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36500000026

第26章 二代,父母返城的先遣队(3)

父亲毛国胜在取钱之前复印了这张汇款单,留个纪念。他在底下写了一段话:“二十一年来都是我们给他花钱,现在他给我们寄钱了,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毛国胜在电话里对儿子说:“我们会记住这件事,你有工作了,领到工资了,寄点钱给我们,很好。今后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多,比如买房子,要懂得节约。”

毛国胜保存的,还有两个儿子中秋节给他们寄钱的汇款单,而他们在边上写的留言是:“从前总是你们给我们压岁钱,现在我们长大工作了,以后该是我们给你们压岁钱。祝你们在新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个钱,毛国胜夫妇都没有用,把它存了起来。

现在,毛维俭觉得曾经的梦想实现了。自己结了婚有了房子,弟弟有个地方住,父母在上海也有地方住,全家人从新疆搬回上海又团聚了。他挺满足,基本的生活能保障,就觉得开心。算起来,他在上海生活的时间已经比在新疆长了。以前他每过一年都会自己算,到2004年是个分水岭,他在新疆跟在上海的时间正好对等,都是十四年。他十四岁只身来到上海,比父母去新疆时年龄还要小,当人生又一个十四年的时候,他已经在这里完全自立了。

拿九百块这么多的工资了

从1964年开始,李梦桃在农六师待了四十多个年头。他曾经是中蒙边境高海拔的北塔山牧场唯一留下的上海青年。北塔山遥远偏僻,气候寒冷,植被稀缺,只有哈萨克牧民散居在荒凉的山地。

“马背医生”李梦桃,走遍了牧区的每一处毡房,为条件艰苦的哈萨克牧民送医送药。长期工作在边境牧场的李梦桃,当年在大家都返城的情况下,选择坚持下去。在女儿李岚的儿时记忆中,父亲的形象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李岚记得,少数民族朋友称呼爸爸都是小李子。她和妹妹小的时候对爸爸印象不深,因为爸爸一出去都是几个月才回来。回来以后,那个灰头土脸的样子,时间长了头发也是灰白白的,又长,胡子一大把。“你说我们还能认识他吗?都叫他叔叔,哪个认识他,我和妹妹都不认识他了。等他全部洗好了,弄好了,胡子刮了,头发理理顺,噢,这个是爸爸。”

上海浦东地区开发的时候,亲戚朋友也帮李梦桃在活动,浦东有些新建的医院也想让他去,他毕竟是有医德有经验有副高职称的专业人员。但是他觉得,像他这样的医生,在上海应该说太多了;可是这样的医生留在新疆很有用,特别是留在北塔山很有用,人家很需要。因为是所谓的“万金油医生”,是全科医生,可以给当地牧民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牧民对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医生,就会欢迎,就会当做救星来对待。

远在上海的大女儿李岚,也像父亲一样努力着。女儿的倔强性格似乎与父亲一脉相承。她从纺织厂出来之后找工作,几经辗转进了餐馆打工。后来成为一家酒楼的店长。

李岚刚开始干餐饮这行的时候,做传菜员,跑菜的,端着菜跑到确定的台子,把菜名报了,上菜。她劲头可大了,不停地来回端菜上菜。结果,有一次主管要找她谈话,李岚以为他要训自己。心想,干得挺卖力的,干什么还要说我?主管说:“我不是要说你不好。你看你在那里跑菜,整个一中午就没看见别人出来过,就你一个人跑。”可是李岚觉得高兴,自己愿意啊。

那次到发工资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她兜里好像只有两分钱。但是两分钱能干什么呢?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能干。她只能走路上下班。因为在单位里上班,有饭吃,还有夜宵,那么就吃好了再回来。

但是这个星期有一天是她休息,怎么办?她就从前一天晚上开始看电视和借来的录像片,看得晚一点,再一直睡到第二天下午。起来以后把衣服洗掉,屋里整理一下。差不多又快晚上了,继续看电视,看完电视接着睡觉。睡到次日早上,跑到单位里去吃饭。她坚决不借钱,因为没钱花是自己造成的,是她没有把钱计划好,所以到这个时间就应该没饭吃。

六个月以后,李岚的工资从五百五十块涨到九百块。第一次拿到这九百块的时候,她眼泪都掉下来了。她对自己说:“李岚呀李岚你不容易,终于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拿九百块这么多的工资了!”

