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86900000016

第16章 法国战役:德军主力从阿登高地突入

法国战役是1940年5-6月,德军为侵占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而采取的军事行动。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两天以后,作为波兰盟国的英、法两国先后对德国宣战。但是,英、法两国却没有在西线对德国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而是待在马其诺防线后面,坐视波兰的灭亡。1939年9月3日至1940年5月9日,西线经历了长达9个月的所谓交战,双方宣而不战,只有小规模的互射,没有进行大的战役,不战不和的战争奇观。德国的老百姓把这种战争叫做“静坐战”,后来人们又把它叫作“假战争”。直到1940年5月10日,这种“静坐”的局面才被打破。

占领波兰后,希特勒向英法两国提出和平建议,但被拒绝。为了在对进攻东方时避免两面战线的处境,希特勒决定在军事上打败西方国家。10月9日,希特勒下达了进攻西欧的《元首第6号特别训令》。为此,德国陆军总司令部制定了一个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西线作战计划。此计划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相似,即以右翼的B集团军群为主力,通过荷兰南部向比利时北部进攻,击败荷、比军队和英法联军,占领英吉利海峡南岸,然后向法国首都巴黎实施主要突击;在B集团军群左面的A集团军群,通过比利时南部和卢森堡,沿马其诺防线向西北建立防御阵地,掩护B集团军群。

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斯泰因反对这一计划,认为此举会使德军正面遭遇英法联军,难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他提出以A集团军群为主力,利用强大的坦克部队通过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直抵色当,突破该区内的盟军防线,直插英吉利海峡,将法国一分为二,然后同B集团军群一起围歼盟军,而在马其诺防线正面进行佯攻,以牵制大量法军;在荷兰和比利时中部实施辅助突击,以牵制在该地域行动的英法联军兵力。但是德国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拒绝将曼施泰因的计划转呈希特勒。

1940年1月10日,一名携带着“黄色方案”的德军总参谋部军官因座机迷失方向,在比利时境内迫降,致使该计划落入英、法之手。曼斯泰因认为“黄色方案”已经泄露,他不顾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等一批高级将领的反对,再次提出他的计划,得到希特勒的大力支持。在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和几次演习之后,2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正式采纳了修改后的曼斯泰因的建议。

德军在北海至瑞士一线共集结了136个师,其中包括10个装甲师、6个摩托化师,共有3000多辆坦克、4500多架飞机,分成A、B、C等3个集团军群,具体部署为:

中路的A集团军群担负主攻,由龙德施泰德上将指挥,下辖第4、第12和第16集团军,共44个师(包括7个装甲师、3个摩托化师),由第3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担负翻越破阿登山区,向英吉利海峡实施突击,分割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联军的任务。

右翼的B集团军群担任助攻,由博克上将指挥,下辖第6和第18集团军,共28个师(包括3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师),由第2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目的是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然后向法国进攻。

左翼的C集团军群担任佯攻,由勒布上将指挥,下辖第1和第7集团军,共17个师(包括1个摩托化师),任务是佯攻马其诺防线,牵制法军,使其不能北上增援。

德军在莱茵河地区还部署47个师(包括1个摩托化师)作为预备队,其中20个师为各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听从于各集团军群的调遣,另外27个师为总预备队,由最高统帅部直接指挥。

西线盟军共有135个师(法军94个师、英国远征军9个师、荷兰军10个师、比利时军22个师),其中有3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拥有坦克3000多辆、飞机1300多架,此外还有英国本土的1000多架飞机提供支援。比利时军队和荷兰军队都部署在本国东部国境线上。英法联军的103个师分为3个集团军群:第1集团军群,由毕特劳将军指挥,下辖法军第1、第2、第9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共51个师,部署在法、比边境和法国北部;第2集团军群,由普雷塔拉将军指挥,下辖法军第3、第4、第5集团军,共25个师,部署在马其诺防线正面;第3集团军群,由贝森将军指挥,下辖第6、第8集团军,共18个师,部署在马其诺防线后面。法军还有9个师作为战略预备队。此外,法军第10集团军部署在法国与意大利边境。

