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36500000004

第4章 动员,穿军装的新疆梦(3)

在这些心情热切的孩子里,有一个和王祖炯的情况有点类似,他叫毛国胜。当年,由于家庭出身官僚资本家,毛国胜报名去新疆也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父亲是开钱庄的,定性为官僚资本家,1950年“镇反运动”时被捕,不明不白死在狱中。母亲后来受到牵连被抓走关押。出于爱好和特长,毛国胜本来的选择是报考美术学院,但在拿了准考证以后却没有去考,考试应该是在8月15号,他在8月20日那天登上火车去新疆了。

毛国胜高中毕业前,有个很器重他的老师对他说:“如果你的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你会心服口服;但是在年级里你是拔尖的,一旦考不上会很受打击。根据现在的形势,你应当有个心理准备,像你这样家庭出身的人,是不会被录取的。”

这应该是毛国胜选择去支边的最主要的动因。1963年的时候,上上下下阶级斗争的这根弦已经绷得很紧了,借用后来时髦的话讲,那叫“山雨欲来风满楼”。风向已经很明显了,但凡出身不怎么样的人自然会对此更加的敏感。

一身军装意味着无上光荣

在新疆阿克苏附近的阿拉尔市,原来的农一师师部大礼堂,是一座仿苏式的土灰色建筑,时代特征明显。现在除了演出的台子依旧没变之外,有点像一座空置多年的高大厂房,而里面开辟成了“三五九旅纪念馆”。

陈列的各式展品,大都是从团场老战士、老职工中间征集来的实物,包括各个年代的生产生活用品,大到农机具,小到缸子鞋子之类。昔日的支边青年何百成热情地做起了讲解,他指着架子上说:“你看,这是给我们发的军装,都是这样的军帽。这个有帽徽就不对了,当时没有帽徽,没有领章,但确实是这样的军装。所以都说我们像军人又不是军人。”

式样如此朴素的军装,在那个年代意味着什么呢?今天的年轻人是难以想象的。照毛国胜的说法,动员报名时讲得很清楚,你去新疆就能穿上军装。这有很大的吸引力,被录取的人基本上就认为自己是去当兵的,是军人了。

安康去新疆的时候十六岁,个子还没长成。录取后,他欢欢喜喜地领回来军装,唯恐别人不知道似的,马上就穿起来。军装已经是最小号的,但袖子还是长过他的手指,穿到身上远不如想象的那么精神。

他家住在三楼,二楼有个比他大一点的女孩子,从小一起玩儿的,她看见安康在那儿穿着军装走来走去,试来试去,就忍不住跑来说:“哎呀,你怎么穿这么长的衣服呢?”安康刚一脱下来,她就自告奋勇把军装抱走了,边走边说:“我帮你改改!”安康赶紧追上去说:“不用不用,能穿!”女孩子说:“别担心,一改好就给你送来!”安康确实有点担心刚到手的新军装会不翼而飞。

结果,女孩子很细心地把袖子弄短一点,按原样细细地缝好,再给烫平。为这,她一晚上没合眼。明明是别人的军装,把她激动成什么样子?激动得她也想去了,特别羡慕。羡慕的结果呢,安康八月份走的,这个女孩子没来得及赶上同一批,但紧接着十月份也去了。

只是新疆太大,安康分到南疆,她分到北疆,相距太远,一直都没碰到。许多年以后,他们各自都已经退休回到上海,大家聚会在一起,安康一下子遇见了她,才知道她也去了新疆。这个女孩子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如果考大学也是很有机会的。聚会时,安康问她:“你不是开始没报名吗?为什么后来也去了?”她笑道:“别说啦,还不是因为羡慕死你那套军装啊!”

可以想见,因为向往穿军装而决意去兵团支边的年轻人,一定不会太少,像安康和这个邻家女孩就都是这样的动因。

老军垦赵国胜从团场领导做到了农一师副师长,对当时一些政策他是清楚的,他证实,为了鼓励上海青年进疆,确实按解放军的一些待遇,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套黄军装,他们不少人就是这样来的。

在时光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后,对他们的走访过程中,许多人都会把珍藏的黑白照片找出来,其中往往会有刚穿上新军装带着喜悦表情的留影。一身军装,尽管并没有领章帽徽,和今天的军服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但在那个年代已经意味着无上的荣光。

那时候,照相对普通市民来说是件大事。在出发前紧张而兴奋的日子里,很多人喜欢穿上军装专门去照相馆拍照留念。一时间为数不多的照相馆门里门外都排起了队。可是,这些年轻的男女在那自豪的一刻,有谁真的清楚未来的目的地是个什么样子?有谁真的知道在那遥远的地方,什么样的使命正在等待着他们?