在餐厅里她会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客人,也遇到过搞医学方面的人,人家随口问起她:“小姑娘,你是哪里的?”李岚说:“在新疆长大,但我是支边青年子女,户口回到上海的。”人家就说:“新疆医学界有个李梦桃的。”李岚说:“那是我爸!”人家都特别吃惊:“啊,真的?是你爸爸?”那个时候李岚觉得可开心了,因为在这里也有人知道她的爸爸。

对李岚来说,既然已经出来了,已经走到现在这一步,就要再努力地走下去。不管将来是什么样,努力过了,充实过自己了,就可以了。没有让爸妈担心,这样就够了。但是如果有机会,她还是想跟全家在一起,还是想回新疆。

她从1991年到上海,十几年没有跟爸妈过一次年。2003年那次她辞职,就是特意选择在过年的时候,之后就赶着回家过年了。

李梦桃在牧区长大的二女儿李静也像他一样,在团场医院成为一名医务人员。她工作有十年了。有人问她:“你向往上海吗?”她说:“那肯定的。”不过,李静又说:“我觉得对现在很满足。上海是个很发达的城市,也是我父亲的故乡,我只能说是去旅游,或者是看看亲人,肯定会去的。但是新疆这里是我生长和工作的地方,我也热爱这里,热爱自己的工作。”

嘱咐她,不要说是新疆回来的

在上海市区的一座写字楼里,有一家物流公司,创办人叫刘伟,她也是上海支边青年的二代。刘伟从兰州大学毕业后回到上海,先给人家打工,2001年自己开公司做老板。现在,包括她姐姐,她另外一个同学,还有做外勤的,都是新疆支边青年的子女。她觉得相对于上海本地长大的年轻人,他们应该是更能吃苦耐劳。因为在这个新的环境中,开始没有人认可你,就要更努力一点。

但不可回避的是,这些支边青年二代,背负着生存的压力。在婚恋方面往往要遇到或多或少的波折。他们当初回来,普遍的情况是,男生进了钢铁厂,女生进了纺织厂。一个男孩子在钢铁厂,没房子,没存款,要说在这边找个不错的对象,那是蛮难的。家里没有住房给你,说到存款,当初父母往返在路上,全都“铺铁路”了。就算父母回到上海,工作了几年,能有多高的收入?所以这些人的择偶条件往往比较低。

尽管刘伟是兰州大学毕业回来的,但是当时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人家介绍对象时,先嘱咐她这么一句:“你可不要说你是新疆回来的。”

一次,在刘伟的公司里,进来一位送快递的男青年,经介绍得知,他叫张双平,也是支边青年的二代。他1989年落户上海,父母还一直在新疆。他骑着摩托送快递,风很大,他一路更是风风火火,争分夺秒。为了多挣一份工钱,张双平跟人商量,把自己的保安工作调到夜班,白天就可以兼职跑快递了。他刚回上海时分配到钢笔厂,没几年遇上国企倒闭和职工下岗,两万块钱买断工龄后,他就一直在做各种能够得到聘用的工作。他刚回来的时候没觉得怎样,几年以后,人家招工的都要什么学历,自己就没信心去找好的工作了。如今他的固定工作是在小区做保安,夜里在几个小区轮回巡逻。

现在他最大的烦恼还是住的地方没解决。他讲道:“很多事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过他觉得理解父母那一代人,他们也不容易,当初去新疆不也像自己回到上海时的年龄;他们当年也是离开父母,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去,那边的条件当然比上海差得多,可是那么多年也熬下来了。

