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49300000022

第22章 灾后心理调适(5)

而身为丧亲者身边的人,或许很难感同身受地体验他们在心理和生活上出现的巨大变化,但要想帮助他们,做一个合格的安慰者,就要洞悉其生活上的点滴变化,比如当他们坐在餐桌前吃饭时,以往已经习惯了的进餐模式已经改变了,丧亲者面对此情此景未免再次悲伤。所以,丧亲者身边的人不仅要给予足够的理解,还要拿出宽容与耐心,细心地观察他们正处在进行悲伤调适的哪一个阶段之中,并抛开自身经历或价值观去分析和判断,帮助他们找到一个比较适合的心理调适方法。

比如,我们安慰一个在地震中失去了伴侣的人说:“我负责给你找,肯定有更适合你的对象。”或者安慰一个失去了孩子的母亲说:“孩子没有了,再生一个吧!”这些只会在丧亲者的伤口上撒盐,而并非是在帮助他们。也有些好心的人会给丧亲者安排旅游计划,希望他们在旅途中忘记悲伤,却不知道丧亲者本人还没有真正完成悲伤心理调适的任务,根本难以走出门去。因此,以上安慰的方式并不能帮助丧亲者重新定位他们与逝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由其内在出发去寻找超越悲痛的力量,给丧亲者传递的只不过是外界的又一种刺激。

最好的安慰丧亲者的方法还是表达感同身受的情感,可以说:“你失去了重要的亲人,心里肯定难过极了,真的如同撕心裂肺般令人难以接受。”“意外总是令人措手不及,所有的一切都太快了。”“如果你痛苦,就哭吧,不要压抑自己。”这类话语道出了丧亲者内心最真实却又难以说出口的感觉,会令他们感觉自己被理解了。当然,除了表达类似的理解,还要给予无条件的陪伴和接纳,这会令他们感到安心,有助于悲伤心理的调适。

心理学家提出了几种“引导法”,丧亲者身边的人可用以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尽快地走出悲伤。

1.唤醒丧亲者的现实感。“这场灾难有上万人丧生,是否都是家人的责任?”“事发如此突然,你也受了伤,当时的情况谁也无力控制。”“假如真的可以回头,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此类言语会唤醒丧亲者回归现实,而不是一味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同时,在现实感的逐渐强化过程中,他们或许会明白“人各有命,生者无罪”的道理,况且面对如此天灾,丧亲者自己也是个受害者。

2.变换立场。在与丧亲者沟通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变换立场的方式,比如“如果今天离开的人是你,你会怪家人吗?”“如果你可以在天上看着你的家人,你希望他们快乐,还是悲伤?”此类问****转变丧亲者的立场,引导他们站在逝者的角度上看待眼前的问题,便于看清自己目前的状况,慢慢从悲伤中走出来。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告诉他们,逝者其实已经没有了苦难,而生者也要尽快摆脱苦难才好。

3.写信给逝者。可以建议丧亲者给逝者写封信,并告诉他们,在信里把所有想说的话都写出来,把所有情绪都表达出来。心理学家认为,丧亲者给自己或给逝者写信,有助于疏导不良情绪走出心理阴影。

三、灾后丧子母亲的心理重建之路

灾难过后,丧亲者需要正确疏导不良情绪,尤其对于丧子的母亲来说,心灵家园的重建尤为重要。

在对丧子母亲的心理治疗过程中,心理医生采用的是“让她们与丧子这件事和平共处”的形式。因为,心理重建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所以,丧子母亲还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治疗,并且在突发性心理状况发生时,心理治疗的方案也要有所调整。丧子母亲的心灵重建之路,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绪上的稳定。面对丧子的母亲,身边的人包括心理治疗师,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帮助她们稳定情绪,而稳定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耐心地倾听和宽容的忍耐。开始时,她们是恐惧的,甚至是愤怒和茫然的,怨恨这种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为何别人的孩子都没事,偏偏是自己的孩子,也有时候,她们会将愤怒的情绪肆无忌惮地发泄在亲人的身上,甚至会挥起菜刀。

此时,家人不能放弃她们,而是要给予充分的陪伴,等待她们的愤怒情绪渐渐平息。而对于这些丧子的母亲来说,最可怕的莫过于亲人(丈夫)的离弃,从前夫妻俩的关系就不好,孩子是联系双方感情的唯一纽带,而现在孩子没有了,家庭也就面临破裂了。在这种情况下,丧子母亲很容易自暴自弃,因此,接受心理治疗并为自己开启心灵重建之路,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第二阶段,消除抑郁的症状。当愤怒和恐惧的情绪渐渐稳定和平息,丧子母亲就会进入另外一种精神状态,即无边无际的悲痛和抑郁之中。当然,她们的愤怒、恐惧情绪并未完全消失,只不过会在沉默、平静、抑郁的间隙中进行交替转换;午夜梦回,她们会在梦中期待与孩子的重逢,醒来后又面临巨大的绝望,甚至怪自己当初没有保护好孩子。在该阶段中,心理重建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消除这些症状。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帮助她们面对内疚与绝望。

