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86700000014

第14章

法记云。证教两法旧来中。道一无分别者。犹如水中现。现诸像在水边。人但见其水与像别异。只由不以其水为眼故也。如是若不以海印为眼则不见三世间法即是海印。若以海印为眼目。则得见诸法即海印体。海印所现三世间是教分也。摄三世间之海印。即是证分也。是故云证教二法一无分别也。遍计无相依他无生。真实无性三种自性。常在中道等者。三性是教。三无性是证。是故具证教也。若约情云遍计无相。是实执之无。非似有之无。依他无生是似有之无。非自体空。圆成无性是自体空。非缘之无性。是故遣三性现三无性也。若约理云。只是一真即是无相。即是无性等故即不可分。此是遣遍计之无相。此是遣依他之无生等。故三无性即一际也。但依一真所分三故。三性亦一际也。是故云三种自性常在中道也。若约树林论。则是诠旨三性故初教也。若约析金为三。论三性则有诠旨三性义。又有熟教中义。若约以酥分三。论三性别当熟教宗。若约分虚空为三而论三性。则当同教一乘也。就第二义中。以金分于三处处别者。是三性。随其处别金像亦别者。是三无性。此则有重故。是诠旨三性也。若约金体。则三处之金唯一种者。是三无性也。三处金像是一金所成是三性也。此义当熟教也。就第三义中。分酥为三者是三性。三器之酥体德齐一者。三无性也。若约理实。则三性者。初教之中。随分而论熟教之初。究竟而论熟教之终不用也。同教一乘中。欲引三乘习三性之人。依其所习三性之轨。且分大空以为三画。故举一全收不可分也

真记云。遍计无相依他无生。乃至三法以外更无证教者。直辨一乘证教最难故。寄彼熟教所论三性示此义也。就一遍计无相中。有解门行门也。解门者。离遍计情有。入依他似有等也。行门者。情有即是真位也。故康藏云。缘无别缘以体尽缘。是故差别缘起即是甚深土海也

大记云。第三问答中问意。则因前圣者随遍计之言。引论而难也。答中从初至别义如是者。正答言现之。问若约实说下。兼答意具之问也。言说空花者。如净眼人不见空花。随其病眼说其空花。圣者亦尔。已达遍计之空。随遍计人建立三性也。一云。此空花喻通于五教。谓小乘中说人空之空花。乃至顿教中说一念不生之空花。一乘之中不动空花遍计。即是普贤无住别教究竟法也

法记云。三种自性皆是凡夫境界者。依他圆成非凡夫境。然为说示此是遍计。此是依圆故。凡夫得入无性故也。约解门故别立三无性者。问。解门中三无性云何。答。理无不及似有。无性不及随缘。谓熟教中三界唯是无明所作。又云。真妄和合所作。又云。唯一真心所作。遣此三重所作。以现灭理故。遍计之理无不及真妄之似有。此似有之无性不及真如之随缘故也。约行门故。三性以外不立三无性者。问。行门中若不别立三无性者。约何为三无性耶。答。只由无故得云三无性耳。若是有者云何无性耶。问。若尔何故六地疏云。遣实境灭时。即得一分无相性。无相现故。唯识想境并即不生。名得无性性。此是行门唯识观耶。答。只由遣故。方知无耳

道身章云。一乘中。若非依他无遍计。则遍计是果。依他为因。若非遍计无依他。则依他是果。遍计为因。如是之义。即是缘起耳。问。遍计为缘起者。杌中有实鬼耶。答。杌中由有为似鬼及实鬼之义故。计为鬼也。若杌中无为实鬼之义。应无杌中计为实鬼故(云云)。又云。遣三性辨三无性。两宗不同。始教但遣遍计。又但以所执为遍计。能执之心属依他摄。若尔遣三性现三无性者。何但遣遍计中三性耳。所谓计青色等谓实。为遍计遍计。计能执心为实。为依他中遍计。若计圆成为实。为圆成中遍计。此宗当解门。终教三性皆遣。亦能计心合为遍计。此当行门。又云。合三性一际者。约三性即三无非三之行门。三性示现三性圆融。此是方便所趣。为现一乘无尽性耳

大记云。尚二性以外无有真实等者。以无相智。遣遍计所执分别境时。能取依他并即不生。无相现故。此外无别圆成实也。无相等智现前者。无相智现。依他心境皆无故。云无相等智现也。无法可对者。依他无生真理现时。更无圆成真实故也

法记云。须解立教所由者。前虽已现证教中道。及三性外无三无性之道理。若不解其立教所由。则不得知此。是熟教三性三无性之中道。此是一乘之中。道故也。又熟教中虽云遣三性现三无性。但融其相令归真性耳。一乘方云体融真故。即此在前露柱名相。正是海印究竟法体故。云证教两法常在中道。是故凡于所闻。慎勿如言取义。须解所由也

