士们受尽了风霜雪雨的煎熬,他的感情借此奔泻出来了;也许更重要的原因是痛恨国民党的惨无人道,若不是穷人过不去日子,谁家这么小的孩子能送去当兵呀?董振堂此时真是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复杂感情。

悲哀了一阵子,他慢慢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传下命令,让后面上来的部队停下来,站好队伍,在这草地山坡上,在这秋日黄花分外香的草丛中,给这位年仅15岁的红军小战士开一个既简单又隆重的追悼会。

部队默默地站满了山坡。董振堂让军部警卫队长高志中从马背上抽下那条随他南征北战十几年的毛毯,接过来要往小虎子的身躯上覆盖。不料却被小高挡住了。小高脱下自己的军上衣,给小虎子盖上,要换回那条毛毯。董振堂却把手轻轻一挡,声音十分低沉地说:“我一共有两条毯子,这一条就送给小虎子作个留念吧。”

小高犹豫了一下,说:“董军长,你忘啦……”

董振堂不等他把话说完,就用目光制止了他下面要说的话。他望着小高,用低沉而又微弱,但却十分坚定的语气说:“你往旁边让一点,我要为这位红军小战士盖毛毯啦!”

霎时,满山坡上拖着羸弱身体凝视着小虎子遗体和军长背影的战士,一下子都失声痛哭,林立的钢枪此时此刻怎么也挡不住金戈铁马中送一个黑发少年入葬的痛心疾首。他们似乎感觉到了这位爱兵如子的军长内心对战士的那股火热的真情,战士们其实内心深处都已泣不成声。小高也非常明白:军长只有这一条毛毯了。在宁都当被子用了的那一条,紫红色底带着白色图案的那条俄国毛毯,早在江西革命根据地时,他就送给朱总司令了……就是这一条,也是攻打赣州后在雨中送给伤病员,伤病员后来又送回来的。

这天夜晚,广阔的草原更为寒冷,使人难以忍受。连续行军好几天,已经够疲劳的了。战士们多么想有一个能够避风避雨的地方,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在这茫茫草原上,哪里去找呀?说来天无绝人之路,往前走了一阵子,眼前真的遇见了牧民用干牛粪堆积起来的小房,大家高兴地跳了起来,一致要董军长去住,让他养养神,好好睡一觉,可他拒绝了,并亲自安排伤病员和年长体弱的同志去住,伤病员不去住,董军长就把他们一个一个扶起来,耐心劝他们去住,他们站在门边,流着眼泪说:“首长,您尽是为我们操心,您自己也得注意身体,全军的担子都落在您的肩上,要是您……”“我不是很好吗?”董振堂恳切地说:“我的好同志,担子是大家挑的,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革命要靠大家,靠同志们。没有同志们,我这个军团长有什么能耐?!”伤病员和年长体弱的同志住进去以后,他仍和战士们背靠背露宿在外。但是,夜晚太冷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往往会看到草地上长眠着一些战士,甚至是跟自己背靠背休息的战友。

当时尽管衣服是湿的,但有颗颗火热的心啊,透着湿衣,像一股巨大热流互相激荡,形成无可估量的能量。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5军官兵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

萧华上将后来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正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六、忍辱负重

虽然左路军经过艰苦的行军北上到了噶曲河西岸,但张国焘内心里想的并不是党中央的北上方针,他盘算的是南下。9月2日,天下起了雨,如果此时渡过噶曲河,再有三天的路程,就可以到达巴西和右路军会合了。

这时,朱德派他的警卫员潘开元下河探测。据潘开元回忆:“我骑马蹚过河又返回来,最深的地方也不过齐马肚子,队伍是完全可以通过的。朱总司令看到这种情况后,多次提出要部队过河北上。可是,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张国焘总是按兵不动。”

朱德、刘伯承以及左路军中的原红1方面军中的负责同志,都是赞成过河的。据刘伯承回忆说:“(张国焘)说不过河了,要转回去。董振堂同志是个好人,当时就说:小河嘛,可以过去的。张说不行,要转回阿坝,并当即缴了第5军一排人的枪。董振堂气愤地和他吵起来:国焘同志,你是用冯玉祥那一套对付我们。冯玉祥已经垮了,你这样做也是要垮的!”然而张国焘一意孤行,强令左路军返回阿坝。

同类推荐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希特勒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希特勒

    希特勒1933年爬上德国总理宝座。他加紧重新武装,疯狂向外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希特勒霸占欧洲和世界的美梦终被粉碎。
  •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茫茫乱世,英雄逐鹿。纷纷义族,几易其主。在名将如星河般的隋末唐初,为什么他能历事三朝,出将入相,屡经变故屹立不倒,最终成就不朽事功?
  •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从中外历史上众多的名将中选择了十几位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力图将这些著名将领的人生经历尽可能全面细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谜题掀开其神秘的面纱,给读者一窥真相的阅读快感。在写作风格上,《中外历史名将之谜》也力求通俗易懂、精准生动,注重其中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以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阅读需要。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全真、立体的《中外历史名将之谜》能够使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
  • 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李白生于盛唐时代遥远的西域,随父母跋涉万里来到四川。自少年时代,他就热爱祖国的大自然,决心报效国家。他三次到长安,却每一次都失望地离开。他暮年从军,希望扫平安史之乱,却被诬为“从逆”,险些被杀害。李白一生多次漫游山川,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他和杜甫真诚的友谊更是千古传诵。李白的诗超凡脱俗、飘逸潇洒、气势磅礴、豪放优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学遗产。《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讲述了李白的故事。《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的作者是尹国宏。
  • 鸳鸯蝴蝶梦:民国名媛往事