1.内疚。丧子母亲产生内疚的原因很多,但基本上还是因为遗憾。遗憾最令人揪心,当孩子在的时候,母亲或许看不到孩子的好,而如今孩子不在了,母亲会忽而把孩子以往所有不好的都视为好的地方,因此,母亲对遇难的孩子的记忆是不完全的。当然,这不是在说孩子不好,而是教会丧子母亲如何来应对深深的内疚感。

心理学家认为,在心理重建的过程中,心理医生要陪着她们一起回忆,并制定一个回忆的模板,即根据一些问题去回忆孩子,比如“孩子比较淘气的和任性的地方是什么?”“孩子在学校有没有被老师批评并被叫家长?”“孩子最不听话的阶段是什么时候?”“孩子最可爱的地方在哪?”等,以此来帮助丧子母亲构建对孩子全面的记忆,缓解内疚感。

2.绝望。引导丧子母亲用换位的方式来看待目前的问题,教会她们应对绝望情绪的方法。这就是前文提及的“引导法”中的“变换立场”的方式,具体的方法是:

“如果有机会可以选择,你愿意离开的这个人是你还是孩子?”完全可以肯定,全部的母亲都会说希望是自己。

“假设你现在是遇难者,你可以在天上看见自己的孩子,但他(她)每天都活在悲伤中,不愿意上学、工作,郁郁寡欢,你作何感想?”

“我会很难过很难过,不想他(她)这样,我希望孩子开开心心的,好好活着。”

“可现在是你的孩子每天看到你流泪、悲伤,你认为这是他(她)想见到的吗?他(她)此刻会不会也很难过呢?”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丧子母亲缓解绝望的心情。

3.抑郁。对抗抑郁的最好方法是,转变她们的身体模式,“动”起来。心理学认为,当身体活动了起来,心情和情绪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4.愤怒。丧子母亲早期的愤怒情绪,不能残忍地希望她们自己去调节,只有依靠身边的亲人不离不弃的陪伴才能化解。家人要陪着她们,不要让她们独自外出,以免出现意外,不要责备,避免刺激到她们,要允许这类发泄,给予充分的包容和理解。

第三阶段,引导丧子母亲认识现实。在该阶段中,心理重建的主要任务是引导丧子母亲进行“角色的认同”。比如,孩子如今没有了,接下来你的生活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改变?这类问题是丧子母亲很难意识到的,即便意识到了,也未必敢于面对。因此,心理医生要做的就是帮助她们勇敢面对,可以采用我们前文提到的引导方法,唤醒她们的现实感和角色转变意识。

对于原先只有一个孩子的丧子母亲,建议她们尝试着再为人母;而对于原先有两个孩子的母亲,建议她们不要把情绪过多地转移到幸存的孩子身上。而不管是再为人母,还是照顾另外一个孩子,丧子母亲都不应该把灾难的创伤情绪带给孩子。

第四阶段,重建生活和情感。失去子女后,她们的生活结构和生活方式势必都会发生巨大变化,情感支撑和依附关系也出现转变,因此,心理重建在这个阶段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她们完成这种认同。然而,绝大多数母亲都很难完成这个任务,她们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丧子母亲的心理重建并非易事,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心理学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1.试着与失去的孩子对话。如果强行要求那些丧子母亲忘记已经离去的孩子,这是很残忍的事情,心理重建也会变得更加困难,所以试着与在地震中遇难的孩子进行对话,能够有效帮助丧子母亲表达内心的歉疚和痛苦。主要的方式是,鼓励丧子母亲给遇难的孩子写信,写完之后烧掉;还可以借助仪式转移法,即鼓励丧子母亲前去祭奠、扫墓、布施、念经、开追悼会等,达到减轻痛苦感、不舍感和罪恶感的目的,引导她们正面看待死亡。在这个过程中,丧子母亲会将自己的生活与思念之情告诉孩子,使之感觉到自己与孩子还有“沟通”与“交流”。

2.寻找“同病相怜者”。如果几个同样都是丧子的母亲在一起谈心,彼此就会有很多“共情”,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倾诉方式。

3.家人要给予陪伴。丧子母亲最害怕的是面对分离,家人在这个关键时期要给予她们足够的陪伴和包容,最好是兄弟姐妹、双方父母都住在一起,或者经常走动,和谐的家庭环境会令她们感到安心,安抚其恐惧和焦虑的情绪。而这个阶段里,最忌讳的就是另一半的离弃,这对丧子母亲来说是最为巨大的打击。

