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第二明对治邪执。于中两门分别。一者明种种邪执不同。显示正义。二者随文解释。就初中有三。一者就事识中对治邪执。显示正义。二者据妄识中对治邪执。显示正义。三者约真识中对治邪执。以显正义。就事识中邪执有八。一者执之定一。有人宣说。六识之心随根。虽别体性是一。往来彼此。如一猕猴六扃现。俱非有六猴。心识如此。六根中现非有六心。对此邪执说心非一。识无别体。缘知为义。六识之心。所依根异。所缘亦异。云何定一。若定是一常了一尘不应转变。又复心法无往来义。随有知处。即彼处生。不得说言一而往来。又彼所引猕猴为喻证心一者是义不然。凡夫愚人谓猴定一六扃中现。然实猕猴念念生灭。此扃现者不至彼扃。心识如是。依眼生者不至余根。如是一切。二者执定异别。有人宣说。六识之心体性定异。对此邪执说心不别。于事分齐相续一卢。非全别体。一猕猴游于六扃。非有六猴。若言六识各别有体别体之法不相忓頩。眼识还应从眼识生。乃至意识还从意生。不得相起。现见五识从意识生。意识从于五识而生。眼非别体。又若六识各别有体别体之法不相妨碍。不相妨故六识之心常应并有。恒应并用。不常并。故明无别体也。三者执定常。有人闻说三世之中业果不断。谓心定常生死往来常是一识用。虽兴废心体不变。对此邪执说识无常。人中心异。天中亦异。六道之心各各别异。云何是常。又如经说。苦相应心异。乐相应心异。不苦不乐相应心异。如是一切各异。云何是常。但诸凡夫不知心相。妄谓是常。犹如小儿见旋火轮谓不断绝。若心常者善应常善。恶应恒恶。无有变异。以变异故定知无常。四者执定断。有人闻说心识无常。便谓定断。对治此执说心不断。现世造业。后必得果。云何定断。譬如乳酪转变虽异置毒乳中。酪则害人。心亦如是。此身造恶。必未受苦果报。明非是断。五者执定有。如毗昙说。十八界等各住已性。是有不空。谓言空者但空阴上横计我人。不空法体。法不空故心识定有。对此邪执说识是空。空相云何。识者正以别知为义。如一念识即具四相。初生次住终异后灭。于四中何者是知。为初相知为中为后。若初相知者余应不知。余若不知则不名识。若余相知初应不知。初若不知初不名识。若言四相各别是知便是四念各别。知法何关。一念具足四相。答言。四相别非是知。和合之中方知者非知共合。云何有知。如百盲聚。岂有所见。又复四相都无合理。云何无合者。生相现时余相未有。余谁共合。乃至第四灭相现时余相已谢。复与谁合。进退推求都无合义。云何说言和合有知。知义既无。焉有定识。是故经说。色乃至受想行识一切皆空也。六者执定无。有人闻说五阴空寂。便谓世谛因缘亦无。对治此执说识非无。若无心识云何而得见闻觉知。现见六识各有作用。明知。不无。又若无识则无善恶。若无善恶亦无苦乐。则入邪见断善根中不宜受之。经言空者就真为论。于世谛中不无心识。七者执心识独立。无数如来实说。对治此执说有同时心心数法。故涅槃云。我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佛说定无心数。又涅槃说十大地中心数之定。明非无数。又龙树云。譬如池水珠在则清象入便浊。水喻心王。珠象喻数。于彼喻中可说言。水珠象一心法如是。宁无别数。八者执心外定有数。如毗昙说。对治此执明非定别。故涅槃云。我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佛说定有心数。若使心外定有别数。无预心事无心之时何不别起。又若心外定有别数。识从意生。诸数亦应别有所依。若别有依是义不然。云何不然。于彼宗中说三性心相应各异。如欲界地善心起时二十二数相应共生。不善起时二十一数相应共生。无记起时有十二数相应共生。从无记心起善恶时十二同数可有所依。自余别数意何所依。若无依生是则心法无次第缘。