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31700000010

第10章 《清明上河图》之谜(1)

宋代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风俗画的杰出代表,为我国古代美术遗产中的伟大杰作之一。自从它问世以来,受到上至皇帝宰辅、下至文人学士的赏识和珍藏,辗转至今,历时八九百年。

张择端,字正道,宋朝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著名的画家,翰林。徽宗时(1101~1125)在翰林画院任职。他在所作的《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工笔画中,以高度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众多的人物形象,描绘出“珠帘十里沸笙歌”的盛况,表现了当年“汴京社会生活富庶风貌”的主题。这件被称为古代绘画艺术瑰宝的杰作,不仅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世界美术史中也据有很重要的位置。可围绕着这幅画,也留下了不少谜团。

宋代市井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画幅浩大,艺术精湛。画系绢本,着色清淡。

画幅宽24.8厘米,横长528.7厘米,为我国绘画艺术史上罕见的长卷,被历代誉为“国宝”。

在画幅中,作者凭着对当时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风土民情的熟悉,选择了汴京几处典型景物,如繁忙的汴河漕运、虹桥上的行人、东角子门内林立的店铺等,连缀起来,描绘出京城京郊三教九流、各个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真实地反映出当年这个古都城的繁盛和壮丽风光。

全图可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汴京市郊景物:薄雾疏林,茅檐低伏,阡陌纵横,杨柳新绿,其间有送炭入城的驴队,有出城的旅人,还有扫墓甫归的轿乘等,鱼贯往来,非常热闹。中间部分画的主要是虹桥及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商贩云集,行人如织,车马穿梭往来,桥上一群人正围观一艘正欲下桅杆穿过桥孔的大粮船,反映了汴河在北宋扮演着国家漕运枢纽的重要角色。后一部分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以汴京内城东南的东角子门(城楼门)为中心,街道上行人车马络绎于途,乞丐、贩夫、走卒、仆役、轿夫、工人、艺人、僧侣、官绅等男女老少无不毕集。牛马驴车、轿子、驼队、力车、吊车、太平车、平头车等,巨细纷陈。

展开画卷,从汴河到街市,只见沿河建筑高悬市招,各种颜色的彩旗飘扬,招引着来往于汴河与马路间的客商;到了繁华闹市,各式各样的店铺均有显眼的大招牌,如:香店、药店等等,简单明了,举眼便知。在虹桥的左上方,一幢挂着“新酒”条子旗市招的大酒楼,不但门前彩旗飞扬、彩带飘舞,大门顶上还扎有数丈高的彩架,飞檐翘首,光彩夺目。来往于巷陌路口、桥门市井之间的小贩,有的推车、挑担,有的设摊,形形色色各具形态地招徕着生意。如此纷繁的街景,在画幅中有聚有散,有呼有应,神态各异。

据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画中共有人物1643个,动物208头。明代诗人李东阳在《清明上河图记》一文里,对画面上的人物作了生动有趣的描述:“人物则官、士、农、贾、医、卜、僧道、胥隶、篙师、缆夫、妇女、臧获之行者、坐者、授者、受者、问者、答者、呼者、应者、骑而驰者、负者、载者,抱而携者,导而前呵者,执斧锯者,操畚箕者,持杯罂者,袒而风者,困而睡者,倦而欠伸者,乘轿而搴帘而窥者。又有以板为舆,无轮箱而陆曳者;有牵重舟溯急流,极力寸进,圜桥迎岸,驻足而旁观,皆若交欢助叫,百口而同声者。”可说画家把世间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的动作、神态、衣着、表情都描绘得惟妙惟肖。

“清明”是清明节吗

一般认为,《清明上河图》的画作题材为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故名之曰:清明上河图。所以,历史上对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年代,以及“上河”一词曾有过一些争论,但对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似无异议。

