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孔斌,是孔子的第六世后人。魏王听说孔斌贤明,派使者携带黄金绸缎聘请他为国相。孔斌说:“如果大王能够采纳我的方针,安邦治世,即使让我吃蔬菜,喝凉水,我也愿意。如果只是让我穿上一身华贵衣服,享受丰厚俸禄,那我就跟一个普通人没什么两样,魏国又哪里会缺少一个老百姓呢!”使者再三恳求,孔斌才动身,魏王亲自出城迎接,拜为国相。
孔斌撤换了一批拉关系走后门官员,代之以贤良人才;剥夺了只当官不做事的人的俸禄,奖赏给有功之臣。这些人不高兴,制造谣言,四处散布。有人把这些话告诉了孔斌。孔斌说:“古代善于理政的人,最初没有不被诽谤的。子产在郑国当国相,三年之后流言蜚语才停止。我的祖先孔子在鲁国当国相,也是三个月之后诽谤才终止的。现在我每日改革政事,虽然赶不上前代圣贤,难道还顾忌这些不实之词!”
孔斌任国相九个月,每次提出重大建议都不被魏王采用,喟然长叹道:“建议不被采纳,是我的建议不适当。建议不合君主心意,再占着他的官位,享用他的俸禄,是不做事白吃饭,那么我的罪过就更大了!”于是称病引退,回家休养。
有人问孔斌,为什么不在魏国推行教化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政绩?孔斌答:“在不治之症面前,显不出好医生的本领。现在秦国一国独大,吞并天下的野心迅速膨胀,拯救危亡都来不及,还侈谈什么振兴教化!当年伊尹曾做过夏朝的官,吕望曾做过商朝的官,但这两个王朝最终无法救药,难道是伊尹、吕望不愿意吗?实在是因为大势已不可挽回。如今可以预料,不出20年,天下将归秦国所有。”(《资治通鉴》卷5)
郦食其
秦末,沛公刘邦率军向关中进发。在高阳召见郦食其。郦食其来了,刘邦正叉开两条腿,让女人给他洗脚。
郦食其问他,是打算帮助秦朝镇压诸侯,还是打算率领诸侯推翻秦朝。
刘邦骂道:你小子儒生,连这都弄不明白,当然是率领诸侯打秦朝啦。
郦食其说:“要是这样的话,您必须集聚人众,联合义军,那么就不应当叉着腿无礼地会见有地位有声望的人!”
刘邦赶紧整理好衣服,请郦食其坐上座,并道歉,还请他吃饭。郦食其告诉刘邦,附近的陈留是天下要冲,交通枢纽,又贮存了大量粮食,建议刘邦攻打陈留,他愿做内应。刘邦按照郦食其的计策,攻占了陈留,取得了给养和兵源,封郦食其为广野君。随后刘邦顺利进入关中,推翻了秦王朝。(《资治通鉴》卷8)
张昭
东汉末年,孙策进占江东,委任张昭为长史,以老师和朋友的礼节对待他,行政与军务大事都委托他来处理。张昭经常收到北方士大夫的书信,信中把江东地区的政绩都归功于他。孙策知道后高兴地说:“从前管仲在齐国为相,齐桓公把各项事物都交给做作主,桓公终于成为五霸之首;如今张昭贤明,我能任用他,他的功名难道不属于我吗!”(《资治通鉴》卷61)
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听到曹操占领荆州的消息,派遣别驾张松去向曹操表达敬意。张松身材矮小,行为放荡,却通达事理,精明果断。曹操当时已经平定荆州,打得刘备狼狈逃窜,不再像从前对待贤士那样恭敬地接待张松。主簿杨修建议曹操聘请张松为僚属,曹操没有采纳。张松心怀怨恨,回到益州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与刘备结交,刘璋听从了。
南北朝学者习凿齿评论说:从前齐桓公一时炫耀自己的功业,造成了九国背叛;现在曹操一时的骄傲自负,导致了天下三分的局面。他们数十年辛勤经营的事业就这样毁弃于俯首仰头的片刻之间,难道不是太可惜了吗!(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资治通鉴》卷65)
东汉末年,刘备避走荆州。地方上的士人前来归附的很多,唯独刘巴去投曹操,后来又跑到蜀中投刘璋。刘璋准备迎接刘备入蜀,刘巴说刘备是奸雄,这样做必受其害;刘备入蜀后,刘巴反对让刘备去讨伐张鲁,说这是放虎归山。后来刘备围攻成都,下令:“有伤害刘巴的人,诛灭三族。”得到刘巴后,刘备非常高兴。蜀中官吏,除了刘巴受到重用外,董和、黄权、李严、吴懿、费观等,也都被安排在重要职位上。蜀中人才竞相努力,益州民众非常和睦。前蜀郡太守许靖,在成都将被攻破时,曾谋划出城投降,为此刘备很有些瞧不起他,冷落一旁。法正说:“天下存在着一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人,许靖就是。主公您刚刚开始创建大业,不能让天下人议论您。对许靖应当加以敬重,以安抚远近人们的期望。”于是刘备礼待许靖,用他为官。(《资治通鉴》卷67)
同体
三国时,魏明帝命令制定考核官员的办法。黄门侍郎杜恕说:“君主好比是头脑,大臣好比是四肢,必须明白同属一体、互相依赖才能成事的道理。”(故君为元首,臣作股肱,明其一体相须而成也。)(《资治通鉴》卷73)
唐朝武则天时,武承嗣、武三思谋求太子之位,武则天拿不定主意,狄仁杰出面劝阻。武则天说:“这是我家里的事,你不要参与。”狄仁杰说:“君王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谁不是臣妾,哪件事不是陛下家里的事!君主是元首,臣下是四肢,意即君臣同体,我是臣子,而且是宰相,怎能不参与呢!”(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得不预知乎!)(《资治通鉴》卷206)
邓艾是三国时期灭亡蜀国的功臣,被扣上谋反的罪名冤杀。后来晋武帝向给事中樊建询问诸葛亮治理蜀国的事情,说:“难道我偏偏不能得到一个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做我的臣子吗?”
