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微微一笑说:“当然,如果各位同仁不赞成这一办法,我们不妨找个体重测量器来,然后以体重大小排座,体重者居中,体轻者居旁。”
各国法官听了忍俊不禁全笑了。庭长说:“你的建议很好,但它只适用于拳击比赛。”
梅法官接着回答说:“若不以受降国签字次序排座,那还是按体重排好。这样纵使我被排在末位也心安理得,并且可以以此对我的国家有所交代,一旦他们认为我坐在边上不合适,可以派一名比我胖的人来换我呀。”这个回答引得法官们大笑起来。
(二)
托斯卡尼尼对一个水平很差的交响乐团大光其火。
“我退休后要去开一个妓院。”托斯卡尼尼突然说道,“你们知道什么是妓院吗?我要招揽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它将成为充满激情的斯卡拉歌剧院。你们所有的人都被阉割过,你们中任何一个人都休想进妓院的门。”
荒谬的逻辑所呈现出最外在的特点就是把看似两个根本扯不上关系的内容强行联系在一起,然后通过二者的对比,可以看出一些深意,这个有点类似于修辞里的类比,荒诞的背后其实是反唇相讥或善意的责难。
东拉西扯
(一)
一次,尼克松去苏联出席美国一个展览的开幕式,同赫鲁晓夫作了一次著名的厨房“辩论”。赫鲁晓夫怒气冲冲地说:“美国国会通过的那个有关被奴役国家的决议‘臭极了’,臭得像马粪,没有比马粪更臭的东西了!”尼克松知道赫鲁晓夫少年时期当过猪娃,不动声色地说:“我想主席先生大概是搞错了,比马粪更臭的东西是有的,那就是猪屎。”
(二)
巴黎某广告公司招聘美术设计师,要求应聘者寄上3件得意的近作:一幅素描、一幅写生和一幅图案设计。几天后,公司收到大雕塑家罗丹的应聘书,但里面只有一幅素描和一幅写生。怎么会缺一幅图案呢?大家纳闷起来。就在这时,有人发现信封里面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的图案设计是信封上的伪造邮票。”
你说一套,我对另一套,是不是看上去有点像答非所问的感觉呢?其实东拉西扯的荒谬逻辑就是这种天马行空的创意在营造笑料。赫鲁晓夫和尼克松的对话别有玄机,那位应聘的设计师才是最聪明的人,没有什么比直接邮寄设计作品更好的简历了。是幽默的智慧让他们获得了主动权。
“指鹿为马”
(一)
有一天,马雅可夫斯基在路上见到有个头戴小帽的女人,把许多人集在她的周围,用各种各样最荒谬的谣言来诬蔑、中伤布尔什维克。马雅可夫斯基很生气,当即用有力的双手分开人群,直扑到这个女人跟前,抓住她说:“抓住她,她昨天把我的钱袋偷走了!”
那女人惊慌失措,含糊地嘟哝着:“你搞错了吧?”
“没有,没有,正是你,偷了我25卢布。”
围着那女人的人们开始讥笑她,四散走开了。人们走光以后,那女人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对马雅可夫斯基说:“我的上帝,你瞧瞧我吧。我可真的是头一回看见你呀!”
(二)
有家人请客,其他人都有了筷子,就是疏忽了一个人,忘记给他筷子了。如果这人说一声,问题也就解决了,但这样没有什么趣味,不能创造一种热闹的气氛。
这位客人在别人举筷准备进食时,突然站起来向主人要清水一碗。主人问他有何用,他回答:“洗干净了手指头好抓菜吃啊。”主人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
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件事情,我们不得不用另一件事来作为替代的沟通品。这有点像“指桑骂槐”。马雅可夫斯基的做法和后面故事中的客人以一种耸人听闻的方法来引起注意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一幅荒谬的幽默漫画,虽然滑稽,但是问题解决了,也给人们带来了欢笑。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碰上这种事情很令人扫兴。但是不要急着开口大骂,那样不仅有损你的形象,还会有辱斯文。不妨来段荒诞的笑话,使用幽默的方法转悲为喜。
巧妙转化的奇趣智慧
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在疲劳的旅途上、焦急的等待中,一句笑话、一个风趣故事,能使人笑逐颜开,疲劳顿消。这的确是令人羡慕的一种本领,但凡是有点小聪明的人都知道,其实这些脱口而出的趣味语言只是一种经过思维转化后加工的平常小事,只要你用心,学会转化,自然也能运用自如。
“趣味思维”是一种反常的“错位思维”,这是不按照普通的思路构思想法的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有时候还会分叉出几条趣味之路,别具特色。
反转思维
(一)
美国有位作家某次到一家杂志社去领取稿费。他的文章已经发表,稿费早就该付了。可是出纳却对他说:“真对不起,先生。支票已开好,但是经理还没有签字,领不到钱。”
“早就该付的款,他为什么不签字呢?”作家有些不耐烦了。
“他因为腿跌伤了,躺在床上。”
“啊!我真希望他的腿早点好。因为我想看他是用哪条腿签字的!”
