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37300000014

第14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市委大张旗鼓地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除了几个特殊村庄,大部分村镇都落实到位。大势所趋,阻力也不小。不到两年,农村家庭责任田在烟台农村遍地开花结果。1982年夏季,受王济夫书记委托,经山东电视台同意,让我拍一部记录烟台各地抗旱纪实的电视专题,要求各县市区一把手亲临抗旱第一现场,还派了一部车,让我到旱情严重的村镇拍摄。基层农村,家家户户都在千方百计抗旱保苗。在抗灾中,村与村、户与户相互协作,共同治水的实例十分感人,群众的智慧,人民的干劲不可低估,农村群众对自家的责任田,像赡养父母一样用心,对待儿女一样爱护。天旱地涝的情况他们左右不了,可深耕细作自家责任田的庄稼,让其旱涝丰收的期望,是步步为营,实打实地干。拍摄基层农民抗旱的细节,既丰富又生动,但拍摄各********亲临现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记得大多********很自觉地选择常去的地方,与群众一起抗旱,能放下身价,融于群众之中,例如栖霞的****超,乳山的刘明祖,文登的王树文。可到了莱阳,我把来意说明,要拍一组********现场指导农村抗旱救灾镜头,他们死活不让拍,晾我在县里等了两天一夜,先后两次派宣传部长催我走,我只好去了附近县拍摄,又不得不把遇到的情况向烟台市委汇报,夜间市委值班室是陈秘书长接的电话,我向他汇报了情况。第二天我在栖霞接到了陈秘书长的电话,说市委已做好莱阳工作,让我再去莱阳拍,我只好再返回莱阳,勉勉强强拍了一组镜头。事后方知,书记李仕恩竟是我家远房亲戚,他是我村段可茂的大舅子。记述这些小故事,说明当时政界对落实三中全会精神还有认识误区,需要时间消化。对新任书记王济夫的举措也不理解。这些遗老新贵们必然要交交锋,亮亮剑。我作为具体执行此项任务的记者,碰在打擦边球的节点上,受点委屈,浪费点口舌和精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五一晨雾登南山见柞树枯叶嫩芽共枝头有感而作

五言古诗两首

(一)

枯叶恋枝头,索索春风中,嫩芽已吐绿,跻身枯叶丛;

本应秋落去,春来已觉迟,时令易转换,人事难变更。

(二)

遗老威风在,新贵慎行踪,八十尚在位,归隐魂不散,

权大法少时,必是皇家天,变相世袭制,到老不肯去。

1982年7月中旬,省台新闻部让我到长岛县采访先进单位“钢钉”八连,准备在八一建军节播放。我进岛与驻军部队联系,碰巧遇上新华社一位摄影记者,我们采访任务不约而同,正好结伴同行,驻军政治部门非常欢迎我们前来采访,并派了一艘登陆艇,送我俩去了“钢钉”八连驻地车由岛,那是个不足半平方公里的小岛,孤零零地矗立在渤海湾内。岛上没有居民,有的是上万只海鸥整日嬉戏在山崖礁石上,鸣叫不止。岛中央地下全部挖成了坑道,成了军防工事。我们来到岛上,钢八连正在实战演练,防范来敌偷袭海岛,用海岸炮和现代化武器反击敌军。这种演练正是我们要拍摄的内容,没想到,部队作战系统的参谋们要逐级向上级请示,请示完济南军区,又请示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整整让我们等了一个星期才允许拍摄。可想而知,当年闭军锁国的思想是多么严重。这一星期,让我俩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官兵们孤凄单调的军旅生活。这么简单的事搞得那么复杂,几分钟可办的事,让记者等了一个星期,可叹那个年代部队的信息化是多么落伍,办事效率是多么低下。还好,战士每天下海摸鲍鱼捞海参给我们吃,吃了几顿再也不想吃,没有蔬菜的饭实在吃不下,喝半咸半甜的水的日子不好过。文化生活单调枯燥,只能偶尔听听广播,一个月左右有望看场电影,这就是当时守岛战士的真实生活。

