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37800000008

第8章

豈不見。昔日雪峯住菴。有僧來參。雪峯以手托菴門云。是什麼。僧亦云。是什麼。雪峯低頭歸菴。雪峯等閑略露目前些子。如寸銕在手。遍地刀鎗。只是這僧不得柄杷。若得柄杷。甚處有雪峯。僧遂辭雪峯。峯問云。什麼處去。僧云。湖南去。峯云。我有箇同行。住巖頭。寄箇信去。僧云。便請雪峯信。云一自鼇山成道後。直至而今飽不飢。兄弟。這箇是巖頭與雪峯。辭德山。至鼇山店上。阻雪底因緣。看佗古人。念道之切。至于孤村陋店。亦以此道為念。巖頭長伸兩脚眠。且道。意在什麼處。雪峯堆堆打座。向什麼處留心。巖頭云。噇眠去。恰似七村裏土地相似佗日異時。魔魅人家男女去在。是知切瑳琢磨。深錐痛劄。若非具大眼目底。同行道伴。安能誡告。如此之切。雪峯既被巖頭痛處一劄。乃自指胷云。我這裏。實未穩在。是佗大力量人。不肯只麼休去。故得巖云。若恁麼。據你平昔見處。一一舉來。是則與汝證據。非則為汝剗却。峯乃詣實供通云。我初見鹽官。聞舉色空義。有箇見處。只今目前。所見是色。當體即空。空亦不可得。如此見解。還得徹也未。是故巖云。此去三十年後。切忌舉著。峯云。因見洞山過水悟道頌。有箇省處。頌云。切忌從佗覓。迢迢與我踈。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始契如如。且道。渠與我。是一是二。十二時中。還得如此也無。巖云。若恁麼。自救也未徹在。巖頭鉗鎚在手。應用臨時。峯又云。我因問德山云。從上宗乘中事。某甲還有分也無。德山打一棒云。道什麼。我當下。如桶底脫相似。巖頭云。你豈不見道。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只如德山。打一棒云。道什麼。還當得從上宗乘也無。雪峯當下。如桶底脫相似。又有甚不得處。因什麼。巖頭道。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將知萬里無雲。青天猶在。寸絲不掛。赤體猶存。雪峯敵國家財。既被巖頭打併了。計窮力盡。乃問巖頭云。畢竟如何得是。巖頭云。佗後若播揚大教。須是一一從自己胷襟流出。與我蓋天蓋地。雪峯於此大悟。跳下牀禮拜云。今日始是鼇山成道。今日始是鼇山成道。大眾。雪峯自聞色空義。見洞山過水頌。於德山棒下。皆有證悟處。其奈一翳在眼。空花亂墜。當時若不是巖頭有針膏肓。起必死底手段。安有鼇山店上。一段奇事。故信云。一自鼇山成道後。直至而今。飽不飢。也是貧兒思舊債。巖頭遂問這僧云。雪峯更有什麼言句。僧舉前話。巖頭云。雪峯道什麼。僧云。無語低頭歸菴。巖頭云。我當時悔不向伊道末後句。若向佗道。天下人。不奈此老何。且道。如何是末後句。但向雪峯低頭歸菴處會取。這僧既不薦。至夏末。請益巖頭。頭云。雪峯雖與我同條生。不與我同條死。要識末後句。只這是。這僧自雪峯處。擔得一擔骨董。到巖頭處。添得一擔顢頇。直是不奈何。了帶累二大老。費口分疎。究竟不知落處。然則雪峯巖頭。兄呼弟應。激揚此道。即不無。畢竟低頭歸菴。與末後句。如何理會。須信道。雪峯巖頭。如轉輪聖帝。施一號。發一令。四方八表。無不順從。這僧為什麼。頭頭蹉過。汝等諸人。若要徹底分明。須是參取虎丘三轉語。若參透此三轉語。則低頭歸菴。與末後句。自然念念現前。臨機應變。得大自由。生死去來。了無朕跡。然雖如是。蔣山恁麼說話。向虎丘師兄面前。不滿一笑。何故。當門不用栽荊棘。後代兒孫惹著衣。

眾道友。就淨慈請。

山僧。自住鍾山以來。旱澇相仍。今歲尤甚。下山持鉢。荷眾信檀越。令陞此座。舉揚宗旨。俾得餘利。以為一飽之計。且道。如何是宗旨。作麼生舉揚。據實而論。設使盡大地。若草若木。各各具廣長舌相。亦不能措一詞。今為眾信之心誠確。不免就第二義門。東語西話。應箇時節去也。

