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5100000031

第31章 名人剪影(6)

北大荒给魏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日后写的一篇名叫《今日北大荒》的散文中写道:

“对于北大荒这块天上人间难寻的神奇的土地,我一直是向往的,可是从来没有去过。今年(指1988年)8月,我们应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的邀请,和几位同志结伴而行,穿过了三江(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一湖(兴凯湖)间的广袤原野,访问了四个农场管理局的十二个农场,才知道诗人(指郭小川)所赞颂的确非虚话,我也被这块黑土地的魅力吸引住了……今天北大荒的面貌究竟如何?也许外面的人还不是太清楚。我可以概括地说,创业者的血汗没有白流,先行者的青春没有虚掷,今日的北大荒,已经是雄踞祖国北疆拥有农业、工业、林牧渔业等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农场了。人们告诉我,北大荒的土地面积约等于一个浙江省,已经开垦出的耕地达三千万亩,和福建的现有耕地面积差不多。自北大荒开垦以来,除个别年头外,粮豆是年年上升,近年来已达60亿斤,交国家的商品粮每年约30亿斤,北大荒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仓’了。”

他在结尾这样写道:“我相信,有这样光荣历史的土地,有久经锻炼的干部和人民,如果他们不愿意丢掉他们的北大荒精神,他们是一定会有灿烂的前程的。”

李准与他的《老兵新传》

年龄稍大一点的读者,都能记得电影《李双双》吧,今天我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因为这部电影而荣获百花奖最佳电影编剧奖殊荣的著名作家李准。

四十多年前,李准写的另一部脍炙人口的电影《老兵新传》,使他成为我国第一个在银幕上塑造北大荒人光辉形象的作家。从此,李准和北大荒人的感情日益加深。

李准坚持四十多年进行文艺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塑造出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成为一名高产作家。他除了创作一系列反映新农村的中短篇小说外,仅电影剧本就有二十来部,其中观众比较熟悉的有《老兵新传》、《李双双》、《龙马精神》、《小康人家》、《耕云播雨》、《大河奔流》等;二十年来,他与著名导演谢晋合作拍了四部电影,即由他改编的《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清凉寺的钟声》、《老人与狗》。在这些著名影片中,他为广大观众展现了新中国的广阔画卷和绚丽多彩的生活。

说起《老兵新传》电影的当初创作,那是1956年5月的事。李准到友谊农场采访,遇见从通北农场调到友谊农场的当分场场长的周光亚。

当年,友谊农场正办得热火朝天,作家、记者不断来访。那次采访,李准是以《人民日报》特约记者的身份来的。后来,说起这次采访,李准说:“临来时,邓拓嘱咐我,要搞报道,反映农场的大机械生产,不要写作品。谁料来了之后,遇到周光亚这个人物,我就按捺不住,写起电影本子来。”

北京电影制片厂于1959年将《老兵新传》拍成,在全国公映后,立即引起轰动。当时,被评为建国十周年优秀影片;不久,又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奖。李准获得最佳编剧奖,崔嵬获最佳男演员奖,电影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奖。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曾在《大众电影》杂志上著文给予高度评价:

“我非常喜欢这部宽银幕彩色故事片,《老兵新传》是从胜利的武装斗争战线上下来的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影片中的老兵——国营农场场长战长河(人们亲切地称他老战同志)的形象是有普遍性的,但他又是集中的典型……从北大荒可以找到,在新疆、青海、海南岛、江西及其他各地区都找得到。他的传记是一篇从国防最前线走向经济建设最前线的动人的真实的传记,使人激动心弦。他的一些缺点是粗鲁,得在前进中不断克服着的……老战同志的扮演者崔嵬同志的杰出表演,成功地塑造了可贵形象。《老兵新传》是一部艺术为现实主义服务的出色的影片。”

郭小川曾为此发表了评论文章,指出老战这个人物形象的独创性,突破了当年塑造英雄人物的某些框框,具有鲜明的真实感。

有一次,王震专门请李准上他家吃饭,席间,将军夸奖影片写得好,然后忽地问道:“老战这个人物,是不是写的我呀?”李准听了,笑而不答。

四十多年来,李准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荣誉,他曾代表中国出访不少国家,参加了各种国际活动,除了《李双双》、《老兵新传》分别获大奖外,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他还主持金鸡奖评委会工作,又是全国政协委员、当代文学馆馆长,是备受尊重的名人。

然而,李准对文学创作有着刻意的追求。他对别人说:“文学创作第一是真实,第二是真实,第三还是真实,第四是鲜明,第五是生动。”真不愧是经历四十多年的创作实践的经验之谈。茅盾曾这样评价李准的创作风格:“洗练鲜明,平易流畅,有行云流水之势,无描头画脚之态。”

