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78900000008

第8章

第二释本觉中有二。先明随染本觉。后四镜下明性净本觉。又亦可上来总明觉体。此文辨觉相。下四镜文双明体相也。初随染中文有三。初总标。二列名。三辨相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 初中言生二种者。此二既在随动门中。故云生也。生已不离不动觉体。故云与彼不相离也

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言智净相者。明本觉随染还净之相。不思议业相者。明还净本觉业用之相。此之二相若离染缘则不得成。故云随染也○第三辨相中二。先明智净。于中有二。初直明净相。后此义云何下问答释成。前中亦二。初因后果

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 因中依法力熏习者。谓真如内熏之力。及所流教法外缘熏力。此在地前。依此熏力修习资粮加行善根。登地已上。行契证如。故云如实修行。十地行终故云满足方便。此在金刚因位极也

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 果中二。初断果。后智果。由前方便能破和合识内生灭之相。显其不生灭之性。此根本无明尽故心无所合。即显法身本觉义也。即于此时能灭染心之中业相等相续之相。不灭相续心体故。令随染本觉之心遂即还源。成淳净圆智。成于应身始觉义也。然此始觉无别始起。即是本觉随染作也。今染缘既息始还同本。故云淳净也○释疑中初问后答。问中执真同妄难。后简妄异真答

此义云何 难意云。如上所说。动彼静心成于起灭。今既尽于生灭。应灭静心。故云此义云何也○答中法喻合三也

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 答意云。业等染心名诸识相。此等皆是不觉之相。故云心识之相皆是无明。非约心体说也。又更转难云。既言识相皆是无明故说灭者。即应别有体性离于真如。即真妄别体难也。答云。如此诸识不觉之相不离随染本觉之性。以是故云不离觉性。此无明之相与彼本觉之性非一非异。非异故非可坏。非一故非不可坏。若依非异非可坏义。说无明即明。故涅槃经云。明与无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实性。若就非一非不可坏义。说无明灭觉性不坏。灭惑之义准此知之○喻中四句

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 初句真随妄转喻。次水风不相离者。真妄相依喻。水非动性者。真体不变喻。此显非自性动但随他动也。若风止灭下息妄显真喻。此明若自性动者。动相灭时湿性随灭。而但随他动故。动相灭时湿性不坏也○合中次第合之

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初净心合海也。因无明动者。合风起水成于波浪。以水不能自浪。要因风起波也。风不能自现动相。要依于水方现动也。故动即水。动无别体也。所况可知。俱无形相不相离者。合相依也。以湿全动故。无于水相。以动全湿故。无于风相。心法亦尔。真心随熏全作识浪。故无心相。然彼识浪无非是真。故无无明相。故摄论云。见此不见彼等。又云。若见一分。余分性不异等。又云。即生死故不见涅槃。即涅槃故不见生死等。如摄论第二殊胜后广说。心非动者。合水非动性也。无明灭者。是根本无明灭。合风灭也。相续灭者。业识等灭。合动相灭。智性不坏者。随染本觉照察之性。是合湿性不坏○第二不思议业中。初标后释。释中二。初依体总标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 谓与众生作六根境界故。宝性论云。诸佛如来身如虚空无相。为诸胜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现微妙色。出于妙音声。令嗅佛戒香。与佛妙法味。使觉三昧触。令知深妙法。故名妙境界也○二所谓下别辨