4.重新寻求生命和精神的支撑。丧子母亲需要尽快找到自己下半生的生命与精神上的支撑,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求丧子母亲“动”起来,只要有事可做,抑郁的情绪就不至于加深。只有行动起来,才有机会去接触和开始不同的生活,然后将不同的生活形式带到自己的身边,去适应和改变。比如不少丧子母亲后来都去做了志愿者和公益,这令她们接触到更多不同形式的生活,也让她们的心变得开阔起来。

四、心理弹性——针对灾后丧亲者的心理救助

在地震中丧失亲人的幸存者数以万计,逃过灾难之后他们还要面对难以接受的事实和沉重的打击,失去亲人会引起人们情绪、心理、思维和行为等方面的种种变化。大部分人在心理上的变化要更加大,那是一种极为深刻的震惊与绝望,很多人会出现创伤心理,比如失眠、噩梦、抑郁、记忆闪回等。

有些人在一个月内,以上创伤心理反应就会慢慢缓解,直至消失,半年之后,只有极为少数的人还在被悲伤的情绪困扰着,其余的大多数人都已经走出了困扰,恢复到之前的正常状态。心理学家将后者称之为“心理弹性”,也就是说,当人遇到灾难或逆境时,最为常见的现象并非被击垮,而是很快恢复,通常都不会超过数月,便能够回到原来的状态。

在心理学中,心理弹性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免疫系统,主要应对的是一些突如其来的心理压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反应。在遭遇灾难时,人们的大脑中最为原始的区域会被激活,压力和恐惧感就不请自来了,于是,很多人感到惊恐或麻木,或者作出战斗、逃跑的行为反应。事实上,这些都属于人类最本能的反应。

因而,灾难幸存者会在早期出现惊恐、悲伤、失眠、做噩梦等反应,而这些心理创伤之类的反应具有短期适应功能,属于人体预警的本能;持续的时间有几分钟、几小时、几天,甚至有的是几个月,当灾难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弹性便开始起作用了:存在于大脑中的一系列化学元素会慢慢抵消恐惧引起的压力。因而,丧亲者在灾难过后完全有极大的可能性恢复心理创伤。

当然,心理弹性在长期压力的面前作用就会变小,比如有的人长期面临高压,努力工作支付房租,拼命挣钱买房子、还房贷,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或担心找不到好工作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大脑经常出现警报,心理弹性在这类压力的面前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因而,很多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失败之后都会用自杀来结束痛苦。

丧亲者所面临的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压力,同时伴随有强烈的身心变化,主要激发人的悲伤情绪,并且夹杂有愤怒、自责、内疚等。悲伤使得丧亲者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了内心,并专注于理解事实和重新界定生活和人生;而这种悲伤其实是心理弹性的激发,它会促使丧亲者慢慢去适应逝者已经不在的现实。

心理学家认为,丧亲者要从逝者身上收回以往的情感投放,找到并建立新的情感依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恢复身心的目的。但是,这种收回的过程对人们来说又是一个极为痛苦和漫长的过程。心理学家发现,面对亲人逝去,心理弹性会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有的人会选择倾诉痛苦,有的人会选择逃避现实,也有的人会选择压抑悲伤或者将悲伤转化为对身边人的愤怒,还有的人甚至会理想化逝者仍然活着并继续和逝者对话,而只有极少数的人会一直沉浸在悲伤中难以自拔,做出极端行为。

心理弹性促使失去亲人的人并不总是愁眉苦脸,而是会在悲伤、愤怒、平静和欢乐之间进行转换,这事实上是可以帮助丧亲者降低压力和悲伤的;而身边的安抚者也才有机会去做安慰和心理辅导工作。

总之,丧亲者应该相信,悲伤是暂时的,试着去表达和倾诉,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灾难和苦难都会过去;悲伤的结束,并非是你们关系的终止,而是关系的重建。

同类推荐
  •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本书重点讲述了色彩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知识和应用,比如在儿童的世界里、日常健康饮食、读心识人、人际交往、职场技巧、心理保健等方面,其中总有些领域是你感兴趣的。作者将带你走进一个由色彩构成的缤纷世界之中,带你领略色彩的魔力。如果你对色彩感兴趣,如果你对心理学也相当喜欢,那就翻开这本书吧!一起来探究色彩心理学的秘密。
  •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养花要养根,育人要育心,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好心理问题,那么学校就不可能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心理问题是德育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有善德的人,才可能使学校真正落实德育为先的办学目标。
  • 岳飞的故事

