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17400000033

第33章 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孩子才能学会爱(5)

因为一般来讲,包办型溺爱培养出来的孩子尊重父母,尊重别人,也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他们只是丧失了自我。但放纵型溺爱会培养出“他人的地狱”和“社会的敌人”,在放纵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他们不尊重父母,轻视别人,也无视法律和伦理道德,他们只想肆意而为。

可以这样说,在包办型溺爱中,父母将孩子当成了“自我的延伸”,孩子成了父母僵化的复制品;而在放纵型溺爱中,父母自愿做孩子的“自我的延伸”,他们是孩子的手和脚,心甘情愿地接受孩子的指挥。在放纵型溺爱的家庭中,孩子是一家之主,而父母却要唯命是从。

这是一种颠倒的爱,是一种最懒惰的爱,也是最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爱。

家里是“小霸王”,校园里是“小恶魔”

放纵型溺爱会导致孩子成为“他人的地狱”,这一点早在上幼儿园时期就已开始体现。

一位妈妈写信说,她女儿上幼儿园中班,总被班里的一个小女孩欺负。“那个小女孩特别爱指挥人,她命令我女儿和她一起玩,我女儿不同意,她生气了就过来打我女儿。”这位妈妈焦急地问道,“我该怎么办?她不光打我女儿,也经常打其他孩子,幼儿园的老师怎么教育都不行。”

“基本可以断言,这样的孩子,在家里肯定是小霸王,他们指挥父母指挥惯了,到了幼儿园自然会指挥其他孩子。”广州晴朗天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袁荣亲分析说,“因为父母放纵型的溺爱,他们从小就习惯了让其他人围绕着自己转。”

一些家长可能乐于看到孩子喜欢指挥别人,他们会认为这是孩子天生的领导才能。但是,这种早早就惯出来的“领导才能”因为缺乏对别人的理解,不仅会成为“别人的地狱”,也会成为自己的地狱。

11岁的男孩阿辉,因为总在学校惹麻烦,被父母送来做心理咨询。在咨询中,袁荣亲了解到,他的爸爸妈妈以前是下乡知青,吃过很多苦。有了阿辉后,他们发誓不让儿子重复自己的苦难,不管儿子有什么要求他们都尽力满足,结果阿辉成了家里的小霸王。

譬如,吃饭时,如果他喜欢一个菜,就会把菜霸住,不让父母吃,除非等他吃够了或吃厌了,父母才能动筷子。看电视,他要看哪个台,父母不能和他争,哪怕他去卫生间时父母临时转一下台,他都会暴跳如雷。出门时,他累了,爸爸得把他背起来,阿辉大了后,爸爸不想再这样做了,但妈妈会立即站在孩子这一边,对他说“你就背他一下吧”。

最典型的是,阿辉喜欢蜡笔小新,他家里有上百个蜡笔小新的公仔,并且有一个同样的造型阿辉一口气买了30多个。

爸爸问他:“你不都有了吗?还买它做什么?”

阿辉气鼓鼓地说:“你管我呢,我就是想要。”

上幼儿园时,阿辉和前面提到的那个小女孩一样,爱指挥同学,虽然幼儿园老师提醒他父母要改变一下教育儿子的方式,然而他们总是无动于衷,觉得这不是问题。但上了小学后,阿辉遇到了麻烦——他的学习成绩总是班里倒数的。

这并不奇怪,因为阿辉习惯了别人替他解决问题,但学习是一个人的事情,别人怎么努力都不能替他掌握知识。不仅如此,因为学习成绩糟糕,老师和同学都不再关注他,为了重新成为大家的关注中心,阿辉发展出了一系列的恶劣行为,譬如在课堂上骚扰其他同学,给同学和老师起绰号,故意找老师麻烦……这些做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赢取别人的关注。

“凡事占上风,太想成为关注点,这是很多问题孩子制造麻烦的原因。”袁荣亲说,“他们多数人难以取得好成绩而又极力想成为大家的关注点,就只好去制造麻烦。”

放纵型溺爱的父母在培育自己的敌人

放纵型溺爱发展到最后,还会培养出“父母的敌人”。17岁的高二男生阿升与爸爸的关系已水火不容,因为和爸爸吵了一架,阿升威胁妈妈说:“你要你老公,还是要我。要他,我就离开这个家。要我,你就得和这个家伙离婚。”

阿升的爸爸是大学教师,妈妈是大公司里的会计,他们两人经别人介绍恋爱结婚,感情一直较平淡。等有了阿升后,妈妈就把全部感情投入到儿子身上,忽略了丈夫。

譬如,在吃饭时,妈妈会纵容阿升在饭桌上跳舞,就算儿子把饭菜踩翻了她也只是很开心地笑。吃鱼和鸡的时候,她会把骨头先剔掉,在阿升小时候如此,现在仍然如此。她对袁荣亲说,她这样做是为了节省儿子的时间,防止他上学迟到。午餐是从家里带去的盒饭,妈妈也会先把盒饭里的鸡蛋壳剥掉。有一次她忘了剥鸡蛋壳,阿升居然饿着肚子回来了,把没剥壳的鸡蛋原封不动地带了回来。