(二)
希特勒来到一所精神病院视察。他问病人:“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病人们都摇摇头。于是希特勒骄傲地大声宣布:“我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你们的领袖!我的力量之大,可以与上帝相比!”病人们听罢,相继摇摇头,然后同情地望着他,其中一个病人拍拍希特勒的肩膀无奈地说:“是啊,是啊,我们刚来的时候,也是你这个样子!”
这则幽默使人笑过之后明白了一个道理:希特勒这个不可一世的战争狂人,如疯子一样,他的灭亡乃是历史的必然。用一个简单幽默的笑话,就戏谑了那个狂傲不羁的希特勒,真是大快人心!这就是幽默的力量。
幽默能使激化的矛盾变得缓和,从而避免出现令人难堪的场面,化解双方的对立情绪,使问题更好地解决。但是如果用正常的思维模式来玩幽默达不到效果,我们可以试试反其道而行之,反转思维的巧妙转化,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
“顺行逆施”
(一)
一天,年逾古稀的法国歌星莫里斯·谢瓦利耶在后台和喜剧演员菲尔·西尔弗聊天。恰在此时,一群漂亮的女演员唧唧喳喳地从他们身旁走过。谢瓦利耶看着她们,不禁发出慨叹:“唉,要是我再老20岁就好了!”
“你的意思是再年轻20岁吧?”西尔弗问道。
“不,要是我再老20岁,那么,这些年轻的姑娘就不会使我烦恼了。”谢瓦利耶动情地说。
(二)
贝多芬逝世后,恰鲁比尼成为欧洲的音乐巨子。有一次,一位时髦派音乐家带了一套乐谱去见他,伪称乐曲是大音乐家曼哈所写。但恰鲁比尼仔细审视一遍后,断然说:“这绝不是曼哈写的,实在太坏了!”那位来访者又说:“那么,如果告诉你这是我写的,你会相信吗?”恰鲁比尼笑笑说:“不,你还不能写得这样好呢!”
幽默多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随意道来。它不像小说那样,有完整的结构,曲折的情节;也不像喜剧那样有着激烈的矛盾冲突。所以在运用技巧的时候,可以顺着话题走,采用迂回的战术把问题道出来,既让人感到它的底蕴,又因此而对事物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是一种特殊的穿透力。
强词夺理
(一)
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席间他对一位贵妇说:“夫人,你太美丽了!”不料那妇人却说:“先生,可是遗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样的话回答你。”头脑灵敏,言辞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说:“那没关系,你也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
(二)
斯特拉芬斯基是一位出生于俄国的美国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为美国人所熟知的乐曲。一次,有位电影制片人出价4000元邀请斯特拉芬斯基为好莱坞的一部电影配乐,被他当面拒绝,理由是钱太少了。制片人争辩道,另有一位作曲家也以同样的价为一部新片谱了曲。斯特拉芬斯基分辩说:“他有才呀!我没有才,干起来就要吃力得多。”
本来是两件令人很尴尬的事情,在这时如果埋怨或者置之不理都会令人不快,而马克·吐温和斯特拉芬斯基在社交的危难之时,运用强词夺理的幽默来化险为夷,这种出奇制胜的转化思维获得了极佳的效果,显露出他们的机智与豁达。
调换的智慧
(一)
一位顾客走进一家有名的饭店,点了一只油汆龙虾。他发现莱盘中的龙虾少了一只虾螯。他询问侍者,侍者把老板找来。
老板抱歉地说:“对不起,龙虾是一种残忍的动物。您的龙虾可能是和它的同类打架时被咬掉了一只螯。”
这个顾客巧妙地回答:“那么请调换一下,把那只打胜的给我。”
(二)
1841年,海涅跟巴黎皮货店的一个女营业员欧仁妮结婚,这是一个不幸的结合。欧仁妮愚蠢无知,而且虚荣心极强。海涅对她的爱没有能够使她克服自己的缺点。海涅临死时把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她,条件是她必须再嫁一个人。
海涅解释说:“这样至少有一个人会因为我的死而感到遗憾。”
调换思维,调换对象,调换态度等关于调换的智慧在幽默术的运用中是最恰当的。老板和顾客双方都用俏皮的表达方式来委婉地指出双方存在的分歧,不会伤及他人的自尊,更不会殃及餐馆的声誉,也不会损害顾客的利益,达到共赢,何乐而不为呢?海涅的人生也许并不如意,而他换个思维想问题,也就豁然开朗了。
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有时候不经意地转换一下思维,烦恼消失了,忧愁不见了,幽默就是这么神奇。