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于中四句。一横显业德广多无量。二竖显业根深穷未来际。三显业胜能无功应机。四显业胜利益润不虚。如此则是报化二身真如大用无始无终相续不绝故。如金光明经云。应身者从无始生死相续不断故。一切诸佛不共之法能摄持故。众生不尽用亦不尽。故说常住。宝性论云。何者成就自身利益。谓得解脱。远离烦恼障智障。得无障碍清净法身。是名成就自身利益。何者成就他身利益。既得成就自身利已。无始世来自然依彼二种佛身。示现世间自在力行。是名成就他身利益。问始得自利已方起利他业。云何利他说无始耶。答有二释。一云。如来一念遍应三世所应无始故。能应则无始。犹如一念圆智遍达无边三世之境。境无边故。智亦无边。无边之智所现之相。故得无始亦能无终。此非心识思量所测。故名不思议业也。二云。以无明尽故。始觉即本。然彼本觉无始世来常起业用益众生故。始觉同彼。故亦无始。以一切佛无差别故。无新旧故。皆无始觉之异故。本觉平等无始无终故。故能常化众生。是真如之用故。云不思议业也。此本觉用与众生心本来无二。但不觉随流用即不现。妄心厌求。用则于彼心中称根显现。而不作意我现差别。故云随根自然相应。虽不作意。现无不益。故云种种而现得利益故也。上来随染本觉之相竟○自下第二明性净本觉。亦可是体相合明。于中有二。谓总标别释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前中以空及镜皆有四义故。取之为喻。一空镜。谓离一切外物之体。二不空镜。谓镜体不无能现万象。三净镜。谓磨治离垢。四受用镜。置之高台须者受用。四中前二自性净。后二离垢净。又初二就因隐时说。后二就果显时说。前中约空不空为二。后中约体用为二。又初二体。后二相。故云觉体相也。又初一及第三有空义。第二第四有镜义。故举二喻○释中别解四义

云何为四一者如实空镜 初内真如中妄法本无。非先有后无。故云如实空

远离一切心镜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 下释空义。倒心妄境本不相应。故云远离等。非谓有而不现。但以妄法理无故。无可现。如镜非不能现。但以兔角无故。无可现也。非觉照者有二义。一以妄念望于真智。无觉照之功。以情执违理故。如镜非即外物。以彼外物无照用义故。即显镜中无外物体。二以本觉望于妄法。亦无觉照功能。以妄本无故。如净眼望空华。无照瞩之功。亦如镜望兔角。问若然者。何故下因熏习中即现一切世间法耶。答彼约依他似法。是此真心随熏所作。无自体故。不异真如。故彼文云。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也。今此约遍计所执实法故。无可现也。问所现似法。岂不由彼执实有耶。答虽由执实。然似恒非实。如影由质影恒非质。镜中现影。不现于质。不现质故。故云空镜。能现影故是因熏也

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 第二因熏中释内有二因义。初能作现法之因。二作内熏之因。亦可初是因义。后是熏习义。故云因熏习也。言如实不空者。此总出因熏法体。谓有自体及性功德故○下别释二因

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 初中一切世间境界悉现者。明一切法离此心外无别体性。犹如镜中能现影也。不出者。明心待熏故变现诸法。非不待熏而自出也。不入者。离心无能熏故。不从外入也。不失者。虽复不从内出外入。然缘起之法显现不无。故云不失也。不坏者。诸法缘集起无所从。不异真如。故不可坏。如镜中影非刃能伤。以同镜故不可坏也。常住一心者。会相同体。以一切法下释成同镜所由。以于心中显现无出入等故。即无体性。无体性故。本来平等不异真如。故云常住一心乃至真实性故

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又一切染法下释后因义。染法不能染者。以性净故。虽现染法。非染所污。非直现染之时非染所染。亦乃由现染故反显本净。如镜明净能现秽物。秽物现时反显镜净。岂此秽物能污镜耶。若不现染。则无以显其不染也。智体不动者。以本无染。今无始净。是故本觉之智未曾移动。又虽现染法。不为所染。故云不动。如镜中像随质转变。然其镜体未曾动也。具足无漏等者。此本觉中恒沙性德无所少也。又与众生作内熏之因。令厌生死乐求涅槃。故胜鬘经由有如来藏能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也。佛性论云。自性清净心名为道谛也。又十种佛性中业性也