所謂宗旨者。蓋是釋迦老子。三百六十餘會。橫說竪說。說不著底。一著子。末後於百萬大眾中。拈花示眾。獨有迦葉一人。破顏微笑。釋迦老子。便與佗著一箇名字。謂之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摩訶大迦葉。自此西天四七。唐土二三。天下老和尚。的的相承。而至今日。鞠其所歸。不出只今見前一眾。各各當人。真實一念。此念未明。以前諸人。日用應緣處。不曾減一絲毫。既明之後。諸人日用應緣處。亦不曾增一絲毫。上至諸聖。下及六道。一切含識。皆具此真實一念。以其於日月應緣處。迷則業緣。悟則佛性。然則業緣佛性。間不容髮。但忘取捨之心。隨處自然解脫。所以佛說。南閻浮提人。念頭猛烈。最能為善。最能為惡。超四果。越十地。坐與諸佛齊等。亦由此一念所為。經三途歷六道。終陷阿鼻地獄。亦由此一念所造。眾信道流。儻能一念頓證。則善之與惡。籠罩不住。所以六祖大師。謂明上座云。不思善不思惡。正當恁麼時。如何是明上座。本來面目。然則諸檀信。見前一眾。日用應緣處。此一念。不系於善。不系於惡。殊不知。此一念。如大日輪。昇于東方。清淨光明。無幽不燭。只如諸檀信。見前一眾。每日起心動念。運轉施為。折旋俯仰。父母夫婦之間。兄弟朋友之際。或流於善。或流於惡。一一皆謾自心不得。既謾自心不得。但於日用應緣處。急急著眼看。此一念之善。一念之惡。自何而來。驀然覰破。知此一念來處。則世間善善惡惡。籠絡不住。三界二十五有。當下氷消。八萬四千塵勞。隨處解脫。全體是自家真實一念。方信道。從上佛祖。天下老宿。以至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芥人畜。情與無情。悉從我一念。真實心中流出。所以道。只箇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古人雖是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只要箇人。明此真實一念。

豈不見。昔日靈山會中。有一上首。為乞士。遇恒迦比丘。問之。乞士從何而來。乞士云。從真實中來。恒迦云。何名真實。乞士云。寂滅故名真實。只如見前。三界綿綿。四生浩浩。僧是僧俗是俗。立底立坐底坐。內為見聞覺知。生住異滅。所惑。外為萬象森羅。色空明暗所移。是寂滅。不是寂滅。這裏若不是真實一念見前。則未免被物所轉。恒迦又問云。寂滅相中。有所求耶。無所求耶。乞士云。無所求。恒迦云。既無所求。何用求耶。乞士云。無所求中。吾故求之耳。看佗二人。問者窮源到底。要見淺深。答者似鏡臨臺。難逃妍醜。恒迦又問。無所求中。何用求耶。乞士云。所有求者。一切皆空。得者亦空。著者亦空。實者亦空。來者亦空。語者亦空。問者亦空。寂滅涅槃。一切虗空分界。亦復皆空。吾為如是次第空法。而求真實。大眾。得者不空。則為得心所累。著者不空。則處處執滯。不得解脫。來者不空。則為動相之所移。語者問者不空。則死在句下。為語言之所役。寂滅涅槃。一切虗空分界不空。則為勝妙境界之所籠罩。無有出期。則真實一念。何由發露。只如山僧。今歲諸莊大浸。顆粒不收。可謂空矣。下山持鉢。所至處。被人所迫。不得已。東語西話。然未甞有一毫實法與人。可謂空矣。便恁麼去。山僧以此一念。無說而說。見前一眾。以此一念。無聞而聞。既無說又無聞。畢竟喚什麼。作真實。喝一喝云。寐語作十麼。

