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脑筋急转弯:你最不想吃的但却经常能吃到的是什么?答案是吃亏。大概在很多人的意识中,亏是吃不得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也不是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同样,并不是所有的吃亏都让人难以接受。换个角度想想,吃亏更可能是一种福气。
坦然地面对吃亏是一种高尚的修养,吃亏并不是软弱,而是代表理解和包容,它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快乐处世的艺术。吃亏不仅仅是简单的付出,它是面对利益得失的平和心态,是带有亲和力的大智若愚。吃一些亏,换来一种拥护和内心的平静,换来一片和谐的生存氛围,何乐而不为呢?
把亏“吃”下去
总想占些便宜,最终吃亏的反而可能是自己,因为你把人们对你的尊重和信赖弄丢了,这样算来的确是“亏”大了。
“吃亏”两个字是有渊源的:一个叫李三的小伙子因赌博成性把家产败光,最终流落街头做乞丐。有一次,他两天没要到一点东西,再不吃东西就会饿死。于是,他想了个主意——就算会被打死,也不做饿死鬼。
李三来到一家餐馆,对老板说:“给我来个‘亏’吃,我有一段日子没吃‘亏’了!”老板听后,不解地问:“什么是‘亏’,我没听说过,这‘亏’怎么做?”
李三信口说道:“你们这么大一个餐馆,连‘亏’都不会做,真是的,我告诉你们,就是把和好的面擀成饼,把肉馅放到里面,卷起来蒸制的。”
老板赔着笑脸说:“好吧,那你先等一会儿,‘亏’马上就好了。”
大约几盏茶的功夫,“亏”熟了,李三几下就把几笼屉的“亏”吃光了。之后他趁老板不注意,就开溜了。老板发现后大声骂道:“那个吃了我的‘亏’的人还没付钱呢!”众人忙问其原因,问明后,有人开玩笑对老板说:“这是你亏欠人家的,人家吃了‘亏’,为什么还要给你钱?吃你的是应该的。”
据说从那天开始,“吃亏”一词就流传下来了。现在我们对于这个来源的可靠性暂且不论,单说“吃亏”这个词,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看到吃了“亏”的李三满足了,而奉献“亏”的老板却利益受损了,古人在创造“吃亏”这个词的时候,也许真的就有那么几分告诫人们“吃亏是福”的道理,虽然这个“吃亏”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吃亏意义相反,可是其与我们说的“吃亏是福”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不能吃亏的人,会在斤斤计较中失去很多资源,会得小利而失大利,不懂得吃亏,就不会有事业上的辉煌。与之相反,能吃得亏,就能在吃亏中积累厚积薄发的资本,那些能吃得亏的人往往能打开成功的大门。而且生活似乎总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能吃亏,最后反而吃个大亏,而那些能吃得亏的人却总能在不如意中找到一飞冲天的机会。
美国有一个叫希尔的年轻人,他于1908年去采访钢铁大王卡内基。卡内基非常欣赏希尔的才华,对他说:“我向你挑战,今后的20年中,看你能不能把全部时间都用在研究美国人的成功哲学上,之后提出一个答案。不过我的条件是只能为你写一封介绍信给你引见这些人,除此之外,我不会对你做出任何经济支持,你愿意接受吗?”虽然这份工作没有一丁点报酬,可是希尔相信自己的直觉,他决定接受挑战。
在那以后的20年中,希尔访问了美国最富有的500个成功人士,写出了《成功定律》这本震惊世界的书,而希尔本人也成了罗斯福总统的顾问。
不难看出,“吃亏”正是希尔获得成功的全部秘诀。希尔后来告诉人们:“全国最富有的人要我给他工作20年,而且不给我任何报酬。也许一般人面对这个荒谬的建议,一定会觉得太吃亏而推辞掉,可是我没有那样做,我觉得这是个机会,正因为我能吃下这个亏,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的确,从表面上看,希尔是吃了大亏,一个人能有几个20年?而且这正是他年轻力壮,最能创造利益的年纪,但是,希尔最终获得的远比他没答应这个挑战该得到的报酬还要多得多。