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 第三中。初标次释。言法出离者。谓真如之法。出于二障离于和合故。云出离。前明在缠性净不空如来藏。今明不空出缠离垢法身。如宝性论云。有二净。一自性净。以同相故。二离垢净。以胜相故。不空法者。出法体也。谓即前因熏。出烦恼等者。粗细染心名烦恼碍。所依无明名智碍。离和合等者。净心出障破业识等和合也。离和合杂相故名淳。无惑染故名净。出无明故名明。谓大智慧光明等故云淳净明也

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 第四中。初标后辨。谓即彼本觉出障之时。随照物机示现万化。与彼众生作外缘熏力。故云依法乃至示现故。问前随染中智净与此法出离何别。又前业用与此缘熏何别。答前约随染故还净说为智。即明彼智用俱就始觉说。此约自性故离障显法体。即明此法用俱就法体说。是故前云智。此云法。前云业。此云缘也。然法智虽殊。体无差别。以始觉即本觉故。但今就义开说。故有境智不同也

○第二不觉中有三。初明根本不觉。二生三种下明枝末不觉。三当知无明下结末归本。又亦可初明不觉体。次明不觉相。后结相同体。前中有二。初依觉成迷。后依迷显觉。亦则释疑也。以彼妄依真起无别体故。还能返显于真。即是内熏功能也。由是义故。经中说言。凡诸有心悉有佛性。以诸妄念必依于真。由真力故。令此妄念无不返流故也。初中有三。谓法喻合也

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 法中。初不了如理一味故。释根本不觉义。如迷正方也。不觉念起者。业等相念。即邪方也。念无自相下明邪无别体不离正方也。即明不觉不离觉也

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 喻合可知

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后文中二。初明妄有起净之功。后明真有待妄之义。良以依真之妄方能显真。随妄之真还待妄显故也○第二末中略作二种释。一约喻说意。二就识释文。初者本觉真如其犹净眼。热翳之气如根本无明。翳与眼合动彼净眼。业识亦尔。由净眼动故有病眼起。能见相亦尔。以有病眼向外观故。即有空华妄境界现。境界相亦尔。以有空华境故。令其起心分别好华恶华等。智相亦尔。由此分别坚执不改。相续相亦尔。由执定故于违顺境取舍追遣。执取相亦尔。由取相故于上复立名字。若有相未对时。但闻名即执。计名字相亦尔。既计名取相发动身口。攀此空华造善恶业受苦乐报。长眠生死而不能脱。皆由根本无明力也。第二释文中有二。初无明为因生三细。后境界为缘生六粗。前中亦二。谓总标别解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相离 标中言与彼不觉不相离者。明相不离体故。末不离本故。以依无明成妄心。依忘心起无明故也

云何为三 前中三细即为三。各有标释

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 初中释内。以依不觉者。释标中无明。即根本无明也。心动名业者。释标中业也。此中业有二义。一动作义。是业义故。云依不觉故心动名为业也。觉则不动者。反举释成。既得始觉时即无动念。是知今动只由不觉也。二为因义。是业义故。云动则有苦。如得寂静无念之时。即是涅槃妙乐。故知今动则有生死苦患。果不离因者。不动既乐。即知动必有苦。动因苦果既无别时。故云不相离也。此虽动念而极微细。缘起一相能所不分。即当梨耶自体分也。如无相论云。问此识何相何境界。答相及境界不可分别。一体无异。当知此约赖耶业相义说也。下二约本识见相二分为二也

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 第二能见相。即是转相。依前业相转成能见。故言以依动故能见。若依性净门。则无能见。故云不动则无见。反显能见必依动义。如是转相虽有能缘。以境界微细故犹未辨之。如摄论云。意识缘三世境及非三世境。是则可知。此识所缘境不可知故。既云所缘不可知。即约能缘以明本识转相义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这个季节南风吹