道身章云。一乘缘起法非情所及。虽非情及。而不远求。反情即是。问。反情方便云何。答。方便无量。而其要者。随所见处不着心。为是随所闻法不取。如文即能解其所由。又解法实相。问此言何耶。答。凡圣言起皆机缘之所由。谓教是良药。能治生病。若以生可治则以生。若以不生可治。则以不生。若法定是生不生者。以生为是不生。即非不生为是生。则非是其法不在于生不生故。能以生不生。治病无障

十句章释第二句云。二随文取义有五种过者(云云)。若闻凡名非圣等者。即有五过。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诈他。四谤佛。五轻法也

大记云。第四问答中。通据约情约理问。故以别不别如次答也。一云。前约三性三无性之诠现证教中道。今约本末相资等义。现中道故问也。答中别不别义。并约理门也。一云。前约证教。明一无分别之义故。若尔证教云何别耶。如是问也。训德之意。则此第四问答以下。有四段义。谓从问如上所言。至是故不别者标也。问若如是。至二俱不相防者释也。说与不说等者结也。是故经云下引证也。标中初标证教相对。以明别义。后标本末相对。以明不别。二释中有五。一问若如是。至与本不异者。释本末相对。二与本不异。至不说而说者。是寂用无碍释义说相对。三不说而说。至说则非说者。释上证分亦是可说。教分亦是不可说义。四说即非说至不说即不可得者。释证教两法性。在中道一味之义也。五二俱不可得者。现种种不碍一味故。具说不说也。此上五段释句。准于五重海印也。三结中说与不说义说二大生与不生愿善决定。六决定处动与不动者。根本入九入等也

大记云。第五问答中。问意则前问答中。但明缘起。无性与本不异不现。其本与末不异。故欲现此义起此问也。答中先总答其义。若为者牒问。所证在言下广答。此广答中。并现前中别不别之义。于中有二。先明教证中道。后亦可正说下。现正义正说无二中道。此正义正说者。一云。正义内证正说外化也。然正义则一乘。正说则三乘也。诸法实相不在言中者。问以言为义。则言是中道。何云实相不在言耶。答。言义究竟之处。言正是义。即是中道故。云不在言也。在机益故。名无真性者。非是牒上不在真性为无真性。约无自性之实故。云无真性也。离名性故。名而无名下。牒现诸法实相。不在言中之义名无真性故下。牒现言说之法不在真性之义也

法记云。中道者通言非言。何以故。诸法实相不在言中等者。问。中道与实相何别。答。中道则既云通言非言。故通于证教实相。则既不在言。故唯是证也。谓以义为教。教外无义。教无侧故。教是中道。义亦如是故。是证中道也

大记云。第六问答中。前后两义者。约亦可正说法中。以上为前义。以下为后义也。本末相即等者。本则佛也一乘也。末则众生也。小乘三乘也。此等总是法性家内真实德用故也。名义互为客者。一切诸法不出名义也。为定执名义自性之人现其互相为客。无有自性之道理也。自体无名真源者。正是证分。兼是缘起无住别教也。问。真源则本末相资之所现故深也。相资之本。虽云是证。而犹浅耶。答。且顺三乘作是说耳。若约实则同是一处也。以此中道化众生者。究竟正是一乘故。云能化所化宗要在此也

法记云。本末相即者。熟教中。泯依本所起之末。还归于本方现一心。寄彼以现一乘证教二法性在中道也。名义互为客者。初教中。以名义互凭客。现名及义无我道理。寄彼以现一乘证教二法无自性义也。所现道理不异能诠方便别者。初教熟教所立义别。而寄彼所现无我及中道之义。以现一乘证教无二之义故也

第七问答中问意。则泯差别归中道。终教之中得论此义。然约最极故。云此义当顿教宗也。答。意则维摩拂文殊之言。默于一寂。八会佛默不动言说之默故别也。谓泯其说与不说名义本末令归中道者。且顺三乘之说。若约一乘实意。则不动名义本末。即是法性家内真实德故。不当顿教宗也

法记云。且护分别故。顺三乘说等者。直令三乘之人。舍其所习入于一乘。恐难信受故。以方便寄顺其执护分别也。一云。虽下四教总是实德。若言小乘及初教等即是一乘。则称其所习增分别故。寄彼三乘差别病。尽顿教义说故。云且护分别。故顺三乘说。盖是智者胜妙能也

如说修行(至)名曰为家。大记云。如说修行得圣者意者。修行趣证方得。诸佛欲令群迷毕竟终至法性家故。施设言教之大意也。法性真空者。约究竟则证分法性家也。然此中意不分证教。总明行者修行方便。故通证教也。法界陀罗尼者证分。因陀罗尼家等者教分。无住别教也