上海最早有互联网的时候,杨杰是第九十位个人申请的用户。他通过自学,现在已经成为IT音乐界的佼佼者,专门给知名品牌网络游戏制作音乐和音效。在他自己的公司录音室里,他坐在工作台前用设备模拟出新疆那种风暴的声音。

杨杰操作的时候,电脑上显示出声音波幅,音箱放出音响效果。他说:“嗯,差不多应该是这样子的。我希望能够录到那种风暴的声音。不遥远,对我来说不遥远,现在还记得很清楚。新疆在我的记忆里,所有的声音都是很有颗粒感的那种;像磁带一样,很有颗粒感的声音。”

当年,那些跟着父母,辗转去江苏盐城海丰农场的子女,就读于那里的中学,同样曾经是支边青年的中学老师对他们有这样一番告诫:“你们现在是在考什么?你们就是在考户口。考你们自己的户口,也是考你们父母的户口!”

一代支边青年的还乡梦,在他们子女的身上延续着;子女们怀着父辈的祈望,回归到“美丽的新世界”。而他们,各自有多少梦圆,又有多少的失意。

这些年来,上海支边青年的人生起伏,有形无形中影响到子女;而反过来,子女的生存努力,也时时牵动着父母。这其中,跨越新疆与上海的曲折经历,是两代人都抹不去的共同烙印。

同类推荐
  • 梦与智的旅程

    梦与智的旅程

    《梦与智的旅程》为《山无棱》《我最深爱的人》《寻常风月》等二十七篇短篇文字的合集,细腻展现了一位历尽情感和岁月洗礼的女性对生活、生命和人性的感悟。其中包涵散文、诗歌、小说等多种文学体裁形式,细致呈现出了“文学与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立体感。
  • 穿越黄昏小巷

    穿越黄昏小巷

    初无定质,闲闲地说来。言辞之将尽,则又柳暗花明,水出峡谷……命意,属辞,密实无痕。一丘一壑,风景可人俨然人工修造也,然而又确实是自然天成也。如风系影,一个眼神,一声轻唤,便见好风洒洒如阳光,阳光脉脉如叙话,淡淡平常事,却通了人心。
  • 今生今世张爱玲

    今生今世张爱玲

    张爱玲始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话题。本书是海派作家陶方宣在出版了六部有关张爱玲的专著之后,又推出的一部厚重之作。全书以16万言的篇幅,从绝句、华服、芳踪、红颜、电影、摩登、美食、素描等八个方面切入张爱玲的传奇人生,不仅以生动、流畅的文风营造出唯美的意境,而且以丰富、翔实的史料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张爱玲,是一部令张迷们无法拒绝的苍凉之书。
  • 会唱歌的脚印:王小妮唯美散文游记

    会唱歌的脚印:王小妮唯美散文游记

    人生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不管情愿不情愿,活得好与活得不好,总有值得回忆的往事,当有一天或某一刻我们不小心打开了这幅山水画,世界走远了,浮华的人声消退了,所有快乐与不快乐的往事,曾经拥有又曾经失去的东西都成为打开的画卷,我们的人生也跃然纸上。画卷里的人生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都需要记忆来勾勒。当我们还记忆犹新的时候,写下心情,等到暮年之时,翻开的画卷一定是灿烂的无与伦比的瑰丽。这就是我喜欢写作,坚持写作的缘由。
  • 怒放的爱恋

    怒放的爱恋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热门推荐
  • 玄天密令

    玄天密令

    传说中玄天密令是打开玄天界的钥匙。只有五把钥匙聚齐才可以打开玄天界。所以青火大陆之上展开了一场玄天密令的争夺之战。刘玄在为家庭报仇的过程中,先后与众多美女邂逅,发生了许多的故事。众多美女帮助他完成了复仇大业,同时也让他打开了玄天界。
  • EXO之心系于你

