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谋士郭嘉去见袁绍,袁绍对他很尊敬,礼数也周全。郭嘉在袁绍那里住了几十天,对袁绍的谋士辛评、郭图说:“智者能够审慎地考量主君,决定取舍,故而才能保全自己,建立功业。袁公只是想仿效昔日的周公礼贤下士,却不懂得用人的诀窍;做的事情头绪繁多,却缺少重点;喜欢谋略,却没有决断(多端寡要,好谋无决)。要想跟他共同拯救天下的灾难,建立霸王之业,难啊。我将另作图谋,以求明主,你们为何不离去!”(《资治通鉴》卷62)
袁绍、曹操
东汉末年,关中地区诸将看到袁绍与曹操争斗,都保持中立,坐观成败。凉州牧韦端派从事杨阜前往曹操驻地许都,杨阜返回,关中将领们问他,袁绍与曹操之间谁将取得胜利。杨阜答:“袁公宽容而不果断,好谋而迟疑不决;不果断就没有权威,迟疑不决就会错过时机,如今虽然强过曹公,但终究不能成就大业。曹公雄才大略,当机立断,毫不迟疑,法令统一,兵力精锐,能够超出常规运用人才,部下各尽其力,一定能够成就大业。”(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资治通鉴》卷63)
曹操问裴潜:“当年你与刘备一起在荆州,你认为刘备的才能怎么样?”裴潜答:“如果让他占据中原,只能搅扰民众,不能达到治理;如果让他在边境防守险要地区,完全可以成为一方之主。”(《世说新语·识鉴》)
高干
东汉末年,曹操亲率大军征讨并州刺史高干,击败了他。高干逃往荆州投奔刘表,半路被人斩杀。起初,仲长统游学来到并州,拜访高干。高干对他很好,征求他对时事的意见。仲长统对高干说:“您有雄心壮志,却没有成为英雄的才能,您喜好士人,却缺少选择人才的能力。(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在这两件事上您要多加注意。”高干自视过高,这番话令他不快,仲长统便离开了。(《资治通鉴》卷65)
赵云
东汉末年,刘备驻军荆州的樊城。曹操进攻荆州,刘备率众撤离。有人报告刘备:“赵云朝着北边曹军的方向叛逃了。”刘备用手戟砸向那人,说:“子龙绝不会扔下我逃跑。”没一会儿,赵云抱着刘备的儿子刘禅找来了。(《资治通鉴》卷65)
庞统
刘备从东吴借取荆州,任命庞统(字士元)为耒阳县令。庞统不作为,被罢官。东吴汉昌太守鲁肃给刘备去信,说:“庞士元不是治理方圆百里之县的人才,应当把他放在治中、别驾的职务上,才能展示他那千里马的足力!”(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也这么说。刘备召见庞统,两人谈得很好,刘备认为他属于大器,是治理国家的人才,便任命他为治中,对他的亲信程度仅次于诸葛亮,与诸葛亮一起被委以军师中郎将的重任。(《资治通鉴》卷66)
刘备获取益州,任命蒋琬为广都长。刘备出游,突然来到广都,发现蒋琬什么事都不做,找到他的时候,他的酒还没醒呢。刘备大怒,要处死蒋琬。诸葛亮为蒋琬求情,说:“蒋琬是治理国家的大器,不属于治理百里小县的材具。(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他治政以安抚民众为根本,不以粉饰为优先。恳请主公重新考察。”刘备敬重诸葛亮,没有给蒋琬定罪,只是匆匆免去了他的官职。(《资治通鉴》卷67)
周瑜、鲁肃、吕蒙
三国时,吴主孙权曾与陆逊评论周瑜、鲁肃和吕蒙。孙权说:“周瑜雄心昂扬,胆略过人,击破曹操,开拓荆州,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鲁肃是周瑜介绍给我的,我与他闲谈,他贡献建立帝王功业的大谋略,这是第一件痛快事。后来曹操挟持征服荆州刘氏的声威,扬言率领几十万水、步大军南下,大家都主张投降,鲁肃当即给予驳斥,提醒我急召周瑜,命他率军抗曹,这是第二件痛快事。虽然后来他主张把荆州借给刘备,犯了错误,但不足以损害他的两大贡献。吕蒙年轻时,我认为他只是不畏艰难,果敢有胆量而已。待他年长后,好学多问,收益颇丰,筹划谋略出奇制胜,仅次于周瑜,只是言谈议论、英姿勃发不如周瑜。在谋划消灭关羽这件事上,吕蒙超过了鲁肃。”(《资治通鉴》卷68)