安置社会青年支援边疆去

整个国家在经历了“大跃进”的狂热之后,饥荒和萧条接踵而至,于是一个“逆城市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国家决策层着手“精简”城市人口,为的是减轻粮食供给和就业的压力。四年间,据称全国动员了上百万城市青年下乡。其中的主体是因种种原因未能升学、没有就业门路的市民子女,又统称为“社会青年”。据官方统计,1963到1965的三年间,上海市需要安置的社会青年共有二十九万一千七百人。

当时政府考虑的是,要把这些人动员到边疆去。社会青年们也恰恰都迫切地希望找到工作,希望有个去处。应届的初中、高中毕业生,没有机会升学和就业的,也即将成为社会青年,同样可以去支边。至于升学,当时考不上大学的有各种原因,像家庭成分不好的,一般难以考取大学。

所以去的时候,大部分人是热情高涨,当然也有人不是很情愿的。真的说决心到那个地方去干革命,献出青春,屯垦戍边,这样的也不是占很多,大部分人可以说还是懵懵懂懂。很重要的一个动机就是在上海找不到工作,到那个地方有份正式工作。因为老在家待着看不到希望,家里一般又都不富裕,社会青年的那个日子也不是好过的。

在这种情况下,新疆固然偏远,但生产建设兵团这样一个既像军队,又吃商品粮的大单位,应当是个很光荣的去向了。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开动员会的时候干部们明确讲了:“你们去,三年以后可以回来。”对于这个概念,不知道是不是理解上有误差,“三年以后可以回来”,这个回来是探亲还是怎样?那时候都年轻,普遍想当然地觉得反正是当兵,当满三年就回来了。

欧阳琏当年从上海的向明中学毕业,先是到四川下乡,经历过三年饥荒,深知在大田务农的艰辛。1964年他报名支边的时候,已经属于大龄社会青年,确实是因为家庭贫穷,无法待在上海生活了。从乡下回来以后,他把自己仅有的一些书拿到旧书店去卖,人家看了看,不收。因为困难时期,买旧书的人也少。没办法,他垂着头从老西门那边回来,就在巷子口,看见有收废品的,把那些书卖废品了,人家用长杆的秤一称,给了两毛钱。当时他想买一斤切面,可那要二毛一分钱,他手上只有这两毛钱,想买一斤切面都不够。

欧阳琏是高中毕业又下乡,年龄不小了,像他这样已经有社会经历的人,知道西部边疆不会像宣传上说的那么好,不可能是“拿牛奶当茶喝”,在那个年代不可能有这种事。但是他想想,也确实没有比这更好的出路了。

尽管上海的就业情况不令人乐观,但是新疆呢,从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看,毕竟太遥远了。在一些人的意识里,那里是让人联想起大漠和边关的地方。

安康的父亲是大学教授,文化人,他对执意要去新疆的儿子没有采取生硬的办法,没有训也没有骂,就是跟他讲一些故事,都是很有用心的,只不过在年少的安康听来有些稀奇古怪。比如讲唐代边塞诗里的东西,轮台啦、西域啦、发配啦、边关啦,风沙很大,荒无人烟等等。安康的父亲引用古诗文循循善诱地跟儿子讲,那边的生存条件很恶劣,信息又闭塞,待久了会很苦闷、很想家的,你是不是考虑考虑先不要去了吧。或者等你长成人以后,学好了专业知识,再去实现这些抱负也不晚吧。

这些话对安康起作用了吗?不但没起到预期的作用,大抵还都是反作用。安康在那个年代所受的革命教育,使他认为作为知识分子的父亲思想保守落后,反而更坚定了他走上支边之路的决心。

在另一户人家,没有谁耐心地给年轻的毛国胜细述这些,他那个剥削阶级的父亲要是还在,肯定也是思想很保守很落后,但是父亲早已经被镇压了。那么新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他毕竟爱看书,读过一些相关的书,所以有一点他是知道的,那边以前曾经是充军的地方,直到近代林则徐因为触怒朝廷还被贬到那边,所以可想而知是艰苦的。

那时候高中毕业的杨清良虽然不到二十岁,但已经是基层团组织的干部,积极分子。在他的印象里,上面下发的文件精神是,把动员去新疆作为当前安置社会青年的一项主要任务,可以说这是下了命令。而掌握的一项政策是,如果谁没有特殊理由不去的话,八年之内不得安排招工。

上面派下来的指标,具体到每个街道里弄或居委会必须动员多少人,都有名单。然后居委会的人到各家各户去做工作,主要是针对那些符合条件但不主动报名的人。先是积极鼓动,不行的话就讲明了,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支边,不去就没有工作。在当时,没有分配工作几乎就意味着没有了前途。

杨清良既属于被动员的对象,他本人也参与了动员的工作。他记得那时候街道和里弄的组织很到位,谁谁家的孩子,哪个孩子,都有名单在册。所以某个家长如果态度不积极、不配合,那么你把孩子的思想做通了再去上班,做不通你就不要上班。有的家庭是要做通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思想,有的长辈在乡下,还会跑到乡下去一一地做工作。具体到个人,组织上都给你做工作了,周围的人都看着你呢,谁也不能在这样一个政治任务面前做个落后分子了。