    EXO之心系于你

    一次偶遇,让身为千金的她遇上耀眼的他们,他们相知相识,对彼此的感情慢慢升温,但任然忘不了互相调侃,他们的爱情故事,从这开始。
  • 片语

    片语

    双生恋人,异形虐恋,生活种种,青春本是懵懂无知,却被时间狠狠烙印了一道道伤疤,相守一生,不过一点点的爱意,最终都被化为灰烬,爱过了,来过了,世界崩塌了……
  • 灵异社探灵笔录

    灵异社探灵笔录

    在一所平凡的大学里,有一个社团,它只有四个成员,但是他们的经历,却让人惊叹,或者说,惊惧……倒霉的屌丝男,家世显赫的女汉子,思维冷静却弱不禁风的学霸,胆小却又喜欢灵异事件的软妹子,在大学有着无数个和他们类似的人,但只有他们,直面未知的恐惧,探索科学无法解释的邻域,甚至自愿去参加一场人类与超自然之物的博弈,一切只因为一本奇异的书,从此,人生开始发生转变……“就算我不去刻意关注,这些东西也不会放过我吧?”“说得好像我们还有余地一样!管它什么鬼,先吃老娘一拳”“未知的东西令人向往,看似死局,却也有着生路,我只是想知道这些事件背后的真相”“无论怎么样,总不能等死吧?而且,虽然可怕但的确很有趣啊!”
  • 无上府主

    无上府主

    相传整个仙界,由三十六大府主把持,每个府主手里的仙道力量融合在一起,能够洞穿仙界与神界位面间的晶体屏障。然而……为何亿万年来,世俗飞升上仙界的人数骤然锐减?为何亿兆年来,仙界无人抵达神界?为何连府主,都望神界而却步?!成就府主,整合仙界;降临诸神,名之无上:此举只在一人掌控之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切尽在无上府主!
  • 昌黎之眉间心上

    昌黎之眉间心上

    凌安是被雷劈中了才被亲亲爱爱的段君彦送来了百图做奸细,十三岁的丫头片子跌跌撞撞长到十七八岁,真不容易。千辛万苦混进了宫,本以为拿了东西走人便是,未曾想乱七八糟一堆事,还把自己给卖了。被吃干抹净的凌安趴在床上恨得牙痒痒。皇帝他老人家撑着胳膊,半眯着眼儿打量眼前的可人,想着要不要再来一顿……全面架空,考据党求放过!
  • 美男二十四笑图之鸿孕当头

    美男二十四笑图之鸿孕当头

    这是一个从暗恋到明恋的温馨故事,这也是一段推倒与反推倒的爆笑情缘。当冷面的boss遇到有点无赖,有点腹黑,偶尔又有点傻缺的小丫头时,是比谁心大?还是比谁脑容量大?我们拭目以待。。。
  • CP论证日常

    CP论证日常

    本文无三观不正,狗血不断。只有脑洞过大、补脑过度。欢迎来到CP论证论坛,寄存者莫零和系统Q仔君将为大家开启一段幽默诙谐、毫无真理考证的论证之旅。寄存者莫零将会遇见他,还是他,还是原先的那个他呢?相信一个人的等待会超跃空间的限制吗?请大家尽情期待。
  • 修源碎空

    修源碎空

    奇物异兽,无奇不有,外来青年,破荆斩棘,主宰世界
  • 王源,十年后不要忘记我好吗

    王源,十年后不要忘记我好吗

    她,是小汤圆,也是王源的同学,她陪源宝走过了2年,在读高中她终于考进了和源源一个班,但是她们一天都没说1句话,她知道源源忙,她不奢望他能够喜欢她,因为两年来,她早就喜欢守护着源源,,但是,她愿意,她打工(-.-)在运动会的时候,源源把自己的衣服盖在了她的身上,她看着他,他冲她微微一笑,叫她坚持(-.-)她成绩不好,他帮助她,他把凯叫来,帮她补习(-.-)『她们在一场考试中分开了,她努力的挣钱,在十年演唱会开始的时候,她只是默默的站在门口,呆望着舞台上的王源,默默的流下了眼泪,』源源追了出去(-.-)她们的缘分『王源,我们不可能在一起的』顾依依留源源呆望着天空,复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