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王玄谟疾走进朝堂。此时并非上朝时间,因此只有刘义隆坐在书案前批阅奏折。此外,只有几名宫人在台下侍候。
“参见陛下。”王玄谟叩拜道。
刘义隆抬起头来,见是王玄谟,急忙说道:“王将军请起。”
王玄谟起身,刘义隆走下龙椅,笑着说道:“王将军荆州平叛有功,朕正准备要在宫内为将军摆庆功宴呢。”
王玄谟拱手回答道:“此乃微臣分内之事,万不敢攀功。微臣此次前来,是有要事相告。”
刘义隆一听,走上龙椅,坐定后问道:“王将军所言为何事?”
王玄谟说道:“圣上可知魏军已经包围胡夏都成统万?”
刘义隆点点头:“这,朕已经知道了。”
王玄谟说道:“圣上。我们与胡夏仍为盟友,眼下统万被围,凭借夏人眼下实力,无力与魏军对抗。我们决不可袖手旁观。”
刘义隆沉吟一会儿,拧紧眉头说道:“话虽如此,可我们与魏国战事刚刚告一段落,我们处于劣势,将士们败于魏军手下后,士气低落,无心恋战;魏国霸占我三州一战,我们十万甲士伤亡过半,已经无力与魏军相抗。再者,我们与统万相隔千里,战场瞬息万变,即使我们发兵救夏,也不一定能在魏军破城之前赶到。”
王玄谟听后,紧接着说道:“圣上可知,魏皇拓跋嗣已死?”
刘义隆又点点头,说道:“朕知道。”
“拓跋嗣死前,立太子拓跋焘为新皇。此人自幼生长在军营,在魏国军队中有极高的威信,于栗磾,奚斤,慕容曜白等一干悍将都以拓跋焘马首是瞻,此人不可轻视。不过,此时正值魏国丧君,新君登基之时,魏国朝堂必不稳定。拓跋焘急于回国登基,所以不会太久的包围统万,只是想解幽州之围罢了。”
“照你所说,拓跋焘包围统万,只是想化解幽州的危机?”刘义隆问道。
王玄谟回答道:“是的。虽然统万兵不足万,但如果魏军长时间围城,城内定会水尽粮绝,城内的百姓与夏军也会视死如归,与魏军血战到底。若是这样,即使魏军破城,付出的代价也会很大的。拓跋焘精通兵法,这点他不会看不透。”
刘义隆沉思了一会儿,沉声问道:“可我们刚刚败在魏国手下,如何能够驰援胡夏?”
王玄谟一听,心里一喜。他知道刘义隆动了心,他决定要再加把火:“圣上说的是。若是这样,我们不如坐山观虎斗,看着魏国灭亡胡夏。不过如果魏国扫平北方,那拓跋焘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他就可以全心全意地对付大宋了。”
刘义隆一听,手猛地拍在书案上,他走下龙椅,在王玄谟面前走了几圈,语气渐渐严厉:“虽然我大宋暂且败于大魏手下,但匹夫不可夺志也!魏国如此目中无人,实在可恨!我大宋虽弱,但也不是他魏国想灭就灭的了的!王将军,朕给你兵马五万,即可前往胡夏解救统万!”
王玄谟急忙说道:“不可!”
刘义隆奇怪地问:“你不是说我们不可袖手旁观吗?朕要发兵,你又阻止朕。朕不发兵,你又劝朕解救统万。那依你,朕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