“清明”一词见诸文字记载,最初是金人张著的跋文。张文中,曾引《向氏评论图画记》说:张择端有《清明上河图》及《西湖争标图》。自此,《清明上河图》的名称定了下来。元人杨准在他的长跋中还着重说明这画卷题签的是宋徽宗赵佶,并盖有小印。明人李日华在他的《味水轩日记》中记载,这画卷不但有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双龙小印,并且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如在上河春”一句。这样一来,画卷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春景就更无人怀疑了。近代及当代美术史家郑振择、徐邦达、张安治等,皆主“清明节”(或曰“春景”)说。郑振铎就说:“时节是清明的时候,也就是春天三月三日,许多树木还是秃枝光杈,并未长叶,天气还有点凉意,可是严冬已经过去了。”把“三月三日”这个具体日子也肯定下来了。张安治在新近出版的《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介绍丛书·清明上河图》一书中,也肯定这幅画是描绘“在清明节这一天城郊人民的种种活动”,画面上描绘了“一些清明节的风俗特征,如上坟、探亲、轿上插柳枝、大店铺装饰了‘彩楼欢门’等”。

对此传统看法首先发难的是孔宪易。他在1981年第2期《美术》上发表《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对“清明节”说提出异议。

孔文就画面中所描绘的内容,对“清明节”说提出了八点质疑:

1.画卷的开始,画有一队五头小驴,每头驴背上驮着两篓木炭,正从小路送往京师而来。据南宋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会”。因此认为清明节前后进暖炉炭,是违背宋人生活习俗的。据此,孔文说:“这是画家首先告诉读者,这是秋天,冬日不久来临,这些木炭是东京准备过冬御寒用的。”秋季营运冬季货物比较合理,商人早在春天营运冬季货物,在时间上来说太早了,不符合经济规律。

2.画中有一农家短篱内长满了像茄子一类的作物,赵太丞家门口垂柳枝叶茂盛,画面上还出现了光着上身的儿童,这些都不可能是清明时节的事物。因为当时的汴京在清明前后仍是春寒料峭,是不可能出现这番情景的。

3.画面乘轿、骑马者带着仆从的行列,回向城市一段,传统的看法是上坟扫墓而归。孔文在分析了拿着扇子、光着膀子等人物形象之后认为,“这群人虽然有上坟扫墓的可能,倒不如说它是秋猎而归更恰当些”。

4.画上有不下于十个持扇子的人物形象,除个别上层人物有可能用扇“便面”外,一般群众持扇应该说是夏秋季节用于驱暑、驱蚊,如果这画卷画的是清明时节,感觉不太对头。而且画上的执扇人物,有的扇风,有的遮阳,这也是夏秋暑热天才有的景象。

5.草帽、竹笠在画面上多处出现。孔文认为“草帽、竹笠是御暑、御雨的东西,图中既不下雨,这肯定是御阳用的,根据当时东京的气候,清明节似无此必要,这是值得我们怀疑的”。

6.画面上有一处招牌上写着“口暑饮子”(“暑”字也可能是“香”字)这样的小茶水摊。孔文认为“如果‘口暑饮子’中的‘暑’字不错的话,这足以说明它的季节”。且“饮子”即汤药,出售这类饮料的季节当属夏秋暑热季节,而清明时节是用不着“饮子”防暑降温的。

7.在虹桥的南岸、北岸和桥上有几处摊子上放着切好的瓜块。孔文认为可能是西瓜,而西瓜是典型的夏秋瓜果。

8.画面上临河的一家酒店,在条子旗上写着“新酒”二字。

孔文认为这是画家明确地告诉读者,画的是中秋节前后。宋时一首题为《重九》的诗写道“都人是日饮新酒”,饮“新酒”的重阳节自是深秋。另据《东京梦华录》的“中秋”条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宋时秋粮收后,要酿酒庆丰收,是谓“新酒”,而前人记载中并未发现有清明时节卖新酒的。至于“彩楼欢门”,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酒店的“彩楼欢门”系永久性的,并非清明特有的标志。

《清明上河图》除以其卓越的艺术技巧令世人瞩目外,还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真实性受到专家学者们的赞赏。画中所描绘的情景甚至地理位置都可以从《东京梦华录》中得到印证。故孔宪易的文章尽管尚无足够的有力的论证推倒“清明节”说,但他在文中提出的几点质疑不无道理。

继孔宪易一文后,最近邹身城在中国宋史研究会上提出论文《宋代形象史料——〈清明上河图〉的社会意义》,也认为“清明”不是节令。

同类推荐
  • 历史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历史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透视人体怪象(科学探索的真相)