经说不许。若无别依依意生者与识同依。明非心外。道理云何。即彼心体同时具有。受想行等诸义差别。不同成实前后建立。就一心体随义别分不同毗昙异体建立。两义兼通故非诤论。次就妄识。对治邪执。邪执有六。一者执定无。有人闻说但有六识无第七情便言一向无第七识。对治此执说有七识。如楞伽中说八识义。胜鬘亦云。七法不住。若无妄识说何为八说何为七。经中所言无七情者。事相之中无。第七情非无妄识。二执定有。有人闻说有第七识。便谓七识别有体性。对治此执明妄无体。当知。如来就心法中分取虚妄别之义为第七识。何得于中别立体性。如似世人见绳为蛇。绳是实事。喻彼真识。蛇是妄有。喻彼妄识。蛇依绳。故蛇无别体。妄依真立。云何有体。迷梦等喻类亦同然。又经中说。若无真识七法不住。若自有体云何不住。又若识自有体性便是实有云何名妄。三者执事识以为妄识。有人闻说真识名心妄识名意事名意识。便言。小乘七心界中之意根界者是第七识。对治此执宣说妄识不同事识。七心界中意根界者。即是六识生后义边说为意根。更无别法。妄识与彼分齐条异。云何言一异相。如何如今论说妄识有六。始从无明乃至相续广如上辨。事识有四。从执取相。乃至第四业系苦相亦如上辨。分齐各异。何得说言意根界者是第七识。又楞伽云。第七妄识唯佛如来住地菩萨所能觉知。余皆不觉。云何说言意根界者是第七识。问曰。妄识若非意根何故楞伽及此论中说为意乎。释言。彼乃借名显示。非即意根。如楞伽中。说第七识。以之为心。今此论中宣说真识以之为心。岂可名同便是一物。心名虽同真妄两别。意名虽一何妨差别。四者执粗为细。有人宣说。眼见色时不知色空。即是七识迷惑之心。余亦如此。若解色空即是七识明解之心。余亦如此。对治此执须显其异。言见色等不知空者。是六识中取性无明非第七识。此之取性犹是向前事识之中执取相也。问曰。若是六识中无明心者。与七识中无明何别。此如上辨。以于心外事相法中执性迷空。故非妄识。又于心外事相法中解知无性。是事识中分别之解非七识智。五者执不灭。有人宣说。七识之心未见理时生灭无常。见理即常究竟不灭。对治此执说妄终灭。七识妄心体唯痴闇。相唯分别。得圣会如。舍其分别见实明照。尽其痴闇。更有何在。而言不灭。道理如此。须以文证。如涅槃说。譬如男女燃灯之时。灯炉大小悉满中油。油喻烦恼。明喻智慧。油尽之时明亦随灭。烦恼尽已智慧随灭。故知。妄心解惑俱已。又楞伽云。断七种识名出佛血。故知。妄灭。又龙树云。觉观之心望于欲界。是善是治。若望二禅即是罪过。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于下为善。望于出世还是罪过。智慧亦尔。望世为善。若对实相还名罪过。既说为罪。何为不灭。又大智论解释如义。彼云。实相如水性冷。观智如火。水随火热。若火灭已水冷如本。故名为如。是实相者随观转变。是观灭已实相如本。故名为如。明知。妄解终竟灭尽。若观不灭水冷之时火应不灭。有人说言。经中说灭。但灭智中无明闇障。不灭智体。是义不然。宝性论中自有戒文。不但灭闇。亦灭智解。故彼论中说有四障不得如来净我乐常。一者缘相。谓无明地障佛真净。断离彼故得佛真净。二者因相。谓无漏业障佛真我。断除彼故得佛真我。三者生相。谓意生身障佛真乐断除彼故得佛真乐。四者坏相。谓变易死障佛真常。断除彼故得佛真常。无明等外别说无漏。以之为障。别说断除。云何而言不灭无漏。又言智体不灭尽者。不灭之体即是真心非第七识。问曰。若七识灭者谁得菩提。谁证涅槃。释曰。心相虽复灭尽心性犹在。心性在者即是真识。是故就此说得说证也。六者执定灭。有人闻说妄心终灭。便言定灭无熏习义。何故如此妄在之时。未得真实则无所勋。证实之时。达本无妄则无能勋。又真实中净法满足。更无所少何用妄勋。心有此义故无熏习。对治此执说有妄有妄熏。如论中言。妄熏有二。一事识熏。所谓凡夫二乘所修善。二者业识熏。谓诸菩萨所行之道。