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44400000007

第7章

二是故下。揲示說念但屬虗相二。初揲。二但是下示二。初虗相二。初示。然此虗相。若約當體從情想生。若約所依從淨心現。由情迷於淨心。是故發現虗相。二然此下釋。無明之體。其體本空但有於相。相既無體。此相之有即是非有。故非實相乃是虗相。文云。有即非有者。非有之言有過有德。非無明。是有法性。非有無明。即性有即非有。此約所顯為非有也。若取無明。當體既空無無明體。故曰非有。此約所離為非有也。

二非有下。示非有二。初示。非有之相亦無可取者。聞謂無明乃是非有。即於非有單止其心。今亦遣之故云亦無。非有之義既有二向。今無可取亦通此二。一者不取法性真空。二者不取無明體空。分別雖二意趣乃一。體空之處即是法性不分且作此說。二何以下釋。無明之有本是不有。本既不有今則無滅。既然無滅何有非有。言非有者祇因其有。以非其有故云非有。若了本來不有。更將何有可非。既然無有可非任運則無非有。有亡即性空。非有亡即相空(云云)。

三是故下結釋心體不可思議。由前顯示心體離相非思議法。今結釋之二。初法二。初結。二何以下釋二。初約即義釋不可思議。由此淨心即是諸法。諸法之外無別淨心。豈有能緣能說此心者耶。故此淨心屬不思議。今以此文為即義者。據下文結真實性中四番止觀第二番云。即復念言心外無法。結云次一顯即偽是真。息異執以辨寂。既云即偽是真。知屬即義明矣。二是以下約離義釋不可思議。淨心是實離於虗妄。思議之法從虗妄生。淨心既離。是以體屬不可思議。文為三。初單約能緣能說。能緣之心。能說之言。是妄有。考實無體。二能緣下以能例所。恐其但謂能緣能說心口非實。若其所緣法體必真。今亦非之。且其能緣既乃不實。以能願所何是真。良由所緣因能緣生。若無能緣何有所緣。問能緣是虗所緣自實可乎。若云不可。荊溪何云。心麤境妙。如有相心持法華經。故但開其心耶。答。所緣中實克從法體是妙非麤但如開其心由能累所。故所緣雖妙。同名不實。如心境俱開。今取由能累所。故所緣亦虗。三能緣下結能緣所緣皆悉虗妄即思議也。淨心既離虗妄。故不思議法。然今文中不獨離其能緣能說亦離所緣所說者。正同摩訶止觀引楞伽云。無增無減。離言說妄想文字二趣。智者釋云。離言說妄想者不可思議也。離文字者離假名也。離二趣者離說所說.想所想.名所名也。記云。離言說者不可議也。離妄相者不可思也。離文字者離假名文字也。凡能詮教無非假名。約自證法有何文字。言二趣者。複疎釋前言說假名。恐情妄計但離能說能名能思。即以所說所思所名謂之真體。故複疎云二趣俱離。何者。於自證中不見能所名離二趣。問。文既結釋不可思議。何故祇云不以緣慮所知。答。向文既存。今但略爾。言由心發。若亡於心其言亦無。是故略云非緣慮所知。若以有言必有心。但亡於言其心亦泯。亦可但云非言說所及。又不思議惟可心知。但非言說。故大師云。此不思議。非青黃赤白方圓長短。無名無相究竟寂滅。惟當心知。口不能說。今問既不可思云何心知。答以無妙心作不思知。亦可例云。以無妙辯作不言說。惟當口說不可心知。