盟军在兵力上与德军相当,但都没有进行充分准备。因为法国认为德国在占领波兰后会继续东进进攻苏联,进攻法国至少要在四五年之后;英国计划由盟国承担地面作战,自己以强大的海军力量对德国实施海上封锁和战略轰炸来消耗德国的战争潜力;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片面地认为只要严守中立,就可避免卷入战争。盟军直到1940年3月12日才在法国总参谋长兼英法联军总司令甘末林上将的主持下确定了代号“D”的作战计划。该计划把盟军主力部署在法比边界北段和法国北部各省,重点防御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如果德军进攻比利时,法军和英军则迅速进入比利时,在比军的配合下,挡住德军进攻;如果德军进攻马其诺防线,则依托坚固的工事进行防御,并从后方调兵增援;由英国海军担任海上封锁任务。

在法比边界南段,盟军自恃有“不可逾越的阿登山脉”和马斯河,只留了几个战斗力较差的法国师防守。战前,比利时驻科隆的总领事通过情报分析出,德军的主力集中在比利时和卢森堡边界,他们将通过阿登山区直插英吉利海峡,目的是分割、包围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盟军部队。但是,他的警告没有引起法国的注意。

1940年5月10日凌晨,在北海到马其诺防线之间的300多千米的战线上,德军向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了全线进攻。德军以3000多架次飞机突然对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机场、铁路枢纽、重兵集结地区和城市进行猛烈的轰炸。在北线,德军B集团军群以空降兵在荷兰和比利时实施空降,夺取重要机场、桥梁、渡口和战略要地。荷兰和比利时陷入混乱和恐慌之中。11日,德军地面部队在空降兵的配合下,攻占了被称为“欧洲最难攻克的工事”埃本·埃马尔要塞,使B集团军群主力渡过了马斯河。14日,德军攻占鹿特丹,荷兰女王搭乘英军驱逐舰逃往英国。15日,荷军总司令温克尔曼将军宣布投降。荷兰投降使盟军战线出现了巨大的缺口,英军虽顶住了德军的攻势,但为避免被围歼,被迫后撤。17日,德军占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然后继续向西进攻。

在南线,德军A集团军群向卢森堡和比利时阿登山区发起了进攻。仅有30万人口的卢森堡不战而降。德军7个装甲师仅用3天便穿越阿登山脉110千米长的峡谷进入法国境内。14日在法军第2和第9集团军结合部的色当地区重创法军,全部渡过马斯河,打开了通往巴黎和英吉利海峡的道路。

德军装甲部队长驱直入,法国陷入惊慌失措之中。15日清晨,法国总理雷诺沮丧地给5天前才接替张伯伦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打电话说:“这一仗我们恐怕要打输了。”16日,丘吉尔从伦敦急飞巴黎商量对策。当他问盟军总司令甘末林战略预备队在哪里时,甘末林摇了摇头,耸了耸肩说:“没有战略预备队。”丘吉尔听后,“简直傻了眼”。

德军以每天20-40千米的速度向西挺近。20日,德军装甲部队攻占亚眠、阿布维尔,然后北上,从后面攻击在比利时的盟军。21日,德军先头部队到达英吉利海峡沿岸,拦腰切断了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盟军同索姆河以南法军主力的联系。英法联军虽多次实施反突击,均因兵力不足、行动时间不一、缺乏空中支援和统一指挥而未能奏效,约40万盟军处于三面被围之势,被迫陆续退缩到敦刻尔克地区。德军用空军和潜艇严密封锁加来海峡,阻止英国的增援。