樊建马上跪拜于地,说:“陛下您知道邓艾的冤情却不能为他平反,即使得到诸葛亮,会不会像汉文帝时冯唐所说的那样,得到了也不能任用呢?”武帝笑了,说:“你的话提醒了我。”于是任命邓艾的孙子邓朗为郎中。(《资治通鉴》卷80)
姚苌的遗言
十六国时,后秦国主姚苌病重,召仆射尹纬、姚晃、将军姚大目、尚书狄伯支等人进宫接受遗诏,辅佐太子姚兴治理朝政。姚苌对姚兴说:“如果有诋毁这几位先生的人,你一定要慎重,不要听信他们。你能够做到恩待骨肉,礼敬大臣,信用理事,仁爱民众,四个方面都不出现失误,我就没有忧虑了。”(有毁此诸公者,慎勿受之。汝抚骨肉以恩,接大臣以礼,待物以信,遇民以仁,四者不失,吾无忧矣。)(《资治通鉴》卷108)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颁布诏书,命中书监高允策划并制定刑律法令。高允年事已高,但是神志清楚,记忆不衰。高允家境贫寒,收入微薄,孝文帝下诏,命令宫廷乐队每隔5天派10个人前往高允家中演奏,让他保持心情愉悦;供给他早晚两餐膳食,每逢初一和十五增加牛肉和酒;每月供给衣服、丝绵和绢帛。高允入朝进见,孝文帝事先准备好几案与手杖,向他请教治国理政的意见。(《资治通鉴》卷135)
唐太宗
唐朝太宗皇帝政绩卓著,其中标志性的一项就是对贤才重情重义。
蔡成公杜如晦病重,太宗先派太子前去询问病情,后又亲去探视。杜如晦去世后,太宗每次得到好东西,都要想起如晦,派人送到他家。时间虽然过去许久,提到如晦都要流下眼泪,对房玄龄说:“你与杜如晦一同辅佐我,现在只见到你,见不到如晦了!”(《资治通鉴》卷193)
弘文馆学士虞世南去世,太宗恸哭。虞世南外表温和柔顺而内心刚强正直,太宗曾称赞他有五绝:一道德高尚,二忠正耿直,三知识广博,四写一手好文章,五擅长书法。(《资治通鉴》卷195)
太宗曾问尉迟敬德:“有人说你要谋反,为什么?”尉迟敬德答道:“我谋反是实!我跟随陛下您征伐四方,身经百战,如今身上留下的都是刀锋箭头的伤痕。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便开始怀疑我要谋反吗?”说罢脱下衣服扔到地上,露出身上伤疤。太宗流下热泪,说:“你这个尉迟,赶快穿上衣服,我丝毫不怀疑你,所以才这么说,何必生这么大的气!”(《资治通鉴》卷195)
吏部尚书侯君集卷入谋逆案,被捕入狱。太宗召见侯君集,说:“我不想让你遭受刀笔吏的羞辱,所以亲自审问你。”侯君集理屈词穷,认罪服法。太宗对大臣说:“君集有功于大唐,乞求各位留他一命,可以吗?”大家都不认可。太宗对君集说:“与你永别了!”流下眼泪。君集磕头,被斩首于集市。临刑前,要求保全一个儿子以维持香火,太宗饶恕了他的妻子和子女,把他们流放到岭南。(《资治通鉴》卷197)
英国公李世 患病,大夫说需用胡须烧成灰入药,太宗便剪下自己的胡须配药。李世 连连磕头哭谢,额头都出了血。太宗说:“这是为了社稷江山,又不是为你个人,有什么可谢的?”李世曾侍奉太宗饮宴,太宗对他说:“我一心想找到一个可以托孤的大臣, 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从前你曾经不负于李密,今天又怎能辜负我!”李世 流着眼泪咬破手指,以血为誓,喝得酩酊大醉,太宗解下身上皇袍给他披上。(《资治通鉴》卷197)
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病情加重,太宗到他家中,流泪与他告别。高士廉去世后,太宗前去哭灵,此时他正在服药,被大臣们阻拦。太宗返回宫廷,望着高士廉家的方向痛哭,泪如雨下。等到灵柩走出横桥,太宗登上长安旧城西北楼,遥望灵柩失声恸哭。
中书令兼右庶子马周得病,太宗亲自为他调制药物,又让太子前去询问病情。(《资治通鉴》卷198)