1983年4月,北海舰队要在渤海湾内举行大型军事演练,海军邀请青岛和烟台********参加检阅,省电视台记者给了一个采访名额,原打算让青岛站派记者去,后来又改为烟台站记者就近参加,我被点名前去报道。在渤海湾内,舰与舰对阵作战的场面和地对舰相互交火的场景,我都没见到,那些场面不对外公开,让我们来只是见证海上阅兵演练。海军首长和有关地市首长站在检阅舰上,20多艘战舰,列阵在正前方的海浪里,舰船上海军战士身着白色军装,头戴蓝色军帽,英姿飒爽,行着军礼,站在甲板上,一声信号枪响,20多艘战舰乘风破浪,驶向检阅战舰,风驰电掣般向远方驰去。这些阅兵程式化的镜头拍完后,我又写了解说词,包好交给了海军宣传部门,让他们派人直送省电视台,以便及时播出。后来,新闻部打来电话告诉我,说送来的胶片已曝光,洗印不出影像来。至今我也不明白是为了保密进行了技术处理还是另有原因,反正没能播出,不了了之。白白出力,有气也只能往自己肚里吞。这年的4月,连续3个新闻片出现问题,第二个是全国计划生育荣成现场会,也是说洗印车间出了故障,片子报废,没能播出,还有是一条社会新闻,海阳发城有一棵600龄紫藤,盘根错节,缠绕在两棵白杨树上,枝繁叶茂,是很好看的一条社会新闻,不知何因 没用。烟台晚报让我配上照片,发了一条长消息,刊登在醒目版面上,反响挺好。三次挫折让我摸不着头脑,受制于人特让人窝火,离开省台记者站的想法已初步萌生。

1983年8月1日,我刚拍完王震副主席为烟台合成革厂试车剪彩新闻后,接到省电视台通知,让我第二天启程去济南,接受新任务。我回山东电视台后,发完亲自带回的新闻电视片,又把几个月在烟台的差旅费报销完后,去见新闻部主任刘新志和王梅花,他俩向我详细说明调我回济南工作的理由:因德州、聊城、济宁、泰安、菏泽记者站的记者要脱岗学习,解决学历问题,所以让我回省台接替他们的任务,负责报道这几个地市的电视新闻业务。这年的8月到11月4个月里,我以省广播电视厅招待所为大本营,有计划地先后采访了夏津、陵县、高唐、茌平、禹县、菏泽、定陶、巨野、临清、济阳、泰安等地城乡,拍摄了许多新闻和电视专题,有两条还获得过当时最高的红旗片奖。更有意义的,让我进一步了解了齐鲁大地的乡情民意。后来这几个记者站的人员配齐后,我又回到烟台,结束了异地采访任务。

1984年2月,万里副总理和胡启立书记,来长山岛慰问驻岛官兵。我得知消息便向省电视台汇报,他们让我参加报道。我到东山宾馆待命时,省委副书记李振了解了记者站还是用摄影机拍电视,担心时效慢,不如直接录像,便让我给省台打电话要录像设备,省台又派了两人来烟,一位摄像师,一位灯光师,我们3人组成报道组,跟随万里副总理一行,乘快艇驶进长山岛,记录了这个代表中央春节慰军代表团的活动:除夕夜首长与解放军战士一起包饺子,话家常;大年初一上午又到军营同欢共乐,祝福祖国富强昌盛的情景。片子拍完我连同写好的解说词,交给了巴忠鼎秘书长,省市领导们阅稿后,马上派专人专船出岛,专车直送莱山机场,又由专机当天下午直飞北京。大年初一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报:******副总理万里和**********书记胡启立同志代表中央和******到山东长岛慰问解放军,同驻岛官兵一起过年。我当电视记者30多年来,从未见到过如此被重视和快捷的新闻时效,为了争时间,当日播出,长岛到北京有专人专车专船专机直送,这就是政治的需要。王济夫和李振书记的协调功不可没;万里、胡启立当年的政治地位举足轻重,更不可小觑。

1984年的烟台,改革开放的形势日益向好,氛围很浓,乌兰夫、荣毅仁和谷牧等中央领导先后到访,特别是谷牧同志为家乡烟台对外开放做了许多工作,带来最权威和先锋的思想信息。烟台市的基础性工程和建设开始起步,先后开工建设烟台大学,成立烟台电视台,建造邮电大厦,审定烟台开发区设计方案,还有开放蓬莱阁旅游和登州古市开市等重大活动和举措,都让人欢欣鼓舞。更令人振奋的是烟台乡村涌现出一批“土豪”和“八仙”,他们在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因地制宜,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建设乡镇工业,做出了突出业绩。当时牟平西关村很有名气,我选择李德海带领全村学习党的十二大精神,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典型事例,拍了一个电视专题,大约15分钟的节目,送回省台,有关栏目和负责主任都审看过,同意安排播出。这时,广播电视厅厅长金钊正好来烟台,他去了一趟牟平西关,因李德海没出面接待这位厅长,于是金厅长回济南后专门批示这部电视专题片“暂不播出”,压了下来,直到后来,有人传话告知李德海此事的前因后果,李德海托人前去道了歉,才正式播放。因为此事,我下了决心调回烟台市电视台工作,不想再受制于人。自己采访拍摄的电视作品没有自主权,被人改得面目全非,令人哭笑不得。另外,家在烟台,沉下身来可照顾一下家庭,记者站的工作是两头不沾边,蜻蜓点水式地跑来飞去,心里不踏实。为此,我结束了4年山东电视台记者站的工作,正式调回烟台电视台。1984年7月1日,烟台电视台举行建台典礼大会,我拍了第一条新闻,作为礼物献给了烟台电视台也同时献给了山东电视台。记得出席典礼大会的领导是山东省委新任书记梁步庭,还有烟台市委领导以及山东台、大连台、青岛台、丹东台的嘉宾,很隆重。我用的装备是新购置的录像设备,左肩背着24斤重的录像机,右肩扛着18斤重的摄像机,负重40多斤,身后还连着一根皮线,这就是当年电视记者的工作状况,既是体力活,又是用心费脑的事。大台一般3人一组搭档,小台就只能一人兼多职,像被鞭打的快牛一样,凡是牛就得负重,谁叫你是快牛呢。