三国时,马谡(sù)担任越巂(xī)太守。他的才能和抱负超过常人,喜欢议论军事谋略,诸葛亮非常信任他,特别器重他。蜀汉昭烈帝刘备临终时交代诸葛亮说:“马谡言谈超过实际情况,不可委以大任,您要多加注意。”(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却不以为然,任用马谡做参军,只要见面便一起谈论,从白天直到黑夜。等到出兵祁山,诸葛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做先锋,而是让马谡统领各军前行,在街亭与魏军交战。马谡刚愎自用,失去街亭,造成了全局的失利。(《资治通鉴》卷71)
诸葛恪、顾谭、谢景、范慎
三国时,吴主孙权立孙登为太子,任用诸葛恪为太子左辅,张休为右弼,顾谭为辅正,陈表为翼正都尉,除此之外,还配备了谢景、范慎、羊(dào)等人为宾客。东宫一时号称人才济济。太子孙登命侍中胡综作《宾友目》,其中说:“英才卓越,无与伦比,当属诸葛恪(字元逊);掌握时机,见识深刻,当属顾谭(字子嘿);雄辩通达,释难解疑,当属谢景(字叔发);学问精深,可比孔门,当属范慎(字孝敬)。”羊 私下反驳道:“元逊志大然而才疏,子嘿精明然而残忍,叔发善辩然而浮浅,孝敬精深然而狭窄。”后来这四个人全部败亡,正如羊 所言。(《资治通鉴·卷71》)
司马昭
三国时,魏帝曹髦在司马氏的挤压下,权力威势日渐萎缩,心中不胜愤恨。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对他们说:“司马昭的野心,连路上的行人都知道。(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我不能坐等遭受废黜的耻辱,今天我亲自与你们一起出宫讨伐他。”大家劝曹髦从长计议,他不听,结果被杀。(《资治通鉴》卷77)
魏晋名士
刘纳初到洛阳,见到诸位名士,感慨地说:“王衍过于精明,乐广我很敬重,张华我不能理解,周恢善于运用自己的短处,杜育不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世说新语·品藻》)
王濛称赞殷浩说:“他不仅长处胜过别人,而且在对待长处的态度上也胜过别人。”(《世说新语·赏誉》)
王濛说:“刘尹了解我,胜过我了解自己。”(《世说新语·赏誉》)
王澄一向不欣赏王玄,说他“志向大于能力,最后一定死在小寨子里”。(《世说新语·识鉴》)
王和之认为谢琰性格浮躁,说他“来去匆匆像个丢了鹰的驯鹰师”。(《世说新语·轻诋》)
姚弼
十六国时,后秦国主姚兴的小儿子广平公姚弼,阴谋夺嫡。抚军东曹属姜虬上书说:“广平公姚弼,反叛已经形成,谋逆迹象明显,路上的人谁都知道。”(衅成逆著,道路皆知之。)(《资治通鉴》卷116)
王猛、慕容恪、刘裕、赫连勃勃
南北朝时,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与崔浩分析形势。崔浩说:“我曾经私下评论过近年间各国的将领和宰相,前秦的王猛治理国家,是苻坚的管仲;前燕的慕容恪辅佐幼主,是慕容氏的霍光;东晋的刘裕(后取代东晋建立刘宋王朝)平定桓玄祸乱,是司马氏的曹操。”拓跋嗣问:“赫连勃勃怎么样?”赫连勃勃建立的夏国是北魏眼下的主要对手。崔浩说:“赫连勃勃当年国破家亡,孤身一人,寄食于后秦姚氏门下,接受官爵俸禄,然而不但不想着怎么回报恩义,反而乘人之危,占据姚氏的地盘,与四邻结下仇怨。像他这样的卑鄙小人,尽管纵横强暴于一时,终究要被别人吞并掉。”拓跋嗣听了很高兴。(《资治通鉴》卷118)
库狄干等
南北朝时,高欢任东魏丞相,大权在握。高欢病重,儿子高澄忧心忡忡。高欢看出儿子另有隐忧,便问他是否担心侯景。侯景的职务是司徒、河南大将军,为东魏最具实力的人物。高澄回答是。
高欢说:“侯景统治河南14年,飞扬跋扈,有夺取天下的志向。只有我能驾御他,你对付不了他。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如果我死了,你不要马上发丧。库狄干这位鲜卑老人,斛律金这位敕勒老人,他俩都是性格耿直、强劲有力的人,不会对你负心。朱浑道元、刘丰生远道前来投奔我,也不会有二心。潘相乐原本是个道人,心地和善厚道,你们兄弟几个会得到他的帮助。韩轨有点耿直愚鲁,你们应该宽待他。彭乐的内心很难猜测,应该小心提防。唯一能够与侯景对抗的,只有慕容绍宗,我故意不让他得到富贵,就是要把他留给你。”停了停,高欢又说:“段孝先这个人忠实、坦诚、仁慈、厚道,有勇有谋,亲属当中只有这个人,军机大事应该跟他一起商量。”(《资治通鉴》卷159)