24日,德军装甲部队已攻到离敦刻尔克只有10英里的地方,后继的几十个步兵师也正源源不断地跟进,盟军危在旦夕。这时,希特勒却出于保存装甲部队实力、诱使英国讲和等原因,命令A集团军群停止前进,把围歼任务交给空军。希特勒的这道命令,为盟军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26日,英国政府下令执行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计划。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共派出各种舰船861艘,其中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克服了德军的地面、空中和海上攻击,经过九昼夜奋战,将33.8万余人(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0000人,比利时军约33000人)撤至英国。6月4日,德军占领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撤退中,盟军损失惨重,有40000余人被俘,还有28000余人死伤;武器装备丢弃殆尽,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000辆汽车、75000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000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英国空军为了掩护撤退,损失飞机300多架。虽然损失惨重,但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敦刻尔克撤退期间,5月28日,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见盟军败局已定,未经在巴黎的比利时政府讨论,也没有与英法两国政府商量,便下令比利时军队向德军投降。

德军席卷法国北部时,法国雷诺内阁改组,委任贝当担任副总理,魏刚接替甘末林成为法军总司令。这时,法国本土还剩65个师,要抗击包括10个装甲师在内的130多个师的德军,形势极为不利。魏刚上任后,令第6、第7、第10集团军在索姆河和埃纳河一带仓促构筑了一条东西长约270多千米的“魏刚防线”,以17个师守马其诺防线。两条防线连在一起,企图阻止德军南下。

德军攻占法国北部后,德军统帅部制定了代号为“红色方案”的作战计划,要求德军利用退至索姆河、瓦兹河及埃纳河一线的法军立足未稳之际,向法国腹地发起攻击。以A集团军群为左翼,B集团军群为右翼,强行突破“魏刚防线”,占领法国首都巴黎,前出至马其诺防线的后方,再配合从正面攻击的C集团军群围歼马其诺防线上的法军,结束战争。

6月3日,德国空军向法国机场和后方实施了猛烈空袭,法国900多架飞机被摧毁,失去了制空权。6月5日拂晓,德国空军对索姆河防线上的法军实施了猛烈的轰炸,随后B集团军群率先在右翼发起全线进攻。6月7日,德军在瓦兹河与索姆河的分水岭处突破了法军的防御,德军从这个缺口蜂拥而入。到6月9日,隆美尔指挥的德军第7装甲师已经抵达鲁昂郊区,法军第10集团军的侧翼受到重创而溃退,贝隆以南的法军第7集团军也被迫退往巴黎。

在B集团军群发起进攻后,左翼的A集团军群也于6月9日在埃纳河发起进攻。6月10日,古德里安装甲兵团击溃法国守军,突破了法第6集团军的右翼,成功地渡过了埃纳河。此后,古德里安挥军南下,一路长驱直入,似入无人之境。溃退的法国军队和数以百万计的法国百姓挤满了各条道路,争相向西面和南面逃亡,法国地方各级政府机构荡然无存,以至于德军大肆宣传说:“我们是来帮助被法国政府抛弃了的老百姓的。”6月17日,古德里安装甲兵团进抵瑞士边境城镇潘塔里尔,切断了马其诺防线内法军逃往瑞士的退路。

6月10日,法国政府撤出巴黎,迁往图尔。同一天,意大利趁火打劫,向法国宣战。12日,法国政府在图尔附近举行会议,魏刚公开提议投降。13日,巴黎被宣布为不设防城市。14日,法国政府再迁往波尔多时,德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巴黎,法国政府大厦楼顶飘起了纳粹的万字旗。

就在德军占领巴黎的当天,德军A集团军群的左翼已进至到马其诺防线的侧后方。一直在马其诺防线正面执行吸引法军注意力任务的C集团军群,向阿尔萨斯和格林两筑垒地域的接合部马其诺防线守军的薄弱处发起进攻。德军两个集团军群前后夹击,马其诺防线很快被突破。6月17日,C集团军进至马恩-莱茵运河上,A集团军群占领了凡尔登,法军50万人被包围在阿尔萨斯和格林南部,除少数逃往瑞士外,其余全部被歼。