2014年4月

七、贡献烟台

纵情一生的记忆和遗忘,所谓的世事无常,白云苍狗,活跃于历史帷幕下的人,往往是鱼龙曼延,这就是人们惯常所见的现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的悲情就在于,原本在黄河源头——青海省工作了十多年,用青春和热血铺就的事业和人际关系,正是辉煌之时,因家庭拖累,舍弃了这些辉煌的业绩和前程,回到山东烟台重新起步,要付出比常人几倍的心酸和智力。更何况,烟台这个地方码头虽少,可这里的人际关系盘根错节,封建家长式的用人机制根深蒂固。

1984年7月1日建台初期,我拍完烟台电视台建台典礼和烟台大学开工典礼后,烟台市开放开始放开脚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也紧锣密鼓地开工建设,各行各业都在改革开放潮流中大显神通。应市委王济夫书记的指示要求,我与粘洪卿台长一起去了一趟北京,到中央电视台专题部面见了朱景和主任,他是山东老乡,又负责话说黄河和话说长江大型专题录制。我们向他陈述了烟台市委的意见,想邀请中央电视台编摄人员来烟台录制节目,话说烟台。朱景和把专题部几位重要栏目主任,全召集在会议室里,与我们见面,其中就有他的副手赵化勇,后来升任为中央电视台台长。几位主任听了我们的来意后,大家委婉地说明了烟台的地域和地位,不可能与话说黄河和长江同日而语。过几年后,央视还要录制万里海疆,肯定会包括烟台海域。为了给我们面子,1985年,朱景和主任专派《祖国各地》栏目组来烟台,与我们一起录制了《烟台》大型专题。这个20分钟专题在中央电视台《祖国各地》播出后,影响很大。后来好多城市仿效我们,都想录制这样的城市形象型专题,掀起了一阵宣传风。

建台初期,摄录人员很少,让我带领李冰、初春青和王向方组建新闻部。我曾带他们拍过乌兰夫来烟台和烟台经济开发区建设进展迅速等新闻。后来,我因拍摄《海上牧场》和《我国聚氨酯工业基地——烟台合成革厂》,顾不上新闻部的工作。另外,王向方也是当时烟台知名高干子女,他是个很淘气和有个性的人物,我确实无精力领导他,和他共同相处,所以,主动辞去所谓的新闻部副主任工作,抽出身来拍摄重要专题,发挥我多年的专业功力。1985年至1987年,我在中央电视台和山东电视台播出的专题有《烟台》、《登州古市》、《海上牧场》、《蓬莱八仙宴》、《冬泳》、《黄昏景夕阳情》、《杨鸿和她的一家》、《海上仙山——长岛》、《英灵千古》、《海岛爱民书记——王爱民》。《海岛爱民书记——王爱民》是1986年7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九洲方园》栏目中黄金时段播出,《海上牧场》和《海上仙山——长岛》是在中央电视台《祖国各地》和山东电视台《山东各地》栏目中播出。那时没有网络,看电视的人多,所以传播面很广,影响很大。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裴多菲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裴多菲

    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鲁迅的鼻子

    鲁迅的鼻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高价买草、有这样一位总经理、防盗绝招、我的朋友杨金远、吹牛的雅与俗、致北京交警一把手、我是这样变俗的、作序与穿超短裙、南湖公园、妈祖作证:钓鱼岛自古是我们的、春天的期待、我们的想象力有多大等。
  • 卡夫卡研究

