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4月20日,阿道夫·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父亲当过鞋匠,后来转为海关公务员。希特勒小时候曾遭同学虐待,中学时学习成绩非常差,未毕业就退学了,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落榜,校方的评价是“不适合绘画”。父亲1903年1月死于胸膜出血,母亲1907年12月死于乳腺癌。父母双亡后,希特勒在维也纳街头靠卖画为生。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希特勒参加德国巴伐利亚预备步兵团第16团。1916年,因受伤休养,1917年3月返回战场,不久,由传令兵晋升上等兵,因作战勇敢获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和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1918年10月,遭芥子气攻击而短暂失明,在养伤期间,德国向协约国宣布投降。
1918年11月11日,在法国贡比涅森林。法军福熙元帅与德国代表签署停战协定。协约国在这里立了一块花岗岩碑,上面用法文镌刻着:“德意志帝国在此屈膝投降。”
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起草了一份严惩德国的条约。它规定:德国要向战胜国支付巨额赔款;德国要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国海外殖民地要由战胜国瓜分;德国境内莱茵河以东50千米要成为非军事区;德国只能保持一支很小的军队,等等。
这时的希特勒已离开军队,流落在德国南部最大的城市慕尼黑,寻找发迹机会。1919年,他在旁听德国工人党(即后来的纳粹党)会议时,起身驳斥一个鼓吹巴伐利亚分离运动者中了犹太人“要把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的奸计。德国工人党主席安东·德莱克斯对他的演说印象深刻,邀请他入党。不久后,他成为主席团委员,1921年出任党魁,将党更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并雇用了一批打手,成立了纳粹的冲锋队。
纳粹是在战后德国面临严重经济、政治危机的过程中滋生和繁衍起来的,是一个竭力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的组织。为了争取群众,扩大影响,希特勒打着“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进行欺骗宣传。在民族主义旗帜下,希特勒抓住《凡尔赛条约》大做文章,认为德国的灾难来源于《凡尔赛条约》,号召德国人民起来撕毁《凡尔赛条约》,挽救民族的危亡。为了适应德国新的形势和人民的情绪,希特勒也标榜纳粹党是搞“社会主义”的。
一战前,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在陆军总参谋部任处长,在总参谋长小毛奇领导下对修改施里芬计划曾起到重要作用。一战爆发后,鲁登道夫调往东线任第8集团军参谋长,从此成为兴登堡将军的得力副手。一战后期,兴登堡-鲁登道夫组合获得了实际上是军事独裁者的地位。战后,鲁登道夫计划消灭魏玛共和国和建立军事独裁,为此和纳粹建立了密切联系。
1923年,纳粹党员发展到30000余人,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新的政治力量。这时正值德国马克暴跌,金融界一片混乱,法国、比利时又出兵占领了鲁尔。希特勒认为夺取政权时机已到,企图仿效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利用暴力推翻魏玛共和国。
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利用巴伐利亚军政头目在慕尼黑一家啤酒馆举行宴会之际,企图发动一场“政变”。
这天晚上,慕尼黑政界和社会的名流都来到这家啤酒馆。希特勒混了进来,悄悄站在一根柱子旁,没人注意他。巴伐利亚邦长官卡尔开始讲话后,戈林带着25名武装纳粹党员闯入大厅。在一片吼叫声中,希特勒跳上一张椅子,对着天花板开了一枪,叫喊道:“全国革命已经开始了。这个大厅已经由600名武器人员占领,任何人都不许离开大厅。巴伐利亚政府和德国政府已被推翻,临时全国政府已经成立。陆军营房和警察局已被占领,军队和警察正在纳粹旗下向市内挺进。”希特勒把卡尔等人赶入一间屋子里。与此同时,派人接来鲁登道夫,希特勒想要鲁登道夫充当他的名义领袖。随后,希特勒会见卡尔,宣布已与鲁登道夫组织了新政府,而鲁登道夫对发生的事一无所知。鲁登道夫到了后,对希特勒把他蒙在鼓里随便摆弄的做法非常生气。希特勒却振振有词地说:“我们不能再回头了,我们的行动已经载入了世界历史的篇章。”
11月9日早上,3000名纳粹党徒聚集在啤酒馆外,而后在希特勒、戈林和被挟持的鲁登道夫带领下,朝慕尼黑市中心进发。路上碰到警察阻拦,希特勒的保镖叫道:“尊敬的鲁登道夫将军阁下来了!”希特勒挥舞着左轮手枪。不知道是谁开了第一枪。但这声枪响之后,双方枪弹齐发。戈林的大腿和小腿中弹。希特勒是第一个飞奔逃命的人。冲突中,16名纳粹分子和3名警察被打死。两天以后,希特勒被捕,啤酒馆政变失败了。
希特勒被判5年监禁,但在狱中只呆了8个月,在牢房里口授了《我的奋斗》一书。
希特勒出狱后,德国形势有所改善,阻碍了他煽动暴力夺权的机会。但他很快迎来了政治生命的转折点。1929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冲击到德国,外国贷款停止了,当失业人口从200万猛增到600万时,希特勒在德国卷起了旋风,向所有人允诺,只有他才能把德国从多灾多难的困境中解救出来。
