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长山岛,位居庙岛群岛最南端,是山东省最大的岛屿。南距蓬莱阁7公里,与驰名中外的蓬莱阁相对应。这个南北最长7.22公里、东西最宽4公里、身狭体长的岛屿,山脊连绵,纵向起伏,《续登州府志》称“若马鬣然”,故名长山岛。在岛的南端,有一“S”形沙颈,俗称长山尾。尾根紧连理头山崖,尾梢隐于登州水道。纵观全岛,酷似一匹披鬃扬尾、溯向而驰的烈马。
长山尾,系珠玑卵石堆砌而成。千万年来,它沐着风浪生,浴着潮流长,这条不停甩摆的“马尾”,在海面上勾勒出一幅有声、有形的动画。时在风平浪静的大镜海,长山尾流茬翻腾,旋涡团转,白浪开花,涛声盈耳。随着潮涨潮落,风向、风力和流向、流速的转变,这里的奇观便顺势而生。
当风、流相向的东风西流或西风东流水时,风助流急,流借风威,马尾沸扬,水势澎湃,大有千军万马横渡之势;当风、流相背的东风东流或西风西流水时,风、流对顶,浪头躜动,长山尾东边的浪向西涌,西边的浪向东奔,两浪相击,交汇消融。“S”形的风痕浪迹分外壮观,令人奇疑。远望,如战场两军鏖战近看,似群鸡格斗抗争。长山尾匿在水下,惹浪招风,在岛上留下一个神奇的传说。
原来,长岛东西分别是黄海和渤海。常年栖居在这里的黄鱼精和黑鱼精,为争夺海权,终日在长山尾水战不休。偏偏长山尾上,鱼多虾稠,贝螺满滩,可岛人祖祖辈辈不敢到这里下网钓鱼,无法赶海拾贝,于是年年到龙王庙,祈求海神风平浪静,让长山尾贡珍献宝。一向脾气暴躁的龙王,这天酒兴,由宫女陪伴,忽闻百姓前来参奏,心想,黄、黑二鱼精常年闹海,胜负无果,弄得龙宫不得安宁,便出面调停。他以沙颈为界,黄鱼精居黄海,黑鱼精居渤海,并挥毫写下“海不扬波”4个大字,镌在蓬莱丹崖山上,以此镇海。谁知黄、黑鱼精口是心非,互不服输,趁龙王巡海时又挑战生事,惹得龙王把他们拴在长山尾上示众,这才搅得海面不宁。
其实,沙颈、沙嘴、沙坝,都是海流在运动中携带沙砾堆积而成。长山尾便是海流在变向、变速和受阻的海况下沙石沉淀,日积月累生成的。这石的滩,浪的岗,竟造化出“玉滩堆雪”的奇观。随着潮涨与潮落,长山尾时而显露,时而隐匿,且不断地在暗长,从卫星遥感图片上看,长山尾端已甩到登州水道的中间。若干年后,很可能由一条沙坝把海岛与大陆连接起来,南长山岛将成为一个天然的陆连岛。像大黑山岛连着南砣子岛,庙岛连着牛砣子、羊砣子岛一样,每逢低潮时,人们可以步行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