司空房玄龄病情加重,太宗召见他,让他乘坐轿子进入殿内,直到御座旁,君臣相对落泪。太宗将房玄龄留在宫中,听说病情好转则喜形于色;病情加重则忧虑憔悴。房玄龄临终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上书劝阻征讨高丽,希望以自己的生命来打动太宗。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娶太宗女儿高阳公主为妻,太宗对公主说:“你公公病得这么厉害,还能为国家的事忧心忡忡。”太宗亲去探视,握着房玄龄的手与他告别,悲痛得无法自制。(《资治通鉴》
小结
尊重人才问题上,最根本的是信任,故事中孔斌所要求的就是这一点。贤才为官,主要追求的不是物质,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孔子就是这样教导学生的,说:“欲仁而得仁,又焉贪?”(《论语·尧曰》)你不是立志行仁道吗?如今你当上了官,获得了行仁道的平台,还有什么可贪求的呢?正是这个传统,使正统读书人把仕途同时视为施展才能的路径。这并不是说不在意报酬,在做官尚属谋生手段的前提下,不可能无视酬劳,但这毕竟是第二位的。如果以物质收入为目的,干别的也可以,不一定非得做官;况且报酬的决定权不在于自己,而由国家掌握,是君主和上级的事情。那么个人抱负怎样才能得到施展呢?信任。缺少信任,不要说做一番事业了,就是连安全也没有保证,这样对待人才,谁还肯出力呢?
(三)容
要义
容,宽容。这是古人谈得最多的一条,在为政之道上,它表现为宽政;在为官之德上,表现为宽恕;在人才态度上,表现为容人。
故事
宁越
宁越是卫国人,想投奔齐桓公,可是穷得没有盘缠,只好替商人押送货车到齐国去。
这天晚上,货车停在齐国都城临淄的城门外,宁越待在车旁边,正好赶上齐桓公到郊外迎接客人。宁越不禁悲上心头,便敲着牛角唱起了歌,声调激越悲怆。桓公惊奇地说:“这一定是个不寻常的人。”吩咐把宁越带回去。
宁越拜见桓公,谈了他对治理天下的设想,桓公非常高兴,打算委以重任。有人劝道:“宁越的家乡离这里不远,您不妨先派人到卫国查访一下,如果他的确是一位贤人,再任用也来得及。”
齐桓公不同意,说:“去查访人家,无非是想找出他的缺点。其实这都是一些小毛病,跟他的美德相比,算不了什么。抓住一点小毛病,却忘记了大的美德,正是君主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啊。”
一般听人说话,都要进行验证,齐桓公只与宁越进行了一次交谈,就相信了他,是因为他们十分投机。况且,人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衡量一个人,他的长处可以为我所用就可以了。齐桓公在这件事上处置得当,掌握了用人的原则。(《淮南子·道应训》)
现实无完美
一只神龟被渔人捕获,便托梦给宋国君主宋元王,向他求救,宋元王命令渔人献上龟。因为这只龟神通广大,宋元王便杀了它,用它的甲壳进行占卜,非常灵验。这只龟如此神通,唯独算不出自己的下场。
这件事传到孔子耳朵里,他说:“神龟能预知吉凶福祸,却救不了自己。太阳君临天下,却受三条腿的乌鸦欺负,让它住在太阳里面。月亮辅佐太阳主持刑罚,却被蟾蜍所食,让它住在月亮中。刺猬一身的硬刺,却遭到喜鹊的羞辱。腾蛇能借助云雾飞升,却害怕蜈蚣。竹子代表气节,却又腹中空空。松柏是树木中最高贵的品种,却被种在大门两侧,为人看家护院。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为历法的计算单位,然而也会出现相配不齐
的情况,所以用孤虚之法来弥补。
“再纯的黄金也有疵,再纯的白玉也有瑕。事情有时候发展得快,有时候进展得慢。每一种事物都有被制约的时候,也都有被依赖的时候。同是渔网,有的网眼密,有的网眼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