所熏有二。一者熏生。二者熏显。望方便果说为熏在。其犹腊印印泥成文。亦如摸舣转金成器。望性净果熏之显。如炉治等融石出金。若言妄时未得真故今无熏者。得时由彼何为下熏。若言据真本无妄故令无熏者。就真论真。真则常寂。实不假熏。据妄论真。真随妄染后随妄饰。宁无熏义。若言真中净法满足不假熏者。凡夫之时虽有净性未显成德。是故须熏。其犹宅中虽有宝藏不掘不出。亦如地中虽复有水不取不得。故说有熏。问曰。真妄其性各异。云何妄修而得熏真。良以真妄不相离。故妄染则染。妄净则净。故以妄修熏成真德。次就真识对治邪执。执有二。一者凡夫着我执。二者二乘着法执。问曰。凡夫亦着诸法。何故偏名人着我执。释言。细分亦着诸法。今对二乘。凡夫着我及着我所通名人执。诸法皆是我所摄故。就凡执中随义具论。略有二种。一者执有。二者执无。执有之中别有四种。一者执实同神。有人闻说藏识是我。谓同外道所取神我。对治此执说如来藏非我众生非命非人。二者执真中具足真染。有人闻说生死二法是如来藏。便谓真中有生死。对治此执说。如来藏自性清净。从本以来唯有清净恒沙佛法。无有染污。若言真中实有生死。而便证会永离生死无有是处。若言有彼缘起作用。随世法门非无此义。三者执有净相。有人闻说如来藏中。备有一切诸功德法不增不减。即谓真中有色心等自相着别。对治此执说。如来藏虽具诸法依真如。说无彼此相。无自他相。乃至亦无离自他相。翻对染故说彼真中具一切法。又彼真中恒沙等法同体缘集无有差别。不得别取差别之相。四者执始终相。有人闻说依如来藏有生死。谓如来藏始起生死。又复说如来之藏起生死故。虽得涅槃还起生死。起生死故涅槃有终。对治此执说如来藏无始无终。以无始故依起生死生死无始。是以论言。若有宣说三界之外。更有众生初始起者。是外道说。非正佛法。以无终故依成涅槃。涅槃无终。执无之中别有三种。一者执空义以为真识。有人闻说真识离相是法无我。便谓六识七识空义即是真识。对治此执说识不空。经言空者。于真识中无彼妄情所取相。故名为空。非谓真识一向是空。故唯识论言。对彼凡夫外道之人取我我所。故说色等一切法空。非离言境一切皆空行者是。其离言境者。谓佛行处唯有真识。更无余识及外境界。云何言空。又复如彼胜鬘经说宣说二识。一者空如来藏。谓诸烦恼空无自实。二者不空如来藏。谓过恒沙一切佛法。又取六识七识空理为真识者。是彼二中空如来藏。何关真识不空藏乎。又他经中宣说生空法空及与第一义空。此三空外别更宣说利耶识空。明知。六识七识心空非是真识。又真识中虽有空义不说空义以为真识。事识之中虽有空义不以空义以为真识。妄识之中虽有空义不说空义以为妄识。真识亦尔。不说空义以为真识。真识是真实知之性。云何言空。若说心空为真识者。小乘法中亦说心空。以何义故不名真识。二者执法身以为空。有人闻说如来法身毕竟寂灭犹如虚空。是人不知为破着故。即谓法身一向是空。对治是执说实不空。所言空者对有故说。何处别有空体可得。又论说。一向境界但是心有心外无法。若离妄心境界随灭。唯有真心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广大性智究竟善有非是虚空。三者执真如。以为定空。有人闻说世间涅槃一切空寂乃至真如亦毕竟空离一切相。不知此等为破着故。即谓真如唯是其空。对治此执说如来不空具足无量性功德。云何言空。次明对治二乘妄执。妄执有二。一者执有。二乘之人未得法空。见有生死涅槃之相。以此见故深畏生死。趣求涅槃迷覆真如。对治此执说诸法空一切生死本性常寂。亦无自灭涅槃可得。二者执定无。二乘之人分见生空。利根之者少见法空。便取此空以为究竟。覆障真实。对治此执宣说佛性实有不空。对治邪执旨玄难测。邪俯圣言粗术纲绪。次辨随文。此中有二。一者明治邪执不同。二者复次究竟离以下明其遣着。前治邪非有而犹存治相。故次第二遣治相也。就初中有三。一者总立道理。