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8100000052

第52章 尾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杨凤田院士一路走来,从农民的儿子到哈军工的高材生,从设计员到副总师,到如今的工程院院士。路上布满了坎坷甚至是荆棘,他不畏艰险,披荆斩棘;一路上有簇簇鲜花和阵阵掌声,他闭上眼睛,任由它去;他所关注的,是未来的发展,前景的规划,型号的成功,国防的强大。

根据中航工业2010年5月《中航工业第二批院士传记撰写工作会议纪要》的要求,601所决定撰写杨凤田院士的传记。为此成立了写作小组,我们深知“写作完全是磨人的苦工”,何况我们从未写过这样的大作,困难不少,压力很大。但我们是认真的,严格遵守“撰史书必须求实,不能因私歪曲历史”的戒律。书中所写院士的事迹、故事都是真实的,是经过考证的。

写作组在收集素材、撰写传记的过程中,被杨院士的人格魅力和拼搏精神所深深打动着,每个人都意识到出一本院士传记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而是要主动地挖掘素材,使院士的精神、人格、学术变为一种财富,让更多的人分享。只怕是我们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写了院士事迹、精神的一鳞半爪。

写作组带着鼓舞和感动,全身心地投入到院士传记的撰写中,辗转到义县、哈尔滨、酒泉、西安、北京、上海、石家庄等地采访,查阅收集资料,点点滴滴都不想遗漏。写作组3人,你录音,我采访,你汇总问题,我整理资料。迎着朝阳,踏遍一家又一家单位,采访一批又一批当事人;傍晚,又披着晚霞,回到宾馆,草草吃口饭,撰稿至深夜。

采访就是真切地触摸,写作组在无数次采访中流下过感动的泪水,露出过灿烂的笑容,杨院士的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曾与杨院士一起生活、一起工作过的同志,获悉要写杨院士传记后,欣然提供了杨院士的往事、故事以及对院士的崇敬之情,为写作组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在此谨向613所张申有,导弹院董秋杰、李自荣,618所糜秀娣、张保京、王若梅,电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许剑峰,14所副所长陈国海,615所副所长李锋,试飞院原总设计师吴国良、原副院长张克荣、原副总设计师侯玉燕、副总设计师周新华,空军试飞基地、空军5721厂、海军4724厂、航空工业总公司原“八三办”等单位的领导同志和技术人员,沈航党委副书记于健,以及601所王宗禹、肖莫何、张权、程梅、张月辉、李幼奎、于杰、潘广江、李必江、贾鑫、李永成、邸祥发、王树伟、田军、曲桂金、张福银、****、滕丽敏、冯家斌、夏淑芬等同志致谢。在查阅历史档案及声像资料时,得到601所工程信息部温晓丽、崔海薇、卢刚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更值得感谢的是顾诵芬院士及夫人江泽菲大夫,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给我们讲述了杨凤田院士过去的工作和生活往事及其令人叹服的事迹,并为本书作序。

经过写作组成员的密切配合,所领导的鼎力支持,历经10个月的心织笔耕,杨凤田院士的传记总算成稿了,书名为《凤舞蓝天》,并于2011年4月由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它凝聚着写作组成员的心血和汗水,凝聚着所领导的期望和支持,凝聚着全所乃至中航工业航空人的关注与渴望。

2013年4月,中国工程院发出关于商请支持和协助《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编撰出版工作的函。根据此函要求,对《凤舞蓝天》的内容再次审核、校对,并对某些内容进行了修改补充。由于写作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本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谅解。

作者简介

王树棕1939年2月生于辽宁省北镇县偏远山区的一个农民家里。由于家境贫困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上学读书。从小喜读善学,成绩一直优秀,1960年7月在吉林省白城市高中毕业,被保送到哈军工,学习飞机自动化专业。1965年10月毕业后转业到沈阳112厂,1968年2月调入601所。一直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先后担任设计员、计划科副科长、科技处副处长(兼112厂主管工程师室副主任)、所办主任、质量处处长等职,1995年被聘为研究员。曾编写过“601所大事记”、“601所所史”、“歼8系列飞机研制史”和“601所质量体系管理文件”。为航空事业尽职尽责,做出了较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简介

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由院士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由选举产生。

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94年6月,首批聘任了96位院士。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工程院共聘任或选举产生了936位院士。

中国工程院目前共设立9个学部:机械与运

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农业学部,医药卫生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中国工程院目前共设立7个跨学部的专门委

员会: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咨询工作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科技合作委员会,学术与出版委员会,工程研究院所研究生教育学术委员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是中国工程院的最高权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

同类推荐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1)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晚清英才张之洞

