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75700000001

第1章 序

梦想照进现实

尹维颖

这是深圳最为寒冷的一个冬天,室内温度仅有4度,立春之后,冬天再次“昨日重现”,这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倒春寒”。我坐在屋里,围着暖气炉,内心无比温暖,因为,去年农历生日那天许下的小小愿望,即将梦想照进现实。

2013年3月18日,对我来说注定是一个闪亮的日子。这一天,我在日记本上写着很简短的一句话:从今天开始,我重新做记者啦!我依然记得那一天的情景,早早起床,梳洗打扮,在楼下大堂的巨大落地镜子里拍了一张颇为得瑟的照片,然后去香港岭南大学做采访。那一天,我脸上放着光,心情无比雀跃,如同青春的再次勃发。

做记者的这一年,是在做了4年编辑之后。我以为过了30+之后的人生,可以看得到尽头,但换了一个看世界的角度之后,世界就像重新打开了一扇窗子,生命历程的积累与看世界的眼光突然变了,这窗外流动的风景,确实给了我非同寻常的惊喜。

这惊喜,的确是因为这一路上的各种相遇,我将那些给我各种感动的相遇记录下来,因为这些人,他们的人生,他们说的话,他们写的字,他们与我一起喝咖啡的时光,他们讲话时飞扬的神采,他们能够在我对面安心回望过去的表情,那短暂交谈时空气里流淌的音乐,那谈话时内心的愉悦感……的确,说不上是什么大事件,可能仅仅是某一句话,某一件不经意的小事,某个叙述中擦肩而过的眼神,对我就是一个小小的震动。是的,就是这种相遇,它在某个时间的节点让我共鸣了,我认为,这种共鸣在心灵与人性层面是共通的,所以,这些曾经发表在我所服务的报纸上的文字,我以为它们值得再次变为铅字,分享给那些有缘看到的人。

这些人的名字,有些已经发出光芒,照耀了很多人,有些可能还不为大部分人所知,但是,我相信这些名字在一些人的心中,会停留很久,因为这些人,他们所写的作品上的字句,那些不一样的人生故事,值得我们为之深深地注目。

我迅速地往后张望,过去一年里这些有趣有价值的相遇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依然记得,在香港中文大学,一群人围着中国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吴念真”,坐在邵逸夫堂的舞台上,就像围在冬日的壁炉前,里面有熊熊的柴火在烧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映照着温暖柔和的光。年过花甲的吴念真先生,用最为平静的语气,讲述他的少年时光,讲述他在矿区见证死亡的童年,讲述他与因赌博欠了无数债而选择自杀的兄弟之间的叹息与无奈,讲述他在机场与40年没见的老战友之间的寒暄,讲述他与儿子之间彼此信任的互动,讲述他一个人开车在海边放声大哭时的绝望……60年的人生,浓缩在短短的2个多小时里,那是饱含欢笑与泪水的人生精华。

我依然记得,与目前马来西亚最有名气的女作家黎紫书的遇见,是在暨南大学的一个普通客房里,这一天的大学校园安静、清冷,黎紫书光脚盘腿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很放松地说着马来西亚潮湿闷热的夏天,她动荡不安的童年,她母亲对父亲的怨恨,她对病重父亲无言的陪伴,还有她辞去记者一职之后给了自己很长时间放空,为的是确定自己内心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这些年以来,她行走在全世界不同的城市,看世界,看风景,离群索居般的写作,关照内心,认识自己。我们纵情聊天,着名作家薛忆沩就在不远处,安静地聆听,不打搅,不说话,温暖安心的陪伴,这是难忘的美好的记忆。

我依然记得,公众媒体上看到的那个狂妄自大的九把刀,在深圳万豪酒店的一个咖啡馆里,说起话来有时候像个害羞的孩子,偶尔还会小小地口吃一下。但我不会忘记,生于1978年的他语气里挡不住的自信,他说,你见过狮子戴口罩吗?从一出生就是狮子的人,他是不会想到要戴口罩的。“应该这样说,我的自信不是因为受欢迎才得来的,我从小就是一个很自信的人”。

我依然记得,20多年前就因《便衣警察》红透半边天、此后挖掘出了包括陆毅、孙俪、刘烨等明星的海岩,平常生活里过得却是最为朴素的上班族生活,穿着99元的西装,吃着简单饭菜,但却将自己收藏的家具全部免费捐献给博物馆,他称这是惠泽子孙后代的好事。我在北京昆仑饭店的饭桌上,见过他的谦卑、博学、幽默与了不得的口才。他说,好好活着,心态平和,善良,不攀比,过自己最想要的人生,都是有价值与意义的人生。

我看了中国台湾作家朱天衣的《我的山居动物同伴们》,看到她潜居山上的日子,她与先生从一片荒山开始,用十年的时间建造属于自己的家园,周围环山绕水,有各种鲜花蔬果,有猫猫狗狗,有浓厚的邻里乡情,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这几乎是所有女人的人生梦想啊,看完书之后心情各种激动兴奋,想尽各种办法要访问朱天衣,结果就真的因为一个电话,穿越千山万水,这个人生偶像一样的作家,就真的成为我的像姐姐般的朋友与心灵上的知音。这是作为记者的福利,我何其幸运与感恩。