二者是我见有二以下举数列章门。三者人我见者以下释章门。对治邪执者是题名也。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者是正释也。我见是其众惑根本。是故数家之义我见非惑。以有我故得修圣道。若离于我则无邪执者是返释也。释章门中有二。一者释人我章门。二者释法我章门。就初中有二。一者略举数。二者云何以下别释。此五中前一执无。后三执有。若应具论三种识中治邪执也。广如上辨。然今此论就本为论。但真识耳。真识之中举要言故说此五耳。文显可解。此五中各有二。一者明邪执。二者明对治解。法我见者以下明第三法我见。此中有二。一者执有。二者执无。而文中但有执有。略无执无。此中有二。一者明执。二者明对治。自复次究竟下第二明遣着。此中有二。一者遣除治相。二者而有以下拨权显实。就初中有三。一者题名。二者当知以下遣情。三者是故以下遣相。复次究竟离妄执者是题名也。但离邪执非是究竟。亦遣能治名究竟离也。何故双遣下显其义。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可说者。若窍论理皆不得染净相。而就相辨。据妄而望亦得净相。既无妄执所对治。净法亦无可立。自下遣相。是故一切法者。是染净一切法也。本来无相不可说也。自而有言说下第二明其废权。此中有三。一者明拨权。二者其旨以下明其显实。三者以念以下明其返释。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方便引道众生非正显也。言离念者名妄识念也。归于真如者是正显也。以念以下文可解。自下第三明趣道相。此中有三。一者总表。二者略说以下列章门。三者释章门。分别发趣道相者是题名也。道者所证之道。发趣者修行趣入也。一切诸佛所证之道者释道相也。一切菩萨修行趣向义者释发趣也。理行合释。略说以下初明举数。后明列章门。言成就发心者十信以上也。解行发心者解行以上也。证发心者初地以上也。信成就发心者自下第三释章门释三章门。故即分为三。就初中有二。一者设问发趣。二者所谓以下正释。信成就发心者是题名也。依何等人者就人以问。修何等行者就行以辨。得信成就堪能发心者结问信发心也。自下正答。此中有二。一者就人以辨。二者复次信成就发者以下就行以释。就初中有二。一者明进入。二者若有众生以下明退之人。此十信中进退位故。恒遭善缘遂入种性。若遇恶缘还退失也。有此二人故分为二。就初中有三。一者表位。二者有熏习下明其起行。三者如是信心以下明其进入。所谓不定聚众生者。十信是其进退不定聚也。自有熏习下第二明其起行。此中有二。一者明其信佛心。二者诸佛以下明其发心。有熏习善根力者是六识熏习也。信业果报者是报果也。能起十善厌苦求涅槃。值佛供养修信心。迳一万劫者信心成就也。自诸佛菩萨下第二明其发心。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因大悲或因护法能自发心。自如是信心下第二明其进入。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满足万劫也。入正定聚者种性以上决定不退。故名正定聚。性种习种与二佛中种子正因。故名住如来种正因相应也。自若有众生下第二明还退人。此中退者位行二退也。若论念退种性亦有。自复次信成就下第二就行以辨。此中有二。一者明因分行。二者菩萨发是心故以下明果分行。就初中有二。一者就心以辨。二者略说方便以下就行以辨。就初中有三。一者总表举数。二者列名即释。三者问答重明。三种心者即是三菩提心也。就第三中有二。一问二答。中有二。一者开喻。二者如是众生以下明合喻。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者。此喻真如体。而有矿秽之垢者。