二譬如下喻二。初喻即二。初出喻。若據眼不自見可喻淨心而無分別。今約自眼之外有他人眼能見自眼。乃有自他二眼不同。故不可喻淨心一如。二心不下反合。反前眼喻由眼有二。心祇是一。故心不如是。二又復下喻離三。初約法承前起後。又復淨心至取此心耶者。承前即義。如外無法也。而諸凡惑分別淨心者。起後離義。而於心外建立諸法也。即乃屬理悟之法體。離乃屬事迷之法體。由離無別離乃離於理。故理亦名離。即無別即乃即於事。故事亦名即。二即如下喻合。文而略。今預約法以合釋之。即如癡人大張己眼者。癡人即迷中眾生也。己眼即迷中眾生亦有淨心也。大張者。若知己有己眼。則不大張求覔。為不知己眼故。乃大張更覔己眼。由不知淨心故。以淨心更求淨心。纔用淨心求心。此之淨心因不覺故即動為業也。還覔己眼者。雖然終日有於淨心。乃不識之而却遍求。故云還覓。復謂種種相貌為己家眼者。因不識於本有淨心向外求之。求之不已。得偏邪理認為淨心。如以種種相貌為己家眼。種種相貌即轉現也。竟不知自家眼處者。中實之心即是第九真常淨識。既認八識染相為淨。是故不知己家眼處。三是故下合。是故應知有能緣所緣者。合大張己眼為能緣。還覓己眼種種相貌為所緣也。但是己家淨心為無始妄想所薰。故不能自知己性者。合癡人不知己眼故大張己眼覔也。即妄生分別至淨心之相者。合所見種種相貌也。還以妄相者。合復謂也。取之以為淨心者。合迷所見種種相貌能見己家眼也。考實至非淨心也者。合竟不知自家眼處也。

二問下解入。上來委示淨心法體有性有修。皆是所知所行所證法。今論解入者。乃是能知能行能證之心。即同下文依於意識修止觀也。然此法理義有三種。一者性德。二者修德。三者意識。若就此三分能所者。一者性德修德乃是能治。意識一種乃是所治。二者意識乃是能知能行能證。性德修德乃是所知所行所證。三者修為能觀。性為所觀。故此能所望於意識俱得為能。俱得為所。今取意識為能解入。然此問答。借起信文以明今義。就文為二。初問。乃有三義。即解行證。初問淨心之體既不可分別者。即不思議也。一者性德不可分別乃約即義。由一切法即是此心。心外無法將誰分別。二者修德不可分別乃約離義。由離一切緣念故不可以緣念分別。今問者初。問此二義既不可分別。云何能知解耶。既不可知解。第二即問云何能隨順而修耶。既不可修。第三即問云何能證入耶。應以如諸眾生貫通上下。貫上既不可分別。貫下云何隨順而能得入。二答者。問既三義。答亦有三。初答知解。上問不可分別。乃含二種不可分別。今答若知分別體是淨心者。即此分別是無分別。此答約即義。了知上法體中性德法體而無分別也。但以分別不息說為背理者。乃由分別異無分別。是故分別背淨心理。此答約離義。了知上法體中修德法體離於一切四句分別也。若知二字通冠下文。若知一切妄念分別體是淨心者。知性境也。若知但以分別不息說為背理者。知修境也。作此知已一句。結上生下。則總答上文既不可分別也。上文雖無知解之言。以答顯之。故知上問不可分別問知解也。二答隨順。當觀一切諸法至故名隨順者。上問隨順。正問於修。今答依解起行。即是隨順而修。故云當觀。久久修習一句。結上生下。結上隨順。生下得入。因修習故是以得入。三答得入。若離分別名得入者。離分別者斷無明也。約即論斷是故云離。即是離相體證真如者。結得入為證也。若以問答為修境者。上文有從本之言離於四句即性德也。今文問答有若知之言。離於分別即修德也。問。知之一字屬修觀耶。答。或知即是觀。如荊溪云。知者照也。今文知字且在解知。由下文云。作此知已方云當觀。若以今文意求於起信。則彼文似略。問。藏師以知一切法是名隨順為方便觀。今何以知與觀為殊。答。今釋論文不同彼疏。不可執彼而難今也。然復須了解即是觀。但約位次分解行爾。問。今云隨順乃在行修。還可隨順屬解知不。答。或可隨順即是解知。如下文云。作此解者名為隨順真如。故隨順之名通解通修。亦可通證。良由解順修順證順故也。 三此明下結。