    透视人体怪象(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扑朔迷离的海洋之谜

    扑朔迷离的海洋之谜

    《扑朔迷离的海洋之谜》21世纪已经降临,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也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蓝色的海洋在向人们招手,海洋的宝贵资源需要人们去开发,海洋新疆界需要人们去开拓!权威人士精心策划、资深编辑倾力奉献!一本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的海洋百科全书。
  • 追踪历史真相(科学探索的真相)

    追踪历史真相(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世界文化博览(第一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一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热门推荐
  • 十五六岁那年

    十五六岁那年

    女孩是个暴脾气但却心地很好的人她疯狂,认识了一群整天游荡的人。刚好有个男孩在里面,在那么多人当中,女孩看中了他。
  • 青春以自己的方式长大

    青春以自己的方式长大

    谨以此文,献给曾经的青春,以及在青春中迷茫徘徊的姑娘,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怎样在平凡中过好自己不平凡的一生,演绎出友情的细水长流,爱情的纯粹美好,无关乎金钱利益,只为做自己的天使,本故事讲述小城姑娘-----林微、欧阳飞音两个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女生,在爱情与友情发生碰撞时,如何抉择!在事业陷入绝境时,如何绝地反击,由软妹子转变成女强人的故事!
  • 焰动四方

    焰动四方

    东昊片大陆上每个人都有一个梦,一个变成强者的野心,不被别人奴役不被他人掌控,求得长生,掌握自己的命运,然而能够实现这个梦或者说野望的人往往寥寥无几。少年秦杨故事将在这里展开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我不是女配

    我不是女配

    平淡的生活,平凡的人生,宅在家里的感觉是我所追求的,。直到有一天我穿越啦,穿越到了刚看完的一本小说里,还是一个女配,天,这是在惩罚我吗,我本着你不犯我我不烦你的节奏,”还在幻想那种生活,但有人偏偏不让你如意,,,
  • 佳人怨长安

    佳人怨长安

    她以为他负了她,终是伤心欲绝。他以为自己不喜她,却发现早已离不开她。两人到底能否相确对方情意?愿她与他同携其手,享这人世繁华。
  • 云道

    云道

    独坐于亭台楼阁之上,少年只为斩遍修行界的桃花独坐与苍云苦海之中,少年以气化为道符,誓要将天地间的一切占为己有这是少年穿越到云国的道。也是少年混迹在修行者界中的道。
  • 异界之全能魔法师

    异界之全能魔法师

    叶天,本是网游世界神武里的全能法师。然而,某一天,当他在游戏中享受完阳光之后,缺发觉自己不能下线,而是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带着他在游戏里的职业一并穿越了!掌握全部种类的魔法,拥有每一种宗师级生活技能,甚至还会运用斗气!身为全能法师,叶天的本事,似乎还不仅仅只是这样……但是,穿越到这里,究竟会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呢?每天尽力保障三章共一万字左右更新,希望多多支持。
  • 花间狼烟

    花间狼烟

    左银刀,右小抄,狼怨全才混高校。“叶哥,玛利亚妇女医院的院长退休了让你去接班!”“好,先准备十箱麻醉剂!”“叶哥,阿拉酋酋长邀请你参加全民排位赛!”“好,我先关闭黄页!”“叶哥,四大校花在别墅楼下等待与你花前月下!”“靠,你特么不早说!”
  • 很美,你的笑很美

    很美,你的笑很美

    第一次写作,很囧,很囧,很慢,很慢。这里没有奢华,没有总裁,没有高富帅和白富美。只有一个普通人和他的女神。当然,还有他的朋友!如果您看的下去的话,只希望这里能有一句话,一首诗或是某一段落,会存入您的记忆中并带给您一些触动。很美,你的笑很美美的让我无法用语言去形容美的让我无法用文字去描述因为,它来自心灵它就像那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它就像那春雨后的老树新芽所以,你的笑很美美的让我情难自禁如痴如醉美的让我魂牵梦绕彻夜难眠……可是,我找不到你!
  • 史记(第九卷)

    史记(第九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