是心为烦恼所染也。方便喻其缘修万行。合中可解。自略说方便下第二明行。此中有二。一者立名。谓行根方便。二者即释。此有三。一者明不住生死行。二者观一切法以下明不住涅槃行。三者以随下以行即理。就第二中有三。一者立名。二者谓惭愧下即释。三者随顺下以行即理。后第三第四中亦同此三。自下第二菩萨发是心以下二明果分行。此中有三。一者明真证行。二者以见法身以下明应化行。三者如修多罗下引经证成。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见法身者是证行体也。自下明应化。此中有三。一者明依体起用。二者所谓以下明八相益。三者然是菩萨以下明未尽有漏之业。未名法身者。法身是其初地以上也。此业有二释。一云。不系业变易。大悲为缘。此业为因堕恶道中不期劫数。名为变易。二云。不系业分段。虽受不限劫数报犹名分段。有漏业因四住为缘所成之业。故名分段。以微细故受不限报也。受苦有二释。一云。此业微故小痛小恼无大受苦。二云。虽业而微堕三恶故如处受之微故不肯人者。如曲引经证。中有二。一者明其权行。二者又是菩萨下明其实行。如修多罗。或说退者非其实退者非业所堕。未入正位者是不定聚也。就实行中有三。一者明其不畏堕二乘地。二者若闻以下明其不畏苦难行也。三者以信知下明五行体。解行发心者以下释第二章门。此中有二。一者明其总胜。当知。转胜解行俱明也。二者以是菩萨下明其别胜。就第二中有二。一者明其解胜。二者以知法性下明其行胜。就行胜中以六度辨。此六之中各分有二。一者明理。二者明以理成行。证发心者以下明释证发心。此中有二。一者明所证法。二者唯真如下明能证行。就初中有五句。从净心地至究竟地者就人位辨。证何境界者设问发起。十地之中所证理通。所谓真如者表所证法也。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者以熏修缘故所证境异。若废行缘则无境界之异。而此证者无有境界者是遣相也。自下明其能证之行。此中有三。一者从初地以上至七地以还明能证行。二者又是菩萨发心以下明八地以上能证之行。三者又是菩萨功德以下明第十地能证之行。就初中有二双。一者真应相对以辨。二者而实菩萨以能化相对以辨。就初中有二。一者明真身。唯真如智为法身也。二者明应身。此中有二。一者别明异化。二者如是以下结明应化无边。是菩萨于一得顷示越地成正觉。或说无量久远劫中修行成佛。众生根性不同则有万差。而引要言无出此二。谓懈怠怯弱为此二人故为此说也。自而实菩萨下第二双。此中有二。一者明能化。二者以一切菩萨以下明所化。而实菩萨种性发心所证皆等无超过法者。种性以上无利钝差别。而所化不同故种种不同也。以一切示化菩萨下所见所闻根欲性异者是所化也。故示所行亦有差别者随示能化也。自又是菩萨下第二明八地已上能证之行。此中二。一者举数表相。二者云何以下列名即释。微细相者无功用故。行相微细名微细相。此三心中。前一是真后二是妄。自又是菩萨下第三明第十地能证之行。就此中有二。一者明因满果成。二者以问答重明。就初中有二。一者明其因满故报身成立。二者谓以一念下明其惑尽之相。又是菩萨功德成满者。明因行满也。于色究竟处示世间高大身者。明其报身成。自下明相。一念相应慧者。是缘智终一念解也。以此解故无明顿尽种智现前。以此种智现前故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用。充法界能现十方利益众生也。自下第二明答重明。此中有二。一者初一问答上言一切种智重明。二者第二问答上言自然不思议业重明。就初中有二。一问二答。虚空无边者大虚也。无有心想断无明者。妄心差别皆悉无也。若无差别心相者。云何名种智。即名一切智。就第二答中有三。一者表理体一。二者以众生下明凡夫无种智。三者诸佛以下明佛种智。