6月16日,法国总理雷诺辞职,投降派贝当接任总理,组建了法国新政府。17日,贝当政府的第一次内阁会议一致决议请求德军停战。随后,不等德军答复,贝当就发表广播讲话,号召法国军民停止战斗。18日,贝当政府下令法军放弃所有两万人以上的城市,不得在市内和郊区进行抵抗和破坏。

希特勒选择了贡比涅森林的雷通火车站作为谈判地点。1918年11月11日,法国及其盟国在此地一节白色车厢内迫使战败的德国签署了投降协议。德国人把那节车厢从博物馆里拉出来,放到与1918年相同的位置上,希特勒坐在当时法方代表福煦元帅坐过的那把椅子上,接受了法国的投降。6月22日晚6时30分,查理·亨茨格将军代表法国政府签署了停战协定。根据协定,德国占领法国的大部分国土,包括法国最发达地区的北部、中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带;德国占领军费用由法国政府承担;法国南部仍由贝当政府管理。25日,法国全面停火。

至此,法国战役以法国的惨败和德国的胜利而结束。在法国战役中,德军战死27000人,伤残11.1万人,失踪18000人;法军亡84000人,伤12万人,被俘190万人;英军损失68000人。

同类推荐
  • 血色肩章之褪色的绿

    血色肩章之褪色的绿

    .......我们下一步要做得是,将卸下来的军衔,臂章,胸章,以及现在身上穿着的常服交到司务长的办公室,然后换上退伍服,度过最后两天的部队生活。我们穿着没有军衔的军装,以方队的形式,齐步走回各自的中队;没有了鲜红肩章的我们,看上去像是排队搬树叶的蚂蚁,我们穿着的黑色三尖头(皮鞋),像是蚂蚁一样,而我们身上纯绿色的衣服,就是蚂蚁身上的树叶;队伍排了好远,井然有序的,齐步走着,并撕心裂肺的喊着口号:“1!2!3!4!”回声在寂静的支队大院中,显得那样刺耳,但更刺痛了我们的心。两天后,我带着不舍,脸上挂着泪,在战友的送别下,上了开往车站的大巴;支队的大院因为老兵复原,显得那样的空荡、寂静,只有零星的几个士兵,在拿着扫把扫柏油路上枯黄的树叶。我突然感觉自己就是这些叶子中的一员,因为服兵役年限已到,不得不退伍,就像叶子枯萎,不得不掉落;留在树上的,是那些对主杆不舍的叶子,它们仍是绿色,仍吸取着树汁、营养,就像留下继续服役的军人,仍穿着绿色的军装;我不知道用何种心情表达我成为了地下的叶子,但我知道,即便我走出军营,但我的叶脉,仍会是那样的清晰......
  • 公安特警:我在野狼突击队

    公安特警:我在野狼突击队

    这是中国首部全景记录公安特警狙击手训练、选拔、成长的小说。长期以来,大家所看到的狙击手基本都不是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而真正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狙击手,大家对他们又一无所知。即便是有,基本都是描写部队和武警的偏多,而公安特警狙击手完全是一个空白。我所写的这部题为《特警:我在野狼突击队》的小说中,描写了我从部队退伍特招到公安特警野狼突击大队后,一步步从特警队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整个小说中,不仅有描述特警男儿威武的男子汉气概的故事,还有3朵女警花在一路训练中的衬托。整部小说大约40万字,通过朴实的文字充分展示了公安特警狙击手浑身是胆守护平安,神圣使命从不动摇;通过完成各项任务充分体现公安特警狙击手豪情壮志直冲云霄,短暂时光,一生一世的自豪;通过面对对每次考核淘汰充分证明了他们:时刻准备着,首战就用我,时刻准备着,需要我们从来不沉默。
  • 吉阳战记