从出生到初中毕业,阿升一直和妈妈睡一张床。上高一时,妈妈因工作调动去外地上班,结果阿升出现了严重的焦虑情绪,他给妈妈打电话,威胁说妈妈不回来,他就自杀。妈妈回来后,他又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因为在妈妈出差期间,阿升让爸爸做他喜欢吃的饭,爸爸以工作忙拒绝了,给他钱让他自己去外面吃。结果惹得阿升大发脾气,妈妈回来后,他就发出了让妈妈和爸爸离婚的威胁。

“放纵型溺爱会导致孩子心中根本没有其他人。”袁荣亲说,“如果父母不早点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最终会发现,孩子也是他们的地狱。”

并且,在放纵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经常伪装得很强大,但实际上他们难逃放纵型溺爱带来的3个常见的恶果:

(1)依赖。即对亲密关系的严重依赖,他们不能接受独立,必须和其他人黏在一起,他们必须通过其他人对自己的在乎,才能觉得自己有价值。他们先是依赖父母,最终是依赖配偶或自己的孩子。他是配偶和孩子的地狱,因为他只知道提要求,让亲人关注自己,但他却对亲人的感受视而不见。

(2)自卑。他们会发现,一旦离开亲人自己什么都不是,所以会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但他们自大惯了,不能接受这种自卑,所以会把自卑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变本加厉地伤害别人。

(3)任性。父母的溺爱让他们养成了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这导致他们严重缺乏同情心。他们习惯了愿望立即得到满足,他们不懂得愿望的满足需要时间,而且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放纵型溺爱对孩子的伤害更严重,父母们,请收起你们的溺爱吧!

警惕加剧溺爱的因素

作者:佚名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师荣伟玲说,至少有3个原因促发了溺爱在中国的流行: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隔代抚养。

首先是时代背景。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一直生活在物质生活条件匮乏的情况下,而且每个家庭一般都有多个兄弟姐妹,我们不仅分到的物质关爱很少,就算精神关爱也偏少。这样一来,我们的很多渴望都没有得到满足,而这些没有被满足的渴望藏在我们心中,就成了我们“内在的小孩”的重要内容。现在,我们身为父母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相对丰盛的时期,于是我们“内在的小孩”的未被满足的愿望被充分唤起。并且,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偏多,于是父母两个人的“内在的小孩”被投射到一个孩子身上,这就很容易导致溺爱。现在的父母经常感叹:“我那个年代,什么都没得到过,我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再重复我那种生活。”

这句话里的孩子,不仅是真实的孩子,也是深埋在我们心中的那个“内在的小孩”。我们一股脑儿地、近乎失去理智地去溺爱孩子,其实是在通过孩子实现我们过去未曾实现的愿望。

其次是文化背景。荣伟玲说,我们的文化是:自爱有罪,应该爱别人。但是,人天性首先是自爱的,我们被教导不自爱,其实是违反了人性。在这种教导下,我们压抑了自爱,但被压抑的自爱的需要必须表达出来,而孩子无疑是最适合的表达对象。这样一来,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容易比那些尊重自爱文化的人失去分寸。

再次是隔代抚养。隔代抚养很容易导致溺爱,不少家长表示,自己从小在父母的严厉教育下长大,却从没有见过他们动过孙辈一个手指头。现在,隔代抚养仍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抚养方式。上海做的一项调查显示,隔代抚养在上海家庭中所占比率为16。7%,而“中国母亲网”做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仅有31%的父母“既不认可隔代教育,又自己带孩子”,57%的父母“不认可隔代教育,但因为忙碌所以只能让老人带孩子”,12%的父母“既认可隔代教育,又让老人带孩子”。

隔代抚养为什么容易导致溺爱呢?这里面有很复杂的心理原因。

1。责任感的缺位

荣伟玲认为,责任感的缺位是导致隔代溺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子不教,父之过”,所以做父母的就算想宠爱孩子,也懂得应有所收敛,否则会惯坏他,而且我们得为此负责。但是,如果我们做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那么在宠爱孙辈时就少了这一层顾虑,“从这个角度讲,祖父辈的溺爱孙子孙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案例:一位母亲为帮助儿子改掉马虎的习惯,要求他每天把家庭作业记下来,回家做完后再仔细检查一遍。可孩子嫌烦,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瞒着儿媳妇去学校抄题目,再悄悄帮孙子改正错题。孩子省心了,可毛病未改,到了期中考试时数学刚及格,结果母亲发火、奶奶垂泪,家里乱成一团。