然而生活中的人都有其功利和浮躁的一面,许多人都想得到名誉、地位、金钱,好像唯有如此,才算是成功,才算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人们热衷于孜孜不倦地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了一己之利斤斤计较,做人做事都怕吃亏。那些把不能吃亏,不能受人欺负当成做人格言的人,可能有一点点不顺心就想要离开公司重新开始;可能在放假时为一点小事和侍者争执;即使是在感情上,也要架起一座天平来衡量他用七分我用三分……心中的小九九时刻在提醒自己:我不能吃亏!可是当时过境迁之时,也许这些人回想起当初自己努力不吃亏的事情来,却总能发现其实应该用更好的解决方式——愤然离职后,换来的是长时间的后悔;放假时的愤怒冲淡了快乐;感情上计较得失却失去了爱……
相反,那些越不计较吃亏的人,反而越会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吃得下亏,才能扭亏为盈,才能换来不可限量的未来。能够理解“吃亏是福”中的睿智和禅机,我们的人生才会从此开始真正的转机,我们的幸福之门才会在不计较中开启。
聪明人把吃亏当成福气
吃亏不过是一时的利益损失,但是它却提醒吃亏的人要“吃一堑,长一智”。
聪明人能把吃亏当成一种磨炼,当成难得的认识现实和增长见识的机会,而愚蠢的人只会为一时吃的小亏斤斤计较,从不肯想一下自己能够从吃亏中学到什么经验。有句俗话说:“吃亏是福”,这话说得不错,聪明的人不但可以消灾免祸,更能化祸为福,等到否极泰来,享受经过包装的“福”;愚蠢的人却没有这份透过吃亏看本质的能力,只会被失意的现象蒙蔽,吃亏带给他们的只会是垂头丧气。
聪明人从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因为他们在第一次“吃亏”的时候,就在心中牢牢记住什么地方有危险,所以学会了提前做好准备,预防危险的发生。但并不那么聪明的人却只会把一时的意外和不如意说成是运气不好,往往只会怨天尤人,却从不去想想这些意外可能正是命运之神格外的垂青,它是让人们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练习。只要我们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所吃的“亏”,即使是“哑巴亏”也能利用现有资源寻找到新的发展机会。
小马刚从机械专科学院毕业的时候,被分入一家颇有名的机械制造厂工作。在学校的时候,小马就对机械设计有着非常大的热情,而且他在这方面也很有天赋,算是小有成绩。本来,他想着能一进厂就受到重用,但是带他的师傅却把他直接分配到基层工厂做最底层的车间工作。
一开始,小马觉得自己“吃亏”了,而且是吃大亏了,这完全是欺负新人!埋没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干,来这个公司简直就是上当了。小马开始懊悔不已,觉得自己上了贼船。
但是他也很快就发现,自己空有一番理论知识,对于实际的运行和生产流程所知不多。于是,他赶紧调整了心态,在求知欲望被激发后,他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哪怕是那些老员工故意使唤他,他都会欣然接受。
最后,小马这种敢于吃亏、愿意吃亏的精神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他慢慢地从生产车间走向设计部门,从设计部门走向高层。
后来,当小马把自己的“吃亏”理念告诉那些如同他当年一般稚嫩的年轻员工时,多数人都流露出吃惊和怀疑的表情。
如果换成是我们,我们也可能会吃惊,毕竟吃亏在我们的理念中一直是件不怎么好的事。可是在人生中,一个能接受吃亏的人才能慢慢成才,慢慢晋升。聪明人从不会为了一点未得到的利益而抱怨,不会为了做一点分外的事情而喊冤。
聪明人不仅会吃亏,还会主动吃亏。一路上勇往直前地达到目的固然让人佩服,但一旦回过头来看就能发现,只顾一路向前走会失去很多东西,甚至得不偿失。就像处世时,只有知进知退,才能如鱼得水。敢于吃亏的精神则是退的一种,它是极为可贵的,对我们是一种莫大的财富。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以养士出名,由于他待士诚恳,一个叫冯谖的落魄人前来投靠。一次孟尝君叫人到其封地薛邑讨债,冯谖自告奋勇要去。
冯谖套好了车马,载上契约票据,整装待行。辞行的时候冯谖问:“债收完了,需要买什么回来呢?”