    鸳鸯蝴蝶梦:民国名媛往事

    民国名媛,一群生活在云端的精致女子,承载着家族荣光,其经历却渗透时代动荡,幸与不幸,均化烟云。林徽因直率爽朗,乱世中为抢救华夏古建筑不遗余力,与诗人徐志摩的情感纠葛,只是小小点缀;陆小曼倔傲孤高,风光时芳华绝代,落寞处宠辱不惊,爱上一人,不惜为其耗尽余生;凌淑华恬静温润,徐志摩视其为“唯一有益的真朋友”,二人的情感一度到了危险的边缘,为何擦肩而过?以及张允和馨香淡雅,毛彦文红尘几回,张爱玲爱恨倾城,苏青花落人亡……
热门推荐
  • 多动漫涉及

    多动漫涉及

    害怕,失去所有;与其从没拥有,但是却又试图得到。明明在畏惧,明明不想去接触,却又向往着那世界,欲望在吞噬。本性与欲望,本能与抉择,人之罪多少?活着,既是罪,赎罪....“无法明白,我无法明白。”多么强大的力量,多么脆弱的人;当明白时,一切都已经失去了...
  • tfboys:下一站不是永远

    tfboys:下一站不是永远

    夏亦瑶再次来这,只为见他。而他,用三个字撇清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没关系,她夏亦瑶才不会因此放弃,不认识那就重新认识。这种没结果的坚持一直到他不耐烦的一句:“你到底想怎样?烦不烦啊?”而结束。从那以后,就有个叫“喜欢”的秘密悄悄被她藏在心里。初恋是她,但是她喜欢的却不是他王俊凯。她的眼里没有他的影子,心里更没有他的脚印。没关系啊,他用他的名字来爱她,给她她想要的幸福。初次见她,她就像个小太阳,会无时无刻给人温暖。某天,太阳不笑了不温暖了。没事,就算他易烊千玺再怎么冷漠,也会尽全力给她一个结实的拥抱。直到最后,无时无刻不想着她,无时无刻不想看见她,闭上眼就是她。『本文正在修改,没有弃文』
  • 重生之暖春

    重生之暖春

    兜兜转转了一圈,李阮才发现,她还是站在原地,一个人,寂寞而茫然。她的爱情,一直都有三个人。她以为,最后拥有才是永恒,却直到满身疲惫才深深后悔。人生重来一场,而她的爱情呢?能不能也重来一次?这一次她只想要暖暖的爱,能让她安心沉溺。
  • 红尘痴情

    红尘痴情

    前世孤苦,和有情人有缘无分,今生为庶女,本想平安度日,可那回眸的一瞥,早已注定了今生的不凡。
  • 死亡缔造者

    死亡缔造者

    光明是短暂的,在光明过后留下的是无穷无尽的黑暗。被陷害谋杀的少年承影在死亡的危机下居然领悟了“黑暗”的真谛,从此以一个“死人”的身份开始了他的复仇之旅……他所能带来的只有无穷无尽的黑暗与……死亡!!!当夜晚降临,拥有“吞噬黑暗”的少年则化身为复仇天使,他是死亡的缔造者,他是黑暗的代言人,他将给所有仇人施以恩惠----“死亡!”
  • 明白人不做糊涂事

    明白人不做糊涂事

    这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告诉你生活中、事业中如何把握自己,获得成功。
  • 七元素奇遇记

    七元素奇遇记

    路人甲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这是有史以来最草率的主角名字了吧,人鱼公主?地狱?恐怖农庄?......还有什么在等待着大家?全剧全是笑点,还望大家多多包涵哦
  • 冥界传说之冥界之子

    冥界传说之冥界之子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魔法的奇幻故事,虽然你已经读过不少类似主题的故事了,但是对于故事的主角而言,他和他所存在的世界才正要开始呢!
  • 迷途而反

    迷途而反

    重生,不过是将身体代谢物排入下水道这个程序重新走一遍,并不能改变什么。不过,也许易仁能将拉屎的动作做得更加优雅一些。
  • 沈园柳老不吹绵

    沈园柳老不吹绵

    那些年,我们爱过,那是朦朦胧胧的好感,喜欢便是喜欢;那些年,我们恨过,那是不含心机的埋怨,讨厌就是讨厌;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就如同被时光尘封一般;原以为永生永世不会再想起,却怎知只需要一件事,一个人甚至只是一句话,回忆的柳絮便会恣肆的飞舞满天。沈园柳老不吹绵,那是因为那份无论如何真真实实存在的感情已经被时光凋零的所剩无几,只有残存的星星点点支撑着残念,而我,和我爱过和爱着的他们,惟愿在这里,我们的故事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