二明不一不異以辨體狀三。初標。二上來下釋二。初釋不異二。初揲示。上來至之相者。揲前文也。然此諸相復不異淨心者。示不異也。二何以下正釋二。初性用。欲明事用與心不異。是故先出性具染淨。令知事用即本而為。既即本為故其事用與體不異。二復以下正約事用以辨不異。復以無始無明妄想薰習力故者。明能重也。心體染用依熏顯現者。明其所薰現為事用也。由所薰性本具於染。故薰可現。此等虗相無體者。無明無體也。惟是淨心者。既依淨心作無明。故無明以淨心為體也。既以淨心為體。故一切虗相與淨心不異。問。向來據下文用為化他義。是故指今文同於化他境。下文是淨用斯可屬化他。今文是染用正乃屬迷生。豈同於離執然後起四說。答。一者約能所。迷染是所化。淨用是能化。今以所顯能。故乃義無別。二者約法體。由染用當體。自行雖曰離。化他復取用。且如四句法。意識攀緣生。雖自行已離。為他故復說。自他雖有殊。法體乃無異。問。向論於性用。雙具于染淨。及論現事用。何故祇說染。答。一由今文中為辯不異義。若其淨用起。即順於心性。不異義易知。恐謂染用起與性乃不一。是故將辯之。二以事染淨二用俱染攝。因染有淨故。所以俱名染。又以佛望生。依無明染心為修淨之本。故乃並名染。如文句事權。起淨不淨業。記中獨指為立一切染法。

二又復下釋不一二。初標示。二何以下正釋二。初性用。然性用之說。或說平等。或說差別。向文性用意示差別。故先舉平等後云二用。今文性用意示平等。故先舉二用後云平等。意示差別者。欲成與事不異義故。意示平等者。欲成與事不一義故。 三此明下結。第三明二種如來藏者。起信云。一者如實空義。以能究竟顯實故。二如實不空義。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南嶽依此二文而說今旨。然此二藏自昔說者。皆約情法以分二義。所謂情空法不空也。但於情法所見不同。其說有二。一家云。情是事相。法是理性。空如來藏一相不存。不空藏者具足性德。據起信云。淨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一家云。夫言相者有情有法。其所空者乃空情相。其不空者不空法相。起信云。無有相者無情相也。今評初家不空性德。況南嶽云。藏體平等實無差別。即是如來空如來藏。此文豈非性德染淨泯處為空。然何以知。由物不空可顯此義故。不空藏云。然體復有不可思議用故。具足一切法性。有其差別。即是不空如來藏。此蓋無差別之差別也。以此而知。存性德為不空。亡性德為空明矣。今評次家空於情相。況南嶽云。二眾生始終乃具染淨二事。何以故。以一眾生受地獄身時無餘趣報。受天報時亦無餘趣報。此文豈非情相不空。然何以知。由約彼談法相顯之。彼謂法體世間相常。於一念中頓足十界。今相生滅豈非情乎。南嶽既指始終方具名為不空。故知不空藏者亦不空於情相明矣。今所立者。應知心體非空不空。論空不空乃約染淨二用以說。若以心體立此染淨。故召心體名之為空。若亡於染淨。亡之與立。故此心體非空不空。故今文辨空如來藏云。心體平等。以泯染淨二用。心性既寂。是故心體空淨。以是因緣名此心體為空如來藏。非謂空無心體。此文意謂心體非空。以空染淨故召心體而名為空。辨不空藏云。心體具此德故名為不空。不就有心體義明不空。此文意謂。心體非不空。以具染淨故召心體而為不空。然後結云。以心體平等非空非不空。今謂既知此已方可示於約染淨用辯空不空。染淨二用有性有事。若辨二藏義應有三。一者能執情空。所執二用。法體不空(義同次家)。二者性用不空。事用乃空(義同初家)。三者情之與法。性用事用。有則俱有名為不空。亡則俱亡號之為空(此加今義)。問。今文與起信殊耶。答。隨順悉檀義雖有異。篤論法體意實無別。以起信中為對治故空過存德。如論明云。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以不知此語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惟是其空。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漏性功德故。又云。聞脩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依如來藏而有。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云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以來惟有過恒沙等功德。以過恒沙等煩惱染法未曾與如來藏相應。今出其意。一者性德本具染淨。為對治故。不立染名惟彰淨號。此由眾生聞性有染。即謂性體實是於染。畏不羨故。二者性德本具修淨。為對治故。不立修名惟彰性號。此由眾生未曾起修。示彼所有特立性名。意使全性而為修故。三者性體亦非淨。為對治故不云本淨空。此由眾生聞性本空。不知此語乃謂性體。執此說空於性用。是故惟明性德不空。破彼著故。論因對治故此偏名。今約本然遂成全說。良以法界全體全用。空則凡有名字皆亡。立則凡有情貌悉備。即亡即立即立即亡。不可思議。此則隨順悉檀所說有異。若篤論法體意實無別者。論亦有不空染法之說。故因重習鏡云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亦有空於性德之義。故論問云。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惟一真如。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相示諸。究此文。性功德者因無明有。若無無明何云性德。苟謂不然。如何解會性本無名。應知纔云具足眾名即是性用。對眾生有。故知性體。德名亦泯。或曰但泯差別。何泯性德。答。既泯差別。如何召云是常是樂是我是淨。荊溪云。佛性是一而有常等四德差別。今謂若泯差別。四德之名其亦何有。