孟尝君说:“您就看着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赶着车就到了薛地,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都聚到一块儿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之后,冯谖就假托孟尝君的命令,代替他的身份把所有的债款都赏赐给了欠债人,并当着百姓的面把所有的债券都烧掉了。百姓们见状都高呼“万岁”。
担着假借之名,冯谖赶着车,一路马不停蹄,直奔齐都。到了齐都直接求见了孟尝君。孟尝君见冯谖来回如此迅速,感到分外惊讶,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会见冯谖。
孟尝君问道:“债都收完了吗?回来得这么迅速?”
冯谖说:“都收完了。”
孟尝君问:“买什么回来了?”
冯谖回答道:“您曾经说‘看我家缺什么’,我就私下考虑了一下,您府中黄金白银、珍珠宝贝数之不尽,家中马房的猎狗、骏马也是多得很,后庭美女如云,算下来您家里所缺的就只有‘仁义’罢了,所以我将这些债款为您买了‘仁义’。”
孟尝君问:“这买‘仁义’是怎么回事?”
冯谖道:“现在您有的不过是一块小小的薛地,但是如果您不抚爱百姓、视民如子,而只是借以商贾之道向人民牟利,这怎么能行呢?因此我擅自假借您的命令,把您所有的债款全部都赏赐给了百姓,顺便也烧掉了契据,薛地的百姓都高声欢呼‘万岁’,我就是这样为您买来了仁义。”
孟尝君听后虽然有些不快,但还是说:“嗯,先生,算了吧。”
这样过了一年,有一天,齐闵王突然就对孟尝君说:“我可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当做我的臣子来用。”
孟尝君只好回他的领地薛去。在孟尝君离薛地还差百里之时,就见薛地的人民都扶老携幼,在路旁迎接孟尝君的到来。孟尝君见此情景,回头看着冯谖激动地说:“您为我买的‘仁义’,今天我看到了。”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吃亏是福,但聪明人不吃“傻亏”,也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他们会在吃亏中得到教训,积累经验。不为小利计较的人才值得赞赏,只有忍辱负重,才能成大器。得与失的转化并不是马上就能看到的,冯谖深知“吃亏”和“福”的转换关系,他掌握取舍的主动权,让它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吃亏没什么,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可以为以后铺路。
佛家说:“有舍才有得”,生活对我们是相对公平的,得到多少和付出多少成正比,暂时的吃亏会赢得更多的将来。所有的付出不管早晚都会有回报,只要我们耐心地等待它的到来。所以聪明人不但会在不得已“吃亏”时保持平静的心态,更懂得主动去吃亏,为自己未来的成功增加筹码。
天底下不会有白吃的亏
人生就是这样,不能只占便宜不吃亏,那些有远见的聪明人愿意吃些小亏,以减少是非和不必要的麻烦。
曾有人说过这么一段富有哲理的话:“‘福’、‘祸’两个字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造字者的意思可能就是两字相互牵连。”做人不要在遇到好事时张狂,因为张狂后面可能跟着祸事;遇到祸事的时候也不要自乱阵脚,吃点亏不要紧,咬紧牙忍着,忍过去,好事也许就在后面。清金兰生《格言联璧·存养》中说:“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功。”人的一生当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所以人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磨难,如果自己不会从容对待,那么只会烦恼丛生,往往活得很不耐烦,而且痛苦不堪。
凡是有作为的人都是在不断吃亏和忍耐中成熟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变得更加睿智。如果有谁一旦吃亏就郁郁寡欢,甚至捶胸顿足,一蹶不振,受伤的最终还是自己,这种伤害只有懂得“吃亏是福”四字的含义才能治好。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怕吃亏。这些都是目光短浅的人,他们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最后的结果不是掉入失败的深渊,就是被人唾弃。
主动吃亏就等于多结交了一个朋友,敢于吃亏的人,朋友一定会很多,还会在道义上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朋友多的人怎么会不快乐呢?假如你处处不肯吃亏,处处想着占人点便宜,伤害的人多了,难免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中,这样待人处事哪有不败的道理。而且吃亏未必就是坏事,许多时候,损失蝇头小利会换得巨额大利,所以吃亏的确是福,不要为了眼前的一己私利而落入“鼠目寸光”的圈套,在斤斤计较中错过了获取另外收益的机会。
马先生的家境比较殷实,由于生意越做越大,他想要在城里买一处房产。于是,有一个朋友对他说:“西城有所房子,已经议好价了,100万出手,很快就要售出了,那房子不错,您抓紧时机去把它买下来吧,省得被别人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