聰藏主為母請。

古人所謂。養不足以報父母。惟聖人以德報之。德不足以達父母。惟聖人。以道達之。道也者。非世人之所謂道也。妙神明。出生死。聖人之至道者也。德也者。非世之所謂德也。備萬善。被幽明。聖人之至德。如何謂之妙神明。出生死之道。如何謂之備萬善。被幽明之德。儞禪和子。置身在叢林中。潔己虗心。究明自己。自己若明。無一事不是真乘。無一法不為妙用。三界二十五有。八萬四千塵勞。四聖六凡。情與無情。盡向這裏。氷消瓦解。當恁麼時。非特報今生父母以德。達今生父母以道。以至。歷劫以來父母。無不報之以德。達之以道。豈不見。昔日伏駄密多尊者。年五十。口未曾言。足未曾履。且道。佗五十年。口不曾言。足不曾履。意在什麼處。一日見佛陀難提至其家。遽起作禮。而說偈言。父母非我親。誰是最親者。諸佛非我道。誰是最道者。難提以偈答曰。汝言與心親。父母非可比。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此便是達親以道。報親以德底張本。只如吾人。稟父母之遺體。三年然後免懷抱。如何說箇父母非我親底道理。吾人剃除鬚髮。著佛衣。喫佛飯。依佛而住。當行佛行。作麼生說箇諸佛非我道底道理。須知伏馱尊者。五十年中。為箇一事。口不敢言。足不敢履。一旦得難提尊者。提金剛王寶劒。不犯鋒鋩。直下向咽喉上一刜。直得伏馱尊者。五十年礙膺之物。渙然氷釋。所以難提道。汝言與心親。父母非可比。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如是則言與心親。則全是本來父母。道與行合。則諸佛之心。不從外得。是知妙神明。出生死之道。備萬善。被幽明之德。伏駄密多。五十年間。了然蘊在胷中。口雖不言。言滿天下。足雖不履。獨步大方。驀被難提尊者點發。直得光明盛大。照映寰宇。為在家出家。補報父母重恩底榜樣。

是故。今日檀越。張丈省元。巫丈省元。同聰藏主入山。為令尊堂戴氏小一太君愍忌。與百日。同時辨香積供。供養見前。學般若道流。因命山野。陞于此座。舉唱宗乘。所將妙善。以資冥福。用報親恩。真所謂善達其親。以吾聖人之道。善報其親。以吾聖人之德。大凡人生天地間。不論僧之與俗。在家有在家之孝。出家有出家之孝。在家則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出家則參究妙神明。出生死之道。熏煉備萬善。被幽明之德。儻能自己洞明。則此道此德。歷歷見前。到這田地。上無不報之恩。下有可行之道。聞之。尊堂太君。賦性溫謙。樂善不倦。以其稟溫謙之性。自然於日用中。與善相應。燕居食息。動容周旋。無有一事。不中禮法。用是日日晨昏。不暇他務。以看經念佛為務。當不暇佗務之際。便是善心純至。善心既純至。則所看之經。是自心之經。所念之佛。是自心之佛。是皆自溫謙性中。流出也。至於賓轄造門。殫力祇遇。賑人患難。如己之急。自非平昔。樂善不倦。疇克若此。雖臨終之際。索香湯沐浴。集闔門眷。聚乃子若孫。環立寢。所以授遺訓。我沒之後。必生好處。汝等不必憶我。又且誦阿彌陀佛。至瞑目。不輟於口。大抵臨生死之際。不容以偽。看佗令尊堂太君。九十餘年。遊人間世。現婦女身。溫以處己。謙以御眾。樂善不倦。時節既至。付囑便行。真所謂。佛子。若能於一切處。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此之謂也。

昔城東老母。與佛同生。不願見佛。纔見佛來。以兩手掩面。佛於十指間。頓現。直是無迴避處。敢問大眾。且道。城東老母。不願見佛。與令尊堂太君。臨終念佛。不輟於口。還有優劣也無。見前一眾。但能參透妙神明。出生死之道。熏煉備萬善。被幽明之德。透頂透底。了了分明。則知戴氏太君。與城東老母。二人落處。若知得此二人落處。則知各人自己落處。若知各人自己落處。此妙神明。出生死之道。備萬善。被幽明之德。十二時中。無有不現前底時節。既得此時節現前。則世出世間。平等頓超。人與非人。性相無異。獨有蔣山拂子。不入這箇保社。何故。三賢固未明斯旨。十聖那能達此宗。

天童中夏。

教海淵深。萬論千經。皆攝入。禪門浩博。六凡四聖悉包容。衲僧家。各各負沖天氣宇。掀翻教海。千經萬論。無處棲蹤。擊碎禪門。四聖六凡。無容身地。如是則禪之與教。皆是強名。黃面老子。四十九年。橫說竪說。空有性相。頓漸偏圓。未免徒將五彩。描畫虗空。碧眼胡僧。萬里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無端特與鉢盂。強安柄杷。軒知。這些貨賂。誰不有之。但能反己而求。自然隨處解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疯话五书