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想念者。唯真识无妄想也。而凡夫人起妄心故不称法性。心有分齐无种智也。自诸佛如来下第三明佛种智。此中有二。一者明佛有智体。二者有大智下明佛有智用。诸佛如来离见想者离妄见也。虽复智体一有智用方便。随众生差别开种种法。名种智也。就第二问答有二。一问二答。问中初领上。后正问也。就答中有三。初法次喻后合。自下结前生后。已说解释分。次说修行信心也。自下第三明依理起行。亦可为下根故说此修行信心分。此中有四。一者就人以辨。二者何等以下设问发起。三者略说以下正释信行。四者复次众生初学以下明修是法恒生净土。是中依未入正定众生者就不定位也。第二故设问中有二。一者问信。二者问行。就第三释中有二。一者释信心。二者释修行。有五门以下明行。就信心中有二。初明举数。二者列名。即释三宝与理故有四也。所信之境无出此四故说四也。就第二行中有三。一者举数略辨。二者列章门。三者广释。修行有五门能成信者。于六度中定慧合故。故有五也。就广释中释五章门。故复即五。释施门中有二。一者题名。二者若见以下正释。就第二中有三。一者明财施。二者若见厄下明无畏施。三者若有众生下明法施。释戒门中。初题名。次辨正释。就正释中有二。一者明行戒。二者不得轻于下明止戒。就初中有二。一者明十善行戒。二者若出家者以下明威仪戒。就第二正戒中有二。一者明性重戒。二者当护以下明威仪戒。就忍门中有二。一者明无报心忍。二者亦当忍下忍世八风。就进门中有二。一者就自明进。二者复次若人以下就他以劝。就初中有三。一者明无怠精进二者当念以下据昔以劝。三者是故以下结劝。就第二就他劝中有三。一明难障众生以为劝缘。二者应当以下明劝修因行。三者回向菩提以下明劝修回向。就止观中有三。一者略明止观。二者若修止下别广止观。三者若修观者对治以下明止观相资。就初中有二。一者别释。二者云何随顺以下双释。奢摩多者变言名定。毗婆舍那者变言名慧。就第二广中有三。一者总明其修观定。二者复次精勤以下明修定得益。三者复次若人唯修以下别明修观。以就初中有三。一者明修方法。二者或有众生下显定难相。三者应知外道以下辨邪正相。就初中有二。一者明能修之方。二者复次依是三昧以下明其所修三昧之相。就初中有二。一者明正修人。二者唯除疑以下明不得修人。就初中有三。一者明前方便。二者是正念者以下明得定相。三者深伏以下明定伏惑。但释初段名耳。前方便者一切境界随取皆除。境相既亡随心亦除。故文言以心除心。地论之中亦同此说。言真如三昧者谓理定也。小乘之中但止心流住在一境。名为得定。大乘之中解其妄理理中住心。名为得定。故经中云。诸佛菩萨常在住定游法性也。就复次依是三昧以下第二明所修相。此中有三。一者明其定中体。二者当知以下明其诸定中体本。三者若人修行以下举益劝修。复次依是三昧则知法界一相者。定功用也。解理无二故名一相。下显其相。谓。诸佛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也。就或有众生第二定难中有三。一者明身业乱。二者或现天像以下明口业乱。三者或复令人以下明意业乱。就初中有二。一者正明身乱。二者当念以下明对治解。就第二口业乱中有四。一者显能说人。二者若说陀罗尼下明所说法。三者或令人知以下明神通乱。四者皆是以下明其当知非真之相。就第三意业乱中有二。一者明其乱相。二者以是义故以下明应观察。自应知外道下第三明邪正定。此中有三。一者明邪正定相。二者真如三昧者以下明真正定。三者若诸凡夫以下劝人修定。所言见者谓五见也。言爱者谓五钝也。言我慢者谓八慢也。自复次精勤下第二明修定益。此中有二。一者总表。二者云何以下别释。十止种利益。文显可解。自复次若人后修于止下第二别明修观。此中有二。一者结前生后。二者修习观者正明修观。就第二中有二。一者就五门观明修观慧。