1994年8月,李准应农垦总局党委领导的邀请,重访北大荒,在友谊农场见到了当年接待李准的团委书记刘焕高。两人重逢,分外亲热。当年他俩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如今年过花甲、鬓发斑白了。刘焕高是北大荒的知名人物,是东北农垦总局时期的五好指导员标兵。李准来采访时,曾被安排在场部小红楼二楼住宿。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有一个叫白薇的女作家,住在隔壁一间。刘焕高激动地拿出当年的照片,抚今追昔,两人感慨万千。

在农场召开的座谈会上,两代北大荒人向这位阔别已久的作家倾诉他们的心声:农场四十年来的成就和曲折,职工的干劲和困境,个人和事业上的风风雨雨……接着,李准冒雨参观了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窗口——五分场二队,并聆听了这个生产队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带来的大农业、大科技的效益,李准不禁欣然命笔:“老兵白发,北国绿野。”继而,他沉吟良久,泼墨成诗,写下了:“亿吨粮,千吨汗,百吨泪,十吨歌!”

我认识的郑加真

在上中学时,我就听说兵团五师宣传科有个作家,叫郑加真,他写的长篇小说《江畔朝阳》在上海出版后,引起很大的反响。从那时起,我就想认识这个人,可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一天,我去粮店买粮。刚走进粮店,就听到有几个营业员在议论,大体是说刚来换粮食供应本(当时买粮用的一种证件)的那个人,就是作家郑加真。那人很能写,他写的书在咱们书店就有卖的。那人跟平常人一样,从外表真看不出来……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跑到门外,只看见一个人的背影,追了一段路,觉得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跑回粮店了。

从那时起,我也做着当一个作家的梦,常常梦见自己的诗歌在师里的报纸上发表了(当时《九三报》还没有复刊),我是全师部诗歌写得最好的。每天见到报纸我就找副刊,找到副刊我就看诗歌,发现好的我就剪下来,贴在一个大的旧账本上,想起来就翻一翻。

一次,我的大妹妹赵杰领回一个女同学,叫郑志红,说她爸爸是个作家,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郑加真先生。文静的郑志红朝我一笑,我觉得这个小妹妹真有福,生在一个作家的家庭,一定会有许多书看。从那时起,郑志红经常到我家来玩。

我参加工作不久,调到九三修造厂,分配在木型班当木型工。业余时间我常写点小“豆腐干”、“火柴盒”大小的新闻稿件,跑到一道之隔的《九三报》社去送稿。第一次接待我的是齐齐哈尔市下乡女知青汤劲松。第二次去送稿,跟我谈稿的是刘安一老师,她待我很热情。后来我才知道,她就是我仰慕已久的作家郑加真的夫人。听说她当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建设工地上,和张百发、李瑞环在一起工作过,后来跟着郑老来到了北大荒。她看到我那很不成形的稿件,没有直截了当地提出存在的问题,而是先肯定成绩,再提出不足。她一次给我提出几个问题,我拿着稿子回来改,第二天再送去审。在刘老师的帮助下,我一连发表了几篇小文章。

没过多久,听说郑加真调到了总局宣传处任副处长,兼《北大荒文艺》主编。一天我又到报社送稿子,刘安一老师问我星期天有没有时间,我说您有什么事尽管说。后来才知道,她是让我帮助她把家里的书打一下包装,准备往总局搬家。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我帮他们打完包后,在他家吃的是炸大虾,喝的是大米粥。

后来,我又到他家去,见到了郑加真先生。他听说我爱好文学,平时喜欢写点东西,他让我写一个短篇小说,等他回总局时带给《北大荒文艺》。听了这消息后,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写了几个开头,都不理想。后来,他听说我家里养了几箱蜜蜂,围绕着蜜蜂有许多故事,他就让我写一写。结果还是很不理想,因当时我的写作水平实在不高,后来我又写了一个知识小品,拿去给他看时,还是达不到发表水平。当时我觉得很遗憾,刚刚认识这么一个老师,马上又要调走了,那几天我的心里很难受。

我回到家里,把郑加真搬家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非常理解我当时的心情,跟我说:“咱们请他来吃顿饭,就算给送行了。”

提前好几天,我把这个想法跟刘老师讲了,刘老师开始不同意。经过我的说服终于答应了。父亲做了一辈子饭,这次拿出纸来写下了四个菜的菜谱,又买了一盒当时很讲究的“凤凰牌”香烟。当时我家很困难,每年都接受单位的补助,就这样一顿简单的饭,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可当时也让家父为难。

请郑老那天,我去接他。他家住在当时师首长房子的后面,第一小学左后角处。我们从一小院里走时,路过院里的一个大厕所。他看到厕所大敞四开时说:“北方这种厕所,到了冬天,南方的知青们都用不习惯,尤其是一些女青年都冻病了。”