    岳飞的故事

    本套书选取古今中外40位有代表性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在各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对人类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传奇人物,以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编写成10万字左右的传记,并配有少量插图。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通俗的群体心理学知识读物,致力于用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讲述群体心理学知识,满足读者们对群体心理的好奇心,帮助读者们洞察、了解群体心理,进而从中获得领导群体或摆脱群体心理控制的启示。
  • 心理学与情商、气场、影响力

    心理学与情商、气场、影响力

    本书从情商、气场、影响力三个方面阐述了三者在人一生中的地位和作用,给出了一个人想要取得巨大成功、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秘诀,并且提供了修炼情商、提升气场、形成强大影响力的有效办法。相信本书能够让您拥有成功的传奇人生!
热门推荐
  • 童话之藏狗成獒

    童话之藏狗成獒

    美好的童话中,有严酷的现实,而在严酷的现实中,却充满了美好的童话,小孩子看不懂,大人又觉得很新颖,这是一部什么书?小孩子很聪明,你不可能总是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去哄他们;大人们又太严肃,也不能一味地让严肃的故事告诫他们更严肃。给疯子阿明一个机会,用童话文学小说的方式,告诉天生有着逆反心理大孩子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用看童话故事的眼光,偷窥现实社会中的阴暗面,从而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这是笔者的良苦用心。
  • 妖虎初生

    妖虎初生

    汲灵气锻体,步修仙之道倾一世之力,只为渡劫重生剑锋饮血,征伐四方不若尽毁于吾手人族将兴,妖虎初生
  • 巾帼群英

    巾帼群英

    没有异能,没有玄幻,传统同样精彩,或者,更精彩唐忠岳:武功无高下,用者有高低。同样的招式,到了不同的人手里,威力也完全不一样。好比说同样一招倒踢天门,你母亲用起来和你用起来就完全不一样。所以说,武功无所谓厉害不厉害的说法,任何一门武功,练到极高深境界,都会威力无比。修炼者的人也会成为最顶尖的高手。唐箐:那为什么还有上乘武功,下乘武功的说法呢?唐忠岳:那是指武功的难度,一般来说,越容易练的武功越是上乘。唐箐:爹,你说反了吧。唐忠岳一种武功好学,那么这种武功培养出来的高手自然就多,高手多了,那个门派自然就兴旺了。也就是说这种武功让那个门派兴旺了。可以让一个门派兴旺的武功,难道不算是上乘武功么?
  • 三巨头聚会

    三巨头聚会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 乱世逐鹿

    乱世逐鹿

    导游赵乐,不幸摔下山崖,竟然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于战国时期的燕国。本来,管酒楼,拥娇妻,就是赵乐穿越到了古代后,很惬意的生活。偏偏在酒楼遇到了微服出宫的大王姬智,赵乐从此卷入朝廷……国内政局不稳,天下烽烟四起,赵乐要怎样才能于乱世屹立不倒?!建不世之功?面对权臣、霸主的尔虞我诈,面对将士、侠女的正气豪迈,面对这些大国、小国的兵戎相见,面对东胡、匈奴的虎视眈眈,赵乐绝不含糊——征服!唯有征服一切,才会让天下共享太平盛世。刀光剑影,风云边关,脚踏万里山川。一路驰骋,江山如画。乱世英豪,逐鹿天下。这是一个偏离历史轨道的热血传奇故事。
  • 守护甜心之暗月颖梦

    守护甜心之暗月颖梦

    亚梦遭遇背叛,只有璃茉相信她。身份居然是异界公主?和璃茉是姐妹,那么璃茉就是异界二公主!出国三年归来!她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守护者,我回来了!
  • 我的世界之旅行

    我的世界之旅行

    主角武夷在玩mc时停电穿越到了神奇的我的世界,开始了我的世界之旅
  • exo之恋上单车看花开

    exo之恋上单车看花开

    这部书的女主角是朴智妍,他有两个哥哥,大哥是朴灿星,二哥是朴灿烈,他们三个是p集团的掌上明珠,更是p集团的继承人,可在那天晚上林诺那被刺杀了,而幕后黑手一直被误认为是exo集团,原本是好朋友的p集团和exo集团会如何呢,敬请期待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咱俩有缘
  • 罪恶之重生王冠

    罪恶之重生王冠

    有些事,如果不去做,就永远不会成功,所以,去做吧。有些遗憾,如果不去填补,就永远不会圆满,所以,去填补吧。当黑暗笼罩,被绝望所吞噬,请你们为我加冕,迎接王的诞生。这个笑容,由我守护!
  • 主妇重生七十年代

    主妇重生七十年代

    2014年,经商不容易,主妇找工作更不容易,回顾过往,唯有方寸间的忙碌。平行空间真的存在吗?另一个地方的另一种生活会是怎样的呢?生活在别处是摆脱不掉的想往,谁想,往世难忘的没有结果的初恋也随之而来,再续前缘?还是再次缘浅各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