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造船(习称排船),胜似盖屋,多请岛上的大木匠掌尺,亲邻帮工。船的形状大小,按其需要和财力而定。特别排大船,讲究多,仪式隆重,声势非凡。
排船期间,根据工序的进程,要举行三次大的庆祝活动。首次是“浦志”,即安装船底。船底中间这块木料,是船体的主身骨,如同建房基一祥,是大木匠选材、放线、下料的第一道工序。二次是“比量口”,即船排到平口(工程过半)时,用红布包太平钱置船底中间,意在太平压底,吉利生财。第三次是上“大绵梁”。大绵梁是大桅的主要依托,是主舱上的重要部件,安装大绵梁,标志着船体营造基本成功。上绵梁时,在其下的堵头上凿洞放太平钱,上盖红布,用大绵梁压住。堵头上的竖联多为“一网两船”、“满载而归”、“上梁喜逢黄道日,立柱正遇紫微星”。横幅多为“上梁大吉”。船头、船尾也贴对联或披彩挂红。
这三次大的庆祝活动,都要选择良辰吉日,要在船场或船头设供桌,摆祭品,烧香纸,放鞭炮。船主朝海神庙方向三拜九叩。庆日,主人家要大摆酒席,犒劳工匠,宴请宾客。船排成后,要给船命名。船名与主人有很大关系,名声好的,受人敬重的,船式又讲究的,多叫“宏泰和”、“福来顺”、“大顺子”、“昌和”、“太宝”等;有些船形特殊,或因主人怪僻,多有人送给不雅之名。但船多有绰号。
船下坞时,披彩挂红,鸣放鞭炮。首次出海,多到庙岛天后宫进香、烧纸,跪拜娘娘,以示向海神“报到”,求得阴护。建国后,贴对联、挂红旗、放鞭炮习俗尚存,70年代末,拜庙习俗又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