    这个季节南风吹

    爆笑甜宠文,2016最萌智商年龄身高差。
  • 穿越逍遥帝君

    穿越逍遥帝君

    崔皓宸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一次见义勇为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也许是上天好生之德,另他穿越之天龙大龙,降生在了帝王之家,但是似乎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意外,在天龙大龙生活的人不管怎么努力也只能修行到第一个境界,这让崔皓宸很是不甘,随着一位老人的指引,渐渐的崔皓宸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秘密,由此崔皓宸踏上了未知旅途,是生是死?都将是一个未知数,一切谜团都在等待着他去一一揭开!
  • 国民老公难伺候

    国民老公难伺候

    【此坑,勿入】她曾是豪门千金,他哥哥的前女友,一夜落魄,她成了一枚小小女记者;他是名门骄子,一曲成名,成了人人追捧的国民男神。温语菲的世界里很难想象会有顾谌的存在,却因为一场牢狱之灾,一次醉酒,签下天价卖身契!自此,她的生活只剩拍马献媚,俯首听从成了她人生标杆。她怒,插腰指着他大吼道:“我要离婚!”顾男神眼一斜,轻飘飘道:“行,先把钱还了!”【片段】某夜月色如水,顾男神欲行不轨,某女手一摊道:“拿来!”“什么?”顾男神不解。某女得意的挑眉说:“说好的!抱抱十万,亲亲五十万,特殊服务一百万!”【此文前段男神,后段总裁,欢喜冤家,爆笑来袭——】
  • 车行途中

    车行途中

    《车行途中》主要内容包括:隐身术;你是我的唯一;水塔上的云;什么是音乐;在廊桥酒吧;失忆者的下午;我在寒风中跑;与同一条河流相遇等。
  • 豪门深不可测

    豪门深不可测

    叶卿语,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的平凡女生,却在三年前的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丢了自己的身体,而那个男人就是闵旭尧。可是谁又知道,他们竟然又是偶然的相遇了。为了还掉家里拜金母亲的赌债,她只好甘愿做他的情妇。可是没想到却假戏真做,爱上了那个霸道的男人,可是,霸道男人的母亲也是个强悍的女人,却处处阻止他们在一起……
  • 末世之盲女的小伙伴

    末世之盲女的小伙伴

    叶菲凡十岁因车祸失明,被家人丢到老人小区安养,陪伴她到末日的是她养的一群忠心的宠物。叶菲凡本以为自己死定了,却不知怎么自家的毛孩子越来越聪明,竟硬是让她在末日中存活下来。变异狗、变异猫、变异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大家看到她都要闪得远远的呢?
  • 迷失的爱丽丝

    迷失的爱丽丝

    一份神秘礼物,隐藏着一个不能见光的血色秘密,默默无闻的高中女生夏尼曼从此被秘密操控成为“傀儡娃娃”。就在她陷入人生谷低时,不羁随性的冷面转学女生羽斯瑶让她重新找回勇气,友情渐渐相浓,谁知平静表面下阴谋陷阱纵横交织。遭人陷害拘留,血色秘密踢爆,生活陷入无边黑暗。尖峰对决过后,拼死逃脱危险,爱情友情重新归位。可谁也想不到,看似童话般的结局却只是另外一个噩梦的开始。迷惘的青春地图里要往哪走才能步步为营?黑暗与光明的对决,什么才是最后的秘密?一切的真相,都由你来揭晓……
  • 霸道少爷爱上“我”

    霸道少爷爱上“我”

    之前他冷漠,无情,遇上她慢慢开始温柔;他之前花心,遇上她一心一意;他之前高冷,遇上他开始暖心。
  • 中国现代留欧学人与外交官、华工群的互动

    中国现代留欧学人与外交官、华工群的互动

    本书把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外交官和留学生与华工群这三个群体置于中西交汇的宏大背景之下,作为一个整体,梳理他们各自的谱系传承和发展轨迹,考察他们在异国的相互交往、相互影响、角色变迁。
  • TF之婷,雪,雨之恋

    TF之婷,雪,雨之恋

    第一次写,不喜欢的人不要骂我,非常好看的哟,因为之前我已经打过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