到了我家,郑老还问了一些我父亲的情况,我父亲也向郑老说了我在家里刻苦学习写作的情况。我听后更鼓足勇气了,从那以后,我更努力学习了。我想总会有一天,我也能和郑老一起共事,也能成为一名作家。

刘安一老师调到总局《农垦报》报社后,我也一直给她写稿。她对我也很关心,我常常接到她的电话或回信。有时为了一个字、一个数,她那认真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1年春天,我从九三局宣传部调到总局党委宣传部。在第二届文代会上,我当选为北大荒文联副秘书长,郑老是文联副主席,使我有更多的机会向郑老学习。我写的《北大荒风情录》一书杀青时,请郑老帮我把把关,挑一挑毛病。郑老放下手中自己的作品,帮我看了两遍,每看一遍都给我写一封信,还为我的这本书作了序,给我以充分的肯定,又毫不留情地挑出了许多毛病。

去年,我在出版人物传记《荒野灵音——名人在北大荒》一书时,把写郑老的一篇文章《从“马架子”走出的作家郑加真》收进该书,这篇文章后来还在《奋斗》等报刊上发表。

今年,我撰写人物传记《丁玲在北大荒》一书时,郑老顶着夏日的高温,站在椅子上翻箱倒柜为我找资料。看到这一幕,我真是不忍心再有劳他老人家。书稿完成后,他又认真地为我把关,最后这部作品在《农垦日报》上连载时,得到了读者的好评。

今年11月中旬,我和夫人有幸和郑老夫妇一起去湖南常德参加第五届丁玲文学奖的颁奖仪式,他的作品《中国东北角》荣获二等奖。一路上我们谈得最多的是文学创作,尤其是北大荒将来的文学创作事业,这使我又有了收获。

当然,有时我也会听到:郑老的写作手法旧了,写作速度也慢了。可毕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等我们到了这把年纪后,很可能还不如郑老呢。听了这些话,丝毫不会影响郑老在我心中的形象。

张抗抗重返北大荒

金秋时节,大豆举起了小铃铛,麦穗扬起了笑脸,欢迎着北大荒的女儿归来。“抗抗回来了!抗抗回来了!”

著名女作家、当年从杭州下乡来北大荒的张抗抗,回到了阔别20年的宝泉岭分局。当年和张抗抗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们,奔走相告。

1950年7月,张抗抗出生在杭州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69年春天,她在父亲的支持下,到外婆家附近的一个水乡插队。一天,正在蹲牛棚的妈妈托人偷偷带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的小鹰长大了,你飞吧,飞到高高的蓝天中去练翅膀。”捧着这封信,想到临走时竟不能见妈妈一面,她鼻子一酸就哭了起来。

张抗抗很快就厌倦了为争工分吵架和种自留地的小日子。当支援边疆农场的名额一下达,潜伏在她心里已久的那种远走高飞的思想就马上活动起来,她毫不犹豫地去了北大荒。当时,她一点也没有想到,这个勇敢的选择会决定她一生文学创作的前途。上火车的时候,她的书包里有一本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是从家里“偷”出来的。车开的时候,月台上一片哭声,而她却没有掉泪。她后来在回忆录中写到当时的心理活动:“火车向前奔驰,前面是什么呢?在我想来,自然是铺满鲜花的无边无际的大草原,在草地上打个滚儿,草地是有弹性的,花蜜会落在你的唇上。……然而,一切都同想像中的很不一样,太不一样了。”

33年前,张抗抗这个文静、秀气的江南女子,怀着对北大荒神奇土地的向往,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来到了北大荒。

今天,她再次来到这里时,忍不住惊叹了:瞧,那片树林多绿呀!那片麦田的颜色多美呀!

那年,张抗抗刚来到鹤立农场(现已归新华农场)时,最先吸引她的是插在瓷缸里、摆在窗台上的野百合花。

同类推荐
  • 我有一个朋友

    我有一个朋友

    本书是以文笔犀利著称的著名作家庄雅婷最新概念随笔,文风理性睿智,泼辣豪言,以多元思维的角度为读者诠释情感在个体体验中的诸多现象和问题。本书文体性强,每篇都以“我有一个朋友”作为开始,是故事,是小说,是寓言,更是人生经验,可视为全新的“爱的教育”。
  • 打开文学之门

    打开文学之门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激发了怎样的想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风格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无言谁会凭栏意”……文学,以独特的语言艺术构筑了异彩纷呈的世界。让我们打开文学之门,由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例子,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认识文学的功用和审美特性,感受文学的无穷魅力。
  • 这世界,我只喜欢你

    这世界,我只喜欢你

    爱的世界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有一种爱只能在文字里相守。行走岁月感受世间冷暖,在时光的交错中看芸芸众生的爱恨情仇,聚散离合的悲喜是尘世中无法避开的伤口。那些隐藏在微笑的背后的沧桑不为人知,只能用柔软的笔触去抒发一个人的坚强。爱情、旅途都是一个人的地老天荒,这些孤独的吟唱在你捧起的手心勾起如烟的往事……
  • 像夜菊那样绽放