2。对死亡的恐惧

在隔代抚养中,祖父辈特别怕孙子辈出什么安全问题。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孩子毕竟不是自己的,一旦照顾中出现安全问题,他们会觉得对不住儿女。

第二,很多老人无法面对自己心中的死亡恐惧,于是将这种恐惧投射到孙辈身上,也特别担心他们出问题。

虽然父母也会有这种担心,但老人的担心经常会显得缺乏理性,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死亡恐惧。

案例:7岁的郁儿特别怕黑,一般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早就一个人睡了,但她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害怕,就会哭。郁儿的妈妈想培养女儿的独立习惯,坚持让女儿一个人睡,但她婆婆经不住孙女的恳求,只要郁儿一提出要求就去陪孙女睡。

郁儿的妈妈写信来说,她觉得自己无法调节这种事情,而她丈夫也不愿意责备自己的母亲,所以这种事情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显然,郁儿的妈妈和爸爸都在逃避自己的责任,他们觉得作为晚辈不能责备母亲,所以希望我能给他们提供灵丹妙药,从而既不和老人对峙,又可以达到让女儿一个人睡的目的。但这样的灵丹妙药是不存在的,他们如果想让女儿独立,就只有去和老人对峙,当然要讲究一下对峙的方法。

至于郁儿和奶奶,在我看来,其实不是奶奶在满足孙女的需要,而是孙女在满足奶奶的需要。小孩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能敏锐地捕捉到大人的心理需要,并认为自己可以解决,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很自恋,他们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应该为大人的难过负责,并会牺牲自己以解决大人的心理需要。

那么,郁儿奶奶的心理需要是什么呢?很可能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她对死亡的恐惧投射到孙女的身上,而孙女以“怕黑”的形式表达出来。于是,老人就有了和孙女黏在一起的理由。所以说,孙女和奶奶一起睡,满足的不是孙女的成长需要,而是奶奶要逃避死亡恐惧的需要。

3。争宠

在以前的家庭中,因为孩子多,一般是孩子要竞争长辈的爱。但现在,这种情况颠倒了过来,最新一代的孩子生活在“4+2+1”的家庭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6个人的爱都投入到一个孩子身上。并且,为了让孩子更在乎自己的爱,这6个人不免会出现竞争的格局,大家都争着向孩子表达爱,甚至唯恐被其他人压过。父母要负责任,所以会控制自己的争宠心理,但老人就容易失去控制。

“这是一种‘争宠’。”袁荣亲说,“并且,争宠的目的是让孩子高兴,而不是让孩子成长。”

案例:6岁的嘉嘉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每当妈妈对她的错误行为进行教育时,外公外婆总免不了在旁边插上一些话,譬如“孩子还小,不懂事”,“你小时候我都没这样对待过你”,“孙女乖,待会儿我给你买好吃的,气死你妈妈”。不仅如此,爷爷奶奶打电话时,总是先问孙女,爸爸有没有难为她,有的话,跟他们说,他们会给乖孙女出气。

4。“内在的小孩”的投射

人老了,自己也会变成小孩。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己说了算的地方越来越少,结果他们容易变得和孩子一样固执和任性,总需要儿女们的安抚和说服。但同时,他们一样会觉得自爱有罪,无法坦然地面对自己“内在的小孩”的需要,于是将它投射到真正的小孩——孙辈身上,从而进行无限度的溺爱,一切以孩子的快乐为标准,从不指责孩子的过错,这其实也是他们内心中渴望的原则。

案例:退休的张婆婆与丈夫对唯一的外孙疼爱有加,6岁的孩子在家里是绝对的“小霸王”,外孙的拳打脚踢、破口大骂,向来被他们笑纳为“享受”。外孙上学前班了,从家里到学校只有区区300米的路,老人心疼孩子,却要用“摩的”接送。

5。补偿心理

在教育儿女的时候,老人曾经苛刻过,因为要负教育的责任。在苛刻的教育中,老人可能埋下了一些内疚心,于是当有了孙辈后,对其特别溺爱,其实内心深处是想借此补偿一下儿女,毕竟孙辈是儿女生命的延续。

同类推荐
  • 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

    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

    孩子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孩子上一年级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孩子上了一年级后,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面对即将到来的种种问题,多位一线资深教师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为人父母的经历将为家长一一解答。《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是一本全面、系统应对小学一年级孩子成长与学习的书,书中解答了父母最关注的幼小衔接、学习习惯、作业问题、情商教育、个性发展、身体发育、安全教育等13类问题。这100个教育细节都是作者在长期的教学中研究与提炼出来的,都是一年级孩子会遇到的问题,作者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把科学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并有优秀小学生为本书配画。
  • 做一个幸福的全职妈妈:全职妈妈美好生活必读