    卡夫卡研究

    卡夫卡的问题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卡夫卡的问题引发了整个世界的兴趣和思考。卡夫卡生前默默无名,但是在欧洲和全世界经历了一系列灾变之后,卡夫卡一夜成名。于是,“一天早晨,弗朗兹·卡夫卡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卡夫卡与我们的时代同行。本书是对卡夫卡及其问题的全面分析和深入探讨,尤其集中地思考和研究了某些重点、难点、盲点、疑点、热点问题。本书为国内出版的一部问题意识突出、论述深入、视角新颖、资料详实的综合性的研究卡夫卡的学术专著。
  •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对名著的速读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速读使你能够花费较少的时间与精力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具体到本书来说:假如你想了解作者的情况及作品的写作背景,你可以阅读“作者简介”和“作品档案”部分。假如你想了解一部名著的主要情节,你可以阅读相关篇目的“内容概要”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中的主人公,你可以阅读“主要人物形象”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本身的艺术成就与名家对作品的评价,你可以阅读“文学成就”和“名家点评”部分;假如你想记一些名著中的精彩篇章,你可以阅读“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假如你读了这几部分而起了阅读原著的愿望,“名家点评”“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则指明了原著的精华之所在。
  • 生活在真实中

    生活在真实中

    崔卫平所著的《生活在真实中》是一本难得的饱含哲思和灵性的书。崔卫平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正义感的思想者,她的《生活在真实中》对我们广泛关注的十多位国内外诗人、作家、哲学家进行了生动的评论,她的文字间充满了反复的思辨和诘问,闪耀着智者的光芒,她的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学创作有很多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仙侠之大变革时代

    仙侠之大变革时代

    这是一个被穿越者逐渐玩坏的修真界。这是一个修真界的大变革时代。这是一个以一个本土世界修真者视角来讲述这段故事。
  • 洛飞燕传奇

    洛飞燕传奇

    那城中没见过多少鲜血,城外却是折煞千军万马。生伏铁马战黄沙,死便涂地守城峡。魂破胆定将军死,来生未必做爪牙。
  • 远东公爵

    远东公爵

    新书《刀客的江湖》已上传。刀,刀客,刀客的江湖。
  • 现代公主养成记

    现代公主养成记

    豪门亦不乏纯真的恋情,豪门也有月黑风高之时,看娇蛮小公主如何在肩负为家族事业排忧解难职责的同时,更为自己的爱情成功蜕变,成为一个骄傲的、与她的王子并肩的、真正的公主。
  • 欲望双城

    欲望双城

    《欲望双城》讲述一个内地女子香港创业的故事。女主人公江成真出生在一个中国的干部家庭,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可是,当她移居香港后,在她求知、求职、恋爱、婚姻、创业、求生存、求发展、求超脱的过程中,她遭遇了人生的种种机遇与陷阱,经历了东西方价值观的激烈冲突、碰撞与融合,见证了回归前后的香港、特区深圳许多典型的人生故事,并在这个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完成其生命的蜕变和成长。
  • 365天亲密志

    365天亲密志

    一年365天翻云覆雨:“一份精心制订的性爱计划”,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主妇,查拉送给丈夫40岁的生日礼物。这份大胆又颇具创意的性爱礼物不仅是查拉丈夫40年来收到最好的礼物,更让查拉每天复制般的婚姻生活旧貌换新颜。【本书出版方只授权部分章节供您免费阅读,请购买正版实体书阅读全部内容】
  • 邪王独宠妖孽王妃

    邪王独宠妖孽王妃

    苏九离本来是21世纪的“灭“组织里的第一杀手:妖孽因为种种原因去了某个奇大陆。带着21世纪的记忆还有一群小鬼去了去了一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惊悚,她竟然不是她爹亲生的,更惊悚的是她养父看上了她亲爹,之后的一系列狗血剧。表示小心脏受不了,让男主压压惊……“离儿,我想要。”某男的狼爪开始上下其手。“好。”某女把男主各种挑逗之后冷不丁说了句:“我姨妈来了。”哈哈哈哈哈“叫她先等着。”当某男看到那鲜艳的红之后表示心脏收到暴击,他貌似明白了。欢迎跳坑~(ノ°ο°)ノ前方高能预警
  • 高冷总裁的杀手妻

    高冷总裁的杀手妻

    因为一场舞会,我们相遇。他是世界第一的白氏集团总裁,而我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杀手。我们可能吗,答案是不可能。在说他的未婚妻那么贤惠,而我双手沾满鲜血,他又怎么会选择我?
  • 佣兵纪

    佣兵纪

    魔鬼峡谷的悬崖边上,怀着勃勃野心的少年阿尔,纵身一跳,跃进了茫茫深渊,从此踏上了通往巅峰王座的传奇之路……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