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们又谈到财政问题,卡耐基的谈话再度使老首相震惊。
卡耐基告诉他根据1880年的国情调查,美国的财富已经大为超越英国了。
至于工业生产方面,1880年英国的工业生产总额是八亿一千六百万美元,美国是十一亿两千六百万美元,也超越了英国,而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家。
听完卡耐基的意见,格莱斯顿叹了一口气说:“真令我惊奇,美国这种成长速度实在令人想象不到,美国为什么不向全世界宣告这项事实呢?”
“的确有这个必要,政府将会这么做,但是我想先写·本书,用我个人的方法来宣传。”
这里卡耐基指的是他的新著《民主主义的胜利——共和国五十年的经过》。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让外国人(尤其是英国人)认识新兴的美国。
“对,你一定要这么做,这样对全世界各国都会产生刺激的作用,”格莱斯顿说。
格莱斯顿想了一会儿,又问卡耐基说:“你认为以后英国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较好呢?”
卡耐基也想了一下才回答他:“过去的几百年,英国确曾产生了很多优秀、伟大的人物,例如在文学方面有乔叟、莎士比亚、斯宾塞、弥尔顿、司各特及蓬斯等人;在科学方面则有培根、达尔文;思想界则有休姆等人,这些天才是物质产物无法相比的可贵资产。英国虽然无法占工业国的优势,但是还可以向世界各国展示文化和道德的优异。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可以朝向成为欧洲最高度文化国家的目标迈进。”
1891年,卡耐基邀请美国总统哈里逊莅临主持他捐赠给阿利根林市的卡耐基厅和图书馆的开幕典礼,总统欣然应允。于是卡耐基便与总统坐在一辆汽车里,一起从华盛顿出发到匹兹堡去。
哈里逊总统对于沿路的风景大为称赞。但他们抵达匹兹堡时,这座城市的浓烟和火焰柱使总统吓了一跳。深感现代大工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匹兹堡俗称“烟城”,以前人们从郊外的丘陵上俯瞰匹兹堡时,这种情景被认为好像是“揭开了地狱之盖”。
这次开馆典礼由于总统的莅临,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礼,一切进行得很顺利。第二天早上总统想去参观卡耐基炼钢厂,于是卡耐基陪同他驱车到了那里,员工们早已集合起来列队欢迎,从一个厂房到另一个厂房,卡耐基为总统一一介绍厂长和许多员工。
最后卡耐基为总统介绍了工厂的另一个投资者施瓦布,当时总统先生似乎有点不高兴,对他小声说道:“卡耐基,我下到工厂,是想见见生产第一线的职工,至于这些大经理,我平日见得多了。”
卡耐基回答说:“施瓦布本来也是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职工,因为他能干而聪明,我们才把他提升到今天的地位。”
总统非常惊讶,他终于明白了卡耐基的用人的方法。
卡耐基从不愿意用高薪作诱饵,挖别的公司的人才。他刻意培养自己的股肱人才,本公司的员工只要有才干,肯努力,随时都会调升到经营部门。
卡耐基曾说服哈里逊总统放弃用武力解决美国与智利的争端的做法,从而保障了美洲地区的和平。
哈里逊总统以前曾是一名军人,当选总统以后便以强人的姿态执政,一旦国际间发生纠纷,他立刻采取战争的策略。
当美国和南美的智利发生纷争时,智利的政治家公然谴责哈里逊总统,使他极为愤怒,大有立即诉诸武力的架势,这时候,卡耐基为了调解美国和智利的纠纷,就前往华盛顿,因为以前他曾经参加过第一届南美会议,所以认识了很多智利人。
卡耐基来到纽约后,立刻受到哈里逊总统的接见。他向总统一再分析整个事件的利弊得失,坚决表示和南、北美这种休戚相关的国家发生争执,是没有意义的,应该要根据和平协定来解决事情。而且在经济上来说,战争只会使两国蒙受很大的损害。
总统很坦率地说:“你是经济人,满脑子里想的全是生产和美金,对你们来说,共和国的尊严和荣誉,可以完全置之不顾了。”
卡耐基立刻反驳说:“总统阁下,如果发生战争,在美国最有机会赚钱的就是我,我是一个最大的钢铁业者,立刻就会有好几百万元滚滚而来。但是我认为战争是一种罪恶,绝对不能打,我们不谈损益,身而为人,作为上帝的子孙,我也确信是如此。”
“好,我知道,在智利的街道上,美国海军被袭击,有两名竟被杀死,你还要忍耐吗?”