矛盾也能造奇效
矛,是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是保护自己的盾牌。本来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工具却常常成为一个组合。幽默又何尝不是这样?有的幽默前言和后语截然相反,有的幽默表现出的效果前后抵触,完全不一致。可正是这种自相矛盾的组合,让带刺的语言变得有味,含笑的疼痛虽苦也甜。
如果你在社交中总是使用带刺的幽默,是很难让人接受的,更不用说创造和谐的氛围了。与人和睦相处,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也能达到社交的目的。
自相矛盾
主人对黑人仆人说:“你去宰一只羊,把最好的给我们端上来!”仆人端来了羊舌。
第二天,主人又对仆人说:“你再去宰一只羊,把最坏的给我们端上来。”
仆人端来的仍然是舌头。主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说好,没有比舌头说得更好;说坏,没有比舌头说得更坏的。”
仆人的解释并无不妥之处,但是最好的和最坏的这两种完全矛盾的情况是不可能并存的。同样是羊舌,本不可能既是最好的,又是最坏的,可却偏偏被这个聪明的仆人融合为一体了,正是由于二者本身是互相矛盾的行为引起的,于是造成了听众与主人相同的心理效应。尽管这在我们看来是一种诡辩的智慧,但是却趣味十足,他借舌头说的话,既是最好听的,也是最难听的,用这个来讽刺社会现实问题,可见幽默的力量无所不在。
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一)
塞缪尔·约翰逊是英国多才多艺的文学家、语言家、新闻记者。1755年塞缪尔编的《英语语言词典》出版了,这在当时影响很大。一次,两位女士对约翰逊高度赞美了词典之后,特别称赞他在词典中省略了很多猥亵词语。“哦!亲爱的,那么你们都已经找过这些词了?”约翰逊惊讶地说。两位女士立刻红了脸,改换了话题。
(二)
有一次,一个美国女记者走访爱因斯坦,问道:“依您看,时间和永恒有什么区别呢?”
爱因斯坦答道:“亲爱的女士,如果我有时间给您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那么,当你明白的时候,永恒就消失了!”
“以己之矛,攻己之盾”这种幽默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幽默技法。正如俗话所说:“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是一种最功利但也最公平的方法。但凡那些在语言运用上有造诣的大师们,无一例外的都用过这种方式。甚至于在一些幽默笑话、相声以及电影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幽默术。其喜剧效果非常明显,也很容易被人掌握。
答非所问
(一)
俄国作家赫尔岑在一次宴会上被轻佻的音乐弄得非常厌烦,便用手捂住耳朵。
主人解释说:“对不起,演奏的都是流行乐曲。”
赫尔岑反问道:“流行的乐曲就一定高尚吗?”
主人听了很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流行呢?”
赫尔岑笑了:“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著名的乐队指挥布鲁诺·******到了美国。他首次指挥纽约交响乐团时,发现第一大提琴手沃伦斯坦无论是彩排或正式演出时都有意不听指挥。
“您是一位志向非凡的人,沃伦斯坦先生,可您的抱负是什么呢?”
******没有当众责怪他,只是请他来个别交谈。指挥家的态度非常友好。
“成为一名指挥家。”沃伦斯坦答道。
******笑着说:“那么,当您成为乐队指挥时,我希望您永远不要让沃伦斯坦在您面前演奏。”
答非所问是指把对方提出的问题巧妙地引向与原来的思路迥然不同的方向,造成问者和答者两种不同思路的矛盾交叉。同样是流行,音乐是高尚,感冒就是悲剧了。演奏和指挥本来并不相交,可若要反唇相讥,却也别有意义。
心理学家凯瑟林说:“如果你能使一个人对你有好感,那么,也就可能使你周围的每一个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人都对你有好感。只要你不是到处和人握手,而是以你的友善、机智、风趣去传播你的信息,那么空间距离就会消失。”正如上述所言,矛和盾是有距离的,但是幽默却能把这种距离融合起来。空间距离消失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顺畅了。
混淆错乱有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