融记云。宅者证分。舍者缘起分也。法界陀罗尼家者理也。因陀罗尼及微细等者事也。谓约一法全摄法界无侧无遗者。法界陀罗尼也。一一法法重重相摄无尽无尽者。因陀罗尼也。于一法中一切诸法。齐头并现者微细也。圣者所依住故。名曰为家者。十玄门也。问。此十玄门为是教分亦证分耶。答。若约自证则证分。为他施设则教分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李小姐他爱你

    李小姐他爱你

    那时的我一步一步的靠近我的梦,即使他破碎的不成样子了,我也尽力挽回,不惜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我说过我要快乐,我要成为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去羡煞他人。即便是离开我也会带着不可一世的骄傲回来!那些叫嚣似乎就在耳旁,那个我就在眼前,只是他不再是我了。那个人,那个逐渐被记忆放逐的人,渐渐的陌生,渐渐的消失。曾经以为永远很远,但其实它可能短暂得你都看不见。曾经我以为有些事情我永远都做不到,可是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我做到了,那么永远又是什么呢?可,不是每一段故事都要讲给给别人听,悲伤只讲给我们自己。花样年华的年龄,我们未曾把光阴看在眼里,伴着永不回头的青春,挥霍着谁也挥霍不起的时光。折腾着那些最美好的韶华。如果可以,请把我留在那里,留在我最好的时光里。
  • 心灵鸡汤精粹版5

    心灵鸡汤精粹版5

    传说人类降生时,上帝会赐予每个人一个美丽的盒子,里面装满了五彩斑斓的梦想。
  • The Lamp That Went Out

    The Lamp That Went Ou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京浮生记

    北京浮生记

    聚焦北漂一族80后们在北京的生存状态: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只有感情的爱和婚姻能走多远?涂志刚和马千里从大学开始相爱,为结婚二人欺骗过在千里的妈妈说在北京买了房,后来谎言被揭破。而志刚在单位因不会讨好上司而不受重视,收入也没有妻子多,受尽了丈母娘的白眼……他如何保住爱情?尹立冬承受着债务压力和感情纠葛:姐夫赌钱被放高利贷者追杀,需要他伸出援手;女朋友夏夏为投资挪用巨额公款,需要他来填补窟窿;姐姐要开麻辣烫小店需要他来筹集开店资金……而富家女贾瑞秋承诺只要他跟她结婚,所有的钱她都给他……他如何抉择?
  • 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人类星外根据地-太空站

    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人类星外根据地-太空站

    太空是宇宙存在的形式,对人类而言既是探索的对象,也是未来通向其他星球的通道,更是空间诸多能力的集中地。根据百度百科定义:“太空”是由无极元和能量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物质的,存在时空概念并存在于宇宙内部的一个有限的,有着开始和结束的整体事件。
  • 千恩万谢幸好我们相逢

    千恩万谢幸好我们相逢

    这世界有些人是你注定要遇到的,哪怕是隔了天涯海角。总有使你们共同出现的契机,或许是在同一个考场、同一个冷饮店、一同走过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兴许是你不经意的一个回头,便注定了你们走进了对方的梦。于是我梦到了她们,她们在我的梦里让我发自肺腑的笑到醒。纪相逢作为一典型的外来务工人员,即便在无资历、无能力、无后台的三无情况下,也能被腹黑的资深主编挖出来。在‘慕色’这个水极深的杂志社,纪相逢本来以为她可以一直做着毫无存在感的工作直到她自动弃权。可是难缠的主编却生生将她从安逸中挖出来,让她告别了混吃等死的日子。开始与比腹黑女主编更腹黑的男人斗法。于是乎她发现,她浑浑噩噩的大学四年,最光彩的毕业证便是---她的善良满分。于是腹黑狡诈男在柔情小白女的温柔攻势中,渐渐深陷。。。
  • 唐战三国

    唐战三国

    二零一七年的高冷,是跑一千米都会累死的废宅。空降东汉末年,面对三国群雄,如何争霸天下?迎娶三国美女,召唤隋唐群英,成为三国之主!吕布元霸,房谋杜断,卧龙凤雏,关羽秦琼,赵云罗成。
  • 妃常精彩:病王宠妻如命

    妃常精彩:病王宠妻如命

    她来到异世,拥有了向往的温情,拥有了前世所没有的一切,开始变得柔情,但是到了最后,她要作何选择?
  • 兮梦

    兮梦

    打发下时间还是可以的。顺便求收藏。
  • 末道仙寻

    末道仙寻

    太素之前,乃是一片玄静幽清的溟滓鸿蒙。不知过了多少年,鸿蒙深处悄然泛起了隐隐幽芒,这时候元气也随之聚拢。又不知经历了多少年,金光忽生散尽,在浩渺无边的虚空中,此时出现一座铭碑,飘飘荡荡散逸着青红两股微茫,青轻者上浮而为天,赤重者下凝而为地,久而久之聚炁成形,天地因而分开。大道衍生万物,天道复生其理,然而这一世的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