“总统阁下,当时智利的街道上正发生暴动,秩序极为混乱,海军们自己不应该选择这个时候登陆,还能怪谁?如果是我,我就处罚让海军登陆的舰长,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总统一时为之语塞,卡耐基也不多说,便与总统道别。后来,这个问题终于以和平的方式予以解决,卡耐基的建议起了作用。
卡耐基荣任圣安德鲁大学名誉校长时所发表的一篇讲辞,引起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注意,他寄来一封信,邀请卡耐基到德国去和他当面晤谈。卡耐基认为这是一个促进国际和平的好机会,赶紧放下一切琐事,在1907年带着妻子一起前往德国。
他一看见德皇后,就开口说道:“陛下,承蒙你的邀请,我们花了两天时间到这里来,能够看到头戴皇冠的人,我们生平还是第一次呢。”
皇帝面带微笑,他以富有吸引力的声音说:“对,对!你的书我已经看过,我知道你是一个讨厌帝王的人。”
“是的,我最讨厌帝王,不过如果在皇帝的身上,能让我发现真正的伟人风范时,那我立刻就会对他另眼相待了。”
“我知道你只喜欢一个帝王,那就是苏格兰的国王布鲁斯,他也是我从小就崇拜的英雄人物,而且我也听过很多有关他的事迹。”
“布鲁斯王葬在我故乡丹芳林的一座寺院中,小时候我经常在那个高耸的四角纪念碑前徘徊,用手指去描一描石刻上布鲁斯的名字。他是一位民族的领导者,不过他并不是故乡最早的伟人,最初的是民族英雄华莱士。我很希望有机会请陛下到苏格兰去参观布鲁斯和华莱士的纪念堂。”
“我很愿意,苏格兰人比德国人聪明。”
“不会的,苏格兰人也有很多不好的一面啊。”
皇帝听后笑了起来。后来,皇帝两次邀请卡耐基晚宴。卡耐基作为美国和平协会主席,表示希望德美两国领导人能互相访问,增进了解。威廉二世说终日为国事忙碌,实在抽不出时间来。但他欢迎美国的罗斯福总统随时到德国来。这件事虽然没有成功,但卡耐基始终希望德国和美国永远友好,不要战争。
1912年,为了庆祝威廉二世即位25年,美国政府派卡耐基到柏林去庆贺。威廉二世一看见卡耐基,就说道:“卡耐基先生,对于这25年来的和平,我想永远永远地持续下去。”
“你的崇高使命一定能够实现,作为一个盟友,我会尽量地协助您。”
可是,卡耐基的化干戈为玉帛的理想并没有实现。
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了。20世纪的人类陷入了一连串的战争和混乱当中。人类像野兽一样的互相残杀。战争夺去了数千万人的生命,摧毁了数不清的田园庐舍。这令毕生为和平奔走的卡耐基十分痛心。他一直坚信人类的善良的本性,可是在战争与混乱中,人类的另一面充分地暴露了出来,这对他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他从此一病不起,1919年8月11日,卡耐基在马萨诸塞州雷诺克斯市的别墅中去世,享年84岁,遗体埋葬在哈德逊河畔,墓碑上刻有他生前的亲笔铭:“安眠于此地的人,曾经在自己的事业上起用了许多比他优秀的人才。”
1920年,经由友人约翰·文载克编集他生前的笔记,出版了《卡耐基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