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什么
要说清楚怎么管的问题,先得讲明白为什么需要管理的原因。
大家别以为每个主管都认为管理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我曾经出差去一家分行做管理工具培训,课程讲毕,快到饭点了,参加培训的主管们匆匆散去。分行副行长请客,我俩边吃边聊。他调侃地问到:“你们天天说的要加强管理是真的假的?你不会真这么想吧,老兄?那些差的自然淘汰喽,管他们那么多,人家又不会说你好。有那时间,不如总行多给我们些产品和钱,我去其他银行挖几个能干活的不就搞定啦?!来来来,吃菜吃菜……哈哈哈。”
这个分行比较小(下辖2家支行),开行近4年,分行零售管理资产仅3亿多,存贷比不足50%,平均净息差率低于全行平均水平,人均中间业务收入完成率严重落后于时间进度。
能力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是,驱动我们提高能力的动力,来自于对管理工作的正确理解。回上海的飞机上,我一直琢磨,如果这个分行领导这么想,那么分行各个部门主管会怎么想?他们的支行行长会怎么想?如果一个新员工入职后,发现这里没人教他方法,没人关注他成长,没有批评更没有鲜花掌声,不过是一座养老院,他会怎么想?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将是怎样一种文化?在这种氛围之下,队伍怎么打造?怎样和其他竞争者抢食?怎样能够挣钱盈利?
除了那些骨子里不认同管理的,还有一种是表面认同管理,但却停留在比较初级的理论阶段,不愿花时间深入研究,以为看了几本励志书籍,开会训训下属,就可以把管理做好的人。
记得一家中资银行的支行行长,在每次开会时,都大谈执行力的问题。在她看来,管理是一个上传下达的流程化过程,在这个循环里,只要能“落实”到位,自然就可以得到期待的结果,最需要她做的一件事就是抓纪律,她认为,纪律是保证落实的唯一要素。于是,行门口每天多了几个专门抓迟到的“特派员”,并配有奖励制度,每抓到一个,奖励该特派员50元。很快,迟到的人少了,但业绩却没有丝毫提升,她不免有些困惑,在和中层干部的沟通中,她不断强调着对他们的失望,强调要继续“狠抓落实”。此后,在她偶尔参与的部门会议中,主管们纷纷效仿她说话的样子,和他们的客户经理说“你们要认真落实我下给你们的指标”,她很满意,陪自己的客户喝酒去了。然而,又一段时间过去,支行整体存贷款规模并无明显提升,支行排名开始下滑,人员流失率却逐步上升。
这位行长的问题在于,她不明白,其实根本没有人明白如何才能落实,更不清楚落实后的好处。她不了解行里有多少人关注自己的业绩排名,不掌握每个人的职业规划,不分析业绩报表,不了解数字背后的含义,不清楚营销会议究竟怎么开才有效率,不检查销售人员的日常工作量,不提供同事们所需的培训……她所擅长的,就是处处摆出高人一等的领导架势,挥舞着权力的大棒随时随地发号施令,给人看脸色。最终,她创造了一项纪录,在她担任这家支行行长的头3年中,15个同事陆续离职,其中竟包括2名保安。
事实上,这不是个别现象。由于一些主管错误地把“当主管”理解成了“当官当爷”,不能踏实地、专注地投入到带人育人、打造管理体系的宏大事业中去,而仅将目光和精力用在了短期的“大单”和媚上欺下的权术当中,并乐此不疲不能自拔。觥筹交错的应酬是他们的主旋律,而管理却逐渐沦为开会时掩人耳目、冠冕堂皇的漂亮说辞。这些人享受这个过程,陶醉在这种随心所欲的快乐之中,某一天,当这种平衡被质疑所打破时,他们必定本能地抵触,因为保持现状,坐稳位置,等到年终发奖金才是他们首要关心的事。经过这批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管理的本来面目就这样被肆意地扭曲了,甚至被一些年轻朋友理解成行政的、抽象的教条,离我们的工作生活越来越远。
不过,我相信选择本书的朋友,很可能是对管理有兴趣,亦或是对我这个还陌生的名字有些好奇的人。任何乐趣的产生,必定是源于内心的喜爱。勉强得来的,不幸福。所以,在展开下章前,我劝那些本身对精细化管理并不认同,同时也不想刨根问底,一探营销管理究竟的人,可以趁早就此打住,不要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
从下章起,我们将对营销管理的各个要素做层层分解,正式进入到各个具体要素的分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