    吉阳战记

    被铠甲和弓箭武装到牙齿的奥斯陆铁骑长驱直入,一路杀到帝都的郊外,眼看传承了百年的大汉基业就要城破国灭时,却突然遇到一群手持不明兵器的“妖怪”,被杀地丢盔弃甲,如丧家之犬逃回国内,奥斯陆二世一怒之下将统军大将尼格赐死,然而,尼格至死都没想明白自己的军队究竟遇到了一群什么样的敌人,死不瞑目。帝都郊外一山坡上,在落日的余晖下,一个背影一边擦着枪,一边自言自语到:这哪是战争呀,这简直是屠杀,作孽呀作孽。。。
  • 蚁朝秘史

    蚁朝秘史

    为了逃避饥荒,民间巫师鸡爪爷用遗魂大法变成一只蚂蚁,在蚂蚁世界闯荡江湖,创立王国,生儿育女。主角首先卷入黑红两族蚂蚁大战,然后见证外来行军蚁群与本地蚁群的大战,又力挽狂澜,通过和人类这个最大天敌的博弈,获得蚂蚁保护区的建立,最后换魂回归......
  • 二战史·呲骨豺狼

    二战史·呲骨豺狼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热门推荐
  • 碎龙门

    碎龙门

    街头,那跪地行乞的残肢美少女,在你背后,有着怎样的隐秘?手臂离体,瞬间复原;身首分离,头颅互换。碎龙门中,有着怎样的惊世阴谋?身陷其中,是否还有回头路?
  • 捕魔

    捕魔

    海枯石烂,你我之间,是永恒?天高地厚,你我之距,是遥远?
  • 美国第一智库:白宫头号智囊兰德公司的秘密历史

    美国第一智库:白宫头号智囊兰德公司的秘密历史

    本书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站在事实的角度为读者详细讲述兰德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其成为“美国第一智库”的原因。除了讲述兰德公司的发展史之外,还分析了兰德公司的发展趋势,使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有更多的体会。
  • 血腥办公室

    血腥办公室

    从入职菜鸟到入主核心管理层。从一穷二白到自主创业收入百万。从屌丝宅男到社交精英。命运可以改变,一切只需八年!看平凡的段然如何在物欲横流、血腥残暴的职场平步青云!
  • 恶魔大人求动心

    恶魔大人求动心

    本文男主——陌路,对人冷淡,处世如同恶魔一般嗜血。但在6岁那年。家附近搬来了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个可爱俏丽的女儿,也就是这个女孩改变了陌路的一生,她就是本文女主——尘秋。陌路第一眼见她,就觉得她是一个刁蛮小公主。他们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但噩耗在尘秋15岁时发生了……
  • 成电五十年

    成电五十年

    五十载沧海桑田,半世纪滋兰树蕙。一代又一代成电人胸怀创新电子科技、引领信息潮流的报国之志,秉承艰苦奋斗的自强精神、脚踏实地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培养了近十万电子信息人才,取得数以千计的科技成果,为国防建设和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使电子科技大学成为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
  • 复仇之路:总裁么么哒

    复仇之路:总裁么么哒

    前世他被最亲近的人背叛,当他看清一切却早已不能重来。当重生之后是改变命运还是再次背叛。
  • 心嫉

    心嫉

    她们曾是最要好的朋友,却因为他们俩个人的出现而变了。最好的朋友喜欢的人,居然喜欢上了自己,她是该拒绝还是顺从心意?意料之外的谋杀案,和自己的男友居然曾经是情侣,是巧合还是阴谋,当一切破云见日,等待他们的却是无间地狱!
  • 夜路是我一个人走

    夜路是我一个人走

    对裴兮来说,“白以南”这三个字就是一场噩梦。三年前,在肆意飞扬的青春里,她也曾幻想了一个有关他们的未来。可是,他却突然消失,从此她陷入了黑暗的深渊……谁带她逃离这场噩梦,谁带她穿越漆黑夜路的重重荆棘……三年来,她接受每一个追求她的男生,却唯独拒绝他——陆泽安......
  • 凡尘逆世

    凡尘逆世

    凡尘九逆,我本微末。少年寻她千百度,轮回转世,骨界浴血。回眸三千,只为一颜,他能否再次遇见最初的她,逃过轮回。你会为此流泪,为此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