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54600000025

第25章 章启勋之死(五)

周炳坤沉思了一下说:“观鳌,追是没法追。谁也不知道她走的那条道。不过迎回骸骨的事,她一个人去确实不合适。还是得找个熟悉路径的人去帮着搭把手才行。观鳌,你看让谁去合适?”

章观鳌说:“大老周,老实说我来,就想你去一趟。你晓得的,老章家几千口,我是走不开的。你就不一样了,家里有老爷子做主。你去,我最放心。”

周炳坤大吃一惊,他还真没有这个心理准备,着急道:“我?我怕是走不了哇。我得帮着校正书稿呢。”

章观鳌说:“就你们老周家那点破东西,都搞了几十年了,又换不了金子,换不了银子。还在搞呢?去跟老爷子说一声,放你走便罢,要是他不放,我就抢过来一把火给他烧了。”

周炳坤哈哈大笑道:“好啊,观鳌,你有胆去跟四叔说去。只要你敢拿一张纸出门,别说让我去苏州,就是让我去阎王殿,我也马上去。”

章观鳌连连摆手道:“哈哈哈,我开玩笑,开玩笑的。十里八乡,谁不知道你老周家把这些破纸当宝贝。刚才那些话,千万别告诉老爷子,否则他一准要我头上起几个包。不过玩笑归玩笑,你真得替我跑一趟苏州,算我欠你个人情,开销全是我的,回来我还请你喝酒。”

周炳坤说:“观鳌,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去跟四叔说说。四叔答应了,我就去。要是不答应,就让年信去。他刚从苏州回来,路熟。”

章观鳌说:“大老周,其实年信去也行。只是前两天素云那丫头不懂事,得罪了他,我就怕年信不愿意呢。”

周炳坤笑道:“说什么得罪不得罪的,年信是小肚鸡肠的人么?放心吧,我现在就去找四叔。明天早上保证有人去苏州。”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周炳坤和周年信两个人就骑马出发了。周家老爷子也很担心,他怕年信一个人去劝不回素云,让周炳坤跟着他一道去。反正骑马去苏州要是顺利的话,来回也就三五天。就算有耽搁,也不过十天半个月,整理书稿的事情都过了几十年了,也不急在这几天。假如能够在半道上把章素云截住,那就是最好。只怕人海茫茫遇不上,那就真耽误大事了。

周炳坤、周年信沿着官道纵马扬鞭,两天就到了苏州。进了苏州城两人直奔太极武馆,对李伯魁说明来意。李伯魁见他们特地从东乡赶来,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就派出弟子在苏州城里四处寻找。当天夜里周年信还带着周炳坤偷偷去祭拜了章启勋。苏州武林人士听说周家拳又有高手到了苏州,都慕名前来结识。自此来太极武馆的人是络绎不绝,少不得一番切磋武艺。周炳坤居然未输一场。消息传开,苏州周边的人也纷纷前来,还有许多要拜师学艺的。李伯魁便请求周炳坤留在武馆,周炳坤再三推辞,说家中还有祖宗留下来的文稿需要校对。谁知此言一出,苏州城很快又传遍了,说这东乡周家拳师,不仅武艺高强,还是一代大儒周大璋先生的嫡系子孙。苏州城里的文人墨客又纷纷前来拜会,直把一个练拳习武的太极武馆,变成了谈文弄墨的会馆。李伯魁虽然借此多招了不少徒弟,却没有了教徒弟练武的地方。索性带着徒弟和周年信一起在苏州城里四处找人,把太极武馆让给周炳坤做以文会友的地方。

周炳坤哪里耐得住性子与人谈诗对句。可是说也奇怪,眼见他们在苏州城里呆了都半个月了,章素云的影子也找不到,连一点线索也没有。按说章素云来苏州,她父亲的坟上一定回去,叫人守了几天,也是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周炳坤想起自己临行前对四叔说十日内必回的话,不禁心烦气躁起来。心想与其在这里大海捞针,还不如听天由命算了。

周炳坤决定明天一早自己就赶回东乡,尽量赶在自己信誉尽失之前,帮四叔多校注一些书稿。至于周年信就一个人留在苏州,一边帮着李伯魁教教徒弟,一边继续打探章素云的消息。周炳坤也不知道在东乡,武术属于“野拳”,没有套路没有门派没有禁忌。武林之中,门派之间却是壁垒森严。李伯魁留周年信在太极武馆教拳,其实已经犯了武林中的忌讳。说几句闲话,此事后来被他的师父陈长兴知道,就勒令他遣散弟子关闭武馆,并要他回乡务农,终生不得再收徒弟。以至于后来直隶太极拳只知道有杨露禅,大多不知道还有李伯魁这号人物。实际上李伯魁是杨露禅的师兄,武功也不在杨露禅之下。李伯魁为人本来谨慎,只因一念之差结交了东乡周家人,觉得意气相投,便忘了门户之见,终遭师父重罚,殊为可叹。

周炳坤决心要走,李伯魁苦留不住。无奈只得在月华楼上摆酒为他践行。苏州到底是繁华城市,消息传得快,一听说周炳坤明天要走,苏州城里有名有号的拳师全都不请自到。这么多武林中人在月华楼聚会,官府害怕会闹出什么乱子,竟然派兵勇将月华楼团团围住了,领头之人正是参将程学启。