同类推荐
  • 闲居录

    闲居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玉壶野史

    玉壶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十六水法

    三十六水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未生怨经

    未生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人事典五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五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独宠娇妻:恶魔总裁滚远点

    独宠娇妻:恶魔总裁滚远点

    五年前,十八岁的白魅儿和京都四大豪门家族王家的家主,王幂寒做了一笔交易。拉开一场爱恨纠缠。她温柔似水含情脉脉却心如寒冰,他残忍粗暴不近人情却心似火海。她看似爱却恨,他看似恨却爱,他们只是——逢床作戏。
  • 吸血鬼与刺客

    吸血鬼与刺客

    讲述一场吸血鬼与人类之间的战争故事。
  • 半脑

    半脑

    人如果有了电脑的内存会如何呢?究竟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呢?
  • 原来我们狼才女貌

    原来我们狼才女貌

    在漓音转校后,与高冷boy流莳溪完美邂逅,之后的种种,让他们对彼此的印象不是一般的深刻,他们从一对一言不合的冤家变成了人人都羡慕的小情侣~莳溪的追求者煞多,不看好漓音的就占一大部分,一向安静稳重的莳溪该怎么面对花痴们的种种招数呢?漓音在学校里是否又有对她死心塌地的追求者呢?
  • 不够格的男人

    不够格的男人

    回到了七年前,进入虚拟世界,他企图找出这一切的解释。他是有着拥有可能性资格的男人,不过现在,他还不够格。
  • 驭夫有术之狂妻难养

    驭夫有术之狂妻难养

    不愿接受老爸的安排,果断奔赴战场,成了战地记者。逃得了家,逃不了命,刚闯出名声,接了个电话,就得被迫继承老爸的公司。父亲早逝,母亲自杀,为了帮养父报恩,给品诚公司打工,辛苦了三年眼看熬出头了,没想到那总裁临死还给她找活,21%的股权,换她好好教育他的俩自大儿子。他对她各种偏见,身材、姿色、妆容、搭配,要什么没什么啊,可是到头来,为什么自己总是吃亏?她对他各种不屑,语言、长相、表情、服饰,怎么花瓶怎么来,这种肤浅人,就是要你有苦说不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爱情持久战

    爱情持久战

    我自穷追猛打,你自岿然不动……"你为什么看不上我?“”真要说?“”说“”我总是想起当初的你“”滚……“
  • 维多利亚女王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本书介绍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开创了大英帝国统御七海、国运昌盛的黄金时代。她坚决、独立,亦将责任、良知、道德和坚定具体实践,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象征。翻开历史,大概找不出像维多利亚这样的女人,即如此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女王的职责,又如此平凡地拥有了一个女人的幸福。...
  • 梦世纪年

    梦世纪年

    在一个充满现实与幻想的世界里,沐暮和乐君一同踏上了热血与勇敢的不归路,她们的所有经历,都将成为人们心中不可跨越的鸿沟。
  • 都市之幻想

    都市之幻想

    一个混血儿探寻身世,保护他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