我看了十多年的几米漫画,多年之后还能听他亲自在舞台上读自己的绘本,大屏幕上有灰色与五彩的图画,屏幕下有他充满感情的讲述,我终于知道这么多年来他低调的原因,1995年患血癌之后,他经历过怎样的人生绝望,而绘画又是怎样治疗忧伤、对抗恐惧。

……

在这本书里,有我喜欢的杨照先生;有在北京遇到作家虹影一家三口的文字;有与我爱了十年的安妮宝贝的对谈;有雕塑家瞿广慈、向京夫妇的文字素描;有势头凶猛的张嘉佳;有知识分子的良心人物梁晓声;有台湾地区诗人郑愁予;有活得无比精彩有趣的李欣频……这一年,我遇到了很多人,但这些人,值得我用文字记录,并将之集中在一本书内。他们,是作为记者的我值得浓墨重彩的作家、诗人、艺术家,他们,也许能够被部分读者看到,这些人,必定与他们心性相吸,成为这些读者心目当中的一道亮光。《回望》部分的随笔,是我对过往十余年职场生活的简单回顾。这是一个相对私人视角的镜头,它是我的职场生涯的小小总结,是我的致青春。

梦想照进现实,我们一起出发。感谢亲爱的周鸣女士,感谢我的家人和我所有的闺蜜,你们是我人生中永远的强大的能量。

2014.2.14

透过她的文字,嗅嗅外面的空气

朱天衣

身为一位以笔耕为业的人,多半时候是孤独的,且多半时候是能享受这份孤独的。

当我们埋首于创作的世界里,是希望不被打扰,是需要绝对的寂静,但在书写过程里,心头难免会有个倾诉的对象,而这对象会随着年纪增长自然做些调整。记得我的父亲曾说过,年轻时书写,萦回在心头的是自己心悦的人,中年时则是读者众生,至于晚年,有宗教信仰的则是在与自己的神对话。我想若是一个无神论者,或宗教信仰并没那么虔诚的人,届时可能就得自言自语了。

目前的我,写作时还处在面对颇为虚幻的一般大众,但同时也已朝着自我呓语的阶段挨近,在还未获得全然自在前,难免得和一些读者互动,这样的状况总会令人有些却步,毕竟直接的褒或贬都是尴尬,负面的批评就不用说了,即便是正面的肯定,一样让人羞赧得不知如何应对,而且所谓的文字工作者最大的利器就是文字,该说的话都已在文章中阐述清楚了,为何还要拙口笨舌地再说一次呢?这大概是每个作者共通的困惑吧!

所以这时候就很需要媒体工作者在其中做个桥梁,或者说当个防火墙也可以,缓和一下作者可能遭受到的直接冲击。别讶异,有时愈似大炮型的作家,私底下愈羞怯得厉害,若他们不需要防火墙保护,那直接上街头或从政就可以了。所以不管是桥梁或防火墙,媒体工作者对许多作家而言,应属功德一件。

近年来,我会让自己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所有来访者,毕竟“人”永远是最有意思的,值得细细观察、慢慢琢磨。访谈中,在被挖掘的同时,也可以反宾为主地揣想坐在对面的,是个什么样的女子或男孩,从他们的应对提问中,是很可以研究出些端倪的。尤其来自彼岸的电话访谈,更是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多半时候,他们的问题、他们的好奇,其实并没那么遥远,当他们如数家珍畅谈你的背景经历时,常会让你忘却了彼此之间还隔着一道海峡。

我和维颖就是这么认识的,两次电话访谈,谈了很久,也谈了很多,谈到耳朵都被话筒压疼了。从山居的生活,到原生家庭的写作,乃至到胡兰成胡爷,差不多该触及的都谈了,这让我知道维颖的认真与用功。尔后再看到她其他一些访问稿,便知道她在每次访谈前都做足了功课。

但让我比较讶异的是,访问最后的稿子几乎还原了谈话的整个过程,有些话语几乎未做修剪地呈现,这大约是为了真实地记录访谈的气氛与现场感吧?!我因此发现了自己赘词、口头禅一大堆,更印证了前面所言,拿笔的人还是少开口为妙。而此书附录的“回望威尼斯的日子”里,维颖展露出像小女孩一样的雀跃,又让人看到她称职媒体人的另一个面向,也颇有意思。

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在维颖这本书中,我又重新认识了一些已知的作家,也很想看看那些我不熟悉的作家的作品,至于我还没看到却很想看的虹影、希我、杨照,在维颖的笔下,他们会如何展露除了笔耕之外的另一面。