程学启虽然是个酒色之徒,却是正儿八经三品的将军。他的驻地在城外同福一带,并不在苏州城里。只是他眷恋着苏州千娇百媚的女子,便把一个偌大的留园买了下来,作为他的将军府。十几房夫人都在府中,他还经常夜不归宿。今天兵围月华楼,原本只是苏州知府害怕这些武林中人酒后闹事,哪里敢劳动他这个参将亲自出马?偏偏他听说到这周家拳的高手来自桐城东乡,想起他的东乡的美人来。程学启想要问问章素云的消息,就自告奋勇领兵前去。苏州知府是四品,官职比他还低,哪里敢违拗他的意思?见他要去,自然乐得轻松。

这一帮武林人士在楼里吆五喝六,兵勇们在楼下凝神戒备。程学启耐着性子等了有半柱香的光景,眼见楼上的人竟丝毫没有散去的意思。程学启再也忍耐不住,带着四个贴身护卫就冲上了酒楼:“奶奶的,你们在这里喝酒,老子在楼下喝风。都给老子散了,散了!”

同类推荐
  • 猎人不老的传说

    猎人不老的传说

    一个苦命孩子的成长、复仇
  • 不通宝鉴

    不通宝鉴

    世间万象,诸多不通。不通之处,方得贯通!不通大师所著的《不通宝鉴》是传说中的东西,有幸研究过它的人对它最多的评论就是:不通!诸多不通!故事就从主角萧少莫名其妙地拥有了《不通宝鉴》开始了他坎坷离奇的一生
  • 侠乞路

    侠乞路

    “将军你的九龙玉佩被千影盗走了”“皇上你的尚方宝剑被千影盗走了”“伯爵你的…”“丞相你的…”这是一个穿越成妹子的故事,学武我就会轻功,打不过,我还可以跑。什么?你们要抓我?好啊!来抓我,如果你,抓到我,我就让你嘿嘿嘿。
  • 娑婆九劫

    娑婆九劫

    一段灭族惨案,十八年后渐浮水面龙八十一脉、凤舞九绝、死亡之力、鬼婴、灵婴莫名其妙的被串联在一起,到底是冥冥之中?还是有人刻意为之?或许,本就是循着不归路而去的,只是途中有太多的结伴而行……
  • 傲梅记

    傲梅记

    四年前,高中状元,却成为天下笑柄,家族受累,远遁中原;四年后,再回中土,屡染指朝廷大事,不顾祖训,终食苦果;土木堡一役,明英宗无奈北狩,非王振之首祸,而是建文后代复仇之举;大明朝动荡,江湖纷争悄然起,武当派梅少狐,名动天下后却悄然归隐。
热门推荐
  • 洞神八帝元变经

    洞神八帝元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诡武行

    诡武行

    萧然是个细心、善于观察的人,他总是能发现自然界中各种美妙的变化,捕捉那些生物的优点,让影像印刻在自己心底……当记忆喷发的那一刻,萧然懵懂地踏入了武者的世界,于是,萧然把眼里世界中,对于自己有利的事物优点,提炼出来,学习、锻炼成自己的东西,笃行之……
  • 重生之英雄大乱斗

    重生之英雄大乱斗

    阿卡丽的十字镰在旋转,锐雯的符文之刃在重铸。劫的无形之刃最为致命。无极剑圣将为你指路
  • 荼蘼花开,何时了

    荼蘼花开,何时了

    顾安然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时候再次见到他。她是一个要强的人,但是他们明明彼此都心知,这段恋情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他还要挣扎?她一次次的搬家就是为了躲他,年少时的无意,她可以理解,但是她真的不想再见到他了。每一次见面都是对她的折磨,每一次看见他,她就又会想起那一件事。她把他看做头号危险人物,离开他。她说,有的时候离开或许是最好的解脱。但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离开后,他发了疯似的找她,夜夜无眠......他们之间的爱情难道就像荼蘼一样,即使挣扎过两季,但最后还是要离开么?谁也不知道........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
  • 五旬劫

    五旬劫

    地壑裂变开启了另一片大陆篇章,从此无人提及共工撞倒不周山,而被扯下的神龙鳞片依旧是神明,照亮了这片神秘莫测的地底世界。
  • 最后一个魔

    最后一个魔

    任你风华绝代,却躲不过命运抉择,任你容颜倾世,终就是红粉骷髅,以天地为棋盘,以众生为棋子,是何人布下这棋局,谁又有资格入这棋局。看一个魔在这天地动荡中如何挣扎——
  • 那颗心,那颗星

    那颗心,那颗星

    “师父,你为什么要杀了落狐?”“因为他乃妖,尔乃修仙之人。”十年之后,“师父我该走了回到那个没有落狐也没有师父的地方去了。”“我踏破天荒也会把你带回。”
  • 养鬼记事录

    养鬼记事录

    李跳河为了寻找六岁那年失散的妹妹李蘑菇,用了八年的时间,带着一只六岁的萝莉水鬼黄童童,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遇到了很多奇人怪事。
  • 仙列史记

    仙列史记

    一个平凡的人物如何在弱肉强食的修仙界里凭借自己的头脑走上巅峰