    像夜菊那样绽放

    《像夜菊那样绽放》是《雪殇》作者高宏的心灵感悟随笔,年少的回忆,心情的驿站,挚爱的心思,水样的人生。不管是在阳光户外,还是在黄昏的雨巷,我们可以透过玻璃杯对着浮浮沉沉的茶喃喃轻语,也可以和知己友人一起倾听天籁之音,在作者的笔尖,我们会发现自己生活的城市是那么的美丽,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徜徉其间,与如茶的女子一起享受茶语时光。
  •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寄居

    寄居

    穷女婿通过了丈母娘的严格审察,时光给他们颁发了一个闪亮的红本本。一个如花似玉的大胖姑娘,开始跟着一个穷小子混天下。在这座城市里,他们买不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结婚、生娃、安顿小姑子,婆家、娘家、自己家,就业、失业、创业……这对儿寄居娘家的八〇后小夫妻在锅碗瓢盆交响曲的伴奏下,过上了啼笑皆非的生活。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二次元cosplay学院

    二次元cosplay学院

    勇者?拜托,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二学生。中二〝法师〞,巨无霸〝史莱姆〞,这是怎么回事?我可是主角啊!穿越后居然变成了女神初音未来?NO,我可是男生啊!二次元学院,还有四系乃、黑岩射手……天哪,我要拔打热心求助电话!
  • 契约交易:总裁霸身妻

    契约交易:总裁霸身妻

    为了父亲的手术费,而不得不卖身与他。那一夜,他说"你自认为,你昨晚,值十万么。"将她唯一的自尊心撕的粉碎。二度重逢,他却仿佛不认识她,对着父亲所在的医院说"我要把这里炸平。"当她在找上门来,他说:"你连出去卖的资格都不具备"。当她第一次感受到他的温情之后,他说"别妄想我会爱上你"让她看清现实。当想要离开,他紧抓不放,当她怀上他的孩子,他却又亲手流掉。她恨,想要逃离,他却将她囚禁,让她连父亲死前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他,是恶魔,到底要折磨她到什么时候?
  • 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知识与能力

    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知识与能力

    校长的领导力,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的领导力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地方,有时既是有形的,有时又是无形的。这种领导力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现在,还可以延续到将来。
  • BTS彷徨

    BTS彷徨

    他只会为她绽放他独有的的柔情他害怕失去他不要别的只要她他不会说情话笨拙的话语却是想和她一辈子的深情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赠言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赠言手册

    面对着壮阔的大海,让我们向您庄严宣誓:请放心吧,敬爱的老师!没有什么风浪能挡住我们青春的脚步!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日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
  • 炼日濯星

    炼日濯星

    江湖闯荡,快意恩仇,醉生梦死,恁管它金科玉律金戈铁马,抛颅洒血,江山如画,英雄埋骨又何妨霸王权谋,天下攻心,运筹帷幄,谁在主棋局吞吐千里姻缘,三生情定,莺歌燕舞,沉浮难忘女儿香精气神虚,内灵外圣,仙佛道魔,万千大道不寂寞往来古今,天地四方,虚空破碎,演一曲宇宙洪荒
  • 十二星灵族之惑阳残局

    十二星灵族之惑阳残局

    简介御灵大陆以灵为尊,强者主宰,弱者服从,世间法则向来如此。沈若芊踏入凡界,入了红尘一梦,以强者霸气傲世天下,告诉天下人她沈若芊的实力可不是他们可以比拟的!北轩秘境一出,御灵大陆的逆血气运也随之而来,九天的天赋之力也就此打开了。神秘的死亡之地逐渐揭开它的面纱,另一片大陆——绝望大陆的探险,沈若芊毅然决然决定闯荡,九天闭关,夜云山庄闭门谢客。星灵城碧嬥现身,冰雪面临身份揭露的危机,玖生涯联手大陆御灵者,冒险只为打开两个大陆之间的封印……死亡之地现,大陆之中各个神秘之地也同样出现了,同时出现的还有魂化的魔灵族人……大陆乾坤,荣耀同行!星灵战魔族,冥神醒,魔尊现!
  • 末世之沐晴

    末世之沐晴

    沐晴本想没事杀丧尸,虐渣男,坑白莲,保护自己所爱之人。可没有想到的是,突然有一天被告知自己竟然是已婚人士。
  • 送君一场盛世桃花

    送君一场盛世桃花

    我以我命,为你弹奏一场盛世桃花。我以我兵,为你征战一片太平天下。我若死了,将我葬在你院内那棵韶华树下,让我再为你绽放一世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