正因为有了媒体人,读者可以更了解作家们躲在防火墙的那头,还在做些什么;而作家因为有了这道防护,也比较敢于在文字之外多说些什么,所以媒体工作者,让读与写之间出现了另一种可能,它满足了一般大众的好奇,也让作家埋首笔耕之余,偶尔像个土拨鼠般露出个脑袋,嗅嗅外面的空气。

同类推荐
  • 闻一多散文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闻一多散文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闻一多散文诗歌》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
  • 这个午后和历史无关

    这个午后和历史无关

    《这个午后与历史无关(刘荒田自选集)》由刘荒田所著,《这个午后与历史无关(刘荒田自选集)》中作者以底层经验为根底,用中西融合的“广角镜”扫描美国社会,持知人论世的“显微镜”记录移民命途心迹,镂刻世间百态、感情天地,议论文化冲突、角色调整,纵笔所至无检束。一位以诗进入散文的资深写手,其幽默感与睿智,其火候与情怀,于此可见。
  • 中国现代经典作品赏析

    中国现代经典作品赏析

    本书收录了这一百多篇优秀作品,并在吸纳当代专家学者评析的基础上,对每篇作品进行分析鉴赏,介绍了现代散文的历史发展及其艺术成就。
  • 世界文学名家100人

    世界文学名家100人

    浩瀚的历史长河涌现出了不少文学大师,他们的传世佳作给世人以深远的影响。本书精选最具代表性的100位世界文学大师,通过翔实的生平介绍,精辟的写作特点分析,生动的代表作解读,呈现世界文学大师独特的精神面貌及其代表作熠熠生辉的艺术魅力,便于轻松掌握广博的文学知识。
热门推荐
  • 凡星传说

    凡星传说

    千年相爱,却不能长相厮守;七世轮回,只为相爱相守;孟婆汤隔断了以往所有,却隔断了不了我对你思恋;沧海桑田,海枯石烂;让我们相依相守。
  • 七宗罪之贪婪

    七宗罪之贪婪

    人类最初的罪恶便是贪婪,最终的罪恶·······依旧是贪婪。
  • 梦镜之缘

    梦镜之缘

    给你一个机会,来到自己的梦中,从此过上自己最理想的生活你愿意吗?但是,有的必有失。你极有可能在这梦境与真实这两个世界中沉沦,丧命。这样你还愿意吗?且看一个心思细密,向往美好生活的女生如何分清两世界的真真假假和一位心灵幽暗,时常蒙蔽他人的少年如何解开重重心结。他望着她远去的背影,轻轻叹道:看来这次,我也有点想骗骗自己了呢。
  • 凉心人

    凉心人

    “你不是要我的心么。”少年露出惨白的微笑,虚弱地靠在她的怀中。“我不要了!我不要了!”她嘶吼着,血瞳闪烁着微弱的光。“我给你。你要好好地活着。”少年眼神空洞,仿佛听不见她的嘶吼般。“不要...不要...”她抱着少年痛哭着。“我先走了,就当为了我活吧。”少年深情地注视着她,断断续续地说出最后的几个字。“啊——”一声嘶吼划过天际,只留下淡淡的泪......
  • 十五年的爱

    十五年的爱

    十五年前一个荒唐的夜晚,注定要让张佳垚与王俭纠缠一生……因为张佳垚未婚生子,给车祸后人世不醒的王俭留下了一个女儿。车祸过后的王俭,凭着自己的毅力清醒,通过虚拟的网络重新回到张佳垚的身边。当两人的交集越多,爱意变得更深浓。只是今日的他,如何面对当年不知情的那个深爱女人?看着她的身边有着温暖的守护神,王俭选择了退出……可是为什么她却越来越不幸福???
  • 衍天行纪

    衍天行纪

    一世弃儿。嬉笑怒骂,皆是生活,偷奸耍滑,世间百态。风雨欲来,天下何安?善恶由谁定夺?所作所为,不过是被逼无奈,为了活下去而已。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暖男,我爱你

    暖男,我爱你

    自从遇上韩焕这个家伙,池元元的人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看两面总裁如何征服呆萌小女人
  • 最不可测是爱情

    最不可测是爱情

    佛家说,执着是苦,要破我执。薛璃不知道今生是否能破了对周廷颢的苦执。这是一对青梅竹马遇见错过重逢再分离的故事,都非善男信女,都爱己为最。
  • 极品网络穿越者

    极品网络穿越者

    通过手机,他可以看见你的生活.通过WIFI,他可以进到任何想要去的地方.通过电脑,他可以参与任何他想要参与的事件.通过铁塔,他可漫游全世界,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他就在那里,一台电脑,一杯咖啡,一个想法,一片天地!
  • 无上钧天

    无上钧天

    四方之界,混沌之初,先天之灵,孕育而成。盘古斧出世,分开阴阳,于是世界有了生灵;轩辕剑出世,劈开三界,划分神、仙、凡,统一了修仙一脉……无数岁月过去,钧天剑出世!疯癫之言:什么流都不是,非要说个流的话就是顺眼流了,欢迎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