在他的蛊惑下,德国所有的社会渣滓都投奔到纳粹的阵营。1930年9月4日,德国新一轮国会选举结果揭晓时,纳粹已跃为国会第二大党。
1932年是德国又一个选举年,已然80多岁的兴登堡本不打算竞选连任,但一看竞争对手居然是泼皮一般的希特勒,老英雄一气之下,决定再度竞选。为了当上总统,希特勒疯了。他包租了一架飞机,印刷了100万张招贴画、80万本小册子和120万份党报特刊。希特勒在车轮般的竞选演说中,抛出了杀手锏,他一旦执政,就要剥夺所有德国人的人身自由!别的政客绝不敢说的话让他吼了出来。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正在担忧“十一月革命”幽灵的复活,希特勒的这通咆哮,正对了他们渴望推行法西斯极权统治的心思。这轮竞选,希特勒以微弱劣势败给了兴登堡,但把牌子闯了出来。没有当上总统不要紧,总统之下还有个总理,他向兴登堡讨要这个位置。
兴登堡不把希特勒放在眼里,说他是野性难驯的暴发户。1932年6月,兴登堡总统任命帕彭为总理,7月,德国国会选举,纳粹党获得230个席次,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帕彭知道内阁继续执政必须得到纳粹党支持,便说服希特勒接受副总理职位,希特勒认为自己适合总理,遭到兴登堡拒绝。资助了纳粹党的德国企业家们积极说服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最后,兴登堡勉强同意任命希特勒为总理,由纳粹党与国家人民党共组联合内阁。
1933年2月27日国会大厦被纵火,一名荷兰共产党员被发现在大楼中,大火被渲染为国会第二大党共产党(纳粹党主要政敌)所为。隔日,国会通过火灾令,基本人权被限定,共产党领袖被逮捕,动员冲锋队将全国所有共产党党部占领并禁止共产党员参加3月初的国会选举,纳粹党利用暴力、反共情结及国家机器作宣传赢得了44%的席位,联合德国国家人民党,成为国会里绝对多数。
希特勒凭借冲锋队的鼓噪起家,上台后认为冲锋队的街头暴力影响了他的“形象”,欲除去冲锋队及领导者恩斯特·罗姆。罗姆作为希特勒的主要打手,企图把国防军纳入冲锋队。德国将军们得知后,大为光火,与希特勒达成秘密交易,只要除掉罗姆和冲锋队,军队就听希特勒的。随后罗姆在一家旅馆被干掉,1934年6月30至7月2日,希特勒清算冲锋队,至少有数百名冲锋队骨干被处决,在第三帝国历史中,这件事被称为“长刀之夜”。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总统病逝。希特勒内阁通过一项法案,宣布总统职权转授予总理,由此,希特勒成为元首兼帝国总理、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希特勒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纳粹化”。在他执政期间,废止魏玛共和国,将德国改称为纳粹德国或德意志第三帝国;解散国会,取缔其他一切政党和团体,迫害和屠杀天主教会、自由派别基督教会、民主党人、共产党人和犹太人,宣布纳粹党和纳粹德国合为一体,开始一党专政。纳粹德国初期的经济措施使得德国走出一战后的阴影,因此获得下层民众支持。希特勒“让德国的每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与面包”的承诺很快也实现了。
1933年2月3日,希特勒与德国军方领导人会晤,“将征服东方的‘生存空间’并加以无情的‘德意志化’”作为终极对外目标。当年,德国的军费开支超出失业救济支出。10月,希特勒决定退出国际联盟及世界裁军会议。
1935年3月,希特勒将德军扩大至60万人,6倍于《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数量,包括新成立的空军及扩增的海军。英、法以及国际联盟虽然谴责,却未采取任何实际行动。6月18日,英德签署海军协定,允许德国海军的总吨位为英国海军的45%。希特勒说“这是他生命最快乐一天”。
当年,为了使德军与宿敌法军脱离接触,《凡尔赛和约》与《洛迦诺公约》规定,德国境内莱茵河以东50千米为非军事区,如果德军进入,法军有权采取军事行动,英军则有义务以武装力量支持法国。
莱茵兰是德国的领土,德军却不能进入。希特勒决定给军队顺顺气。1936年3月2日,他下令3个营的德军越过莱茵河,向边境城市亚琛挺进。他还有一道补充命令:如果法军作出反应,德军则即刻从原路撤回。进军莱茵兰这一冒险行动,震惊了部分德国军官。陆军元帅勃洛姆堡在约德尔和大多数高级军官支持下,要求撤回已经越过莱茵河的3个营。希特勒拒绝了勃洛姆堡元帅的请求。希特勒沉住了气,挽救了局面,还带来成功。希特勒说:“在进军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资利用的那点点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做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
冒险成功了。希特勒向国会议员宣布:德国士兵开进了莱茵兰!议员们惊呆了。当时法军有100个师,却无奈于3个营的德军。就凭着这一点,黩武精神涌上了脑袋,他们狂热地向新的救世主欢呼起来。
德国人曾经厌恶希特勒的匪徒式统治,但为时不久,希特勒的个人威望却达到了高峰。德国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认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这个人曾经声名狼藉,而且来路不正,但他以邪恶的天才毁灭了魏玛共和国,废除了协约国在战后的裁决,对《凡尔赛和约》不屑一顾,正以军事力量恢复德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并有望为历史带来一个“德国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