    疯话五书

    中国人向来有读古书的爱好,因为古书中深藏着社会的冷暖、人性的明暗,尤其是在历史变革时期,它仿佛是一面镜子,帮助人们廓清现实,对新生事物作出价值判断。所谓借古喻今、借古讽今、借古论今,读古书的目的正在于此。申维先生的这部著作是一部笔记体文化随笔集,最大特色是文与史相映成趣。他从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出发,以漫话《聊斋志异》、品《水浒传》、戏说《西游记》、夜读《春秋》、解读《道德经》人笔,展开了对人生百态的精辟解读。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推出一系列解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节目后,重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已然成为当今年轻人的一种阅读时尚。
  • 赤子倾诚

    赤子倾诚

    在最美好的年纪遇见你,却不是和你相守的最好时机。我们前世一定擦过肩,今生才有彼此熟悉的眉眼。上天给我一个牵起你的机会,我怎能轻易错过,异世之中,任它雌雄转换,我再不愿错过你!
  • 中学那点事儿

    中学那点事儿

    顾妍暗恋宋英杰三年,从同学到兄弟,她想,她没法再近一步了。也许,这样也好。毕业了,她还可以通过时间来淡忘他。(因为是随笔,不定时更)ps:他这个人吧,嘴贱,皮厚,幼稚,霸气,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上这样的无赖,哎~
  • 从零开始异世界冒险

    从零开始异世界冒险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冒险,究竟是一场灾难,是一场屠杀,是一次美丽的邂逅,又或者是一段不为人之的艰辛旅途,还是一段不为人之的黑暗与挣扎?杀戮,背叛,欢乐,安适,这片土地究竟是快乐的大地还是黑暗的根源...从零开始的冒险,能否成为这片土地的传说?
  • 苍宇迷途

    苍宇迷途

    冰冷与黑暗的宇宙中,异变骤然发生。是世界末日,还是文明开端?一个名为樊云的少年,意外进入陌生的世界,他该何去何从?生命之意义究竟为何?是否有永恒?世界将归往何处?这是一个少年追寻终极奥秘的故事。
  • 重生之侯府贵妻

    重生之侯府贵妻

    前世她因为爱上沈逸,落得众叛亲离、尸骨无存的下场。如今她浴火重生,携恨归来,伤过她的她绝不手软,骗过她的她再不错信,端看她扭转乾坤,素手遮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名侦探柯南之你好我的吸血鬼小姐

    名侦探柯南之你好我的吸血鬼小姐

    她是被时间所抛弃的人,来到这个不熟悉的世界到底是因为巧合,还是命运?潘多拉之石其实和她有关?排斥瘴气的黑羽快斗以及众多名侦探对她到底有没有威胁。她在寻找的人,到底是谁?“。。。这个法则无论在哪个时空,都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像我这种被夹在时间缝隙中的怪物,也不例外”————那么,当时间的裂缝开始缓缓闭合时,她该如何抉择?
  • 一品弃仙之冷情娘子很难追

    一品弃仙之冷情娘子很难追

    是夜,罪恶正在无声无息的进行着,而原本躺在地上应该死了的人儿慢慢的爬了起来,一双黑瞳与黑夜融为一体,冷冷的闪着幽光。“没死?”黑衣人饶有趣味的勾唇“命大!”话落,瞳孔倏地睁大,直直的栽倒在地,再也没爬起来。而小小的身影却消失了!一旁的几个黑衣人见状大惊,各自拿出武器防备着!“砰砰砰!”几声重物落地的声音,小小的身影出现在了远处,一步一个血印,月光折射,“滴,滴,滴”,分不清,究竟是谁的血………与你遇见,是我最美丽的邂逅,不管是一千年,一万年,我都愿意与你携手——郁凖夜。本文身心干净,一对一,无虐,宠到天荒地老。女主可能一开始不突出,但后来会一步一步逐渐强大。
  • 暗黑女神饶命啊

    暗黑女神饶命啊

    蒂祭,上仙世家嫡长女虽有着嫡长女之名其父厌恶,其母打骂,众姐妹奚落欺负渣男虐全因毫无灵力。在仙都这个灵力之都没有灵力之人被视为不详之人无能之人且看女主如何收服仙宠,修得毁天灭地的神力,虐渣男,毁其父,杀其母毁其姐妹容貌看男主为讨女主欢心不惜毁灭整个仙都。看女主踏上至高点翱翔天地。
  • 归零四分之一

    归零四分之一

    自己在自己的眼里总是和在别人的眼里是不同的。别人总说下凡,我偏不。当初就不该从地狱里爬出来,在地狱里见到的都是鬼,在人世间见到的都是带着“面具”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