1963年的9月,十六岁的余加安在街道干部的上门耐心动员下,报名进疆。和一些同学相比,他的家庭条件不错,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所以父亲起初没有被说服,但是单位里的组织和领导给他施加了一点压力,做思想工作吧。他父亲还是没有明确表态支持。后来干脆就下来一个通知,一看是“录取通知书”,上面写着:“余加安同志已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光荣录取。特此通知。”爹妈一看傻了,知道再不同意也不行了。

杨清良在参与动员中接触到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青年有点小毛病,比如给派出所拘留过,或是有这样那样的不良记录,那么也得去支边。不去,就送你去;你要是赶快自己去报名,那最好,给你戴上大红花,以前的也不予追究了。

像安康家住的那一片里弄,后来受到上海市委的表扬,就是因为一下子动员了那么多人走。只要报名一个,马上就往家里送来喜报,敲锣打鼓地送,往这家送,往那家送。直接的效果是,左邻右舍都围过来看喜报,一派热闹喜气的景象。

就等着那出发的一声长鸣

出发的日子终于到了。无论时光过去了多少年,他们当中没有谁会忘记这一天。

安康和同学们先到师大附中集合,之后排好队,一路唱着歌步行前往火车站。路上的人都停下来好奇地看他们,他们感觉特别骄傲,歌声唱得更加嘹亮,步子迈得更加带劲儿。

自古儿行千里母担忧,在那些激昂热烈的场面背后,有谁知道多少父母的忧心与牵挂?按照当年严格的户籍制度,父母不得不面对的,将是从此与儿女天各一方。

姜步宏是把户口本偷出来跑到派出所的,交一分钱盖了个章子。等通知书送到家,父母亲才知道。临走的前一天,妈妈抱着少年的他睡了一晚上。

出发前夜,余加安在睡梦中觉得似乎下雨了,梦见雨水打到脸上,醒来一看,母亲坐在边上,眼泪不住地往下落……

自从王祖炯的父亲被抓走关押,大哥离开上海,大姐也走了,母亲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送远行的孩子到后门口,怕是不想把难过的场面留到火车站。孩子一走,她在家里什么样子,孩子不知道。一直到母亲去世,很多次王祖炯离开上海远去,母亲从来都只送到家门口。

李梦桃的家在浦东那边,当时过黄浦江是用渡船。他站在船尾离开浦东岸边的时候,远远地看着妈妈身体软软地倒下去,他并不知道母亲是哭晕过去了。

这样的一幕也深深印在安康的心里。火车一开,坐在车窗里只顾兴奋挥手的他,忽然看到母亲在站台上无力地倒下。但即使在那种情况下,他还不大懂得离别的忧伤。

这些黄浦江畔的少年与青年们,怀揣着自己的兵团“录取通知书”,当列车驶离站台,便一路高歌向前:“车轮滚滚飞转,汽笛呜拉响,告别英雄的南京路,告别汹涌的黄浦江……”

当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委张仲瀚,在上海的一次动员大会上提高嗓门说:“新疆这个地方第一是大,第二是好,所以是又大又好!”

回沪支边青年报告团的代表也动情地宣讲:“我们到新疆参加农业建设,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小材大用!”从那遥远的地方发出了召唤,这许许多多年轻的心再也难以平静。不管他们各自的背景身世有多么的不同,不管他们面对着多少双亲人的泪眼,他们已经义无反顾地转身,个个如同弦上之箭,就等着出发的列车那一声长鸣了……

同类推荐
  •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1937年到1941年,苏联共派遣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包括空军志愿队2000多名飞行员。志愿队出现在几乎所有正面战场,击落日军飞机986架、战舰100多艘,包括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巡洋舰。谨以此书,纪念中华民族与苏联空军志愿队为赢得反侵略战争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 当年的体温

    当年的体温

    本书系王开岭文集之散文随笔卷,包括“散文辑”和“诗档案”两部分,文字承袭作者一贯的温润的金属感的风格,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灵魂温度的怀念与渴望,希望能将历年写就的抒写灵魂的文字结集,以献给自己逝去的父亲。作者王开岭1969年生,祖籍山东滕州。著有:《激动的舌头》《黑暗中的锐角》《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
  • 众说钟叔河