二者若余一切以下就二谛门以辨观慧。就第一中有二。一者正明修观。二者如是当念以下明发愿化广。此二犹是既自悟解亦令他解。就初中有四。一者明无常观。二者是以以下明其苦观。三者应以下空无我令观。四者应观世间以下明不净观。就无常观中有二。一者明分段无常。二者一切心行以下明变易无常。就令观中据三世以辨。言如梦者灭无灭相。言电光者住无住相。言如云者起无起相。就第二发愿化度中有三。一者如是当念以下念所化境。二者作此思惟以下正明发愿。三者以起如是以下明化度行。就第二二谛中有二。一者若余以下总明。二者所谓以下别释。就第二中有二。一者明俗谛观。二者虽念因缘以下明真谛观。自若修观者对治下第三明止观相资。若定过多则是沉没。若慧偏多则是浮升。定慧平等尔乃调柔故。复次辨定慧相资。此中有三。一者别明止观相对。二者以此义故以下明相助成。三者若止观下明不具有损。对治之行有正傍义。定能正治凡夫著有散乱之心。兼余二乘怯弱异见。慧能正治二乘无悲。兼除凡夫不修善痴。自下第四明修止恒生净土。此中有二。一者明其佛力摄护令生。二者如修多罗下引经证成。正释分竟。次下一分传持末代分。此中有二。一者结前上言。二者若有众生以下明其劝持。就第二中有二。一者约始终劝持。二者假使有人以下举胜劝学。就初中有二。一者叹论劝持。二者若人闻是以下明约终果劝持此论。就第二举胜劝持中有五。一者格量明胜。二者后次有人以下叹胜劝持。三者其有众生以下举非返释。四者以一切如来以下取人以证。五者是故以下结观修行。格量之意。假使有人。三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但感天报。不得佛果。正思此法。正得佛果。更无余因。故名胜也。就第二叹胜中有二。一者说德胜。二者何以故下释胜所以。就第三举非中有三。一者举不信罪。二者是故以下劝生仰信。三者以深自害以下释劝之意。有大损故应当仰信。就第四取人证中有二。一者以佛为证。若无此信不得成佛。知明要法。二者一切菩萨以下因行为证。一切菩萨皆行此法。故知要行。此中有二。一者总明。二者当知以下别明三世以辨。过去已依现在世今依未来当依若尔要者岂容不信。是故第五结劝修行论宗释竟。次下回向发愿此中有三。一行伤表所作事。二者一句正明回向。三者一句明所为人。此论所说理行及教。凡夫二乘绝分。故名诸佛甚深广大义此之所显不能广辨。故名随分总持说也。以行归本。故名回此功德如法性。所修不自。故名普利众生界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恶魔少爷丫头你死定了
5年前........努力成为明星的她,但是自己和他确是冤家路窄,如果不是一场突然起来的意外我会永远的失去了,可是我不是失去他而是他失去了我,这么多年来我让她欺负是因为我心里爱他,可是他和别人订婚了,没有办法,如果我不是坚持着不放弃,恐怕一切可以回到过去了...........穿越逆境重生:弃妃淡定
她穿越到丞相之女身上,容貌丑陋却嫁给他为正妃。他将对丞相的不满全发到她的身上,让她本就不易的生活更加困难。最后,她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和擅长的调香术,在古代逆境中混得风生水起,也让所有的人刮目相看……裨治文与早期中美文化交流
美国“中国皇后号”(EmpressofChina)商船抵达中国,拉开了早期中美贸易的序幕。中国与美国的交往是一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古国与一个历史非常短的国家之间的交往,是拥有数亿人口的东方古文明与发展中的最新资本主义文明之间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