    做一个幸福的全职妈妈:全职妈妈美好生活必读

    本书不是一本教科书,是一本传递智慧与快乐的心灵读本,也是一本分享灵感和技巧的实用百科。本书融合了社会问题、心理问题、育儿问题、创业问题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书中有短小的案例,也有实用的攻略,它有专业提醒,也有温馨贴士,它包含着写给妈妈的话,也蕴藏着妈妈们应该去学习的技能。该书用温暖的语言唤醒了每一个全职妈妈对生活原本保有的热爱,它教会你“爱孩子的妈妈也要学会爱生活”,它也告诉你“爱生活的妈妈才能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
  •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写给父母的教育枕边书》的最大受益者是以下的人群:刚刚面对教育问题的父母与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一筹莫展的父母与老师:不能与孩子和谐相处的父母与老师;正在为孩子的某些问题焦虑的父母与老师;试图与孩子建立最亲密关系的父母与老师。
  • 女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女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通常,人们把青春期与儿童期加以明显区分,区分的界限是性的成熟。对于女孩来说,性成熟的标志是月经初潮,即第一次来月经。以性成熟为核心的生理方面的发展,使青春期女孩具有了与儿童时期所明显不同的社会和心理特征。而这一时期女孩在面对内在和外在的种种变化时,内心总是有着不同程度的不安。有的害怕孤独,有的不与人交往,有的过于自卑等等。
  • 无敌青春期: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青春期礼物

    无敌青春期: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青春期礼物

    本书从关注男女孩们步入青春期后必然会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开始,如身体第二性征出现、对异性情感的萌动等,提醒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可能遭遇的各种诱惑和危险,帮助青少年走出青春期的误区,培养应对挫折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热门推荐
  • 王子殿下,你别拽

    王子殿下,你别拽

    十八岁那年,苏洛洛一个人离开家,为了奖学金进入一所贵族学校,在入学第一天里遇见两个人。因为身上没钱,她决定打土豪,没想到,差点栽在土豪手里。什么?门当户对!青梅竹马!金玉良缘!天生一对!都抵不过她一个情有独钟!
  • 快穿,炮灰

    快穿,炮灰

    主攻,墨渊1v1攻君腹黑陶冶受君清冷高贵第一个世界是校园第二个世界是古代第三个世界娱乐圈第四个世界穿小说第五个……不负责任简介:“墨渊,你是不是男人。”“……”“不是就滚下来,磨磨蹭蹭的。”感觉身上的人,动作突然凌厉起来。随之便是灭顶的冲击,“轻点~……痛”“唔~……快点~……唔~不要……”PS:快穿文完结之路,遥遥无期。此文悲剧,慎入。
  • 网游之坚持本心

    网游之坚持本心

    2099年,世纪之交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风波在酝酿,各方在各种巧合下决定在一款超现实网游《新世界》中展开争斗。一名普通的小医生杜医和他的好友夏影进入了游戏,迎接他们的将是什么呢?现实中种种的利益纠纷、阴谋诡计在这高度真实的游戏中上演,平静的水面下波涛汹涌。
  • TFBOYS之终究只是朋友一场

    TFBOYS之终究只是朋友一场

    三个女主因为种种原因,个别分布到了TFBOYS得学校,他们之间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他们会在一起吗?
  • 葬天下

    葬天下

    她,21世纪的金牌杀手,穿越为草包长公主。草包一枚?人人来打?人人来欺?歪瓜裂枣?奇丑无比?当她成为她绝美归来。一言九鼎,绝色容颜,临朝听政。她说,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我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他,世上最耀眼的存在,邪魅狂肆,绝色无双,却独独对她疼宠入骨。只愿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且看她芊芊素手拨动这乱世风云!
  • 超日明三昧经

    超日明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道七情七欲界

    仙道七情七欲界

    不休不止,红尘不过颠倒梦,成仙立道须臾无尽,凡尘一小子,逆天不信苍天定,世间诸态,人心背离,爱恨情仇,且看他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求仙问道,如何在若生入死间斩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 我道癫狂

    我道癫狂

    若世道不公,破了天可好?封存我的世界,你,可有资格?今生志,为大志。此生情,为天地情。我之巅峰,谁可挡?此生若生不死,道不消。立此誓,便还天地一个公道。此生若魂不灭,意尚存。立此誓,便还天地一个恩情。此生若天地不归于虚无。立此誓,便还天地一世太平。若一念沧海,今生又如何不泣鬼神。
  • 狂人世界

    狂人世界

    打开内心的欲望之门,进入了狂人世界..
  • 风云在异乡

    风云在异乡

    从一个很宅孤独和自卑的一个男孩到最后的成功,慢慢的成为人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