    众说钟叔河

    本书收录了1981—2014年间评介钟叔河出版成就及创作成果的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共分为四辑。辑一“先行者并不孤独”,多为综合性文章,纵论钟叔河其人其书;或集中一件事情,一项话题,一次见面,一点印象。辑二“现代读书人的胸襟与眼界”,主要谈钟先生所编书籍。辑三“青灯有味忆当年”,偏重于钟先生自己的著作。辑四“温和的意义”,专收商榷、批评、讨论类文章,力图呈示全貌,保全“众说”况味及“百家争鸣”之追求。钱钟书、杨绛、张中行、黄裳、朱正等大家云集,字间行里,时间深处,诉说钟叔河先生的文人本色、编著成果,以及不绝如缕之文化回响,极具可读性与史料价值。
  • 缀学集

    缀学集

    本论文集是多年文本研读和教学心得的集结。第一辑和第二辑是吴组缃和林纾两个专题研究。第三辑通过对鲁迅、莫言、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余华等多位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或比较研究,阐发个人的解读意见第四辑则从教学层面,对朱自清、余秋雨等作家作品,结合文学批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附录自己多年来对教育、教学的见解。
  • 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

    王黎冰所著的《追忆似水年华》为青春的华章·90后校园作家作品精选之一。《追忆似水年华》:对生活诚实以待,对现实勇敢坚守,对梦想执著追求,这是丰盈的青春合集。或关注本土风情、展现市井人物精神风貌;或追溯历史,对话文化大师;或缅怀先辈,渗透浓郁亲情……
热门推荐
  • 星空大道者

    星空大道者

    每个人也许都曾看到天上的星星,去想,星星上到底有什么。每个人也许都曾看到电影上的飞船,去想,我什么时候也能拥有一艘?每个人在仰望星空的时候,都有一个关于星空的梦想,欢迎来到星际时代,这里有你的梦想。
  • 拐个女神当妈咪

    拐个女神当妈咪

    一个是霸道总裁,一个是被落魄千金,某日遇见一个小包子,嗯哼,夏梓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闻夜氏总裁夜墨殇禁欲系,夏梓颖大怒:谁说的,粗来。夜墨殇:我是原本是禁欲系的,但是,自从你出现,这句话就有问题了。
  • 一生要懂得的人生哲理

    一生要懂得的人生哲理

    本书所谓文字明了简洁,灵气十足,这些经典故事具有短小精悍,情节简单,可读性强,通俗易懂的独特魅力,每个故事犹如一股股清泉悄然渗入读者的父母,读来令人茅塞顿开,心智敞亮。
  • 全美男后宫

    全美男后宫

    一个女权社会的王国。有着“弑杀之神”称号的王爷楚烨,有着叱咤战场的赫赫战功,有着女皇的无限宠爱,她是所有人眼中太女的不二人选。而在一次出征未还时,女皇去世,她将王位传给了楚烨那个不被人注意的姐姐。而楚烨深爱的男人则被封后。楚晔舍弃军权,隐居山林三年,却被曾经的爱人的信物召回。归来后的楚晔,遇到了自己生命中几个重要的男人,也在政治斗争中游走。处处都暗藏杀机,几次的死里逃生,几次的患难与共。只重情,不看中名利的楚晔,能否在政治中安然退出,而又是谁是最终陪伴在楚晔身边的的人?
  • 故宫漫载

    故宫漫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座物语——十二萌宠星座

    星座物语——十二萌宠星座

    本文主要讲的是十二星座的小故事,还有一些关于十二星座的知识。看看你是否中招里,哈哈!
  • 我的真爱

    我的真爱

    讲诉现代男女的爱情故事,当有妇之夫遇上今生真爱
  • 将星纵横

    将星纵横

    本书讲述了蒙巴顿、哈尔西、巴顿、尼米兹、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共八位著名将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欧战爆发勇斗德国潜艇、普升上将发动英帕尔战役、珍珠港被炸率舰队出海复仇等。
  • 凡世仙渺传

    凡世仙渺传

    天书突然现世预示着什么?在这个天骄辈出的黄金大世诸子并起争鸣的岁月里如何能脱颖而出?万载前的那段空白历史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连神也会陨落?重重迷雾背后隐藏着什么?如何拨开这重重迷雾寻找到真相?薛凡从玉棺中醒来发现自己的身体居然变成了小时候的样子,惊惧中他却惊喜的发现自己竟然可以修行了,是命运的枷锁还是宿命的安排?那些脑子里尘封的画面总有一个模糊温柔的身影出现,她是谁?眼前心爱的女人却又消失了记忆忘了自己是谁,那刺向自己的剑是如此的决绝,为什么会这样?是玄幻小说亦是仙侠故事,有修仙的惊险刺激亦有唯美的爱恨情仇,回归古典,心藏唯美!
  • 白月映海

    白月映海

    星天泯灭,唯有本鲲有主见?什么?你说我这是叛逆?你看看,一只爱吐槽一副欠揍样子的高傲狐狸,一只不会武功只会卖萌的吃货兔子,再看看那个看起来奇怪、其实比兔子还软弱的不死生物学家,对付一个星月主宰,还是本鲲是大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