    晚清英才张之洞

    之洞,少年聪慧,身形似猿,传说为将军山灵猿转世;榜中探花,历任湖北、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湖广、两江总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局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方略,办实业、造枪炮、勤练兵,为晚清王朝呕尽最后一滴血。
  • 警察日记

    警察日记

    幸福背后是他们心血的流淌、安全背后是他们泪水的挥洒、正义背后有他们生命的付出、知他们者,知道他们的辛酸、不知他们者,看到了他们的荣耀。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郭沫若的女性情感世界

    郭沫若的女性情感世界

    蒋介石违背民意,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先后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一九四0年九月,蒋介石免去了郭沫若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职务,并强令三厅工作人员集体参加国民党,导致郭沫若和三厅进人士的总辞职。迫于无奈,国民党政府只好另成立文化工作委员会,仍由郭沫若任主任。
热门推荐
  • 通仙问天

    通仙问天

    在昔古,天地灵气充沛,飞剑仙符,上天入地,道术法术纵横,那是一个修仙者的文明。可,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生灵,为造化自身,噬天地之灵,使仙灵之气减少,众人无法飞升仙界,世界渐入末法时代,修仙变得异常艰难。一次谋天之计,一个横跨万古的局,一条通仙路,一个少年从山村走出,最后一次任务,无意之中踏上了一条仿佛为他准备的通仙之路……
  • 不死枪神

    不死枪神

    他是三国名将“枪神”赵云的后人,有着先祖一样出神入化的枪法,在拼爹的现代却只能当一个电影龙套。可当他穿越到强者为尊的异界,一切都不一样了。钻纹胎记造就不死之身,无上源法驾驭五尺枪芒,划破万界,登苍穹之顶!“源神不是万能,而我,无所不能!”——赵阳ps:天机已有一百三十万完本作品《纪元仙祖》,人品保证,欢迎入坑。另外,书荒的兄弟也可以去看看老书。
  • 御圣天灵

    御圣天灵

    他身世如谜,容貌不怎么出挑,资质平淡无奇但是为人却处变不惊,身怀异能却有着天生不自然的呆傻,多姿的修仙之路开启,一箫一剑走天下,一毫一卷望天涯。
  • 十二灵物

    十二灵物

    30世纪,各类灵异事件层出不穷,十二灵物应运而生,他们分散在世界各地,各有各的特长,摆平一件件普通人无法处理的案件,儿女情长,最美的事情莫过于此,而对于他们来说却是难逃的劫数。
  • 谢谢你,我的天使

    谢谢你,我的天使

    本作品,不含任何比较污的情节:她是一个豪门贵族,可她并不希望这样,因此她变的任性、高冷。她13岁的时候和父母出了国。五年之后,她回来了,认识了他们。她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之后的事却让谁也想不到。
  • 一眼之念:一念执着

    一眼之念:一念执着

    人一旦有了感情就窝囊得不行你说要敬往事一杯酒再爱也不回头实际就算你醉到黄昏独自愁如果那人伸出手你还是会跟他走
  •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魔月夜斩

    天魔月夜斩

    天命所归的绝世少年,注定不能挣脱的千载宿命,一招天魔月夜斩,震古烁今,名动九天!他魔功盖世,力克强敌,到处一切障碍,佛挡杀佛,神挡杀神,终于逆天而上,成为了一代霸主。
  • 篮霸凶器

    篮霸凶器

    感谢封面设计组七月尾的封面设计!当鲨鱼老迈;当魔兽不能完全统治篮下;当影帝瓦莱乔都能占据篮下一片天地;当肌肉男螃蟹都能毫无顾忌的冲杀内线暴扣得分;“我来了!”满嘴的胡渣大叔撑开大大的双手,拍尽一切试图冲进禁区抛投、上篮、扣篮的萎缩男!‘篮下有凶器,有大大的凶器’【一个猥琐的大叔统治了一个时代....篮下,是大叔们的天下。】PS:新书期间,一天二更;五千上下;第一个公开凶器群正式开通:81504613(人间凶器)
  • 解读王朝 帝王卷

    解读王朝 帝王卷

    当皇帝的对他统治下的臣民动不动就“开刀问斩”。杀人者人恒杀之,反过来被杀的皇帝也特别多。 从西周武王到清朝溥仪,共882个在位帝王,有288个不得善终(被杀死、缢死、饿死、毒死),占在位帝王的32.6%;84个王朝,在位帝王被杀50%以上的,有27个;6个王朝的在位帝王100%;死于非命;未成年即毙命的帝王有16个;有的帝王登基当天即被杀死。 为了那张天下至尊的龙椅,他们对别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阎德荣创作的《解读王朝(帝王卷)》讲述了帝王们的故事。 《解读王朝(帝王卷)》包括了死前尝尽了死的滋味——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三次逃离京城的皇帝——唐昭宗李哗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