杜僧明、周文育、侯安
南北朝时,陈霸先(后来的南陈武帝)在京口与将军们举行宴会,杜僧明、周文育、侯安都为他祝寿,各自夸耀战功。陈霸先说:“诸位都是良将,但各有不足。杜僧明志向大但见识昏暗,对下亲近而对上傲慢。周文育喜欢结交但不进行选择,为人随意,过于推心置腹。侯安荒诞而不知收敛,轻佻而放肆。这些短处都是致命的。”最后正像陈霸先所说的那样。(《资治通鉴》卷169)
贺若弼
隋朝文帝时,大将贺若弼获罪被捕入狱。隋文帝列举他的罪状,说:“你有三个太过分:嫉妒心太过分,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太过分,目无尊上太过分。”(公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资治通鉴》卷179)
杨素、韩擒虎、史万岁
隋文帝时,太子杨广问贺若弼:“杨素、韩擒虎、史万岁都称得上是良将,他们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是怎样的?”贺若弼说:“杨素是猛将,不是有谋略的将军;韩擒虎是斗将,不是领军的将军;史万岁是战将,不是大将。”杨广问:“那么谁是大将呢?”贺若弼跪下叩头道:“陛下挑选谁,谁就是大将。”意思是说自己是大将。(《资治通鉴》卷179)
长孙无忌等
唐太宗让大臣们评说他的过失,大家避而不谈。太宗道,既然你们不说,我就说说你们各位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大家互相鉴戒和改正。便道:“长孙无忌善于回避嫌疑,反应敏捷,决断事务能够理出头绪,古人也超不过他;然而领兵作战,却不擅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明正豁达,面临危难不改节操,做官不结交朋党;所缺乏的是耿直,不能直言相劝。唐俭言辞雄辩敏捷,善于与人和解;然而跟随我30年,很少贡献能够替换原有措施的好主意。杨师道性情温和,品性纯正,很少犯错误;但胆怯懦弱,事务无论缓急,处置都很难做到得力。岑文本天性朴实敦厚,文章华美;然而言行总是依据经典,生怕违背事理。刘洎性格最为坚贞,能为他人造福;然而出发点是承兑诺言,为的是朋友私情。马周看问题敏捷,性情忠贞正直,品评人物,直抒胸臆,我近来委任他做事,大多能够满意。褚遂良学问优于他人,心胸也坚定正直,每每倾注他的忠诚,对我感情深厚,就像是飞鸟依人,自然使人怜爱。”(《资治通鉴》卷197)
杨光远
五代后晋时,军士郭威(后为后周太祖)原来隶属于刘知远(后为后汉高祖),却分派他随杨光远北征。郭威去见刘知远,要求留下来。人们问他为什么非要跟从刘知远,郭威答:“杨公有奸诈之才,无英雄之气,得到我有什么用处?能用我的大概就是刘公吧!”(《资治通鉴》卷281)
小结
在对个人的认识上,古人最注重的是三点。一个是特点,也就是常说的本质,一个人身上最突出的具有决定性的东西,包括性格特点、品德特点、思想特点、才能特点、经历特点,等等。譬如隋文帝指责贺若弼,抓住的就是狂妄这个特点,这既是性格问题,也是品德问题。另一点是长处和短处,人有所长必有所短,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也可以表现在同一个方面。譬如仲长统评论高干,说他有雄心壮志但缺少雄才大略,喜欢人才却不能正确选择;前头说的分别属与志向和能力这两个领域,后头说的则是同一个问题上的矛盾现象。再一点是作用,适于或者能够做些什么事。譬如庞统,鲁肃说他不是百里之才而是千里马,其能力不在于处理一个县的繁琐事务,而在于经国济世。认识一个人,只要搞清这三点就差不多了。
(二)知己
要义
战国时期大儒荀子说:“知者自知。”(《荀子·子道》)。智慧的人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比认识他人更难,老子这样说:“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老子·第33章》)认清别人的叫智慧,认清自己的叫高明。智慧与高明,属于不同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